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總有平地起驚雷
第472章 總有平地起驚雷
「這位是?」
陳元光打量著眼前這位典型日耳曼長相的中年男子,指尖在會議桌上輕輕叩出節拍。
他注意到對方西裝翻領上別著褪色的DLR徽章,像是刻意保留的某種身份印記。
大眾集團代表連忙側身上前:「陳總,這是馬庫斯博士,大眾集團的顧問,原德意志航天中心推進系統首席工程師。
未來德意志和華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交流,馬庫斯博士將全程深度參與。
這次德意志那邊提前派馬庫斯博士過來,也是想著讓他提前適應華國的環境.」
大眾集團的代表說完後,小朱又接著補充了兩句馬庫斯更具體的來歷。
短短几句介紹,讓陳元光嗅到了柏林方面的試探,德意志顯然希望和華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華國自然希望達成這樣的合作。只是華國打算從龐大的航天類國企體系中挑出哪幾家給外國高管來管理,陳元光不清楚也不關心。
最核心的那一批顯然不可能,大概率是被邊緣化,在進行市場化改革的國企,陳元光推測。
「歡迎來到申海。「陳元光伸手作握手狀。
六年前和歐洲的合作是站在公平交易的角度,華國獲得火神發動機技術,法蘭西獲得可回收火箭。
而現在雙方在技術上的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哪怕是歐洲的傳統強項,材料和發動機,華國都已經追趕上來了。
合作還沒開始談,德意志航天領域的頂尖人才就要提前來華國適應,這正說明了局勢的逆轉。
不過爛船也有三斤釘呢,更何況歐洲遠沒有到爛船的地步。未來從華國整體層面來說,有大量可以和歐洲合作的地方。
馬庫斯突然用生硬的中文迸出:「您是我們這代航天人的北極星。」
中文說完後才是一大串的德語。
「陳總,馬庫斯先生說久仰大名,您是人類邁向太陽系的旗幟人物,他在歐洲沒少聽說您的名字,他向您表達最高的敬意。」小朱幫馬庫斯翻譯道。
小朱說完,會議室響起零星掌聲。
雙方簡單寒暄了幾句,給陳元光留下了一個初步印象,德意志方面覺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參觀完智能工廠回到家,林甲扯松香檳色絲巾透氣,倒在沙發上吐槽道:
「布魯塞爾還在為站隊吵得不可開交,德國人倒把騎牆術玩出了新高度。連德意志航天領域的頂尖人才都捨得放來大眾當個顧問。」
她掏出手機調出最新簡報:「華盛頓正在打造學術鐵幕,霓虹和印度已經入伙,袋鼠國方面也跟著簽了技術封鎖協議。歐洲,歐洲目前還在硬撐,支持方和反對方爭論地相當厲害。」
林甲接著說道:
「說到底都是生意,歐洲通信業放棄產業保護原則後,愛立信在華為的鐵蹄下,就像是穿著普拉達的乞丐,阿美利肯企業甚至想開價一歐元打包帶走。
更慘的是ABB電氣,華國在匈牙利的電網改造項目一旦成功,ABB會變得和愛立信一樣,要麼苟延殘喘後以超低價賣身,要麼直接賣身。「
今天參觀智能工廠的過程中,林甲同樣全程參與了,她很清楚馬庫斯的實際身份,以及德意志的算盤。
阿美利肯現在要構建專屬於自己的學術生態圈,這個學術生態圈會對一些敏感領域的學術成果進行高度保密。
至於是什麼生態,自然是皿煮茲有生態圈。
只是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吵的非常厲害,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法蘭西,法蘭西眼瞅著因為和華國有著大量的共同利益,才不想去加入這個生態圈呢。
其中支持聲音主要來自瑞典、捷克、荷蘭之流。
這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產業原因。
