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猇亭野村諸僧亂
-----------------
李洵葉鴻秦文玉,帶著三名同門一路下山,來到猇亭郊野,良田百畝,風兒吹來田野間泛起千層碧波。
眾人跨過一座木橋,溪水潺潺而流,王大錘向前一指道:「眾位小仙師,前面便是王家村了,片刻就到。」扭頭對一名壯年漢子吩咐:「你趕緊去讓阿秋嫂籌備籌備,給幾位小仙師接風洗塵。」壯年漢子應聲而去。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李洵說:「老人家不必鋪張浪費,吾等常年居於山中,吸風飲露慣了,此間事了,便即回山。」
「小仙師說的極是!」王大錘道:「粗茶淡飯,都是我等一片心意,權且到村中先用些青果點心。」
這時,一名姑娘小跑著追過木橋,道:「喂,你們幾個等等我,本姑娘來啦……」氣喘吁吁。眾人注目一看,原來是上官曦月,卻不知她為何追了來。看她滿頭大汗的樣子,難道是山中有什麼急事嗎?
李洵臉色不悅。
上官曦月手中捧著一大把野花,五顏六色,想來定是少女心性,在路邊隨手採摘,明潔的額頭滲出汗粒,這一路小跑也真夠嗆的。
她背後還繫著一隻猴子,上官曦月道:「本來早就追趕上你們了,走到半路撿到一隻受傷的小猴兒。」上官曦月把猴子往前一遞,「你們看,可不可愛?」欣喜無限,捏捏猴子的招風耳。
小猴子粉紅了雙頰,眼睛靈動地向眾人打量,手吃指頭,出生未久。抱在懷裡毛絨絨的,上官曦月甚是喜愛,「我要帶回山養去。」
「胡鬧!」
李洵呵斥道:「小師妹未得師傅允許就私自下山,快回山去。不可過多逗留,免生事端。」
弟子葉鴻迎了上來,道:「小師妹,你也來啦,這花是送我的嗎?」滿目期待。
上官曦月瞪了葉鴻一眼,「你做夢呢?」,撅起小嘴又對李洵道:「看你們下山挺好玩的,我就跟來了。陳歌師兄平時話又少,跟他待在山上多無聊啊。現在叫我回去也可以,不過大師兄你看這山遙路遠的,沿途常有豺狼虎豹出沒,萬一路上出了點兒差子……我一個小女孩家家的,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你說該怎麼辦才好?」雙目楚楚可憐。
「若不然……」葉鴻似有了主意,沉吟道:大師兄我就不跟你們去了,我負責護送小師妹回山,保護她的安全。」
「滾,誰要你送了?」上官曦月小拳頭在他眼前一晃。
葉鴻攤開雙手,道:「小師妹怎麼好心當成驢肝肺呢?」
李洵分外頭疼,道:「行了,既然來了就一起同行吧。出門在外彼此有個照應,到時候緊跟眾師兄,不可亂跑。」
「知道啦!」上官曦月做了一個鬼臉,轉頭一看,卻見秦文玉呆呆在河邊出神,高聲喊他:「喂!呆子,你又發現什麼好玩的東西麼?」
李洵喝道:「沒大沒小。」猛然伸指,「聒噪個沒完沒了。」一擊點中了上官曦月的啞穴。
眾人見上官曦月支支吾吾,張大了小嘴,說不出半句話來。暗暗佩服,沒想到大師兄認穴如此之准,一招即中。
秦文玉神色驚訝,道:「大師兄,這,這水裡面有血。」
清澈的溪水,淡淡的血漬緩緩漂動。
寧靜和諧的村落,怎會有血跡?亦有可能是豬血、雞血。但現在是午牌時分,誰家殺雞宰羊會選擇這個時候?
午時陽氣最盛,適合殺人,以滅陰魂。
李洵心中閃過一絲不祥,古人言:「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叫秦文玉把佩劍取下,喚道:「葉鴻師弟。」回頭一看,卻見葉鴻正在拿狗尾巴草逗猴子,一雙眼睛對上官曦月來回端詳,心不在焉。
秦文玉出門帶了兩柄劍。一柄是陳歌所贈,一柄是大師兄所贈,兩位師兄都對自己照顧有佳。若帶劍則兩柄都帶,一挎一負,若不帶劍,則兩袖清風。以示對兩位師兄的尊敬,不藏絲毫褒貶偏移之心。
「葉鴻!」李洵再喝一聲。
葉鴻回過神來,丟下狗尾巴草,道:「大師兄你叫我?」
李洵遞出劍:「村中恐有變故,你曾得真人指點,劍法不錯。其餘四位師弟只修內功,未曾接觸招數,到時候多勞你分心照顧。」
葉鴻不以為然,接過劍來掂了掂,再瞥了一眼溪中淡淡的血水,嘀咕道:「不就是血嗎?大師兄倒是過于謹慎了。」
「江湖險惡,不容大意。」李洵鄭重其事:「你們不曾行走江湖,自然不知道歸州滅門慘案、沔州十三屍案、鄂州掘墳案,平淡之中往往醞釀著極大的危險。」
葉鴻抽出劍來,劍鄂有點點焦鏽,刃口已不甚鋒利,還有幾道細微的缺痕,不屑道:「就算遇到壞人,就憑這柄破劍,還想禦敵?」丟在地上,說:「我不用。」
李洵默不作聲。
秦文玉撿起劍來,再次遞出,道:「這是陳師兄給的劍!」
「他?」葉鴻心中來氣,頭天晚上就是陳歌在弟子居外打了他一耳光,咬牙道:「晦氣!他用剩的破銅爛鐵,拿來做順水人情,文玉就是心思單純,容易上當。」看見一絛杏黃色劍穗,很是好看,手指秦文玉背後,道:「要用我也只用這柄劍。」
「好吧……」秦文玉解下劍,道:「這是大師兄的劍,名為青鋼,用完記得還我。」
葉鴻冷笑道:「怎麼?這么小家子氣?不就一柄劍,還怕我要你的不成?」
秦文玉憨厚老實,抓了抓頭,「不是,只要你好好愛惜,其實送你也不打緊。」
