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是一百三十章,章節順序又錯了。)
崔圓是親自來給李瑁傳遞的消息,李彥允同意見面,但機會只有一次。
因為戶部最近的日子都比較忙,而李彥允又不好意思拒絕李瑁,以免惹怒對方,但又不能讓別人知道他私會李瑁,所以約定的見面地點也很離譜。
興慶門外。
而且還是早上點卯之前。
也就是說,李瑁得起個大早,在金吾衛,李瑁從來沒有按時上班,所以他已經很久沒有早起了。
勞累了半夜,他們夫婦剛剛活動完,郭淑隨意披了件單衣,便起身為李瑁擦拭著身上的汗水:
「這個李彥允好大的架子,不過是拜託他點事情而已,值得驚慌成這樣?夫君對李白好像特別鍾愛啊?」
「你沒聽過蜀道難嗎?」李瑁說道。
郭淑點了點頭:
「自然是聽過,賀監稱其為謫仙,一舉為李白長安揚名,但他出身卑微,不具備做官資格啊。」
李瑁笑了笑:」「我會給他一個資格。」
是的,商人不是士族,沒資格做官,科舉是給寒門士子準備的,不是商人。
但是李白的才華實在是太牛逼了,詩賦一道更是前無古人,歷史上李隆基也為此破例,授待詔翰林。
這已經是機會了,但李白覺得自己只是一隻會說話的鸚鵡,工作是哄皇帝開心,鬱郁不得志下,主動辭職了。
實際上,有兩個原因,李白的志向與他的能力不相匹配,他想進中樞機構,卻沒有展露任何政治才能。
另外一點,就是他的社交圈,無法給他提供上升的助力。
賀知章很有名是吧?他在朝堂就是個屁。
李隆基將他掛在秘書省,常稱其為文學大家,其實不過就是做給天下學子看的,開元天寶哪件大事跟賀知章有關?
一件都沒有。
賀知章混起來,是因為他有一個親戚很牛比,同族姑母的兒子,前宰相陸象先。
所以李瑁想給李白一個身份,不過是給李白一次死心的機會,你就是通過科舉上去,你在中樞也吃不開啊。
家庭出身,成長經歷就已經決定,你就算進了中樞,也只有被人玩弄的份。
像李白這種,註定就是個詩人,不過無妨,你是最耀眼的那顆星,名氣不比基哥差,關鍵是名聲好。
李瑁策馬來到興慶門外的時候,這裡已經聚集了相當多的官員,在等待宮門開啟。
李彥允的目的就是如此,光明正大的與李瑁見面,別人才不好說什麼。
他是今年剛剛被擴容進宗族屬籍,也就是說,他只是隴西李,跟李唐的李,沒有血緣關係,有關係的話也不會現在才算進你來。
擴容這種事情,別人不清楚,李瑁還不清楚?不過是他們家穩固皇權的一種方式罷了,要不是被武則天殺了太多,李隆基也不會閒著沒事搞這種無血緣的擴容。
李彥允早已等待多時,見到李瑁到來,笑呵呵的上前揖手道:
「隋王好。」
李瑁也不下馬,就這麼點頭道:
「開門見山,有件事要詢問你,故此約談,李白跟你什麼關係?」
對於李塌的傲慢,李彥充完全不介意,你越是擺出這副姿態,別人看在眼中,自然清楚我跟你沒有關係。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約定見面的地點,有些傷人了「李白自稱是臣的從祖兄弟,但我家中的族譜,跟他有些出入,對不上,所以是否同族,還有待考證。」
李瑁皺眉道:
「我聽說李白這一房是因隋末多難,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以來,漏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
李彥允點了點頭:
「不瞞隋王,下臣也傾向於與李白同族,因族內記載,卻有一房在隋末避難西域,流散未歸,但是宗正寺譜考籍,嚴苛細究,他家譜遺失,難以尋根。」
「絕嗣之家,遭逢大難,難求譜,這很正常,」李瑁點頭道:
「這麼說,你還認這個從祖弟?」
李彥允點頭道:「下臣私下裡,便與李白以兄弟稱。」
你認就行了,怕的是你不認,李瑁望了一眼遠處看熱鬧的人群,笑了笑,調轉馬頭離開。
李陽冰《草堂集序》里有載:天子知其(李白)不可留,乃賜金歸之,
遂就從祖陳留採訪大使彥允,請北海高天師授道篆於齊州紫極宮。
看樣子,李彥允內心應該也是認李白這個親戚的,問題是族譜對不上。
古代就是這樣,一切以族譜為準,兩邊要是對不上,沒辦法認祖歸宗。
除非你混的特別好,大宗會想辦法讓你並進來,比如隴西李和當今皇室,弘農楊與隋楊皇室。
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因為李彥允的族譜,宗正寺有備案,李瑁讓李琳抄一份出來,將來交給李白,讓他偽造一份族譜就好了。
回到家中剛吃過早飯,楊舒意氣風發的就來了。
「吃過沒?」李瑁隨口問道。
楊話笑道:「還沒有。」
「給他加副碗筷,」李瑁吩咐侍女,隨後微笑看向對方:
「看你這副樣子,事情進展順利?」
楊話笑眯眯的坐下:
「非常順利,那位達奚娘子答應還錢,而且是本息一併歸還,但因數額巨大,需在五月之前方能備齊,所以先預還一萬貫,好讓我度過季結難關。」
李瑁舔了舔嘴唇,意料之中。
眼下可沒人敢招惹楊玉環,看來達奚盈盈背後的股東,這一次選擇了妥協,打算在兩個月內將錢湊出,以了結金吾衛這筆爛帳。
「良錢和惡錢,比例幾何?」李瑁問道,這才是他關心的問題。
楊話笑道:「良三惡七,也能理解嘛,畢竟這麼多的良錢,除了戶部和太府寺,誰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湊出來。」
李瑁搖頭一嘆,吃虧的還是金吾衛啊,這麼多年,人家拿十四萬貫良錢,早就賺的盆滿缽滿,到最後還錢,將近十萬貫是惡錢,楊話還傻乎乎的擱這樂呵呢。
你賠大發了知道嗎?
