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啊2.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當初剛了解知道大冰才是高一,像做夢一樣,已臨盡畢業。有過勞累和辛酸,也有過快樂和收穫。再回首,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肯定有很多人不喜歡大冰,並在此提前說明,「你不喜歡是你的事,我喜歡,人家只是寫了事實而已,如果不喜歡請不要詆毀。」

  為什麼喜歡大冰的書?

  大概是被它有個性的封面與名字吸引,大概是喜歡它又俗又正的價值觀,喜歡他俠肝義膽現實又溫暖的江湖氣。

  「大冰的故事看完,仿佛一鍋雞湯里,被中醫加入了黃連,成了罐兒喝著香聞著苦,暖心又治病的藥」。

  讀大冰的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多華麗的辭藻,卻通俗易懂;沒有多麼深奧的心靈雞湯,卻會感人肺腑。而且越長大,越能與故事裡面的人共情。高一讀,圖個熱鬧、打發時間;現在再讀,深有體會、有感而發。就像那句爆紅網絡的歌詞「經歷過的人會懂!」

  書中包含了舊書12篇文章,另新增了9篇文章。我沒辦法講完所有的故事,只願做一個影子,既不發光也不發熱,爛人一個、只談自己、不講別人,講一講我的所想所悟就好。

  老謝:

  初看這篇關於老謝的故事,覺得「老謝的善良太不真實了,真的有這樣的大好人,自己也沒有多少錢,卻全部捐給家鄉救災,街頭賣藝吉他被偷了都不找人,還把小偷給感動了,這樣的善良真的太不善良了。」這樣的困惑一直到我把他的書看完後才解開,我發現,不是只有老謝,是他筆下很多人物很多故事都善良,有個詞叫見怪不怪。出身貧苦的老謝有一個詩人夢,可夢能簡單實現就不叫夢了,父母的不支持、同學的嘲笑、社會的毒打,風餐露宿流浪十年沒有擊垮這個追夢的少年。他現如今還在追夢!

  覺得生活不如意的時候,看看老謝的故事,會幸運的發現我活在了一個從來沒有接受過黑暗的時代。

  這篇文章讓我看到了世間的百般醜惡,原來真的有人一生只能認命,像老謝那樣不認命的,要經受如此多的磨難,遇到貴人,才敢說有了追夢的權利!打動了我,更「打」疼了我。

  小芸豆:

  她在零下40°的北極跟拍北極熊,潛游無人之境。

  她敢獨背相機,遊蕩墨西哥人體器官交易巫師市場。

  她敢探訪里約熱內盧的黑幫貧民窟,揭拍殺人投名狀成人禮。

  她敢在格陵蘭冰面上狩獵10天只吃生肉。

  她敢座著導航失靈的船飄零在龍捲風肆虐的巴拿馬海域。

  她敢在加拿大7494英尺的雪山高峰滑下來,蹚出一條全新的雪道。

  她還是十足的野生攝影師。

  為了找中意的拍攝角度,她敢拿棍戳醒印尼巨蜥科莫龍多。

  為了抓拍美洲鱷,她能在金塔納羅奧淋雨半個月。

  她是第一個冒著被絞死的危險拍攝亞馬遜水下巨蟒的中國人。

  她潛入海底貼身跟拍牛鯊,虎鯊,大白鯊,零距離拍攝大青鯊等各種鯊。

  她敢冒著被頂翻船的危險,去拍攝求偶期的大翅鯨。

  她扎進南美海域自由潛,魚槍護身,直面海底毒物獅子魚······

  她是小芸豆,一生放蕩不羈愛冒險,熱愛旅行卻反對盲目拔高旅行的意義。

  誰說生活不如意、學業受打擊、愛情不美滿、考研考不上,就必須把旅行這種方式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的出路呢?

