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修行受阻無緣分 使賄難服眾人心》
經歷了一天在稷下學宮的初步探索,入夜後,田熙獨自一人回到了學正堂,因齊等人也去到了各自的館舍,為了照顧到心緒低落的田熙,也為了讓他熟悉熟悉新環境,特意給到了田熙一段獨處的時間。
田熙按照因齊所教方法,點燃上了學正堂的燭火,沒有現實耀眼刺激的白日光,借著燭光視物,獨有一番風趣。
燈火皆明的學正堂三樓。
田熙躺在床榻上,回憶品味起了在學宮度過的安排滿滿的今日。
稷下學宮,法家學堂。
由齊國丞相田括坐鎮講授,被國內尊稱為田括子,括子丞相,田括歷經齊相田悼子、太公田和、齊侯田剡、齊桓公田午四朝。
現已經有七十歲的高齡,但依然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精神矍鑠,風采奕奕。
與前任大司馬項子牛,田氏宗親田無害,並稱為「悼子三賢」
在周威烈王十七年時,還是齊相田悼子時期,齊國的那次內亂,齊將田布殺大夫田孫,齊將田會以廩丘降趙,遭到田布圍攻後,被三晉援軍救出,並一路反攻齊國本土,攻入了齊長城,齊都臨淄隨時面臨威脅。
危急存亡之時,田括子敏銳瞧出端倪,向齊廷提議道:「三國之地,不接於我,逾鄰國而圍平陸,利不足貪也,然則求名於我也,請以齊侯往。」
簡單說在被三晉圍毆之時,田括看出三晉只是圖一個他們能取代舊主,稱侯立國的名聲,這需要齊國國君的引薦,田括索性提議將齊國國君齊宣公交出,換取三晉退兵還地。
這就是田括子的故事,這讓田熙也有一定的印象。但沒想到這位齊相竟然是法家人物,但卻又行的是道家之事。
田熙跟著因齊兄弟幾人,緩步進入道家學堂里,默默的找到最後面的坐席,跪坐聽講。一切舉措寂靜無聲,在幾十人的課堂里,仿佛就沒有他們的存在般,一切都照常進行。
但田括子目光犀利敏銳如蒼鷹,一眼便揪住了因齊幾人的方向。田熙無意中和田括子的目光對視!只見田括子盤坐蒲團,雖然發須盡皆蒼老發白,但也是鶴髮童顏。一襲深青色的,寬衣道袍,一身仙風道骨,讓人不自覺的被其氣場影響,恭敬求學。
田括出聲,曠古悠遠的音道瀰漫全場。
「又有新士子來求學了。」
在座眾人都往後方一一看去,議論紛紜。
「快看,是學宮的新學正」一人道
「辯論賽的得勝者,可是拿到了紫火丹呢」一人又道。
田括瞅了瞅全場兩眼,緩道一聲「安靜!到座的學子認真聽講,我們今日不講那些大道玄學,至深哲理,今天要講到的是,修行的第一關……」
眾多學子聞言,趕緊坐好,全場頓時鴉雀無聲,畢竟修行是自己人生第一大事。
「今日諸位學子是第一次踏足稷下學宮,不知爾等是否在外,有過修行之事,這次到稷下學宮,統一從第一境界開始修煉」
「沒修煉過的,靈脈是汝等天生所有,跟隨本座之法,清心鑄體,進入凡體境」
「已經修煉過的,不論是何等境界,可以憑藉自身靈脈法門,再次固本培元,紮實基礎,」
在座學子皆靜氣凝神,豎起雙耳,田括子之音,猶如一波海浪拍打沙灘般,能清心寡欲,待到一字一句灌入到了學子身體中,漸趨感到暢快舒適。
田熙見到因齊等人也都按照田括的指示,盤腿而坐,抱首歸一,平心靜氣,五心朝天,自己也有模有樣的學習起來。
田熙按捺不住的心緒如同萬馬奔騰,激情澎湃,終於可以見到現世中小說網文所意淫的修仙者,到底是怎樣的狀態。
田括坐在首位,雙掌揮動,掀起一股浩大靈風,清新爽咧。靈風帶動靈氣,被田括徐徐從天地借用,在幾十名學子上方,形成了一個青色的氣浪漩渦,漩渦播撒出萬千綠葉,簌簌落下,在每名學子的周身徘徊。
田括再度開口道:「眾位,若感到眼、鼻、口、心、腎、氣海」六處身位,清寒冰涼,不必驚慌,這是在滌除洗淨自身體內雜質,清空一切,迴轉重生。
「現在大家雙掌朝天,本座再度為你們送上最後一層法力」說罷,田括運功再起,雙手摶煉出一股清風道氣,注入漩渦,僅一步之遙,就可大功告成。
熟料……
「諸位當心」學子隊伍里有一人急切的吶喊道。
「轟隆!」一聲,漩渦炸裂,綠葉如水滴四濺,再帶有箭矢之鋒利,割傷了大部學子的身體面容,索性傷口不深。
