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破曉見曙光
韋曉麗在眾人面前,從包裝箱中隨機取出一款箱包,先是提了提,審視下整體外觀,然後用手按壓下箱面,看看縫合做工的精細程度以及面料本身有沒有批號錯誤,色差等問題,最後自然而然地來回拉試每個拉鏈,看看他的順滑及齒合情況。
許志飛同其他們人一樣,盯著現場的一舉一動,然而他心裡則計算著韋曉麗的時間分配。從各個環節的檢查耗時來看,花在拉鏈環節上的時間是最久的。這不再次抬頭看看韋曉麗,她此刻正盯著拉鏈扣仔細琢磨著。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許志飛的第一應激反應就是韋曉麗是不是已經發現了什麼。再環顧一下許建國他們,每個人的表情轉換亦是如此相似,由晴轉陰,顧慮的神情漸趨濃厚。
都覺得韋曉麗接下來會開口盤問,沒想到她卻讓她的同行人員都來拉一下拉鏈,看一下接鏈扣。許建國心裡有了些怨火,似乎覺得韋曉麗這不是想讓全民皆知,直接要揭傷疤。但是畢竟是特殊場合,心火仍需自身滅,他也只能繼續當一個配合聽話的觀眾。
大家都在等,等著韋曉麗的開口。
「許廠,我看你們的產品做的挺好,有些還在合同外給我們做了升級。」
許建國明白韋曉麗這話中有話,柔中帶刀。眾人面前點到了自己,就好似把自己放在了聚光燈下。臉色中的不自在已顯然成了僵硬的肢體語言,手背出現的冷汗展露著內心的緊張。好在之前已經溝通過這事,也算提前做過功課,知道底牌是什麼。許建國明白,最後最壞的結果就是打出底牌。
他假裝鎮定地回復道「韋董,我不太明白你說的。」
「小余,你把你的驗貨情況和大家說說。」
韋曉麗給身旁的工作人員一個眼色,也順勢把「話筒」給了她。
工作人員的回覆就沒有這麼多繞彎子,完全是一板一眼,是什麼就是什麼,做到了逐字逐句的還原事實。
「我們剛剛抽檢了這批合同產品,整體品質符合合同要求,但是拉鏈沒有採用合同標註廠家,屬於擅自變更合同約定,為嚴重不符合項。」
工作人員小余話音剛落,韋曉麗這下就自然可以開門見山說真正事了。
「許廠,都聽到了吧,是不是該你們給我們解釋解釋。」
「韋董,這個確實是我們疏忽了,我們改正,改正。」許建國一臉苦相的檢討著公司的過失,以徵得對方的諒解,實則也是不想把過程說得太透。在許建國心裡,一直堅持這個真理:如果結果能夠過關,那解釋太多又有何意,何況解釋越多也會犯錯越多,惜字如金未免是當下保全公司的最優解法。
但是僅僅是一廂情願而已,對于格守誠信為金的志緯來說,信譽比什麼都重要。韋曉麗將目光轉向了許志飛,這也許是她在這個現場自認為最信任的人,許志飛望著韋曉麗的質詢目光,自覺兩難,想說,又不知道這個原本許建國該起頭的解釋,如果自己越級而上,會不會到最後搞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自己還可能落得個立場不穩的罵名,他能只能把同樣的目光投向了許建國。
許建國當然也自知自己這時候犯傻實則自己就是個眾人面前的傻子,是時候該拎拎清自己了。此時他的腦子一直回想著五人當時統一口徑時的場面,他也當著其它人的面點頭同意「實話實說」。
許想國依然在現場沉默著,然而韋曉麗怎能讓這麼個合作方遮遮掩掩,躲躲閃閃,好歹她也是甲方,立馬甩起殺手鐧,說道:「既然貴廠不願意給一個合理的解釋,那我們也只能公事公辦,小王,你給客戶發郵件,把貨品的情況反饋給客戶。」
韋曉麗眼神最後只停留在了許志飛身上,然後毅然的招喚著團隊其它人離開。韋曉麗轉身離開的步子邁的很堅決,但是眼神中卻流露著遺憾和失望。
