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功成府衙開朝議 田熙登門太子庭》
次日清晨,一縷柔光打在殘漏破敗,血跡斑駁的阿城城牆上。城牆下有數千齊國兵卒正在打掃戰場,分成不同批次,各個小隊。一面在戰場上撿拾軍械衣甲,一面挖土填埋戰死的手足兄弟。
那趙國將士的屍身呢?大夫段干朋獻策:「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善待趙軍的兵將遺體,此役是齊國戰勝,理當讓趙國花錢來贖回自家為國捐軀的勇士。」
記得昔年,公元前405年齊國丞相〖田悼子〗田利去世。
(悼是諡號,子是爵位,先秦時期爵位有五等:公侯伯子男。春秋戰國兩世,齊國政權分為:姜齊政權和田齊政權,田氏代齊後,田齊國君追封先祖,田悼子田利就可以稱為〖田齊悼子〗)
齊國發生內亂,田氏宗族大臣田布殺了田孫,田孫之弟,田會就在廩丘(今山東鄄城東)反叛,投靠趙國。齊國大司馬田布率兵包圍廩丘,於是三晉聯合出兵解救。
魏將翟角、趙將孔青、韓將驫(biao一聲)羌就與齊軍展開大戰,三晉以分散而靈活機動的步兵,包圍襲擊了排列成密集車陣的齊軍,使得齊軍損失慘重,「齊將死,得車二千,得屍三萬,以為二京」就是把屍體堆成兩個小山丘的形狀。
趙國謀士寧越向孔青建議:不如「歸屍以內攻之」,認為如果「與之屍而弗取」,將使民眾「怨上」,使得「上無以使下」,這就是「內攻之」。因此齊就無法繼續抵抗。三晉聯軍乘勝長驅追擊,圍攻齊西邊的關塞平陰。並由此攻入齊長城,俘虜了齊國國君齊康公。身為當時齊國丞相的田和大失臉面,為天下人所恥笑。
段干朋所出計策,獲得諸將一致認可,齊侯田午亦是大加讚賞,遂以上大夫段干朋為特使,右司馬田盼帶領隨軍護衛五千餘人,護送趙軍屍首三萬餘具,出使邯鄲。
在阿城府衙一番計議完畢後,齊侯田午打算退出廷議,於是說道:「此番戰勝趙國,有賴諸卿竭盡肱股之力,殊死血戰,先請大家各安本職,待到回朝以後,定加厚賞」
於阿城府衙大堂上的張丐,張丑,田壽,田忌等人連同一干阿城文武官吏,一同拱手作揖,齊聲應道:「謝君上!」
田午心情大好,剛要起身揮手散朝時,田忌見勢一攔道:「君上,這……太子和二位公子,仍然在殿外跪著,君上可否一見?」
此話一出,田午目光瞟了一眼放在首座旁的打神鞭,怒氣直衝道:「這三個混帳東西,讓他們跪著,還有那幾個阿城的武官,都押送到阿城司寇府中,軍法從事。」
在得知齊軍怎樣大勝的來龍去脈,齊侯田午怒不可遏,一想到國家儲君如此胡作非為,偷了神器打神鞭不說,還敢殺入如狼似虎的敵軍陣中,轉瞬疏忽間,田午的嫡系血脈就要絕後了。
而立之年的田午只有一妻,齊國的君夫人就為田午生下了田因齊,田期思,田嬰三個子嗣,三子出生後,君夫人力竭身亡。這三個小子一旦出事,集體陣亡,不但對不起多年夫妻恩愛,田午的國君之位,更是日夜都要受到明爭暗搶的威脅。
堂內大臣個個若有所思,都在想著到底該不該為諸位公子求情說和。大堂內氣氛凝固緊繃,但此時的大堂門外,跪著的三個小子則又是一番光景。
「哎呦,啊!好痛,我說兩位兄長,我們現在打了大勝仗,父親不賞賜我們就罷了,咋還讓我們在堂外罰跪這麼久,都有兩個時辰了,我都憋不住要去茅廁了」久跪的田嬰第一個忍受不住,扭動不停,一臉委屈可憐,痛楚難忍樣。