不過李瑁是不會掃興的,他得給楊話這個臉,人家眼下正因追繳回來欠款而沾沾自喜呢。
「這是一件功勞,我會上表聖人,二郎如此得力,今後仕途定會一帆風順,」李瑁笑道。
楊話趕忙放下筷子,道:
「我初來乍到,對京師不熟悉,今後很多事情還需向你請教,十八郎多幫襯著點我,我今後必會回報。」
「你呀你,一家人說什麼兩家話,我不幫你還能幫誰?」李瑁舉杯與其共飲。
沒錯,他們現在還是親戚,因為楊絳還在啊。
李瑁與楊話聊了很久,直把對方灌的暈乎乎的,楊這才一搖一擺的起身告辭,就這麼返回金吾衛當差去了。
中午時分,管家張井來了,在李瑁耳邊小聲道:
「張二娘來了,走後門來的,說是有要緊的事情,要見阿郎。』
當初張盈盈與李瑁分別之際,曾說過今後有事,她會悄悄來王府後門見面。
李瑁覺得自己和對方之間,好像也沒什麼瓜葛了,但人家既然來了,便讓張井將其引至後門附近的一處房房。
「將門關上,」張盈盈難得的一臉嚴肅,見到李瑁進來後,便囑咐對方趕緊關門。
你還別說,修道確實有助於修身養性,眼下的張盈盈,渾身氣質比之從前,清新很多,戾氣幾乎沒有了,看上去還很清純,
但李瑁清楚,這丫頭跟清純一點關係都沒有。
只見李瑁一臉異的將門閉上,坐下後道:
「有什麼事?」
張盈盈也不見外,直接就坐他邊上,小聲道:
「侯莫陳超請人幫忙,要給他的女兒重繪畫像,你給我交個實底,人是不是嚴武殺的?」
李瑁皺眉道:「自然不是,若不然,大理寺早就查出來了。」
「算了吧,」張盈盈撇了撇嘴:
「全長安城都知道,就是嚴武乾的,只不過是沒有確鑿證據,這次可不同了,侯莫陳超悄悄的請了宮廷畫直,若是畫中能有真人七分相似,嚴武都逃不掉了。」
李瑁頓時皺眉,嚴武當年一路南逃,沿路可是有不少自擊者,大理寺正在陸續將這些人帶至京師,如果新出的畫像真的與侯莫陳三娘神似,目擊者就能認出來。
這是要命的證據。
李瑁呵呵道:「宮廷畫直又不是神仙,沒見過面的人,他怎麼能畫得出來?」
「笨蛋!永王妃,還有侯莫陳超的夫人,次女,都可以做為參照,」張盈盈一臉鄙夷道:
「人家這次請的是張萱。」
這次可由不得李瑁不震驚了,媽的,網絡小說不應該是別人震驚嗎?我是主角怎麼也震驚了?
張萱可是頂級畫師,尤擅人物,就是那位《虢國夫人夜遊圖》的作者。
「無詔不得畫,侯莫陳超找死呢?」李瑁沉聲道。
張盈盈道:「他們做的很隱蔽,有中間人牽線,永王做保,要不然張萱也不敢冒險。」
李瑁雙目一眯:「你為什麼要告訴我?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因為我知道是嚴武乾的,而你又在保嚴武,咱倆相識一場,想幫你這個忙,」張盈盈撇了撇嘴: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消息來源,我若是告訴你,不是將我自己赤果果的暴露在你面前嗎?」
李一愣,下意識的看向對方胸前。
張盈盈也跟著一愣,一巴掌拍在李瑁手臂:
「正經點。」
李瑁收回目光,異道:
「我為什麼要相信你呢?」
張盈盈頓時愣住了,是啊,他憑什麼相信我呢?
