第311章 三顧茅廬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第310章 三顧茅廬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蒙恬道:「這徐庶也是一忠孝之人,可惜其母被曹操捉住,忠孝難得兩全。徐庶到了曹營後,當不會多為曹操出力!」
李念笑道:「根據歷史記載推測,徐庶到了曹營後,應當沒咋為曹操出謀劃策。」
「太和二年,諸葛丞相率軍北伐時,聽聞徐庶和石韜官職不太高,曾感嘆:『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石韜也是諸葛丞相之友,曾與諸葛丞相、徐庶、孟建一同遊學,諸葛丞相曾評價三人之才:『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反問諸葛丞相能至何位,丞相只笑而不言。」
蒙恬笑道:「『笑而不言』已然在告訴他們,諸位之才能為一方大員治理地方,但他之才卻能治理一國!」
儘管李念還未講說這位諸葛丞相的功業,但從那些稱號和後世人對其的崇仰已證明這位諸葛丞相確有其才。
李念笑道:「徐庶官職不太高,當是其在曹營時沒盡心為曹魏出力。徐庶的事跡也被傳揚到後世,其成為了孝子典範,留下了一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
「再說諸葛丞相,其姓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
「在其八歲那年,父諸葛珪因病去世,便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在諸葛玄死後,諸葛丞相躬耕於南陽。」
「此時諸葛丞相已有才名,只是知曉的人沒那麼多,也並未引起諸侯的重視。」
「當然,就算引來了其他諸侯重視,也沒用,丞相是不會追隨他們。」
聽到此處,始皇道:「莫非諸葛孔明早已定下要追隨劉備?」
李念笑道:「也不能說定下,而是以丞相的為人不會看得上其他諸侯,如魏武曹操雖雄才大略,卻奸詐兇殘、殺人如麻,且丞相對大漢有極大好感,丞相又怎會出山去輔佐曹操?」
「至於別的諸侯,也不比曹操好到哪去,只有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又講仁義,雖屢戰屢敗,卻能矢志不渝。」
「如果劉備也達不到諸葛丞相心目中的主公要求,臣認為丞相可能一生都不會出山。」
所以說,昭烈帝既是丞相的天選,也是唯一,丞相同樣是昭烈帝的天選,也是唯一,君臣相得才成就了這段歷史佳話。
李念道:「在得了徐庶推薦後,劉備便專程去丞相的住處拜訪,但不知是丞相有意試探,還是恰好真有事,劉備去了兩次,都沒見到丞相。」
「到了第三次,才終於得見丞相,但他們到的時候,丞相正在午睡,劉備也未驚動,一直在屋外站著,等到丞相自己醒來後,才受丞相邀請入內相談。」
始皇笑道:「這應是諸葛孔明有意試探劉備,君擇臣,臣亦擇君,尤其是諸葛孔明這等大才,定會觀劉備是否值他輔佐。」
李念道:「臣也是這般認為,劉備三次拜訪,還在外等丞相睡醒,讓同行的關羽、張飛都已不滿,認為劉備受了折辱,若是某些諸侯只怕早已拂袖而去,或是強行將丞相捉走,但劉備不僅他不計較,還安撫了關張二人。」
當時,丞相可沒有那麼大的名氣,而劉備就算落魄,也已是名滿天下的劉皇叔,能大度容忍丞相,已算極其重視厚待。
「丞相醒後,將劉備請進茅廬,與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為其制定發展策略,丞相與劉備的談話內容被記錄了下來,流傳至後世,被稱為《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這屬於上學時要全文背誦的課文,當年背時沒有多深的感觸,只當作一個任務完成,現在回過頭來,那是一段歷史佳話的開始。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聽完《隆中對》全文背誦後,始皇評價道:「將常有而帥不常有,一地之官常有而一國之官不常有,諸葛孔明便為謀國為帥之人。」
劉備先前之所以到處亂竄,一事無成,便在於他們這個集團沒有頭腦,沒人為他們規劃發展方向,不知道具體該朝哪發展,也不知道要達到什麼目標,分幾個階段,因此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但丞相同皇叔這番交談,讓皇叔明確了他要走的道路,有了具體清晰的目標,不再迷茫。
從後世看,《隆中對》的策略好像就那樣,不是很難啊,我上我也行,但上了真不一定行。
要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透徹地看清天下大勢,還要給出能實現的發展目標,不是啥人都能做到,儘管《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有不少並未實現。
「這段皇叔三次拜訪丞相的佳話也被傳於後世,化為一個成語『三顧茅廬』,為後人所銘記,那位大唐詩聖曾有《蜀相》寫下:」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也是一首上學時必背之詩,在李念背完後,始皇三人在心中默默品味了一遍,此詩不長,卻濃縮了那位諸葛丞相的一生。
只是這個故事似乎並不完美,不是個好結局,那位諸葛丞相併沒完成他的夙願,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便是證明。
但直到死前,身為兩朝老臣的那位還在為他的願望領軍征戰,那時他的年齡應該已經不小了吧?
