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周破胡入宮獻策 公卿試君心短長》
輝煌明亮的路寢台,從姜氏齊國始到田氏齊國終,一直和桓公台並立於齊國宮城,是歷代齊君上朝理政,批閱公文之處。
一身紫色諸侯袍服的齊侯田午正端坐主殿中的君位上,凝神注目,手著硃筆,在桌案堆積的小山似的竹簡木牘上,筆走龍蛇。
一個又一個的「閱」字揮毫,
一行又一行的圈點劃線,
一句又一句的治國理政意見的補充。
專心致志的田午心無旁騖,沉浸自己的世界中,不理紛擾,儼然一副明君模樣。
就在這時,田午的貼身內侍閭則緩步靠近田午,細語說道:「啟稟君上,大司寇,大司空求見!」
田午聽聞,放下硃筆,深吐一口氣息,招了招手:「讓他們進來吧」
周破胡和田固得到允許後,入了殿門施禮拜見。
田午看向二人先聲明題,似笑非笑道「二位愛卿此番前來,不知有何見教,莫非是為學宮一事?」
田午語態讓二人頓感一瞬之詫異,不過畢竟朝堂混跡多年,周破胡立即直言正色道:「見教不敢,啟稟君上,臣等確為學宮而來,君上設立學宮,招收天下良才士子,以兼容並包,自由開放為定策,本是佳話,可那新任學正田熙,在學宮內嚴刑峻法,一改往常,恐今后稷下學子,人人擔驚受怕,難把心思放在治學輔國之上啊」
田午聽罷笑著反問道:「難道那群學宮子弟個個日日鬥雞走狗,混跡女閭青樓市井,賭博嗜酒,也是未來治學輔國的棟樑之才嗎」
「這……」周破胡斜眼看向田固。
田固得到示意後,接過話頭說道:「兄君,大司寇此言不無道理,連大司寇掌管刑獄司法之臣,都覺學宮改制太重,還是要給學宮子弟喘息適應的時間,以彰學宮自由之名,用以招攬天下士人。」
田午不置可否,對此說道:「那依照二位愛卿可有良策?」
周破胡提議道:「微臣想過了,依照學宮最初設立之策,每三月,就有一次學宮大考,設置考題,試煉新人,考試通過則授官任職,考試失敗則重習各家學說,來日再戰。」
周破胡邊說邊注視著田午的神情,只見田午略微點頭,周破胡心裡便有了方向。
「如果那學正田熙,在考核中失敗,君上自可罷免他的學正之位,以安撫眾人,將一切怨恨消彌無形。」
田午略微思索後,還是同意道:「此言有理,那學宮考核一切事宜就交給學宮令吧」
田固一聽要交給淳于髡,當下勸阻道:「君上,淳于大夫除領學宮令一職外,還有臨淄大夫一職,既要組織考核又要兼領政事,怕是分身乏術,不如讓臣弟為君上分憂,考核一事,臣弟來辦。」
只見田午擺擺手道:「淳于大夫年富力強,不過二十有餘的年齡,由他來拔擢新生士子,再好不過,我們老傢伙就別去摻和了。」
「誒,兄君!」田固又欲開口,卻被田午擺手阻止道:「就這麼定了,你們可自行去找學宮令商議,寡人還有政務處理,就不留你們了,閭則送二位愛卿出去吧」
田午雖說答應了稷下考核之事,卻並未把事宜交由周破胡,田固二人,隨手便打發了他們。
回去的路上,田固思索一番,問道周破胡:「君上這是何意,難道僅僅為一個來路不明的田熙,他已然洞察了我們的意圖?」
周破胡回道:「交給淳于髡也不怕,那田熙不能修行,過不去的考核,早晚必成事實,我們所要確認的只是君上對今後是否變法的態度,上次田熙一番言語,君上已然動心,我們務必防範於未然。」
「更何況,田熙跟在太子身邊,太子是國之儲君,日久年深,太子難免受此子影響,除去最好」
周破胡說著上頭,狠揮一手袖袍,加快腳步往宮外走去。
田午站在路寢高台上,俯視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微微一嘆,後望向在一旁侍候的閭則說道:「立即傳召學宮令入宮」。