志緯團隊這樣的舉動,讓在場的騰飛員工都看明白了,一把手這樣的唯唯諾諾真會把廠子搞弄垮的,他們這些人沒日沒夜沒工資的忙活這麼幾天,到頭來連個實話都說不出來。看著韋曉麗他們的背影,一些員工騷動起來,低聲喊著「許廠,許廠」,張芳還直接走到許建國身邊,拉著他的袖口,急切又輕聲地說道:「許廠,你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都說好的。」然而許建國依舊木納地站在原地,閉而不言,唯一的舉動就是目光向所有人掃視了一遍。
許志飛和劉玉良倒是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好幾次像脫僵的野馬想衝到韋曉麗面前,去攔住他,去說清楚,但是都被手快的劉玉良給一把拽住,提醒他槍打出頭鳥,但是這一次這批野馬被掙脫了,在眾人的注目下,快速跑向韋曉麗,氣喘吁吁地說道:「韋董,你等一等,我來給你解釋。」
韋曉麗聽見了許志飛的挽留之音,也配合地戛然止步,這兩雙被信任的眼神又對視上了,只不過韋曉麗的神情依然嚴肅,在包裹著的高冷氣場下,許志飛感受到了逼人的寒氣,冷中帶刺,寒中見冰。
走南闖北的韋曉麗自然明白孰輕孰重,清楚許志飛冒出來會面對的種種情形,她認為對公的業務,為難企業但絕不為難人,對許志飛是這樣,之前對許建國的初衷其實也是這樣。他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說道:「許先生,你下午到我們住的地方,我們再一起聽你解釋。」,隨後留下一隊的背影,消失在原地駐停的人群中。
韋曉麗走後,許建國被眾人圍了起來,有說他「窩囊」,也有說他「廢物」,更有人直接喊出讓他下台,還大家工資。許建國只是連聲說著對不起,對不起。像一個局外人的許志飛,此刻正在找他的援兵,劉玉良,方意,張芳,這些都是當初想法一致的同一戰壕兄弟姐妹,不能看著許建國就這樣倒在輿論的討伐聲中,更重要的是現在關鍵不是內亂,而是要安內。
許志飛在混亂的人群中,一一叫上劉玉良、方意、張芳,護送著許建國離開圍堵的人群,來到相對安全的辦公室。許志飛這次沒有讓許建國有喘息的機會,立馬開出了選擇題,讓許建國當眾表態。
「許廠,我去和韋曉麗談,我說的代表公司的意見,或者是你的意見,你同不同意,你就在我們這些自己人面前表個態吧,我也好有分寸。」
許建國這下倒是清醒了,急忙同意加表態:「志飛,下午我和你一起去,我覺得我對不起大家,這鍋不能讓你一人背。」
敲開韋曉麗的住處門,韋曉麗看見許志飛的背後又多了一個許建國,倒是出乎她的意外。只不過從神態看,許建國的狀態比上午好多了,韋曉麗暗自在想,這應該是一個好好溝通的態度。
落座後,許建國又是連聲說著對不起,對於這樣的老套路,韋曉麗自然不想再觀摩,直接打斷了她,說道:「下午的時間是為許志飛留的,還是讓許先生自己說吧。」
許志飛看了看許建國,然後站起來,身體筆直地沖韋曉麗他們開口。
「韋董,這次我們的產品確實替換掉原來供應商,我想你也看到了,我們的拉鏈用了KYY。你要說原因那我告訴你,是因為我們在自檢中發現原來供應商的產品批次有瑕疵,不合格。我們第一時間要求他們換貨,但是時間上不允許。所以我們就換了家供應商。」
既然許志飛主動提到了KYY,也正是韋曉麗上午查驗時好奇的一點,就當面問了起來:「你們有這麼多選擇,為啥偏偏要選用KYY的產品,既增加了成本不說,你看還不符合合同中的產品說明,這怎麼看都是一筆賠本的生意,難道你們做決定前沒有考慮過這些?」
許志飛繼續解釋到:「我知道貴公司的高檔產品選用的是KYY拉鏈,KYY應該也是你們的合格供應商。我們選用KYY也是基於這兩方面考慮,一是品質,我們騰飛雖然擅自更換了供應商,但是我們品質往上靠,選用一線品牌,就是要體現出我們騰飛廠對這批產品,對初次合作的重視,這二是我相信你們自己的供應商應該有比我們更嚴格的准入體系,能進入你們的供銷庫,那應該是各方面都做的很優秀。選用KYY也表明了我們騰飛廠不論代價如何,也要把優秀的用意體現出來。」