「你愛信不信!」說罷,張盈盈直接起身,帶著一股怨氣走了。
李瑁其實是偏向於相信張盈盈的,這個女人眼下最痛恨的人當中,基哥排第一,太子排第二,至於自己是不是第三,不好說。
張家屬於外戚,又是與基哥特別親近的外戚,自然有不少在宮內任職,
張盈盈能夠打聽到一些消息,也屬合情合理。
皇帝為什麼最忌諱宮內有外臣的耳目?就因為它一直有啊。
宮廷畫直,雜任職名,隸屬於集賢院,一共也就八個名額,只有一個有品級的,叫做直院,從八品下。
張萱就是直院,可見其在宮廷畫師當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此人擅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在華夏書畫界是有一席之地的,但是在現在,沒啥地位。
他就是一個畫畫的。
很多文化名人就是這樣,活著的時候沒啥地位,死了之後備受尊崇。
張萱偷摸摸給侯莫陳三娘作畫,這件事李瑁不知道也就罷了,一旦知道,很容易就能擺平。
還是那句話:非詔不得畫。
詔是誰給的?皇帝。
不是不讓你平時練習,而是不准受他人邀請作畫,要麼你辭職,只要在集賢院,皇帝讓你畫你才能畫。
李瑁給任職金吾衛的郭子云打了一個招呼,盯著點侯莫陳超的宅子,只要發現形似張萱的人出入,直接抓起來。
張萱長什麼樣子,只有李瑁知道,所以他大致給郭子云形容了一番。
宮廷畫師們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手因常年作畫,所以沾染的墨水較多,時間久了很多都擦不起來。
因為大唐洗手洗臉的東西叫做「藻豆」,也就是豬胰子皂,這玩意的去污效果與後世的肥皂差距有點大,普通的污跡還好說,常年墨水浸染,不好洗的。
比如王維右手的小拇指,書法家和畫家習慣在寫錯畫錯的時候,第一時間用小手指儘快抹掉或修改錯誤的地方,長年累月之下,小拇指的指頭肚就是黑的。
至於宮裡,就沒必要盯著了,因為畫直很少進宮,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繪畫不可故步自封,需要豐富的閱歷和遊歷經驗,你沒見過的東西,你怎麼能畫好呢?
所以他們經常外出寫生,就比如吳道子現在還在洛陽畫壁畫沒回來呢。
張萱的住宅在南城的一個椅角晃,以他的水平本來可以賺更多錢的,
但是很可惜,他的畫不能賣錢。
全靠俸祿以及特批的畫本費,外加皇帝賞賜過日子,但絕對不窮。
武慶帶著金吾衛,在這裡盯了兩天,發現宅內除了張萱的妻兒及奴僕出入之外,並沒有發現張萱的身影,可見其人不在家。
倒是有幾個鬼鬼的身影一直在周邊遊動,與侯莫陳宅的情形相同,
可見人家侯莫陳超也提防看呢。
『我們不敢太過明目張胆,金吾衛在長安城內都是熟面孔,太好認了,
盯梢這種事情他們干不來,」
武慶灰頭土臉的返回隋王宅,向李瑁匯報導。
「確定張萱不在家嗎?」李瑁問道。
武慶點了點頭:!「確定,我派人以排查走水隱患為由,進過宅子,張萱絕對不在家。」
「那就是在侯莫陳超府上了,」李瑁皺眉道:
「畫一個沒見過人,需要大量時間,就算是張萱想要畫成,也絕非易事,但我們不能等了,否則嚴武這小子危矣。」
武慶愣道:「還真是嚴武下的手?」
「可不就是他嘛,」李瑁笑道。
武慶嘴角一抽:「那我們想要保住這小子,恐非易事。」
『無妨,聖人是知道的,」李瑁淡淡道。
武慶目瞪口呆。
李塌站起身,來房內來回步:
「現在需要想個辦法,怎麼去侯莫陳超宅中拿人,畢竟我不敢確定張二娘的消息為真,否則直接便可奏請聖人了。」
「我有一個辦法,」武慶道。
李瑁道:「說!」
武慶道:
「張萱雖不常入宮,但他畢竟是待詔之身,聖人隨時都有可能召他進宮作畫,所以他無論去哪,一定會告訴家裡,以便宮內有傳,家人可以及早通知他,我們只需大大方方的去張宅,說是要帶張萱入宮,他的夫人定然會第一時間聯繫張萱。」
他這番話是有技巧的,只說是帶張萱入宮,而不是說聖人有詔,前者是文字遊戲,後者是假傳聖旨。
訣竅在於,一般傳召畫師入宮的,都是宦官。