「諾!」閭則應下,隨即轉身離去。
宮令府內
田因齊一行人來的不湊巧,淳于髡前腳剛走,去赴田午召令。後腳,他們的馬車就停靠在了宮令府的門前。
抱不到大腿,找不著靠山的一行四人在宮令府的院落內,各自思謀籌措。
日漸西沉,晚風習習。
淳于髡的馬車從路寢台轆轆駛回宮令府門口,車輪一止,便有侍從著急忙慌的前來稟報。
「稟宮令,太子殿下在院內等候多時了」
淳于髡聞言一驚,隨即轉怒道「什麼?何不早派人前往宮門告知本官,礙事!」說罷便不再理會侍從,大步走進院內。
「臣淳于髡見過太子殿下,兩位公子,因君上召見議事,來之晚也,恕罪恕罪!」淳于髡一邊行禮,一邊述說原由的向因齊幾人走過去。
「可算是把淳于大夫等回來了,我們因田熙兄在學正堂嚴懲貴族子弟之事擔憂遭人構陷,特來請教應對之策。」田嬰按捺不住性子,苦等一天,一見淳于髡張口就來。
淳于髡見此情形,也直截了當對幾人說道:「臣就是為學宮之事,入宮面君的」
在面對幾人詫異的神情下,淳于髡將入宮時,與齊侯田午商議的學宮考核一事全盤托出。
稷下學宮每三月一次考核,在大司寇周破胡的提議下,被田午交由淳于髡著手安排,在提到對田熙的安排時,淳于髡則傳達出了田午的決定,考核過則百事無憂,不過則罷職貶黜。
「什麼?父侯竟然有這種決定,豈不是難為人嗎?」田嬰打抱不平道。
「那敢問淳于大夫,父侯可有明確考核內容?」田期思抓住了關鍵點。
淳于髡拱手回答道:「按照君上吩咐,學宮新開,初次考核僅作兩場,一為諸子策對,二為武比角力,從明日起,便會將內容宣告學宮諸子,往後三月最後一日,便是試煉之期。」
「因齊明白了,多謝大夫告知,我們幾人就此告辭」
田因齊在得到淳于髡明確的回答後,便帶著田熙一行人,告辭離去。
「恭送太子殿下!」淳于髡彎腰略施一禮,目送因齊幾人出府。
夜幕低垂,月華如練,映照著深宅大院裡的曲折迴廊。淳于髡腳步輕緩,踏上青石板鋪成的小徑,心中略起漣漪。
他眉宇平展,目光望遠,回味起今日與田午之間,除卻學宮考核正事,還有另外那場說不清道不明的對話。
一場表面上看似普通的詢問之下,實則會蘊藏什麼呢?
田午問道「淳于大夫,你覺得太子如何?」
「太子英明睿智,果敢有為,必是明主」淳于髡答道。
「那太子身邊的那個門客田熙呢?寡人看此子,有願效李悝吳起之志啊」田午雙目瞬閃過一絲異色,讓人抓不住其中潛藏的喜怒哀樂。
「變法!變法!一說到這兩個字,就有不少人蠢蠢欲動了……」
「那君上之意?」
不及淳于髡繼續深思下去,他已然走到自家房檐之下了。
離開的路途中,田熙悻悻忐忑,思慮考量著兩場考核,自己到底能不能通過。
田因齊為寬慰田熙,便在回返的一路上,解釋起了兩項考核詳情。
一、諸子策對:即通過三月時間,對目前稷下學宮所開設的科目,選取一科作為主修,通過一篇對策,一番辯論,使得師長屬意,便算過關。
二、武比角力:那自然就是比武鬥法,以各自身在的學家門派,施展出自己的得意武學,於擂台上,比輸較贏。
但田熙曾被神醫扁鵲及丞相括子,親口斷言沒有半點習法修道的根骨靈脈,此生決計無修煉之可能。所以田嬰說田午此舉是故意針對難為人。
「這…熙兄無法修行你我知道不假,可父侯是怎麼知道的,還單獨為熙兄明晰考核成敗之後果?其中有何深意呢?」心思一向縝密細緻的田期思開始思索起來。
田因齊確是毫不在意的說道:「入不了仙道,就入武道,以熙兄之才學,對天下列國局勢的遠見明察,洞若觀火,諸子策對,毫無問題。」
「比武角力嘛,也沒規定說非是道氣法術才能過關,只要把對手打趴下,自然水到渠成。」