許志飛的解釋很誠懇,也很接地氣,韋曉麗之前凝凍的嚴肅之情也多了點舒坦之意,這時,許建國做了那一天讓大家感覺最符合這個廠長身份,也最感動大家的一件事。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有點鄒巴巴的紙,遠看,紙上幾乎沒有留白處,密密麻麻但又不整齊地布滿了字跡,近看,卻是一連串手寫的名字,名字後還有紅色的小點,那是每個簽名者的手印。
許建國激動而又顫抖地說道:「韋董,你看,這是我們員工的簽名和手印」,說到關鍵處,許建國夾帶著激動之情又提高了說話分貝,「這些都是為了這次換KYY產品主動放棄收入員工的簽名,我對不起他們,為了這次能夠順利出貨,公司付出不說,員工做出的犧牲真的太大了」。
許建國說完,把這張簽名之紙放在了韋曉麗的面前,一個男人好不容易在眾人面前也泛起了淚珠。韋曉麗盯著這些密密麻麻的簽名,也被這感動的氛圍渲染著,臉部表情透露著內心的真情。
許志飛望著這冰融暖心的場景,感覺機會來了,趕緊趁熱打鐵,說不好韋曉麗就破防了,轉頭贊同廠里之前的變動了。
「韋董,許廠手中的這張簽名紙和這次替換KYY公司產品的主意都是我想出來的,和許廠無關,如果你一定要追究責任人吧,那就一定是我,和其他人無關。我只求你不要退單,儘量替我們去說服客戶,因為這些產品的背後是聯結的是每一個員工的家庭,他們已經付出了很多,不能再讓他們的家人再來替我們承擔更多更多。」
「是啊,韋董,也算我一個,我是這個廠里的第一責任人。」
見許志飛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窗戶紙也早已捅破,也就該打開天窗說亮話了。許建國也知道自己正確的做法是怎樣。
聽著他們倆的坦誠和請願,韋曉麗眼前浮現的是那些純樸員工的畫像,她們單純、認真、她們熱愛著她們的工作,也熱愛著自己的工廠。韋曉麗在心裡給這些場景備註到:她們每一個人應該享有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韋曉麗在感動過後,也被自己的那股柔軟所征服,她開始思考如何替眼前這二許去說服客戶,如何讓騰飛的每一個員工少點犧牲。甲方和乙方此時奇蹟般地捆綁在了一起。
「許廠,志飛,你們先回去吧。你們的想法我清楚了,我們內部商量下,有消息我聯繫你們。」
許建國和許志飛到這個階段,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對得起員工,對得起自己了,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給韋曉麗和命運了。離開前許建國還一直對韋曉麗說著:「韋董,幫幫員工,幫幫我們」;「韋董,我替騰飛廠工先謝謝你。」,然後代表全體員工深深地在韋曉麗面前鞠了一個躬。
目送許建國和許志飛離開後,韋曉麗立即召集所有人員召開緊急會議,韋曉麗在團隊面前第一次就替換事件正式表態:「我們要去說服客戶,讓他們能夠接受訂單產品,我認為騰飛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商。」
聽到老闆的態度,隨行的員工也就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了,各就各位,放手去干。韋曉麗則守在電腦前,等待著客戶的確認回覆郵件。韋曉麗比喻這郵件就像一個押注,他們自己的勝與負也在此一搏。
一個小時過去,對方沒有回覆;半天過去,對方沒有回覆;二十四小時過去,對方依舊沒有回覆。那個時候,韋曉麗想砸電腦的心都有。終於第二十八小時,等待已久的收件箱裡湧進了一封新郵件,韋曉麗屏住呼吸去查看,是客戶的郵件。而下一步就是去點擊郵件內容,韋曉麗閉著眼睛敲下了打開菜單。
