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會盟 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理「不小心」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但不打算對詞做出掩飾。

  因為魏理所說的所想的,那都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如果靠想就能成事,那大夥天天就這家裡想就行了,還幹什麼呢?

  魏理很清楚這一點,所以,魏理現在需要給魏國制定一個可行性方案,拉住這架即將失控的馬車以免魏國繼續滑向深淵。

  魏理和公孫衍還在聊著,宰相惠施就已經到了。

  魏理見惠施來了,急忙把公孫衍介紹給惠施認識一下。

  「相國,這位是我的門客,名叫公孫衍,雖然現在只是犀首但是此人有大才,今日叫相國前來,就是一同商議會盟的事。有此人相助,會盟一事,不會太難的。」魏理把公孫衍介紹給惠施認識認識,而且魏理毫不吝嗇地對公孫衍一頓誇讚。

  這一番話下來,惠施心裡倒是有些犯嘀咕了。

  「公子這是怎麼了?一邊說這個人有才能,另一邊又說這個人只是一個犀首,若有大才者,在魏國怎麼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犀首呢?」惠施心裡獨自想著,但是這些疑惑卻不能直接問出來。

  於是惠施只是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公孫衍,便就此作罷

  公孫衍見惠施只是瞅自己一眼,就沒有後續了,心裡頓時感覺到了一些落差,看來禮賢下士的只是魏公子,不是魏國的領袖。想到這裡,公孫衍又暗暗下定決心,一定只對魏理唯命是從。

  魏理看出來了些許端倪,這惠施壓根不把公孫衍當回事啊。

  其實惠施的這種反應在魏國什么正常,這種場景就好像十幾年前,公叔痤對魏惠王介紹一個人的時候一模一樣,那個人叫衛鞅。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只剩下一口氣的公叔痤,給魏惠王舉薦了一個人,公叔痤稱他為「天人」,說此人為百年不遇的大才,隨後又說,現在正在我的府上做一個門客,希望魏惠王可以重用此人。公叔痤說完又不放心的補充一句:「如果大王不用此人,那就一定要殺了此人,不能讓此人離開魏國,為他國所用。」

  後來的事,人人皆知,魏惠王不用此人,也沒有殺此人。不久,衛鞅前往了秦國,助力秦國變法圖強。

  此時此刻,自己向宰相惠施舉薦一個人,但是惠施因為對方身份低賤,對此人並不重視。

  魏理在心裡暗罵:「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把這個人留住了,你們以後不知道要在這個人手裡吃多大的虧,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

  如果魏國的官場繼續存在這種風氣,那魏國就要真的爛透了。

  魏理看著眼前的惠施,雖然對自己畢恭畢敬但是對公孫衍卻是一點也瞧不上的樣子,十分來氣,但是官場的風氣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紐轉過來的,於是魏理想了一個問題,拋給了惠施。

  魏理說道:「相國大人,今日邀你前來,除了公事以外,其實還有一件我個人的私事想要你幫幫忙。」

  惠施:「公子但說無妨,我一定盡力而為。」

  「前幾天,有人送了我幾匹馬,說是千里馬,但是我認真一看,那些個馬,一個個長的歪瓜裂棗,哪裡有千里馬該有的樣子,我當時就很生氣,但是自己不確定到底是不是被騙了,相國大人,你可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識別出那些是不是千里馬呢?」:魏理。

  惠施聽了這話,微微皺了眉頭回道:「這,公子啊,其實想要驗明是不是千里馬,很簡單啊,只需要公子上馬一試不就知道了嗎?」

  魏理接著說:「你說的我都懂,但是我看那一匹匹馬全然沒有千里馬的那種樣子,所以我連試都不想試。」

  惠施聽了這話笑道:「公子,如果你只看一匹馬的表面,那麼你可能會錯過很多很多匹千里馬啊。」

  魏理聽了這話也笑了:「相國大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我剛剛向你舉薦這位公孫衍的時候,相國大人卻絲毫不重視呢?難道相國大人也跟我一樣,只看權位不視能力嗎?」

  魏理這一番話說完,惠施驚的急忙站了起來,自己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等到自己用的時候卻一個也想不起來了。