看著田因齊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田熙滿是一頭霧水,疑惑不解。上場打架之事,田熙在現世里都儘是被別人欺負的份兒,更別說自己主動挑事打架了。
「這這…沒經驗啊。而且…我也沒練過武功啊,要是會點兒什麼跆拳道,武當功夫就好了。」田熙喃喃自語道。
田因齊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看著田熙大笑道:「哈哈,好啦,熙兄,明日之事明日再愁,明天我帶你去拜會我大齊兵家的大人物,他定能幫熙兄在比武擂台大顯身手。」
翌日清晨,稷下學宮,兵家學堂。
空曠的堂院內,諸般兵器林立,寒光凜冽,鋒芒畢露,有一名鬚髮皆白,年齡看似六七十歲的老者,持兵著甲,精神礫爍,英氣颯然,儼然一副久經沙場,不怒自威的老將軍氣派。
老將軍雙手緊握一柄長九尺五寸的寒月大刀,刀形似月,清冽冷寒。雙腳緩緩邁步,擺開陣勢,每一次的步伐移動都是那麼精準。
仿佛大地都在隨他的節奏顫抖。他身形矯健,儘管年歲已高,但肌肉仍如年輕戰士一般緊繃有力。
倏然,他深吸一口氣,猛地揮動手中的巨刃,一道耀眼的銀光劃破長空,留下一道璀璨的軌跡。
只見他左劈右斬,每一招每一式都凝聚著半生的武藝精華,連空氣都仿佛被切割得只配發出細微的震顫聲。
寒月大刀在他的操控下,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攻如風雨疾迅,防若崇山穩固。周圍塵土飛揚,沙礫跳動,刀光凌厲豪邁勢不可擋。
最後,只見他一個收勢,寒月大刀,上有刀尖直指蒼穹,下有刀柄怒矗於地,無不為之怡然稱快。
「啪!啪!啪!」
就在刀光停止的一剎那,有三聲清脆響亮的鼓掌聲,帶來了拜訪者的崇敬膜拜之意。
「項老將軍,真是風采依舊,不減當年啊,因齊攜各位兄弟拜見老將軍!」田因齊恭敬行禮道。
老將軍收回演武耍刀時的犀利目光,和善的望向田因齊一路走來的方向,放下大刀施禮道:「老臣見過太子殿下,殿下隨軍出征,重創樂祚的威名,老臣早有耳聞,如此看殿下武藝又精進不少啊」
「老將軍謬讚了,來,熙兄,先為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大齊的名將,三朝元老,項子牛老將軍。
曾跟隨太公田和三征魯國,又事田剡和當今君上,赫赫威名,國人敬服,還與丞相,無害子,並稱悼子三賢。」
田因齊為田熙介紹道齊將項子牛的生平事跡,項子牛老將軍,也和善微笑著閉目聆聽,任由田因齊復刻他當年的榮光過去。
早在田齊太公田和時期,田氏宗族剛剛驅逐絕盡姜齊勢力,在齊國站穩腳跟,就有各國以清剿亂臣之名,屢攻齊地,三晉如此,就連周邊小國也惡狠狠啃下齊國一塊肉來。
田和怒不可遏,以當時齊國第一將項子牛為大司馬,領兵反擊,大獲全勝,甚至三伐魯國,曾有大賢墨家墨子,親往齊國勸阻刀兵。
墨子為了阻止齊國伐魯,採取了三個辦法:
一是勸說項子牛,說「伐魯,齊之大過也」。
然後舉了吳王伐越、楚和齊。智伯伐范氏和中行氏、兼併三晉之地等等例子,結果都是「身為刑戮」。
二是入齊見太公田和,勸說他不要發動戰爭。
三是派弟子勝綽跟隨項子牛,以「濟驕而正嬖」,阻止侵魯。
但他的三次努力都失敗了,項子牛最終還是「三侵魯地」,而其弟子勝綽則「三從」侵魯。
後來項子牛因田剡和田午的內亂,閉鎖家門,不問朝政,不涉黨爭,不參軍事,直到勝負已分,田午繼承君位,才再度拜請項子牛任將。
再後因宗室子弟田壽逐漸成長,大顯兵威,有名將之才,屢破強敵,項子牛將大司馬一職轉交後,便回到家中賦閒。
