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宴會(上)
「請!請啊!夏指揮,咱們先說好,我是當真想給各位接風洗塵,所以現在咱們只談吃喝,若是聊起其他事來,我可是一問三不知的!」
汪直熱烈的招呼前後,安排的井井有條。他將夏正強行讓到主位後,自己坐在客位相陪,樓楠緊挨著夏正,封寇的位子則是和夏正一起將樓楠夾在中間,汪滶挨著封寇。
桌邊上總共擺出六把椅子,各人落座之後,仍有一把椅子空著。汪直只顧嘿嘿笑著,也不解釋,夏正奇道:「還有人來?」
「確實還有一人,聽聞夏指揮、樓將軍和封教頭要來,說各位皆是名傳天下的英雄人物,不可不見。非要和各位見上一面,我也攔不住。」
「船主倒是說笑了,這東南沿海,還能有船主攔不住的人。」
「爹爹自然是攔得住的,可是他卻捨不得攔我。」
人未到,笑先至,樓楠等人只見一個清麗少女身穿翠色衣裙,婷婷裊裊的從門外走進來。她臉上略施粉黛,肌膚雪白,手腕上戴著一個金環,整個人如同江南煙雨中婆娑的春草,溫婉中帶著藏不住的活潑和生機。
少女走到桌前,對著夏正等三人輕輕一禮。
「小女子來得遲了,還請各位英雄恕罪。」眼波低垂,卻又忍不住偷偷打量,夏正和樓楠兩人面對這一幕,心下都是微微一松,感嘆這賊窩中竟還藏了如此一顆明珠。
只有封寇面色古怪,幻聽間,耳邊「叼人」「賊廝」之聲不絕於耳。
只能說松江綁來的嬤嬤被刀子逼迫之後,業務水平確實靠譜,這名體態得體,禮節周全的佳人正是刀娘。
汪直看著刀娘的姿態心情大好:「哈哈哈,昭兒你可算來了,我還以為昨日爹爹給你買的水粉不合你意呢。」
海上兒女,沒有什麼不許拋頭露面的講究,汪滶站起身來,領著刀娘坐在空位上,正好挨著封寇。
「這是小女汪昭,今日聽聞英雄來此,特地用心打扮了一番,還請各位恕罪。」汪直朝著樓楠三人拱手賠禮,然後不等三人回答便又向著刀娘說道:「這幾位便是你心心念念的英雄人物,還不快快見禮!」
「樓把總,夏指揮,還有...封教頭,皆是當世英雄,我自然知道。今日見到,也是得償所願,尤其封教頭,這是我兩人第二次見面了。」刀娘低垂眼眸,斯斯文文的問好,但封寇離得最近,在刀娘眼中看到幾分警告,分明是和之前準備斷自己「腿」的時候一般無二的目光。
『姑娘好久不見,上次青樓一別,姑娘風采依舊。』自己要是這麼說,估計走不出大門吧。
封寇老老實實的輕輕拱手回道:「好久不見。」
汪直和夏正等人心中好奇,還是汪滶心直口快,直接問出了聲:「封教頭竟和小妹見過?」
封寇還沒說話,刀娘便截過話頭:「見過,之前在寧波府聽曲的時候曾經偶遇,便找教頭攀談過幾句,受益匪淺。」
刀娘看過來的眼神格外溫柔,封寇只覺得背上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雞皮疙瘩,於是他果斷從心,嘴上老老實實順著刀娘的話頭說下去:「王姑娘巾幗不讓鬚眉,在武學上著實有一番研究。」
「小女子不過葉公好龍罷了,似封教頭刀槍雙絕,樓將軍弓馬重劍的本事,都是實打實的名震天下。夏指揮貴為軍中大將,除了辯才無雙之外,據我所知,也有一手精妙的五步架功夫,著實讓人佩服。」
封寇驚奇的看向夏正,沒想到這個看上去木訥老實的指揮使竟還藏了這麼一手功夫。
五步架,若是後世傳下的拳術沒有偏差的話,這路拳術應該就是「文聖拳」的源頭了。
文聖拳分文功和武功「八十齣功,九十不松」,說的便是文聖拳。這門拳術後世主要流傳在山東一帶,封寇本人倒是沒有接觸過,但是自家老爸對於文聖拳倒是頗為喜愛。
不是愛他「養生長壽」的說法,而是喜愛他在傳承中,明確說了自家拳術中整合了槍法、大刀和拉弓的動作,所以封爸猜測這門武藝原先也是軍中武技,傳承之初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明確的追溯到唐宋時期,但至少明朝軍中的部分弓術和大刀技法,可以通過這門拳術管中窺豹的印證一下。
「機會難得,得了空閒,定要和夏指揮交流交流。」封寇心中暗暗記下。
先不管封寇心中大膽的盤算,樓楠在一邊聽聞刀娘此話,心中震動更加的厲害。
因為夏正會拳這事,他也不知道!