別人或者缺這類人,但是李猖不缺,
宮內出身的宦官都有著統一的服飾,一眼就知道你是個沒鳥的,再加上沒有鬍子,非常好認。
李瑁哈哈一笑:
「三人行,我師猶在,將王卓叫來。」
一般宮內往宮外傳旨,都是有說法的,如果手持聖旨,那必須有宣教官,也就是陪在一旁的中書省低階官,用以監督宦官的言行。
如果是口諭,那就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宣教官就不必跟著,宦官自己就可以傳召。
這裡面的規矩非常多,有人員限制,還有宦官的品級限制。
王卓的級別,剛好與平日給張萱傳召的宦官級別相同,區別就在於,他是帶著右驍衛去的。
宮內傳召,一般是羽林衛或者監門衛,或者直接就是三五個宦官。
基本沒有帶南衙衛士的時候,但這次李瑁讓表弟武跑一趟,是因為右驍衛的鎧甲和羽林軍非常相似,對這些形制不熟悉的人,根本認不出來。
何況眼下是傍晚,紅日西沉,光線昏暗。
「聖人召見?」
張萱的夫人開門之後,一見外面陣勢,趕忙將王卓請入內府。
王卓淡淡道:
「不要多問,我們就不進去了,張萱人呢?」
他幹這件事的時候也虛啊,本就久在宮內任職,自然知道這樣的問題說錯一個字都是要命的。
張夫人趕忙道:
「我們郎君不在家,請中官稍待,妾身這便派人去將他喊回來。」
接著,她便讓家僕騎驢,火速去尋張萱。
這個家僕剛一走,金吾衛就盯上了,一路綴著對方往北城而去。
半個時辰過後,張萱沒等來,等來了侯莫陳超,對方雖然只帶著二十名羽林軍,卻足以唬住武他們。
侯莫陳超一直派人盯著張宅的動靜,收到消息說一個宦官帶著右驍衛去了張萱府上,而他本身就在羽林軍擔任將軍,請走張萱之後,自然要留意宮內動靜,以防聖人召喚,所以他很清楚,宮裡根本就沒有派人來傳召張萱。
「好啊,假傳聖旨是吧?你們右驍衛有幾個膽子?」侯莫陳超騎在馬背上,揚鞭怒斥道:
「將他們給我圍了,擅動軍械者,視如造反。
1
武心叫完蛋,十八郎一開始讓我幹這事,我就知道這事是不能幹的,
太特麼冒險了。
「我們並非奉旨,只是要帶張萱入宮而已,」武也不憂對方,冷笑道「你可別給我扣這麼大帽子,造反兩個字,你說了可不算。」
終究是武惠妃的親侄兒,雖然與侯莫陳超差著級別,但老子是外戚。
侯莫陳超冷笑道:
「報上名來,我看你的腦袋,經的住我這一刀否?」
武嘴角一勾:「家父國子監祭酒武忠,叔父秘書少監武信,姑母乃貞順皇后,來啊,我看看你這把刀,能不能砍的動我的脖子。」
「武大郎?」侯莫陳超愣道:
「身為外戚,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帶走!」
侯莫陳超本以為對方會反抗,那麼這樣一來罪名更大,結果人家武呵呵一笑:
「走就走。」
與此同時,金吾衛已經查探到張府家僕的究竟去了哪裡。
不是侯莫陳超的家,而是集賢殿大學士蔣將明的家。
「侯莫陳超剛才就是從蔣宅離開,隨後去興慶宮調兵,去了南城,」武慶第一時間向李瑁匯報導。
眼下就在興慶門附近的李瑁笑道:
「剛才我看見他了,他估摸著也是不放心,還專門找監門府打聽了一下,確定沒有傳召,這才壯著膽子去了,咱們走!」
說罷,李瑁帶著一百名金吾衛,去往蔣宅。
「金吾巡徽,捉拿要犯,閒者閃開!」武慶一把將開門的蔣家奴僕推開,便火速帶人進去,舉看火把,逐屋搜查。
一時間,蔣宅雞飛狗跳。
集賢殿,是由張說當年創辦,前身叫做集賢書院,所以現在很多人仍稱呼集賢院。
它和秘書省的性質差不多,都是國家級藏書機構,區別在於一個不對外開放,一個適當開放。
殿內大學士、學士大多為兼職,就比如這個蔣將明,本官叫做門下省給是中,正五品上。
「隋王這是做什麼?無聖人敕令,你搜查本官宅邸,可是違律的,」蔣將明匆匆趕來,見到李瑁之後,心知這件事包不住了。
李瑁皺眉道:」「哪條律法是這麼寫的?」
「永徽律疏有明文條例記載,」蔣將明道。
李瑁噢了一聲,恍然道:
「真的有嗎?不好意思啊,本王對律法不甚熟悉,以至冒犯,不會有下次了。」
蔣將明目瞪口呆,你什麼意思?感情律法不是為你寫的是吧?