最後又因為稷下學宮的出現,項子牛再度出山,為宗族子弟,江湖士子,傳授兵法武藝,以讓各路人才效力齊國。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跟隨項子牛伐魯的那名墨子的弟子勝綽,現今仍然跟在他的身邊,作為謀士,也在稷下學宮開壇講學。
從田因齊的介紹中,田熙得知這位項老將軍恐怕是對墨家止戰非攻的理念很是排斥。
身為墨家的勝綽,不但未能阻止,反而作為項子牛的謀士,征戰沙場,墨子也應該對這個弟子失望透頂吧。
田熙默默想到。
在田熙深思熟慮時,田因齊向項子牛提出所求道:「今日前來拜訪將軍,特為學宮考核一事前來。
「想必將軍也聽說了,我這位朋友田熙兄無修道練氣的根骨,我便想著帶他以武入道,老將軍往昔便是我大齊武道第一人,想來定有辦法襄助,因齊拜託了。」
聽到田因齊將自己名字說出,田熙自覺站了出來,對項子牛拱手行禮說道:「學子田熙見過項老將軍」
項子牛看向太子和田熙一臉期望表情,捻須思索道:「沒有修道練氣的體質嗎,真是稀少罕見,僅在三月內,就要通過純武功比拼打敗對手,不過既是太子出面,老臣定當竭力。」
「謝將軍」田因齊道謝道。
「走吧,熙兄,今日你我都在老將軍的門下啦」田因齊笑著拍拍田熙的肩膀,隨即拉著田因齊的手腕,就往學堂里進。
「誒?殿下,期思,子嬰二位公子不來嗎?」田熙看著日常形影不離的兄弟幾個,卻在今日分開,疑惑道。
「子嬰選的是縱橫家,拜淳于大夫的門下了,期思雖然也選的兵家,但是跟隨勝綽先生,去學墨家兵法了,今日就你我二人當同窗啦。」
在田因齊的安排下,田熙於今日正式選擇了諸子百家之一的兵家,進入了兵家學堂,開始修行。
一身紫色諸侯袍服的齊侯田午正端坐主殿中的君位上,凝神注目,手著硃筆,在桌案堆積的小山似的竹簡木牘上,筆走龍蛇。
一個又一個的「閱」字揮毫,
一行又一行的圈點劃線,
一句又一句的治國理政意見的補充。
專心致志的田午心無旁騖,沉浸自己的世界中,不理紛擾,儼然一副明君模樣。
就在這時,田午的貼身內侍閭則緩步靠近田午,細語說道:「啟稟君上,大司寇,大司空求見!」
田午聽聞,放下硃筆,深吐一口氣息,招了招手:「讓他們進來吧」
周破胡和田固得到允許後,入了殿門施禮拜見。
田午看向二人先聲明題,似笑非笑道「二位愛卿此番前來,不知有何見教,莫非是為學宮一事?」
田午語態讓二人頓感一瞬之詫異,不過畢竟朝堂混跡多年,周破胡立即直言正色道:「見教不敢,啟稟君上,臣等確為學宮而來,君上設立學宮,招收天下良才士子,以兼容並包,自由開放為定策,本是佳話,可那新任學正田熙,在學宮內嚴刑峻法,一改往常,恐今后稷下學子,人人擔驚受怕,難把心思放在治學輔國之上啊」
田午聽罷笑著反問道:「難道那群學宮子弟個個日日鬥雞走狗,混跡女閭青樓市井,賭博嗜酒,也是未來治學輔國的棟樑之才嗎」
「這……」周破胡斜眼看向田固。
田固得到示意後,接過話頭說道:「兄君,大司寇此言不無道理,連大司寇掌管刑獄司法之臣,都覺學宮改制太重,還是要給學宮子弟喘息適應的時間,以彰學宮自由之名,用以招攬天下士人。」
田午不置可否,對此說道:「那依照二位愛卿可有良策?」
周破胡提議道:「微臣想過了,依照學宮最初設立之策,每三月,就有一次學宮大考,設置考題,試煉新人,考試通過則授官任職,考試失敗則重習各家學說,來日再戰。」
周破胡邊說邊注視著田午的神情,只見田午略微點頭,周破胡心裡便有了方向。
「如果那學正田熙,在考核中失敗,君上自可罷免他的學正之位,以安撫眾人,將一切怨恨消彌無形。」
