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 後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熊傳銀緩緩走入營帳之中,目光溫和地落在沈明與吳雅芸這對未來的小倆口身上。他輕聲開口:「你們小倆口,就依著自己的步調,在前面悠悠地走罷。我熊傳銀,自會遠遠地跟著,既不擾了你們的清淨,又能在關鍵時刻搭把手。今日,聽了將士們那些質樸卻飽含深情的話語,我心中甚是感觸。再者,方才於營帳之外,無意間聆聽了你沈明對火器那獨到而深刻的理解,真真是讓我熊某受益匪淺,心中暗自嘆服,只覺受教良多。」

  「熊大哥,你此言差矣,小弟不過是信口胡言幾句,怎敢當得起『受教』二字。」沈明謙遜道,但眉宇間卻難掩對熊傳銀這份認可的喜悅。

  熊傳銀擺了擺手,笑道:「沈明兄弟,你太過自謙了。我熊傳銀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英雄所見略同。今日,我便想從你的這些見解出發,結合我們以往並肩作戰的配合默契,來談談你身體受傷之後,咱們這條路,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一旁的吳雅芸,本就對這個總是能在關鍵時刻穩住大局的熊大哥充滿了敬意,此刻聽聞他要談論如此重要之事,更是豎起了耳朵,一心想要聽聽這位熊大哥究竟有何高見,能為他們未來的路指引方向。

  熊傳銀接著剛才的話題,語氣中透露出一股深沉的思索:「這次戰役,我熊傳銀與徐渭,都未曾直接披甲上陣,衝鋒陷陣。但戰場之上,並非只有刀光劍影才是功勞,後勤之保障,亦是至關重要。我將糧草和禦寒的棉衣,半賣半送給了李成梁將軍,確保將士們飽腹暖身,這難道不是間接提高了部隊的戰力嗎?你想,士兵們吃得飽,穿得暖,心中自然生出一股子勁頭,打仗時也更加勇猛無畏。

  再者,我從徽州老家,千里迢迢帶來了那些中草藥,親手熬製成湯,餵給那些受傷的士兵。看著他們因傷痛而扭曲的臉龐逐漸舒展,眼中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我知道,這不僅僅是救活了他們的人,更是救活了他們的心,讓他們願意為了這份希望,繼續奮戰沙場。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提高戰鬥力的方式嗎?

  而徐渭,他對戰役的布局,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深刻理解。我們依據他的部署,如同棋盤上的棋子,步步為營,最終一舉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雖然將士們有所傷亡,但這是我們為了勝利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試想,如果雙方陷入拉鋸戰,那我軍的傷亡,將更加可怕,甚至可能危及整個戰局。

  這就是所謂的『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真正的善戰者,並不是要在戰場上留下多少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要在看似平淡無奇的布局中,悄然扭轉戰局,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我們這次,雖然看似沒有直接的赫赫戰功,但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有力,都為這場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熊傳銀的話語,如同一股暖流,溫暖了營帳內的每一個人。他們知道,這場戰役的勝利,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背後有著無數像熊傳銀、徐渭這樣的人,在默默付出,在默默堅守。他們的功勞,雖不顯山露水,但卻如磐石般堅實,支撐著整個軍隊的前行。

  熊傳銀又談起他們四人首次聯手擒拿飛天神魔白無環的戰鬥。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將眾人又帶回了那個驚心動魄的時刻。「那次雖然我們最終得手了,但過程驚險萬分。沈明,你可還記得,當時白無環那凌厲的一劍,差點就洞穿了你的眉心。」聽熊傳銀說起這場戰鬥,沈明不由自主手指摸了摸眉心,仿佛還能感受到當時那生死一瞬的寒意。

  熊傳銀感慨不已,接著說道:「其實這場戰鬥之後,我和陳萌筠,肖建東私下有過總結。之所以能夠拿下白無環,你的陷阱和暗器起到的作用超過五成。而且在我們與你在江湖並肩作戰的那些日子裡,更是深刻體會到了你對戰鬥局面的把控以及暗器之威。很多時候,根本無需你沖在前面,後面輕揮暗器,戰鬥就已經被我們解決了。」

