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我欲救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檄文發出以後,周天子迫不及待開始募集兵馬,準備以堂堂王者之師給秦國一點顏色看看,順便讓整個天下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可是這時候的周王室太窮了,窮到連招募士卒、準備輜重的錢都拿不出來。

  周王延沒有辦法,只能向王畿內的商賈舉債,以楚國、韓國牽頭,加上其餘諸國,此戰定能取勝為理由,約定戰後用戰利品償還債務,才勉強拉起了一支六千人的隊伍。

  天子兵馬在手,躊躇滿志。

  可是他的檄文發出如石沉大海,除了一早就約定好的楚國,再無響應者,天子好不容易熱起來的血漸漸又涼了下去。

  邯鄲,趙國典客蘇代熱情地接待了來自宗周的使者,用上好的酒肉招待他。

  雖然這時候宗周的影響力已經衰微到了極致,但是八面玲瓏的蘇代熱情洋溢,還是讓心懷忐忑的使者放鬆了不少。

  使者狼吞虎咽吃著許久沒有吃過的精美食物,活像個餓死鬼投胎,一邊吃一邊說著天子的想法。

  蘇代內心鄙夷,臉上卻笑容不減,溫聲道:「您放心,我必然會向太子稟報您的來意。」

  使者有些不好意思道:「事關重大,可以請您稟報給趙王本人嗎?太子應該決定不了這種大事吧?」

  蘇代失笑道:「大王久不理事,國內一切事物交由監國太子做主。」

  看著使者一臉茫然的樣子,蘇代更是暗自搖頭:連當家人是誰都沒搞清楚,宗周也真是不行了。

  趙國各地如今都是熱火朝天,蘇代知道太子可能不會願意分心插手這種事。

  果然,趙煦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件事連朝會都沒有上。

  可是北方的燕國收到天子的檄文後,態度卻很積極。

  蓋因幾年前,燕王被秦國忽悠,發動了對趙的鄗代之戰,結果損失慘重,燕王總覺得自己被親人戲耍,一直咽不下這口氣。

  所以面對使者的到來,燕王當即拍胸脯表示:不論是誰打秦國,我燕國一定幫幫場子!

  可這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甚至連一切事件的起源韓國,在得知只有楚國和燕國表示願意出兵後,韓王立刻慫了。

  他滿臉悽苦地向使者哭訴韓國地小民少,實在是有心無力,還望天子恕罪云云打發了使者。

  年邁的周天子震怒、惶恐,又夾雜著不安,在年久失修的宮殿裡怒罵,可是無濟於事。

  楚國、燕國的兵馬已經在路上,周國的兵馬也已經著急完畢交給了西周君統帥,周天子騎虎難下。

  可是他卻不知道,在壽春的楚王完得知趙國、魏國、齊國等國一點動靜都沒有時,也在痛罵。

  本以為這是借著天子僅存不多的威信,為楚國成為諸侯合縱長的好機會,結果周王室竟這麼廢物,三晉沒一個鳥他。

  尤其是韓王,兩年三刀的反覆小人!

  可是,這時候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如果就這麼撤兵,恐怕楚國要威信大跌。

  因此楚王立刻派出使者快馬加鞭,給前線的將軍送信告訴他:做做樣子行了。

  燕王亦是如此。

  而秦國早在天子的檄文發出後就收到了消息,全國上下一片風聲鶴唳,連為范雎死後留下的巨大權利真空而鬥爭的大臣們,也難得團結起來要一致對外。

  雖然敵國只有楚國和燕國外加周王室湊出來的六千烏合之眾,但是秦人並沒有掉以輕心,秦王稷命公室摎(jiu)為將軍,率軍迎敵。

  這是一位狠人。

  原本歷史上,摎於前265年攻打韓國,攻下陽城斬首4萬,又移師攻趙,取得二十餘縣,斬首9萬,前254年又攻打魏國奪取吳城。

  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做了相當大的貢獻,是秦國白起、王賁、王齕以後崛起的又一位大將。

  這個時空里,雖然去年對韓的戰爭沒有發生,但是他顯然並不是能輕易對付的將軍。

  果然,面對各懷鬼胎、應付了事的聯軍,秦人幾乎沒有廢多大勁就把敵軍打得丟盔棄甲,周天子伐秦連一個小水花都沒有濺起就宣告失敗了。

  秦王稷惱火衰微的周天子也敢號召攻秦,直接命令摎借道韓國攻打西周國,韓王不敢吭聲。

  雖然趙煦沒有響應周天子的號令,但他對於這場戰事還是相當關注,派出了一大批斥候哨騎傳遞戰況,結果就聽到了這麼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當得知聯軍兵敗,秦國軍隊正在向著周國進發時,趙煦知道,該趙國出場了。

  錦上添花,哪兒比得上雪中送炭。

  宗周再沒落,那也是八百年來的正統,在天下人心中有些不一樣的意義。

  趙國將作為救世主,救下惶惶不可終日的周天子。

  然而他這個想法,卻引起來包括信陵君、虞卿、呂不韋等人在內的幾乎所有高級官員的強烈反對。

  尤其是信陵君,他被趙煦拜為國相以來,已經很久沒有理過朝政了,但是今天卻火急火燎地跑過來,顯然這件事讓他很難理解。

  「太子,您曾經說過,打仗就是打錢。兵馬一動,黃金萬兩是您親口說的。」

  「如今趙國的情況您也知道,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到處都要用錢,財政難以為繼。」

  「這個時候去攻打秦國,您圖個什麼?」

  信陵君苦口婆心,虞卿、呂不韋等人一言不發,全都盯著趙煦。

  「信陵君,您身體不適,不好好休息亂跑什麼?」

  趙煦不急著解釋,雖然心裡有些不舒服,但還是寬慰著信陵君。

  自從趙王丹中風以後信陵君就多次請辭,趙煦不許。而他的妹夫平原君被達為叛逆以後,他就更放飛自我了,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跟從前的田單一樣。

  可是他常年飲酒,已經深深損害了他的健康,這兩年隨著年齡增長更是讓他得了一場病,好在是挺過來了。

  按理來說,他這個時候應該安心養病才是。

  看來,有些人表面上不問世事,實際上還是蠻關注國家狀況的,畢竟他是這個國家的相,在他走投無路時,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熱情地接納了他。

  趙煦心裡暗笑,面上卻十分沉穩地安撫著信陵君,又抬頭看了看虞卿和呂不韋,還有表面上坐在案後奮筆疾書,實際上豎起耳朵偷聽的司寇李斯。

  「諸公,爾等且聽我一言。」

  趙煦笑道:「宗周是一定要救的,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被秦國滅亡。」

  「太子?」右相呂不韋蹙眉道:「滅周?秦人有這麼大的膽子?」

  趙煦「嗯」了一聲,心道:何止滅周,秦人還要盡滅六國呢!

  「太子,即便秦人滅了周國,我等坐視即可,於我趙國何干?」虞卿不解道:「宗周為秦所滅,天下比群情激憤,這不是更有利於趙國?」

  (今天冇了,晚安諸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