田午略微思索後,還是同意道:「此言有理,那學宮考核一切事宜就交給學宮令吧」
田固一聽要交給淳于髡,當下勸阻道:「君上,淳于大夫除領學宮令一職外,還有臨淄大夫一職,既要組織考核又要兼領政事,怕是分身乏術,不如讓臣弟為君上分憂,考核一事,臣弟來辦。」
只見田午擺擺手道:「淳于大夫年富力強,不過二十有餘的年齡,由他來拔擢新生士子,再好不過,我們老傢伙就別去摻和了。」
「誒,兄君!」田固又欲開口,卻被田午擺手阻止道:「就這麼定了,你們可自行去找學宮令商議,寡人還有政務處理,就不留你們了,閭則送二位愛卿出去吧」
田午雖說答應了稷下考核之事,卻並未把事宜交由周破胡,田固二人,隨手便打發了他們。
回去的路上,田固思索一番,問道周破胡:「君上這是何意,難道僅僅為一個來路不明的田熙,他已然洞察了我們的意圖?」
周破胡回道:「交給淳于髡也不怕,那田熙不能修行,過不去的考核,早晚必成事實,我們所要確認的只是君上對今後是否變法的態度,上次田熙一番言語,君上已然動心,我們務必防範於未然。」
「更何況,田熙跟在太子身邊,太子是國之儲君,日久年深,太子難免受此子影響,除去最好」
周破胡說著上頭,狠揮一手袖袍,加快腳步往宮外走去。
田午站在路寢高台上,俯視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微微一嘆,後望向在一旁侍候的閭則說道:「立即傳召學宮令入宮」。
「諾!」閭則應下,隨即轉身離去。
宮令府內
田因齊一行人來的不湊巧,淳于髡前腳剛走,去赴田午召令。後腳,他們的馬車就停靠在了宮令府的門前。
抱不到大腿,找不著靠山的一行四人在宮令府的院落內,各自思謀籌措。
日漸西沉,晚風習習。
淳于髡的馬車從路寢台轆轆駛回宮令府門口,車輪一止,便有侍從著急忙慌的前來稟報。
「稟宮令,太子殿下在院內等候多時了」
淳于髡聞言一驚,隨即轉怒道「什麼?何不早派人前往宮門告知本官,礙事!」說罷便不再理會侍從,大步走進院內。
「臣淳于髡見過太子殿下,兩位公子,因君上召見議事,來之晚也,恕罪恕罪!」淳于髡一邊行禮,一邊述說原由的向因齊幾人走過去。
「可算是把淳于大夫等回來了,我們因田熙兄在學正堂嚴懲貴族子弟之事擔憂遭人構陷,特來請教應對之策。」田嬰按捺不住性子,苦等一天,一見淳于髡張口就來。
淳于髡見此情形,也直截了當對幾人說道:「臣就是為學宮之事,入宮面君的」
在面對幾人詫異的神情下,淳于髡將入宮時,與齊侯田午商議的學宮考核一事全盤托出。
稷下學宮每三月一次考核,在大司寇周破胡的提議下,被田午交由淳于髡著手安排,在提到對田熙的安排時,淳于髡則傳達出了田午的決定,考核過則百事無憂,不過則罷職貶黜。
「什麼?父侯竟然有這種決定,豈不是難為人嗎?」田嬰打抱不平道。
「那敢問淳于大夫,父侯可有明確考核內容?」田期思抓住了關鍵點。
淳于髡拱手回答道:「按照君上吩咐,學宮新開,初次考核僅作兩場,一為諸子策對,二為武比角力,從明日起,便會將內容宣告學宮諸子,往後三月最後一日,便是試煉之期。」
「因齊明白了,多謝大夫告知,我們幾人就此告辭」
田因齊在得到淳于髡明確的回答後,便帶著田熙一行人,告辭離去。
「恭送太子殿下!」淳于髡彎腰略施一禮,目送因齊幾人出府。
夜幕低垂,月華如練,映照著深宅大院裡的曲折迴廊。淳于髡腳步輕緩,踏上青石板鋪成的小徑,心中略起漣漪。
他眉宇平展,目光望遠,回味起今日與田午之間,除卻學宮考核正事,還有另外那場說不清道不明的對話。
一場表面上看似普通的詢問之下,實則會蘊藏什麼呢?