「眼下隋王既知,何不收斂?」蔣將明勸道。
李瑁笑呵呵道:
「本王已經犯律了,收住了,也是個犯律,難道眼下將人撤走,我的罪名就小了?」
「老夫可為隋王求情,」蔣將明其實已經不抱希望了,因為他看得出,
這個小祖宗非常難纏。
李瑁笑道:
「不必,本王自會去聖人那裡請罪,就不勞你了。」
蔣將明無能嘆息。
(是一百三十章,章節順序又錯了。)
崔圓是親自來給李瑁傳遞的消息,李彥允同意見面,但機會只有一次。
因為戶部最近的日子都比較忙,而李彥允又不好意思拒絕李瑁,以免惹怒對方,但又不能讓別人知道他私會李瑁,所以約定的見面地點也很離譜。
興慶門外。
而且還是早上點卯之前。
也就是說,李瑁得起個大早,在金吾衛,李瑁從來沒有按時上班,所以他已經很久沒有早起了。
勞累了半夜,他們夫婦剛剛活動完,郭淑隨意披了件單衣,便起身為李瑁擦拭著身上的汗水:
「這個李彥允好大的架子,不過是拜託他點事情而已,值得驚慌成這樣?夫君對李白好像特別鍾愛啊?」
「你沒聽過蜀道難嗎?」李瑁說道。
郭淑點了點頭:
「自然是聽過,賀監稱其為謫仙,一舉為李白長安揚名,但他出身卑微,不具備做官資格啊。」
李瑁笑了笑:」「我會給他一個資格。」
是的,商人不是士族,沒資格做官,科舉是給寒門士子準備的,不是商人。
但是李白的才華實在是太牛逼了,詩賦一道更是前無古人,歷史上李隆基也為此破例,授待詔翰林。
這已經是機會了,但李白覺得自己只是一隻會說話的鸚鵡,工作是哄皇帝開心,鬱郁不得志下,主動辭職了。
實際上,有兩個原因,李白的志向與他的能力不相匹配,他想進中樞機構,卻沒有展露任何政治才能。
另外一點,就是他的社交圈,無法給他提供上升的助力。
賀知章很有名是吧?他在朝堂就是個屁。
李隆基將他掛在秘書省,常稱其為文學大家,其實不過就是做給天下學子看的,開元天寶哪件大事跟賀知章有關?
一件都沒有。
賀知章混起來,是因為他有一個親戚很牛比,同族姑母的兒子,前宰相陸象先。
所以李瑁想給李白一個身份,不過是給李白一次死心的機會,你就是通過科舉上去,你在中樞也吃不開啊。
家庭出身,成長經歷就已經決定,你就算進了中樞,也只有被人玩弄的份。
像李白這種,註定就是個詩人,不過無妨,你是最耀眼的那顆星,名氣不比基哥差,關鍵是名聲好。
李瑁策馬來到興慶門外的時候,這裡已經聚集了相當多的官員,在等待宮門開啟。
李彥允的目的就是如此,光明正大的與李瑁見面,別人才不好說什麼。
他是今年剛剛被擴容進宗族屬籍,也就是說,他只是隴西李,跟李唐的李,沒有血緣關係,有關係的話也不會現在才算進你來。
擴容這種事情,別人不清楚,李瑁還不清楚?不過是他們家穩固皇權的一種方式罷了,要不是被武則天殺了太多,李隆基也不會閒著沒事搞這種無血緣的擴容。
李彥允早已等待多時,見到李瑁到來,笑呵呵的上前揖手道:
「隋王好。」
李瑁也不下馬,就這麼點頭道:
「開門見山,有件事要詢問你,故此約談,李白跟你什麼關係?」
對於李塌的傲慢,李彥充完全不介意,你越是擺出這副姿態,別人看在眼中,自然清楚我跟你沒有關係。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約定見面的地點,有些傷人了「李白自稱是臣的從祖兄弟,但我家中的族譜,跟他有些出入,對不上,所以是否同族,還有待考證。」
李瑁皺眉道:
「我聽說李白這一房是因隋末多難,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以來,漏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
李彥允點了點頭:
「不瞞隋王,下臣也傾向於與李白同族,因族內記載,卻有一房在隋末避難西域,流散未歸,但是宗正寺譜考籍,嚴苛細究,他家譜遺失,難以尋根。」
「絕嗣之家,遭逢大難,難求譜,這很正常,」李瑁點頭道:
「這麼說,你還認這個從祖弟?」
李彥允點頭道:「下臣私下裡,便與李白以兄弟稱。」
你認就行了,怕的是你不認,李瑁望了一眼遠處看熱鬧的人群,笑了笑,調轉馬頭離開。
李陽冰《草堂集序》里有載:天子知其(李白)不可留,乃賜金歸之,
遂就從祖陳留採訪大使彥允,請北海高天師授道篆於齊州紫極宮。
看樣子,李彥允內心應該也是認李白這個親戚的,問題是族譜對不上。
古代就是這樣,一切以族譜為準,兩邊要是對不上,沒辦法認祖歸宗。
除非你混的特別好,大宗會想辦法讓你並進來,比如隴西李和當今皇室,弘農楊與隋楊皇室。
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因為李彥允的族譜,宗正寺有備案,李瑁讓李琳抄一份出來,將來交給李白,讓他偽造一份族譜就好了。
回到家中剛吃過早飯,楊舒意氣風發的就來了。
「吃過沒?」李瑁隨口問道。
楊話笑道:「還沒有。」
「給他加副碗筷,」李瑁吩咐侍女,隨後微笑看向對方:
「看你這副樣子,事情進展順利?」
楊話笑眯眯的坐下:
「非常順利,那位達奚娘子答應還錢,而且是本息一併歸還,但因數額巨大,需在五月之前方能備齊,所以先預還一萬貫,好讓我度過季結難關。」
李瑁舔了舔嘴唇,意料之中。
眼下可沒人敢招惹楊玉環,看來達奚盈盈背後的股東,這一次選擇了妥協,打算在兩個月內將錢湊出,以了結金吾衛這筆爛帳。
「良錢和惡錢,比例幾何?」李瑁問道,這才是他關心的問題。
楊話笑道:「良三惡七,也能理解嘛,畢竟這麼多的良錢,除了戶部和太府寺,誰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湊出來。」
李瑁搖頭一嘆,吃虧的還是金吾衛啊,這麼多年,人家拿十四萬貫良錢,早就賺的盆滿缽滿,到最後還錢,將近十萬貫是惡錢,楊話還傻乎乎的擱這樂呵呢。
你賠大發了知道嗎?
