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會盟 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排好了惠施,魏理剩下就是給公孫衍交代一些事情。

  「公孫先生,我會向父王舉薦你,讓你總領對外交流的工作,好好與齊楚會談,促成聯盟,這就是你的任務,不知道公孫先生可有信心?」:魏理問道。

  公孫衍第一次被重用就算沒把握也得說有把握,所以公孫衍沒有什麼退路,魏理的知遇之恩,自己就應當盡力回報,所以公孫衍直言道:「公子放心,無論如何我都會盡力促成聯盟,為魏國緩解四面環敵的壓力,以報公子知遇之恩。」

  魏理點了點頭,有惠施和公孫衍坐鎮,會盟的事應該不會太艱難。但是會盟一事,正如公孫衍說的,會盟只是也只能緩解當前魏國四面樹敵的尷尬處境。現在魏國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藉著昔日的霸權,魏國還能在大國之間夾縫生存,如果魏國繼續衰敗下去,那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所以魏理認為,魏國現在應該想辦法富國強兵,最起碼要像先王魏文侯那樣,人才濟濟。現在魏國連一個可用的人才都沒有,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公孫衍,還是運氣好碰到的,要不然這公孫衍都要跑到秦國去了。

  這種局面的形成跟魏國的官場風氣有很大關係,換句話說,跟魏國當今的領袖,魏惠王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上行下效,魏惠王本身就是一個不重視人才的君主,那麼下面的臣子又有幾個人會重視這些人才呢?

  魏理沒敢多想,先把心收一收,把會盟的事辦好了以後,再想辦法籠絡一些人才。

  公孫衍和惠施不知道魏理在想什麼,但是看著魏理的表情,二人估計不會是什麼好事。但是自己又不方便去詢問,只得等著魏理自己緩過神來。

  魏理髮覺了二人異樣的眼神,笑著回應:「二位先生別見怪,我剛剛想了想魏國的現在和將來,倍感壓力,因此有些失態了。」

  惠施:「公子身居高位都一心為國操勞,我等下位者也定會為國出力。」

  公孫衍應聲附和惠施,但是十分敷衍,明顯心不在此處。惠施見公孫衍在魏理面前如此無禮,剛準備提醒一下公孫衍,卻被魏理攔住了。

  「相國大人別急,公孫先生可能在想一些重要的事情,要不然也不會置我於不顧。」魏理輕聲解釋道。

  惠施會意點了點頭,心裡暗暗想著:「一個寸功未立的公孫衍,公子竟然就如此在乎,看來公子是真的重視人才啊,以後有機會,我一定得把他舉薦給公子。」

  三個人各有所思,就這樣過了好一會,這寂靜才由公孫衍打破:「公子,相國,你們這是?為何都看著我啊?」公孫衍還沒想到自己在魏國公子面前的失態。

  惠施尷尬的笑了笑,想等著魏理先開口。

  魏理直接開門見山的問公孫衍:「先生方才再想些什麼?竟然如此入迷。」

  聽了魏理這話,公孫衍才想起來,自己剛剛一直再想別的事情,把眼前這兩位差點給忽視了。

  公孫衍急忙起身拜謝魏理和惠施,以表歉意。

  魏理倒是不在乎這些虛禮,畢竟自己一個現代人,拜不拜又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該接受還是要接受。

  行了禮之後,公孫衍解釋道:「剛剛我聽公子對魏國現在沒有人才的處境感到焦慮,又想起魏國先王文候的做法,我有一個想法,可以讓公子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不過。」

  魏理一聽有出路,急忙問道:「別說不過,先告訴我什麼辦法。」

  「辦法很簡單,昔日文侯一朝,人才濟濟的原因是什麼?宣傳,文侯借河東三賢之手,大肆宣揚魏國的國君有多高明,魏國有多重視人才,這種大力的宣傳,後來就有樂陽,翟璜,西門豹,吳起,李悝等大才,我大魏由此才開始強大於諸侯。如今,魏國面臨衰落的局面,公子可效仿文侯的做法並加以改進。」:公孫衍。