當真是忠臣義士!
可惜終究沒能實現他的願望,更改蜀漢的結局,最終魏蜀吳三家盡歸於那晉。
不對,李念這小子不是說魏蜀吳三分天下,那最終統一天下的也當是三家之一,這晉是從哪冒出來的?
想到此處,發現華點的始皇問道:「那晉是何方勢力?何人所立?為何不在魏蜀吳三家之列?」
李念一愣,始皇的思維咋突然跳到了這上面?
但他還是回答道:「晉是司馬氏所建,司馬氏原為曹魏之臣,但曹魏宗室衰弱,而司馬氏逐漸勢大,最終將曹魏取而代之,並將蜀和吳滅去,使天下重歸一統。」
「說來,晉的奠基人司馬懿和諸葛丞相正好在歷史上相反,兩者才智頗有相近處,可其他方面……」
「諸葛丞相號『臥龍』,司馬懿號『冢虎』,諸葛丞相一生忠義,司馬懿卻狡詐背誓。」
「後世有人調侃,司馬懿從洛水河邊射出一支箭,貼著李靖的頭皮飛過,正中李善長的眉心。」
李念解釋道:「李靖是大唐開國將領,戰功赫赫,李善長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他們和司馬懿的關係是司馬懿在奪取曹爽權力時,曾在洛水河邊立誓,承諾曹爽只要交出兵權,便可保留其富貴爵位,不會動其家人。」
始皇道:「然而司馬懿背誓了?」
李念點頭:「司馬懿不僅滅曹爽滿門,還殺了曹氏宗親數千餘人。這件事所帶來的後果便是,自此後,華夏再很少有人相信誓約,導致君臣猜忌不斷,臣子一旦功高震主,便會被君王忌憚斬殺。」
「因為在他們之前有司馬懿這個前車之鑑。在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在世時,司馬懿還算老實本分,可他很能活,硬生生熬過了這三位,終於等到機會奪了曹魏權力,給晉打下基礎。」
「後世有人認為李靖和李善長便是受了司馬懿的害,李善長被洪武帝誅殺時已年過古稀,但依舊讓洪武帝擔心李善長還能活,萬一等其死後,再效仿司馬懿之舊事……」
「李靖的下場比李善長好,因為他遇到的是大唐太宗皇帝,李靖確實戰功赫赫、領軍能力突出,但太宗皇帝同樣擅領兵。」
「在歷史諸多皇帝中,大唐太宗的軍事能力當稱第一,因此他不怕有臣子功勞大。」
這司馬懿還真是作孽,要是沒他那番作為,說不定李靖不會一生擔驚受怕,李善長也不會以七十多歲的高齡被洪武帝誅殺。
蒙恬評價道:「司馬懿背誓奪權,乃為禍之道,晉立國根基不正,必定社稷動盪。」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李念笑道:「所以『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不講忠義禮智信,因為在司馬懿背誓言,司馬昭令成濟當街弒君後,就沒有忠義。」
這話讓始皇三人一怔,這司馬氏玩得夠野,竟連當街弒君都幹得出來,以此立國,晉肯定不會是一個好的朝代。
「歷史上有兩次洛水之誓,第一次是光武帝劉秀為了招降朱鮪,指著洛水立誓不殺朱鮪,後來果真沒殺。」
「司馬懿的所作所為更顯得諸葛丞相忠義高潔。」
「劉備在白帝城向丞相託孤時,曾對丞相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然終丞相一生,未曾逾越半步,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個先帝託孤,讓其可以自取卻未自取,反而繼續忠心耿耿為第二代君王效力,一個卻背誓奪權。
難怪後世帝王都希望有諸葛孔明一樣的臣子!