葉鴻哼了一聲,正想說送我也不稀罕,只見李洵目光嚴峻,立馬閉嘴。
李洵自有佩劍,乃是一柄橡木劍。握在手裡,分外輕靈趁手,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便木劍也能制敵。」此話說來,固然有些自欺,但料想村民所言妖魔,無非就是鄉民以訛傳訛,杯弓蛇影,不足為慮,所以李洵只帶了一柄木劍下山,此刻看到溪中血水,反倒隱隱不安起來。
壯年村民去而復返,沿途跌跌撞撞,連滾帶爬,顯是驚魂未定,他驚呼道:「村長,阿……阿秋嫂被吊死在了村口的大槐樹上,舌頭伸這麼長。」用手一比劃,「臉色煞白、眼珠上翻,太他娘的恐怖啦……」
眾人聞言無比震驚,王大錘哽咽,「阿秋嫂……你怎麼,怎麼……」慟哭起來,涕淚直流,道:「這群天殺的,不僅偷西瓜、玉米,竟還動手殺人……眾位小仙師,你們……你們一定要剷除妖魔,為我等做主啊,我給你們磕頭了……」王大錘撲通跪下,嗚嗚咽咽。
一眾村民接二連三跪下,哭喊聲連成一片。
秦文玉一步衝出,心有不平,道:「我們快去看看。」被李洵猛然一把拉住,道:「繞村後而行!」
眾弟子領會其意。
李洵轉身對村民說:「各位先請起來。此地不宜久留,你們先到猇亭等候消息,我領兩位師弟進村一探究竟。」又對其餘幾名不會武功的同門說道:「你們一路護送村民,不得有誤。」說是護送,其實是有意支開他們,有時候人越多反而累贅越大,若村中真有什麼變故,如何照顧得過來。
「是!」
上官曦月以及三名同門告別而去,「三位師兄,多加小心。」上官曦月想留下來看熱鬧,卻被同門連拖帶拽而走。
王家村三面環溪,約莫十五六戶人家,四五株老槐樹參天而立,一群野鳥扑打著翅膀飛出村外,似是槐樹上的鳥窩被人給捅破了。
李洵踏上村間的石板路,轉過屋角。
斗然撞見兩名背負戒棍的魁梧僧人,眼睛圓瞪。雙方剛一照面同時一驚,李洵下意識後退一步。只有秦文玉不甚奇怪,拱手道:「兩位……兩位大師……」
不等秦文玉說完,兩名武僧別有深意的對望一眼,隨即單手作揖,道:「佛爺已在村中恭候多時,三位貴客快請。」
「什麼?」葉鴻跳將起來,道:「原來你們早就知道我幾個要來,那還有什麼可說的?」狹路相逢勇者勝,握劍在手,只待李洵發話,便要向和尚光頭上砍去。
兩名武僧解釋道:「智通禪師已經提前吩咐過了,若是有三名白衣貴客提前抵達猇亭,讓我等好生招待,萬萬不可怠慢了。」
李洵心下詫異,道:「敢問兩位大師,可是來自江州千駒寺?」兩名武僧尚存疑心,聽聞此言心中堅定下來——必是眼前這三名少年無疑,便道:「正是!」
李洵下山歷練期間,曾幫助江州官府剷除流寇匪患,在江州名噪一時,因受千駒寺邀請,有幸與智通禪師飲茶論道,智通博古通今、為人客氣,李洵頗為心慕。當下不禁一喜,忙問:「不知智通禪師可來猇亭?」若是來了,定要將禪師引見給兩位真人。
兩名武僧道:「智通禪師因腿腳不便,小僧跟隨佛爺先來,禪師不久必至。」
李洵微一點頭。本還想追問智通禪師為何突然蒞臨猇亭,只怕失了禮數,不便開口。一還禮,便徑直走向村中。
寧靜的小村落,紛紛攘攘,大有違和之意。
這一幕讓三人大驚失色!
幾名武僧忙著添柴燒水,另有四名武僧將一頭三百來斤的大黑豬撩翻在地,地面隆隆一震,武僧跟著一刀刺出,豬血汩汩而流,眾人吆喝著抬上桌案,就等著水燒開了剃毛,開膛破肚。
一名武僧伸腳踢開民居木門,懷裡抱著滿滿一大個酒罈,步伐沉重,喝道:「慧方,快過來給老子搭把手,它娘的,這家什太重了,妥妥夠你娘的喝上一壺……」
慧方手裡揪著剛從雞籠抓出的大公雞,弄了滿身雞毛,忙跑過去,踩到地上豬血,一個腳步不穩,往前撲去,兩名武僧撞了一個滿懷,那一罈子酒「哐啷」一聲,落地而碎,酒水流了一地。
慧方被狠狠甩了耳光,那武僧怒道:「媽了個巴子,村中就這麼一罈子酒,打碎了,你讓老子喝什麼?」慧方委屈道:「師兄別生氣,再找找……或許還會有。」
那武僧對慧方拳腳相加,只聽大槐樹下傳來一喝:「吵什麼?」
說話之人滿臉橫肉,虬髯捲曲,兩隻眼睛似銅鈴般大小,這麼一瞪,不怒自威。他年紀約莫五十出頭,身上袈裟滿是油污,兀自與數十人圍著一張長桌,賭得不可開交。
慧方嚇得跪下磕頭,道:「小的知錯了,求佛爺開恩寬恕。」
佛爺法名智深,乃是智通禪師的師弟,他聲若虎吼,道:「爺今天手氣好,懶得跟你小輩計較,起來吧,恕你無罪。」轉頭又對賭桌喊道:「咱們繼續。」
參與賭鬥的不僅有武僧,還有七八名地痞模樣之人,頭髮散亂,手紋刺青,臉帶刀疤,嘴中叼著根稻草,一副副吊兒郎當的神情。
「大大大……」
「大你奶奶,小小……」
賭徒們吵鬧喧天,並沒有留意李洵三人的到來。
「快離開這裡!」李洵已認出那七八個地痞模樣之人,乃是江州水匪。心中驚詫萬分,千駒寺僧人竟殺豬宰雞,大魚大肉,還與眾水匪賭鬥。他們皆是一路人,眼下再明白不過了。
李洵轉念又想,這當中或許有什麼誤會,權且先退出村外,等待智通禪師前來,一切自然清明。
正欲悄悄離開,秦文玉輕輕扯了扯李洵的袖子,向一座茅屋指去。細細一聽,茅屋中傳出陣陣婦孺孩童的啼哭之聲。
李洵向門縫窺探,果然是一眾村民。門環用鐵鏈鎖住,牆角備了數十捆乾柴。這群惡賊竟要將村民活活燒死。拳頭一緊,咬牙切齒,道:「救人要緊。」