不過李瑁是不會掃興的,他得給楊話這個臉,人家眼下正因追繳回來欠款而沾沾自喜呢。
「這是一件功勞,我會上表聖人,二郎如此得力,今後仕途定會一帆風順,」李瑁笑道。
楊話趕忙放下筷子,道:
「我初來乍到,對京師不熟悉,今後很多事情還需向你請教,十八郎多幫襯著點我,我今後必會回報。」
「你呀你,一家人說什麼兩家話,我不幫你還能幫誰?」李瑁舉杯與其共飲。
沒錯,他們現在還是親戚,因為楊絳還在啊。
李瑁與楊話聊了很久,直把對方灌的暈乎乎的,楊這才一搖一擺的起身告辭,就這麼返回金吾衛當差去了。
中午時分,管家張井來了,在李瑁耳邊小聲道:
「張二娘來了,走後門來的,說是有要緊的事情,要見阿郎。』
當初張盈盈與李瑁分別之際,曾說過今後有事,她會悄悄來王府後門見面。
李瑁覺得自己和對方之間,好像也沒什麼瓜葛了,但人家既然來了,便讓張井將其引至後門附近的一處房房。
「將門關上,」張盈盈難得的一臉嚴肅,見到李瑁進來後,便囑咐對方趕緊關門。
你還別說,修道確實有助於修身養性,眼下的張盈盈,渾身氣質比之從前,清新很多,戾氣幾乎沒有了,看上去還很清純,
但李瑁清楚,這丫頭跟清純一點關係都沒有。
只見李瑁一臉異的將門閉上,坐下後道:
「有什麼事?」
張盈盈也不見外,直接就坐他邊上,小聲道:
「侯莫陳超請人幫忙,要給他的女兒重繪畫像,你給我交個實底,人是不是嚴武殺的?」
李瑁皺眉道:「自然不是,若不然,大理寺早就查出來了。」
「算了吧,」張盈盈撇了撇嘴:
「全長安城都知道,就是嚴武乾的,只不過是沒有確鑿證據,這次可不同了,侯莫陳超悄悄的請了宮廷畫直,若是畫中能有真人七分相似,嚴武都逃不掉了。」
李瑁頓時皺眉,嚴武當年一路南逃,沿路可是有不少自擊者,大理寺正在陸續將這些人帶至京師,如果新出的畫像真的與侯莫陳三娘神似,目擊者就能認出來。
這是要命的證據。
李瑁呵呵道:「宮廷畫直又不是神仙,沒見過面的人,他怎麼能畫得出來?」
「笨蛋!永王妃,還有侯莫陳超的夫人,次女,都可以做為參照,」張盈盈一臉鄙夷道:
「人家這次請的是張萱。」
這次可由不得李瑁不震驚了,媽的,網絡小說不應該是別人震驚嗎?我是主角怎麼也震驚了?
張萱可是頂級畫師,尤擅人物,就是那位《虢國夫人夜遊圖》的作者。
「無詔不得畫,侯莫陳超找死呢?」李瑁沉聲道。
張盈盈道:「他們做的很隱蔽,有中間人牽線,永王做保,要不然張萱也不敢冒險。」
李瑁雙目一眯:「你為什麼要告訴我?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因為我知道是嚴武乾的,而你又在保嚴武,咱倆相識一場,想幫你這個忙,」張盈盈撇了撇嘴: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消息來源,我若是告訴你,不是將我自己赤果果的暴露在你面前嗎?」
李一愣,下意識的看向對方胸前。
張盈盈也跟著一愣,一巴掌拍在李瑁手臂:
「正經點。」
李瑁收回目光,異道:
「我為什麼要相信你呢?」
張盈盈頓時愣住了,是啊,他憑什麼相信我呢?
