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風暴潮(四)
「人民醫院現在有幾層樓?」
陳相沒有理會刺耳的電話鈴,徑直轉身,沖角落裡竊竊私語的張勇和林芳發問。他沒有刻意掩飾聲音里的顫抖,任由不知何時冒出的冷汗從額頭流進眼睛裡。
眼前的兩人本正用氣聲聊得火熱,林芳的嘴角還掛著笑,張勇眉飛色舞打手勢的手滯在半空中。幾秒鐘後,張勇緩緩放下手,從不遠處的桌面上拾起遙控器,對準身後嶄新的長嶺牌空調一連嘀了好幾下。緊接著,林芳立刻抱緊自己的胳膊。
「張勇,幫個忙。人民醫院現在有幾層樓,兩層還是六層?」
面對張勇的目瞪口呆,陳相沒有過多解釋,而是直接問出第二遍。
人民醫院是台里每年年末職工體檢的定點醫院。如果體檢當天不巧遇上其他單位的體檢團,負責各個項目的科室門口便會排起長隊。那時,陳相會離開讓中央空調烘得人想流鼻血的體檢中心,跑到頂樓的醫務科躲清淨。
在那裡,沒有鑲嵌暖黃色塑料走廊扶手的牆面上,掛有一幅幅老照片,能讓人窺探到這棟現代化大樓的歷史。從二層紅磚平房到六層鋼筋混凝土板樓再到住院部與門診部分離獨享一棟18層的框架結構高層。
其中一張彩色照片讓陳相印象深刻:老院長戴著與立挺中山裝並不相襯的蝦姑帽,背手站在拔地而起的鋼筋叢前,笑得很燦爛。
雖然人民醫院地勢更低離海岸線更近,但是相比於孱弱的磚木結構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足以抵抗海水的沖刷和侵蝕。如果張瑾玥的早產是必然,那麼讓她提早呆在醫院裡也許是最穩妥的選擇。只要能確定這座承載他所有希望的避風港在這個時候已經建成。
空調出風口的風沖陳相直直吹著,像冬雨澆在身上一樣讓他冷到發抖。木僵在原地的張勇終於動彈了一下,拿起遙控器把風力調小了。
良久,張勇才若有所思地吐出一長串話:「人民醫院剛啟用的新樓有6層,門診部在1至3樓,住院部在4至6樓,風評最好的是心外科和產科。我舅父的老同學有在裡面做醫生的,可以加塞住院。波哥我嫂子得什麼重病了嗎?」
張勇的話讓陳相哭笑不得,眼前的小年輕雖然咋咋呼呼特別八卦像是混日子的,但琢磨人這方面好像特別有一手。這種人在技術崗位上一定討人嫌,但去行政崗位上也許能夠大有所為。他不適合研究天,更適合研究人。
陳相沒有回應張勇,轉身接起電話。
「瑾玥,我不舒服,打算去人民醫院看一看,你現在過去那裡等著我好嗎?」陳相搶言道。
「你怎麼了?」電話那頭,張瑾玥語氣驚訝。
「我心臟不舒服,懷疑是心梗早期階段,張勇馬上送我去醫院。你慢慢過去,我們在那裡匯合。你把電話給於姐一下,我拜託她送一下你。」
陳相故意把話說得很重,重到字吐出口時他心虛到心臟狂跳。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既然張瑾玥把陳波看得那樣重要,就一定會不顧一切地赴約。
「你別操心我了,路好遠呢趕快出發吧。掛了啊。」
「你們路上慢點,到醫院再打個電話過來給台里人報平安。」
掛掉電話,陳相放鬆下來,癱在椅背上,衝著刺眼的裸燈長長抒出一口氣。時間充足,有醫療條件,有避難場所。這次應該穩了。
一改幾分鐘前的慌張與無助,陳相語氣輕鬆沖張勇道了謝。桌上飯盒裡隱隱飄出的雜魚湯香氣讓飢餓感不斷往外冒,於是他開始自顧自地拆那個方方正正的鋁盒子。
揭開溫熱的盒蓋,奶白色魚湯表面不斷冒霧氣,霧氣後飄來兩個人影。張勇拉著林芳立在陳相對面,顯然不是為了聞一聞飯香。
不一會兒,霧氣散盡,現出兩張擰眉頭的臉。
陳相端起飯盒,直接就著飯盒一角把湯喝乾淨了。暖湯流入胃中,舒服到頭皮發麻。
他一邊喝一邊掃視眼前的兩張臉,同一個表情在不同人臉上表達出的情緒並不相同,林芳在擔憂,而張勇在費解。除了費解以外,似乎還有一點嫌棄。
頭微微後仰,一隻眼睛眯縫著,這是張勇見到趙棟樑時的本能反應,也是趙棟樑在幼年陳相面前的固定面容。
