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砍瓜切菜
他在被陳霸先捧成廣州刺史之前擔任的是定州刺史,說是封疆大吏,然而定州,在河北………
其實他這個職位就是個閒職罷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很普遍,為了給宗室封爵,也是因為彼此都認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遲早要統一華夏,所以用對方的郡名給自己的官員封爵是很常見的。
但是這也意味著,蕭勃這個職位就是個掛名的,畢竟定州現在在北齊的手上,你總不能拿著南梁的任命狀去當北齊的官………
所以蕭勃就是個小人物罷了,就只是沾著跟蕭衍帶點兒親,所以才能得一個曲江侯的爵位還只是個鄉侯。
然而現在,他卻是這三千里嶺南的最大霸主!
他才懶得摻和中原那些破事兒,他能在這亂世之中得這一片基業傳給子孫世世代代,他已經知足了。
因此,他只想要廣州!
陳霸先想要給我和平的廣州帶來災難,這絕對是不能容忍的。
此時高州刺史李遷仕公然表示服從侯景,高州上下響應侯景稱臣,因此陳霸先便將自己北伐第一戰的目標,選定為高州刺史李遷仕!
陳霸先自始興出發,途徑大庾嶺正好遇到了蕭勃派來的蔡路養帶兵於南野阻擊,勸陳霸先撤兵。
然而陳霸先一意孤行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北上,直接拒絕了聽從蕭勃的命令。
這就是現在雙方兵戎相見的原因,蔡路養本來想突襲一手陳霸先,然而征戰多年久經沙場的陳霸先早有防範,將士兵全都散盡了大庾嶺內,靠山防守,蔡路養直接撲了個空子!
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山林,蔡路養不免咽了口唾沫不敢貿然進攻,因此方才是互相對噴了幾句垃圾話。
陳霸先就更不怕這個了,當即便是將蕭勃和蔡路養罵了個狗血淋頭:「爾等既食君祿,如今君父在難,不思報國,反倒是阻撓與我,是何道理!」
蔡路養吶吶不敢言,底下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還打了個屁了?主將自己都不知道為何而戰,咱們還賣命個雞毛!
陳霸先見對方士氣低迷,一旁的那個年輕人便是上前低聲道:「叔父,時機到了,如今敵軍氣勢低迷,此時擊鼓猛衝,四下一合,定能擒賊!」
一旁的那個中年武將也是點頭道:「紹世所言不錯,敵軍士氣低迷,此時若遇突襲,定然陣腳大亂,我全軍齊下,必敗無疑!」
陳霸先緩緩點頭,隨後便是當機立斷的從腰間抽出寶劍大吼道:「將士們!這等不忠不義之徒,縱然兵多將廣於我,焉敢阻我!不過待砍之瓜果!全軍聽令!進軍!」
陳霸先身側的那個年輕人當即便是抽出劍來大吼:「北上勤王!討賊救主!」
「北上勤王!討賊救主!」
當下士兵們齊聲大喝,隨後便是擂鼓進攻,蔡路養見狀便是倉皇應戰,只是手下士兵並無戰意,卻也只是沉默著做防守陣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便見斜下里陡然殺出一支騎兵來,領頭一虬髯大漢身披重甲揮舞著大刀,聲如炸雷:「乃翁侯安都來也!刀下送死者來!」
蔡路養未曾料到陳霸先主力與其正面背靠大庾嶺相抗乃是故意示弱,實則早已暗中派人去將侯安都的左翼騎兵叫來於一旁埋伏。
陳霸先方才噴了一堆垃圾話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侯安都的騎兵趕到!
當下本就士氣低迷的廣州軍頓時大亂,蔡路養急忙的便是命後軍調轉前去迎戰侯安都!