田午問道「淳于大夫,你覺得太子如何?」
「太子英明睿智,果敢有為,必是明主」淳于髡答道。
「那太子身邊的那個門客田熙呢?寡人看此子,有願效李悝吳起之志啊」田午雙目瞬閃過一絲異色,讓人抓不住其中潛藏的喜怒哀樂。
「變法!變法!一說到這兩個字,就有不少人蠢蠢欲動了……」
「那君上之意?」
不及淳于髡繼續深思下去,他已然走到自家房檐之下了。
離開的路途中,田熙悻悻忐忑,思慮考量著兩場考核,自己到底能不能通過。
田因齊為寬慰田熙,便在回返的一路上,解釋起了兩項考核詳情。
一、諸子策對:即通過三月時間,對目前稷下學宮所開設的科目,選取一科作為主修,通過一篇對策,一番辯論,使得師長屬意,便算過關。
二、武比角力:那自然就是比武鬥法,以各自身在的學家門派,施展出自己的得意武學,於擂台上,比輸較贏。
但田熙曾被神醫扁鵲及丞相括子,親口斷言沒有半點習法修道的根骨靈脈,此生決計無修煉之可能。所以田嬰說田午此舉是故意針對難為人。
「這…熙兄無法修行你我知道不假,可父侯是怎麼知道的,還單獨為熙兄明晰考核成敗之後果?其中有何深意呢?」心思一向縝密細緻的田期思開始思索起來。
田因齊確是毫不在意的說道:「入不了仙道,就入武道,以熙兄之才學,對天下列國局勢的遠見明察,洞若觀火,諸子策對,毫無問題。」
「比武角力嘛,也沒規定說非是道氣法術才能過關,只要把對手打趴下,自然水到渠成。」
看著田因齊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田熙滿是一頭霧水,疑惑不解。上場打架之事,田熙在現世里都儘是被別人欺負的份兒,更別說自己主動挑事打架了。
「這這…沒經驗啊。而且…我也沒練過武功啊,要是會點兒什麼跆拳道,武當功夫就好了。」田熙喃喃自語道。
田因齊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看著田熙大笑道:「哈哈,好啦,熙兄,明日之事明日再愁,明天我帶你去拜會我大齊兵家的大人物,他定能幫熙兄在比武擂台大顯身手。」
翌日清晨,稷下學宮,兵家學堂。
空曠的堂院內,諸般兵器林立,寒光凜冽,鋒芒畢露,有一名鬚髮皆白,年齡看似六七十歲的老者,持兵著甲,精神礫爍,英氣颯然,儼然一副久經沙場,不怒自威的老將軍氣派。
老將軍雙手緊握一柄長九尺五寸的寒月大刀,刀形似月,清冽冷寒。雙腳緩緩邁步,擺開陣勢,每一次的步伐移動都是那麼精準。
仿佛大地都在隨他的節奏顫抖。他身形矯健,儘管年歲已高,但肌肉仍如年輕戰士一般緊繃有力。
倏然,他深吸一口氣,猛地揮動手中的巨刃,一道耀眼的銀光劃破長空,留下一道璀璨的軌跡。
只見他左劈右斬,每一招每一式都凝聚著半生的武藝精華,連空氣都仿佛被切割得只配發出細微的震顫聲。
寒月大刀在他的操控下,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攻如風雨疾迅,防若崇山穩固。周圍塵土飛揚,沙礫跳動,刀光凌厲豪邁勢不可擋。
最後,只見他一個收勢,寒月大刀,上有刀尖直指蒼穹,下有刀柄怒矗於地,無不為之怡然稱快。
「啪!啪!啪!」
就在刀光停止的一剎那,有三聲清脆響亮的鼓掌聲,帶來了拜訪者的崇敬膜拜之意。
「項老將軍,真是風采依舊,不減當年啊,因齊攜各位兄弟拜見老將軍!」田因齊恭敬行禮道。
