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迎接黎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KYY公司的洽談如期順利,所有時間進程都在按照雙方合同約定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倉庫早就為迎接這批來料留好了位置,相關工位上工人早就盼望著可以順利接續之前工期。

  這段時間,方意每次來到車間巡崗,總能感受到員工精氣神方面的顯著變化。雖然做這批貨影響了他們的收入,但是熱火潮天的場面絲毫沒有退缺。每每走到他們身邊,問著他們累不累,苦不苦,得到幾乎都是一致的回答「不累」、「不苦」、「值」!這或許就是那時候員工愛崗敬業,愛廠如家最真實的寫照。

  KYY產品匹配後的小試和中試都在張芳的安排下進行,從驗證的報告來看,品質、色差等方面均優於之前。有了張芳的這張「通行證」,方意更是讓車間開足滿力,擼起袖子加油干。

  而劉玉良和許志飛則在商量著應對志緯集團抽查的對策,想形成兩人的統一意見後,報許建國去定奪。畢意這是這批產品迎接黎明前的必須要跨過去的坎。按照合同規定,他們在這批產品出貨前會進行一次嚴苛的全方面品質抽查。抽查合格方可裝箱放行。

  「老劉,如果志緯問起來,我們怎麼說我們換供應商這件事?」、

  「瞞是瞞不住的,況且他們抽查本身也會發現。我的意見是照實說,是怎樣就是怎樣。我們雖然在供應商的環節上有問題,但是我們也做了補救辦法,何況為了這批訂單,廠里上上下下都做出了犧牲。」

  「也只能這樣了,老天保佑,順利過關。」

  「靠天先還是靠己吧,哈哈哈,我們做好我們能做的,剩下的交給對方了。」

  「對、對、對。。。。。。」

  在許建國的辦公室里,劉玉良和許志飛把他們的想法提到了案頭上,面對馬上要出現的「毛腳女婿見丈母娘」場面,留下好印象才是行穩致遠的關鍵。許建國邊翻開著日曆本,邊問道:「志緯他們什麼時候來?」

  除了KYY公司打擦邊球的事讓許志飛親自出馬,整個訂單跟進的廠方代表還是劉玉良,因此志緯集團何時過來,也只有他最清楚。

  「應該快了吧,具體通知還沒收到過,不過我們得提前準備起來。」

  許建國點了點頭,繼續問:「你們有什麼打算?」

  還是劉玉良出面,代表他們倆把意見歸總請示許建國。

  「我們認為還是實話實說,是怎樣就是怎樣,做生意首先就是要誠信。我想,說明原因,也講清楚我們的難處和最後的處理方式,志緯應該會理解我們的用意。」

  許建國更喜歡拿數字來說話,繼續追問道:「有多少把握?」

  「七到八成吧。」劉玉良自認為信心十足地回復著,

  「七八成不夠,起碼也得九成半。」

  看來許建國顯然對這個回答不是很樂觀,直接向兩位要求到。劉玉良和許志飛領到許建國隨口開出的任務單後,繼續開足馬力忙起來了。

  志緯集團的來訪函來的正是時候,就如說曹操曹操就到。還沒等劉玉良和許志飛的打補丁工作完全收尾,韋曉麗的名字已經赫然上了騰飛箱包廠的工作日曆表。

  韋曉麗親自掛帥帶隊,收到來訪函的即刻,許建國就如同兵臨城下,倍感壓力。不僅接待要提級,廠容廠貌,安全生產,研發實力這些關鍵環節也要提級,覺不能出任何閃失和紕漏。另外還要盯著劉玉良和許志飛他們倆趕緊把手頭工作收尾。

  到訪的日子終於到來,許建國親自帶隊,帶上劉玉良和許志飛去車站迎接韋曉麗一行。廠裡面的事則交給方意和張芳,讓他們作最後一次檢查,該打掃的打掃,該落實人的即刻見人見崗。

  「幾點的車?」

  許建國一邊發問,一邊看著自己手錶上的時間?