  熊傳銀頓了頓,神色嚴肅地繼續說道:「聽了你對火器的理解,我深知一支成熟的火器部隊對於後勤的要求更為巨大。首先是錢,錢從何而來?國庫。那國庫的錢又從何而來?是我們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如果我們糧食年年豐收,農民能過上好日子,商人能夠盈利,大家都誠心納稅,並且納稅的錢不落入那些貪婪小人之手,那軍隊的裝備必定能夠更好。其次是人。如今,這世上的讀書人八成都是死啃四書五經,對天下真正黎民百姓的需求視而不見。我們只有多辦一些識字學堂,讓底層的百姓識一點點字,懂一點點道理就好。但這些,國家不會主動給予。我們徽商賺了錢,就來養這些學堂,期望他們中間能出一些為國為民的人才。」

  說到此處,熊傳銀轉身看向沈明,語氣鄭重而充滿期待:「沈明,你知道嗎?為了這個國家的後勤,每一個有能力的人都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像你的胡宗憲伯伯,他甘願忍受委屈,官途坎坷,也要堅持做好抗倭大軍的後勤工作,確保前線的戰士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奮勇殺敵。

  而你,沈明,我知道你志不在官場,不喜歡那些繁文縟節和勾心鬥角。那麼,我懇請你,以後不妨做個徽商吧。徽商以誠信為本,以智慧為刃,這不就是你的為人嗎!

  你有著過人的才智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你的經歷,好像一直在輔助別人成功。大同城外你輔助我們抓住了白無環。在松江,你輔助丁三娘發明了新布。在榆林,你輔助錦衣衛擊敗白蓮教。在京城,你用捨命擋箭,完成釣於行動,最終搞垮於介,促進漢蒙和議。在大同,你輔帥我熊傳銀與王祟義聯手。在沙漠,你輔助丁三娘完成織布,說服三娘子,讓俺答可汗同意和議。在戚繼光處,你輔助吳雅芸殺死董狐狸,生擒董長禿,讓朵顏部落無法再發起戰爭。在遼東,你鋪助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一戰成神。所有人功勞背後都有你無私的付出。

  你有著過人的才智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我相信,只要你願意,你一定能夠在商界中嶄露頭角。而你的成功,也將為這個國家的後勤提供有力的支持,讓前線的戰士們能夠更加安心地保家衛國。」

  熊傳銀的話語鏗鏘有力,充滿了對沈明的信任和期待。他深知,沈明有著無限的潛力,只要給他一個舞台,他一定能夠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而徽商,或許就是沈明日後最好的選擇。

  次日清晨,陽光初破曉,天邊泛起一抹淡淡的魚肚白。李成梁、丁渭與李如松三人,立於營門之外,目光中滿是對沈明一行人的不舍與祝福。沈明一行,即將踏上歸途,而這份離別,卻似千鈞之重,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李成梁的心中,猶如翻湧的江海,波濤洶湧。他深知,沈明這樣的人才,實乃可遇而不可求。他不僅精通炮術,偵察能力出眾,更難得的是,他肯吃苦,聽命令,一身武功更是爐火純青。這樣的人才,若是能留在軍中,定能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然而,天不遂人願,沈明的身體狀況卻成了最大的阻礙。李成梁心中雖有萬般不舍,卻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個現實,與沈明惺惺相惜,道一聲珍重。

  相較於李成梁的沉重,丁渭則顯得更為淡然。他深知,自己與沈明的緣分未盡,此次離別,或許只是暫時的。更何況,李成梁已誠邀他留下,擔任李如松與李如柏的兵法老師。這對於丁渭來說,既是一份榮耀,也是一份責任。他欣然接受了這份邀請,決定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給這兩位年輕的將領。

  李如松站在一旁,目光中閃爍著對沈明的敬仰與不舍。他深知,沈明不僅是一位武功高手,更是一位使用火器的智者,他的離去,無疑讓軍中失去了一位寶貴的財富。然而,他也明白,人生總有離別,每一次的離別,都是為了更好的重逢。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兵法,不辜負沈明與丁渭的期望,成為一位真正的將領,守護這片土地與人民。

  隨著沈明一行人的身影逐漸遠去,李成梁、丁渭與李如松三人依舊站在原地,目送著他們消失在視線的盡頭。他們知道,雖然此次離別充滿了不舍與遺憾,但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們各自都有著新的使命與責任等待著去承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