反觀田因齊,田期思兩人,一個昂首挺胸,不卑不亢,一個穩若磐石,不動如山。田嬰甚是好奇他兩個兄長是怎麼做到的,有什麼秘訣。
田因齊瞥過一眼田嬰,眨了眨雙眼,挑起兩對小眼皮,堅挺的回答道:「本宮是太子嘛,打神鞭是我偷的,城門是我闖的,敵陣也是我殺進去的,錯都在我,受罰了,我要是還喊痛,丟的起這人兒嘛?待會兒父親問罪起來你們都別扛著,全往我身上推。」
田期思接過因齊話尾也說道:「都是兄弟,有錯一起認,有罰一起受,大哥出征是我們共同護衛的,豈敢讓大哥獨自一人替我們受苦受罪,我田期思自幼跟著田忌子叔父,修習武藝,身強體壯,挨三百軍杖也不怕!」
「切,當心你的牛皮跟泄了氣的皮革球一樣」田嬰一陣嘟囔。
三兄弟在大堂外鬥嘴斗的不亦樂乎。他們的叔父田忌卻還在苦苦相勸道:「君上!太子身系國本,久跪在外也有傷身害體的憂患啊,太子和兩位公子勇闖敵陣,重創樂(yue)祚已是大功一件,功過相抵,這次就免了吧!」
田忌說罷又給了文武諸官一個眼神,大家紛紛求情。張丐率先站出說道:「君上,此次太子在危難之際,還有天人下降相助,說明太子身負使命,應天順民,說明我大齊暗地裡自得上蒼庇佑,這是祥瑞之兆啊!」
「張丐大夫說的是啊!」群臣緊接話口,齊聲應和道。
田午聽聞,捻著鬍鬚呢喃道「天人相助?你說的是從天而降,身形怪異的那個紅衣少年?嗯…也算是太子的恩人了,現在何處?」
「那個少年還在府衙的太子房間中,尚未甦醒,不知道是否與打神鞭撞擊太大的緣故,若是,如要使其清醒,恐是艱難。」張丐回答道。
太子田因齊被天降少年所救之事,已在他回到府衙中,就先與各個大臣說明,張丐也得以知曉,遂向田午稟報導。
「畢竟是太子恩人,這樣吧,張丐你帶著扁鵲醫師前去診治一番,救回救不回,讓太子自斷。」田午說完,略嘆一口氣,又道:「另外,讓扁鵲醫師多帶些擦傷之藥」
田忌,張丐聞聲一喜,彎腰拱手行禮道:「君上聖明!」從田午的話語中,自是能聽出一番弦外之音,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退出廷議,已近黃昏,就在太子因齊和期思,田嬰三人共同居住的庭院內,放置了三把行刑板椅,椅子後站著三個手持竹板的執行宦官。片刻過後,便將響起了一片的竹板噼啪聲。
「奉君上口諭,諸位公子藐視君令,自作主張,略實懲戒,各打臀杖一百」由田午所派,監督行刑的宦者令,也就是宮廷里的內侍總管「閭澤」來到庭院中,帶著田午的君令,高聲宣布道。
田氏子弟,家傳的體態甚偉,容貌佚麗,加之因齊三人自幼習武,天生的一副俊朗英姿,不得不說,這一遭挨罰過程,也是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
「啊啊,救命啊,你們幾個侍從就不能輕點打嘛,哎…呦…喂,我的屁股,麻了!麻了!痛死本公子了」
田嬰全程都在哀嚎慘叫個不停,在一旁觀刑的張丐,扁鵲,齊侯田午的貼身宦者令閭則,都十分無奈,嘆息不已。
良久,慘烈的行刑終於過去,執刑的宦者令閭則帶著一眾內侍向因齊三人告罪後,全部撤出庭院,回到府衙,向田午復命去了。
房間內,因齊三人趴在床上,露出疼痛紅腫的屁股任由醫師扁鵲敷藥包紮。敷藥全程因齊,期思都是一聲不響,唯獨田嬰想要發泄,也被兩個兄長惡狠狠的眼神瞪回去了。
扁鵲醫師乃是齊國第一神醫,堪稱世外高人。其高超絕妙的醫術有肉白骨,活死人,妙手回春之功效,敢得罪他老人家?還想不想傷好了?