突然,一名髒兮兮的水匪跪下,從後面抱住秦文玉的大腿,道:「爺爺,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老人家給盼來了。」
秦文玉心中一急,忙道:「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你爺爺。」一看自己純白的長衫,留下五個漆黑的手指印,心下可惜。
「你就是我爺爺。」原來智深佛爺賭藝超群,幾名水匪早就輸得精光,此時不經意見到三名光鮮亮麗的少年,一下子撲了上來,道:「爺爺,借我點錢,贏了小的一定雙倍奉還,我給你磕頭了。」說著,還真「咚咚咚」磕起了響頭。
這動靜引起了智深佛爺的注意,一手抄起靠在大槐樹上的長槍,槍尖隱約泛著淡淡藍光。他瞪視著李洵三人,喝問:「你們幹什麼的?」氣勢兇惡。
賭桌旁還停留著幾名水匪,突然手舞足蹈的狂歡:「豹子!六六六!佛爺,快給錢,我贏了。」樣子幾近痴顛。
智深一拍桌子,木桌本已腐朽,一掌下去頓時四分五裂,骰子銀錢散落一地,眾水匪忙著瘋搶,智深扭頭喝道:「爺看誰敢動?這些都是俺的錢,誰要是不怕死的膽敢拿了一文銅板,別怪爺手中的紫鱗槍不認人,管殺不管埋。」
水匪都知道佛爺的厲害,心有懼意,悻悻退開。
十餘名武僧放下手中活計,聚集過來,將李洵三人團團圍住:「三個小娃娃,鬼鬼祟祟,快說你們是幹什麼來的?」邊說邊扯出戒棍,或摩拳擦掌。
葉鴻暗暗叫聲「倒霉!」心想這一趟本就不該來,武僧人多勢眾,體型彪悍,雙拳難敵四手,今天可栽了,說道:「我們是路過的……」
「路過?這裡誰不是路過的?」武僧又指秦文玉,道:「你來說。」
秦文玉支吾半天,凜然道:「你們快把村民放了!」
「哈哈哈……」武僧笑道:「你說放就放,這裡面有你八姑婆,還是四姨爹?老子看你三小娃娃也是這村中的,兄弟們把他們都拿了,待會活活燒死。」水匪行事向來秉承不作就不作,一作就要作絕,留下活口的話,難免惹官府來聒噪。
秦文玉搖手道:「不,我們不是這村裡的。」他為人實誠,心直口快道:「我們三個是從……」
李洵急忙接口道:「我們遠道而來,不知智通禪師腿腳可否痊癒?」上次拜謁千駒寺時,智通禪師腿腳甚好,只因適才進村,從兩名武僧口中聽聞,抱著蒙一蒙的心態,才如此說來。
一聽這話,智深將紫鱗槍一橫,阻住眾武僧,道:「智通師兄行功心切,致使內息走岔道了,要穴受阻,雙腿癱瘓,到現在仍行走不便。你三位小娃又是何方神聖?怎知俺師兄名誨?」
李洵道:「我三人之來歷不便相告,等智通禪師來了,一切便清。」
智深躊躇不決。
智通禪師早已吩咐:「有三名白衣貴客遠道而來,或與老衲同行;或在蒼梧峰下匯合,爾等先行一步,若是遇到切不可輕慢,萬一得罪了貴客,老衲挖你心肝脾肺腎!」
智深素知師兄心狠手辣,手段又高明,對他始終忌憚三分,不敢造次。既然是師兄交代之事,不可不遵辦。不過常言道:張飛穿針粗中有細。智深心中疑雲未消,天下穿白衣者比比皆是,哪有這麼巧的?偏偏讓自己遇到?便招呼道:「來人,給三位貴客賜座,不知三位可喝茶否?」
李洵笑道:「有武夷青茶沒有?自從跟智通禪師一別,始終念念不忘。」臉上流露懷念之情,心中卻疑慮更濃,對方這麼一問,顯然是來試探自己。不過細細一想,這伙惡人又怎會跟智通禪師有所瓜葛?心念電轉,覺得不可能,智通禪師為人樂善好施,豈會跟這群水匪強盜是一丘之貉?不禁心中一片迷茫。
智深道:「這裡沒有茶,讓貴客失望了!」
秦文玉向茅屋一指,焦慮道:「還望大師將裡面的村民放了,以前有個人說,救人的一條命,就跟造了一座七層高的房子一樣。大師你看裡面這麼多人……」
「什麼房子不房子的?」智深探出手來,陰笑道:「這位小友,來握個手,你我皆是好朋友。」
秦文玉不明就裡,自然而然伸出手去,道:「大師慈悲為懷……」兩手一握,突然住口,臉上一陣青一陣紅,表情扭曲。
李洵跟葉鴻頓感不妙,適才親眼看見智深一掌擊得賭桌四分五裂,固然臂力驚人,如此一握,秦文玉哪能討到好處,說不定立馬露餡,跪地求饒。
智深臉色倏然一變,只覺秦文玉手掌之上傳來一陣綿柔之力,源源不斷反擊過來。而自己手掌捏出,恰如捏住一團棉花,力量消失得無影無蹤。心想:「好小子,果真有兩下子!適才沒用全力,只因你是智通師兄特意囑咐之人,不便傷你。現在,嘿嘿,俺可不讓你了。」隨即,加大手中之力,臂上肌肉紋起。
李洵唯恐秦文玉手骨被捏碎,道:「我忘了介紹,這兩位是我師弟。」說著,一手搭在秦文玉右肩,一股集陰匯陽之力順著「至肩穴」傳入其體內。兩人師出同門,所習內功一般無二,內力注入,合二為一,一同向智深反擊而去。
智深身體猛然一震,在兩股深厚內勁之下,如何能夠抵擋得住。使力越大,反彈越大,猶似握住了一塊碳火,只得急忙撒手。心想,這三人果真有點兒門道,師弟已然如此,那麼師兄就更是不得了,智通師兄找這三個人來助拳,果真找對人了。嘿嘿一笑,道:「既然貴客開口,那自然非放不可了。」對秦文玉笑道:「那句話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是房子不房子的,以後可得記住了。」一揮手,喝道:「把這群狗娘養的村民給放了,走時候把村子燒光。」