雖說平日裡夏正不在軍營當中,所以和樓楠等人的交集不多。但是畢竟是秩三品的軍中大佬,而且也在胡宗憲手下幹了好幾年,甚至還是剿滅陳東、麻葉和徐海等「劫掠派」海寇的關鍵人物。這樣的人物,即便不去刻意交好,同為軍人的自己,也應該有所了解才是正理。
但現在這汪直的女兒嘴一張,連拳術名字都說出來了!
武術師承這種隱秘汪直都能調查出來,那麼人脈渠道,甚至家眷住處之類的情報,汪直會打聽不出來嗎?
席間的氣氛一下便清冷下來,汪直眼神掃過三人,突然又是大笑出聲。
「哈哈哈!諸位何須如此,說來也是一件巧事。倭寇去年在我大明航路上四處劫掠,竟將夏指揮師父家中的一名侄兒擄走。今年龍溪先生在倭國與我相見,巧合之下把他認了出來,我才知道倭寇竟擄走這樣一位夏指揮的故人。夏指揮且安心!人,我已經順路送回故土了」
「此事,多謝船主了。」
夏正不知心中是什麼感想,他吐了口長氣,木然向著汪直一拱手,汪直還禮,隨後笑著向門外輕輕招手。
一眾侍女魚貫而入,各盤山珍海味擺的滿桌都是。海中鮮魚,時令瓜果,燕窩魚翅,這些倒還罷了。銀盤象牙筷,金碗翡翠杯,餐具都是極具奢華。還在屋子裡邊擺上各種奇花異草,珊瑚寶石妝點其中。美食,美器,美酒,讓人眼花繚亂。
樓楠忍不住開口問道:「汪船主每頓飯,都這般奢華嗎?」
汪直失笑道:「汪某隻有一張嘴,一個肚子,又是個海上討生活的粗魯漢子,怎能每頓飯都如此。更何況這一桌食材若要湊齊著實不易。若不是今日貴客上門,恐怕我中午也就是粗茶淡飯對付一口就算吃完了。怎會擺出這頓天下獨一無二的陣勢來?」
夏正看著滿桌的珍饈和幾乎能被稱為珍寶的餐具,也是點了點頭:「如此多的金銀器具和山珍海味確實可稱獨一無二,汪船主果然豪富。」
「夏指揮,若只是以食材或材料來論,這一頓飯整個大明,不只我一人有財力擺出來,可稱不上獨一無二。」汪直得意的表情毫不隱藏。「這頓飯也可以說是我為了幫朝廷靖平海波,而展現給胡總督的第一份誠意。」
他朝著桌上銀盤一指:「這些盤子,用的是日本產出的銀子,數量上看著雖多,但在倭國,只需要半匹花庫緞便可換來。」
夏正等人都不是不知油鹽的人,隨意一算,好嘛!十多倍的差價!