「是同意、是同意,客戶同意我們的方案了。」還是其它員工先替韋曉麗揭曉了答案,也讓韋曉麗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她激動地說著「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徹底釋放著,有擁抱在一起的,有相互擊掌歡呼的。用開心、興奮吹散這幾天壓抑的陰霾,如同推開望著窗外一樣,太陽衝破著雲層,將那一抹光亮照亮大地。
韋曉麗同樣也是一個藏不住的人,也不讓這個好消息過夜,心急的她趕緊叫來許建國、許志飛他們一起來分享。
「許廠,你的要求,我給你辦到了,你可欠我一個人情噢。」
許建國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再聽一遍。韋曉麗對許建國小孩般地舉動視作他的幽默,亦或是他繃緊的神經還沒有完全緊松下來。她一字一句的重複著剛才的話,還特地再三提高音量強調對方同意了。
許建國這次算真的聽清楚了,哇的一聲癱坐在沙發上,整個人都軟掉了。許志飛見狀,趕緊一邊攙扶,一邊喊著:「許廠,許廠,你沒事吧」,韋曉麗則趕緊倒來一杯熱水給許建國遞了過去,幾口水下去算慢慢回個神來,不過剛才的情景確實把許志飛給嚇了一跳,一個已經回神,一個還臉色蒼白。
韋曉麗看著眼前這樣的場景,心情反而變得沉重起來,他開始慢慢理解許建國了。許建國不像一個企業家,更像是一個大家長。像騰飛這樣的鎮辦工廠,幸福的意義要遠遠大於殘酷的市場。在他的職責中,讓每一個員工有工資拿,有口飯吃,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他的全部,必竟關心市場的是個別人,而關心安穩的是全體職工。許建國得處處護著他們,護著工廠。許建國之前「怯生」的舉動是因為他遇見了風險,他不忍心這些沒有經過大風大浪,甚至還有些天真般的員工去面對這些,甚至替他去扛這些。許建國之前是準備好了他一個人,但應該沒有替所有人準備好。
風和日麗的日子,給人以舒暢的心情,也給人以美好的祝願。隨著最後一箱產品順利裝櫃,志緯的這批訂單終於順利出清。看著貨櫃駛出工廠,在場每個人的眼神中都裝著故事。從坎坎坷坷到有驚無險,從初次牽手到強強聯手,企業間在缺位中填補著增信的共識,個人間也在遇事共謀之中更加包容了對方,也更加熟知了對方。
臨走前,韋曉麗特地單獨約了許志飛來住處喝茶。這也是這件事情發生以來,大家都可以不帶任何工作角色的純粹品茗閒談。韋曉麗從包中拿出了前段時間出國帶來的禮品,還捎帶了兩本書給他。
「這是我前段時間去義大利帶來的巧克力,帶來幾份,給你嘗嘗。還有這幾本書,我覺得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幫助,你空了可以去看看。」
許志飛也不把自己當個客人,放在面前的東西很自然地照單全收,嘴中倒時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
韋曉麗見許志飛一點都不見外,倒也放心了許多,徑直地把自己臨走前想要表達的想法提了出來。
「志飛,從這次事件中,我也看到了你的魄力。騰飛廠是一個認真做事的工廠,但是市場經濟下,就會有競爭,就會有強者,勝敗也會變成常態。如果一直在襁褓之下,不去正視市場的殘酷和現實的嚴峻,或者說不去作出改革,將來的發展一定會遇到麻煩和瓶頸。」
韋曉麗的語速轉而漸慢,似乎接下來的意見是更想得到許志飛的答覆。「志飛,你是一個想做事,想幹事的,你有沒有想過去深圳,去志緯,去更大的舞台施展你的才華,實現你的夢想。」
許志飛聽到韋曉麗對自己發出的邀請,像做夢似的。眼神中原先的那種自信、大膽、果斷突然轉換成了幻想、初醒和迷茫。韋曉麗理解自己想法拋出的突然,也對許志飛的左右為難感同身受。