  「怎麼個改進法?」魏理問道。

  公孫衍:「公子可於大梁城外建造書院,一面另天下有才者著書立說,一面招攬天下有才能的人,前來書院學習,並讓他們做公子您的門客,但是有一點,在書院的吃喝拉撒一連串的東西都得公子您給錢。要不然他們這些學子可不會老老實實的待在這做公子您的門客。」

  這樣的條件一出,估計天底下那些有真才實學,卻窮困潦倒的人才,用不了多久都會來到魏國,為魏理所用。魏理想了想那樣的畫面,簡直不敢相信,到時候天下人才都是我的。

  但是惠施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樣做雖然能招攬人才,但是這些人吃吃喝喝不給錢,這樣的條件,肯定會讓一些沒有什麼真才實學的人,混進來,這樣一來,一是浪費國家的錢,本來魏國馬上就要動用大量的資金去完成會盟的的事,再拿出來那麼多錢去養一些閒人,魏國的資金周轉肯定會出問題,而且國庫也不支持做這種高付出低回報的事情。二來則是,這種不給錢包吃包住的好地方,肯定會有很多人想來,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惠施和公孫衍說的都有道理,想要富國強兵,人才肯定是最關鍵的。但是建書院,著書立說,招攬人才肯定也會動用大量的資金,魏國現在的局面不支持魏理搞這種事情,而且很可能招不到什麼人才。

  會盟諸侯是要做的,建書院攬人才,也是要做的。

  「不如這樣好了,我們給書院開出更好的條件,不僅包吃包住,還可以讓書院的學子免費周遊列國。」:魏理說道。

  惠施:「這樣做得有條件啊公子。」

  「當然有條件,想要來書院,首先要完成入院測試,具體的測試等我日後再定下來,完不成的直接淘汰。完成的人,讓他們來見我,我一個一個的觀察和考量。」:魏理。

  「這樣確實是一個好的方法,可是,到時候公子您一個一個的考察,身體肯定吃不消啊,而且公子您現在又有病在身。」:惠施說道。

  「相國不必擔心,我這傷要不了多久就好了,而且現在書院還沒開始建呢,等建好了的時候,我肯定已經痊癒了。」:魏理。

  「書院一事,我明日托人給大王帶個信,看看大王那邊怎麼回應。」:惠施。

  魏理點了點頭,建書院,自己同意了不要緊,得讓魏惠王也同意,這樣才能名正言順地收攬人才。

  不過魏理也很清楚這個魏惠王,怕是不會同意建書院,自己到時候又得多廢口舌了。

  這時公孫衍又提議,先把書院的名字定下來。

  惠施覺得,書院要是真的能發揮作用,那麼肯定是魏國重振霸業的一大利器,因此惠施提議就叫:「強魏書院。」

  公孫衍卻不以為然地說道:「相國大人你這名字太招搖了,這名字一出,諸侯列國肯定能看出來,這書院以後是幹什麼的,還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又一個人才往我們魏國來?我提議就叫「大梁書院就行了」一來書院建於大梁,由地名而命名,而來大梁乃是我大魏新都,也是告訴天下我們對書院的重視程度。」

  魏理對這兩個名字都不是很滿意,但是自己短時間又想不出來什麼好名字,於是命名一事就先擱淺,更何況能不能建還是一回事呢,用不著急著給它起名字。

  書院的事三個人基本上討論的也是差不多了,到時候惠施先給魏惠王提議,魏理再去找魏惠王詳細的闡述書院的種種好處。

  剩下的事就是魏理安心的養傷了,今日談了這麼久,魏理也是深感疲憊。

  公孫衍也是第一次在魏國一談心中所想,今日十分盡興,其中更多的是對魏理的感激之情。但再激動也架不住討論一天,所以公孫衍也是感覺很累。

  惠施老頭子一個就更不用說了。

  魏理對二人說:「二位都是魏國以後的棟樑,今天我們三人聊的夠多了,想必二位也累了,先回去歇息吧。」

  公孫衍和惠施齊聲告退,緩緩的退了出去。

  魏理想自己這一天,算是把惠施和公孫衍把握住了,這兩個人日後肯定會為自己所用。

  明日先遣人給魏惠王送信,聊一聊建書院的事。

  還有這些那些的事情。

  魏理還在想著,卻不知不覺地緩緩睡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