這樣的大臣又有能力,又忠心,如何能不喜歡。
李念繼續道:「在《隆中對》之後,諸葛丞相拜劉備為主公,正式出山。建安十三年八月,劉表病逝,次子劉琮繼位,當時的曹操已統一北方,率大軍南下荊楚,準備將天下一統。」
「聽到曹操南下,劉琮遣使投降,丞相曾勸說皇叔在這時攻打劉琮,可趁機占領荊州,但皇叔不忍。」
「他在荊州待了好幾年,深受劉表關照,如何能在劉表剛死不久,便從其子手中奪取荊州?」
「這也許確實是皇叔的一個機會,換作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妻曹,大概不會放過,然而皇叔放棄了,他道:『吾不忍也。』」
始皇三人聽後唏噓。
始皇在心中暗想,如果換作是他身在劉備當時的環境下,是否會放棄這等機會?
他很快得出了答案,他必定不會放過,劉備這般選擇屬實不是一個合格帝王該有的選擇,但那句「吾不忍也。」卻讓始皇覺得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
這是溫暖浪漫的感覺,讓歷史不再那麼冰冷,歷史不只有鐵血沙場,權謀利益,也有一段段溫柔的佳話,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始皇感嘆:難怪劉備能得關張追隨,能得諸葛孔明輔佐……
李念繼續道:「但皇叔不忍歸不忍,曹操大軍南下的事實還在,這不是靠仁義就能解決的。於是,在皇叔敗退,據守夏口時,派出諸葛丞相向孫權求援,兩家聯手共同對抗曹操。」
「孫權是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在孫策死後,接過其位,在周瑜、張昭等人輔佐下掌江東大權。孫權年少繼位,也頗有作為,曾得曹操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這話並非在譏諷孫權,而是的的確確在稱讚孫權,曹操和孫權之父孫堅是一輩人,可以這般評價。
「後來,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也曾在詞中借用過此句:『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說的便是孫權。」
「但孫權由於之後的一些操作,也被調侃為『孫十萬』、『江東鼠輩』。」
「『孫十萬』是指他率領十萬軍攻合肥,卻被張遼以八百兵擊退,由於這等無能的表現,喜得『孫十萬』稱號。」
「『江東鼠輩』則是因曹魏勢大,孫劉兩家結成同盟,聯手抗曹,但孫權卻背刺盟友,令呂蒙襲取荊州,不僅攻占了荊州之地,更將關羽擒獲,將其誅殺。因這種行徑,遂被稱為『江東鼠輩』。」
李念笑道:「『孫十萬』這個稱號沒得說,可『江東鼠輩』這事其實也有關羽和蜀漢的原因,不能全怪孫權,像荊州數郡的歸屬問題,再如關羽看不起孫權。」
從歷史看,劉備似乎只借了南郡,算不上借了整個荊州,但壞就壞在,劉備曾「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劉備向孫權求都督荊州,這使得孫權認為他是劉備的老大,那劉備在荊州的地盤自然在道理上該歸他所有,是他「借」給劉備用的,時機合適,可以收回。
而劉備在初時也承認了這點,遂為後來的荊州土地爭端埋下了伏筆。
關羽傲上而不辱下,欺強而不凌弱,重士卒而輕士大夫,狠狠得罪了孫權。
兩家在荊州土地上存在爭議,關羽又讓孫權感到了被羞辱,多重因素迭加,孫權才背刺了關羽。
(本章完)
蒙恬道:「這徐庶也是一忠孝之人,可惜其母被曹操捉住,忠孝難得兩全。徐庶到了曹營後,當不會多為曹操出力!」
李念笑道:「根據歷史記載推測,徐庶到了曹營後,應當沒咋為曹操出謀劃策。」
「太和二年,諸葛丞相率軍北伐時,聽聞徐庶和石韜官職不太高,曾感嘆:『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石韜也是諸葛丞相之友,曾與諸葛丞相、徐庶、孟建一同遊學,諸葛丞相曾評價三人之才:『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反問諸葛丞相能至何位,丞相只笑而不言。」
蒙恬笑道:「『笑而不言』已然在告訴他們,諸位之才能為一方大員治理地方,但他之才卻能治理一國!」
儘管李念還未講說這位諸葛丞相的功業,但從那些稱號和後世人對其的崇仰已證明這位諸葛丞相確有其才。