她走到許志飛身旁,深情的看著他,然後拍了拍她的肩膀,柔聲地說道:「我在深圳等你。」
許志飛同其他們人一樣,盯著現場的一舉一動,然而他心裡則計算著韋曉麗的時間分配。從各個環節的檢查耗時來看,花在拉鏈環節上的時間是最久的。這不再次抬頭看看韋曉麗,她此刻正盯著拉鏈扣仔細琢磨著。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許志飛的第一應激反應就是韋曉麗是不是已經發現了什麼。再環顧一下許建國他們,每個人的表情轉換亦是如此相似,由晴轉陰,顧慮的神情漸趨濃厚。
都覺得韋曉麗接下來會開口盤問,沒想到她卻讓她的同行人員都來拉一下拉鏈,看一下接鏈扣。許建國心裡有了些怨火,似乎覺得韋曉麗這不是想讓全民皆知,直接要揭傷疤。但是畢竟是特殊場合,心火仍需自身滅,他也只能繼續當一個配合聽話的觀眾。
大家都在等,等著韋曉麗的開口。
「許廠,我看你們的產品做的挺好,有些還在合同外給我們做了升級。」
許建國明白韋曉麗這話中有話,柔中帶刀。眾人面前點到了自己,就好似把自己放在了聚光燈下。臉色中的不自在已顯然成了僵硬的肢體語言,手背出現的冷汗展露著內心的緊張。好在之前已經溝通過這事,也算提前做過功課,知道底牌是什麼。許建國明白,最後最壞的結果就是打出底牌。
他假裝鎮定地回復道「韋董,我不太明白你說的。」
「小余,你把你的驗貨情況和大家說說。」
韋曉麗給身旁的工作人員一個眼色,也順勢把「話筒」給了她。
工作人員的回覆就沒有這麼多繞彎子,完全是一板一眼,是什麼就是什麼,做到了逐字逐句的還原事實。
「我們剛剛抽檢了這批合同產品,整體品質符合合同要求,但是拉鏈沒有採用合同標註廠家,屬於擅自變更合同約定,為嚴重不符合項。」
工作人員小余話音剛落,韋曉麗這下就自然可以開門見山說真正事了。
「許廠,都聽到了吧,是不是該你們給我們解釋解釋。」
「韋董,這個確實是我們疏忽了,我們改正,改正。」許建國一臉苦相的檢討著公司的過失,以徵得對方的諒解,實則也是不想把過程說得太透。在許建國心裡,一直堅持這個真理:如果結果能夠過關,那解釋太多又有何意,何況解釋越多也會犯錯越多,惜字如金未免是當下保全公司的最優解法。
但是僅僅是一廂情願而已,對于格守誠信為金的志緯來說,信譽比什麼都重要。韋曉麗將目光轉向了許志飛,這也許是她在這個現場自認為最信任的人,許志飛望著韋曉麗的質詢目光,自覺兩難,想說,又不知道這個原本許建國該起頭的解釋,如果自己越級而上,會不會到最後搞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自己還可能落得個立場不穩的罵名,他能只能把同樣的目光投向了許建國。
許建國當然也自知自己這時候犯傻實則自己就是個眾人面前的傻子,是時候該拎拎清自己了。此時他的腦子一直回想著五人當時統一口徑時的場面,他也當著其它人的面點頭同意「實話實說」。
許想國依然在現場沉默著,然而韋曉麗怎能讓這麼個合作方遮遮掩掩,躲躲閃閃,好歹她也是甲方,立馬甩起殺手鐧,說道:「既然貴廠不願意給一個合理的解釋,那我們也只能公事公辦,小王,你給客戶發郵件,把貨品的情況反饋給客戶。」
韋曉麗眼神最後只停留在了許志飛身上,然後毅然的招喚著團隊其它人離開。韋曉麗轉身離開的步子邁的很堅決,但是眼神中卻流露著遺憾和失望。
志緯團隊這樣的舉動,讓在場的騰飛員工都看明白了,一把手這樣的唯唯諾諾真會把廠子搞弄垮的,他們這些人沒日沒夜沒工資的忙活這麼幾天,到頭來連個實話都說不出來。看著韋曉麗他們的背影,一些員工騷動起來,低聲喊著「許廠,許廠」,張芳還直接走到許建國身邊,拉著他的袖口,急切又輕聲地說道:「許廠,你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都說好的。」然而許建國依舊木納地站在原地,閉而不言,唯一的舉動就是目光向所有人掃視了一遍。