汪直又指向面前的金碗:「這個,是從弗朗機人那裡交易來的金子,呂宋產出的。他們帶著這些金子千里迢迢來我大明,最後換了一箱彩瓷便心滿意足。」
這又是幾十倍的利潤。
隨著汪直手中指點口中介紹,這一場飯局的奢華慢慢露出冰山一角。身毒的象牙做成的筷子,暹羅胡椒調味的牛肉,一口鐵鍋便能在錫蘭當地換一把的珍珠和藍寶石,被當作擺盤的裝飾點綴在菜餚之間。
饒是樓楠和夏正兩人都知道海貿暴利,卻未曾想到竟然暴利至此。
而且每項貿易,都是大明商人血賺!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暴利在前,沿海窮的揭不開鍋的百姓搭船跑到南洋諸國把鍋一賣,就能換來回國後三五年不愁吃穿的財富,風險說穿了也就自己一條爛命!如此一來,禁海又怎能成功?
這一點,不需要汪直有意無意的引導,夏正和樓楠也是認同的,只是從未直觀的從海商的角度了解過。
而且,恐怕大明沿海想要清淨,至少十年之內少不得要有個汪直這般的人物。
海貿明擺著禁絕不了,那麼日後開海便是必然,但若是沒有汪直這種海商領頭羊在前面帶頭牽線,即便開了海,難道朝廷就能收到海貿的稅錢嗎?難道現在海貿賺的錢不多?錢都去哪裡了?
這若是說給朝中的道學先生聽,只怕會被斥責為無君無父,與「民」爭利的小人。但在座的夏正和樓楠和倭寇拼了不知道多久,自然都是天然親近朝堂的實用主義者,實在無法昧著良心說出宰了汪直與國有益這種話來。
大明朝廷缺的是什麼?人才?軍械?忠臣?屁!缺的就是錢!若是有錢,什麼海寇,什麼安南,什麼蒙古,無非都是砧板上的魚肉!什麼內憂,什麼軍餉,什麼賑災,算個事嗎?撒錢搞不定嗎?
現在再看海面上的各種商船,恍惚間哪裡還像是亂臣賊子,分明是一個個在地上隨便劃拉兩下就能搓起錢來的鏟子!
汪滶和刀娘相視一笑,暗嘆爹爹的手段著實不凡。三言兩語間,只怕這幾個說客即便口中不說什麼,心中對於開海的認同也愈發堅定。
刀娘笑盈盈的朝著三人看去,只見夏正面色仍是木然,但眼神略微有些發直,樓楠更是把若有所思的表情直接擺在了臉上。
封寇則是垂著頭,不知面上表情如何,但肩膀微微有些肉眼幾乎不可察覺的顫動。
幹嘛呢?
刀娘稍稍挪動一下,伸長脖子看去。只見封寇兩眼發直的盯著餐盤,似乎想從白瓷中看出萬里江山。
簡稱,發呆。
過了一會兒似乎感覺睏乏,又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偏偏還挺注重禮儀,只張口不出聲。
「封總旗,你可是餓狠了?要不先夾些飯菜墊一墊肚子?」刀娘見封寇似乎對自家爹爹的話語毫不在意,心中來氣,一開口便化身大陰陽師。
這麼一打岔,汪直、樓楠、夏正和汪滶一轉頭,正好看見封寇張開的大嘴。
封寇一頓,下意識把嘴一閉,但是一個哈欠沒打完便強行中斷哪裡那麼容易,他剛剛閉上嘴,便忍不住又打了一個哈欠。
「封總旗竟感到如此無聊,莫非我爹爹所說的話竟這般粗鄙,入不得封總旗的耳朵嗎?」汪滶身為汪直義子,第一個受不了封寇如此失禮的舉動,眉毛一挺就開口發難。
封寇斜眼撇了汪滶一眼,也沒有發作,只是對著汪直一拱手:「船主所言,封寇受益匪淺,只是船主說來說去,這屋裡最要緊的寶物卻絕口不提,實在吊人胃口。」
汪直一怔:「最要緊的寶物?封總旗所說的不是屋中擺的這些珊瑚和珠寶吧?這玩意兒在大明雖說名貴,但在南洋不過是壓艙底的貨物罷了,實在不值一提。」
「船主竟然不知道嗎?金銀珠寶之類的玩物算什麼珍貴,我說的是這個。」
封寇面露驚奇,伸手指向餐桌。
汪直熱烈的招呼前後,安排的井井有條。他將夏正強行讓到主位後,自己坐在客位相陪,樓楠緊挨著夏正,封寇的位子則是和夏正一起將樓楠夾在中間,汪滶挨著封寇。