自己又一次討人嫌了。陳相這樣想。
不過他並不太在意。他已不再是孩子,不需要通過他人的反饋來獲得自我認同,更不會因為別人沒給好臉色就羞怯和內疚。他只想儘快離開這裡,即便一直以來他都對陳波的身世懷有無盡好奇。
「我已經沒事了。」他對林芳這樣說。
「你能幫我借一下檔案室的資料嗎?我需要前10年過境過湛江的所有颱風的資料,順便通知任天富一聲,明天一點刮颱風,兩點風暴潮,讓他去跟領導匯報。我要在這裡等張瑾玥的電話。」
陳相再一次向張勇索取幫助。張勇這麼會琢磨人,也一定知道領導的決定最好不多過問,把事辦好就好。更何況,張瑾玥的人緣似乎特別好,台里沒人不在意她。
果然,張勇聽後只是愣了一會兒,便拉著林芳轉身走了。再回來時,他重新換上一幅開朗的面孔,熟練地索功。
「檔案室晚上沒人值班,我跟後勤小劉關係好,好說歹說才要到備用鑰匙。」張勇一邊說一邊把懷裡的牛皮紙檔案袋排在陳相面前,「記錄在案的,一共11個。」
「話給任天富帶到了嗎?」陳相一邊拆袋一邊問。
「帶了,富哥聽完直接沖廁所里去了。他腸胃一向不好。」張勇立在一邊,站得比林芳還要畢恭畢敬。
陳相沒有回應,只是低頭把資料排列好。一聽到重大消息就緊張到跑廁所的任天富,正是他所熟知的那個。任天富又一次掉鏈子了,但陳相絲毫不著急,他甚至希望任天富晚一點再跑到自己面前追問為什麼。
他現在最想做的事是弄清95年的湛江,到底有沒有登陸過一個強颱風,發生一場慘絕人寰的自然災害。
他要像穿線珠一樣把多年前在天氣志、課本、博物館看到的隻言片語全部串起來,與眼前的資料相對比,作為啟發,回憶起現實里95年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像是拼沒有參照圖的拼圖,需要耐心、細心和運氣,需要安靜。
8501號Betty、8902號Hope、9007號Joe……過去10年內,在湛江登陸過的颱風11個裡面有9個都是強熱帶風暴及以上級別。
這座冰雪不存的亞熱帶城市,坐落於雷州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綿長,十分有利於颱風登陸。雖然有呂宋島這一天然屏障在西邊庇護著,但那些長眼睛的氣旋一旦不小心步入巴士海峽,便會頭也不回地朝湛江奔來。
一旦風力超過12級,整個城市便會變成一片狼藉:倒塌房屋以萬座計;毀壞橡膠樹等經濟作物以百萬棵計;沉船數以千計;受災人數不等,少則幾十多則幾萬,取決於颱風登陸前是否有及時的預警和撤離。
陳相仔細閱讀一份份天氣評述和受災情況計量表,偶爾會有幾張記錄災情的相片讓他十分珍惜。他在頭腦中把颱風英文名、計量表中的數字以及照片裡的斷樹、大浪或倒塌掉一半的房子按時間順序擺好,緊閉眼睛瘋狂回憶與此相關的一切所見所聞。
燈光打在眼皮上是暗紅色的,漂浮在眼前的反色字跡和畫面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有時游離而過讓人難以捕捉。陳相始終保持注意力,不急不躁,一時一無所獲也毫不氣餒。
出色的情景記憶是他獨特的能力,有些場景並非是刻意觀察和感受過的,可回憶起時仍能身臨其境。曾經,在小學升初中的那個閒適暑假,他趁家中沒人,跑到張瑾玥的臥室里,用盡全身力氣拖出床架下的儲物箱,從一堆蒙灰的書里挑出看起來像是自己能看懂的。其中有一本十分特別,叫做《雲的真相》。
這是一本封皮灰濛濛的線裝書,1984年出版,內頁里全是既像漢字又有些不一樣的豎排字,頁腳上密密麻麻全是中文註解。他最喜歡這本書,因為裡面有很多攝影和圖片,畫的是雲。
書里,他能看懂的東西不多,但並不妨礙在多年以後本科課堂上,頭髮全白的老教授顫顫巍巍在黑板上寫下「開爾文-亥姆霍茲不穩定」時,他立刻回憶起書中「K-H不穩定」的註解和波狀雲的相片,好像它們就在眼前。