許志飛和劉玉良倒是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好幾次像脫僵的野馬想衝到韋曉麗面前,去攔住他,去說清楚,但是都被手快的劉玉良給一把拽住,提醒他槍打出頭鳥,但是這一次這批野馬被掙脫了,在眾人的注目下,快速跑向韋曉麗,氣喘吁吁地說道:「韋董,你等一等,我來給你解釋。」
韋曉麗聽見了許志飛的挽留之音,也配合地戛然止步,這兩雙被信任的眼神又對視上了,只不過韋曉麗的神情依然嚴肅,在包裹著的高冷氣場下,許志飛感受到了逼人的寒氣,冷中帶刺,寒中見冰。
走南闖北的韋曉麗自然明白孰輕孰重,清楚許志飛冒出來會面對的種種情形,她認為對公的業務,為難企業但絕不為難人,對許志飛是這樣,之前對許建國的初衷其實也是這樣。他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說道:「許先生,你下午到我們住的地方,我們再一起聽你解釋。」,隨後留下一隊的背影,消失在原地駐停的人群中。
韋曉麗走後,許建國被眾人圍了起來,有說他「窩囊」,也有說他「廢物」,更有人直接喊出讓他下台,還大家工資。許建國只是連聲說著對不起,對不起。像一個局外人的許志飛,此刻正在找他的援兵,劉玉良,方意,張芳,這些都是當初想法一致的同一戰壕兄弟姐妹,不能看著許建國就這樣倒在輿論的討伐聲中,更重要的是現在關鍵不是內亂,而是要安內。
許志飛在混亂的人群中,一一叫上劉玉良、方意、張芳,護送著許建國離開圍堵的人群,來到相對安全的辦公室。許志飛這次沒有讓許建國有喘息的機會,立馬開出了選擇題,讓許建國當眾表態。
「許廠,我去和韋曉麗談,我說的代表公司的意見,或者是你的意見,你同不同意,你就在我們這些自己人面前表個態吧,我也好有分寸。」
許建國這下倒是清醒了,急忙同意加表態:「志飛,下午我和你一起去,我覺得我對不起大家,這鍋不能讓你一人背。」
敲開韋曉麗的住處門,韋曉麗看見許志飛的背後又多了一個許建國,倒是出乎她的意外。只不過從神態看,許建國的狀態比上午好多了,韋曉麗暗自在想,這應該是一個好好溝通的態度。
落座後,許建國又是連聲說著對不起,對於這樣的老套路,韋曉麗自然不想再觀摩,直接打斷了她,說道:「下午的時間是為許志飛留的,還是讓許先生自己說吧。」
許志飛看了看許建國,然後站起來,身體筆直地沖韋曉麗他們開口。
「韋董,這次我們的產品確實替換掉原來供應商,我想你也看到了,我們的拉鏈用了KYY。你要說原因那我告訴你,是因為我們在自檢中發現原來供應商的產品批次有瑕疵,不合格。我們第一時間要求他們換貨,但是時間上不允許。所以我們就換了家供應商。」
既然許志飛主動提到了KYY,也正是韋曉麗上午查驗時好奇的一點,就當面問了起來:「你們有這麼多選擇,為啥偏偏要選用KYY的產品,既增加了成本不說,你看還不符合合同中的產品說明,這怎麼看都是一筆賠本的生意,難道你們做決定前沒有考慮過這些?」
許志飛繼續解釋到:「我知道貴公司的高檔產品選用的是KYY拉鏈,KYY應該也是你們的合格供應商。我們選用KYY也是基於這兩方面考慮,一是品質,我們騰飛雖然擅自更換了供應商,但是我們品質往上靠,選用一線品牌,就是要體現出我們騰飛廠對這批產品,對初次合作的重視,這二是我相信你們自己的供應商應該有比我們更嚴格的准入體系,能進入你們的供銷庫,那應該是各方面都做的很優秀。選用KYY也表明了我們騰飛廠不論代價如何,也要把優秀的用意體現出來。」