「呵呵,有賴諸位公子年輕力壯,再配上老夫所調製藥物,公子們自行運功休養,明日即能好全。」扁鵲醫師給三人治療完畢後,一邊收拾藥箱,一邊貼心叮囑道。
「張丐代諸位公子謝過醫師,另外,救出太子殿下的恩人,現下仍是不醒,也煩請醫師診斷。」張丐帶著扁鵲來到與因齊床鋪相隔幾寸的一張大床上,大床上一名身著怪異服裝的少年正在平躺安睡。
據因齊等人觀察,這名少年身上服裝找遍神州大陸,塞外蠻夷,海上仙島,也難保找得出一身同樣的來。怪不得是天人下凡呢,處處顯露的與眾不同。
扁鵲抬起少年右手,挽褪少年的衣袖,開始切症把脈。面部表情時而深思,時而恍然,時而大悟,時而透徹。時間一分一秒,悄然過去,就在眾人都期盼結果之時……
扁鵲緩緩說道:「此子脈象甚是殊異,我等神州諸國等人,自開天立地之時,無論王公貴族,布衣草庶,都天生自帶修行習武的根骨靈脈,或強或弱,只要習法得當,都能踏上修行之路。
「但此子身上,毫無半點修行的體魄根基……卻每根經脈的血液精氣流通又頗似修仙成聖的元神摶煉之章法……真是世所罕見」
張丐聽罷詫異道:「醫師,如你所言,這個少年興許不是我神州之人,乃是九霄之上……?」
似是扁鵲眼見張丐就要道破什麼天機隱秘,立即解釋道:「也有可能是什麼更古老的疑難雜症,許是只有我師傅那輩的人可能知曉了」
田嬰聽到兩人對話連篇,囉囉嗦嗦,被壓抑的痛感不耐煩終於爆發,又開始插嘴攪局道:「說那么半天了,咱這太子殿下的恩公,能救就救,不能救給個準話,羅里吧嗦,吵的耳朵痛!」
「嘖嘖!田嬰說什麼呢?」田期思見此話頭不對,當即出言制止道。
扁鵲手指一捻,兩眼一眯,立刻說道:「救的醒,當然救的醒,待老夫施上幾針,今晚便可甦醒。」
「甚好!甚好!那就請神醫用針吧!」張丐恭敬說道,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後,便退卻一旁。
夜幕降臨,戌時三刻,擺放在因齊等人房間裡的沙漏正在嘩嘩流淌。扁鵲醫師給紅衣少年施完了針,餵服了藥,就在張丐大夫的陪同下告辭離去了。在齊國,舉國上下,無人不信服扁鵲神醫的高超醫術,他說晚上能醒,就一定醒的過來,自然不必久留看護。
在床上休養的因齊三人左右無事,各自捂著屁股下床,舉著蠟燭燈盞,在紅衣少年身邊打轉細看。
「兄長,你們看這人好生怪異,面貌白裡透紅,寸頭短髮,像是受過髡刑一般,莫不真是曾作法亂紀出來的」田嬰上下打量,這個少年的一切都與他們格格不入。
「髡刑怎麼了,你說這話要是讓淳于大夫聽見了,讓人家如何自處,又氣的淳于大夫當場揮袖告辭而去,就等著父侯來找你算帳吧!」田期思立馬反駁道。
「呼……頭好痛啊,救命啊…救命啊……我恐高。」躺在床上的少年就在因齊兄弟三人又在鬥嘴的時候乍然一醒,氣喘不斷的驚呼哀嚎道。待到雙目猛然睜開,額頭斗大如珠的汗水,開始淋漓落下。逐漸適應周圍環境後,眼前就有三個人臉堆集在他的面前,讓他下意識的手足無措。
「你醒啦…?」因齊三兄弟睜大倆個大眼珠,一臉欣喜,異口同聲的說道。
「請問你們是?」少年呆滯迷茫的表情,如同一潭死水,語氣也不生波瀾,冷冷清清。
「哈哈!好小子,你可撞大運了,你知道你救下的是誰嗎?這乃是我大齊國的太子,能在萬軍叢中救我兄長脫困,甚至一舉擊殺樂祚,能有這份膽識魄力,我田嬰佩服。」田嬰大聲粗礦,耿率直言道。
「嗐,這位兄台別理他,我這個弟弟向來沒個正形。在下齊國太子田因齊,多謝兄台在戰場上的相救之恩。」田因齊正對少年,誠真意切的彎腰拱手行到一禮。