如果1995年的湛江真的發生過如此慘痛的災難,那麼作為學氣象的人、一個出生在湛江的人,他一定會有所耳聞。現在,他只需要集中精神把這個暫時只能叫做9502的颱風從紛雜的記憶里篩出來。
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只要眼下心如止水的平靜狀態能夠一直保持下去,保持這種仿佛置身於下午三點半昏昏欲睡課堂上,呆望陽光下紛飛的粉筆灰時,特有的寧靜感。
但是沒能如願。下一秒,一陣紛雜的腳步聲把他抽離,緊著耳邊爆發出任天富伴著氣喘吁吁聲的驚呼。
「波哥你說有颱風和風暴潮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知道的?」
陳相輕嘆一口氣,緩緩睜眼,眼前卻是趙棟樑的臉。
趙棟樑渾身散發出泥土的潮氣,懷裡抱著本書,立在桌邊,俯身瞪陳相,臉上寫著震驚和氣憤。
「你心梗了?」
趙棟樑的第一句話,不像是關心,更像在質疑。
「你沒事為什麼要這麼說?瑾玥聽了該有多著急,你就不怕嚇到她嗎?懷孕不能受驚你知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病!」
趙棟樑的第二句話,是標標準準的批判與數落。
陳相沒有理會他,把視線重新移回攤在桌面的資料上,試圖將被打斷的思路接回。
「啪」的一聲,趙棟樑把書摔在桌上,掀起的氣流把紛雜的紙張吹亂了。
「我問你話呢?你為什麼要這麼對張瑾玥?你答應過我的,會對她的一生負責!」
趙棟樑很激動,話音尾帶著顫抖,好像下一秒就會控制不住情緒暴喊出聲。
陳相依然沒有絲毫回應,他正被趙棟樑摔出的書吸引著。一本16開的書,厚得像塊磚,書脊上手寫著「漁樵問對」四個字。
他感到奇怪,《漁樵問對》里統共就沒幾頁內容,就算全譯成白話文,再加滿註解,也不能有這麼厚。莫非眼前這位被戲稱為「賣卦哥」的怪人,真的傳承了什麼命理學大師的絕學,研究老天爺頗有心得,心得多到可以集結成一本曠世奇書?
好奇心驅使下,他把手伸向那本書。可還沒翻開,書就被趙棟樑一把抽走。
趙棟樑把書緊緊護在懷裡,嘴唇一抽一抽,像是被誰欺負了一樣委屈,「陳波,你給我聽好了,張瑾玥如果有任何事,我跟你拼了。」說完,他轉身匆匆走掉了。
趙棟樑瘦削佝僂的背影消失在值班室的門後,緊接著一陣風從門縫溜進來,把探身出桌面一半的紙張吹到半空中。陳相把它們一張一張抓住按回桌面,一頭霧水地發了一會兒愣,然後轉頭瞥了一眼張勇手錶上的時間:
12點整。
陳相沒有理會刺耳的電話鈴,徑直轉身,沖角落裡竊竊私語的張勇和林芳發問。他沒有刻意掩飾聲音里的顫抖,任由不知何時冒出的冷汗從額頭流進眼睛裡。
眼前的兩人本正用氣聲聊得火熱,林芳的嘴角還掛著笑,張勇眉飛色舞打手勢的手滯在半空中。幾秒鐘後,張勇緩緩放下手,從不遠處的桌面上拾起遙控器,對準身後嶄新的長嶺牌空調一連嘀了好幾下。緊接著,林芳立刻抱緊自己的胳膊。
「張勇,幫個忙。人民醫院現在有幾層樓,兩層還是六層?」
面對張勇的目瞪口呆,陳相沒有過多解釋,而是直接問出第二遍。
人民醫院是台里每年年末職工體檢的定點醫院。如果體檢當天不巧遇上其他單位的體檢團,負責各個項目的科室門口便會排起長隊。那時,陳相會離開讓中央空調烘得人想流鼻血的體檢中心,跑到頂樓的醫務科躲清淨。
在那裡,沒有鑲嵌暖黃色塑料走廊扶手的牆面上,掛有一幅幅老照片,能讓人窺探到這棟現代化大樓的歷史。從二層紅磚平房到六層鋼筋混凝土板樓再到住院部與門診部分離獨享一棟18層的框架結構高層。
其中一張彩色照片讓陳相印象深刻:老院長戴著與立挺中山裝並不相襯的蝦姑帽,背手站在拔地而起的鋼筋叢前,笑得很燦爛。
雖然人民醫院地勢更低離海岸線更近,但是相比於孱弱的磚木結構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足以抵抗海水的沖刷和侵蝕。如果張瑾玥的早產是必然,那麼讓她提早呆在醫院裡也許是最穩妥的選擇。只要能確定這座承載他所有希望的避風港在這個時候已經建成。