許志飛的解釋很誠懇,也很接地氣,韋曉麗之前凝凍的嚴肅之情也多了點舒坦之意,這時,許建國做了那一天讓大家感覺最符合這個廠長身份,也最感動大家的一件事。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有點鄒巴巴的紙,遠看,紙上幾乎沒有留白處,密密麻麻但又不整齊地布滿了字跡,近看,卻是一連串手寫的名字,名字後還有紅色的小點,那是每個簽名者的手印。
許建國激動而又顫抖地說道:「韋董,你看,這是我們員工的簽名和手印」,說到關鍵處,許建國夾帶著激動之情又提高了說話分貝,「這些都是為了這次換KYY產品主動放棄收入員工的簽名,我對不起他們,為了這次能夠順利出貨,公司付出不說,員工做出的犧牲真的太大了」。
許建國說完,把這張簽名之紙放在了韋曉麗的面前,一個男人好不容易在眾人面前也泛起了淚珠。韋曉麗盯著這些密密麻麻的簽名,也被這感動的氛圍渲染著,臉部表情透露著內心的真情。
許志飛望著這冰融暖心的場景,感覺機會來了,趕緊趁熱打鐵,說不好韋曉麗就破防了,轉頭贊同廠里之前的變動了。
「韋董,許廠手中的這張簽名紙和這次替換KYY公司產品的主意都是我想出來的,和許廠無關,如果你一定要追究責任人吧,那就一定是我,和其他人無關。我只求你不要退單,儘量替我們去說服客戶,因為這些產品的背後是聯結的是每一個員工的家庭,他們已經付出了很多,不能再讓他們的家人再來替我們承擔更多更多。」
「是啊,韋董,也算我一個,我是這個廠里的第一責任人。」
見許志飛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窗戶紙也早已捅破,也就該打開天窗說亮話了。許建國也知道自己正確的做法是怎樣。
聽著他們倆的坦誠和請願,韋曉麗眼前浮現的是那些純樸員工的畫像,她們單純、認真、她們熱愛著她們的工作,也熱愛著自己的工廠。韋曉麗在心裡給這些場景備註到:她們每一個人應該享有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韋曉麗在感動過後,也被自己的那股柔軟所征服,她開始思考如何替眼前這二許去說服客戶,如何讓騰飛的每一個員工少點犧牲。甲方和乙方此時奇蹟般地捆綁在了一起。
「許廠,志飛,你們先回去吧。你們的想法我清楚了,我們內部商量下,有消息我聯繫你們。」
許建國和許志飛到這個階段,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對得起員工,對得起自己了,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給韋曉麗和命運了。離開前許建國還一直對韋曉麗說著:「韋董,幫幫員工,幫幫我們」;「韋董,我替騰飛廠工先謝謝你。」,然後代表全體員工深深地在韋曉麗面前鞠了一個躬。
目送許建國和許志飛離開後,韋曉麗立即召集所有人員召開緊急會議,韋曉麗在團隊面前第一次就替換事件正式表態:「我們要去說服客戶,讓他們能夠接受訂單產品,我認為騰飛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商。」
聽到老闆的態度,隨行的員工也就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了,各就各位,放手去干。韋曉麗則守在電腦前,等待著客戶的確認回覆郵件。韋曉麗比喻這郵件就像一個押注,他們自己的勝與負也在此一搏。
一個小時過去,對方沒有回覆;半天過去,對方沒有回覆;二十四小時過去,對方依舊沒有回覆。那個時候,韋曉麗想砸電腦的心都有。終於第二十八小時,等待已久的收件箱裡湧進了一封新郵件,韋曉麗屏住呼吸去查看,是客戶的郵件。而下一步就是去點擊郵件內容,韋曉麗閉著眼睛敲下了打開菜單。
