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我只要這個!
第473章 我只要這個!
鍍銀墨水台蜷縮在桃花心木書桌角落,墨水瓶早已乾涸,卻仍固執地留著一圈普魯士藍的漬痕,桌上擺著的則是新鮮出爐的《泰晤士報》。
頭版是典型AI風格畫出來的機器人,身上的華國國旗塗裝格外顯眼。
無論是報紙的日期還是說報紙頭版的畫風,都和整個房間的風格截然不同。
「2028年5月6日,星期六
太陽在東方升起,過去24小時內對全球來說都是動盪的一天,這種動盪體現在媒體、金融、時政等各個方面,來自華國的人造太陽宣告將顛覆能源範式,給全球權力版圖的重繪落下最後一筆。
華國申海市在昨天的格林尼治時間5時10分,人類正式邁入了新能源紀元。華國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團隊宣布,氘氚聚變反應實現Q值32.7持續超過300秒,這一跨越比西方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預期進度提前了二十年。
「今夜,我們用星火點燃文明的燭光。」華國高層在洪荒系列核聚變發電裝置的控制室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宣告。隨著50米高的環形裝置因約束的等離子體泛起紫光,由萊特博士帶領的技術團隊爆發出歡呼和掌聲.
為此英格蘭首相在今天的由全員皇家學士出席的特別聽證會上說道:東方既紅,已是未來之色。」
泰晤士報是一家英格蘭媒體,它在大英國協國家中有著巨大影響力,這也是它過去影響力來源的根基。
而大英國協作為盎格魯撒克遜的發家地,能夠站在中立偏華國的角度發表頭版頭條來談論此事,已經充分說明了可控核聚變帶來的震撼效果。
「奧斯本男爵,時間不多了,阿美莉卡沒有時間,英格蘭同樣沒有多少時間。
根據官方口徑給出的消息,華國實現的技術離可控核聚變大規模商用已經不遠了,我們需要你的幫助。」說話的同樣是一位男爵,約翰·麥克福爾男爵。
麥克福爾男爵是英格蘭上議院的現任議長。
前面有提到印度裔正在入侵英格蘭的議會,但被入侵的是下議院,關我上議院什麼事?
上議院的議員們又不由選舉產生,都是世襲貴族和教會主教。要知道上議院的英文名是House of Lords of the United Kingdom,翻譯成上議院是為了和下議院有個區分,它的直譯應該是貴族院才對,其中有六百多席議員都來自世俗貴族,而且是終身職。
印度裔被英格蘭白人們提議要搞罷免,進而逐出議會,而印度裔們的反擊手段之一就包括要求上議院也得選舉產生,而且不能像過去一樣由貴族擔任,而且擔任之後就自動獲得終身職。
當上議院的老牌貴族們都在擔心時間不多了,下議院的議員們還在為族裔而戰。
頗有享受福利我是英格蘭人,遇到困難我能回印度的感覺。
當然和過去比起來,現在的上議院貴族氣息要沒那麼濃,和前任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議長福勒比起來,麥克福爾男爵無論是出身還是畢業學校都算得上是徹頭徹尾的平民了。
奧斯本其實早就看過了這一期的泰晤士報,但他還是再翻閱了一遍,看完後眉頭緊鎖,顯然不想接茬:
「你們知道的,我其實做不了什麼,我離開唐寧街10號已經有十多年了,我在華國的人脈也已經陸續凋零,我和燕京方面的溝通渠道和了解程度不會比現在的唐寧街更深多少。」
奧斯本男爵則是世襲貴族,老牌盎格魯貴族,第18代奧斯本男爵,不過盎格魯的後綴不是撒克遜而是愛爾蘭,封地在愛爾蘭的沃特福德郡。
「我們需要釋放信號,需要釋放合適的對華友好的信號,而你就是最好的代表。」麥克福爾男爵勸說道。
為什麼是奧斯本?
