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木田四子
李家堂屋之內,此刻一家六口正齊聚一堂。
李木田端坐上首,大刀闊斧之姿,盡顯威嚴。
其妻柳林雲則神色憂慮,目光在兄弟四人身上徘徊不定。
長子李長湖在堂中來回踱步,神色焦慮且面帶愧色,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心頭。
次子李通崖靜靜地站在門口,手中緊握著長刀,不斷地擦拭著,表面看似平靜如水,但那不斷顫抖的手卻出賣了他內心的波瀾。
三子李項平,年僅十一二歲,卻已是一副兇狠之色,眼中閃爍著與其年齡不符的狠厲之光。
幼子李尺涇似乎無法忍受這沉重壓抑的氛圍,這個小小的孩子異常靈動,如同一陣風般從堂屋溜出,眨眼間便爬上了院牆,緊接著又迅速跳了下來。
他氣喘吁吁地跑到李木田面前,焦急地喊道:
「爹,不好了!三叔、四叔,帶著葉盛哥,還有葉家、田家、柳家的人,朝咱家圍過來了!」
「這遭瘟的,我去殺了他!」
李通崖表情狠厲,毫不猶豫地披起藤衣,拿起刀就往外走,李項平頭次在哥哥臉上瞧見這種神色,不禁多看了兩眼。
「回來!」
李木田皺著眉,沉聲叫住了李通崖。
「父親!」
李通崖終於急了,他語氣強硬地開口。
「李葉盛此人薄情寡義,張揚無度又吃裡扒外。與其讓他繼續鬧騰,攪得全家不得安寧,甚至讓人看出端倪,給我李家招來滅門之災,不如讓他先死一步。」
李木田哈哈一笑,道:
「眾目睽睽,豈能輕舉妄動?葉盛若是不來,你二叔一家的死,我們李家難以擺脫干係。現在他既然出現,左右不過給點好處罷了!」
接著,他臉色一正,繼續說道:
「至於葉、田、柳三家,當中倒是真有可能窺見了些許端倪!」
李長湖,聽到這話,頓時有些急了。
「這可如何是好!都怪我,當時沒收住手,害了葉生,也害得我李家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地!」
李木田深知自己這個大兒子的性情,淡淡地道:
「村中狡黠之輩眾多,謂我李木田會為一田疇而誅殺侄兒,此等流言,聽聽便罷!」
隨即抬手將木桌移正,縱身一躍,在桌上輕輕一點,從屋樑上抽出一塊木盒來,從中拿出一道木簡。
「有些事也叫你們知道,我十三歲離鄉當了兵,楊將軍治軍嚴明,卻也與我等同食同住,親如一家。他傳了我等越兵戰法,叫我等好好練武。這戰法流傳甚廣,易學難精,尋常人練成了也不過身手矯健,不見有甚神異處。」
李木田嘆了口氣,見幾人聽得很是認真,繼續說著:
「我回鄉後讀書寫字,將戰法默寫在這木簡中,已經叫你等仔細練習過了,如今也不見得有什麼名堂。」
「一會兒,葉盛若是來了,長湖你便稱練功出了岔子,無論是要錢要地,你都應了。至於你三叔、四叔等人,聽了這話私下自會尋我。」
李長湖聞言,點了點頭,一臉愧疚地答道:
「父親思慮周全,二叔向來待人寬厚,葉生也甚是乖巧懂事,卻因我而受害。葉盛在二叔在臥病之前也是個好的,這兩年荒唐些,但終究年輕,平日裡最是畏懼父親,若能多加管教,想必也能改了這性子!」
李木田斜睨了李長湖一眼,見他神色略顯慌張,便緩緩言道叮囑了一句:
「鑒子之事,關乎我李存亡,萬不能泄露丁點。你回頭探問葉盛,看他是否曉些什麼端倪!」