幾名武僧砸開鐵鏈,踢開木門,揪出一個個村民,喝道:「你們走了狗屎運,佛爺饒你們不死,還不快謝佛爺大恩……」眾村民順著石板路連滾帶爬逃出村外。
智深已比先前恭敬不少,作揖道:「貴客請上座,智通禪師不消一日便可抵達。此番大功告成後,千駒寺定有重謝。」
「什麼大功?」秦文玉脫口而出。
李洵道:「師弟這你就不懂了,此天機不可泄露,到時便知。」深怕秦文玉過多追問,反而引起智深和尚疑心。不過轉念一想,也可趁此機會激他一激,或許能問出什麼話來,道:「智通禪師還沒有來,秦師弟你這麼一問,可真難為佛爺了!不可再多言。」抬起白開水輕抿一口,不禁贊道:「好山出好水。」
有水匪迎合道:「桃花洞裡長流水,一婦當關萬夫開!這位貴客,下次來江州,兄弟幾個帶你逍遙一番……」
智深暗哼一聲,道:「不知三位可曾聽聞蒼梧峰間住著兩位修道老人?」
葉鴻秦文玉相覷一眼,心想他們竟是衝著蒼梧峰來的,既驚且怒。李洵道:「我三人遠道而來,未曾聽聞,還請佛爺告知,我們可提前做好準備。」
智深心想諒你們也不知道,臉色頗為得意,道:「那兩位老道人,此刻也不知死了沒有。」抬頭向天,哈哈一笑。
「什麼?」李洵三人同時震驚,聽智深口中所言,明明指的就是張李二位真人,下山時兩位真人還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死了呢?又想:是了,此和尚有心吹大氣,賣弄自己,倒也不必當真,不過心中卻難以釋懷。
智深道:「三位初來中土,自然未曾耳聞。我千駒寺在江州雖然良田千頃,香火鼎盛,但也難以養活寺中僧眾,何況目今天下太平,糧食才值幾個錢啊?」
幾名水匪連連點頭,道:「貴客有所不知,寺廟中的大和尚平時還要花銷、養女人、賭博、吃喝玩樂……種種開銷算下來,的確入不敷出,生活挺艱難的。」
「閉嘴,誰讓你們多言了?」智深猛拍桌子,陶碗翻飛。接著又道:「為此智通師兄頗為憂悶,所以在江州數處河流,憑藉著一支精鋼降魔杖,收服了一十八處水寨,以為斂財之道。三位貴客想想——佛爺要是餓死了,還怎麼度化世人?」眾水匪以千駒寺馬首是瞻,經常劫掠過往船隻,二七分帳,另有一份是用來打點官差衙役的使費。
李洵倒吸一口涼氣,背脊生寒。聽這言語,水匪與千駒寺果然是一夥的,劫掠鄉民,同流合污,但官府一直渾然不知,以為剿平數處水寨,便平息匪患,豈知真正的罪魁禍首卻是這聖潔無比的千駒寺。
智深見李洵臉上變色,即道:「為富不仁天下比比皆是,劫富濟貧乃是俠義道,貴客不需多疑。」又道:「本來幾名官府的蝦兵蟹將並非我等對手,只因無緣無故來了一名白衣少年,自稱是猇亭蒼梧峰弟子,偕同官府將數處水寨掃除得一乾二淨,被抓之人不計其數,就連總瓢把子趙三爺都被那小子刺死在江中,八名不幸被捕的寨主更是在江州菜市口斬首示眾,你說氣人不氣人?」智深心頭火起,大喝一聲:「取爺酒來!」
秦文玉兩人對李洵露出欽佩的目光,暗自稱讚,沒想到大師兄這麼厲害。
武僧呈上一個朱紅色的酒葫蘆,道:「佛爺請!」
智深氣憤填膺,咕嚕嚕喝了幾大口,撩起袈裟,一擦下巴,道:「膽敢斷千駒寺的財路,爺本來已經堵住江州數處要道,讓這小子有來無回,卻被師兄及時勸住,他讓我出門避幾天。智通師兄邀那小子來寺廟中,盛情相待,等問清楚師承來歷之後……」智深忽然狡獪一笑,道:「這傻小子上當了,哈哈哈!」
這回李洵再也忍不住,忙問:「上當?上什麼當?」
智深道:「依仗師兄的功力,要擊殺這小子不難,但卻難消心頭之恨。臨走時,智通師兄說久仰蒼梧峰大名,贈出兩包武夷青茶,請代為轉交兩位真人。那笨小子豈知道,這茶經過苗疆奇毒燴炒,即便大羅金仙也聞之色變,喝一口毒入經脈,喝兩口毒侵肺腑,三口下去骨頭都是黑色的。」說到此處,智深不禁大笑起來,聲音傳出很遠。
「這次我們所行目的,便是要徹底剷除蒼梧峰。」智深又道:「當然啦,再有三位貴客相助,又何患大功不成?」
「燒毀道觀,砸碎三清,道士皆殺,道姑賣去折衝府,充當官妓。」眾水匪狂笑不止。
「你安敢如此?」葉鴻血灌瞳仁,急躁得一腳踢翻木桌,再也按耐不住,劍鋒直指智深。
李洵心中怒不可遏,死死抓住劍柄。大錯已鑄,兩位師傅既已飲茶中毒,自己又有何顏面回山,面見眾位師兄弟,倒不如殺了這群和尚,就算戰死,也不失蒼梧風骨。便即一聲暴喝,道:「好啊,你們千駒寺這般歹毒,妄要剷除我蒼梧峰。」
智深一呆,看對方敵意頓現,驚問:「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李洵道:「我等皆是蒼梧峰弟子!」
智深丟出酒葫蘆,李洵揮舞木劍,一擊砸碎,酒水四濺,喝道:「本以為智通禪師乃是得道高僧,豈知卻如此惡毒,陰謀害我師傅,今天就做個了斷,你們這群惡僧一個也別想活著離開猇亭。」
智深肩扛長槍,眼中殺機已現:「好啊,爺就說好巧不巧竟會碰上你們,蒼梧峰弟子更不能放過。」
突然,槐樹枝葉顫動,落葉飄飛,只聞頭頂有一女子吟道:「奈良櫻花夜落,白狼新月長嚎。」
頭頂槐樹枝上何時站了一名女子?
