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暴亂
皇子和太子學的內容是不一太樣的,太子會多一樣治國經世,但是六藝是不能少的。
拖了一個月在大臣和一眾御史大夫的拉扯下終於皇子朱文煦可以開始啟蒙教育了,但是以孩子還小為由讓先學習三藝,又以內閣首輔太忙為由不在老師名單中。
九月四川發生蝗災,河南連降大雨導致洪災沖毀百姓房屋損失嚴重。兩省多地秋收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皇帝忙令戶部發濟賑災銀兩以緩解災情,但是河南四川還是不斷有小股的農民暴亂,雖在當時官府壓制下平息,但百姓中還是流傳出「得位不正,在位不賢」這樣的謠傳出來。一直傳到皇帝耳中,皇帝大怒,這不就是說他這個皇位來路不正,治國不濟嗎!皇帝責令刑部官員徹查是誰在散步謠言!
河川兩地接連上書申請朝廷撥款共計八十萬兩進行災後重建,但是戶部卻上報現在國庫沒有這麼多錢,缺銀三十萬兩!因前皇帝朱厚鎮在位時王勝攬權貪污橫行,又在金石鎮損失了二十萬軍士,錢財更是無數,戰後重建又是花費巨資,這兩年雖沒有大災,但是剿匪和山東賑災也都在花錢,國庫空虛也是很正常,不過是之前朱廉在極力平衡,故皇帝未覺得有此迫切擺在眼前。
於是九月變成了皇帝頭痛的九月。
宮中皇后與太皇太后一起倡行節儉,縮減宮中用度以期與百姓共度難關。皇貴妃更是開私庫,捐出金銀首飾。此舉在百官上下獲得讚譽,遂上行下效,一時間京城享樂活動大大減少。
皇帝與朝臣商議了一天的政事,頭昏腦漲,吵吵了一天沒個結果,皇帝遂令明日再議。下朝後也沒了往日的輕鬆,今日腳步沉重貼身太監富貴亦是不敢打擾,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處院牆外,牆內傳出古箏清脆的樂聲。遂問道:「這是到哪裡了?」,福貴道:「這是坤寧宮的側牆。」
皇帝頓了一下,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見過皇后了,上一次還是朱文煦的生日。腳步還在躑躅,想起皇后倡節儉,便說:「進去看看。」
皇帝進到庭院,他讓人不要打擾皇后彈琴。自己在院子裡看了一會兒,發現側院竟然多了一處菜園子,裡面蔬菜瓜果居然都有,長勢喜人。
皇后看到皇帝停掉走了過來:「臣妾有失遠迎,還望皇上勿怪。」
皇后看著皇帝疑惑的表情便道:「臣妾自小家中也有這樣的菜園,因想念小時候的味道,便在園子裡開闢這個菜園。」
「我還以為坤寧宮吃不上飯,要自己種菜了。」皇帝轉身進屋道。
「怎麼會,臣妾貴為皇后,自是什麼都不缺。只是文煦也浙浙大了,也該讓他了解一些五穀雜糧,這園子裡的菜都是臣妾帶著文煦一起種的。」
「哦?」皇帝聽了甚為驚訝。
「文煦還說,等果子成熟一定要讓皇上嘗嘗,剛好皇上今天來了,我讓人去摘些給您嘗嘗。」說完怕命身邊的女侍去摘些果子洗淨送進來。
此時恰逢二皇子下課來給皇后請安,二皇子也是許久未見到皇上,看到皇上親臨自是高興異常,親自端著果子過來。
皇后見此時皇上心情甚好,便道:「文煦,今日先生都教了一些什麼?」
「母親,今日齊先生教孩兒下圍棋了。」二皇子道。
皇上聽了便為了興致要和二皇子下圍棋,皇后便下令廚房準備晚膳。
晚上永和宮,皇貴妃聽說皇上在皇后處用晚膳並宿在了坤寧宮,便砸了一盞茶碗。
笠日,皇上便命人送了一副白玉圍棋盤給二皇子並挑選老師為二皇子開設其他的三藝課程。
永和宮,皇貴妃又碎了一盞茶碗。
四川龍安縣隔角村一日電閃雷鳴樹林多棵樹被雷劈斷且樹林兩日黑氣不散,村民紛紛傳言「君王失德,天庭震怒」此謠言較之前更甚,皇帝急火攻心,頭痛症發作。此前派出去的人還未查到原由,新的謠言又起。