奧斯本是卡梅倫就任唐寧街時候的財政大臣,在奧斯本掌管英格蘭財政期間英格蘭作為一個歐洲國家,跑去加入了亞投行項目,在訪問華國的時候,說:「英格蘭必須成為華國在西方最好的貿易夥伴。」
如果奧斯本能夠在財政大臣的位置上坐下去,本來法蘭西的地位應該屬於英格蘭才對。
在奧斯本手裡一共和華國簽了48項合作協議,這還不是最誇張的,最誇張的是他要讓華國來英格蘭東部的埃塞克斯郡建核電站。
沒錯,是核電站,在2015年的時候,想把英格蘭的核電站交給華國來做,從設計到建設,打包給華國。
聽上去不可思議,會覺得這是英格蘭官僚的嘴炮,實際上奧斯本也確實幹了實事,英格蘭西南部薩默賽特郡的欣克利角C核電站,這個項目在他手裡最終就給了法蘭西電力集團和華國廣核集團的聯合體投資興建。
雖說卡梅倫下台,特蕾莎梅上來之後,特蕾莎強烈反對該項目,她認為「再大額的貿易和投資也不能成為敵對國家控制本國關鍵基礎設施的理由。」
但因為合同都簽了,所以華國仍然手握欣克利角C核電站三分之一的股份,只是興建幾乎沒有參與,具體建造和設計都交給了法蘭西電力集團。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法蘭西獨自承建該項目的代價就是預算從最開始的160億英鎊,在此後數年間無限制攀升,180億英鎊、196億英鎊、245億英鎊、350億英鎊、479億英鎊.
所以H2S高鐵對英格蘭人來說屬於是見怪不怪,欣克利角C核電站也一個路數。
正是因為奧斯本男爵空前的對華國友好態度,以及在2016年就展現出要全面投華的遠見卓識,倫敦方面才迫切希望被英格蘭政壇流放到電視台當政治脫口秀節目定期評論員的奧斯本男爵重回唐寧街10號。
這都不是一個兩個政客的意見了,這是官僚階層甚至是英格蘭的集體意志,迫切需要奧斯本男爵回到他忠誠的倫敦。
「我當然知道我是最好的代表!
可現在下議院那幫人是怎麼羞辱我的?後面我為了回到倫敦所做出的努力,又有誰給過我機會?」奧斯本男爵突然爆發,怒吼道。
說白了像他這種老牌貴族會淪落到去當政治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也是沒誰了,屬於是頂級不被待見的那種。
以奧斯本男爵的履歷和家世,在英格蘭這種地方去上議院當個議員,又或者是在唐寧街十號當個影子財務大臣,絕對不成問題。
可某種意義上,他被當成了對華友好的圖騰,19年那個事情之後,歷任唐寧街首相以及幕僚們為了表示出我們和華國其實沒那麼好的態度,對奧斯本男爵的打壓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裡的羞辱也很有意思,反對奧斯本男爵的影子大臣麥克唐納在下議院開會審議財政預算的時候,手握小紅書引用chairman的話:
「我們必須向所有知道如何做經濟工作的人學習,無論他們是誰,我們都必須尊重他們為老師,尊重並且認真地向他們學習,我們不能假裝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這則視頻因為其戲劇性,而在簡中網際網路上廣為傳播,簡中網際網路的網友還以為麥克唐納是對華友好呢。
其實這則視頻被自媒體博主給掐頭去尾了,聯繫前後文來看則意思截然不同。
在這段話以前,麥克唐納說了:「為了幫助奧斯本同志和他的新同志打交道,我給他帶來了小紅書。」
後面說完這段話後麥克唐納接著說:「我認為這對他的新關係會派上用場。」
很顯然,用小紅書是為了指責奧斯本男爵過於和華國合作,在和華國合作這件事上走的太遠,這是對奧斯本的公開羞辱和公開處刑。
「我知道,我知道,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沒人知道你能夠預測到未來。
但既然現在未來已經發生了,那麼我們就要接受這樣的未來,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去。
奧斯本男爵,英格蘭在重大歷史時刻的時候,都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這次也不例外。
大英帝國需要你。
倫敦同僚們都知道你的委屈,你現在的職位是財政大臣,但我能向你保證,你會是唐寧街十號的下一任主人。」麥克福爾男爵緩慢說道,語氣堅定、情緒充沛。
大家都是政客,也許奧斯本男爵能夠稱得上政治家,但無論是誰,走到這個地步,都明白情緒是為了目的而服務。
正是因為雙方都很清楚這一點,所以麥克福爾男爵沒有安撫,而是直接開出了籌碼。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內心是什麼想法,你會在卡梅倫下台後跟著滾蛋,然後屢次想在倫敦有一席之地,而屢屢受挫就連政治脫口秀常駐嘉賓這樣的職位都要去,連主持人都不是,不就是為了讓民眾別忘記你嗎?