眾人詫異,舉頭齊觀。
「這人怎麼上去的?簡直神不知鬼不覺。」
只見那人身穿寬大白袍,雙手抱一柄黑劍。髮絲輕柔隨風揚,泰然自若盪幽香。臉上帶著一副白狐面具,嘴角若新月般露出詭異的笑容,直裂到耳根,亦幻亦怖。
李洵葉鴻秦文玉,帶著三名同門一路下山,來到猇亭郊野,良田百畝,風兒吹來田野間泛起千層碧波。
眾人跨過一座木橋,溪水潺潺而流,王大錘向前一指道:「眾位小仙師,前面便是王家村了,片刻就到。」扭頭對一名壯年漢子吩咐:「你趕緊去讓阿秋嫂籌備籌備,給幾位小仙師接風洗塵。」壯年漢子應聲而去。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李洵說:「老人家不必鋪張浪費,吾等常年居於山中,吸風飲露慣了,此間事了,便即回山。」
「小仙師說的極是!」王大錘道:「粗茶淡飯,都是我等一片心意,權且到村中先用些青果點心。」
這時,一名姑娘小跑著追過木橋,道:「喂,你們幾個等等我,本姑娘來啦……」氣喘吁吁。眾人注目一看,原來是上官曦月,卻不知她為何追了來。看她滿頭大汗的樣子,難道是山中有什麼急事嗎?
李洵臉色不悅。
上官曦月手中捧著一大把野花,五顏六色,想來定是少女心性,在路邊隨手採摘,明潔的額頭滲出汗粒,這一路小跑也真夠嗆的。
她背後還繫著一隻猴子,上官曦月道:「本來早就追趕上你們了,走到半路撿到一隻受傷的小猴兒。」上官曦月把猴子往前一遞,「你們看,可不可愛?」欣喜無限,捏捏猴子的招風耳。
小猴子粉紅了雙頰,眼睛靈動地向眾人打量,手吃指頭,出生未久。抱在懷裡毛絨絨的,上官曦月甚是喜愛,「我要帶回山養去。」
「胡鬧!」
李洵呵斥道:「小師妹未得師傅允許就私自下山,快回山去。不可過多逗留,免生事端。」
弟子葉鴻迎了上來,道:「小師妹,你也來啦,這花是送我的嗎?」滿目期待。
上官曦月瞪了葉鴻一眼,「你做夢呢?」,撅起小嘴又對李洵道:「看你們下山挺好玩的,我就跟來了。陳歌師兄平時話又少,跟他待在山上多無聊啊。現在叫我回去也可以,不過大師兄你看這山遙路遠的,沿途常有豺狼虎豹出沒,萬一路上出了點兒差子……我一個小女孩家家的,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你說該怎麼辦才好?」雙目楚楚可憐。
「若不然……」葉鴻似有了主意,沉吟道:大師兄我就不跟你們去了,我負責護送小師妹回山,保護她的安全。」
「滾,誰要你送了?」上官曦月小拳頭在他眼前一晃。
葉鴻攤開雙手,道:「小師妹怎麼好心當成驢肝肺呢?」
李洵分外頭疼,道:「行了,既然來了就一起同行吧。出門在外彼此有個照應,到時候緊跟眾師兄,不可亂跑。」
「知道啦!」上官曦月做了一個鬼臉,轉頭一看,卻見秦文玉呆呆在河邊出神,高聲喊他:「喂!呆子,你又發現什麼好玩的東西麼?」
李洵喝道:「沒大沒小。」猛然伸指,「聒噪個沒完沒了。」一擊點中了上官曦月的啞穴。
眾人見上官曦月支支吾吾,張大了小嘴,說不出半句話來。暗暗佩服,沒想到大師兄認穴如此之准,一招即中。
秦文玉神色驚訝,道:「大師兄,這,這水裡面有血。」
清澈的溪水,淡淡的血漬緩緩漂動。
寧靜和諧的村落,怎會有血跡?亦有可能是豬血、雞血。但現在是午牌時分,誰家殺雞宰羊會選擇這個時候?
午時陽氣最盛,適合殺人,以滅陰魂。
李洵心中閃過一絲不祥,古人言:「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叫秦文玉把佩劍取下,喚道:「葉鴻師弟。」回頭一看,卻見葉鴻正在拿狗尾巴草逗猴子,一雙眼睛對上官曦月來回端詳,心不在焉。
秦文玉出門帶了兩柄劍。一柄是陳歌所贈,一柄是大師兄所贈,兩位師兄都對自己照顧有佳。若帶劍則兩柄都帶,一挎一負,若不帶劍,則兩袖清風。以示對兩位師兄的尊敬,不藏絲毫褒貶偏移之心。
「葉鴻!」李洵再喝一聲。
葉鴻回過神來,丟下狗尾巴草,道:「大師兄你叫我?」
李洵遞出劍:「村中恐有變故,你曾得真人指點,劍法不錯。其餘四位師弟只修內功,未曾接觸招數,到時候多勞你分心照顧。」
葉鴻不以為然,接過劍來掂了掂,再瞥了一眼溪中淡淡的血水,嘀咕道:「不就是血嗎?大師兄倒是過于謹慎了。」
「江湖險惡,不容大意。」李洵鄭重其事:「你們不曾行走江湖,自然不知道歸州滅門慘案、沔州十三屍案、鄂州掘墳案,平淡之中往往醞釀著極大的危險。」
葉鴻抽出劍來,劍鄂有點點焦鏽,刃口已不甚鋒利,還有幾道細微的缺痕,不屑道:「就算遇到壞人,就憑這柄破劍,還想禦敵?」丟在地上,說:「我不用。」
李洵默不作聲。
秦文玉撿起劍來,再次遞出,道:「這是陳師兄給的劍!」
「他?」葉鴻心中來氣,頭天晚上就是陳歌在弟子居外打了他一耳光,咬牙道:「晦氣!他用剩的破銅爛鐵,拿來做順水人情,文玉就是心思單純,容易上當。」看見一絛杏黃色劍穗,很是好看,手指秦文玉背後,道:「要用我也只用這柄劍。」
「好吧……」秦文玉解下劍,道:「這是大師兄的劍,名為青鋼,用完記得還我。」
葉鴻冷笑道:「怎麼?這么小家子氣?不就一柄劍,還怕我要你的不成?」
秦文玉憨厚老實,抓了抓頭,「不是,只要你好好愛惜,其實送你也不打緊。」
葉鴻哼了一聲,正想說送我也不稀罕,只見李洵目光嚴峻,立馬閉嘴。