一波未平一波未起,豫王朱祺永以「順應天道,逆亡順昌」為由集結了五萬兵馬起兵謀反,謀反後有數地的災民響應加入,其勢如破竹,短短几日,以河南開封為起點揮兵北上,眼看要到河北邊境。
朝庭馬上下令山西附近的鎮戍軍和河北的鎮戍軍集結兵力抵抗。命石橫為主帥,王志為副帥,曹公公為監軍,集結京城神機營等部份精銳部隊前往河北與豫王對抗。由徐呈負責軍備物資糧草護送等。
但是打仗都是要錢的,前面賑災款都還沒湊齊,這裡又要開戰了。整個朝庭人心惶惶,王復每日見朱相也是又添銀絲,人亦消瘦不少。
這日,王復和父親王啟說起朝廷籌款之事,王啟示意他應該問母親,王復母親和錢有關的事都很有興趣研究,對王復的問題怎麼可以在短短數日內籌集到三十萬白銀自是輕鬆作答。
如月便問他:「你知道在啟朝做什麼最賺錢嗎?」「鹽?茶葉?絲綢?瓷器?」王復回道。最賺錢的無非就是這些,但是茶運司、絲政局、鹽司這些每年也都如常收繳稅收,總不能突然讓人家多交,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交齊啊。王復狐疑地想著。
如月:「是的,那最有錢的人是不是做這些貿易的商人?」
「難道讓商人掏錢,平白無故他們又怎麼會掏錢呢?」
「是的,那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錢。」
如月也不跟王復打啞迷。
「你看,商人販鹽是不是要拿著鹽引,沒有鹽引就是販私鹽是觸犯啟朝律法的。但是還是有很有多在販私鹽並且獲得暴利,那說明什麼,說明鹽引有巨大需求,但是江南一帶,鹽引卻多在曹國舅手上。若是此時朝延直接公開向商人售賣鹽引呢?」
王復一聽,眼睛一亮:「那自然是供不應求。」
若是在平日,此法必是會遭到多方阻撓,但是現下皇帝必然支持!
拖了一個月在大臣和一眾御史大夫的拉扯下終於皇子朱文煦可以開始啟蒙教育了,但是以孩子還小為由讓先學習三藝,又以內閣首輔太忙為由不在老師名單中。
九月四川發生蝗災,河南連降大雨導致洪災沖毀百姓房屋損失嚴重。兩省多地秋收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皇帝忙令戶部發濟賑災銀兩以緩解災情,但是河南四川還是不斷有小股的農民暴亂,雖在當時官府壓制下平息,但百姓中還是流傳出「得位不正,在位不賢」這樣的謠傳出來。一直傳到皇帝耳中,皇帝大怒,這不就是說他這個皇位來路不正,治國不濟嗎!皇帝責令刑部官員徹查是誰在散步謠言!
河川兩地接連上書申請朝廷撥款共計八十萬兩進行災後重建,但是戶部卻上報現在國庫沒有這麼多錢,缺銀三十萬兩!因前皇帝朱厚鎮在位時王勝攬權貪污橫行,又在金石鎮損失了二十萬軍士,錢財更是無數,戰後重建又是花費巨資,這兩年雖沒有大災,但是剿匪和山東賑災也都在花錢,國庫空虛也是很正常,不過是之前朱廉在極力平衡,故皇帝未覺得有此迫切擺在眼前。
於是九月變成了皇帝頭痛的九月。
宮中皇后與太皇太后一起倡行節儉,縮減宮中用度以期與百姓共度難關。皇貴妃更是開私庫,捐出金銀首飾。此舉在百官上下獲得讚譽,遂上行下效,一時間京城享樂活動大大減少。
皇帝與朝臣商議了一天的政事,頭昏腦漲,吵吵了一天沒個結果,皇帝遂令明日再議。下朝後也沒了往日的輕鬆,今日腳步沉重貼身太監富貴亦是不敢打擾,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處院牆外,牆內傳出古箏清脆的樂聲。遂問道:「這是到哪裡了?」,福貴道:「這是坤寧宮的側牆。」