空調出風口的風沖陳相直直吹著,像冬雨澆在身上一樣讓他冷到發抖。木僵在原地的張勇終於動彈了一下,拿起遙控器把風力調小了。
良久,張勇才若有所思地吐出一長串話:「人民醫院剛啟用的新樓有6層,門診部在1至3樓,住院部在4至6樓,風評最好的是心外科和產科。我舅父的老同學有在裡面做醫生的,可以加塞住院。波哥我嫂子得什麼重病了嗎?」
張勇的話讓陳相哭笑不得,眼前的小年輕雖然咋咋呼呼特別八卦像是混日子的,但琢磨人這方面好像特別有一手。這種人在技術崗位上一定討人嫌,但去行政崗位上也許能夠大有所為。他不適合研究天,更適合研究人。
陳相沒有回應張勇,轉身接起電話。
「瑾玥,我不舒服,打算去人民醫院看一看,你現在過去那裡等著我好嗎?」陳相搶言道。
「你怎麼了?」電話那頭,張瑾玥語氣驚訝。
「我心臟不舒服,懷疑是心梗早期階段,張勇馬上送我去醫院。你慢慢過去,我們在那裡匯合。你把電話給於姐一下,我拜託她送一下你。」
陳相故意把話說得很重,重到字吐出口時他心虛到心臟狂跳。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既然張瑾玥把陳波看得那樣重要,就一定會不顧一切地赴約。
「你別操心我了,路好遠呢趕快出發吧。掛了啊。」
「你們路上慢點,到醫院再打個電話過來給台里人報平安。」
掛掉電話,陳相放鬆下來,癱在椅背上,衝著刺眼的裸燈長長抒出一口氣。時間充足,有醫療條件,有避難場所。這次應該穩了。
一改幾分鐘前的慌張與無助,陳相語氣輕鬆沖張勇道了謝。桌上飯盒裡隱隱飄出的雜魚湯香氣讓飢餓感不斷往外冒,於是他開始自顧自地拆那個方方正正的鋁盒子。
揭開溫熱的盒蓋,奶白色魚湯表面不斷冒霧氣,霧氣後飄來兩個人影。張勇拉著林芳立在陳相對面,顯然不是為了聞一聞飯香。
不一會兒,霧氣散盡,現出兩張擰眉頭的臉。
陳相端起飯盒,直接就著飯盒一角把湯喝乾淨了。暖湯流入胃中,舒服到頭皮發麻。
他一邊喝一邊掃視眼前的兩張臉,同一個表情在不同人臉上表達出的情緒並不相同,林芳在擔憂,而張勇在費解。除了費解以外,似乎還有一點嫌棄。
頭微微後仰,一隻眼睛眯縫著,這是張勇見到趙棟樑時的本能反應,也是趙棟樑在幼年陳相面前的固定面容。
自己又一次討人嫌了。陳相這樣想。
不過他並不太在意。他已不再是孩子,不需要通過他人的反饋來獲得自我認同,更不會因為別人沒給好臉色就羞怯和內疚。他只想儘快離開這裡,即便一直以來他都對陳波的身世懷有無盡好奇。
「我已經沒事了。」他對林芳這樣說。
「你能幫我借一下檔案室的資料嗎?我需要前10年過境過湛江的所有颱風的資料,順便通知任天富一聲,明天一點刮颱風,兩點風暴潮,讓他去跟領導匯報。我要在這裡等張瑾玥的電話。」
陳相再一次向張勇索取幫助。張勇這麼會琢磨人,也一定知道領導的決定最好不多過問,把事辦好就好。更何況,張瑾玥的人緣似乎特別好,台里沒人不在意她。
果然,張勇聽後只是愣了一會兒,便拉著林芳轉身走了。再回來時,他重新換上一幅開朗的面孔,熟練地索功。
「檔案室晚上沒人值班,我跟後勤小劉關係好,好說歹說才要到備用鑰匙。」張勇一邊說一邊把懷裡的牛皮紙檔案袋排在陳相面前,「記錄在案的,一共11個。」
「話給任天富帶到了嗎?」陳相一邊拆袋一邊問。
「帶了,富哥聽完直接沖廁所里去了。他腸胃一向不好。」張勇立在一邊,站得比林芳還要畢恭畢敬。
陳相沒有回應,只是低頭把資料排列好。一聽到重大消息就緊張到跑廁所的任天富,正是他所熟知的那個。任天富又一次掉鏈子了,但陳相絲毫不著急,他甚至希望任天富晚一點再跑到自己面前追問為什麼。
他現在最想做的事是弄清95年的湛江,到底有沒有登陸過一個強颱風,發生一場慘絕人寰的自然災害。