李洵自有佩劍,乃是一柄橡木劍。握在手裡,分外輕靈趁手,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便木劍也能制敵。」此話說來,固然有些自欺,但料想村民所言妖魔,無非就是鄉民以訛傳訛,杯弓蛇影,不足為慮,所以李洵只帶了一柄木劍下山,此刻看到溪中血水,反倒隱隱不安起來。
壯年村民去而復返,沿途跌跌撞撞,連滾帶爬,顯是驚魂未定,他驚呼道:「村長,阿……阿秋嫂被吊死在了村口的大槐樹上,舌頭伸這麼長。」用手一比劃,「臉色煞白、眼珠上翻,太他娘的恐怖啦……」
眾人聞言無比震驚,王大錘哽咽,「阿秋嫂……你怎麼,怎麼……」慟哭起來,涕淚直流,道:「這群天殺的,不僅偷西瓜、玉米,竟還動手殺人……眾位小仙師,你們……你們一定要剷除妖魔,為我等做主啊,我給你們磕頭了……」王大錘撲通跪下,嗚嗚咽咽。
一眾村民接二連三跪下,哭喊聲連成一片。
秦文玉一步衝出,心有不平,道:「我們快去看看。」被李洵猛然一把拉住,道:「繞村後而行!」
眾弟子領會其意。
李洵轉身對村民說:「各位先請起來。此地不宜久留,你們先到猇亭等候消息,我領兩位師弟進村一探究竟。」又對其餘幾名不會武功的同門說道:「你們一路護送村民,不得有誤。」說是護送,其實是有意支開他們,有時候人越多反而累贅越大,若村中真有什麼變故,如何照顧得過來。
「是!」
上官曦月以及三名同門告別而去,「三位師兄,多加小心。」上官曦月想留下來看熱鬧,卻被同門連拖帶拽而走。
王家村三面環溪,約莫十五六戶人家,四五株老槐樹參天而立,一群野鳥扑打著翅膀飛出村外,似是槐樹上的鳥窩被人給捅破了。
李洵踏上村間的石板路,轉過屋角。
斗然撞見兩名背負戒棍的魁梧僧人,眼睛圓瞪。雙方剛一照面同時一驚,李洵下意識後退一步。只有秦文玉不甚奇怪,拱手道:「兩位……兩位大師……」
不等秦文玉說完,兩名武僧別有深意的對望一眼,隨即單手作揖,道:「佛爺已在村中恭候多時,三位貴客快請。」
「什麼?」葉鴻跳將起來,道:「原來你們早就知道我幾個要來,那還有什麼可說的?」狹路相逢勇者勝,握劍在手,只待李洵發話,便要向和尚光頭上砍去。
兩名武僧解釋道:「智通禪師已經提前吩咐過了,若是有三名白衣貴客提前抵達猇亭,讓我等好生招待,萬萬不可怠慢了。」
李洵心下詫異,道:「敢問兩位大師,可是來自江州千駒寺?」兩名武僧尚存疑心,聽聞此言心中堅定下來——必是眼前這三名少年無疑,便道:「正是!」
李洵下山歷練期間,曾幫助江州官府剷除流寇匪患,在江州名噪一時,因受千駒寺邀請,有幸與智通禪師飲茶論道,智通博古通今、為人客氣,李洵頗為心慕。當下不禁一喜,忙問:「不知智通禪師可來猇亭?」若是來了,定要將禪師引見給兩位真人。
兩名武僧道:「智通禪師因腿腳不便,小僧跟隨佛爺先來,禪師不久必至。」
李洵微一點頭。本還想追問智通禪師為何突然蒞臨猇亭,只怕失了禮數,不便開口。一還禮,便徑直走向村中。
寧靜的小村落,紛紛攘攘,大有違和之意。
這一幕讓三人大驚失色!
幾名武僧忙著添柴燒水,另有四名武僧將一頭三百來斤的大黑豬撩翻在地,地面隆隆一震,武僧跟著一刀刺出,豬血汩汩而流,眾人吆喝著抬上桌案,就等著水燒開了剃毛,開膛破肚。
一名武僧伸腳踢開民居木門,懷裡抱著滿滿一大個酒罈,步伐沉重,喝道:「慧方,快過來給老子搭把手,它娘的,這家什太重了,妥妥夠你娘的喝上一壺……」
慧方手裡揪著剛從雞籠抓出的大公雞,弄了滿身雞毛,忙跑過去,踩到地上豬血,一個腳步不穩,往前撲去,兩名武僧撞了一個滿懷,那一罈子酒「哐啷」一聲,落地而碎,酒水流了一地。
慧方被狠狠甩了耳光,那武僧怒道:「媽了個巴子,村中就這麼一罈子酒,打碎了,你讓老子喝什麼?」慧方委屈道:「師兄別生氣,再找找……或許還會有。」
那武僧對慧方拳腳相加,只聽大槐樹下傳來一喝:「吵什麼?」
說話之人滿臉橫肉,虬髯捲曲,兩隻眼睛似銅鈴般大小,這麼一瞪,不怒自威。他年紀約莫五十出頭,身上袈裟滿是油污,兀自與數十人圍著一張長桌,賭得不可開交。
慧方嚇得跪下磕頭,道:「小的知錯了,求佛爺開恩寬恕。」
佛爺法名智深,乃是智通禪師的師弟,他聲若虎吼,道:「爺今天手氣好,懶得跟你小輩計較,起來吧,恕你無罪。」轉頭又對賭桌喊道:「咱們繼續。」
參與賭鬥的不僅有武僧,還有七八名地痞模樣之人,頭髮散亂,手紋刺青,臉帶刀疤,嘴中叼著根稻草,一副副吊兒郎當的神情。
「大大大……」
「大你奶奶,小小……」
賭徒們吵鬧喧天,並沒有留意李洵三人的到來。
「快離開這裡!」李洵已認出那七八個地痞模樣之人,乃是江州水匪。心中驚詫萬分,千駒寺僧人竟殺豬宰雞,大魚大肉,還與眾水匪賭鬥。他們皆是一路人,眼下再明白不過了。
李洵轉念又想,這當中或許有什麼誤會,權且先退出村外,等待智通禪師前來,一切自然清明。
正欲悄悄離開,秦文玉輕輕扯了扯李洵的袖子,向一座茅屋指去。細細一聽,茅屋中傳出陣陣婦孺孩童的啼哭之聲。
李洵向門縫窺探,果然是一眾村民。門環用鐵鏈鎖住,牆角備了數十捆乾柴。這群惡賊竟要將村民活活燒死。拳頭一緊,咬牙切齒,道:「救人要緊。」