李念笑道:「徐庶官職不太高,當是其在曹營時沒盡心為曹魏出力。徐庶的事跡也被傳揚到後世,其成為了孝子典範,留下了一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
「再說諸葛丞相,其姓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
「在其八歲那年,父諸葛珪因病去世,便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在諸葛玄死後,諸葛丞相躬耕於南陽。」
「此時諸葛丞相已有才名,只是知曉的人沒那麼多,也並未引起諸侯的重視。」
「當然,就算引來了其他諸侯重視,也沒用,丞相是不會追隨他們。」
聽到此處,始皇道:「莫非諸葛孔明早已定下要追隨劉備?」
李念笑道:「也不能說定下,而是以丞相的為人不會看得上其他諸侯,如魏武曹操雖雄才大略,卻奸詐兇殘、殺人如麻,且丞相對大漢有極大好感,丞相又怎會出山去輔佐曹操?」
「至於別的諸侯,也不比曹操好到哪去,只有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又講仁義,雖屢戰屢敗,卻能矢志不渝。」
「如果劉備也達不到諸葛丞相心目中的主公要求,臣認為丞相可能一生都不會出山。」
所以說,昭烈帝既是丞相的天選,也是唯一,丞相同樣是昭烈帝的天選,也是唯一,君臣相得才成就了這段歷史佳話。
李念道:「在得了徐庶推薦後,劉備便專程去丞相的住處拜訪,但不知是丞相有意試探,還是恰好真有事,劉備去了兩次,都沒見到丞相。」
「到了第三次,才終於得見丞相,但他們到的時候,丞相正在午睡,劉備也未驚動,一直在屋外站著,等到丞相自己醒來後,才受丞相邀請入內相談。」
始皇笑道:「這應是諸葛孔明有意試探劉備,君擇臣,臣亦擇君,尤其是諸葛孔明這等大才,定會觀劉備是否值他輔佐。」
李念道:「臣也是這般認為,劉備三次拜訪,還在外等丞相睡醒,讓同行的關羽、張飛都已不滿,認為劉備受了折辱,若是某些諸侯只怕早已拂袖而去,或是強行將丞相捉走,但劉備不僅他不計較,還安撫了關張二人。」
當時,丞相可沒有那麼大的名氣,而劉備就算落魄,也已是名滿天下的劉皇叔,能大度容忍丞相,已算極其重視厚待。
「丞相醒後,將劉備請進茅廬,與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為其制定發展策略,丞相與劉備的談話內容被記錄了下來,流傳至後世,被稱為《隆中對》:」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這屬於上學時要全文背誦的課文,當年背時沒有多深的感觸,只當作一個任務完成,現在回過頭來,那是一段歷史佳話的開始。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聽完《隆中對》全文背誦後,始皇評價道:「將常有而帥不常有,一地之官常有而一國之官不常有,諸葛孔明便為謀國為帥之人。」
劉備先前之所以到處亂竄,一事無成,便在於他們這個集團沒有頭腦,沒人為他們規劃發展方向,不知道具體該朝哪發展,也不知道要達到什麼目標,分幾個階段,因此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但丞相同皇叔這番交談,讓皇叔明確了他要走的道路,有了具體清晰的目標,不再迷茫。
從後世看,《隆中對》的策略好像就那樣,不是很難啊,我上我也行,但上了真不一定行。
要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透徹地看清天下大勢,還要給出能實現的發展目標,不是啥人都能做到,儘管《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有不少並未實現。
「這段皇叔三次拜訪丞相的佳話也被傳於後世,化為一個成語『三顧茅廬』,為後人所銘記,那位大唐詩聖曾有《蜀相》寫下:」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也是一首上學時必背之詩,在李念背完後,始皇三人在心中默默品味了一遍,此詩不長,卻濃縮了那位諸葛丞相的一生。
只是這個故事似乎並不完美,不是個好結局,那位諸葛丞相併沒完成他的夙願,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便是證明。
但直到死前,身為兩朝老臣的那位還在為他的願望領軍征戰,那時他的年齡應該已經不小了吧?