對於政客而言,被人遺忘可比仇恨要可怕的多。
至於他去當政治脫口秀常駐嘉賓是為了賺錢,這就有點搞笑了。前面有提到奧斯本是世襲貴族,第18代奧斯本男爵,他的家族可不是什麼沒落貴族,要靠他賺錢養家的那種。
他的父親,也就是17世奧斯本男爵,手握高端面料公司。17世奧斯本男爵更是以擁有昂貴品味著稱,只要貴的不要好的,買一張辦公桌得指定的義大利品牌,售價高達19000英鎊。
對奧斯本男爵而言,他完全可以回自家公司任職。
還不是因為不甘心嗎。
而且奧斯本男爵在離開政壇後的公開發言也說明了這一點:「不想僅以前財政大臣的頭銜了此餘生,我想要新的挑戰。」
比財政大臣還要更大的頭銜是啥?不就是首相麼。
現在倫敦給他開出了這一籌碼。
奧斯本男爵聽到麥克福爾男爵開出的籌碼後陷入恍惚,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好像近在咫尺,他相信麥克唐納做出這樣的承諾就不會變卦,對方可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上議院的老傢伙們。
變卦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華國明天就不存在了,那這幫老登確實有可能翻臉不認人。
但華國不存在可能嗎?
顯然不可能。
「不,這還不夠,這顯然不夠。」過去畫面歷歷在目,從托利長椅上最年輕的議員到倫敦唐寧街十號的陰雨連綿,從前往華國訪問成為第一位踏足華國西北邊陲的英格蘭大臣再到因為脫歐事件連帶著離開唐寧街,從19年之後的鬱鬱寡歡到現在的重新看到曙光,奧斯本男爵的語氣從未如此堅定過。
哪怕對方拿出來的是他過去夢寐以求的東西,但他仍然覺得不夠。
麥克福爾聽完後內心鬆了一口氣,你想談那就好說,條件都是談出來的,今天自己來不就是為了把條件給談出來麼。
「你想要什麼?」麥克福爾問。「金錢、爵位還是家族地位?
這些英格蘭都能給你。」
奧斯本男爵知道時間不多,尤其他下定決心要重回唐寧街,每拖一天都是在為未來的自己減少一天時間。
尤其華國的核聚變技術突破,這又不是什麼只有英格蘭知道的秘密,英格蘭希望投靠華國,難道其他國家不想這麼幹嗎?
怎麼可能。
而麥克福爾開出的條件,確實無法打動一個世襲貴族。
此時老中電影裡的經典台詞:「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證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非常適合當下奧斯本男爵的心境。
他等待的時間可不只三年,他足足等了十年才等來這一機會。
「我要所有上議院的議員們都看完chairman的小紅書,然後寫一篇讀後感給我,我只有這一個條件。」奧斯本男爵說。
這下輪到麥克福爾傻眼了,tm讓你開條件就這?
