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諸葛丞相即將登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9章 諸葛丞相即將登場

  「王允和呂布都是并州人,曾厚待接納呂布,這讓呂布在被董卓用手戟投擲後跑去拜訪了王允。」

  「呂布將董卓差點殺了他的事告知王允,見呂布已對董卓生怨,王允藉機把他誅殺董卓的計劃告訴了呂布,委託呂布作內應。」

  「呂布被王允說服,決定幫助王允誅殺董卓。」

  蒙恬道:「董卓御下嚴酷,一味以暴虐殘忍懾人,取死有道!」

  董卓的死根本不意外,即便王允沒策反呂布,也早晚會死於身邊其他人之手。

  「初平三年四月,董卓在前往未央宮見天子和百官之時,被提前設伏的呂布、李肅誅殺,禍亂東漢兩年多的董卓至此身亡,其三族亦為王允誅滅。」

  「董卓禍害東漢的時間算不上長,造成的影響卻不小,其使東漢朝廷威信喪失,加劇天下混亂,讓諸侯混戰變得愈發激烈。」

  始皇道:「那演義小說中是如何講說董卓之死?」

  李念笑道:「演義里,王允有一義女貂蟬,此女有傾國傾城之色,王允以大義請貂蟬配合他離間董卓、呂布。」

  「王允的方法是先讓呂布看到貂蟬,讓貂蟬和呂布兩情相悅,將貂蟬許與呂布。」

  聽到這,始皇已經明白了王允的整個計策。

  這計策其實很簡單,但抓住了呂布和董卓的弱點——好色!

  不用李念講說,始皇自己道:「然後再讓董卓看見貂蟬,以董卓好色霸道之性,定會將貂蟬奪去。屆時,王允再告訴呂布,是董卓強行奪走貂蟬,呂布定會對董卓生怨。「

  「若貂蟬再向呂布訴說她身不由己、是為董卓脅迫,其心裡一直念著呂布,呂布對董卓之怨必會更甚!」

  李念道:「正是如此!董卓死後,士卒皆稱萬歲,百姓歌舞於道,長安中士女賣其珠玉衣裝市酒肉相慶者,填滿街肆,董卓母妻男女盡皆滅族,董卓之母年過九旬,仍被斬首。」

  「董卓的屍體被暴露在集市,當時天氣很熱,董卓又很肥胖,因而從其屍體中流出油脂,守董卓屍體的官吏在屍體肚臍中點火,竟然光明達曙,如是積日。在屍體的油脂燃盡後,袁氏的門生又來將董卓挫骨揚灰。」

  董卓屍體上的東西幾乎全被用上來,整個人在物理意義上被從世間抹除乾淨。

  「作為剿滅董卓的頭號功臣,王允開始變得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起來,像大儒蔡邕曾在董卓麾下做事,聽聞董卓被殺,為董卓之死發出了一聲嘆息,遂被王允指責為董卓同黨,押至廷尉處問罪,致使蔡邕最終死在獄裡。」

  「這事不算什麼,關鍵的是王允沒處理好董卓舊部。王允是個典型的士人,於民於兵不接地氣,認為不過是些泥腿子,只要他想,必定會任他擺布。」

  始皇想了想「不接地氣」這個詞,覺得頗為貼切,自以為站得高,便看不到低處的情況。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是如此,李念所知歷史上的那個他也一樣。

  如果接地氣,如何看不到天下一統後,民眾的訴求已經轉變?

  天下已經一統了,那徭役賦稅應該要輕鬆些了吧,好日子應該要來了吧?

  人們已在統一戰爭中感到疲累,不再想要嚴刑峻法,而認為在戰後該有美好的生活,尤其是老秦人。

  「董卓雖死,其麾下涼州軍卻仍在,涼州軍戰力極強,一旦處置不好,對王允本人和東漢朝廷都是大威脅。」

  「對涼州軍最好的方式應是先做安撫,使其等不會生變,然後再徐徐圖之,將其威脅消除。」

  「然而王允卻企圖削奪涼州軍將領兵權,取締涼州軍,並計劃用關東兵去控制他們。」

  蒙恬搖頭接話道:「謀劃董卓時尚且有智,功成後卻如此不智,王允所為必會使那涼州軍心生警惕,憂王允要謀害其等性命。涼州軍將領但凡不蠢,定會生出先下手為強之念!」

  李念道:「正如蒙將軍所言,王允的作為導致涼州軍人心惶惶,害怕王允要取他們性命,在武威人賈詡的建議下,涼州軍將領李傕、郭汜、張濟等人攻破長安,將王允殺死。」

  「這武威人賈詡是一名頂尖的謀士,後世稱其為『毒士』,其所獻計策破壞性極大。」

  「在涼州軍人心惶惶,打算各自逃亡時,是賈詡阻止了他們,讓其等攻打長安。」

  「賈詡十分善謀,連魏武帝曹操也在其手上吃過大虧,後世對此事有一戲稱:一炮害三賢!」


  蒙恬不解:「何謂『一炮』,何人又稱『三賢』?」

  難道那賈詡也造出了火炮,一炮打死了曹操一方三位賢才?