「齊國太子田因齊」這幾個字拼成的一組關鍵信息,進入少年腦海中,驚雷電閃,霧散開目。
「竟然真的過來了!!!活的,活的,是活的!」少年大喜過望,立刻學起自己以前在書中網上各種途徑獲得的禮儀知識,雙手一握合於胸前。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尊崇恭敬的高聲一道:「臣…田熙…參見太子殿下!!!」
「原來是田熙兄,幸會幸會」田因齊見這少年對得知自己的身份後,溫文有禮,推崇有加。遂略生好感,也再次回禮,並把自己兩個兄弟介紹道:「田熙兄,這是本宮的兩個弟弟,二弟田期思,三弟田嬰」
「再熟悉不過了,孟嘗君田文之父,大齊靖郭君田嬰,田期思嘛,應該就是史料隻字片語裡提到的齊國公族子弟,也是未來一大名將,曾率大軍,抵抗秦國,援救勢力衰微寡弱的周天子,成功保下了象徵天下的九鼎。」田熙心下暗道。
「見過期思將軍,靖郭君」田熙剛要行禮卻被這二人攔住。「田熙兄,誤會了,我同三弟尚未為國立功,安能被父侯任命將軍,獲封封君,此言太過,熙兄且請收回」田期思出言勸阻道。
田熙暗道:「難道時間不對?」
「敢問諸位公子,今年是周王在位幾年?我大齊君上又在位幾年?」
穿越至戰國時代,要想確認自己所處那個時期,最好就是弄清楚當今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是那個在位,再搞懂自身所在國家,又是哪個君主在位,就可推算出自身所處的是戰國哪一段的歷史時間線上。
「當今周天子姬扁在位已經四年了,也是父侯登基的第九年」田因齊回答到。
「難道田熙兄,不曾用過紀年之法?」田期思提出疑惑。
「哈?哇趣!難道我穿越的已經這麼靠前了嗎?」田熙目瞪口呆,不可思議。
那趙國將士的屍身呢?大夫段干朋獻策:「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善待趙軍的兵將遺體,此役是齊國戰勝,理當讓趙國花錢來贖回自家為國捐軀的勇士。」
記得昔年,公元前405年齊國丞相〖田悼子〗田利去世。
(悼是諡號,子是爵位,先秦時期爵位有五等:公侯伯子男。春秋戰國兩世,齊國政權分為:姜齊政權和田齊政權,田氏代齊後,田齊國君追封先祖,田悼子田利就可以稱為〖田齊悼子〗)
齊國發生內亂,田氏宗族大臣田布殺了田孫,田孫之弟,田會就在廩丘(今山東鄄城東)反叛,投靠趙國。齊國大司馬田布率兵包圍廩丘,於是三晉聯合出兵解救。
魏將翟角、趙將孔青、韓將驫(biao一聲)羌就與齊軍展開大戰,三晉以分散而靈活機動的步兵,包圍襲擊了排列成密集車陣的齊軍,使得齊軍損失慘重,「齊將死,得車二千,得屍三萬,以為二京」就是把屍體堆成兩個小山丘的形狀。
趙國謀士寧越向孔青建議:不如「歸屍以內攻之」,認為如果「與之屍而弗取」,將使民眾「怨上」,使得「上無以使下」,這就是「內攻之」。因此齊就無法繼續抵抗。三晉聯軍乘勝長驅追擊,圍攻齊西邊的關塞平陰。並由此攻入齊長城,俘虜了齊國國君齊康公。身為當時齊國丞相的田和大失臉面,為天下人所恥笑。
段干朋所出計策,獲得諸將一致認可,齊侯田午亦是大加讚賞,遂以上大夫段干朋為特使,右司馬田盼帶領隨軍護衛五千餘人,護送趙軍屍首三萬餘具,出使邯鄲。