……
對於李老二和李葉生的死,葉盛很是遺憾,也有些慶幸。
若不是李老二死也不願意賣地治病,也許李葉盛在他的管教下不至於卑劣至此。
可作為兩兄弟娶妻育子的本錢,李老二最後的固執,那二畝荒地也已經被賣掉,如今葉盛也只能在回憶中祭奠了。
彼時,葉盛躲在牆角根,竊聽了一陣鄰里親友們的議論,心中反覆權衡,深知逃避終只是權宜之計。
於是,他繞了一圈,調整好情緒,悲從中來,哭嚎著擠開人群,一把跪倒在李老二的靈前。
他哭罵了一陣,情緒宣洩之後,在眾人的幫扶下穿上了麻衣,頭戴白布,被眾人簇擁著來到了大伯李木田的家門前。
葉盛環顧四周,發現人群中幾道熟悉身影已然消失無蹤。
儘管此刻他被眾人簇擁,但他心中卻異常清醒,清楚地記得,有幾人一直在旁煽風點火,企圖攪動事端。
李家院門緩緩打開,葉盛輕輕撫觸著懷中之物,心緒稍安。
未待大門完全敞開,他便迫不及待地從人群中衝出,一眼望見李木田與李長湖父子步出府門,即刻撲上前去,一屁股跌坐在院門口,悲愴地哀嚎道:
「大伯,我父沒了,長湖哥,葉生呢?這小子昨晚是不是和項平一塊兒睡的,長湖哥,你快些幫我喚他回家!」
李長湖聞聽葉盛之哀號,內心再也無法抑制,徑直跪倒在葉盛面前,反手便是一記響亮的耳光落在自己臉頰之上。
「是我,是我害了葉生啊!」
話落,已是泣不成聲,想好的萬般言語再也無法出口,只一下又一下地抽打著自己的臉頰。
葉盛怔怔地望著李長湖自罰的舉動,原本的哭聲猛然間停了下來,只是木木地低語著,聲音細若蚊蚋。
「原來,叔伯他們說的,竟是真的?」
葉盛的聲音雖輕,但李木田卻聽得真切,他目光掃過人群,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他先是扶起葉盛,又一把拽起李長湖,對著葉盛高聲說道:
「盛兒,長湖修習越兵戰法失了心智,致生哥兒遭難。你父既逝,然大伯猶在;手足雖失,長湖、通崖等輩,皆可為汝骨肉至親。日後若有宵小之輩膽敢欺凌於你,自有大伯與你諸位兄弟為你撐腰。」
一時間,李木田周身氣勢猛然迸發,衣袍隨風鼓動,猶如一頭即將撲食的猛虎,仿佛隨時準備擇人而噬。
這時,李通崖、李項平二人手持長刀,大步而出,目光如炬,狠狠地掃視著圍在大門前的人群,人群之中頓時湧起一陣輕微的騷動,眾人敬畏交加。
然而,黎涇村背靠大黎山,與山越接壤,常有凶獸出沒,對於剛才言及越兵戰法,眾人更多的卻是垂涎與貪婪。
人群中,有人低聲議論道:
「李木田果然從外界獲得了不小的機緣,如今李家正處在風口浪尖上,葉盛這小子又只哭不鬧。大家還是先散了,私下多召集些人,等李老二一家的事情處理完畢後,再齊聚一堂,找李木田好好談談。」
李木田冷眼看著人群散去,只剩下李家的一眾親戚,以及那些與李木田一同從戰場歸來的老兄弟們。
他輕輕擺了擺手,吩咐道:
「長湖、通崖,送葉生弟回家。三弟、四弟,老二的事情你們多費點心,一應短缺,找長湖是了。」
接著,他轉過頭,對葉盛語重心長地說道:
「盛哥兒,你先回去送了你父和葉生,過些日子就和項平、尺涇一起去韓先生那裡。」
言罷,李木田在幾個老兄弟的陪同下,緩緩步入了院子。
葉盛望著李木田漸行漸遠的背影,眉心隱隱作痛,恍若覺察到他竟似一息之間衰老了諸多。