  看出了蒙恬所想,李念笑道:「此炮非彼炮,魏武帝曹操也是一好色之人,但他比較特殊,尤喜出嫁過的女子。」

  始皇三人愣了下,什麼喜歡出嫁過的女子,這他娘不就是喜歡人妻嗎?

  這魏武帝竟有這等癖好?

  但這也沒啥,大秦是個對婦女還算包容的時代,封建禮法沒那麼嚴苛,女子離婚改嫁不算稀奇。

  始皇他娘便是經呂不韋轉手給嬴異人,漢承秦制,連這方面的優秀品德也學了過去。

  「所以,曹操又被稱為『人妻曹』。那時,張濟已死,其兵馬由其侄張繡統領,張繡本欲歸降曹操,然而曹操卻瞅見張濟之妻,即張繡的嬸娘,見其顏色甚好,遂強讓張濟之妻侍寢。」

  「此事為張繡所知,大怒,反!」

  「由此宛城之變爆發,在賈詡的謀劃下,張繡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為讓曹操活著逃出,其麾下大將典韋、其子曹昂、其侄曹安民皆在此次變故中身亡。」

  敢情是這麼個「一炮害三賢」,這「炮」很不正經!

  始皇三人神情古怪,這魏武帝曹操為睡一人妻,將自己兒子、侄兒、大將全給害死了,也是個人才!

  李念給曹老闆補刀:「典韋是曹操最忠心的親衛,曹昂是曹操極為看重的長子。」

  講完這個小典故,李念又道:「在長安發生動亂時,東漢其他地方同樣不太平。軍閥割據,諸侯混戰的時代已經到來,諸多諸侯都在拼命擴張地盤,訓練士卒。」

  「曹操據兗州,袁紹據冀州、青州、并州,袁術據南陽,孫堅在攻打劉表時身亡,公孫瓚據幽州,劉表據荊州,劉焉據益州……」

  也就是天下從統一的「合」中又變成了「分」,可在這些人中,李念未提到劉備。

  想起劉備是蜀漢建立者,始皇問道:「劉備何在?」

  李念笑道:「劉備此時還在公孫瓚麾下,劉皇叔屬於大器晚成,他是在遇到那位後,才趁勢而起,與曹魏、孫吳三分天下。」

  那位指的肯定是以一己之功讓整個姓氏都被認為智慧的那人。

  從李念這小子話中也能看出那位的厲害,在遇到那位前,劉備大器不成,是遇到那位後,才得以趁勢而起,三分天下。

  始皇道:「為何叫那劉備『劉皇叔』?」

  李念道:「這和劉備出身來歷有關,劉備非是光武帝劉秀後人,而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這位劉勝是漢景帝之子,漢武帝同父異母之兄,而光武帝劉秀是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備和東漢宗室在漢景帝及漢景帝之前是同祖宗。」

  「據聞,中山靖王好酒色,有一百多個子孫。」

  好傢夥,從漢景帝到東漢末,都好幾百年了吧,這劉備還能算是宗室,還能有宗室身份?

  且中山靖王那麼多子孫,誰知你劉備是真是假?

  這劉備臉皮也挺厚,就硬蹭自己和東漢宗室是一個祖宗。

  這又讓始皇帝想到了多子多孫的好處,隔了這麼多年這麼多代,劉季那廝還有後人為其努力支撐漢室。

  再看看他的大秦,在大秦亡後,沒有人跳出來支持復秦。

  這既是大秦宗室人員太少,也是大秦可能、也許、大概真不得人心。

  始皇這想法也沒錯,哪怕是我大清,也有遺老遺少,而大秦是沒有遺老遺少的。

  蒙恬問出了這個問題,李念笑道:「反正劉備一直聲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其會被稱為皇叔,是因按族譜算,劉備和漢靈帝劉宏屬於同輩,董卓立的那位東漢幼帝當稱其為皇叔。」

  「劉備這個『皇叔』身份是得到了漢獻帝官方認證!」

  「因為那時曹操勢大,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想和曹操對抗,正好劉備當時在許昌,漢獻帝便想借用劉備的力量。」

  聽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讓始皇帝眉頭一挑。

  請...您....收藏6...9...書....吧....!