老實講這條件說容易也容易,上議院開個會,把書發下去,大家一起看一下,然後寫個讀後感,一個下午就能搞定,敷衍了事的話,甚至一個下午都不要。
可說難的話,那未免有點太難了,這是在掘大嚶的根。
「沒錯,我只要這個!」
(本章完)
鍍銀墨水台蜷縮在桃花心木書桌角落,墨水瓶早已乾涸,卻仍固執地留著一圈普魯士藍的漬痕,桌上擺著的則是新鮮出爐的《泰晤士報》。
頭版是典型AI風格畫出來的機器人,身上的華國國旗塗裝格外顯眼。
無論是報紙的日期還是說報紙頭版的畫風,都和整個房間的風格截然不同。
「2028年5月6日,星期六
太陽在東方升起,過去24小時內對全球來說都是動盪的一天,這種動盪體現在媒體、金融、時政等各個方面,來自華國的人造太陽宣告將顛覆能源範式,給全球權力版圖的重繪落下最後一筆。
華國申海市在昨天的格林尼治時間5時10分,人類正式邁入了新能源紀元。華國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團隊宣布,氘氚聚變反應實現Q值32.7持續超過300秒,這一跨越比西方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預期進度提前了二十年。
「今夜,我們用星火點燃文明的燭光。」華國高層在洪荒系列核聚變發電裝置的控制室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宣告。隨著50米高的環形裝置因約束的等離子體泛起紫光,由萊特博士帶領的技術團隊爆發出歡呼和掌聲.
為此英格蘭首相在今天的由全員皇家學士出席的特別聽證會上說道:東方既紅,已是未來之色。」
泰晤士報是一家英格蘭媒體,它在大英國協國家中有著巨大影響力,這也是它過去影響力來源的根基。
而大英國協作為盎格魯撒克遜的發家地,能夠站在中立偏華國的角度發表頭版頭條來談論此事,已經充分說明了可控核聚變帶來的震撼效果。
「奧斯本男爵,時間不多了,阿美莉卡沒有時間,英格蘭同樣沒有多少時間。
根據官方口徑給出的消息,華國實現的技術離可控核聚變大規模商用已經不遠了,我們需要你的幫助。」說話的同樣是一位男爵,約翰·麥克福爾男爵。
麥克福爾男爵是英格蘭上議院的現任議長。
前面有提到印度裔正在入侵英格蘭的議會,但被入侵的是下議院,關我上議院什麼事?
上議院的議員們又不由選舉產生,都是世襲貴族和教會主教。要知道上議院的英文名是House of Lords of the United Kingdom,翻譯成上議院是為了和下議院有個區分,它的直譯應該是貴族院才對,其中有六百多席議員都來自世俗貴族,而且是終身職。
印度裔被英格蘭白人們提議要搞罷免,進而逐出議會,而印度裔們的反擊手段之一就包括要求上議院也得選舉產生,而且不能像過去一樣由貴族擔任,而且擔任之後就自動獲得終身職。
當上議院的老牌貴族們都在擔心時間不多了,下議院的議員們還在為族裔而戰。
頗有享受福利我是英格蘭人,遇到困難我能回印度的感覺。
當然和過去比起來,現在的上議院貴族氣息要沒那麼濃,和前任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議長福勒比起來,麥克福爾男爵無論是出身還是畢業學校都算得上是徹頭徹尾的平民了。
奧斯本其實早就看過了這一期的泰晤士報,但他還是再翻閱了一遍,看完後眉頭緊鎖,顯然不想接茬:
「你們知道的,我其實做不了什麼,我離開唐寧街10號已經有十多年了,我在華國的人脈也已經陸續凋零,我和燕京方面的溝通渠道和了解程度不會比現在的唐寧街更深多少。」
奧斯本男爵則是世襲貴族,老牌盎格魯貴族,第18代奧斯本男爵,不過盎格魯的後綴不是撒克遜而是愛爾蘭,封地在愛爾蘭的沃特福德郡。
「我們需要釋放信號,需要釋放合適的對華友好的信號,而你就是最好的代表。」麥克福爾男爵勸說道。
為什麼是奧斯本?