當真是忠臣義士!
可惜終究沒能實現他的願望,更改蜀漢的結局,最終魏蜀吳三家盡歸於那晉。
不對,李念這小子不是說魏蜀吳三分天下,那最終統一天下的也當是三家之一,這晉是從哪冒出來的?
想到此處,發現華點的始皇問道:「那晉是何方勢力?何人所立?為何不在魏蜀吳三家之列?」
李念一愣,始皇的思維咋突然跳到了這上面?
但他還是回答道:「晉是司馬氏所建,司馬氏原為曹魏之臣,但曹魏宗室衰弱,而司馬氏逐漸勢大,最終將曹魏取而代之,並將蜀和吳滅去,使天下重歸一統。」
「說來,晉的奠基人司馬懿和諸葛丞相正好在歷史上相反,兩者才智頗有相近處,可其他方面……」
「諸葛丞相號『臥龍』,司馬懿號『冢虎』,諸葛丞相一生忠義,司馬懿卻狡詐背誓。」
「後世有人調侃,司馬懿從洛水河邊射出一支箭,貼著李靖的頭皮飛過,正中李善長的眉心。」
李念解釋道:「李靖是大唐開國將領,戰功赫赫,李善長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他們和司馬懿的關係是司馬懿在奪取曹爽權力時,曾在洛水河邊立誓,承諾曹爽只要交出兵權,便可保留其富貴爵位,不會動其家人。」
始皇道:「然而司馬懿背誓了?」
李念點頭:「司馬懿不僅滅曹爽滿門,還殺了曹氏宗親數千餘人。這件事所帶來的後果便是,自此後,華夏再很少有人相信誓約,導致君臣猜忌不斷,臣子一旦功高震主,便會被君王忌憚斬殺。」
「因為在他們之前有司馬懿這個前車之鑑。在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在世時,司馬懿還算老實本分,可他很能活,硬生生熬過了這三位,終於等到機會奪了曹魏權力,給晉打下基礎。」
「後世有人認為李靖和李善長便是受了司馬懿的害,李善長被洪武帝誅殺時已年過古稀,但依舊讓洪武帝擔心李善長還能活,萬一等其死後,再效仿司馬懿之舊事……」
「李靖的下場比李善長好,因為他遇到的是大唐太宗皇帝,李靖確實戰功赫赫、領軍能力突出,但太宗皇帝同樣擅領兵。」
「在歷史諸多皇帝中,大唐太宗的軍事能力當稱第一,因此他不怕有臣子功勞大。」
這司馬懿還真是作孽,要是沒他那番作為,說不定李靖不會一生擔驚受怕,李善長也不會以七十多歲的高齡被洪武帝誅殺。
蒙恬評價道:「司馬懿背誓奪權,乃為禍之道,晉立國根基不正,必定社稷動盪。」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李念笑道:「所以『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不講忠義禮智信,因為在司馬懿背誓言,司馬昭令成濟當街弒君後,就沒有忠義。」
這話讓始皇三人一怔,這司馬氏玩得夠野,竟連當街弒君都幹得出來,以此立國,晉肯定不會是一個好的朝代。
「歷史上有兩次洛水之誓,第一次是光武帝劉秀為了招降朱鮪,指著洛水立誓不殺朱鮪,後來果真沒殺。」
「司馬懿的所作所為更顯得諸葛丞相忠義高潔。」
「劉備在白帝城向丞相託孤時,曾對丞相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然終丞相一生,未曾逾越半步,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個先帝託孤,讓其可以自取卻未自取,反而繼續忠心耿耿為第二代君王效力,一個卻背誓奪權。
難怪後世帝王都希望有諸葛孔明一樣的臣子!