桌邊上總共擺出六把椅子,各人落座之後,仍有一把椅子空著。汪直只顧嘿嘿笑著,也不解釋,夏正奇道:「還有人來?」
「確實還有一人,聽聞夏指揮、樓將軍和封教頭要來,說各位皆是名傳天下的英雄人物,不可不見。非要和各位見上一面,我也攔不住。」
「船主倒是說笑了,這東南沿海,還能有船主攔不住的人。」
「爹爹自然是攔得住的,可是他卻捨不得攔我。」
人未到,笑先至,樓楠等人只見一個清麗少女身穿翠色衣裙,婷婷裊裊的從門外走進來。她臉上略施粉黛,肌膚雪白,手腕上戴著一個金環,整個人如同江南煙雨中婆娑的春草,溫婉中帶著藏不住的活潑和生機。
少女走到桌前,對著夏正等三人輕輕一禮。
「小女子來得遲了,還請各位英雄恕罪。」眼波低垂,卻又忍不住偷偷打量,夏正和樓楠兩人面對這一幕,心下都是微微一松,感嘆這賊窩中竟還藏了如此一顆明珠。
只有封寇面色古怪,幻聽間,耳邊「叼人」「賊廝」之聲不絕於耳。
只能說松江綁來的嬤嬤被刀子逼迫之後,業務水平確實靠譜,這名體態得體,禮節周全的佳人正是刀娘。
汪直看著刀娘的姿態心情大好:「哈哈哈,昭兒你可算來了,我還以為昨日爹爹給你買的水粉不合你意呢。」
海上兒女,沒有什麼不許拋頭露面的講究,汪滶站起身來,領著刀娘坐在空位上,正好挨著封寇。
「這是小女汪昭,今日聽聞英雄來此,特地用心打扮了一番,還請各位恕罪。」汪直朝著樓楠三人拱手賠禮,然後不等三人回答便又向著刀娘說道:「這幾位便是你心心念念的英雄人物,還不快快見禮!」
「樓把總,夏指揮,還有...封教頭,皆是當世英雄,我自然知道。今日見到,也是得償所願,尤其封教頭,這是我兩人第二次見面了。」刀娘低垂眼眸,斯斯文文的問好,但封寇離得最近,在刀娘眼中看到幾分警告,分明是和之前準備斷自己「腿」的時候一般無二的目光。
『姑娘好久不見,上次青樓一別,姑娘風采依舊。』自己要是這麼說,估計走不出大門吧。
封寇老老實實的輕輕拱手回道:「好久不見。」
汪直和夏正等人心中好奇,還是汪滶心直口快,直接問出了聲:「封教頭竟和小妹見過?」
封寇還沒說話,刀娘便截過話頭:「見過,之前在寧波府聽曲的時候曾經偶遇,便找教頭攀談過幾句,受益匪淺。」
刀娘看過來的眼神格外溫柔,封寇只覺得背上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雞皮疙瘩,於是他果斷從心,嘴上老老實實順著刀娘的話頭說下去:「王姑娘巾幗不讓鬚眉,在武學上著實有一番研究。」
「小女子不過葉公好龍罷了,似封教頭刀槍雙絕,樓將軍弓馬重劍的本事,都是實打實的名震天下。夏指揮貴為軍中大將,除了辯才無雙之外,據我所知,也有一手精妙的五步架功夫,著實讓人佩服。」
封寇驚奇的看向夏正,沒想到這個看上去木訥老實的指揮使竟還藏了這麼一手功夫。
五步架,若是後世傳下的拳術沒有偏差的話,這路拳術應該就是「文聖拳」的源頭了。
文聖拳分文功和武功「八十齣功,九十不松」,說的便是文聖拳。這門拳術後世主要流傳在山東一帶,封寇本人倒是沒有接觸過,但是自家老爸對於文聖拳倒是頗為喜愛。
不是愛他「養生長壽」的說法,而是喜愛他在傳承中,明確說了自家拳術中整合了槍法、大刀和拉弓的動作,所以封爸猜測這門武藝原先也是軍中武技,傳承之初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明確的追溯到唐宋時期,但至少明朝軍中的部分弓術和大刀技法,可以通過這門拳術管中窺豹的印證一下。
「機會難得,得了空閒,定要和夏指揮交流交流。」封寇心中暗暗記下。
先不管封寇心中大膽的盤算,樓楠在一邊聽聞刀娘此話,心中震動更加的厲害。
因為夏正會拳這事,他也不知道!