奧斯本是卡梅倫就任唐寧街時候的財政大臣,在奧斯本掌管英格蘭財政期間英格蘭作為一個歐洲國家,跑去加入了亞投行項目,在訪問華國的時候,說:「英格蘭必須成為華國在西方最好的貿易夥伴。」
如果奧斯本能夠在財政大臣的位置上坐下去,本來法蘭西的地位應該屬於英格蘭才對。
在奧斯本手裡一共和華國簽了48項合作協議,這還不是最誇張的,最誇張的是他要讓華國來英格蘭東部的埃塞克斯郡建核電站。
沒錯,是核電站,在2015年的時候,想把英格蘭的核電站交給華國來做,從設計到建設,打包給華國。
聽上去不可思議,會覺得這是英格蘭官僚的嘴炮,實際上奧斯本也確實幹了實事,英格蘭西南部薩默賽特郡的欣克利角C核電站,這個項目在他手裡最終就給了法蘭西電力集團和華國廣核集團的聯合體投資興建。
雖說卡梅倫下台,特蕾莎梅上來之後,特蕾莎強烈反對該項目,她認為「再大額的貿易和投資也不能成為敵對國家控制本國關鍵基礎設施的理由。」
但因為合同都簽了,所以華國仍然手握欣克利角C核電站三分之一的股份,只是興建幾乎沒有參與,具體建造和設計都交給了法蘭西電力集團。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法蘭西獨自承建該項目的代價就是預算從最開始的160億英鎊,在此後數年間無限制攀升,180億英鎊、196億英鎊、245億英鎊、350億英鎊、479億英鎊.
所以H2S高鐵對英格蘭人來說屬於是見怪不怪,欣克利角C核電站也一個路數。
正是因為奧斯本男爵空前的對華國友好態度,以及在2016年就展現出要全面投華的遠見卓識,倫敦方面才迫切希望被英格蘭政壇流放到電視台當政治脫口秀節目定期評論員的奧斯本男爵重回唐寧街10號。
這都不是一個兩個政客的意見了,這是官僚階層甚至是英格蘭的集體意志,迫切需要奧斯本男爵回到他忠誠的倫敦。
「我當然知道我是最好的代表!
可現在下議院那幫人是怎麼羞辱我的?後面我為了回到倫敦所做出的努力,又有誰給過我機會?」奧斯本男爵突然爆發,怒吼道。
說白了像他這種老牌貴族會淪落到去當政治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也是沒誰了,屬於是頂級不被待見的那種。
以奧斯本男爵的履歷和家世,在英格蘭這種地方去上議院當個議員,又或者是在唐寧街十號當個影子財務大臣,絕對不成問題。
可某種意義上,他被當成了對華友好的圖騰,19年那個事情之後,歷任唐寧街首相以及幕僚們為了表示出我們和華國其實沒那麼好的態度,對奧斯本男爵的打壓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裡的羞辱也很有意思,反對奧斯本男爵的影子大臣麥克唐納在下議院開會審議財政預算的時候,手握小紅書引用chairman的話:
「我們必須向所有知道如何做經濟工作的人學習,無論他們是誰,我們都必須尊重他們為老師,尊重並且認真地向他們學習,我們不能假裝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這則視頻因為其戲劇性,而在簡中網際網路上廣為傳播,簡中網際網路的網友還以為麥克唐納是對華友好呢。
其實這則視頻被自媒體博主給掐頭去尾了,聯繫前後文來看則意思截然不同。
在這段話以前,麥克唐納說了:「為了幫助奧斯本同志和他的新同志打交道,我給他帶來了小紅書。」
後面說完這段話後麥克唐納接著說:「我認為這對他的新關係會派上用場。」
很顯然,用小紅書是為了指責奧斯本男爵過於和華國合作,在和華國合作這件事上走的太遠,這是對奧斯本的公開羞辱和公開處刑。
「我知道,我知道,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沒人知道你能夠預測到未來。
但既然現在未來已經發生了,那麼我們就要接受這樣的未來,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去。
奧斯本男爵,英格蘭在重大歷史時刻的時候,都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這次也不例外。
大英帝國需要你。
倫敦同僚們都知道你的委屈,你現在的職位是財政大臣,但我能向你保證,你會是唐寧街十號的下一任主人。」麥克福爾男爵緩慢說道,語氣堅定、情緒充沛。
大家都是政客,也許奧斯本男爵能夠稱得上政治家,但無論是誰,走到這個地步,都明白情緒是為了目的而服務。
正是因為雙方都很清楚這一點,所以麥克福爾男爵沒有安撫,而是直接開出了籌碼。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內心是什麼想法,你會在卡梅倫下台後跟著滾蛋,然後屢次想在倫敦有一席之地,而屢屢受挫就連政治脫口秀常駐嘉賓這樣的職位都要去,連主持人都不是,不就是為了讓民眾別忘記你嗎?