老將軍收回演武耍刀時的犀利目光,和善的望向田因齊一路走來的方向,放下大刀施禮道:「老臣見過太子殿下,殿下隨軍出征,重創樂祚的威名,老臣早有耳聞,如此看殿下武藝又精進不少啊」
「老將軍謬讚了,來,熙兄,先為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大齊的名將,三朝元老,項子牛老將軍。
曾跟隨太公田和三征魯國,又事田剡和當今君上,赫赫威名,國人敬服,還與丞相,無害子,並稱悼子三賢。」
田因齊為田熙介紹道齊將項子牛的生平事跡,項子牛老將軍,也和善微笑著閉目聆聽,任由田因齊復刻他當年的榮光過去。
早在田齊太公田和時期,田氏宗族剛剛驅逐絕盡姜齊勢力,在齊國站穩腳跟,就有各國以清剿亂臣之名,屢攻齊地,三晉如此,就連周邊小國也惡狠狠啃下齊國一塊肉來。
田和怒不可遏,以當時齊國第一將項子牛為大司馬,領兵反擊,大獲全勝,甚至三伐魯國,曾有大賢墨家墨子,親往齊國勸阻刀兵。
墨子為了阻止齊國伐魯,採取了三個辦法:
一是勸說項子牛,說「伐魯,齊之大過也」。
然後舉了吳王伐越、楚和齊。智伯伐范氏和中行氏、兼併三晉之地等等例子,結果都是「身為刑戮」。
二是入齊見太公田和,勸說他不要發動戰爭。
三是派弟子勝綽跟隨項子牛,以「濟驕而正嬖」,阻止侵魯。
但他的三次努力都失敗了,項子牛最終還是「三侵魯地」,而其弟子勝綽則「三從」侵魯。
後來項子牛因田剡和田午的內亂,閉鎖家門,不問朝政,不涉黨爭,不參軍事,直到勝負已分,田午繼承君位,才再度拜請項子牛任將。
再後因宗室子弟田壽逐漸成長,大顯兵威,有名將之才,屢破強敵,項子牛將大司馬一職轉交後,便回到家中賦閒。
最後又因為稷下學宮的出現,項子牛再度出山,為宗族子弟,江湖士子,傳授兵法武藝,以讓各路人才效力齊國。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跟隨項子牛伐魯的那名墨子的弟子勝綽,現今仍然跟在他的身邊,作為謀士,也在稷下學宮開壇講學。
從田因齊的介紹中,田熙得知這位項老將軍恐怕是對墨家止戰非攻的理念很是排斥。
身為墨家的勝綽,不但未能阻止,反而作為項子牛的謀士,征戰沙場,墨子也應該對這個弟子失望透頂吧。
田熙默默想到。
在田熙深思熟慮時,田因齊向項子牛提出所求道:「今日前來拜訪將軍,特為學宮考核一事前來。
「想必將軍也聽說了,我這位朋友田熙兄無修道練氣的根骨,我便想著帶他以武入道,老將軍往昔便是我大齊武道第一人,想來定有辦法襄助,因齊拜託了。」
聽到田因齊將自己名字說出,田熙自覺站了出來,對項子牛拱手行禮說道:「學子田熙見過項老將軍」
項子牛看向太子和田熙一臉期望表情,捻須思索道:「沒有修道練氣的體質嗎,真是稀少罕見,僅在三月內,就要通過純武功比拼打敗對手,不過既是太子出面,老臣定當竭力。」
「謝將軍」田因齊道謝道。
「走吧,熙兄,今日你我都在老將軍的門下啦」田因齊笑著拍拍田熙的肩膀,隨即拉著田因齊的手腕,就往學堂里進。
「誒?殿下,期思,子嬰二位公子不來嗎?」田熙看著日常形影不離的兄弟幾個,卻在今日分開,疑惑道。
「子嬰選的是縱橫家,拜淳于大夫的門下了,期思雖然也選的兵家,但是跟隨勝綽先生,去學墨家兵法了,今日就你我二人當同窗啦。」
在田因齊的安排下,田熙於今日正式選擇了諸子百家之一的兵家,進入了兵家學堂,開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