雖說平日裡夏正不在軍營當中,所以和樓楠等人的交集不多。但是畢竟是秩三品的軍中大佬,而且也在胡宗憲手下幹了好幾年,甚至還是剿滅陳東、麻葉和徐海等「劫掠派」海寇的關鍵人物。這樣的人物,即便不去刻意交好,同為軍人的自己,也應該有所了解才是正理。
但現在這汪直的女兒嘴一張,連拳術名字都說出來了!
武術師承這種隱秘汪直都能調查出來,那麼人脈渠道,甚至家眷住處之類的情報,汪直會打聽不出來嗎?
席間的氣氛一下便清冷下來,汪直眼神掃過三人,突然又是大笑出聲。
「哈哈哈!諸位何須如此,說來也是一件巧事。倭寇去年在我大明航路上四處劫掠,竟將夏指揮師父家中的一名侄兒擄走。今年龍溪先生在倭國與我相見,巧合之下把他認了出來,我才知道倭寇竟擄走這樣一位夏指揮的故人。夏指揮且安心!人,我已經順路送回故土了」
「此事,多謝船主了。」
夏正不知心中是什麼感想,他吐了口長氣,木然向著汪直一拱手,汪直還禮,隨後笑著向門外輕輕招手。
一眾侍女魚貫而入,各盤山珍海味擺的滿桌都是。海中鮮魚,時令瓜果,燕窩魚翅,這些倒還罷了。銀盤象牙筷,金碗翡翠杯,餐具都是極具奢華。還在屋子裡邊擺上各種奇花異草,珊瑚寶石妝點其中。美食,美器,美酒,讓人眼花繚亂。
樓楠忍不住開口問道:「汪船主每頓飯,都這般奢華嗎?」
汪直失笑道:「汪某隻有一張嘴,一個肚子,又是個海上討生活的粗魯漢子,怎能每頓飯都如此。更何況這一桌食材若要湊齊著實不易。若不是今日貴客上門,恐怕我中午也就是粗茶淡飯對付一口就算吃完了。怎會擺出這頓天下獨一無二的陣勢來?」
夏正看著滿桌的珍饈和幾乎能被稱為珍寶的餐具,也是點了點頭:「如此多的金銀器具和山珍海味確實可稱獨一無二,汪船主果然豪富。」
「夏指揮,若只是以食材或材料來論,這一頓飯整個大明,不只我一人有財力擺出來,可稱不上獨一無二。」汪直得意的表情毫不隱藏。「這頓飯也可以說是我為了幫朝廷靖平海波,而展現給胡總督的第一份誠意。」
他朝著桌上銀盤一指:「這些盤子,用的是日本產出的銀子,數量上看著雖多,但在倭國,只需要半匹花庫緞便可換來。」
夏正等人都不是不知油鹽的人,隨意一算,好嘛!十多倍的差價!