田括右手長袖一甩,所有綠葉消失不見。見此場景,不禁呢喃細語道:「為何會出現此等怪相,按理說每個人身負靈脈,都能對應承受起本座的清風道氣,只會有益無害。」
「除非在座的真有身無靈脈之人?可是這種體質,千百年也不曾一見,只是上古曾有些蛛絲馬跡,罕見記載」田括思忖道。
田括雙目陡運青光,在眾多學子的隊伍里掃視一圈,驀然,田括兩眼在後方停滯了下來,定住了田熙。
田括右掌一揮,一支青光形成的大手,握住田熙,像撈魚一樣,猛然把田熙凌空撈起。
「怎麼回事!我飛起來了,救命啊…救命啊…我恐高」田熙驚慌失措,不斷掙扎大喊。
「丞相,此人是我門客,不知何故要將他捉拿過去?」田因齊火急燎燎的說道。
「還望丞相手下留情,放人吧!」田期思,田嬰異口同聲道。
田括對太子,兩位公子的說情,熟視無睹,將田熙放到前台,只是凝望著他,沉穩內斂,看不出一絲情緒,靜置若水般冷冷說道:「小子,你沒有靈脈?如何能在天下各國生存的?」
田熙還沒有回過神來,緊張急促道:「不知師長說的什麼靈脈,田熙不懂」。
田熙知曉這個世上人人修仙習法,也想過通天教主給了他一片金海的神識到底有什麼法力神通,現在看來也無非是對這個時代的理解記憶而已,根本幫不到田熙什麼忙。
田熙面對田括的質問,也不能直言自己是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就一直僵持著。
田括和田熙的對峙引得因齊幾人提心弔膽,忐忑不安。在座的眾位學子也被牽連的驚詫不已,誠惶誠恐。
見實在探查不出什麼,田括只得對田熙說道:「小子,我不知你來歷如何,但你渾身沒有一絲靈脈,也不可能通過法門修行,換言之,稷下學宮已不是你的容身之處,久留無益,就此退去吧」
田括一番話,晴天霹靂,震撼全場。
「什麼?身為學正竟然沒有一絲法力,他憑什麼來管我們?」
「就是就是,這麼說,紫火丹對他也沒什麼用,嘿小子,不如做個交易,將紫火丹賣於我如何,保你吃穿不愁。」
在場眾人七嘴八舌,說長道短。惹得田嬰火冒三丈,面對自己的朋友被眾人指摘,氣就不打一處來。
田括看著癱坐在地上,雙目無神,呆滯木然的田熙,無奈的搖搖頭,遂喝令道貼身的兩名侍從:「你們把這個學子,送去他的住處,好生休息去吧!」
「是,師尊!」兩名侍從拱手應道。他們知道田熙身為學正令,要送也該送去學正堂,兩人一把架起田熙就往目的地走去。
田括安排完,仿佛是沒受到影響,沒出這回事般,當即調整了狀態,高聲道:「全部繼續,不要為外界所擾!」
「是,師尊!」眾人拱手回應。
「子嬰跟過去看看,好生照顧熙兄,我跟期思留在這裡以防萬一」因齊囑託道。
「兄長放心,我這就前去」田嬰從最後一排,不動聲色,悄然離去,直奔學正堂。
田卯館舍內
「公子,好消息啊!括子丞相親口斷言,田熙那小子,沒有一絲靈脈,此生都與修行無緣,若這小子鐵了心跟著田因齊他們,不過是多一累贅廢物罷了!」
牟源在外打探到了消息,急匆匆回到館舍,欣喜不已的向田卯匯報導。
「哈哈,好,天助我也,大哥,要回紫火丹一事,必成無疑了,只要威逼利誘,不信田熙交不出來!」周奎一番陰笑,開始籌謀。
「好,既然田熙已經單獨去向學正堂,我們速速動身,趕在田因齊他們回來之前!」田卯拍板決定道。
「是,公子」跟隨在田卯身邊的一群小弟,見識到了一絲苗頭,遂齊聲應和道。
兩名侍從把田熙攙扶到門前階梯放下,便自顧離去了。只剩下田熙一人坐在石階,上面發呆愣神。
「師傅讓我一人獨挑封神大業,怎麼連點兒神通法術都不給我,這可怎麼在這個修仙世界謀生活啊」田熙右手撐著頭部,苦思冥想。
片刻過後,以田卯,周奎為首的隊伍,後面跟著魯生,牟新,晏首三人,再有一幫十來人的隊伍,每兩人提著一個大寶箱,共有五箱來到了學正堂門前。
「咚」「咚數聲,五個木料雕刻的大寶箱齊齊落地,讓人一看外表,就猜到箱子重量之沉重,質量之堅實,不知放了多少東西。
田熙被聲音吸引住,正向看去,只見他有所印象的田卯,周奎來到他的面前。