「你愛信不信!」說罷,張盈盈直接起身,帶著一股怨氣走了。
李瑁其實是偏向於相信張盈盈的,這個女人眼下最痛恨的人當中,基哥排第一,太子排第二,至於自己是不是第三,不好說。
張家屬於外戚,又是與基哥特別親近的外戚,自然有不少在宮內任職,
張盈盈能夠打聽到一些消息,也屬合情合理。
皇帝為什麼最忌諱宮內有外臣的耳目?就因為它一直有啊。
宮廷畫直,雜任職名,隸屬於集賢院,一共也就八個名額,只有一個有品級的,叫做直院,從八品下。
張萱就是直院,可見其在宮廷畫師當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此人擅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在華夏書畫界是有一席之地的,但是在現在,沒啥地位。
他就是一個畫畫的。
很多文化名人就是這樣,活著的時候沒啥地位,死了之後備受尊崇。
張萱偷摸摸給侯莫陳三娘作畫,這件事李瑁不知道也就罷了,一旦知道,很容易就能擺平。
還是那句話:非詔不得畫。
詔是誰給的?皇帝。
不是不讓你平時練習,而是不准受他人邀請作畫,要麼你辭職,只要在集賢院,皇帝讓你畫你才能畫。
李瑁給任職金吾衛的郭子云打了一個招呼,盯著點侯莫陳超的宅子,只要發現形似張萱的人出入,直接抓起來。
張萱長什麼樣子,只有李瑁知道,所以他大致給郭子云形容了一番。
宮廷畫師們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手因常年作畫,所以沾染的墨水較多,時間久了很多都擦不起來。
因為大唐洗手洗臉的東西叫做「藻豆」,也就是豬胰子皂,這玩意的去污效果與後世的肥皂差距有點大,普通的污跡還好說,常年墨水浸染,不好洗的。
比如王維右手的小拇指,書法家和畫家習慣在寫錯畫錯的時候,第一時間用小手指儘快抹掉或修改錯誤的地方,長年累月之下,小拇指的指頭肚就是黑的。
至於宮裡,就沒必要盯著了,因為畫直很少進宮,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繪畫不可故步自封,需要豐富的閱歷和遊歷經驗,你沒見過的東西,你怎麼能畫好呢?
所以他們經常外出寫生,就比如吳道子現在還在洛陽畫壁畫沒回來呢。
張萱的住宅在南城的一個椅角晃,以他的水平本來可以賺更多錢的,
但是很可惜,他的畫不能賣錢。
全靠俸祿以及特批的畫本費,外加皇帝賞賜過日子,但絕對不窮。
武慶帶著金吾衛,在這裡盯了兩天,發現宅內除了張萱的妻兒及奴僕出入之外,並沒有發現張萱的身影,可見其人不在家。
倒是有幾個鬼鬼的身影一直在周邊遊動,與侯莫陳宅的情形相同,
可見人家侯莫陳超也提防看呢。
『我們不敢太過明目張胆,金吾衛在長安城內都是熟面孔,太好認了,
盯梢這種事情他們干不來,」
武慶灰頭土臉的返回隋王宅,向李瑁匯報導。
「確定張萱不在家嗎?」李瑁問道。
武慶點了點頭:!「確定,我派人以排查走水隱患為由,進過宅子,張萱絕對不在家。」
「那就是在侯莫陳超府上了,」李瑁皺眉道:
「畫一個沒見過人,需要大量時間,就算是張萱想要畫成,也絕非易事,但我們不能等了,否則嚴武這小子危矣。」
武慶愣道:「還真是嚴武下的手?」
「可不就是他嘛,」李瑁笑道。
武慶嘴角一抽:「那我們想要保住這小子,恐非易事。」
『無妨,聖人是知道的,」李瑁淡淡道。
武慶目瞪口呆。
李塌站起身,來房內來回步:
「現在需要想個辦法,怎麼去侯莫陳超宅中拿人,畢竟我不敢確定張二娘的消息為真,否則直接便可奏請聖人了。」
「我有一個辦法,」武慶道。
李瑁道:「說!」
武慶道:
「張萱雖不常入宮,但他畢竟是待詔之身,聖人隨時都有可能召他進宮作畫,所以他無論去哪,一定會告訴家裡,以便宮內有傳,家人可以及早通知他,我們只需大大方方的去張宅,說是要帶張萱入宮,他的夫人定然會第一時間聯繫張萱。」
他這番話是有技巧的,只說是帶張萱入宮,而不是說聖人有詔,前者是文字遊戲,後者是假傳聖旨。
訣竅在於,一般傳召畫師入宮的,都是宦官。
別人或者缺這類人,但是李猖不缺,
宮內出身的宦官都有著統一的服飾,一眼就知道你是個沒鳥的,再加上沒有鬍子,非常好認。
李瑁哈哈一笑:
「三人行,我師猶在,將王卓叫來。」
