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分享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一段: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其實是修為的遞進層次……

  知止:就是知道什麼不能做,或是做到什麼程度就知止了,適可而止,乃是一門大學問。

  很多人包括古代的大學者都會過猶不及,沒能做到適可而止。

  就比如諸葛亮,雖潛龍勿用,沉澱了足足27年才被劉備請出山,一開始,劉備也是完全欽佩並且聽服諸葛亮。

  但自從火燒博望坡後,諸葛亮雖然見龍在田,大肆表現,憑一己之力穩住了劉備前期的局勢,但卻過分表現,沒有知止,也為後來劉備慢慢的不聽,諸葛亮的忠言下了伏筆……

  知止不止為一個目標或者理想,也是指一底線要求,不貪得無厭,不好高騖遠,持經達變的去追求最好的境界。

  但現在很多人就是不知止!富商的富而不仁,高官的得官好財,年輕人的患得患失,都是不知止的表現,所以這是一門很大的智慧學問。

  知止而後有「定」

  有定:其實就是定力,意志堅定不移的朝著目標前進,不受物慾干擾和閒言動搖,有著泰山崩於前,猛虎斷於後的平靜如水。

  也就是說知止是前提與基礎,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目標與界限,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般亂追求。

  真正需要的很少,成天想要的卻很多……佛教八苦中的求不得苦,是困擾了我們的一大問題。

  所以,我們要知止有定的去做一件事,就比如分數,或者掙錢,再或是理想。

  在一兩件事上做出成就,分數進步了,掙了點小錢了,理想更加現實了,就繼續持之以恆,以小蓄大,自強不息。

  有定後,面對誘惑便不會,也不怎麼動心了,也就是真正能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做。

  接下來定而後能靜。

  就是說我們有了定力,並對目標有了明確的了解與堅定志向,「靜」在這基礎上,不被外界干擾,穩定內心之平靜安定,也就是做到心無旁騖的境界。

  沒了世俗紛擾,沒了患得患失,在努力之上心如止水,如此便為靜,我想是一種很安然很隨和的狀態,是裝不出來的。

  接下來靜而後能安。

  我們靜清了雜念,自我就會進入一種心靜的狀態,然後才會心安。

  前面的心靜是內在的平靜,心安便是外在的安穩,心清則身安,如果內心躁動不安,身體便會喪失常態。

  也就是很多焦慮症患者,抑鬱症患者,經常會感到頭痛胃疼的現象,就是自己的心沒有安•靜,由內而外,便會有反應!

  還有,如此一來,心安便會理得。

  心安理得,這裡的得是「得道」了,自身內外在安穩了,會慢慢的與自然合二為一,慢慢的隨遇而安,就是享受一切的事情,安住當下,把握所有機會。

  當然想做到這種境界很難,也沒有誰會永遠保持,我們偶爾一次能夠體會此感受,並要牢牢記住它,並且知止有定的慢慢進步。

  接下來安而後能慮。

  就是在安穩的基礎上,才可進行周密的思考,在一件事情上謹慎的權衡,做明智的決斷,反之則不然,你就會方寸大亂,忙中出錯。

  因為你的心都沒靜下來,你的身體都沒安下來,做事情就會不受控制的出差錯!

  心安後再用心思慮,而接下來慮而後能得。

  也就是深思熟慮,不淺嘗輒止,明其根本,察其細微,放到古代,還要慮百姓,不圖快,後之則謂「得」!

  這裡的得是有收穫之意,不單指物質上的收穫,亦指精神之得,道德之得。或大或小,皆為慮後得之。

  所以得的一切還是建立在心安,畢竟水清則月明嘛。

  最後,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天地萬物皆有本末之分,本者,根也,末者,葉枝也。樹有深根,河有遠源,知物之本末,方明其所然。

  這麼一講,是不是就很明了?洞悉事物的本質,厚德載物,蓋起我們人生的大樓。如若地基不穩,你面對人性的各種考驗,瞬間就會塌方。

  也就是我們要守本分,明本末,本做好了,末便有了,也就是一個過程:


  立本、滋本(用佛道儒醫等等來滋養我們的本)最後明本末。

  接著,凡事皆有始終,始下起終,終後生始,循環往復如日月升降,晝夜更迭,這乃是自然之理這是天道天理。

  而我們去了解了這天地規律,做任何事情順應天理,有始有終,有自然原則,那麼成功的機率自然就直線上升。

  其實這始終就是因果,有因有果,而我們大多看到的便是果,覺得這人就這德行,能賺這麼多錢?就這水平,還能打上NBA?就這水準,還能稱作大師?

  但我們只看到了果,他背後付出了多少因,流了多少汗水,眼淚,血液,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所以送給大家一句話:

  「與其羨妒別人樹上的花果,不如花更多時間反省自己。」

  也就是孔子的反求諸己,任何事情想一想自己,就全部都通了……

  最後,能知物之本末,事之始終,明辨是非,知所前後順序,那就無限接近於道了。

  就是順天理,明人道,利行涉大川。

  則近道矣,雖未得道,但近道也很高深。

  這裡我們再引用一下,看山不是山的三重境界。

  一開始看山是山,明白得道或者開悟是個漫長困難的過程,不明白其的本質,於是乎看山是山。

  接著看山不是山,學到一定程度,明了了很多大道,也知道了人生的次序,就是知之有定靜安等等,並且能知行合一,掌握一二。

  就突然覺得其實開悟沒有那麼困難,甚至蠻簡單的,我現在不就是開悟了?至於什麼大道,可能根本不存在吧……

  隨後看山還是山,俗話說懂得越多,越知道自己的無知。真正的高手和大師永遠都是學者,學無止境,永遠不會承認自己開了悟或者得了道,這才叫真正的智慧,這才叫知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