李木田端坐上首,大刀闊斧之姿,盡顯威嚴。
其妻柳林雲則神色憂慮,目光在兄弟四人身上徘徊不定。
長子李長湖在堂中來回踱步,神色焦慮且面帶愧色,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心頭。
次子李通崖靜靜地站在門口,手中緊握著長刀,不斷地擦拭著,表面看似平靜如水,但那不斷顫抖的手卻出賣了他內心的波瀾。
三子李項平,年僅十一二歲,卻已是一副兇狠之色,眼中閃爍著與其年齡不符的狠厲之光。
幼子李尺涇似乎無法忍受這沉重壓抑的氛圍,這個小小的孩子異常靈動,如同一陣風般從堂屋溜出,眨眼間便爬上了院牆,緊接著又迅速跳了下來。
他氣喘吁吁地跑到李木田面前,焦急地喊道:
「爹,不好了!三叔、四叔,帶著葉盛哥,還有葉家、田家、柳家的人,朝咱家圍過來了!」
「這遭瘟的,我去殺了他!」
李通崖表情狠厲,毫不猶豫地披起藤衣,拿起刀就往外走,李項平頭次在哥哥臉上瞧見這種神色,不禁多看了兩眼。
「回來!」
李木田皺著眉,沉聲叫住了李通崖。
「父親!」
李通崖終於急了,他語氣強硬地開口。
「李葉盛此人薄情寡義,張揚無度又吃裡扒外。與其讓他繼續鬧騰,攪得全家不得安寧,甚至讓人看出端倪,給我李家招來滅門之災,不如讓他先死一步。」
李木田哈哈一笑,道:
「眾目睽睽,豈能輕舉妄動?葉盛若是不來,你二叔一家的死,我們李家難以擺脫干係。現在他既然出現,左右不過給點好處罷了!」
接著,他臉色一正,繼續說道:
「至於葉、田、柳三家,當中倒是真有可能窺見了些許端倪!」
李長湖,聽到這話,頓時有些急了。
「這可如何是好!都怪我,當時沒收住手,害了葉生,也害得我李家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地!」
李木田深知自己這個大兒子的性情,淡淡地道:
「村中狡黠之輩眾多,謂我李木田會為一田疇而誅殺侄兒,此等流言,聽聽便罷!」
隨即抬手將木桌移正,縱身一躍,在桌上輕輕一點,從屋樑上抽出一塊木盒來,從中拿出一道木簡。
「有些事也叫你們知道,我十三歲離鄉當了兵,楊將軍治軍嚴明,卻也與我等同食同住,親如一家。他傳了我等越兵戰法,叫我等好好練武。這戰法流傳甚廣,易學難精,尋常人練成了也不過身手矯健,不見有甚神異處。」
李木田嘆了口氣,見幾人聽得很是認真,繼續說著:
「我回鄉後讀書寫字,將戰法默寫在這木簡中,已經叫你等仔細練習過了,如今也不見得有什麼名堂。」
「一會兒,葉盛若是來了,長湖你便稱練功出了岔子,無論是要錢要地,你都應了。至於你三叔、四叔等人,聽了這話私下自會尋我。」
李長湖聞言,點了點頭,一臉愧疚地答道:
「父親思慮周全,二叔向來待人寬厚,葉生也甚是乖巧懂事,卻因我而受害。葉盛在二叔在臥病之前也是個好的,這兩年荒唐些,但終究年輕,平日裡最是畏懼父親,若能多加管教,想必也能改了這性子!」
李木田斜睨了李長湖一眼,見他神色略顯慌張,便緩緩言道叮囑了一句:
「鑒子之事,關乎我李存亡,萬不能泄露丁點。你回頭探問葉盛,看他是否曉些什麼端倪!」
……
對於李老二和李葉生的死,葉盛很是遺憾,也有些慶幸。
