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宴會(下)
汪直心中疑惑難耐。
這總旗是不知道自己剛剛說了些什麼嗎?
海貿的好處自己給出來了,隨隨便便一船貨就有幾十倍的利潤,對於朝廷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穩定稅源,而且尚未被任何一股政治力量掌控。
什麼東西?能比自己展示出的東西更為要緊?
他朝著封寇指的方向看去,只看見桌邊不顯眼的地方,有幾個拳頭大小的東西,被蒸熟了隨意擺放在盤中,汪直一時竟沒認出是什麼。
汪滶倒是認出來了,恍然開口道。
「我當封教頭說的是什麼東西,這是我從呂宋那邊無意中得來的甘薯,味道雖好,但在呂宋當地也不是什麼稀奇的玩意兒。」
「若真不稀奇,此物為何從未被人賣出過呂宋?」封寇反問道,汪滶和刀娘同時一怔,好像真沒聽說過甘薯買賣的消息。
「確實如此,汪某海上縱橫十幾年,竟然都沒聽說過有甘薯買賣,按道理這般甘美的吃食怎會無利可圖?其中必然有些門道,只是封教頭,此物即便甘美,也頂多算是個新的貨物罷了,怎能稱得上要緊?」
「一畝十石的東西,不要緊嗎?」
夏正和樓楠的眼睛瞬間掙得溜圓,汪直也摳了摳耳朵,只以為自己聽錯了。
一畝十石!這產量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小麥之類的作物,一畝地也就是一兩石的收穫!一畝十石!原來能養一個人的地現在能養十個人?
「封總旗!話可不能亂說,此物當真能有一畝十石的產量?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夏正面色嚴肅,樓楠在這種事上不算敏感,但夏正祖上是朝廷首輔,對於治國自然也有一番認識。
如果封寇所說的確實是事實,那相比之下,開海之事和這高產的作物之間,還真不好說誰更重要。
「之前家父和弗朗機人打過交道,正是他們將此物帶到呂宋種植,甘薯不僅產量巨大且極為耐旱,甚至在山坡上都能輕易種植。家父心念家鄉山地眾多,本想將此物帶回。誰知此物竟被弗朗機人當作『奇貨』,禁止出境。」
封寇拱手回到,扯起謊來已是輕車熟路。但他也有所保留,沒說這甘薯經過貯藏,會減重不少,且成分里缺乏蛋白質和油脂,所以若是只吃這個,不算太頂餓。
「後來家父身體原因,再未曾這個...這個...出海遊覽,此事便耽擱了下來,但他曾囑咐,讓我有生之年,千萬記得要將此物帶回我大明。」
既然搬出了死去的父親,夏正等人自然不好再隨意質疑,轉而一人一塊,拿起甘薯小心翼翼的研究起來。
封寇也拿了一塊,他鼻端親親一嗅,熟悉的甜香撲進鼻子,惹得他胃口大開。
封寇之前還挺愛吃紅薯的,但是封爸別說啃了,一聞就要吐。日常爺倆相依為命,吃飯也不會分開。所以封寇在家中很少買紅薯吃。
再後來,城裡推著小車賣紅薯的商販漸漸沒了蹤影,這一口紅薯便更難吃到了。
現在身在明朝呆了一年,這和記憶中一般無二的味道令封寇再也忍不住,剝開外皮便一口咬了下去。果然是滿嘴清甜。
「平波住口!這神物是要種......」樓楠急得下意識喝出聲來,但立刻反映過來,自己對這甘薯實在是一問三不知,即不知道種子什麼樣,也不知道究竟怎麼種,只是看外皮上有不少須子的痕跡,猜測這是如同山藥般種在土裡的作物。
而且這甘薯已經被煮熟了,估計也種不下去。
他自嘲的笑了笑,學著封寇的樣子剝開外皮下嘴便啃,入口便覺得又甜又糯,舌尖上還感覺到恰到好處的粘性,忍不住三兩口便將整個紅薯囫圇吃下。
「此物果然甘美異常,稱為甘薯確實十分貼切。這等作物,若是能移種回我大明,實在是一樁奇功。」
「若是船主真想藉此立功的話,可不能說這是作物。」
夏正仍是斯斯文文的吃相,但是吃完紅薯的速度也就比樓楠慢一丁點,此刻一句話說出,除了封寇若有所思之外,其餘人都是一愣。
「這,是祥瑞!」
汪直聞言,瞬間便反應了過來。
「對!對!這是祥瑞啊!」
若說是作物啥的,哪怕是新類型的糧食,報上去即便算是功勞,也不算大。
畢竟要推廣一種新的作物,時間上是要按年算的。新的糧食如何種?哪裡能種?有沒有什麼特定的蟲害疫病?如果受災,是減產還是直接絕收?