周奎率先說道:「熙兄,一日不見,稷下學宮可還舒適閒逸?今日前來不為別的,就為熙兄手中紫火丹而來。」
「紫火丹嘛……」田熙站起身來,直面田卯的隊伍,雙眸逐漸凝聚起防範警惕之意。
從正史上看,這倆人的父親,乾的全是損國害民之事,根據多年網文小說閱讀經驗,直覺告訴他,這倆人,怕也是「子承父業」,一丘之貉。
「周奎兄倒是不拐彎抹角,快言快語。
「那五隻大寶箱,不會就是田卯兄要來與我交換的條件吧!」田熙又把目光轉向周奎旁邊的田卯說道。
「熙兄好眼力,一看便知,放眼天下,人人都有資格踏入修仙之路,因其靈脈本是天生,只需要尋找法門。
「但熙兄這毫無靈脈的體質,千百年罕見,既然修仙無望,不如將紫火丹轉讓於我,不失一樁美事,這五箱金玉財寶管你吃穿無憂,用度不愁,意下如何?」
田卯為他人著想考慮,故作一番關切的言論,若不是知道歷史,倒真有可能被他騙了去。
田熙略作思索,當即說道:「田卯兄此言甚是有理,這便是紫火丹,熙,願意交換。」田熙邊說邊從袖口拿出那個裝有紫火丹的盒子,雙手捧給了田卯。
這讓田卯一行人大吃一驚,甚覺不可思議。
「這,這,就這麼容易的嘛?」
「俗語說的好,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若紫火丹不給他們,指不定背後要惹出多少禍端。」田熙心裡暗道。
「熙兄爽快,來,你們把五箱財寶,通通給熙兄搬進學正大堂里去,不得失誤,若磕壞一角,回去有你們好看!」田卯雙手捧著紫火丹,興會淋漓的還特意叮囑起了下屬們的動作輕重。
就在此時,學正堂右側牆壁,在日光的映襯下,緩緩出現一個手拿浮塵的黑影,黑影正密切關注著田熙與田卯等人的一切舉動,一直盯到田卯帶人離去,黑影也悄悄退入了深處。
「公子,我看那田熙交的這麼爽快,會不會有詐啊,這紫火丹萬一是假的呢?」魯生提出疑惑道。
「看他把紫火丹隨身攜帶,當場拿出,給他替換假貨的時間都沒有,應當是真的」晏首回答道。
「是真,是假,回去再驗不遲,弟兄們,走!」田卯指揮道。
田卯一行人離去後,田熙在大堂內,將五隻寶箱一一打開,都是從來沒見過的金銀珠寶,跟在電視劇看的完全不一樣,相信這一件就能在現代賣出成萬上億的價位。
就在田熙兩眼痴迷,伸出雙手,在財寶堆里一陣倒騰時,田嬰疾步跨入大堂內並大聲喊到:「熙兄,熙兄,你人兒呢?」
田熙聽見田嬰的聲音,趕忙回應道:「嘿!公子,在這兒呢!」
田嬰聞聲趕去,看見空曠的大堂平白無故多了幾個大箱子,還裝的滿滿當當的金銀財寶。
「東海的珊瑚,魏國的玉器,楚越的珍珠,趙國的彎刀,秦國的金餅,這麼多好東西,足抵一萬金了」田嬰越看越驚訝,不虧是王族公子,對各種珍寶禮物,都有一番見識。
「熙兄,這些寶物是誰送來的?」田嬰問道。
「田卯,周奎他們來過了,說是要拿這五箱珍寶,換走我手上的紫火丹,我答應了。」
「反正我沒有靈脈,修仙不成,不如換點實惠的,寧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若是不答應,當時田卯人多勢眾,直接上手搶奪,可是一點好都落不下。」
田熙一番解釋。
「什麼?他們還帶了人,打上門來,帶了多少?」田熙驚道。
「將近二十餘人吧」
「這個田卯,公平競爭不成,竟還要硬搶,待到兩位兄長回來我們再找他算帳。」田嬰怒道。
看著那五箱財寶,田熙,田嬰兩個一合計,決定鎖上學正堂的大門,再去尋找因齊,期思二人。大家一起匯合,再商對策。
齊宮,路寢台。
齊侯田午生活起居的專屬宮殿內。
宦者令閭則正在去到齊侯田午的書房內拜謁道:「臣,拜見君上!」
這時的田午,還在批閱處理齊國各地的群臣官吏呈送上來的政務簡牘。見到閭則入門拜見,左手輕揮,示意平身。
田午一面處理政務,一面不動聲色的問道:「可是太子那邊有什麼消息了?」
閭則恭順回答道:「正是,君上。太子門客田熙,被括子丞相認定為不具備修煉之資,在面對田卯等人刁難之時,轉售了君上賞賜的紫火丹。」
「噢?」田午略感詫異。頓了頓又問道「那小子賣了多少價?」
「賣了當有一萬金,得有五箱,俱在學正大堂內,都是田卯讓人一一搬進去的。」