突然,一名髒兮兮的水匪跪下,從後面抱住秦文玉的大腿,道:「爺爺,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老人家給盼來了。」
秦文玉心中一急,忙道:「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你爺爺。」一看自己純白的長衫,留下五個漆黑的手指印,心下可惜。
「你就是我爺爺。」原來智深佛爺賭藝超群,幾名水匪早就輸得精光,此時不經意見到三名光鮮亮麗的少年,一下子撲了上來,道:「爺爺,借我點錢,贏了小的一定雙倍奉還,我給你磕頭了。」說著,還真「咚咚咚」磕起了響頭。
這動靜引起了智深佛爺的注意,一手抄起靠在大槐樹上的長槍,槍尖隱約泛著淡淡藍光。他瞪視著李洵三人,喝問:「你們幹什麼的?」氣勢兇惡。
賭桌旁還停留著幾名水匪,突然手舞足蹈的狂歡:「豹子!六六六!佛爺,快給錢,我贏了。」樣子幾近痴顛。
智深一拍桌子,木桌本已腐朽,一掌下去頓時四分五裂,骰子銀錢散落一地,眾水匪忙著瘋搶,智深扭頭喝道:「爺看誰敢動?這些都是俺的錢,誰要是不怕死的膽敢拿了一文銅板,別怪爺手中的紫鱗槍不認人,管殺不管埋。」
水匪都知道佛爺的厲害,心有懼意,悻悻退開。
十餘名武僧放下手中活計,聚集過來,將李洵三人團團圍住:「三個小娃娃,鬼鬼祟祟,快說你們是幹什麼來的?」邊說邊扯出戒棍,或摩拳擦掌。
葉鴻暗暗叫聲「倒霉!」心想這一趟本就不該來,武僧人多勢眾,體型彪悍,雙拳難敵四手,今天可栽了,說道:「我們是路過的……」
「路過?這裡誰不是路過的?」武僧又指秦文玉,道:「你來說。」
秦文玉支吾半天,凜然道:「你們快把村民放了!」
「哈哈哈……」武僧笑道:「你說放就放,這裡面有你八姑婆,還是四姨爹?老子看你三小娃娃也是這村中的,兄弟們把他們都拿了,待會活活燒死。」水匪行事向來秉承不作就不作,一作就要作絕,留下活口的話,難免惹官府來聒噪。
秦文玉搖手道:「不,我們不是這村裡的。」他為人實誠,心直口快道:「我們三個是從……」
李洵急忙接口道:「我們遠道而來,不知智通禪師腿腳可否痊癒?」上次拜謁千駒寺時,智通禪師腿腳甚好,只因適才進村,從兩名武僧口中聽聞,抱著蒙一蒙的心態,才如此說來。
一聽這話,智深將紫鱗槍一橫,阻住眾武僧,道:「智通師兄行功心切,致使內息走岔道了,要穴受阻,雙腿癱瘓,到現在仍行走不便。你三位小娃又是何方神聖?怎知俺師兄名誨?」
李洵道:「我三人之來歷不便相告,等智通禪師來了,一切便清。」
智深躊躇不決。
智通禪師早已吩咐:「有三名白衣貴客遠道而來,或與老衲同行;或在蒼梧峰下匯合,爾等先行一步,若是遇到切不可輕慢,萬一得罪了貴客,老衲挖你心肝脾肺腎!」
智深素知師兄心狠手辣,手段又高明,對他始終忌憚三分,不敢造次。既然是師兄交代之事,不可不遵辦。不過常言道:張飛穿針粗中有細。智深心中疑雲未消,天下穿白衣者比比皆是,哪有這麼巧的?偏偏讓自己遇到?便招呼道:「來人,給三位貴客賜座,不知三位可喝茶否?」
李洵笑道:「有武夷青茶沒有?自從跟智通禪師一別,始終念念不忘。」臉上流露懷念之情,心中卻疑慮更濃,對方這麼一問,顯然是來試探自己。不過細細一想,這伙惡人又怎會跟智通禪師有所瓜葛?心念電轉,覺得不可能,智通禪師為人樂善好施,豈會跟這群水匪強盜是一丘之貉?不禁心中一片迷茫。
智深道:「這裡沒有茶,讓貴客失望了!」
秦文玉向茅屋一指,焦慮道:「還望大師將裡面的村民放了,以前有個人說,救人的一條命,就跟造了一座七層高的房子一樣。大師你看裡面這麼多人……」
「什麼房子不房子的?」智深探出手來,陰笑道:「這位小友,來握個手,你我皆是好朋友。」
秦文玉不明就裡,自然而然伸出手去,道:「大師慈悲為懷……」兩手一握,突然住口,臉上一陣青一陣紅,表情扭曲。
李洵跟葉鴻頓感不妙,適才親眼看見智深一掌擊得賭桌四分五裂,固然臂力驚人,如此一握,秦文玉哪能討到好處,說不定立馬露餡,跪地求饒。
智深臉色倏然一變,只覺秦文玉手掌之上傳來一陣綿柔之力,源源不斷反擊過來。而自己手掌捏出,恰如捏住一團棉花,力量消失得無影無蹤。心想:「好小子,果真有兩下子!適才沒用全力,只因你是智通師兄特意囑咐之人,不便傷你。現在,嘿嘿,俺可不讓你了。」隨即,加大手中之力,臂上肌肉紋起。
李洵唯恐秦文玉手骨被捏碎,道:「我忘了介紹,這兩位是我師弟。」說著,一手搭在秦文玉右肩,一股集陰匯陽之力順著「至肩穴」傳入其體內。兩人師出同門,所習內功一般無二,內力注入,合二為一,一同向智深反擊而去。
智深身體猛然一震,在兩股深厚內勁之下,如何能夠抵擋得住。使力越大,反彈越大,猶似握住了一塊碳火,只得急忙撒手。心想,這三人果真有點兒門道,師弟已然如此,那麼師兄就更是不得了,智通師兄找這三個人來助拳,果真找對人了。嘿嘿一笑,道:「既然貴客開口,那自然非放不可了。」對秦文玉笑道:「那句話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是房子不房子的,以後可得記住了。」一揮手,喝道:「把這群狗娘養的村民給放了,走時候把村子燒光。」
幾名武僧砸開鐵鏈,踢開木門,揪出一個個村民,喝道:「你們走了狗屎運,佛爺饒你們不死,還不快謝佛爺大恩……」眾村民順著石板路連滾帶爬逃出村外。
