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峰迴路轉
碰頭會一結束,所有人都各自忙開了。許建國坐陣辦公室,接收著各路的交辦執行進度信息。方意回到辦公室就親自聯繫起供應商來,義正辭嚴地表達著廠里的立場和決定,希望得到對方的同意。對方聽完方意的來意後,態度倒是一直誠懇,可是關鍵問題就是遮遮掩掩。
「方主任,你說的都對,我們接受,我們改正。」
「那李廠,你們什麼時候可以把新的備貨給我們供上,我們這個是重點客戶的產品,時間緊,要求也高,你們馬虎不得!」
「這個我們一定儘快、儘快!」
溝通完後,方意是一路搖頭進了許建國的辦公室,看見自己女婿一臉訴苦,真是又愛又恨,誰叫自己女兒看中意呢。但問題總不能當作攔路虎視而不見,許建國只能叫方意繼續去盯著現有這家供應商,實際上他自己內心的天平早已偏向了劉玉良和許志飛一邊,天佑他們能夠一切順利。
至於劉玉良和許志飛,他們的分工其實非常清晰,劉玉良負責尋找新的供應商,而許志飛則負責去打探志緯集團的對於拉鏈這事的態度。
許志飛拿起電話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如此反覆,看得出來,他自己都有點心神不寧。雖然已經把要說的話,要表達的意思反覆揣摩了很多遍,但是真要行動了,動真刀真槍了,滿滿鼓起的勇氣還是小小的癟了下去。好在劉玉良時不時催著要許志飛的進展,憑著師傅對自己的信任,怎麼也不能在這個關鍵節骨眼上使小聰明。他終於戰戰兢兢地拿起電話撥了出去。
「喂,韋董你好,我是騰飛箱包廠的許志飛,不知道你還有印象不?」
「許志飛,我當然記得了,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了。是遇到什麼事情了嗎?」
親眼所見的韋曉麗是一個氣場十足、知性、美麗又帶有高冷的女強人形象,然而電話中的她卻是另一般風味,多了些柔和,多了些慢性子,也多了些聽別人講話的耐心。當然這對許志飛來說也算一種好感吧,準確地講應該是雙方都給予相互間的好感吧。
也正是這一種好感,讓許志飛之前的設防心理慢慢轉化成內心的自信,他帶著廠里給他的任務和韋曉麗開聊了起來。
「韋董,上次來算是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你們做事的嚴謹,對品質要求的苛刻都是我們回去後正在努力學習提高的。」
韋曉麗聽到許志飛對自己公司的讚賞,發出了會心的笑聲。雖然這樣的讚賞她已經聽了無數遍,褒獎的語境也都大同小異。但是從許志飛口中說出來,她聽完可以說是真的開心。就像之前,這個年輕人站在自己面前,她用眼神停留在他身上,她看到了他身上的與眾不同,是一股不怕輸,敢闖蕩,能成大器的強大氣質。她那時就賭定,這個後生前途無量。當然,韋曉麗也明白,眼前這個電話肯定不是僅僅聊天這般閒情雅致,都說無事不登三寶殿。
「哪裡,哪裡,我們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晚點還有個會,說說你的事情吧。」
許志飛見韋曉麗一直在催著自己說重點,沒轍,只好想著法子開門見山。
「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我們一直想提高我們的工藝技術水平,後期有機會可以更多地保證你們的訂單。比如拉鏈,如果你們用在高檔箱包上,會有什麼要求,一般會找什麼樣的供應商?」
「拉鏈,怎麼突然想到拉鏈了?」韋曉麗明白,工廠如果聊到高檔箱包的製成關鍵,一般關注的重點多是面料、內襯,關注的關鍵多是與功能性相關。拉鏈這種配飾屬於關注的第二梯隊,很少有人會把它當首要關注重點提出來。韋曉麗預感許志飛這應該話裡有話,難免不讓她和訂單產品的拉鏈問題聯繫在一起。「怎麼,是不是訂單生產需到麻煩了?」
訂單,生產,交期,這些都是許志飛在電話前,腦子裡梳理了多遍的禁忌詞,如何避雷這些敏感詞也是溝通的另一個重點,甚至比單純繞彎子更關鍵。他趕緊回復到:「韋董,我們生產都一切正常,也歡迎你抽空到我們公司去現場參現指導。」