汪直又指向面前的金碗:「這個,是從弗朗機人那裡交易來的金子,呂宋產出的。他們帶著這些金子千里迢迢來我大明,最後換了一箱彩瓷便心滿意足。」
這又是幾十倍的利潤。
隨著汪直手中指點口中介紹,這一場飯局的奢華慢慢露出冰山一角。身毒的象牙做成的筷子,暹羅胡椒調味的牛肉,一口鐵鍋便能在錫蘭當地換一把的珍珠和藍寶石,被當作擺盤的裝飾點綴在菜餚之間。
饒是樓楠和夏正兩人都知道海貿暴利,卻未曾想到竟然暴利至此。
而且每項貿易,都是大明商人血賺!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暴利在前,沿海窮的揭不開鍋的百姓搭船跑到南洋諸國把鍋一賣,就能換來回國後三五年不愁吃穿的財富,風險說穿了也就自己一條爛命!如此一來,禁海又怎能成功?
這一點,不需要汪直有意無意的引導,夏正和樓楠也是認同的,只是從未直觀的從海商的角度了解過。
而且,恐怕大明沿海想要清淨,至少十年之內少不得要有個汪直這般的人物。
海貿明擺著禁絕不了,那麼日後開海便是必然,但若是沒有汪直這種海商領頭羊在前面帶頭牽線,即便開了海,難道朝廷就能收到海貿的稅錢嗎?難道現在海貿賺的錢不多?錢都去哪裡了?
這若是說給朝中的道學先生聽,只怕會被斥責為無君無父,與「民」爭利的小人。但在座的夏正和樓楠和倭寇拼了不知道多久,自然都是天然親近朝堂的實用主義者,實在無法昧著良心說出宰了汪直與國有益這種話來。
大明朝廷缺的是什麼?人才?軍械?忠臣?屁!缺的就是錢!若是有錢,什麼海寇,什麼安南,什麼蒙古,無非都是砧板上的魚肉!什麼內憂,什麼軍餉,什麼賑災,算個事嗎?撒錢搞不定嗎?
現在再看海面上的各種商船,恍惚間哪裡還像是亂臣賊子,分明是一個個在地上隨便劃拉兩下就能搓起錢來的鏟子!
汪滶和刀娘相視一笑,暗嘆爹爹的手段著實不凡。三言兩語間,只怕這幾個說客即便口中不說什麼,心中對於開海的認同也愈發堅定。
刀娘笑盈盈的朝著三人看去,只見夏正面色仍是木然,但眼神略微有些發直,樓楠更是把若有所思的表情直接擺在了臉上。
封寇則是垂著頭,不知面上表情如何,但肩膀微微有些肉眼幾乎不可察覺的顫動。
幹嘛呢?
刀娘稍稍挪動一下,伸長脖子看去。只見封寇兩眼發直的盯著餐盤,似乎想從白瓷中看出萬里江山。
簡稱,發呆。
過了一會兒似乎感覺睏乏,又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偏偏還挺注重禮儀,只張口不出聲。
「封總旗,你可是餓狠了?要不先夾些飯菜墊一墊肚子?」刀娘見封寇似乎對自家爹爹的話語毫不在意,心中來氣,一開口便化身大陰陽師。
這麼一打岔,汪直、樓楠、夏正和汪滶一轉頭,正好看見封寇張開的大嘴。
封寇一頓,下意識把嘴一閉,但是一個哈欠沒打完便強行中斷哪裡那麼容易,他剛剛閉上嘴,便忍不住又打了一個哈欠。
「封總旗竟感到如此無聊,莫非我爹爹所說的話竟這般粗鄙,入不得封總旗的耳朵嗎?」汪滶身為汪直義子,第一個受不了封寇如此失禮的舉動,眉毛一挺就開口發難。
封寇斜眼撇了汪滶一眼,也沒有發作,只是對著汪直一拱手:「船主所言,封寇受益匪淺,只是船主說來說去,這屋裡最要緊的寶物卻絕口不提,實在吊人胃口。」
汪直一怔:「最要緊的寶物?封總旗所說的不是屋中擺的這些珊瑚和珠寶吧?這玩意兒在大明雖說名貴,但在南洋不過是壓艙底的貨物罷了,實在不值一提。」
「船主竟然不知道嗎?金銀珠寶之類的玩物算什麼珍貴,我說的是這個。」
封寇面露驚奇,伸手指向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