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分享壹
儒家有一經典著作:《禮記》
禮記實則也有二分,其一個就是禮制,婚禮喪禮祭禮交禮等,講人話就有一點封建的古代禮儀,對於這點,我們可以去了解,但不推崇弘揚。
其二便是儒家的哲理,就比如大學、中庸、禮運等等。
《禮記》有131篇,經西漢一名叫做戴德的人精進為85篇,後又由其侄兒戴聖精進至49篇。
最後,由朱熹先生將其匯入「四書五經」,將中庸與大學從禮記中拿出,也就是古代科舉的藍本,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四書】
《大學》
《中庸》
《孟子》
《論語》
【五經】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大學乃人類政治的精華,此言非虛。
首先,西方的政治有以下主張:
自由主義、一切依法、三權分立、法律自治、制度化等,可是一切的運作靠的卻不是規章制度,而是「人」。
我們來看《大學》的三綱八目思想,一切一切以人為本。
三綱:「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看到,一切都是以人為根本的,以人的修為、智慧、能力、德性為出發點。
哪怕你的制度再好,人不當回事兒,還是運作不起來的;車子的性能再優秀,人不會開,那麼這一切都土崩瓦解,化為烏有。
《大學》的特色不外乎為自修,也不限於八條目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就是有了自修的基礎後,再來去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就是貫穿整個《大學》的四個字:
「內聖外王。」
其實這句話最早是由莊周莊子提出來的,不過,卻被大學貫穿。
我們必須要將這四個字拆開來看:內聖•外王
【內聖】:提高自修、端正德性、提升智慧。
【外王】:做利國利民的大事。
一切的外王建立在內聖,一切的治國齊家,建立在修己。也就是一切的成功,建立在失敗,一切的領導,建立在執行,就是很明白的因果道理。
這便是《大學》貢獻於人類社會的思想,不斷的內聖提高修為,才去做利國利民之事,反之則不然。
首先我們來看「教育」一詞。
教就是言傳,育就是身教,教就是明理,育就是實踐,教就是內聖,育就是外王。
所謂教育,不過就是教化,很重要的。
教,與同聲字「叫」很像,就是言說道理,教化蒙昧,傳誦倫理,講授知識。
育,與同聲字「馭」很像,就是知行合一,馭用天道,持經達變,履行責任。
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是偽教育。因為其的一教一育,恰似一陰一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不能分開的。
【大學開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首先,大學之道。學也分大小,大學主授,政治哲學,治國安邦等,所以亦大。
小學主授文字,句讀,禮儀等基礎知識,如《三字經》《百家姓》等,所以亦小。
在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而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存有「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善德之根,也是佛教中講的,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潛質。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明德,而我們就要去找到,我們心中本就光亮的德性,在除去以前的污垢,並將明德發揚光大。
也就是找尋,明了,再發揮的一個過程,也就是明明德的過程。
發揮明明德後,下一步便為親民。
一個人還存有私心,心靈污垢還未完全清除時,是無法全心全意為人民做事的,也就是未明明德,自修不足,道心和德光沒有壓過邪欲。
真正的明明德是自己「清靜」,然後才會去自然的「親近」百姓,如此才更具道德,更具關懷愛護人民。
不過說到親民,曾經朱熹先生將在親民改成了「在新民」,最後又被王陽明改回了親民。
目前,大多研究大學的學者都認為親民是最準確的,本人一樣,不過卻有獨到的理解。
「新」也是動詞,革新求變。
就是自我革新求進之後,再將自身之德貢予社會。
這在親民和在新民看似差不多,實則大有不同,而這新民就犯下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棄舊】【急於改變】
孔子曾有一句話: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不知。」
舉個例子,一個大官剛上任,便想要大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強行改變民眾的封建,或者地域的落後。
雖出發點是好的,但如此一來便會失去民心,無法讓民眾找到一個心靈的家園,也就是沒有入境問俗,也沒有用五藏十。
身為禮的集大成者,孔子曾經經過一個寺廟時,裡面放著各種禮器,但孔子仍然一個個的,去對寺院中的和尚詢問這些禮器,究竟是什麼,該怎麼用。
是孔子真不知道?實則不然,這就是禮,這就是道,現在很多畢業的高材生出了社會,進了大公司,自認為自己什麼都懂。
結果呢?自負的認為這個應該是這樣,結果別人就說:
哎呀,你這個想法,我們早在好多年前都否決掉了,不懂就不要亂說!還有你一個新來的實習生,有什麼能力在這插嘴?