以瑞典為例,要是歐洲再繼續這樣下去,讓華國的產品和服務大規模入侵歐洲市場,瑞典的經濟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瑞典不像挪威這樣,靠資源和金融資本運作就能維持居民的高質量生活水平,瑞典有著規模龐大的製造業。
其中製造業中的汽車製造、通信和電力,面臨著華國的全面入侵。
大家比較熟知的有愛立信和沃爾沃,這些標誌性企業情況不妙。
沃爾沃老早被華國企業收購,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聊聊愛立信,在瑞典,以愛立信為代表的電信產業上下游的企業一共1.7萬家,其中的直接從業人員大概在30萬人,占瑞典人口比例的3%。
這個數字在2028年的今天下降了超過百分之四十。
過去短短三年時間內,瑞典的電信業有超過10萬人都在華為的入侵中已經失業。
愛立信已經到了政府不補助就會立刻應聲倒下的地步。
而電力領域,瑞典同樣有著世界五百強的巨頭-ABB電氣,它帶來的上下游從業人員數量比電信行業還要更多。
華國在電力領域對歐洲市場的入侵已經開始了,在傳統領域,ABB的技術積累絲毫不遜色於華國電力,甚至是有優勢。
但架不住大規模家庭光伏發電站的存在,導致歐洲各國電網對動態電力分配有著極高的要求,對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有著極高的要求。
這恰恰是ABB或者說是老歐洲的短板。
而且更要命的是,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力領域的應用落後是病在腠理,尤可治也的話,那華國電力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巨大領先才是病在骨髓,無可奈何。
同樣的工程,華國只需要花十億美元一年時間,ABB要花50億美元三年時間。
因此瑞典媒體直呼,如果不把華國趕出歐洲電力市場,那麼匈牙利電網改造完成的那天,就是ABB破產倒計時的開始,ABB電氣將會成為下一個愛立信。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在大量領域,歐洲的護城河只剩下行政禁令了。
換你是瑞典,看到如此殘酷的現實情況,你也只有抵禦老中這一條路可以走。
法蘭西同樣有電氣領域的龐然大物施耐德,但電網又不是施耐德的主業。
輸配電、電網、電力系統這些是ABB的主業,主業到他們參與過三峽發電站的建設和輸配電工程,參與過南水北調和西電東送,參與過大量華國的特高壓輸電工程。
施耐德主業是終端發電,類似場館發電這種。
因此華國電力進入歐洲市場,對ABB電氣來說是生死存亡,對施耐德來說,甚至還有大量可以合作的空間。
華國電力短時間很難適應歐洲市場的要求吧,施耐德電氣可以幫你規避法律條文和環保方面的問題,我們兩方可以聯手投標,華國電力負責幹活,施耐德幫你解決其他後顧之憂。
所以瑞典反對和華國合作,法蘭西支持和華國合作,實質上跟自由與否沒半毛錢關係,都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
林甲接著說道:「不過這也很正常,法蘭西從和我們的合作中獲得了多大的好處,德意志全都看在眼裡呢。
成為歐洲領頭羊的機會,每年千億規模的市場,這對他們來說可都是巨大無比的機會。」
「不過很快這個學術聯盟就會破產的。」陳元光顯得信心十足。
「為什麼?」林甲先是疑問,然後是下結論:「是不是核聚變技術突破了?」
陳元光有點驚訝,「你怎麼猜的這麼快?」
林甲起身道:「除了這個能讓阿美利肯方面死心外,我想不到還有什麼能夠一錘定音的方式。」
陳元光解釋道:「說突破呢也談得上,因為它從技術層面已經達標了,但從大規模商業化的角度還不夠。
從發電成本的角度出發,要降低到和傳統能源同等水平,尚且需要時間。
不過這也已經夠了。」
林甲說:「也就是說,可以開始大規模募資了?」
