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跑市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志飛決定跟著劉玉良試著干銷售,劉玉良對他也是關心倍加。手把手的教他如何找客戶,談價格,簽合同,發產品,雖然這些沒有教課書上的文字來的理論、系統,但是這畢竟是劉玉良多年自身摸索的實戰經驗,有過甜的爽感,也有苦的痛瑟。廠子裡對於劉玉良冒出帶徒的這個想法,也是大力支持,能給的條件儘量都給,剩下的就是放手讓他自己去搗騰。

  許志飛畢竟也是受過高等教育,再加上原先就在產品開發設計一線,對產品、價格本身就略知一二,所以劉玉良的言傳身教很快在他身上起了效果。眼看著自己的首任弟子日見上手,劉玉良開始計劃著帶他出山跑市場。

  志緯集團是劉玉良最近盯上待開發的一個新客戶,老闆是個港商,現在為了開拓內地市場,在深圳設立了運營總部。劉玉良之前給對方發了幾封郵件,郵件內容主要是介紹公司及相關產品和報價,但都石沉大海,一個月都等不來對方的一個回復。這不最近他就在掂量著這個事,打算親自上門去試試,還想好了帶上許志飛一起怎麼來個雙人組合搭檔。

  在徵得廠里的主要領導同意後,劉玉良也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許志飛。

  「小許,你這兩天收拾一下,和我一起去趟深圳。」

  然而許志飛的回答是如此的乾脆,連聲說「好!好!」。這一次劉玉良從許志飛的眼中看到了期待的目光,他感覺許志飛這匹好馬要開始放飛馳騁了。

  山海村那時沒有通鐵路,離得最近的火車站在10公里開外的海秀縣。每次出差對劉玉良來說是件又愛又恨的事,他總得提前先和大巴班車司機預約好,給留出多少行李空間,這樣它的這些樣品才可以和他自己一起如影隨行。這次也是一樣,又多了一個人,帶得樣品自然也多了,有塑質行李箱,也有一些尺寸小巧的公文、背後和皮質手包。兩個人手裡拎的加上肩上背的,滿滿當當的坐上了去火車站的路。

  綠皮火車,大包小包的乘客,車廂里飄蕩著各式味道,各地方言間招呼著你來我往,這是許志飛曾經求學之路的場景,那個時候他只想換個遠一點的地方去上學。也許他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再次踏入同樣的場景,只不過這一次走的更遠。

  海秀到深圳要坐28個小時的車,他們倆為了省錢,只買了硬座。劉玉良是老業務,練就了出差路上提神醒腦的「黃金搭檔」,那就是濃茶加香菸。那隻布滿茶垢的杯子裡總是把茶葉的量放滿杯中的三分之二,拿他自己的話來說,茶葉的量決定了提神的有效期。許志飛也早有耳聞老劉的出差神器,分杯喝了一口,痛苦的表情中回答著這茶可不是一般人能喝的下的。那時的綠皮車到站停靠時間都比現在的高鐵停留時間要長,對劉玉良來說留足了下車抽菸的時間。他常常會抽出一根猛吸幾口,那股舒爽勁也只有他自己能夠體會到。每每過了零點,他就開始加量到二根,泛黃的手指間依稀說著那些年走過路,那些年抽過的煙。

  許志飛那時是完完全全一個滴酒不沾的好同志,一路上不停的翻看著公司的樣本,生怕實戰時腦子突然一片空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看得累了倦了,就換著看自己隨身帶的小說調適下。他的茶杯里只有白開水,如他自己一樣,純真沒雜質。

  坐上28小時的車程,其實對於每一個普通人來說,都是一件難熬的事。許志飛也是出生以來第一次坐這麼久的車,剛啟程時的新鮮感、興奮感被隨之而來的疲倦感,困睡感擊打著煙消雲散。最後也在不得不佩服劉玉良熬夜功力的同時,趴在座位前的小桌上眯睡了起來。

  到達深圳站時,許志飛感覺整個人依然還在搖晃,哐當哐當的車輪與鐵軌的碰撞聲依然迴響在自己的耳邊,久久沒有消失。踉踉蹌蹌地跟著劉玉良來到住的地方,還沒來得及打開窗戶和深圳說聲早安,撲的一聲就趴在床上熟睡了過去。等劉玉良洗把臉見此現狀,走到床邊把許志飛扶正下,輕輕地在他身上蓋上了被子。

  許志飛中足足睡了一天,等他醒來時,發現劉玉良已經把各個樣品都整齊劃一地梳理好了,還認真細緻地貼上了標籤,標明著材質、尺寸、牢度、最低起訂量等信息,目的是為了讓客戶在挑選產品的同時能夠儘可能多地獲取其它與產品相關的信息。這個舉動倒是讓許志飛對劉玉良有點刮目相看,原來粗線條的形象里如今多了些許細膩的成份。

  「第一次出這麼遠的差,不習慣吧!」

  劉玉良見許志飛醒了,忙著放下手下的活,打開熱水瓶泡了一碗方便麵遞到了他的跟前。

  「來吃點吧。人是鐵,飯是鋼,吃完飯我們再說工作的事。」

  許志飛人是醒了,但整個狀態確實是焉了,給劉玉良的感覺就是還沒醒透。他大口吃著面,雖沒有狼吞虎咽般,但也是二口並作一口,最後連湯都喝了個底朝天。


  劉玉良見狀想笑,但又咽了回去,調侃地問他要不要再來一碗,許志飛連連搖頭,嘴裡回復著夠了夠了。

  飯過半後,能量的轉換也到了高峰,許志飛的狀態也到了劉玉良認為的醒透狀態,對話也自然轉到了正題。

  「你睡的這點時間,我也沒閒著,聯繫了以前的一個客戶,他願意做中間人引薦我們去志緯集團,到時你就按照我說的做,不說太多的話,不看太多的人。」

  「不說太多的話我知道,不看太多的人,這怎麼理解。」

  許志飛當年的書生氣對他來說,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容易聽話,缺點就是有時常常揪著一個小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這不,劉玉良就體會到了。對劉玉良而言,好的銷售就應該快、准、狠,少點拖泥帶水。但是誰又不是一張白紙起步的,除了天賦,剩下還得靠貴人指點。顯然許志飛是劉玉良自己欽點的兵,也得交由自己來調教。

  「不看太多的人就是你不要眼神老盯著別人,特別是女人,這樣在生意場上是比較忌諱的。你可以看看產品,當然也可以多看看我了。」

  劉玉良說著說著倒把自己給逗樂了,許志飛也似乎在這個問題被開竅了,跟著笑了起來,笑聲迴響整屋,也打散了原本路途奔波的勞累。

  「走,我們去和深圳打個招呼」。

  許志飛走出招待所的一瞬間,店外的一束陽光照了進來。撥開刺眼後的清晰,他親眼看見劉玉良口中的高樓大廈,路上的行人快速地行走著,很多人西裝筆挺,提著公文包,有些人還握著大哥大,站在路旁,手不停地筆劃著名,像是在談著大生意。深圳的馬路也是出奇的寬,寬到他從來沒有想像過,各式叫不出名字的汽車行進在路上,好不熱鬧。

  劉玉良像個導遊式的,帶他認識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而接下來要帶許志飛在深圳乾的第一件事倒不是直奔客戶地方,而是先換身行頭,去買西服。真所謂人靠衣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