  「十點半吧。現在車站廣播也沒說晚點,應該快到了吧。」

  劉玉良回復著許建國的問題,許志飛則早早的搶占了出口的有利位置,把迎接牌舉得老高。牌子上用超大字體寫著「歡迎志緯集團韋董一行」。

  由深圳開往BJ的1916次列車已經到站,請接站的同志到出站口等候。隨著車站廣播的再度想起,原來稍顯略空的出站口瞬間熱鬧了起來,離出站通道近的有利位置更是被接站的人流堵的水泄不通。好在許志飛一直占據著有利位置沒有離開,讓他能更好地發現來賓,也能讓來賓比較方便的看到他。

  「來了,來了」,隨著許志飛遠遠望見韋曉麗一行人從內向出站口順流出來,他一邊及時向身旁兩位傳遞信息,一邊再次把迎接牌舉的再高點,另一隻手也開始舞動招手起來。


  「韋董,這裡,這裡!」

  許志飛提高音量叫喊著,生怕在眾多接站人群的招喚聲中被覆蓋掉。好在沒有成為沉默之音,張望尋找的韋曉麗也很快接收到了對自己的叫喊聲,順著聲音的方向,遠遠的兩個熟悉的眼神就這樣默契又熟悉般的對視上了。

  許建國、劉玉良和許志飛三人隔著出站口的柵欄,和韋曉麗一行打著招呼互動著,直至售票員再次驗票放行,甲方乙方終於無隔欄的握起了手。許建國親自上前打開了車門,其他兩位則協助著志緯的其它同行人員一起把行李放置在後備箱。

  一路上,許建國向他介紹著海秀縣、春山鎮及山海村的基本概況和發展情況,也不時的發出邀請想讓志緯來當地投資興業。很少來到內地的韋曉麗被這片原生態的景象所震撼,連聲說:「太美麗、太漂亮了!」

  橫幅、彩旗,加上員工的列隊歡迎,這是騰飛箱包廠延續多年的最高級別歡迎儀式,這次也不例外。客人下車後,許建國沒有直接把他們往車間和倉庫引,而是直接把他們帶進了厂部的大會議室。

  茶杯上已經沏上了上好的龍井,水果盤上裝滿了大個的山裡特產,中間的橫幅依然打著相似的歡迎標語,廠里最漂亮的女員工也被臨時充當起了服務員。韋曉麗見到此景,心裡第一直覺就是「這騰飛箱包廠的歡迎有點特色,第一波剛告一個段落,第二波就緊隨起後」。

  韋曉麗當然也很清楚自己的角色,既然是賓客,那就不能反客為主,先看看主人的安排計劃吧,於是也示意同行人員一一落座。

  相互介紹,致歡迎辭,介紹訂單生產情況,繼續表達加強合作的意願,雙方的交談如程序式,一環接著一環,緊密的配合進行著。而韋曉麗團隊更關心的是實際產品的出樣情況,見許建國一直沒主動提起,便自行開口拋磚引玉,希望對方能夠少點虛的,來點實的,明白他們此行的核心目的是什麼。

  「許廠,非常感謝你給我們介紹了這麼多貴廠的情況,你看能不能帶我們去看看訂單產品的完貨情況?」

  原以為聽完韋曉麗的意見,許建國會馬上行動,安排下屬落實驗貨查看的事宜,沒想到他卻不緊不慢地抬手看了下錶針上的時間,然後拋出的竟然是讓安排大家去吃飯的想法。

  「韋董,你看這快到飯點了,要不我們先吃飯,飯後再看。」

  韋曉麗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說不上來。開公司這些年,內地供應商地方也走了幾個,基本上的套路也都是先看產品,再聯絡感情。感情估然重要,但產品是合作的根基。如果根基都不紮實,感情再深又能怎樣。於是她表情轉為稍許嚴肅地駁回了許建國的建議,堅持先看產品。

  「許廠,我們這次是為訂單、為產品而來,這批貨畢竟是我們第一次合作,我還是不放心,想先看看產品,麻煩您帶我們去下現場。」

  許建國原以為備好了如意算盤,感情投資先加碼,再利用時間差可以做些現場調整和布局,但實際情況是對方壓根不領情,拗不過金主爸爸的許建國只能順從韋曉麗的意見行事。

  所有人來到倉庫,韋曉麗順手拆箱拿出一件產品,許建國他們預料中的事如期發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