所以這甘薯,燒進去幾代人後,能推廣開就不錯了。
要知道,哪怕在北宋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占城稻這種神物,也推廣了將近四十年才鋪開呢。
四十年後,皇上都不知道是誰了。
所以報成作物,這玩意兒雖說也是一門可以流傳千古的功績,但對於自身,其實並無天大的好處。
但祥瑞就不一樣了。
沒辦法,當今皇上就喜歡修個道,煉個丹,問個天,平常人送兩頭白鹿白龜啥的他都能樂呵半天,這要是把從海外仙山求來的畝產十石的仙果獻上去,那不得起飛嘍!
到時候,百姓得了新的高產作物,皇上得了板上釘釘的天降祥瑞,一眾官員進獻有功,好處也少不了,汪直作為獻上祥瑞的功臣,不說開海結果如何,但保住性命總是不難吧。
皆大歡喜啊皆大歡喜。
夏正想的則更深一層。
沿海為何倭患不斷,走私禁之不絕,連大字不識的泥腿子都願意下海跑船?還不是因為江浙、兩廣、徽州、閩南這些地方,都是山地,實在沒法種田。
而按照剛才封寇說的,甘薯耐旱,喜熱,山地上也能種,產量還大,既然說是薯類,那想必儲存貯藏個一年半載也不算問題。
這簡直是...完美的備荒糧啊!哪怕是山民,自家屋子外邊山坡上種個兩三畝,那就是一年穩定三十石的糧食!餓不死,根本餓不死!
若是沿海百姓們,再也不需要背井離鄉出去討生活,那就相當於斷了倭寇的兵員和情報源,這樣一來,日後平倭亂再也不會像之前一般費勁。
汪直等人互相對視一眼,恍然間已經站到同一戰線上。
這甘薯祥瑞,必須要獻!
「來人!」刀娘也反應過來,連忙招呼侍女。「讓後廚,把這甘薯小心留下,千萬莫要煮了!若是有弄爛了碎了的,我扒...」
「若有破損!我扒了他們的皮!」汪滶一激靈,趕緊截下話頭把刀娘嘴中的粗鄙之語截下,汪直坐在一旁也偷偷抹了抹汗。
汪滶見侍女急匆匆的退下,心中稍稍放鬆,一時間屋內氣氛又融洽了幾分。可封寇卻一臉古怪表情,汪直心中奇怪,便開口問道:「封教頭,可是想起有什麼不妥?」
「倒不是不妥......」
封寇搖搖頭。
「只是今日來此的路上,不小心傷了少船主手下的一個兄弟,現在看來,這人當真倒霉。」
汪直不明所以,但是也不糾結此事,汪滶嘿嘿一笑,端起酒杯開始炒熱氣氛。
夏正不愛飲酒,樓楠和封寇卻來者不拒,後來汪直不知是因為在死路中尋得生機,還是開海夙願已有希望,竟也加入進來,四個人你一杯我一杯的拼起酒來。一時賓主盡歡。
雖說如此,封寇也是不敢輕易喝醉的,劉雲峰的教訓在前,自己又身在敵營,要是被莫名其妙的仇家摸走腦袋,那實在死的太冤枉了一些。
正式的會談安排在明天,散場之後各自休息,汪直等人退出院子,讓夏正等人在這個百戶所就地住下,又安排了侍女家僕伺候守護,各人自行回屋休息。
封寇踏進分給自己的臥房後正要上燈,突然手上一頓,然後想也不想的便猛然後撤,準備拔出刀來的同時就勢貼地滾出房門,但就在此時,他聽見暗暗壓抑著聲響的調笑。
「你個叼人要是這樣撞出去,姑奶奶為保清白非得把你卵蛋割了,讓你明早泛著尿騷味去做說客。」