在阿城府衙一番計議完畢後,齊侯田午打算退出廷議,於是說道:「此番戰勝趙國,有賴諸卿竭盡肱股之力,殊死血戰,先請大家各安本職,待到回朝以後,定加厚賞」
於阿城府衙大堂上的張丐,張丑,田壽,田忌等人連同一干阿城文武官吏,一同拱手作揖,齊聲應道:「謝君上!」
田午心情大好,剛要起身揮手散朝時,田忌見勢一攔道:「君上,這……太子和二位公子,仍然在殿外跪著,君上可否一見?」
此話一出,田午目光瞟了一眼放在首座旁的打神鞭,怒氣直衝道:「這三個混帳東西,讓他們跪著,還有那幾個阿城的武官,都押送到阿城司寇府中,軍法從事。」
在得知齊軍怎樣大勝的來龍去脈,齊侯田午怒不可遏,一想到國家儲君如此胡作非為,偷了神器打神鞭不說,還敢殺入如狼似虎的敵軍陣中,轉瞬疏忽間,田午的嫡系血脈就要絕後了。
而立之年的田午只有一妻,齊國的君夫人就為田午生下了田因齊,田期思,田嬰三個子嗣,三子出生後,君夫人力竭身亡。這三個小子一旦出事,集體陣亡,不但對不起多年夫妻恩愛,田午的國君之位,更是日夜都要受到明爭暗搶的威脅。
堂內大臣個個若有所思,都在想著到底該不該為諸位公子求情說和。大堂內氣氛凝固緊繃,但此時的大堂門外,跪著的三個小子則又是一番光景。
「哎呦,啊!好痛,我說兩位兄長,我們現在打了大勝仗,父親不賞賜我們就罷了,咋還讓我們在堂外罰跪這麼久,都有兩個時辰了,我都憋不住要去茅廁了」久跪的田嬰第一個忍受不住,扭動不停,一臉委屈可憐,痛楚難忍樣。
反觀田因齊,田期思兩人,一個昂首挺胸,不卑不亢,一個穩若磐石,不動如山。田嬰甚是好奇他兩個兄長是怎麼做到的,有什麼秘訣。
田因齊瞥過一眼田嬰,眨了眨雙眼,挑起兩對小眼皮,堅挺的回答道:「本宮是太子嘛,打神鞭是我偷的,城門是我闖的,敵陣也是我殺進去的,錯都在我,受罰了,我要是還喊痛,丟的起這人兒嘛?待會兒父親問罪起來你們都別扛著,全往我身上推。」
田期思接過因齊話尾也說道:「都是兄弟,有錯一起認,有罰一起受,大哥出征是我們共同護衛的,豈敢讓大哥獨自一人替我們受苦受罪,我田期思自幼跟著田忌子叔父,修習武藝,身強體壯,挨三百軍杖也不怕!」
「切,當心你的牛皮跟泄了氣的皮革球一樣」田嬰一陣嘟囔。
三兄弟在大堂外鬥嘴斗的不亦樂乎。他們的叔父田忌卻還在苦苦相勸道:「君上!太子身系國本,久跪在外也有傷身害體的憂患啊,太子和兩位公子勇闖敵陣,重創樂(yue)祚已是大功一件,功過相抵,這次就免了吧!」
田忌說罷又給了文武諸官一個眼神,大家紛紛求情。張丐率先站出說道:「君上,此次太子在危難之際,還有天人下降相助,說明太子身負使命,應天順民,說明我大齊暗地裡自得上蒼庇佑,這是祥瑞之兆啊!」
「張丐大夫說的是啊!」群臣緊接話口,齊聲應和道。
田午聽聞,捻著鬍鬚呢喃道「天人相助?你說的是從天而降,身形怪異的那個紅衣少年?嗯…也算是太子的恩人了,現在何處?」
「那個少年還在府衙的太子房間中,尚未甦醒,不知道是否與打神鞭撞擊太大的緣故,若是,如要使其清醒,恐是艱難。」張丐回答道。
太子田因齊被天降少年所救之事,已在他回到府衙中,就先與各個大臣說明,張丐也得以知曉,遂向田午稟報導。
「畢竟是太子恩人,這樣吧,張丐你帶著扁鵲醫師前去診治一番,救回救不回,讓太子自斷。」田午說完,略嘆一口氣,又道:「另外,讓扁鵲醫師多帶些擦傷之藥」