對於政客而言,被人遺忘可比仇恨要可怕的多。
至於他去當政治脫口秀常駐嘉賓是為了賺錢,這就有點搞笑了。前面有提到奧斯本是世襲貴族,第18代奧斯本男爵,他的家族可不是什麼沒落貴族,要靠他賺錢養家的那種。
他的父親,也就是17世奧斯本男爵,手握高端面料公司。17世奧斯本男爵更是以擁有昂貴品味著稱,只要貴的不要好的,買一張辦公桌得指定的義大利品牌,售價高達19000英鎊。
對奧斯本男爵而言,他完全可以回自家公司任職。
還不是因為不甘心嗎。
而且奧斯本男爵在離開政壇後的公開發言也說明了這一點:「不想僅以前財政大臣的頭銜了此餘生,我想要新的挑戰。」
比財政大臣還要更大的頭銜是啥?不就是首相麼。
現在倫敦給他開出了這一籌碼。
奧斯本男爵聽到麥克福爾男爵開出的籌碼後陷入恍惚,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好像近在咫尺,他相信麥克唐納做出這樣的承諾就不會變卦,對方可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上議院的老傢伙們。
變卦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華國明天就不存在了,那這幫老登確實有可能翻臉不認人。
但華國不存在可能嗎?
顯然不可能。
「不,這還不夠,這顯然不夠。」過去畫面歷歷在目,從托利長椅上最年輕的議員到倫敦唐寧街十號的陰雨連綿,從前往華國訪問成為第一位踏足華國西北邊陲的英格蘭大臣再到因為脫歐事件連帶著離開唐寧街,從19年之後的鬱鬱寡歡到現在的重新看到曙光,奧斯本男爵的語氣從未如此堅定過。
哪怕對方拿出來的是他過去夢寐以求的東西,但他仍然覺得不夠。
麥克福爾聽完後內心鬆了一口氣,你想談那就好說,條件都是談出來的,今天自己來不就是為了把條件給談出來麼。
「你想要什麼?」麥克福爾問。「金錢、爵位還是家族地位?
這些英格蘭都能給你。」
奧斯本男爵知道時間不多,尤其他下定決心要重回唐寧街,每拖一天都是在為未來的自己減少一天時間。
尤其華國的核聚變技術突破,這又不是什麼只有英格蘭知道的秘密,英格蘭希望投靠華國,難道其他國家不想這麼幹嗎?
怎麼可能。
而麥克福爾開出的條件,確實無法打動一個世襲貴族。
此時老中電影裡的經典台詞:「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證明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非常適合當下奧斯本男爵的心境。
他等待的時間可不只三年,他足足等了十年才等來這一機會。
「我要所有上議院的議員們都看完chairman的小紅書,然後寫一篇讀後感給我,我只有這一個條件。」奧斯本男爵說。
這下輪到麥克福爾傻眼了,tm讓你開條件就這?
老實講這條件說容易也容易,上議院開個會,把書發下去,大家一起看一下,然後寫個讀後感,一個下午就能搞定,敷衍了事的話,甚至一個下午都不要。
可說難的話,那未免有點太難了,這是在掘大嚶的根。
「沒錯,我只要這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