陳元光點頭:「沒錯,各項技術都已經成熟,從各個角度出發,我們都可以開始下一輪的大規模募資。
這次的募資計劃是十萬億rmb,也應該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輪募資計劃。
它綁定的是華國的學術自由聯盟,只有加入到學術自由聯盟的國家才能獲得融資資格。
所以我說在這個情況下,阿美利肯的算盤會不攻自破。」
前面有提到,申海有家做可控核聚變的公司-能量奇點。
能量奇點在陳元光發明常溫超導材料之前,就一直在做可控核聚變裝置,搞了個叫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的玩意,命名為洪荒70。
洪荒70的尺寸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五十分之一,成本也降低了五十倍,實現了等離子體放電。
這是建立在高溫超導磁體的基礎上。
在常溫超導提出後,混合所有制企業-前沿科技對能量奇點進行了控股。
在此之前,能量奇點也屬於明星企業,蔚來和米哈游都投了這家申海公司。
前沿科技是直屬央企,陳元光個人在其中有一部分股份,然後光甲航天有一部分股份,穿透下來的話,陳元光在其中持股24%左右。
其中常溫超導材料的運營就由前沿科技全權負責,也正因如此,前沿科技被認為是最神秘的央企。
前沿科技控股後,陳元光自然也參與到了這個項目中來。
能量奇點要用常溫超導材料對整個項目進行重構。
在理論論證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如果整個項目用常溫超導材料取代高溫超導材料,哪怕只是一維超導材料,都能夠幫助他們跨過原本計劃在2027年進行的氘氚等效能量增益驗證,直接進入到示範性發電階段。
因為核聚變發電的理論基礎是,通過模仿太陽內部的反應來釋放能量。
托卡馬克裝置是用環形的磁場,來把氘氚燃料加熱成1億攝氏度以上的等離子體,利用磁場約束帶電粒子,使其懸浮在真空腔內,避免接觸容器壁造成能量損失。
「由我國科學家陳元光博士主導的可控核聚變項目已於今天下午五點三十分,率先通過了氘氚等效能量增益驗證,氘氚等效能量增益驗證的通過說明了基於常溫超導材料的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已經初步具備了商業化運用潛力,結合當前我國月球開發的進度,全球離碳中和目標又前進了一大步」
老中的大新聞總是那麼的淡定,就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晚上,新聞聯播就直接播出了這則驚天動地的新聞。
新聞播出的那一刻,「可控核聚變」未來三天時間裡,就一直掛在微博熱搜榜榜首的位置再沒有下來過。
「臥槽!!!汪老師能不能多發點專輯?我早上看見你說今天有大新聞,我還在想到底是什麼大新聞,結果下午看見你發微博說自己最後的封山之作,馬上要發布,結果沒想到汪老師您的封山之作不是專輯而是可控核聚變啊!
對此我只想說,能不能別封山,再多來點!」
「王峰實在太慘,別說他發最後一張專輯,就算他離婚結婚再離婚,在可控核聚變面前,他就算離婚結婚一百次也上不了熱搜榜榜首的位置。」
「我其實蠻想知道一件事的,那就是光神到底是有多恨馬斯克啊?每次馬斯克一來華國,就給他整大新聞,上次是核彈變軌,這次是可控核聚變,能不能善良一點,不過我喜歡。」
「這下真人類命運共同體了,老中要說話,誰同意誰反對?」
「人工智慧最基礎的電力問題,老中已經幫你們解決了,未來傳統能源再無出路,中東土豪們還是趕快投入到老中的懷抱里來。」
前面有提到獅城的合成砂在全球範圍大賣,背後也有技術發展導致中東土豪國家們對於石油這碗飯還能吃多久有所不安,希望在此之前向杜拜學習,好歹造點奇觀出來。
本身這些國家大多數都不擅長資本運營,卡達那水平在中東都算是一流了,這幫人的資本運營水平可想而知。
「老中下次能不能給點預兆,都智能眼鏡時代了,為啥這類新聞還是在新聞聯播里播?