田午不禁搖頭感嘆:「真闊啊,先祖為我等不肖子孫操碎了心,為了這江山大業,齊國境內但凡姓個田的,都是有官有職,有錢有勢。」
當年田齊先祖田常,為了獨攬姜齊大權,但奈何自家人丁不旺,族群不廣,勢力不強,遂盡選齊國女子身高七尺以上為姬妾,充入後宮,計以百數。
更不禁賓客舍人出入後宮,任其門客和自家姬妾情合恩愛。在田常死的時候,其姬妾借賓客之力,為田常誕下七十多個子嗣。
效仿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就是田常以家族血脈,宗親祖制,掌控姜齊政權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再後,又有先祖田盤,在牢牢把控姜齊政權的同時,分派田氏的各家宗族子弟,絡繹不絕,成百上千的盡數去往齊國各處城鎮鄉邑,擔任大夫,執掌要職。
從始祖田完始,至太公田和正式奪位終,田齊歷耗十代人之精血,借屍還魂,李代桃僵。終於正式建國,在神州華東一隅,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每當田午回想起自家祖宗開基立業之方略舉措,總是哭笑不得,憂喜參半。
喜的是,田齊基業終究是傳到了他的手上。
憂的是,田氏老祖給自己留下了如同青樹生長,根深葉茂般的公卿宗室,兄弟姐妹。除了不是,不除也不是。就這樣愈發讓他們肆意生長,橫行妄為,不斷榨取直系王室的資源水分。
田熙的乍然出現,讓田午找到了一個可以破局的契機,就從稷下學宮的紈絝子弟開始下這第一刀。
無本事,無人脈,無資源的三無平民「田熙」,只能依傍著國君,太子的勢力,隨時作為王室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一枚棄子。
「閭則,從明日開始,讓學正堂正式開工,由你輔助田熙當堂理事,公平公正,絕不能徇私枉法,賞罰不明。就是那仨小子犯了錯,照懲不誤。必要時,你知道該怎麼做……」
田午突然停下手中的政務,意味深長的望著閭則,眼光尖銳如同擊破長空,俯視大地,瞄準了一切獵物的鷹隼一般,勢要把所望之物,擒拿磨折。
「臣,遵令!」閭則毅然領命,雙手作揖,袖袍翻起,大開大合,仿佛帶出了一股堅定不移,卓然不群的氣勢,踏步走出了國君書房。
暮色漸臨
不知從何處開始,稷下學宮各處街頭巷尾,偏僻角落,盡有些好事之人,攢簇在一堆,嘰喳議論,今日學正令田熙公開大方轉售田卯紫火丹,由此大賺了一萬金的潑天富貴之事。
「誒,你們說,這連修行都做不到的學正,又貪財好利,來日他憑什麼管我們啊?」一名學子說道。
「我看啊,他就是太子門下的一條走狗,幹著好大一個肥差,中飽私囊」又一名學子接話道。
「田齊宗親,多是如此,什麼好處都優先給自家人,辯論魁首,說不準也是內定的,這幫人極度排外,生怕再來一次「奪權之變」
「就是就是,本可為盜,偏要做賊,當了篡逆賊子,還要給自己立塊忠臣牌坊,為天下人所恥笑。」
眾人對田齊王室唾口大罵,毫不留情的同時,正好被靜悄路過的田因齊等人聽到。
田嬰被田期思拉住,不好發作,待到徹底離開人群,田嬰掙脫怒罵道:「兄長,你們看看,這幫不知好歹的東西,端起碗吃飯,放下碗就罵廚子,稷下學宮養了一群什麼牛馬畜牲。」
「在學宮的一切開銷全免,各種修行資源都還是我等王室倒貼,熙兄真是不該收了田卯那一萬金,落人口實。」
田嬰實在忍不住的暴脾氣,連對田熙也開始一併不客氣了。
「這……」田熙一時半會也被田嬰說的自責愧疚起來。
田因齊見此安撫道:「就算沒有田卯那一萬金,為了爭奪紫火丹之人,向我們襲來的明槍暗箭,也不會見的能少卻多少。
「總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攢足精力,明日學正堂正式理事,對那些紈絝膏粱,浪蕩公子們,可不能落了下風。」
久久說不出一句話的田熙,只能默默跟在太子因齊的身旁,一邊緩步前行,一邊不斷計較糾結內心,自己白日「受賄」的行為,究竟能帶來多大弊端。