田忌,張丐聞聲一喜,彎腰拱手行禮道:「君上聖明!」從田午的話語中,自是能聽出一番弦外之音,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退出廷議,已近黃昏,就在太子因齊和期思,田嬰三人共同居住的庭院內,放置了三把行刑板椅,椅子後站著三個手持竹板的執行宦官。片刻過後,便將響起了一片的竹板噼啪聲。
「奉君上口諭,諸位公子藐視君令,自作主張,略實懲戒,各打臀杖一百」由田午所派,監督行刑的宦者令,也就是宮廷里的內侍總管「閭澤」來到庭院中,帶著田午的君令,高聲宣布道。
田氏子弟,家傳的體態甚偉,容貌佚麗,加之因齊三人自幼習武,天生的一副俊朗英姿,不得不說,這一遭挨罰過程,也是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
「啊啊,救命啊,你們幾個侍從就不能輕點打嘛,哎…呦…喂,我的屁股,麻了!麻了!痛死本公子了」
田嬰全程都在哀嚎慘叫個不停,在一旁觀刑的張丐,扁鵲,齊侯田午的貼身宦者令閭則,都十分無奈,嘆息不已。
良久,慘烈的行刑終於過去,執刑的宦者令閭則帶著一眾內侍向因齊三人告罪後,全部撤出庭院,回到府衙,向田午復命去了。
房間內,因齊三人趴在床上,露出疼痛紅腫的屁股任由醫師扁鵲敷藥包紮。敷藥全程因齊,期思都是一聲不響,唯獨田嬰想要發泄,也被兩個兄長惡狠狠的眼神瞪回去了。
扁鵲醫師乃是齊國第一神醫,堪稱世外高人。其高超絕妙的醫術有肉白骨,活死人,妙手回春之功效,敢得罪他老人家?還想不想傷好了?
「呵呵,有賴諸位公子年輕力壯,再配上老夫所調製藥物,公子們自行運功休養,明日即能好全。」扁鵲醫師給三人治療完畢後,一邊收拾藥箱,一邊貼心叮囑道。
「張丐代諸位公子謝過醫師,另外,救出太子殿下的恩人,現下仍是不醒,也煩請醫師診斷。」張丐帶著扁鵲來到與因齊床鋪相隔幾寸的一張大床上,大床上一名身著怪異服裝的少年正在平躺安睡。
據因齊等人觀察,這名少年身上服裝找遍神州大陸,塞外蠻夷,海上仙島,也難保找得出一身同樣的來。怪不得是天人下凡呢,處處顯露的與眾不同。
扁鵲抬起少年右手,挽褪少年的衣袖,開始切症把脈。面部表情時而深思,時而恍然,時而大悟,時而透徹。時間一分一秒,悄然過去,就在眾人都期盼結果之時……
扁鵲緩緩說道:「此子脈象甚是殊異,我等神州諸國等人,自開天立地之時,無論王公貴族,布衣草庶,都天生自帶修行習武的根骨靈脈,或強或弱,只要習法得當,都能踏上修行之路。
「但此子身上,毫無半點修行的體魄根基……卻每根經脈的血液精氣流通又頗似修仙成聖的元神摶煉之章法……真是世所罕見」
張丐聽罷詫異道:「醫師,如你所言,這個少年興許不是我神州之人,乃是九霄之上……?」
似是扁鵲眼見張丐就要道破什麼天機隱秘,立即解釋道:「也有可能是什麼更古老的疑難雜症,許是只有我師傅那輩的人可能知曉了」
田嬰聽到兩人對話連篇,囉囉嗦嗦,被壓抑的痛感不耐煩終於爆發,又開始插嘴攪局道:「說那么半天了,咱這太子殿下的恩公,能救就救,不能救給個準話,羅里吧嗦,吵的耳朵痛!」
「嘖嘖!田嬰說什麼呢?」田期思見此話頭不對,當即出言制止道。
扁鵲手指一捻,兩眼一眯,立刻說道:「救的醒,當然救的醒,待老夫施上幾針,今晚便可甦醒。」
「甚好!甚好!那就請神醫用針吧!」張丐恭敬說道,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後,便退卻一旁。