哪怕這個實習生說的就是對,但經理高管被駁了面子,能給他好果子吃?
所以在新民最致命的「棄舊」,就是沒有入境問俗,其次就是改變,在古代是改善之意,可以變,但不能毫無規則的變。
說人話也就是生活的方式可以變,但生活的原則不能變。
衣食住行,你想怎麼變怎麼變,但是做人的忠誠,勤勞,自律等,這些是萬萬不能變的。
當然,也不是就否決掉新民便是錯誤的,我認為可以以親民為基礎,在親民,在新民。
那麼接下來,「在止於至善」。
人們修善的盡頭,不過於至善,也就是最高的善。
至善與老子的上善有點類似,總之都是處下的。而至善指的是心靈,道德修養的至高境界,一塵不染,大公無私,這非常非常難,所以止也有不止的意思,意味著永遠都是開始。
止:根基、基礎、善根
用肥沃的信德之土來培育這個「止」,也就是佛教裡面說的十善心等等,那何為信德之土?
如果你不信自然,不信倫理道德,那這善根就無法立起,無法長成參天大樹,所以止啊,不單指止步停止的意思。
古人是讓我們去用去理解這個「止」,將善根善心深植入信德之土,然後便能:
執善、立善、行善、傳善,然後就是至善,算是一個明明善的過程。
也就是我們持修德善,更是在持修身心,這陰陽一轉化呀,也是在修m!
持續增加我們的內在德,慢慢的形成一個能儲存,承載道德能量的德器,抓住一個善明明善,將身心變為儲存一切的容器。
於是乎,大學開門見山的就把他的宗旨: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講了出來。
也就是找集內在德,不斷清除污垢,慢慢的道心超人心,就自然親民,良心有了助人為樂,就能夠真實實意的去關懷百姓,慢慢的去追求那至善的境界……
禮記實則也有二分,其一個就是禮制,婚禮喪禮祭禮交禮等,講人話就有一點封建的古代禮儀,對於這點,我們可以去了解,但不推崇弘揚。
其二便是儒家的哲理,就比如大學、中庸、禮運等等。
《禮記》有131篇,經西漢一名叫做戴德的人精進為85篇,後又由其侄兒戴聖精進至49篇。
最後,由朱熹先生將其匯入「四書五經」,將中庸與大學從禮記中拿出,也就是古代科舉的藍本,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
【四書】
《大學》
《中庸》
《孟子》
《論語》
【五經】
《詩經》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大學乃人類政治的精華,此言非虛。
首先,西方的政治有以下主張:
自由主義、一切依法、三權分立、法律自治、制度化等,可是一切的運作靠的卻不是規章制度,而是「人」。
我們來看《大學》的三綱八目思想,一切一切以人為本。
三綱:「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看到,一切都是以人為根本的,以人的修為、智慧、能力、德性為出發點。
哪怕你的制度再好,人不當回事兒,還是運作不起來的;車子的性能再優秀,人不會開,那麼這一切都土崩瓦解,化為烏有。
《大學》的特色不外乎為自修,也不限於八條目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就是有了自修的基礎後,再來去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就是貫穿整個《大學》的四個字:
「內聖外王。」
其實這句話最早是由莊周莊子提出來的,不過,卻被大學貫穿。
我們必須要將這四個字拆開來看:內聖•外王
【內聖】:提高自修、端正德性、提升智慧。
【外王】:做利國利民的大事。
一切的外王建立在內聖,一切的治國齊家,建立在修己。也就是一切的成功,建立在失敗,一切的領導,建立在執行,就是很明白的因果道理。
這便是《大學》貢獻於人類社會的思想,不斷的內聖提高修為,才去做利國利民之事,反之則不然。
首先我們來看「教育」一詞。
教就是言傳,育就是身教,教就是明理,育就是實踐,教就是內聖,育就是外王。
所謂教育,不過就是教化,很重要的。
教,與同聲字「叫」很像,就是言說道理,教化蒙昧,傳誦倫理,講授知識。
育,與同聲字「馭」很像,就是知行合一,馭用天道,持經達變,履行責任。
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是偽教育。因為其的一教一育,恰似一陰一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不能分開的。