一直到田熙被因齊留在學正堂獨自一人居住,宣告著穿越之事,又安全無險的度過了一天。
田熙按照因齊所教方法,點燃上了學正堂的燭火,沒有現實耀眼刺激的白日光,借著燭光視物,獨有一番風趣。
燈火皆明的學正堂三樓。
田熙躺在床榻上,回憶品味起了在學宮度過的安排滿滿的今日。
稷下學宮,法家學堂。
由齊國丞相田括坐鎮講授,被國內尊稱為田括子,括子丞相,田括歷經齊相田悼子、太公田和、齊侯田剡、齊桓公田午四朝。
現已經有七十歲的高齡,但依然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精神矍鑠,風采奕奕。
與前任大司馬項子牛,田氏宗親田無害,並稱為「悼子三賢」
在周威烈王十七年時,還是齊相田悼子時期,齊國的那次內亂,齊將田布殺大夫田孫,齊將田會以廩丘降趙,遭到田布圍攻後,被三晉援軍救出,並一路反攻齊國本土,攻入了齊長城,齊都臨淄隨時面臨威脅。
危急存亡之時,田括子敏銳瞧出端倪,向齊廷提議道:「三國之地,不接於我,逾鄰國而圍平陸,利不足貪也,然則求名於我也,請以齊侯往。」
簡單說在被三晉圍毆之時,田括看出三晉只是圖一個他們能取代舊主,稱侯立國的名聲,這需要齊國國君的引薦,田括索性提議將齊國國君齊宣公交出,換取三晉退兵還地。
這就是田括子的故事,這讓田熙也有一定的印象。但沒想到這位齊相竟然是法家人物,但卻又行的是道家之事。
田熙跟著因齊兄弟幾人,緩步進入道家學堂里,默默的找到最後面的坐席,跪坐聽講。一切舉措寂靜無聲,在幾十人的課堂里,仿佛就沒有他們的存在般,一切都照常進行。
但田括子目光犀利敏銳如蒼鷹,一眼便揪住了因齊幾人的方向。田熙無意中和田括子的目光對視!只見田括子盤坐蒲團,雖然發須盡皆蒼老發白,但也是鶴髮童顏。一襲深青色的,寬衣道袍,一身仙風道骨,讓人不自覺的被其氣場影響,恭敬求學。
田括出聲,曠古悠遠的音道瀰漫全場。
「又有新士子來求學了。」
在座眾人都往後方一一看去,議論紛紜。
「快看,是學宮的新學正」一人道
「辯論賽的得勝者,可是拿到了紫火丹呢」一人又道。
田括瞅了瞅全場兩眼,緩道一聲「安靜!到座的學子認真聽講,我們今日不講那些大道玄學,至深哲理,今天要講到的是,修行的第一關……」
眾多學子聞言,趕緊坐好,全場頓時鴉雀無聲,畢竟修行是自己人生第一大事。
「今日諸位學子是第一次踏足稷下學宮,不知爾等是否在外,有過修行之事,這次到稷下學宮,統一從第一境界開始修煉」
「沒修煉過的,靈脈是汝等天生所有,跟隨本座之法,清心鑄體,進入凡體境」
「已經修煉過的,不論是何等境界,可以憑藉自身靈脈法門,再次固本培元,紮實基礎,」
在座學子皆靜氣凝神,豎起雙耳,田括子之音,猶如一波海浪拍打沙灘般,能清心寡欲,待到一字一句灌入到了學子身體中,漸趨感到暢快舒適。
田熙見到因齊等人也都按照田括的指示,盤腿而坐,抱首歸一,平心靜氣,五心朝天,自己也有模有樣的學習起來。
田熙按捺不住的心緒如同萬馬奔騰,激情澎湃,終於可以見到現世中小說網文所意淫的修仙者,到底是怎樣的狀態。
田括坐在首位,雙掌揮動,掀起一股浩大靈風,清新爽咧。靈風帶動靈氣,被田括徐徐從天地借用,在幾十名學子上方,形成了一個青色的氣浪漩渦,漩渦播撒出萬千綠葉,簌簌落下,在每名學子的周身徘徊。
田括再度開口道:「眾位,若感到眼、鼻、口、心、腎、氣海」六處身位,清寒冰涼,不必驚慌,這是在滌除洗淨自身體內雜質,清空一切,迴轉重生。
「現在大家雙掌朝天,本座再度為你們送上最後一層法力」說罷,田括運功再起,雙手摶煉出一股清風道氣,注入漩渦,僅一步之遙,就可大功告成。
熟料……
「諸位當心」學子隊伍里有一人急切的吶喊道。
「轟隆!」一聲,漩渦炸裂,綠葉如水滴四濺,再帶有箭矢之鋒利,割傷了大部學子的身體面容,索性傷口不深。
田括右手長袖一甩,所有綠葉消失不見。見此場景,不禁呢喃細語道:「為何會出現此等怪相,按理說每個人身負靈脈,都能對應承受起本座的清風道氣,只會有益無害。」