還有光神,tm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馬斯克這幫人都在錄播客,天天給大家聽自己的聲音,就你高冷是吧!能不能多搞點短視頻,tm這麼大的事都不整點短視頻?」
(本章完)
「這位是?」
陳元光打量著眼前這位典型日耳曼長相的中年男子,指尖在會議桌上輕輕叩出節拍。
他注意到對方西裝翻領上別著褪色的DLR徽章,像是刻意保留的某種身份印記。
大眾集團代表連忙側身上前:「陳總,這是馬庫斯博士,大眾集團的顧問,原德意志航天中心推進系統首席工程師。
未來德意志和華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交流,馬庫斯博士將全程深度參與。
這次德意志那邊提前派馬庫斯博士過來,也是想著讓他提前適應華國的環境.」
大眾集團的代表說完後,小朱又接著補充了兩句馬庫斯更具體的來歷。
短短几句介紹,讓陳元光嗅到了柏林方面的試探,德意志顯然希望和華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華國自然希望達成這樣的合作。只是華國打算從龐大的航天類國企體系中挑出哪幾家給外國高管來管理,陳元光不清楚也不關心。
最核心的那一批顯然不可能,大概率是被邊緣化,在進行市場化改革的國企,陳元光推測。
「歡迎來到申海。「陳元光伸手作握手狀。
六年前和歐洲的合作是站在公平交易的角度,華國獲得火神發動機技術,法蘭西獲得可回收火箭。
而現在雙方在技術上的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哪怕是歐洲的傳統強項,材料和發動機,華國都已經追趕上來了。
合作還沒開始談,德意志航天領域的頂尖人才就要提前來華國適應,這正說明了局勢的逆轉。
不過爛船也有三斤釘呢,更何況歐洲遠沒有到爛船的地步。未來從華國整體層面來說,有大量可以和歐洲合作的地方。
馬庫斯突然用生硬的中文迸出:「您是我們這代航天人的北極星。」
中文說完後才是一大串的德語。
「陳總,馬庫斯先生說久仰大名,您是人類邁向太陽系的旗幟人物,他在歐洲沒少聽說您的名字,他向您表達最高的敬意。」小朱幫馬庫斯翻譯道。
小朱說完,會議室響起零星掌聲。
雙方簡單寒暄了幾句,給陳元光留下了一個初步印象,德意志方面覺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參觀完智能工廠回到家,林甲扯松香檳色絲巾透氣,倒在沙發上吐槽道:
「布魯塞爾還在為站隊吵得不可開交,德國人倒把騎牆術玩出了新高度。連德意志航天領域的頂尖人才都捨得放來大眾當個顧問。」
她掏出手機調出最新簡報:「華盛頓正在打造學術鐵幕,霓虹和印度已經入伙,袋鼠國方面也跟著簽了技術封鎖協議。歐洲,歐洲目前還在硬撐,支持方和反對方爭論地相當厲害。」
林甲接著說道:
「說到底都是生意,歐洲通信業放棄產業保護原則後,愛立信在華為的鐵蹄下,就像是穿著普拉達的乞丐,阿美利肯企業甚至想開價一歐元打包帶走。
更慘的是ABB電氣,華國在匈牙利的電網改造項目一旦成功,ABB會變得和愛立信一樣,要麼苟延殘喘後以超低價賣身,要麼直接賣身。「
今天參觀智能工廠的過程中,林甲同樣全程參與了,她很清楚馬庫斯的實際身份,以及德意志的算盤。
阿美利肯現在要構建專屬於自己的學術生態圈,這個學術生態圈會對一些敏感領域的學術成果進行高度保密。
至於是什麼生態,自然是皿煮茲有生態圈。
只是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吵的非常厲害,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法蘭西,法蘭西眼瞅著因為和華國有著大量的共同利益,才不想去加入這個生態圈呢。
其中支持聲音主要來自瑞典、捷克、荷蘭之流。
這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產業原因。