韋曉麗聽完,心裡倒是掂量和嘀咕著許志飛所說的。韋曉麗想,這還能信誓旦旦地邀請我去參觀,沒點把握是不會從他口中說出來的。於是也就適當防鬆些了對生產遇阻的擔憂,於是就順其自然地朝著許志飛想聊的方向聊開了。
「好啊,有時間我一定過去。看一看你們山水,嘗一嘗你們的特產,當然還要實際再看看你們生產和設計的實力。」
「歡迎,歡迎,我代表廠里全體職工歡迎您隨時蒞臨指導。」
「別,別,指導談不上。對了,你說的拉鏈我們也是對應高中低檔,如果拿高檔的來說,我們一般會選擇KKY公司的產品,他們家的品質還是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和客戶的認可的。」
「KKY公司,久聞大名啊,下次有機會,一定去他們家學習參觀下。」
「如果想去參觀,我可以牽線。好了,我馬上有個會,期待有機會我們再次見面。」
掛下電話,許志飛傻傻地許久才回過神來。他簡直不相信韋曉麗沒怎麼為難他就給了他想要的答案。孰不知他想要的這個答案,三分來自於他的話術,更重要的七分是來自於韋曉麗對他的倍加信任。
劉玉良得到許志飛提供的KKY公司信息後,即時接棒開啟與KKY公司的洽談。一輪詢價下來,價格普遍都高於目前供應商,就連最適合替代的產品型號,報價比現有的高出三分之一。劉玉良掂量以後,覺得自己做不了主,這還是需要集體討論的結果。
許建國又一次成了會議召集人和主持人,四人又齊刷刷地來到他的辦公室。秉承中庸之道的他依然還是把話語權先讓給大家,讓四人各抒己見。然而方意和張芳半天說不出半個完整意思來,只是反覆地說著「好是好,可是這費用問題還是讓領導來定奪,我們執行就是。」
劉玉良倒是有些想法,他提出了要省就省自己的觀點。「許廠,物料的錢該花還得花,我們要省只能省自己。KYY廠我再去聯繫,爭取再還一些價格。但是因這次事件導致的成本投入增加,只能我們自己去攤薄這筆投入。不能轉嫁這轉嫁那。」
許建國認真地聽著,時不時的點了點頭,表達著視作認同的肢體表態。見領導都點頭了,方意和張芳也跟著附和著表達著對方案可行性的認同,同時保證只要廠里一聲令廠,堅決完成調整後的產能與品質。輪到許志飛了,他儘管同樣也做著同意的表態,但是他似乎覺得單純說同意還不夠,還得加點料,把自己的新想法抖出來,說給大家聽聽。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如果要去填補增加的成本,我願意從我的工資裡面扣。」
許志飛此話一出,頓時把之前其它人的輕鬆勁給瞬間吞了回去,個別人渾身不自在勁立刻冒了出來,臉色也突然繃緊陰暗了起來。好在劉玉良關鍵時刻站到了許志飛一邊,把贊同票投向了他。
「我也願意和志飛一樣,把我的這份工資貢獻出來。」
二票贊成,如果再能爭取到關鍵一票,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這事在關鍵人群中就可以獲得通過,也就有了繼續做員工工作,得到他們同意的機會。許志飛和劉玉良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對準了許建國。
面對他倆目光中的期待和需求,許建國清楚解鈴還需系鈴人的重要性。不管這算不算逼宮,他這一票的含義已遠遠超出了投給誰這麼簡單。反覆斟酌而後,他決定站在發問人這一邊。
「那我說說我的意見吧,我也同意把我的工資全額拿出來。」
面對五人間的意見破冰,似乎也讓整個辦公室里凝重的氣氛也來了個喘息,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射進來的一瞬間,五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輕鬆的笑臉。
接下來,群眾工作的主力自然而然放到了方意身上,方意當然也責無旁貸。他按照班組、車間、科室分類召集,一次攻破。群眾不理解的,他就站在台階上,提高音量做解釋;群眾事後有反悔的,他就一對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說明。終於全員的意見統一到一條線上來。