皇帝頓了一下,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見過皇后了,上一次還是朱文煦的生日。腳步還在躑躅,想起皇后倡節儉,便說:「進去看看。」
皇帝進到庭院,他讓人不要打擾皇后彈琴。自己在院子裡看了一會兒,發現側院竟然多了一處菜園子,裡面蔬菜瓜果居然都有,長勢喜人。
皇后看到皇帝停掉走了過來:「臣妾有失遠迎,還望皇上勿怪。」
皇后看著皇帝疑惑的表情便道:「臣妾自小家中也有這樣的菜園,因想念小時候的味道,便在園子裡開闢這個菜園。」
「我還以為坤寧宮吃不上飯,要自己種菜了。」皇帝轉身進屋道。
「怎麼會,臣妾貴為皇后,自是什麼都不缺。只是文煦也浙浙大了,也該讓他了解一些五穀雜糧,這園子裡的菜都是臣妾帶著文煦一起種的。」
「哦?」皇帝聽了甚為驚訝。
「文煦還說,等果子成熟一定要讓皇上嘗嘗,剛好皇上今天來了,我讓人去摘些給您嘗嘗。」說完怕命身邊的女侍去摘些果子洗淨送進來。
此時恰逢二皇子下課來給皇后請安,二皇子也是許久未見到皇上,看到皇上親臨自是高興異常,親自端著果子過來。
皇后見此時皇上心情甚好,便道:「文煦,今日先生都教了一些什麼?」
「母親,今日齊先生教孩兒下圍棋了。」二皇子道。
皇上聽了便為了興致要和二皇子下圍棋,皇后便下令廚房準備晚膳。
晚上永和宮,皇貴妃聽說皇上在皇后處用晚膳並宿在了坤寧宮,便砸了一盞茶碗。
笠日,皇上便命人送了一副白玉圍棋盤給二皇子並挑選老師為二皇子開設其他的三藝課程。
永和宮,皇貴妃又碎了一盞茶碗。
四川龍安縣隔角村一日電閃雷鳴樹林多棵樹被雷劈斷且樹林兩日黑氣不散,村民紛紛傳言「君王失德,天庭震怒」此謠言較之前更甚,皇帝急火攻心,頭痛症發作。此前派出去的人還未查到原由,新的謠言又起。
一波未平一波未起,豫王朱祺永以「順應天道,逆亡順昌」為由集結了五萬兵馬起兵謀反,謀反後有數地的災民響應加入,其勢如破竹,短短几日,以河南開封為起點揮兵北上,眼看要到河北邊境。
朝庭馬上下令山西附近的鎮戍軍和河北的鎮戍軍集結兵力抵抗。命石橫為主帥,王志為副帥,曹公公為監軍,集結京城神機營等部份精銳部隊前往河北與豫王對抗。由徐呈負責軍備物資糧草護送等。
但是打仗都是要錢的,前面賑災款都還沒湊齊,這裡又要開戰了。整個朝庭人心惶惶,王復每日見朱相也是又添銀絲,人亦消瘦不少。
這日,王復和父親王啟說起朝廷籌款之事,王啟示意他應該問母親,王復母親和錢有關的事都很有興趣研究,對王復的問題怎麼可以在短短數日內籌集到三十萬白銀自是輕鬆作答。
如月便問他:「你知道在啟朝做什麼最賺錢嗎?」「鹽?茶葉?絲綢?瓷器?」王復回道。最賺錢的無非就是這些,但是茶運司、絲政局、鹽司這些每年也都如常收繳稅收,總不能突然讓人家多交,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交齊啊。王復狐疑地想著。
如月:「是的,那最有錢的人是不是做這些貿易的商人?」
「難道讓商人掏錢,平白無故他們又怎麼會掏錢呢?」
「是的,那就要想辦法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錢。」
如月也不跟王復打啞迷。
「你看,商人販鹽是不是要拿著鹽引,沒有鹽引就是販私鹽是觸犯啟朝律法的。但是還是有很有多在販私鹽並且獲得暴利,那說明什麼,說明鹽引有巨大需求,但是江南一帶,鹽引卻多在曹國舅手上。若是此時朝延直接公開向商人售賣鹽引呢?」
王復一聽,眼睛一亮:「那自然是供不應求。」
若是在平日,此法必是會遭到多方阻撓,但是現下皇帝必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