以瑞典為例,要是歐洲再繼續這樣下去,讓華國的產品和服務大規模入侵歐洲市場,瑞典的經濟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瑞典不像挪威這樣,靠資源和金融資本運作就能維持居民的高質量生活水平,瑞典有著規模龐大的製造業。
其中製造業中的汽車製造、通信和電力,面臨著華國的全面入侵。
大家比較熟知的有愛立信和沃爾沃,這些標誌性企業情況不妙。
沃爾沃老早被華國企業收購,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聊聊愛立信,在瑞典,以愛立信為代表的電信產業上下游的企業一共1.7萬家,其中的直接從業人員大概在30萬人,占瑞典人口比例的3%。
這個數字在2028年的今天下降了超過百分之四十。
過去短短三年時間內,瑞典的電信業有超過10萬人都在華為的入侵中已經失業。
愛立信已經到了政府不補助就會立刻應聲倒下的地步。
而電力領域,瑞典同樣有著世界五百強的巨頭-ABB電氣,它帶來的上下游從業人員數量比電信行業還要更多。
華國在電力領域對歐洲市場的入侵已經開始了,在傳統領域,ABB的技術積累絲毫不遜色於華國電力,甚至是有優勢。
但架不住大規模家庭光伏發電站的存在,導致歐洲各國電網對動態電力分配有著極高的要求,對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有著極高的要求。
這恰恰是ABB或者說是老歐洲的短板。
而且更要命的是,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力領域的應用落後是病在腠理,尤可治也的話,那華國電力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巨大領先才是病在骨髓,無可奈何。
同樣的工程,華國只需要花十億美元一年時間,ABB要花50億美元三年時間。
因此瑞典媒體直呼,如果不把華國趕出歐洲電力市場,那麼匈牙利電網改造完成的那天,就是ABB破產倒計時的開始,ABB電氣將會成為下一個愛立信。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在大量領域,歐洲的護城河只剩下行政禁令了。
換你是瑞典,看到如此殘酷的現實情況,你也只有抵禦老中這一條路可以走。
法蘭西同樣有電氣領域的龐然大物施耐德,但電網又不是施耐德的主業。
輸配電、電網、電力系統這些是ABB的主業,主業到他們參與過三峽發電站的建設和輸配電工程,參與過南水北調和西電東送,參與過大量華國的特高壓輸電工程。
施耐德主業是終端發電,類似場館發電這種。
因此華國電力進入歐洲市場,對ABB電氣來說是生死存亡,對施耐德來說,甚至還有大量可以合作的空間。
華國電力短時間很難適應歐洲市場的要求吧,施耐德電氣可以幫你規避法律條文和環保方面的問題,我們兩方可以聯手投標,華國電力負責幹活,施耐德幫你解決其他後顧之憂。
所以瑞典反對和華國合作,法蘭西支持和華國合作,實質上跟自由與否沒半毛錢關係,都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
林甲接著說道:「不過這也很正常,法蘭西從和我們的合作中獲得了多大的好處,德意志全都看在眼裡呢。
成為歐洲領頭羊的機會,每年千億規模的市場,這對他們來說可都是巨大無比的機會。」
「不過很快這個學術聯盟就會破產的。」陳元光顯得信心十足。
「為什麼?」林甲先是疑問,然後是下結論:「是不是核聚變技術突破了?」
陳元光有點驚訝,「你怎麼猜的這麼快?」
林甲起身道:「除了這個能讓阿美利肯方面死心外,我想不到還有什麼能夠一錘定音的方式。」
陳元光解釋道:「說突破呢也談得上,因為它從技術層面已經達標了,但從大規模商業化的角度還不夠。
從發電成本的角度出發,要降低到和傳統能源同等水平,尚且需要時間。
不過這也已經夠了。」
林甲說:「也就是說,可以開始大規模募資了?」
陳元光點頭:「沒錯,各項技術都已經成熟,從各個角度出發,我們都可以開始下一輪的大規模募資。
這次的募資計劃是十萬億rmb,也應該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輪募資計劃。