機器轟鳴、人崗到位、燈火通明,有條不紊,騰飛箱包廠的「總攻」開始了。
「方主任,你說的都對,我們接受,我們改正。」
「那李廠,你們什麼時候可以把新的備貨給我們供上,我們這個是重點客戶的產品,時間緊,要求也高,你們馬虎不得!」
「這個我們一定儘快、儘快!」
溝通完後,方意是一路搖頭進了許建國的辦公室,看見自己女婿一臉訴苦,真是又愛又恨,誰叫自己女兒看中意呢。但問題總不能當作攔路虎視而不見,許建國只能叫方意繼續去盯著現有這家供應商,實際上他自己內心的天平早已偏向了劉玉良和許志飛一邊,天佑他們能夠一切順利。
至於劉玉良和許志飛,他們的分工其實非常清晰,劉玉良負責尋找新的供應商,而許志飛則負責去打探志緯集團的對於拉鏈這事的態度。
許志飛拿起電話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如此反覆,看得出來,他自己都有點心神不寧。雖然已經把要說的話,要表達的意思反覆揣摩了很多遍,但是真要行動了,動真刀真槍了,滿滿鼓起的勇氣還是小小的癟了下去。好在劉玉良時不時催著要許志飛的進展,憑著師傅對自己的信任,怎麼也不能在這個關鍵節骨眼上使小聰明。他終於戰戰兢兢地拿起電話撥了出去。
「喂,韋董你好,我是騰飛箱包廠的許志飛,不知道你還有印象不?」
「許志飛,我當然記得了,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了。是遇到什麼事情了嗎?」
親眼所見的韋曉麗是一個氣場十足、知性、美麗又帶有高冷的女強人形象,然而電話中的她卻是另一般風味,多了些柔和,多了些慢性子,也多了些聽別人講話的耐心。當然這對許志飛來說也算一種好感吧,準確地講應該是雙方都給予相互間的好感吧。
也正是這一種好感,讓許志飛之前的設防心理慢慢轉化成內心的自信,他帶著廠里給他的任務和韋曉麗開聊了起來。
「韋董,上次來算是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你們做事的嚴謹,對品質要求的苛刻都是我們回去後正在努力學習提高的。」
韋曉麗聽到許志飛對自己公司的讚賞,發出了會心的笑聲。雖然這樣的讚賞她已經聽了無數遍,褒獎的語境也都大同小異。但是從許志飛口中說出來,她聽完可以說是真的開心。就像之前,這個年輕人站在自己面前,她用眼神停留在他身上,她看到了他身上的與眾不同,是一股不怕輸,敢闖蕩,能成大器的強大氣質。她那時就賭定,這個後生前途無量。當然,韋曉麗也明白,眼前這個電話肯定不是僅僅聊天這般閒情雅致,都說無事不登三寶殿。
「哪裡,哪裡,我們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晚點還有個會,說說你的事情吧。」
許志飛見韋曉麗一直在催著自己說重點,沒轍,只好想著法子開門見山。
「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我們一直想提高我們的工藝技術水平,後期有機會可以更多地保證你們的訂單。比如拉鏈,如果你們用在高檔箱包上,會有什麼要求,一般會找什麼樣的供應商?」
「拉鏈,怎麼突然想到拉鏈了?」韋曉麗明白,工廠如果聊到高檔箱包的製成關鍵,一般關注的重點多是面料、內襯,關注的關鍵多是與功能性相關。拉鏈這種配飾屬於關注的第二梯隊,很少有人會把它當首要關注重點提出來。韋曉麗預感許志飛這應該話裡有話,難免不讓她和訂單產品的拉鏈問題聯繫在一起。「怎麼,是不是訂單生產需到麻煩了?」
訂單,生產,交期,這些都是許志飛在電話前,腦子裡梳理了多遍的禁忌詞,如何避雷這些敏感詞也是溝通的另一個重點,甚至比單純繞彎子更關鍵。他趕緊回復到:「韋董,我們生產都一切正常,也歡迎你抽空到我們公司去現場參現指導。」
韋曉麗聽完,心裡倒是掂量和嘀咕著許志飛所說的。韋曉麗想,這還能信誓旦旦地邀請我去參觀,沒點把握是不會從他口中說出來的。於是也就適當防鬆些了對生產遇阻的擔憂,於是就順其自然地朝著許志飛想聊的方向聊開了。