  惠施回想著以前,自己和自己的好友孟軻談天論地,那時候的自己也是一代名士,自己說的話,也常被別人稱為聖人之語。後來自己受人推薦到了魏國做了宰相,現在的自己竟然在識別人才這種事情上都會犯糊塗了。

  惠施想到這裡感到十分慚愧,他想對魏理和公孫衍說些什麼,但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魏理見惠施明白了自己的樣子,心裡剛開始的那股氣也消散開來。

  魏理對惠施說:「相國大人不必自責,你身居高位,所思所慮都比我們所思所慮要多,不可能每一件事都能做的完美,相國大人能認清自己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只是這世上還有很多人沒有認清自己,或者是壓根不想認清自己。」

  「是啊,還有很多人,只願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不願意接受殘酷的現實。」

  惠施說完與魏理相視而笑。

  公孫衍見二人這一番談論,也算是明白了,也跟著二人笑了起來。

  魏理見公孫衍也笑了,於是不解地問公孫衍:「我和相國大人達成共識而笑,先生有何事,也要一笑啊?」

  公孫衍說道:「兩位國家棟樑之間沒有了誤會,這對於魏國不是一件好事嗎?我作為一個魏國人,笑一笑不是理所應當嗎?」

  惠施點頭稱善。

  魏理看著眼前的一副祥和的景象也對未來有了盼頭。如果魏國的大臣都能這樣,那還有什麼事完不成呢?

  魏理:「好了,二位,收收心我們現在該好好探討一下之後會盟的事了。第一件事,會盟的地點。」

  因為這次魏國是和齊楚兩國舉行的三國會盟,所以會盟點應該是臨近魏齊楚三國,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我覺得,就在徐州會盟吧。」:惠施。

  「徐州地方不錯,臨近齊楚,但是離大梁太遠了,與我魏國不利。」公孫衍反駁道。

  魏理想了想說:「徐州可以,離大梁遠一點沒有太大的影響。」

  惠施還是有些不放心:「徐州離大梁遠,若是出了什麼變故,恐怕會來不及應對。若是魏王出了什麼事,恐怕國內又會大亂。」惠施一邊說著,一邊看向魏理惠施的這話已經很明白了。他是在擔心,魏國又向當年魏武侯去世那會一樣,本來還沒有立太子,如果魏王遭遇不測,那麼魏理和魏嗣就會像以前的魏罃和魏緩一樣,斗個不停。幾十年前魏國那麼強大都差點被韓趙兩國瓜分。如果現在魏國出現這種情況,那魏國基本就要亡國了。

  魏理看出來了惠施所擔心的問題,但是又看向公孫衍,等著公孫衍說說自己的看法。

  公孫衍看二人都在等著自己說,卻十分淡然:「其實我覺得,在哪裡會盟根本就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促成會盟成功。選了好地方但會盟沒搞成,那有什麼用呢?」

  魏理和惠施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選一個適中的地方就可以,別到時候排場夠了,事沒辦成,那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公孫衍見二人同意自己的觀點繼續說道:「如今世道不一樣了,以前是他們看我們的臉色,現在魏國衰落了,我們得看他們的臉色。會盟的關鍵就是看我們能不能給出另齊楚足夠滿意的條件。他們兩國高興了,那會盟一事基本上就成了。」

  魏理補充道:「還有,我們現在要認清楚自己的定位,魏與齊楚會盟,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局面內憂外患,危在旦夕。所以,我大魏王不應該在像以前那樣,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去,應該降低自己的身份,尊齊楚為上位者。這件事,相國你去好好勸勸父王,如果你說不動,那我再想想辦法。」

  惠施點頭同意。

  魏理又對公孫衍說:「我這傷,到時候估計去不了,所以你就代替我,和相國一起,陪同大王前去會盟。到時候有什麼意見,儘管給相國說。」

  魏理又對惠施說:「相國大人,會盟一事,您就是頂樑柱了啊,有些事,我父王不喜歡操心,有些事公孫衍又不熟練,所以,這些重擔子就得您來挑起來了。」

  惠施笑了笑:「公子說笑了,這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事。公子放心,我一定盡力做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