【大學開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首先,大學之道。學也分大小,大學主授,政治哲學,治國安邦等,所以亦大。
小學主授文字,句讀,禮儀等基礎知識,如《三字經》《百家姓》等,所以亦小。
在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而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存有「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善德之根,也是佛教中講的,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潛質。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明德,而我們就要去找到,我們心中本就光亮的德性,在除去以前的污垢,並將明德發揚光大。
也就是找尋,明了,再發揮的一個過程,也就是明明德的過程。
發揮明明德後,下一步便為親民。
一個人還存有私心,心靈污垢還未完全清除時,是無法全心全意為人民做事的,也就是未明明德,自修不足,道心和德光沒有壓過邪欲。
真正的明明德是自己「清靜」,然後才會去自然的「親近」百姓,如此才更具道德,更具關懷愛護人民。
不過說到親民,曾經朱熹先生將在親民改成了「在新民」,最後又被王陽明改回了親民。
目前,大多研究大學的學者都認為親民是最準確的,本人一樣,不過卻有獨到的理解。
「新」也是動詞,革新求變。
就是自我革新求進之後,再將自身之德貢予社會。
這在親民和在新民看似差不多,實則大有不同,而這新民就犯下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棄舊】【急於改變】
孔子曾有一句話: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不知。」
舉個例子,一個大官剛上任,便想要大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強行改變民眾的封建,或者地域的落後。
雖出發點是好的,但如此一來便會失去民心,無法讓民眾找到一個心靈的家園,也就是沒有入境問俗,也沒有用五藏十。
身為禮的集大成者,孔子曾經經過一個寺廟時,裡面放著各種禮器,但孔子仍然一個個的,去對寺院中的和尚詢問這些禮器,究竟是什麼,該怎麼用。
是孔子真不知道?實則不然,這就是禮,這就是道,現在很多畢業的高材生出了社會,進了大公司,自認為自己什麼都懂。
結果呢?自負的認為這個應該是這樣,結果別人就說:
哎呀,你這個想法,我們早在好多年前都否決掉了,不懂就不要亂說!還有你一個新來的實習生,有什麼能力在這插嘴?
哪怕這個實習生說的就是對,但經理高管被駁了面子,能給他好果子吃?
所以在新民最致命的「棄舊」,就是沒有入境問俗,其次就是改變,在古代是改善之意,可以變,但不能毫無規則的變。
說人話也就是生活的方式可以變,但生活的原則不能變。
衣食住行,你想怎麼變怎麼變,但是做人的忠誠,勤勞,自律等,這些是萬萬不能變的。
當然,也不是就否決掉新民便是錯誤的,我認為可以以親民為基礎,在親民,在新民。
那麼接下來,「在止於至善」。
人們修善的盡頭,不過於至善,也就是最高的善。
至善與老子的上善有點類似,總之都是處下的。而至善指的是心靈,道德修養的至高境界,一塵不染,大公無私,這非常非常難,所以止也有不止的意思,意味著永遠都是開始。
止:根基、基礎、善根
用肥沃的信德之土來培育這個「止」,也就是佛教裡面說的十善心等等,那何為信德之土?
如果你不信自然,不信倫理道德,那這善根就無法立起,無法長成參天大樹,所以止啊,不單指止步停止的意思。
古人是讓我們去用去理解這個「止」,將善根善心深植入信德之土,然後便能:
執善、立善、行善、傳善,然後就是至善,算是一個明明善的過程。
也就是我們持修德善,更是在持修身心,這陰陽一轉化呀,也是在修m!
持續增加我們的內在德,慢慢的形成一個能儲存,承載道德能量的德器,抓住一個善明明善,將身心變為儲存一切的容器。
於是乎,大學開門見山的就把他的宗旨: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講了出來。
也就是找集內在德,不斷清除污垢,慢慢的道心超人心,就自然親民,良心有了助人為樂,就能夠真實實意的去關懷百姓,慢慢的去追求那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