「除非在座的真有身無靈脈之人?可是這種體質,千百年也不曾一見,只是上古曾有些蛛絲馬跡,罕見記載」田括思忖道。
田括雙目陡運青光,在眾多學子的隊伍里掃視一圈,驀然,田括兩眼在後方停滯了下來,定住了田熙。
田括右掌一揮,一支青光形成的大手,握住田熙,像撈魚一樣,猛然把田熙凌空撈起。
「怎麼回事!我飛起來了,救命啊…救命啊…我恐高」田熙驚慌失措,不斷掙扎大喊。
「丞相,此人是我門客,不知何故要將他捉拿過去?」田因齊火急燎燎的說道。
「還望丞相手下留情,放人吧!」田期思,田嬰異口同聲道。
田括對太子,兩位公子的說情,熟視無睹,將田熙放到前台,只是凝望著他,沉穩內斂,看不出一絲情緒,靜置若水般冷冷說道:「小子,你沒有靈脈?如何能在天下各國生存的?」
田熙還沒有回過神來,緊張急促道:「不知師長說的什麼靈脈,田熙不懂」。
田熙知曉這個世上人人修仙習法,也想過通天教主給了他一片金海的神識到底有什麼法力神通,現在看來也無非是對這個時代的理解記憶而已,根本幫不到田熙什麼忙。
田熙面對田括的質問,也不能直言自己是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就一直僵持著。
田括和田熙的對峙引得因齊幾人提心弔膽,忐忑不安。在座的眾位學子也被牽連的驚詫不已,誠惶誠恐。
見實在探查不出什麼,田括只得對田熙說道:「小子,我不知你來歷如何,但你渾身沒有一絲靈脈,也不可能通過法門修行,換言之,稷下學宮已不是你的容身之處,久留無益,就此退去吧」
田括一番話,晴天霹靂,震撼全場。
「什麼?身為學正竟然沒有一絲法力,他憑什麼來管我們?」
「就是就是,這麼說,紫火丹對他也沒什麼用,嘿小子,不如做個交易,將紫火丹賣於我如何,保你吃穿不愁。」
在場眾人七嘴八舌,說長道短。惹得田嬰火冒三丈,面對自己的朋友被眾人指摘,氣就不打一處來。
田括看著癱坐在地上,雙目無神,呆滯木然的田熙,無奈的搖搖頭,遂喝令道貼身的兩名侍從:「你們把這個學子,送去他的住處,好生休息去吧!」
「是,師尊!」兩名侍從拱手應道。他們知道田熙身為學正令,要送也該送去學正堂,兩人一把架起田熙就往目的地走去。
田括安排完,仿佛是沒受到影響,沒出這回事般,當即調整了狀態,高聲道:「全部繼續,不要為外界所擾!」
「是,師尊!」眾人拱手回應。
「子嬰跟過去看看,好生照顧熙兄,我跟期思留在這裡以防萬一」因齊囑託道。
「兄長放心,我這就前去」田嬰從最後一排,不動聲色,悄然離去,直奔學正堂。
田卯館舍內
「公子,好消息啊!括子丞相親口斷言,田熙那小子,沒有一絲靈脈,此生都與修行無緣,若這小子鐵了心跟著田因齊他們,不過是多一累贅廢物罷了!」
牟源在外打探到了消息,急匆匆回到館舍,欣喜不已的向田卯匯報導。
「哈哈,好,天助我也,大哥,要回紫火丹一事,必成無疑了,只要威逼利誘,不信田熙交不出來!」周奎一番陰笑,開始籌謀。
「好,既然田熙已經單獨去向學正堂,我們速速動身,趕在田因齊他們回來之前!」田卯拍板決定道。
「是,公子」跟隨在田卯身邊的一群小弟,見識到了一絲苗頭,遂齊聲應和道。
兩名侍從把田熙攙扶到門前階梯放下,便自顧離去了。只剩下田熙一人坐在石階,上面發呆愣神。
「師傅讓我一人獨挑封神大業,怎麼連點兒神通法術都不給我,這可怎麼在這個修仙世界謀生活啊」田熙右手撐著頭部,苦思冥想。
片刻過後,以田卯,周奎為首的隊伍,後面跟著魯生,牟新,晏首三人,再有一幫十來人的隊伍,每兩人提著一個大寶箱,共有五箱來到了學正堂門前。
「咚」「咚數聲,五個木料雕刻的大寶箱齊齊落地,讓人一看外表,就猜到箱子重量之沉重,質量之堅實,不知放了多少東西。
田熙被聲音吸引住,正向看去,只見他有所印象的田卯,周奎來到他的面前。
周奎率先說道:「熙兄,一日不見,稷下學宮可還舒適閒逸?今日前來不為別的,就為熙兄手中紫火丹而來。」
「紫火丹嘛……」田熙站起身來,直面田卯的隊伍,雙眸逐漸凝聚起防範警惕之意。
從正史上看,這倆人的父親,乾的全是損國害民之事,根據多年網文小說閱讀經驗,直覺告訴他,這倆人,怕也是「子承父業」,一丘之貉。