  一切偏執又不負責任的旅行都是對自己的人生耍流氓,不僅解決不了之前的心病,更會滋生新病。說走就走的旅行更得有前提——為什麼走、往哪走、怎麼走、以及怎麼回。現在大多數人口中的嚮往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大抵都是沒有滿足這些前提的!我看完小芸豆的故事之後,最大的體會就是走的再遠,也不要忘了回家!

  越陽:

  如果你死了會給世界留下什麼?

  越陽留下了他的歌,以及對於這個世界和家人的愛,在此感嘆一句,上天對他是多麼的不公平。

  當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候,或許才會懂得生命的可貴。是啊,人生不過三萬天,要用來幹什麼呢?

  或許能做的就是「感受愛、接納愛、給予愛。」

  關于越陽的故事很觸動。所以專門去聽了趙雷那首《讓我偷偷看你》,曲也好、詞也好,尾尾唱出一種特別的感覺,那天下午,不知單曲循環多少遍!而那首歌的歌詞,就是大冰把越陽的歌詞交給趙雷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冰在新書中也開放了《一個孩子的心愿》的影視改編權、文本轉載權,把信任交到了所有人的手上,又豈敢辜負這一份信任呢?


  聽說關于越陽的電影《再見吧!少年》已經上映了,還沒看,抽空一定去看,我想應該不會很差,畢竟這個故事是那麼的感人肺腑。

  大冰:

  第一篇文章《濟南往事》就是講自己,就像大冰自己說的,是對自己曾經的一段歲月結案陳詞吧。讀完,挺有收穫!收穫的不僅是那些經歷,而是從中體會到的經驗。摘抄兩句,看看。

  「試著笑一笑,努力笑一笑,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落魄潦倒。」

  「那時我逆著人流站著,彎腰去撿一塊肉,好久也沒撿起來,手被踩了幾下,覺不到什麼疼……但是忽然就明白了,一瞬間的事。」

  他說,舌尖唇畔,眼底心頭,濟南哦濟南,當年要不是被逼無奈,誰又願意離開。我想到了我也是這樣遠走他鄉,還挺共情的。

  其實最後會選這個來講,是因為要寫這篇文章,所以就去查了查大冰的各種事跡,但讓我瞠目結舌的是很多人對大冰的惡意評價+對書籍的不尊重!所以上文也有特此說明。在我的認知中,讀了他的書,確實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那就是收穫,而不是因為人去對一本書妄加評論。

  以前看書,我也總是關注這個作者怎麼樣,而不去看內容,有點像以前喜歡追星時,僅僅可能是因為她的樣子,而不是她做了什麼去喜歡她。慢慢地,我發現這是一種病態的審美,很多好的東西往往被我忽略,壞的東西被吸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這也是這個時代對人的苛責要求,如果你被我喜歡,你就不能有一點點錯,錯了你就是大錯特錯。變態的思維!認清生活的真相,還能依舊熱愛生活的人,一定過的很好吧。

  隨著心智的成熟度提高,越來越理解這個「好壞摻半的世界」,「這世界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而那些人大都經歷過你尚未經歷的挫折。」

  這裡想用一句大冰的話,因為高中三年當了三年的個性簽名,哇,想想還挺長的。

  「願你我即可以早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

  解釋一下吧,這裡我的關注點是「既可以」和「又可以」,而不是後面的早九晚五和浪跡天涯!這也是大冰老師呼籲和關注的理念。

  將書中的二維碼都掃過至少一遍,故事主人公的聲音很親切,歌謠很動聽。尤其是我熱愛的民謠總是如此得耐人尋味,越聽越有味道。

  詞不達意,到此為止吧!書里還有太多好的故事等待人去體會,我亦只能做個藥引,每個人的想法亦不相同,期待你的想法。️

  如果有機會,我還願意把書中的故事,在某個時候分享給某個人。或許,我早已不記得故事的全貌,但其中的某一句,或主人公經歷的某一件事,可能會讓我在生活的某個轉折點,有了再多一個角度的理解。

  最後,用一首詩結尾吧!

  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間小。

  越不愛人間,越覺人間好。——顧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