  這不是張儀向秦惠文王提出的策略嘛,但惠文王當時未採用,未想後世的魏武帝曹操會採用此法。


  他轉念間便想通了這個操作的好處,將天子握在手裡,那麼使其在政治地位上高出其他諸侯,可占領輿論高地和主動權,並通過天子來收買天下人心,好處多多。

  壞處則是天子可能不會甘於當一傀儡,會和「挾天子」者發生衝突,就像李念這小子所說的那漢獻帝,想對抗曹操。

  「然而漢獻帝的計劃失敗了,曹操對其看管甚嚴,他那點動作豈能瞞得過曹操?曹操可是有『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

  「當然,臣並不喜歡曹操!」

  在李念說出「臣並不喜歡曹操」這句話後,始皇來了興趣,問道:「你為何不喜曹操?」

  李念坦然道:「因其屠城殺人,曹操曾因其父曹嵩死於徐州之故,以為父報仇為名對徐州展開大屠殺,且曹操還另有屠城記錄。」

  曹嵩被陶謙派人殺死,曹操向陶謙報仇,關徐州百姓什麼事?

  許多人覺得曹操真小人,劉備偽君子,因而更喜歡曹操,那是沒遇到人妻曹屠城,就像沒被始皇弄去修長城、廣神整去修運河一樣。

  始皇點了點頭,知道這小子是更站在民眾一邊,又問道:「於曹操的評語是何人所言?」

  李念道:「一位叫『許劭』的名士,這也是當時的一種風氣,由名人名士來為你點評,給出一句評語,然後將這句評語傳於天下,可迅速積累名望,使世人知曉。本質是世家豪強玩的一種手段!」

  「其等所評者皆為世族中人,一般的百姓士卒哪能得其等評價?」

  「像曹操、袁紹、袁術等人都有此等評言,便是那位也有『臥龍』之號。」

  聞言,始皇有些許失望。

  他本想著那位是出自民間的一位大才,然後以其才匡扶天下,挽救社稷,未想竟也出身世家豪族,但想想也知不可能出身自普通民眾間。

  普通民眾求生已不易,有幾人能讀得起書,識得起字?

  始皇沒再問,李念繼續道:「天下紛爭,戰亂不絕,唯有雄才大略者方能從此間勝出,而無大略也無雄才者自然會被淘汰。」

  「公孫瓚、呂布、袁術、袁紹等都逐一殞沒!」

  李念將這些諸侯的事簡要向始皇三人講說了一遍,轅門射戟讓始皇三人也感嘆呂布勇武,可惜此等將才最終命喪白門樓。

  但呂布死的也不算冤枉,其反覆橫跳,導致人們惜其勇武,卻又對其忌憚,不敢再用其才,畢竟誰也不想呂布給自己加一個「義父」的buff。

  袁術、袁紹這兩兄弟,袁紹好謀而無斷,袁術更是有些愚蠢,大勢未明,其並不占絕對優勢,竟迫不及待想要稱帝。

  以袁氏所留下的資源,兩兄弟本很有希望奪取天下,卻被兩人都給玩崩。

  李念也講說了些演義中的經典橋段給始皇三人,如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官渡之戰後,袁紹大勢已去,曹操一統北方基本已成定局,建安六年九月,曹操南征劉備,將劉備攆到了劉表那。」

  蒙恬面色古怪:「這劉備逃了很多次了吧?他所投奔過的主公也不比那呂布要少。我記得他在黃巾起義時就參與了平叛,建安六年距黃巾起義有近二十年了吧?卻依舊一事無成。」

  事沒幹成,但跑路功夫一流,不管是何險境,都能逃得性命。

  這也算是一種不得了的本事。

  李念點頭笑道:「是逃了很多次,但『有志者事竟成』,劉備雖未成事,命卻還在,總會有機會,而這機會就要到了。」

  「如果能讓曹操再選一次,曹操很可能不會選擇讓劉備逃到荊州。」

  「因為劉備在此地遇上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人,蜀漢第一臣、千古名相,諸葛丞相!」

  「這位也是後世諸多帝王夢寐以求的臣子,歷代大臣嚮往之楷模,華夏文化代表人物之一,後世人所敬仰的華夏先輩,智慧之代表,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

  「正因為諸葛丞相,後世人們聽到有人姓『諸葛』,第一反應都是此人絕對很聰明,不可能是個蠢人!」

  聽李念終於講說到那位,始皇三人打起精神,想認真聽一聽這位究竟有何等大才,竟能影響這麼大。

  李念道:「對自己多年到處奔走,卻一事無成,劉備也有感觸,他被曹操趕到荊州後又蹉跎了數年。」

  「自覺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劉備言『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在這點上,劉皇叔不及他老祖宗劉邦,劉邦絕對不會這樣emo,反而會樂呵呵地在村頭看狗打架。

  「但他的時機到了,荊州有名士號『臥龍』,躬耕於南陽,未曾聞達於諸侯,卻被徐庶告知於劉備。」

  「這徐庶也是一位人才,為諸葛丞相之友,在諸葛丞相出山前佐於劉備,屢立功勞,可惜由於其母為曹操大軍所捉,不得已只能離開劉備,身往曹營。」

  這並沒有時間上的先後關係,徐庶是在告知劉備關於諸葛丞相的消息之後,才被曹操大軍俘獲了母親,不得已去往曹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