「周奎兄倒是不拐彎抹角,快言快語。
「那五隻大寶箱,不會就是田卯兄要來與我交換的條件吧!」田熙又把目光轉向周奎旁邊的田卯說道。
「熙兄好眼力,一看便知,放眼天下,人人都有資格踏入修仙之路,因其靈脈本是天生,只需要尋找法門。
「但熙兄這毫無靈脈的體質,千百年罕見,既然修仙無望,不如將紫火丹轉讓於我,不失一樁美事,這五箱金玉財寶管你吃穿無憂,用度不愁,意下如何?」
田卯為他人著想考慮,故作一番關切的言論,若不是知道歷史,倒真有可能被他騙了去。
田熙略作思索,當即說道:「田卯兄此言甚是有理,這便是紫火丹,熙,願意交換。」田熙邊說邊從袖口拿出那個裝有紫火丹的盒子,雙手捧給了田卯。
這讓田卯一行人大吃一驚,甚覺不可思議。
「這,這,就這麼容易的嘛?」
「俗語說的好,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若紫火丹不給他們,指不定背後要惹出多少禍端。」田熙心裡暗道。
「熙兄爽快,來,你們把五箱財寶,通通給熙兄搬進學正大堂里去,不得失誤,若磕壞一角,回去有你們好看!」田卯雙手捧著紫火丹,興會淋漓的還特意叮囑起了下屬們的動作輕重。
就在此時,學正堂右側牆壁,在日光的映襯下,緩緩出現一個手拿浮塵的黑影,黑影正密切關注著田熙與田卯等人的一切舉動,一直盯到田卯帶人離去,黑影也悄悄退入了深處。
「公子,我看那田熙交的這麼爽快,會不會有詐啊,這紫火丹萬一是假的呢?」魯生提出疑惑道。
「看他把紫火丹隨身攜帶,當場拿出,給他替換假貨的時間都沒有,應當是真的」晏首回答道。
「是真,是假,回去再驗不遲,弟兄們,走!」田卯指揮道。
田卯一行人離去後,田熙在大堂內,將五隻寶箱一一打開,都是從來沒見過的金銀珠寶,跟在電視劇看的完全不一樣,相信這一件就能在現代賣出成萬上億的價位。
就在田熙兩眼痴迷,伸出雙手,在財寶堆里一陣倒騰時,田嬰疾步跨入大堂內並大聲喊到:「熙兄,熙兄,你人兒呢?」
田熙聽見田嬰的聲音,趕忙回應道:「嘿!公子,在這兒呢!」
田嬰聞聲趕去,看見空曠的大堂平白無故多了幾個大箱子,還裝的滿滿當當的金銀財寶。
「東海的珊瑚,魏國的玉器,楚越的珍珠,趙國的彎刀,秦國的金餅,這麼多好東西,足抵一萬金了」田嬰越看越驚訝,不虧是王族公子,對各種珍寶禮物,都有一番見識。
「熙兄,這些寶物是誰送來的?」田嬰問道。
「田卯,周奎他們來過了,說是要拿這五箱珍寶,換走我手上的紫火丹,我答應了。」
「反正我沒有靈脈,修仙不成,不如換點實惠的,寧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若是不答應,當時田卯人多勢眾,直接上手搶奪,可是一點好都落不下。」
田熙一番解釋。
「什麼?他們還帶了人,打上門來,帶了多少?」田熙驚道。
「將近二十餘人吧」
「這個田卯,公平競爭不成,竟還要硬搶,待到兩位兄長回來我們再找他算帳。」田嬰怒道。
看著那五箱財寶,田熙,田嬰兩個一合計,決定鎖上學正堂的大門,再去尋找因齊,期思二人。大家一起匯合,再商對策。
齊宮,路寢台。
齊侯田午生活起居的專屬宮殿內。
宦者令閭則正在去到齊侯田午的書房內拜謁道:「臣,拜見君上!」
這時的田午,還在批閱處理齊國各地的群臣官吏呈送上來的政務簡牘。見到閭則入門拜見,左手輕揮,示意平身。
田午一面處理政務,一面不動聲色的問道:「可是太子那邊有什麼消息了?」
閭則恭順回答道:「正是,君上。太子門客田熙,被括子丞相認定為不具備修煉之資,在面對田卯等人刁難之時,轉售了君上賞賜的紫火丹。」
「噢?」田午略感詫異。頓了頓又問道「那小子賣了多少價?」
「賣了當有一萬金,得有五箱,俱在學正大堂內,都是田卯讓人一一搬進去的。」
田午不禁搖頭感嘆:「真闊啊,先祖為我等不肖子孫操碎了心,為了這江山大業,齊國境內但凡姓個田的,都是有官有職,有錢有勢。」
當年田齊先祖田常,為了獨攬姜齊大權,但奈何自家人丁不旺,族群不廣,勢力不強,遂盡選齊國女子身高七尺以上為姬妾,充入後宮,計以百數。