夜幕降臨,戌時三刻,擺放在因齊等人房間裡的沙漏正在嘩嘩流淌。扁鵲醫師給紅衣少年施完了針,餵服了藥,就在張丐大夫的陪同下告辭離去了。在齊國,舉國上下,無人不信服扁鵲神醫的高超醫術,他說晚上能醒,就一定醒的過來,自然不必久留看護。
在床上休養的因齊三人左右無事,各自捂著屁股下床,舉著蠟燭燈盞,在紅衣少年身邊打轉細看。
「兄長,你們看這人好生怪異,面貌白裡透紅,寸頭短髮,像是受過髡刑一般,莫不真是曾作法亂紀出來的」田嬰上下打量,這個少年的一切都與他們格格不入。
「髡刑怎麼了,你說這話要是讓淳于大夫聽見了,讓人家如何自處,又氣的淳于大夫當場揮袖告辭而去,就等著父侯來找你算帳吧!」田期思立馬反駁道。
「呼……頭好痛啊,救命啊…救命啊……我恐高。」躺在床上的少年就在因齊兄弟三人又在鬥嘴的時候乍然一醒,氣喘不斷的驚呼哀嚎道。待到雙目猛然睜開,額頭斗大如珠的汗水,開始淋漓落下。逐漸適應周圍環境後,眼前就有三個人臉堆集在他的面前,讓他下意識的手足無措。
「你醒啦…?」因齊三兄弟睜大倆個大眼珠,一臉欣喜,異口同聲的說道。
「請問你們是?」少年呆滯迷茫的表情,如同一潭死水,語氣也不生波瀾,冷冷清清。
「哈哈!好小子,你可撞大運了,你知道你救下的是誰嗎?這乃是我大齊國的太子,能在萬軍叢中救我兄長脫困,甚至一舉擊殺樂祚,能有這份膽識魄力,我田嬰佩服。」田嬰大聲粗礦,耿率直言道。
「嗐,這位兄台別理他,我這個弟弟向來沒個正形。在下齊國太子田因齊,多謝兄台在戰場上的相救之恩。」田因齊正對少年,誠真意切的彎腰拱手行到一禮。
「齊國太子田因齊」這幾個字拼成的一組關鍵信息,進入少年腦海中,驚雷電閃,霧散開目。
「竟然真的過來了!!!活的,活的,是活的!」少年大喜過望,立刻學起自己以前在書中網上各種途徑獲得的禮儀知識,雙手一握合於胸前。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尊崇恭敬的高聲一道:「臣…田熙…參見太子殿下!!!」
「原來是田熙兄,幸會幸會」田因齊見這少年對得知自己的身份後,溫文有禮,推崇有加。遂略生好感,也再次回禮,並把自己兩個兄弟介紹道:「田熙兄,這是本宮的兩個弟弟,二弟田期思,三弟田嬰」
「再熟悉不過了,孟嘗君田文之父,大齊靖郭君田嬰,田期思嘛,應該就是史料隻字片語裡提到的齊國公族子弟,也是未來一大名將,曾率大軍,抵抗秦國,援救勢力衰微寡弱的周天子,成功保下了象徵天下的九鼎。」田熙心下暗道。
「見過期思將軍,靖郭君」田熙剛要行禮卻被這二人攔住。「田熙兄,誤會了,我同三弟尚未為國立功,安能被父侯任命將軍,獲封封君,此言太過,熙兄且請收回」田期思出言勸阻道。
田熙暗道:「難道時間不對?」
「敢問諸位公子,今年是周王在位幾年?我大齊君上又在位幾年?」
穿越至戰國時代,要想確認自己所處那個時期,最好就是弄清楚當今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是那個在位,再搞懂自身所在國家,又是哪個君主在位,就可推算出自身所處的是戰國哪一段的歷史時間線上。
「當今周天子姬扁在位已經四年了,也是父侯登基的第九年」田因齊回答到。
「難道田熙兄,不曾用過紀年之法?」田期思提出疑惑。
「哈?哇趣!難道我穿越的已經這麼靠前了嗎?」田熙目瞪口呆,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