封寇在聽見「叼人」兩個字的時候,便打消了滾出房門的念頭,但是手上的刀柄並未放鬆。他摸著黑拿出火石,兩步走到桌前把燈一點。
「啪嗒」,燈光亮起,封寇先看見的,是仍舊穿著「淑女皮膚」的刀娘坐在圓凳上,她一隻腳踩在凳面上,另一隻手裡拿著半隻燒雞啃得滿手是油,把身上胭脂味都蓋住了。
剛才封寇正是聞到這一股雞油味,才發覺屋裡進了人。
「怎麼,難道你在席上吃飽了?」刀娘看著封寇嫌棄的目光兩眼一瞪,用袖子隨意抹了抹嘴,把手中雞腿朝著封寇一遞,一副很有義氣的樣子。
「看你剛剛喝了不少酒,卻沒吃多少菜,先啃兩口咱再聊啊。」
封寇看著雞腿上一排牙印和淋漓的汁水,並沒接過來,刀娘咧著嘴嘀咕兩聲,也沒強送。
「這屋裡有密道?」
「你這廝還是那麼警醒...」刀娘朝著門口衣櫃隨意一指。「只能從裡邊開的密門,不信待會兒可以自己去看,現在已經鎖上了。」
「找我幹嘛?」
「封教頭,上次生意很愉快,這次咱們再來做筆生意如何?」
「生意?」封寇疑惑出聲。「上次咱們也沒做過生意,何來愉快一說?」
「上次和你商量,讓你廢了劉府。你口中拒絕,可第二天便上門拜訪,然後經常跟船出海的劉家三公子當晚就死透了,著實解了老娘一塊心病。」
「劉雲峰是被小七郎殺了的,我和劉雲峰還算有些交情,莫要如此辱我名聲。」
「不是你動手,可你這廝上門第一天就剋死了對方家中公子,命格也確實夠邪。」
封寇皺眉,大半夜的實在懶得和這人美嘴臭的姑娘打嘴炮,打定主意她要是再廢話,便毫不客氣的把她扔出房去。
刀娘何等伶俐,見此微微一笑拋出正題。
「你這白臉賊,是想宰了小七郎替劉家三公子報仇吧!」
封寇面無表情,刀娘仍然一副「偷雞狐狸臉」,笑盈盈的盯著封寇不動。
「唉...」封寇嘆一口長氣:「你想知道什麼?」
這總旗是不知道自己剛剛說了些什麼嗎?
海貿的好處自己給出來了,隨隨便便一船貨就有幾十倍的利潤,對於朝廷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穩定稅源,而且尚未被任何一股政治力量掌控。
什麼東西?能比自己展示出的東西更為要緊?
他朝著封寇指的方向看去,只看見桌邊不顯眼的地方,有幾個拳頭大小的東西,被蒸熟了隨意擺放在盤中,汪直一時竟沒認出是什麼。
汪滶倒是認出來了,恍然開口道。
「我當封教頭說的是什麼東西,這是我從呂宋那邊無意中得來的甘薯,味道雖好,但在呂宋當地也不是什麼稀奇的玩意兒。」
「若真不稀奇,此物為何從未被人賣出過呂宋?」封寇反問道,汪滶和刀娘同時一怔,好像真沒聽說過甘薯買賣的消息。
「確實如此,汪某海上縱橫十幾年,竟然都沒聽說過有甘薯買賣,按道理這般甘美的吃食怎會無利可圖?其中必然有些門道,只是封教頭,此物即便甘美,也頂多算是個新的貨物罷了,怎能稱得上要緊?」
「一畝十石的東西,不要緊嗎?」
夏正和樓楠的眼睛瞬間掙得溜圓,汪直也摳了摳耳朵,只以為自己聽錯了。
一畝十石!這產量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小麥之類的作物,一畝地也就是一兩石的收穫!一畝十石!原來能養一個人的地現在能養十個人?