更不禁賓客舍人出入後宮,任其門客和自家姬妾情合恩愛。在田常死的時候,其姬妾借賓客之力,為田常誕下七十多個子嗣。
效仿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就是田常以家族血脈,宗親祖制,掌控姜齊政權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再後,又有先祖田盤,在牢牢把控姜齊政權的同時,分派田氏的各家宗族子弟,絡繹不絕,成百上千的盡數去往齊國各處城鎮鄉邑,擔任大夫,執掌要職。
從始祖田完始,至太公田和正式奪位終,田齊歷耗十代人之精血,借屍還魂,李代桃僵。終於正式建國,在神州華東一隅,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每當田午回想起自家祖宗開基立業之方略舉措,總是哭笑不得,憂喜參半。
喜的是,田齊基業終究是傳到了他的手上。
憂的是,田氏老祖給自己留下了如同青樹生長,根深葉茂般的公卿宗室,兄弟姐妹。除了不是,不除也不是。就這樣愈發讓他們肆意生長,橫行妄為,不斷榨取直系王室的資源水分。
田熙的乍然出現,讓田午找到了一個可以破局的契機,就從稷下學宮的紈絝子弟開始下這第一刀。
無本事,無人脈,無資源的三無平民「田熙」,只能依傍著國君,太子的勢力,隨時作為王室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一枚棄子。
「閭則,從明日開始,讓學正堂正式開工,由你輔助田熙當堂理事,公平公正,絕不能徇私枉法,賞罰不明。就是那仨小子犯了錯,照懲不誤。必要時,你知道該怎麼做……」
田午突然停下手中的政務,意味深長的望著閭則,眼光尖銳如同擊破長空,俯視大地,瞄準了一切獵物的鷹隼一般,勢要把所望之物,擒拿磨折。
「臣,遵令!」閭則毅然領命,雙手作揖,袖袍翻起,大開大合,仿佛帶出了一股堅定不移,卓然不群的氣勢,踏步走出了國君書房。
暮色漸臨
不知從何處開始,稷下學宮各處街頭巷尾,偏僻角落,盡有些好事之人,攢簇在一堆,嘰喳議論,今日學正令田熙公開大方轉售田卯紫火丹,由此大賺了一萬金的潑天富貴之事。
「誒,你們說,這連修行都做不到的學正,又貪財好利,來日他憑什麼管我們啊?」一名學子說道。
「我看啊,他就是太子門下的一條走狗,幹著好大一個肥差,中飽私囊」又一名學子接話道。
「田齊宗親,多是如此,什麼好處都優先給自家人,辯論魁首,說不準也是內定的,這幫人極度排外,生怕再來一次「奪權之變」
「就是就是,本可為盜,偏要做賊,當了篡逆賊子,還要給自己立塊忠臣牌坊,為天下人所恥笑。」
眾人對田齊王室唾口大罵,毫不留情的同時,正好被靜悄路過的田因齊等人聽到。
田嬰被田期思拉住,不好發作,待到徹底離開人群,田嬰掙脫怒罵道:「兄長,你們看看,這幫不知好歹的東西,端起碗吃飯,放下碗就罵廚子,稷下學宮養了一群什麼牛馬畜牲。」
「在學宮的一切開銷全免,各種修行資源都還是我等王室倒貼,熙兄真是不該收了田卯那一萬金,落人口實。」
田嬰實在忍不住的暴脾氣,連對田熙也開始一併不客氣了。
「這……」田熙一時半會也被田嬰說的自責愧疚起來。
田因齊見此安撫道:「就算沒有田卯那一萬金,為了爭奪紫火丹之人,向我們襲來的明槍暗箭,也不會見的能少卻多少。
「總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攢足精力,明日學正堂正式理事,對那些紈絝膏粱,浪蕩公子們,可不能落了下風。」
久久說不出一句話的田熙,只能默默跟在太子因齊的身旁,一邊緩步前行,一邊不斷計較糾結內心,自己白日「受賄」的行為,究竟能帶來多大弊端。
一直到田熙被因齊留在學正堂獨自一人居住,宣告著穿越之事,又安全無險的度過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