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籌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還有什麼法子嗎?」王復又問。

  「那還有一個更是無本萬利的法子,你看這茶葉絲綢瓷器是不是瓦塔最喜歡,每年他們過來交易牛羊是不是最喜歡這些,朝廷便下個旨貿易局命其重開貿易,將份額預先出售部份,必是很多人爭搶著送銀子。」

  王復聽完興奮地站了起來,抱了母親一下匆匆走了。如月呆了,這都多少年了,至他五歲起便沒有這樣的幼稚行為了,從小便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如月都快忘了他也還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

  如月看著王復離去的背影道:「哎,王副通政,若是這法子成了通知一下,你母親我要去買兩份啊。」

  王復聽完踉蹌了兩步,比了個手式走了。

  王復匆匆去了朱相府,少傾,朱相便通知戶部一同進宮去了。

  笠日便有消息傳出,朝廷欲出售鹽引和近期將再開瓦塔貿易的消息。

  短短几日朝廷便籌集到白銀五十萬兩,減了賑災及平亂的燃眉之急。

  而皇帝朱祺新在這次籌款工作認識了王復,為啟朝還有這樣的棟樑之材而欣喜。

  前線平亂也傳回了好消息,副帥帶了兩萬人馬,調濟南一萬預備軍,山西焦作五千預備軍兵分三路,繞道至河南開封先將豫王的老巢給端了,主帥徐呈則將豫王阻截在河北邯鄲,北京暫時安全了,大家終於緩了一口氣。

  皇帝朱祺新還是感覺到危機重重,這個皇位不是想像中那麼好做,雖然之前是陰差陽錯,被朱廉推上位的,那時上位非自願,但是現在嘗了權力的滋味後,要讓他讓出皇位卻是不可能了,所以他不可能讓豫王得逞。

  京城未平復多久,徐呈和監軍曹公公秘密回京,一刻不停面見皇帝,告發朱相勾結藩王欲謀反,並呈上朱相與藩王的往來信件,稱信件是在豫王的老巢收繳的。

  信件的大多內容都是平常問候,而且都是在三年前。一個藩王和一個首輔丞相關係好難免讓皇帝不由得多想了。但是自己的皇位還是朱相親手推上的,且朱相為人一向光明磊落,心中甚是猶疑,徐呈見狀便以:寧錯殺不放過為由提議皇帝去搜朱相的家。

  皇帝令曹公公帶著錦衣衛果然也搜出了三年前的一些信件且還搜出一封還未來得及發出的信件,其中有兵貴神速的字樣,又搜出二百兩金。曹公公和徐呈將證據擺到皇帝面前,皇帝感受到了背叛和皇位不保的危機感,竟下旨將朱廉斬於市前並誅三族。

  一開始朝中還有大臣為朱相說話,徐呈又以清洗藩王和朱相的黨羽為由,將為朱相說話的大臣貶的貶,發配的發配,不服的下獄,進了錦衣衛的詔獄也就沒幾個人能活下來了,但是王復未發一言。

  朱相死後,徐呈終於進入了內閣,離首輔只有一步之遙。

  王復向皇帝獻策並自請去四川做災後重建並查明謠言的工作。皇帝於是封他為欽差大臣往四川河南兩地督辦賑災及災後重建一事。

  王復的母親一邊幫他整理東西,一邊和王復念叨:「你要是早點娶個媳婦,讓她跟你一起去也可以照顧照顧你,母親我也放心一些,現在你自己一個人也沒個人照顧,讓我怎麼放得下心?」

  王復無耐地看著母親,不置可否。

  「要不母親再派眉兒和你一起吧,阿飛也是個大男人肯定也沒有這麼細心的。」母親詢問道。

  「母親不用擔心,我又不是去遊山玩水,我這是去公幹呢,男人方便一些,再說眉兒你捨得嗎?」王復一臉早就看穿你的樣子看著母親。

  眉兒跟著母親多年,早已經到了出嫁年紀,母親之前還介紹過幾門合適的,眉兒自己不願意,母親也就不強求了。雖是侍從,但是兩人多次生死與共,實則更像是親人。

  對於王復是否有通房這件事情,如月的態度是不支持,不贊成。但是若是王復一定納,那她也會接受,只是會無視通房的存在。

  王復準備了兩日便往河北方向而去,為了方便與家人通知在途中他命人尋了一籠信鴿。

  他常常給母親,妹妹,還有正在河北平藩的劉輝寫信。

  隨行人員見他往河北方向均疑惑,因河北正在平藩戰事膠著,他卻為何往河北而去,應繞山西而過,王復只說都是啟朝國土,怕什麼!

  到了河北邯鄲附近的武安縣,王復停了下來,他讓在驛站休整兩日。因為他要在這裡見一個人,就是劉輝。因為劉輝就在邯鄲。

  在豫王府上搜出的信,因為石橫是主帥這個事情石橫肯定是知道的。在這裡他向劉輝求證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確實搜出了信件,劉輝雖然見到信在石橫手上,只是他沒見過信的內容。

  此時已近寒冬,王復和劉輝兩人說著話嘴巴都冒著白煙。但是他們都處在熱血中,哪裡顧得天氣寒冷,此時豫王與朝廷已陷入膠著,豫王的老巢被搗他並未回援,看來他已經放棄河南,他現在只能死守邯鄲城做困獸之鬥。邯鄲城內物資充備,豫王若是死守還真是一年半載的沒有問題。

  王復看著劉輝,經過這麼多的磨鍊,已是浙浙成熟,石橫對他也是非常的倚重,已是隱隱透出了殺伐之氣。王復問劉輝是否帶了城防地圖,作為驛扎地的領官,城防圖自然是隨身帶的,於是兩人就在驛站裡面對著城防圖秉燭談到了深夜。深夜劉輝也未在此休息,在漆黑的夜色中騎馬而去。

  第二日一早王復也整理隊伍繞道山西,再從山西進到河南。

  河南許昌一帶的災情最為嚴重,劉輝便往許昌而去,他沒有前往縣衙,而是直達災地。路遇饑民無數,餓殍遍野,被大水衝倒的房屋只剩殘骸。王復看著一片荒涼的許昌,簡直就是人間煉獄,他自小錦衣玉食,從小也跟隨家父家母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富麗堂皇,也見平屋瓦房,也碰到可憐的乞丐,但是相比現在所見何止萬一,他似有錐心之痛。他眸色深沉,想到金石鎮之變,啟朝危難之際,朱相勇敢的站出來,打贏京城保衛站力挽啟朝於危局,從一個挺拔如松意氣風發的中年人短短兩年到死前消瘦的身驅和兩鬢白髮叢生,操勞至此卻不得善終。

  他若是看到啟朝現在的模樣又該是如何痛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