若不是李老二死也不願意賣地治病,也許李葉盛在他的管教下不至於卑劣至此。
可作為兩兄弟娶妻育子的本錢,李老二最後的固執,那二畝荒地也已經被賣掉,如今葉盛也只能在回憶中祭奠了。
彼時,葉盛躲在牆角根,竊聽了一陣鄰里親友們的議論,心中反覆權衡,深知逃避終只是權宜之計。
於是,他繞了一圈,調整好情緒,悲從中來,哭嚎著擠開人群,一把跪倒在李老二的靈前。
他哭罵了一陣,情緒宣洩之後,在眾人的幫扶下穿上了麻衣,頭戴白布,被眾人簇擁著來到了大伯李木田的家門前。
葉盛環顧四周,發現人群中幾道熟悉身影已然消失無蹤。
儘管此刻他被眾人簇擁,但他心中卻異常清醒,清楚地記得,有幾人一直在旁煽風點火,企圖攪動事端。
李家院門緩緩打開,葉盛輕輕撫觸著懷中之物,心緒稍安。
未待大門完全敞開,他便迫不及待地從人群中衝出,一眼望見李木田與李長湖父子步出府門,即刻撲上前去,一屁股跌坐在院門口,悲愴地哀嚎道:
「大伯,我父沒了,長湖哥,葉生呢?這小子昨晚是不是和項平一塊兒睡的,長湖哥,你快些幫我喚他回家!」
李長湖聞聽葉盛之哀號,內心再也無法抑制,徑直跪倒在葉盛面前,反手便是一記響亮的耳光落在自己臉頰之上。
「是我,是我害了葉生啊!」
話落,已是泣不成聲,想好的萬般言語再也無法出口,只一下又一下地抽打著自己的臉頰。
葉盛怔怔地望著李長湖自罰的舉動,原本的哭聲猛然間停了下來,只是木木地低語著,聲音細若蚊蚋。
「原來,叔伯他們說的,竟是真的?」
葉盛的聲音雖輕,但李木田卻聽得真切,他目光掃過人群,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他先是扶起葉盛,又一把拽起李長湖,對著葉盛高聲說道:
「盛兒,長湖修習越兵戰法失了心智,致生哥兒遭難。你父既逝,然大伯猶在;手足雖失,長湖、通崖等輩,皆可為汝骨肉至親。日後若有宵小之輩膽敢欺凌於你,自有大伯與你諸位兄弟為你撐腰。」
一時間,李木田周身氣勢猛然迸發,衣袍隨風鼓動,猶如一頭即將撲食的猛虎,仿佛隨時準備擇人而噬。
這時,李通崖、李項平二人手持長刀,大步而出,目光如炬,狠狠地掃視著圍在大門前的人群,人群之中頓時湧起一陣輕微的騷動,眾人敬畏交加。
然而,黎涇村背靠大黎山,與山越接壤,常有凶獸出沒,對於剛才言及越兵戰法,眾人更多的卻是垂涎與貪婪。
人群中,有人低聲議論道:
「李木田果然從外界獲得了不小的機緣,如今李家正處在風口浪尖上,葉盛這小子又只哭不鬧。大家還是先散了,私下多召集些人,等李老二一家的事情處理完畢後,再齊聚一堂,找李木田好好談談。」
李木田冷眼看著人群散去,只剩下李家的一眾親戚,以及那些與李木田一同從戰場歸來的老兄弟們。
他輕輕擺了擺手,吩咐道:
「長湖、通崖,送葉生弟回家。三弟、四弟,老二的事情你們多費點心,一應短缺,找長湖是了。」
接著,他轉過頭,對葉盛語重心長地說道:
「盛哥兒,你先回去送了你父和葉生,過些日子就和項平、尺涇一起去韓先生那裡。」
言罷,李木田在幾個老兄弟的陪同下,緩緩步入了院子。
葉盛望著李木田漸行漸遠的背影,眉心隱隱作痛,恍若覺察到他竟似一息之間衰老了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