它綁定的是華國的學術自由聯盟,只有加入到學術自由聯盟的國家才能獲得融資資格。
所以我說在這個情況下,阿美利肯的算盤會不攻自破。」
前面有提到,申海有家做可控核聚變的公司-能量奇點。
能量奇點在陳元光發明常溫超導材料之前,就一直在做可控核聚變裝置,搞了個叫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的玩意,命名為洪荒70。
洪荒70的尺寸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五十分之一,成本也降低了五十倍,實現了等離子體放電。
這是建立在高溫超導磁體的基礎上。
在常溫超導提出後,混合所有制企業-前沿科技對能量奇點進行了控股。
在此之前,能量奇點也屬於明星企業,蔚來和米哈游都投了這家申海公司。
前沿科技是直屬央企,陳元光個人在其中有一部分股份,然後光甲航天有一部分股份,穿透下來的話,陳元光在其中持股24%左右。
其中常溫超導材料的運營就由前沿科技全權負責,也正因如此,前沿科技被認為是最神秘的央企。
前沿科技控股後,陳元光自然也參與到了這個項目中來。
能量奇點要用常溫超導材料對整個項目進行重構。
在理論論證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如果整個項目用常溫超導材料取代高溫超導材料,哪怕只是一維超導材料,都能夠幫助他們跨過原本計劃在2027年進行的氘氚等效能量增益驗證,直接進入到示範性發電階段。
因為核聚變發電的理論基礎是,通過模仿太陽內部的反應來釋放能量。
托卡馬克裝置是用環形的磁場,來把氘氚燃料加熱成1億攝氏度以上的等離子體,利用磁場約束帶電粒子,使其懸浮在真空腔內,避免接觸容器壁造成能量損失。
「由我國科學家陳元光博士主導的可控核聚變項目已於今天下午五點三十分,率先通過了氘氚等效能量增益驗證,氘氚等效能量增益驗證的通過說明了基於常溫超導材料的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已經初步具備了商業化運用潛力,結合當前我國月球開發的進度,全球離碳中和目標又前進了一大步」
老中的大新聞總是那麼的淡定,就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晚上,新聞聯播就直接播出了這則驚天動地的新聞。
新聞播出的那一刻,「可控核聚變」未來三天時間裡,就一直掛在微博熱搜榜榜首的位置再沒有下來過。
「臥槽!!!汪老師能不能多發點專輯?我早上看見你說今天有大新聞,我還在想到底是什麼大新聞,結果下午看見你發微博說自己最後的封山之作,馬上要發布,結果沒想到汪老師您的封山之作不是專輯而是可控核聚變啊!
對此我只想說,能不能別封山,再多來點!」
「王峰實在太慘,別說他發最後一張專輯,就算他離婚結婚再離婚,在可控核聚變面前,他就算離婚結婚一百次也上不了熱搜榜榜首的位置。」
「我其實蠻想知道一件事的,那就是光神到底是有多恨馬斯克啊?每次馬斯克一來華國,就給他整大新聞,上次是核彈變軌,這次是可控核聚變,能不能善良一點,不過我喜歡。」
「這下真人類命運共同體了,老中要說話,誰同意誰反對?」
「人工智慧最基礎的電力問題,老中已經幫你們解決了,未來傳統能源再無出路,中東土豪們還是趕快投入到老中的懷抱里來。」
前面有提到獅城的合成砂在全球範圍大賣,背後也有技術發展導致中東土豪國家們對於石油這碗飯還能吃多久有所不安,希望在此之前向杜拜學習,好歹造點奇觀出來。
本身這些國家大多數都不擅長資本運營,卡達那水平在中東都算是一流了,這幫人的資本運營水平可想而知。
「老中下次能不能給點預兆,都智能眼鏡時代了,為啥這類新聞還是在新聞聯播里播?
還有光神,tm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馬斯克這幫人都在錄播客,天天給大家聽自己的聲音,就你高冷是吧!能不能多搞點短視頻,tm這麼大的事都不整點短視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