「封總旗!話可不能亂說,此物當真能有一畝十石的產量?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夏正面色嚴肅,樓楠在這種事上不算敏感,但夏正祖上是朝廷首輔,對於治國自然也有一番認識。
如果封寇所說的確實是事實,那相比之下,開海之事和這高產的作物之間,還真不好說誰更重要。
「之前家父和弗朗機人打過交道,正是他們將此物帶到呂宋種植,甘薯不僅產量巨大且極為耐旱,甚至在山坡上都能輕易種植。家父心念家鄉山地眾多,本想將此物帶回。誰知此物竟被弗朗機人當作『奇貨』,禁止出境。」
封寇拱手回到,扯起謊來已是輕車熟路。但他也有所保留,沒說這甘薯經過貯藏,會減重不少,且成分里缺乏蛋白質和油脂,所以若是只吃這個,不算太頂餓。
「後來家父身體原因,再未曾這個...這個...出海遊覽,此事便耽擱了下來,但他曾囑咐,讓我有生之年,千萬記得要將此物帶回我大明。」
既然搬出了死去的父親,夏正等人自然不好再隨意質疑,轉而一人一塊,拿起甘薯小心翼翼的研究起來。
封寇也拿了一塊,他鼻端親親一嗅,熟悉的甜香撲進鼻子,惹得他胃口大開。
封寇之前還挺愛吃紅薯的,但是封爸別說啃了,一聞就要吐。日常爺倆相依為命,吃飯也不會分開。所以封寇在家中很少買紅薯吃。
再後來,城裡推著小車賣紅薯的商販漸漸沒了蹤影,這一口紅薯便更難吃到了。
現在身在明朝呆了一年,這和記憶中一般無二的味道令封寇再也忍不住,剝開外皮便一口咬了下去。果然是滿嘴清甜。
「平波住口!這神物是要種......」樓楠急得下意識喝出聲來,但立刻反映過來,自己對這甘薯實在是一問三不知,即不知道種子什麼樣,也不知道究竟怎麼種,只是看外皮上有不少須子的痕跡,猜測這是如同山藥般種在土裡的作物。
而且這甘薯已經被煮熟了,估計也種不下去。
他自嘲的笑了笑,學著封寇的樣子剝開外皮下嘴便啃,入口便覺得又甜又糯,舌尖上還感覺到恰到好處的粘性,忍不住三兩口便將整個紅薯囫圇吃下。
「此物果然甘美異常,稱為甘薯確實十分貼切。這等作物,若是能移種回我大明,實在是一樁奇功。」
「若是船主真想藉此立功的話,可不能說這是作物。」
夏正仍是斯斯文文的吃相,但是吃完紅薯的速度也就比樓楠慢一丁點,此刻一句話說出,除了封寇若有所思之外,其餘人都是一愣。
「這,是祥瑞!」
汪直聞言,瞬間便反應了過來。
「對!對!這是祥瑞啊!」
若說是作物啥的,哪怕是新類型的糧食,報上去即便算是功勞,也不算大。
畢竟要推廣一種新的作物,時間上是要按年算的。新的糧食如何種?哪裡能種?有沒有什麼特定的蟲害疫病?如果受災,是減產還是直接絕收?
所以這甘薯,燒進去幾代人後,能推廣開就不錯了。
要知道,哪怕在北宋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占城稻這種神物,也推廣了將近四十年才鋪開呢。
四十年後,皇上都不知道是誰了。
所以報成作物,這玩意兒雖說也是一門可以流傳千古的功績,但對於自身,其實並無天大的好處。
但祥瑞就不一樣了。
沒辦法,當今皇上就喜歡修個道,煉個丹,問個天,平常人送兩頭白鹿白龜啥的他都能樂呵半天,這要是把從海外仙山求來的畝產十石的仙果獻上去,那不得起飛嘍!
到時候,百姓得了新的高產作物,皇上得了板上釘釘的天降祥瑞,一眾官員進獻有功,好處也少不了,汪直作為獻上祥瑞的功臣,不說開海結果如何,但保住性命總是不難吧。
皆大歡喜啊皆大歡喜。
夏正想的則更深一層。
沿海為何倭患不斷,走私禁之不絕,連大字不識的泥腿子都願意下海跑船?還不是因為江浙、兩廣、徽州、閩南這些地方,都是山地,實在沒法種田。
而按照剛才封寇說的,甘薯耐旱,喜熱,山地上也能種,產量還大,既然說是薯類,那想必儲存貯藏個一年半載也不算問題。
這簡直是...完美的備荒糧啊!哪怕是山民,自家屋子外邊山坡上種個兩三畝,那就是一年穩定三十石的糧食!餓不死,根本餓不死!
若是沿海百姓們,再也不需要背井離鄉出去討生活,那就相當於斷了倭寇的兵員和情報源,這樣一來,日後平倭亂再也不會像之前一般費勁。
汪直等人互相對視一眼,恍然間已經站到同一戰線上。
這甘薯祥瑞,必須要獻!