「是同意、是同意,客戶同意我們的方案了。」還是其它員工先替韋曉麗揭曉了答案,也讓韋曉麗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她激動地說著「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徹底釋放著,有擁抱在一起的,有相互擊掌歡呼的。用開心、興奮吹散這幾天壓抑的陰霾,如同推開望著窗外一樣,太陽衝破著雲層,將那一抹光亮照亮大地。
韋曉麗同樣也是一個藏不住的人,也不讓這個好消息過夜,心急的她趕緊叫來許建國、許志飛他們一起來分享。
「許廠,你的要求,我給你辦到了,你可欠我一個人情噢。」
許建國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再聽一遍。韋曉麗對許建國小孩般地舉動視作他的幽默,亦或是他繃緊的神經還沒有完全緊松下來。她一字一句的重複著剛才的話,還特地再三提高音量強調對方同意了。
許建國這次算真的聽清楚了,哇的一聲癱坐在沙發上,整個人都軟掉了。許志飛見狀,趕緊一邊攙扶,一邊喊著:「許廠,許廠,你沒事吧」,韋曉麗則趕緊倒來一杯熱水給許建國遞了過去,幾口水下去算慢慢回個神來,不過剛才的情景確實把許志飛給嚇了一跳,一個已經回神,一個還臉色蒼白。
韋曉麗看著眼前這樣的場景,心情反而變得沉重起來,他開始慢慢理解許建國了。許建國不像一個企業家,更像是一個大家長。像騰飛這樣的鎮辦工廠,幸福的意義要遠遠大於殘酷的市場。在他的職責中,讓每一個員工有工資拿,有口飯吃,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他的全部,必竟關心市場的是個別人,而關心安穩的是全體職工。許建國得處處護著他們,護著工廠。許建國之前「怯生」的舉動是因為他遇見了風險,他不忍心這些沒有經過大風大浪,甚至還有些天真般的員工去面對這些,甚至替他去扛這些。許建國之前是準備好了他一個人,但應該沒有替所有人準備好。
風和日麗的日子,給人以舒暢的心情,也給人以美好的祝願。隨著最後一箱產品順利裝櫃,志緯的這批訂單終於順利出清。看著貨櫃駛出工廠,在場每個人的眼神中都裝著故事。從坎坎坷坷到有驚無險,從初次牽手到強強聯手,企業間在缺位中填補著增信的共識,個人間也在遇事共謀之中更加包容了對方,也更加熟知了對方。
臨走前,韋曉麗特地單獨約了許志飛來住處喝茶。這也是這件事情發生以來,大家都可以不帶任何工作角色的純粹品茗閒談。韋曉麗從包中拿出了前段時間出國帶來的禮品,還捎帶了兩本書給他。
「這是我前段時間去義大利帶來的巧克力,帶來幾份,給你嘗嘗。還有這幾本書,我覺得對你現在的工作有幫助,你空了可以去看看。」
許志飛也不把自己當個客人,放在面前的東西很自然地照單全收,嘴中倒時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
韋曉麗見許志飛一點都不見外,倒也放心了許多,徑直地把自己臨走前想要表達的想法提了出來。
「志飛,從這次事件中,我也看到了你的魄力。騰飛廠是一個認真做事的工廠,但是市場經濟下,就會有競爭,就會有強者,勝敗也會變成常態。如果一直在襁褓之下,不去正視市場的殘酷和現實的嚴峻,或者說不去作出改革,將來的發展一定會遇到麻煩和瓶頸。」
韋曉麗的語速轉而漸慢,似乎接下來的意見是更想得到許志飛的答覆。「志飛,你是一個想做事,想幹事的,你有沒有想過去深圳,去志緯,去更大的舞台施展你的才華,實現你的夢想。」
許志飛聽到韋曉麗對自己發出的邀請,像做夢似的。眼神中原先的那種自信、大膽、果斷突然轉換成了幻想、初醒和迷茫。韋曉麗理解自己想法拋出的突然,也對許志飛的左右為難感同身受。
她走到許志飛身旁,深情的看著他,然後拍了拍她的肩膀,柔聲地說道:「我在深圳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