這樣的大臣又有能力,又忠心,如何能不喜歡。
李念繼續道:「在《隆中對》之後,諸葛丞相拜劉備為主公,正式出山。建安十三年八月,劉表病逝,次子劉琮繼位,當時的曹操已統一北方,率大軍南下荊楚,準備將天下一統。」
「聽到曹操南下,劉琮遣使投降,丞相曾勸說皇叔在這時攻打劉琮,可趁機占領荊州,但皇叔不忍。」
「他在荊州待了好幾年,深受劉表關照,如何能在劉表剛死不久,便從其子手中奪取荊州?」
「這也許確實是皇叔的一個機會,換作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妻曹,大概不會放過,然而皇叔放棄了,他道:『吾不忍也。』」
始皇三人聽後唏噓。
始皇在心中暗想,如果換作是他身在劉備當時的環境下,是否會放棄這等機會?
他很快得出了答案,他必定不會放過,劉備這般選擇屬實不是一個合格帝王該有的選擇,但那句「吾不忍也。」卻讓始皇覺得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
這是溫暖浪漫的感覺,讓歷史不再那麼冰冷,歷史不只有鐵血沙場,權謀利益,也有一段段溫柔的佳話,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始皇感嘆:難怪劉備能得關張追隨,能得諸葛孔明輔佐……
李念繼續道:「但皇叔不忍歸不忍,曹操大軍南下的事實還在,這不是靠仁義就能解決的。於是,在皇叔敗退,據守夏口時,派出諸葛丞相向孫權求援,兩家聯手共同對抗曹操。」
「孫權是孫堅之子,孫策之弟,在孫策死後,接過其位,在周瑜、張昭等人輔佐下掌江東大權。孫權年少繼位,也頗有作為,曾得曹操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這話並非在譏諷孫權,而是的的確確在稱讚孫權,曹操和孫權之父孫堅是一輩人,可以這般評價。
「後來,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也曾在詞中借用過此句:『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說的便是孫權。」
「但孫權由於之後的一些操作,也被調侃為『孫十萬』、『江東鼠輩』。」
「『孫十萬』是指他率領十萬軍攻合肥,卻被張遼以八百兵擊退,由於這等無能的表現,喜得『孫十萬』稱號。」
「『江東鼠輩』則是因曹魏勢大,孫劉兩家結成同盟,聯手抗曹,但孫權卻背刺盟友,令呂蒙襲取荊州,不僅攻占了荊州之地,更將關羽擒獲,將其誅殺。因這種行徑,遂被稱為『江東鼠輩』。」
李念笑道:「『孫十萬』這個稱號沒得說,可『江東鼠輩』這事其實也有關羽和蜀漢的原因,不能全怪孫權,像荊州數郡的歸屬問題,再如關羽看不起孫權。」
從歷史看,劉備似乎只借了南郡,算不上借了整個荊州,但壞就壞在,劉備曾「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劉備向孫權求都督荊州,這使得孫權認為他是劉備的老大,那劉備在荊州的地盤自然在道理上該歸他所有,是他「借」給劉備用的,時機合適,可以收回。
而劉備在初時也承認了這點,遂為後來的荊州土地爭端埋下了伏筆。
關羽傲上而不辱下,欺強而不凌弱,重士卒而輕士大夫,狠狠得罪了孫權。
兩家在荊州土地上存在爭議,關羽又讓孫權感到了被羞辱,多重因素迭加,孫權才背刺了關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