一般宮內往宮外傳旨,都是有說法的,如果手持聖旨,那必須有宣教官,也就是陪在一旁的中書省低階官,用以監督宦官的言行。
如果是口諭,那就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宣教官就不必跟著,宦官自己就可以傳召。
這裡面的規矩非常多,有人員限制,還有宦官的品級限制。
王卓的級別,剛好與平日給張萱傳召的宦官級別相同,區別就在於,他是帶著右驍衛去的。
宮內傳召,一般是羽林衛或者監門衛,或者直接就是三五個宦官。
基本沒有帶南衙衛士的時候,但這次李瑁讓表弟武跑一趟,是因為右驍衛的鎧甲和羽林軍非常相似,對這些形制不熟悉的人,根本認不出來。
何況眼下是傍晚,紅日西沉,光線昏暗。
「聖人召見?」
張萱的夫人開門之後,一見外面陣勢,趕忙將王卓請入內府。
王卓淡淡道:
「不要多問,我們就不進去了,張萱人呢?」
他幹這件事的時候也虛啊,本就久在宮內任職,自然知道這樣的問題說錯一個字都是要命的。
張夫人趕忙道:
「我們郎君不在家,請中官稍待,妾身這便派人去將他喊回來。」
接著,她便讓家僕騎驢,火速去尋張萱。
這個家僕剛一走,金吾衛就盯上了,一路綴著對方往北城而去。
半個時辰過後,張萱沒等來,等來了侯莫陳超,對方雖然只帶著二十名羽林軍,卻足以唬住武他們。
侯莫陳超一直派人盯著張宅的動靜,收到消息說一個宦官帶著右驍衛去了張萱府上,而他本身就在羽林軍擔任將軍,請走張萱之後,自然要留意宮內動靜,以防聖人召喚,所以他很清楚,宮裡根本就沒有派人來傳召張萱。
「好啊,假傳聖旨是吧?你們右驍衛有幾個膽子?」侯莫陳超騎在馬背上,揚鞭怒斥道:
「將他們給我圍了,擅動軍械者,視如造反。
1
武心叫完蛋,十八郎一開始讓我幹這事,我就知道這事是不能幹的,
太特麼冒險了。
「我們並非奉旨,只是要帶張萱入宮而已,」武也不憂對方,冷笑道「你可別給我扣這麼大帽子,造反兩個字,你說了可不算。」
終究是武惠妃的親侄兒,雖然與侯莫陳超差著級別,但老子是外戚。
侯莫陳超冷笑道:
「報上名來,我看你的腦袋,經的住我這一刀否?」
武嘴角一勾:「家父國子監祭酒武忠,叔父秘書少監武信,姑母乃貞順皇后,來啊,我看看你這把刀,能不能砍的動我的脖子。」
「武大郎?」侯莫陳超愣道:
「身為外戚,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帶走!」
侯莫陳超本以為對方會反抗,那麼這樣一來罪名更大,結果人家武呵呵一笑:
「走就走。」
與此同時,金吾衛已經查探到張府家僕的究竟去了哪裡。
不是侯莫陳超的家,而是集賢殿大學士蔣將明的家。
「侯莫陳超剛才就是從蔣宅離開,隨後去興慶宮調兵,去了南城,」武慶第一時間向李瑁匯報導。
眼下就在興慶門附近的李瑁笑道:
「剛才我看見他了,他估摸著也是不放心,還專門找監門府打聽了一下,確定沒有傳召,這才壯著膽子去了,咱們走!」
說罷,李瑁帶著一百名金吾衛,去往蔣宅。
「金吾巡徽,捉拿要犯,閒者閃開!」武慶一把將開門的蔣家奴僕推開,便火速帶人進去,舉看火把,逐屋搜查。
一時間,蔣宅雞飛狗跳。
集賢殿,是由張說當年創辦,前身叫做集賢書院,所以現在很多人仍稱呼集賢院。
它和秘書省的性質差不多,都是國家級藏書機構,區別在於一個不對外開放,一個適當開放。
殿內大學士、學士大多為兼職,就比如這個蔣將明,本官叫做門下省給是中,正五品上。
「隋王這是做什麼?無聖人敕令,你搜查本官宅邸,可是違律的,」蔣將明匆匆趕來,見到李瑁之後,心知這件事包不住了。
李瑁皺眉道:」「哪條律法是這麼寫的?」
「永徽律疏有明文條例記載,」蔣將明道。
李瑁噢了一聲,恍然道:
「真的有嗎?不好意思啊,本王對律法不甚熟悉,以至冒犯,不會有下次了。」
蔣將明目瞪口呆,你什麼意思?感情律法不是為你寫的是吧?
「眼下隋王既知,何不收斂?」蔣將明勸道。
李瑁笑呵呵道:
「本王已經犯律了,收住了,也是個犯律,難道眼下將人撤走,我的罪名就小了?」
「老夫可為隋王求情,」蔣將明其實已經不抱希望了,因為他看得出,
這個小祖宗非常難纏。
李瑁笑道:
「不必,本王自會去聖人那裡請罪,就不勞你了。」
蔣將明無能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