「好啊,有時間我一定過去。看一看你們山水,嘗一嘗你們的特產,當然還要實際再看看你們生產和設計的實力。」
「歡迎,歡迎,我代表廠里全體職工歡迎您隨時蒞臨指導。」
「別,別,指導談不上。對了,你說的拉鏈我們也是對應高中低檔,如果拿高檔的來說,我們一般會選擇KKY公司的產品,他們家的品質還是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和客戶的認可的。」
「KKY公司,久聞大名啊,下次有機會,一定去他們家學習參觀下。」
「如果想去參觀,我可以牽線。好了,我馬上有個會,期待有機會我們再次見面。」
掛下電話,許志飛傻傻地許久才回過神來。他簡直不相信韋曉麗沒怎麼為難他就給了他想要的答案。孰不知他想要的這個答案,三分來自於他的話術,更重要的七分是來自於韋曉麗對他的倍加信任。
劉玉良得到許志飛提供的KKY公司信息後,即時接棒開啟與KKY公司的洽談。一輪詢價下來,價格普遍都高於目前供應商,就連最適合替代的產品型號,報價比現有的高出三分之一。劉玉良掂量以後,覺得自己做不了主,這還是需要集體討論的結果。
許建國又一次成了會議召集人和主持人,四人又齊刷刷地來到他的辦公室。秉承中庸之道的他依然還是把話語權先讓給大家,讓四人各抒己見。然而方意和張芳半天說不出半個完整意思來,只是反覆地說著「好是好,可是這費用問題還是讓領導來定奪,我們執行就是。」
劉玉良倒是有些想法,他提出了要省就省自己的觀點。「許廠,物料的錢該花還得花,我們要省只能省自己。KYY廠我再去聯繫,爭取再還一些價格。但是因這次事件導致的成本投入增加,只能我們自己去攤薄這筆投入。不能轉嫁這轉嫁那。」
許建國認真地聽著,時不時的點了點頭,表達著視作認同的肢體表態。見領導都點頭了,方意和張芳也跟著附和著表達著對方案可行性的認同,同時保證只要廠里一聲令廠,堅決完成調整後的產能與品質。輪到許志飛了,他儘管同樣也做著同意的表態,但是他似乎覺得單純說同意還不夠,還得加點料,把自己的新想法抖出來,說給大家聽聽。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如果要去填補增加的成本,我願意從我的工資裡面扣。」
許志飛此話一出,頓時把之前其它人的輕鬆勁給瞬間吞了回去,個別人渾身不自在勁立刻冒了出來,臉色也突然繃緊陰暗了起來。好在劉玉良關鍵時刻站到了許志飛一邊,把贊同票投向了他。
「我也願意和志飛一樣,把我的這份工資貢獻出來。」
二票贊成,如果再能爭取到關鍵一票,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這事在關鍵人群中就可以獲得通過,也就有了繼續做員工工作,得到他們同意的機會。許志飛和劉玉良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對準了許建國。
面對他倆目光中的期待和需求,許建國清楚解鈴還需系鈴人的重要性。不管這算不算逼宮,他這一票的含義已遠遠超出了投給誰這麼簡單。反覆斟酌而後,他決定站在發問人這一邊。
「那我說說我的意見吧,我也同意把我的工資全額拿出來。」
面對五人間的意見破冰,似乎也讓整個辦公室里凝重的氣氛也來了個喘息,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射進來的一瞬間,五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輕鬆的笑臉。
接下來,群眾工作的主力自然而然放到了方意身上,方意當然也責無旁貸。他按照班組、車間、科室分類召集,一次攻破。群眾不理解的,他就站在台階上,提高音量做解釋;群眾事後有反悔的,他就一對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說明。終於全員的意見統一到一條線上來。
機器轟鳴、人崗到位、燈火通明,有條不紊,騰飛箱包廠的「總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