然而此時山坡上早有眼尖的斥候看清了侯安都的大纛,當下便是回身大吼:「侯將軍殺到了!騎兵殺到了!」
遠處早有士兵聽到,便是揮舞旗語,一直站在山坡上觀戰的陳霸先猛然便是鳳目一睜,一旁的中年武將便是沉聲道:「弘照還未趕到!恐怕遇到伏擊了!」
陳霸先當即便是沉聲回應道:「等不及了,全軍壓上,方秀你領中軍直撞敵軍中軍,令侯安都脫戰之後即刻前來找我。」
那中年將領名叫胡穎字方秀,是屬於陳霸先手下的鐵桿心腹,當年主動結交陳霸先投入麾下,這麼多年南征北戰可以說是陳霸先手下最為得用的心腹將領。
因此此時聽到陳霸先這樣說,胡穎便是急忙問道:「使君意欲何為!」
陳霸先當下便是道:「我自領後軍前去救援弘照,我料定其應當是直插進了南康,此時應當是身陷重圍之中,我若不救,只恐其今日命危矣!」
胡穎早就料到陳霸先是準備孤軍去救杜僧明了,因為每一次陳霸先涉險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安排胡穎善後,只有胡穎在後面為陳霸先殿後或是駐守,他才能安心!
胡穎想要勸陳霸先不要去,誰料陳霸先似乎是料到了胡穎會這樣說,當下便是笑著道:「若今日方秀遇難,我豈忍坐視乎?」
胡穎張了張嘴,卻也只能是無奈的嘆息了一聲,隨後嚴肅的對陳霸先道:「這邊敗局已定,等到亂局平定,我即刻派人接應。」
陳霸先聞言便是自信的笑著道:「沒準兒你派人來的時候,南康城已經被我們給打下來了呢。」
說著便是轉頭帶著人馬離去了,陳霸先帶著後軍離去對戰場的影響並不大,甚至於很多人都沒有發現主帥不見了,因為此時他們正忙著砍瓜切菜。
蔡路養的前軍剛剛做好和陳霸先的中軍對撞的準備,便見後面亂了起來,前軍頓時本就所剩無幾的戰意全然消散。
當下正自懵懂之間,陳霸先身邊的那個年輕將領率領中軍自北面早已殺到,登時便是亂作一團,陳霸先的軍隊和廣州軍對撞在一起的一瞬間勝負就已經明了了,廣州軍全線潰敗的沒有絲毫懸念。
而正在這個時候,侯安都的騎兵也仿佛是一柄利劍自西北方向直插蔡路養的中軍,後軍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就仿佛是燒紅的鐵塊扔進凝固的油脂當中一般利落的殺出了一條血路,而在身後的廣州軍仿佛潮水一般向兩側瘋狂逃竄!
其實他這個職位就是個閒職罷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很普遍,為了給宗室封爵,也是因為彼此都認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遲早要統一華夏,所以用對方的郡名給自己的官員封爵是很常見的。
但是這也意味著,蕭勃這個職位就是個掛名的,畢竟定州現在在北齊的手上,你總不能拿著南梁的任命狀去當北齊的官………
所以蕭勃就是個小人物罷了,就只是沾著跟蕭衍帶點兒親,所以才能得一個曲江侯的爵位還只是個鄉侯。
然而現在,他卻是這三千里嶺南的最大霸主!
他才懶得摻和中原那些破事兒,他能在這亂世之中得這一片基業傳給子孫世世代代,他已經知足了。
因此,他只想要廣州!
陳霸先想要給我和平的廣州帶來災難,這絕對是不能容忍的。
此時高州刺史李遷仕公然表示服從侯景,高州上下響應侯景稱臣,因此陳霸先便將自己北伐第一戰的目標,選定為高州刺史李遷仕!
陳霸先自始興出發,途徑大庾嶺正好遇到了蕭勃派來的蔡路養帶兵於南野阻擊,勸陳霸先撤兵。
然而陳霸先一意孤行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北上,直接拒絕了聽從蕭勃的命令。
這就是現在雙方兵戎相見的原因,蔡路養本來想突襲一手陳霸先,然而征戰多年久經沙場的陳霸先早有防範,將士兵全都散盡了大庾嶺內,靠山防守,蔡路養直接撲了個空子!
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山林,蔡路養不免咽了口唾沫不敢貿然進攻,因此方才是互相對噴了幾句垃圾話。
陳霸先就更不怕這個了,當即便是將蕭勃和蔡路養罵了個狗血淋頭:「爾等既食君祿,如今君父在難,不思報國,反倒是阻撓與我,是何道理!」
蔡路養吶吶不敢言,底下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還打了個屁了?主將自己都不知道為何而戰,咱們還賣命個雞毛!