「來人!」刀娘也反應過來,連忙招呼侍女。「讓後廚,把這甘薯小心留下,千萬莫要煮了!若是有弄爛了碎了的,我扒...」
「若有破損!我扒了他們的皮!」汪滶一激靈,趕緊截下話頭把刀娘嘴中的粗鄙之語截下,汪直坐在一旁也偷偷抹了抹汗。
汪滶見侍女急匆匆的退下,心中稍稍放鬆,一時間屋內氣氛又融洽了幾分。可封寇卻一臉古怪表情,汪直心中奇怪,便開口問道:「封教頭,可是想起有什麼不妥?」
「倒不是不妥......」
封寇搖搖頭。
「只是今日來此的路上,不小心傷了少船主手下的一個兄弟,現在看來,這人當真倒霉。」
汪直不明所以,但是也不糾結此事,汪滶嘿嘿一笑,端起酒杯開始炒熱氣氛。
夏正不愛飲酒,樓楠和封寇卻來者不拒,後來汪直不知是因為在死路中尋得生機,還是開海夙願已有希望,竟也加入進來,四個人你一杯我一杯的拼起酒來。一時賓主盡歡。
雖說如此,封寇也是不敢輕易喝醉的,劉雲峰的教訓在前,自己又身在敵營,要是被莫名其妙的仇家摸走腦袋,那實在死的太冤枉了一些。
正式的會談安排在明天,散場之後各自休息,汪直等人退出院子,讓夏正等人在這個百戶所就地住下,又安排了侍女家僕伺候守護,各人自行回屋休息。
封寇踏進分給自己的臥房後正要上燈,突然手上一頓,然後想也不想的便猛然後撤,準備拔出刀來的同時就勢貼地滾出房門,但就在此時,他聽見暗暗壓抑著聲響的調笑。
「你個叼人要是這樣撞出去,姑奶奶為保清白非得把你卵蛋割了,讓你明早泛著尿騷味去做說客。」
封寇在聽見「叼人」兩個字的時候,便打消了滾出房門的念頭,但是手上的刀柄並未放鬆。他摸著黑拿出火石,兩步走到桌前把燈一點。
「啪嗒」,燈光亮起,封寇先看見的,是仍舊穿著「淑女皮膚」的刀娘坐在圓凳上,她一隻腳踩在凳面上,另一隻手裡拿著半隻燒雞啃得滿手是油,把身上胭脂味都蓋住了。
剛才封寇正是聞到這一股雞油味,才發覺屋裡進了人。
「怎麼,難道你在席上吃飽了?」刀娘看著封寇嫌棄的目光兩眼一瞪,用袖子隨意抹了抹嘴,把手中雞腿朝著封寇一遞,一副很有義氣的樣子。
「看你剛剛喝了不少酒,卻沒吃多少菜,先啃兩口咱再聊啊。」
封寇看著雞腿上一排牙印和淋漓的汁水,並沒接過來,刀娘咧著嘴嘀咕兩聲,也沒強送。
「這屋裡有密道?」
「你這廝還是那麼警醒...」刀娘朝著門口衣櫃隨意一指。「只能從裡邊開的密門,不信待會兒可以自己去看,現在已經鎖上了。」
「找我幹嘛?」
「封教頭,上次生意很愉快,這次咱們再來做筆生意如何?」
「生意?」封寇疑惑出聲。「上次咱們也沒做過生意,何來愉快一說?」
「上次和你商量,讓你廢了劉府。你口中拒絕,可第二天便上門拜訪,然後經常跟船出海的劉家三公子當晚就死透了,著實解了老娘一塊心病。」
「劉雲峰是被小七郎殺了的,我和劉雲峰還算有些交情,莫要如此辱我名聲。」
「不是你動手,可你這廝上門第一天就剋死了對方家中公子,命格也確實夠邪。」
封寇皺眉,大半夜的實在懶得和這人美嘴臭的姑娘打嘴炮,打定主意她要是再廢話,便毫不客氣的把她扔出房去。
刀娘何等伶俐,見此微微一笑拋出正題。
「你這白臉賊,是想宰了小七郎替劉家三公子報仇吧!」
封寇面無表情,刀娘仍然一副「偷雞狐狸臉」,笑盈盈的盯著封寇不動。
「唉...」封寇嘆一口長氣:「你想知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