智深已比先前恭敬不少,作揖道:「貴客請上座,智通禪師不消一日便可抵達。此番大功告成後,千駒寺定有重謝。」
「什麼大功?」秦文玉脫口而出。
李洵道:「師弟這你就不懂了,此天機不可泄露,到時便知。」深怕秦文玉過多追問,反而引起智深和尚疑心。不過轉念一想,也可趁此機會激他一激,或許能問出什麼話來,道:「智通禪師還沒有來,秦師弟你這麼一問,可真難為佛爺了!不可再多言。」抬起白開水輕抿一口,不禁贊道:「好山出好水。」
有水匪迎合道:「桃花洞裡長流水,一婦當關萬夫開!這位貴客,下次來江州,兄弟幾個帶你逍遙一番……」
智深暗哼一聲,道:「不知三位可曾聽聞蒼梧峰間住著兩位修道老人?」
葉鴻秦文玉相覷一眼,心想他們竟是衝著蒼梧峰來的,既驚且怒。李洵道:「我三人遠道而來,未曾聽聞,還請佛爺告知,我們可提前做好準備。」
智深心想諒你們也不知道,臉色頗為得意,道:「那兩位老道人,此刻也不知死了沒有。」抬頭向天,哈哈一笑。
「什麼?」李洵三人同時震驚,聽智深口中所言,明明指的就是張李二位真人,下山時兩位真人還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死了呢?又想:是了,此和尚有心吹大氣,賣弄自己,倒也不必當真,不過心中卻難以釋懷。
智深道:「三位初來中土,自然未曾耳聞。我千駒寺在江州雖然良田千頃,香火鼎盛,但也難以養活寺中僧眾,何況目今天下太平,糧食才值幾個錢啊?」
幾名水匪連連點頭,道:「貴客有所不知,寺廟中的大和尚平時還要花銷、養女人、賭博、吃喝玩樂……種種開銷算下來,的確入不敷出,生活挺艱難的。」
「閉嘴,誰讓你們多言了?」智深猛拍桌子,陶碗翻飛。接著又道:「為此智通師兄頗為憂悶,所以在江州數處河流,憑藉著一支精鋼降魔杖,收服了一十八處水寨,以為斂財之道。三位貴客想想——佛爺要是餓死了,還怎麼度化世人?」眾水匪以千駒寺馬首是瞻,經常劫掠過往船隻,二七分帳,另有一份是用來打點官差衙役的使費。
李洵倒吸一口涼氣,背脊生寒。聽這言語,水匪與千駒寺果然是一夥的,劫掠鄉民,同流合污,但官府一直渾然不知,以為剿平數處水寨,便平息匪患,豈知真正的罪魁禍首卻是這聖潔無比的千駒寺。
智深見李洵臉上變色,即道:「為富不仁天下比比皆是,劫富濟貧乃是俠義道,貴客不需多疑。」又道:「本來幾名官府的蝦兵蟹將並非我等對手,只因無緣無故來了一名白衣少年,自稱是猇亭蒼梧峰弟子,偕同官府將數處水寨掃除得一乾二淨,被抓之人不計其數,就連總瓢把子趙三爺都被那小子刺死在江中,八名不幸被捕的寨主更是在江州菜市口斬首示眾,你說氣人不氣人?」智深心頭火起,大喝一聲:「取爺酒來!」
秦文玉兩人對李洵露出欽佩的目光,暗自稱讚,沒想到大師兄這麼厲害。
武僧呈上一個朱紅色的酒葫蘆,道:「佛爺請!」
智深氣憤填膺,咕嚕嚕喝了幾大口,撩起袈裟,一擦下巴,道:「膽敢斷千駒寺的財路,爺本來已經堵住江州數處要道,讓這小子有來無回,卻被師兄及時勸住,他讓我出門避幾天。智通師兄邀那小子來寺廟中,盛情相待,等問清楚師承來歷之後……」智深忽然狡獪一笑,道:「這傻小子上當了,哈哈哈!」
這回李洵再也忍不住,忙問:「上當?上什麼當?」
智深道:「依仗師兄的功力,要擊殺這小子不難,但卻難消心頭之恨。臨走時,智通師兄說久仰蒼梧峰大名,贈出兩包武夷青茶,請代為轉交兩位真人。那笨小子豈知道,這茶經過苗疆奇毒燴炒,即便大羅金仙也聞之色變,喝一口毒入經脈,喝兩口毒侵肺腑,三口下去骨頭都是黑色的。」說到此處,智深不禁大笑起來,聲音傳出很遠。
「這次我們所行目的,便是要徹底剷除蒼梧峰。」智深又道:「當然啦,再有三位貴客相助,又何患大功不成?」
「燒毀道觀,砸碎三清,道士皆殺,道姑賣去折衝府,充當官妓。」眾水匪狂笑不止。
「你安敢如此?」葉鴻血灌瞳仁,急躁得一腳踢翻木桌,再也按耐不住,劍鋒直指智深。
李洵心中怒不可遏,死死抓住劍柄。大錯已鑄,兩位師傅既已飲茶中毒,自己又有何顏面回山,面見眾位師兄弟,倒不如殺了這群和尚,就算戰死,也不失蒼梧風骨。便即一聲暴喝,道:「好啊,你們千駒寺這般歹毒,妄要剷除我蒼梧峰。」
智深一呆,看對方敵意頓現,驚問:「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李洵道:「我等皆是蒼梧峰弟子!」
智深丟出酒葫蘆,李洵揮舞木劍,一擊砸碎,酒水四濺,喝道:「本以為智通禪師乃是得道高僧,豈知卻如此惡毒,陰謀害我師傅,今天就做個了斷,你們這群惡僧一個也別想活著離開猇亭。」
智深肩扛長槍,眼中殺機已現:「好啊,爺就說好巧不巧竟會碰上你們,蒼梧峰弟子更不能放過。」
突然,槐樹枝葉顫動,落葉飄飛,只聞頭頂有一女子吟道:「奈良櫻花夜落,白狼新月長嚎。」
頭頂槐樹枝上何時站了一名女子?
眾人詫異,舉頭齊觀。
「這人怎麼上去的?簡直神不知鬼不覺。」
只見那人身穿寬大白袍,雙手抱一柄黑劍。髮絲輕柔隨風揚,泰然自若盪幽香。臉上帶著一副白狐面具,嘴角若新月般露出詭異的笑容,直裂到耳根,亦幻亦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