陳霸先見對方士氣低迷,一旁的那個年輕人便是上前低聲道:「叔父,時機到了,如今敵軍氣勢低迷,此時擊鼓猛衝,四下一合,定能擒賊!」
一旁的那個中年武將也是點頭道:「紹世所言不錯,敵軍士氣低迷,此時若遇突襲,定然陣腳大亂,我全軍齊下,必敗無疑!」
陳霸先緩緩點頭,隨後便是當機立斷的從腰間抽出寶劍大吼道:「將士們!這等不忠不義之徒,縱然兵多將廣於我,焉敢阻我!不過待砍之瓜果!全軍聽令!進軍!」
陳霸先身側的那個年輕人當即便是抽出劍來大吼:「北上勤王!討賊救主!」
「北上勤王!討賊救主!」
當下士兵們齊聲大喝,隨後便是擂鼓進攻,蔡路養見狀便是倉皇應戰,只是手下士兵並無戰意,卻也只是沉默著做防守陣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便見斜下里陡然殺出一支騎兵來,領頭一虬髯大漢身披重甲揮舞著大刀,聲如炸雷:「乃翁侯安都來也!刀下送死者來!」
蔡路養未曾料到陳霸先主力與其正面背靠大庾嶺相抗乃是故意示弱,實則早已暗中派人去將侯安都的左翼騎兵叫來於一旁埋伏。
陳霸先方才噴了一堆垃圾話就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侯安都的騎兵趕到!
當下本就士氣低迷的廣州軍頓時大亂,蔡路養急忙的便是命後軍調轉前去迎戰侯安都!
然而此時山坡上早有眼尖的斥候看清了侯安都的大纛,當下便是回身大吼:「侯將軍殺到了!騎兵殺到了!」
遠處早有士兵聽到,便是揮舞旗語,一直站在山坡上觀戰的陳霸先猛然便是鳳目一睜,一旁的中年武將便是沉聲道:「弘照還未趕到!恐怕遇到伏擊了!」
陳霸先當即便是沉聲回應道:「等不及了,全軍壓上,方秀你領中軍直撞敵軍中軍,令侯安都脫戰之後即刻前來找我。」
那中年將領名叫胡穎字方秀,是屬於陳霸先手下的鐵桿心腹,當年主動結交陳霸先投入麾下,這麼多年南征北戰可以說是陳霸先手下最為得用的心腹將領。
因此此時聽到陳霸先這樣說,胡穎便是急忙問道:「使君意欲何為!」
陳霸先當下便是道:「我自領後軍前去救援弘照,我料定其應當是直插進了南康,此時應當是身陷重圍之中,我若不救,只恐其今日命危矣!」
胡穎早就料到陳霸先是準備孤軍去救杜僧明了,因為每一次陳霸先涉險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安排胡穎善後,只有胡穎在後面為陳霸先殿後或是駐守,他才能安心!
胡穎想要勸陳霸先不要去,誰料陳霸先似乎是料到了胡穎會這樣說,當下便是笑著道:「若今日方秀遇難,我豈忍坐視乎?」
胡穎張了張嘴,卻也只能是無奈的嘆息了一聲,隨後嚴肅的對陳霸先道:「這邊敗局已定,等到亂局平定,我即刻派人接應。」
陳霸先聞言便是自信的笑著道:「沒準兒你派人來的時候,南康城已經被我們給打下來了呢。」
說著便是轉頭帶著人馬離去了,陳霸先帶著後軍離去對戰場的影響並不大,甚至於很多人都沒有發現主帥不見了,因為此時他們正忙著砍瓜切菜。
蔡路養的前軍剛剛做好和陳霸先的中軍對撞的準備,便見後面亂了起來,前軍頓時本就所剩無幾的戰意全然消散。
當下正自懵懂之間,陳霸先身邊的那個年輕將領率領中軍自北面早已殺到,登時便是亂作一團,陳霸先的軍隊和廣州軍對撞在一起的一瞬間勝負就已經明了了,廣州軍全線潰敗的沒有絲毫懸念。
而正在這個時候,侯安都的騎兵也仿佛是一柄利劍自西北方向直插蔡路養的中軍,後軍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就仿佛是燒紅的鐵塊扔進凝固的油脂當中一般利落的殺出了一條血路,而在身後的廣州軍仿佛潮水一般向兩側瘋狂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