他要像穿線珠一樣把多年前在天氣志、課本、博物館看到的隻言片語全部串起來,與眼前的資料相對比,作為啟發,回憶起現實里95年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像是拼沒有參照圖的拼圖,需要耐心、細心和運氣,需要安靜。
8501號Betty、8902號Hope、9007號Joe……過去10年內,在湛江登陸過的颱風11個裡面有9個都是強熱帶風暴及以上級別。
這座冰雪不存的亞熱帶城市,坐落於雷州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綿長,十分有利於颱風登陸。雖然有呂宋島這一天然屏障在西邊庇護著,但那些長眼睛的氣旋一旦不小心步入巴士海峽,便會頭也不回地朝湛江奔來。
一旦風力超過12級,整個城市便會變成一片狼藉:倒塌房屋以萬座計;毀壞橡膠樹等經濟作物以百萬棵計;沉船數以千計;受災人數不等,少則幾十多則幾萬,取決於颱風登陸前是否有及時的預警和撤離。
陳相仔細閱讀一份份天氣評述和受災情況計量表,偶爾會有幾張記錄災情的相片讓他十分珍惜。他在頭腦中把颱風英文名、計量表中的數字以及照片裡的斷樹、大浪或倒塌掉一半的房子按時間順序擺好,緊閉眼睛瘋狂回憶與此相關的一切所見所聞。
燈光打在眼皮上是暗紅色的,漂浮在眼前的反色字跡和畫面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有時游離而過讓人難以捕捉。陳相始終保持注意力,不急不躁,一時一無所獲也毫不氣餒。
出色的情景記憶是他獨特的能力,有些場景並非是刻意觀察和感受過的,可回憶起時仍能身臨其境。曾經,在小學升初中的那個閒適暑假,他趁家中沒人,跑到張瑾玥的臥室里,用盡全身力氣拖出床架下的儲物箱,從一堆蒙灰的書里挑出看起來像是自己能看懂的。其中有一本十分特別,叫做《雲的真相》。
這是一本封皮灰濛濛的線裝書,1984年出版,內頁里全是既像漢字又有些不一樣的豎排字,頁腳上密密麻麻全是中文註解。他最喜歡這本書,因為裡面有很多攝影和圖片,畫的是雲。
書里,他能看懂的東西不多,但並不妨礙在多年以後本科課堂上,頭髮全白的老教授顫顫巍巍在黑板上寫下「開爾文-亥姆霍茲不穩定」時,他立刻回憶起書中「K-H不穩定」的註解和波狀雲的相片,好像它們就在眼前。
如果1995年的湛江真的發生過如此慘痛的災難,那麼作為學氣象的人、一個出生在湛江的人,他一定會有所耳聞。現在,他只需要集中精神把這個暫時只能叫做9502的颱風從紛雜的記憶里篩出來。
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只要眼下心如止水的平靜狀態能夠一直保持下去,保持這種仿佛置身於下午三點半昏昏欲睡課堂上,呆望陽光下紛飛的粉筆灰時,特有的寧靜感。
但是沒能如願。下一秒,一陣紛雜的腳步聲把他抽離,緊著耳邊爆發出任天富伴著氣喘吁吁聲的驚呼。
「波哥你說有颱風和風暴潮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知道的?」
陳相輕嘆一口氣,緩緩睜眼,眼前卻是趙棟樑的臉。
趙棟樑渾身散發出泥土的潮氣,懷裡抱著本書,立在桌邊,俯身瞪陳相,臉上寫著震驚和氣憤。
「你心梗了?」
趙棟樑的第一句話,不像是關心,更像在質疑。
「你沒事為什麼要這麼說?瑾玥聽了該有多著急,你就不怕嚇到她嗎?懷孕不能受驚你知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病!」
趙棟樑的第二句話,是標標準準的批判與數落。
陳相沒有理會他,把視線重新移回攤在桌面的資料上,試圖將被打斷的思路接回。
「啪」的一聲,趙棟樑把書摔在桌上,掀起的氣流把紛雜的紙張吹亂了。
「我問你話呢?你為什麼要這麼對張瑾玥?你答應過我的,會對她的一生負責!」
趙棟樑很激動,話音尾帶著顫抖,好像下一秒就會控制不住情緒暴喊出聲。
陳相依然沒有絲毫回應,他正被趙棟樑摔出的書吸引著。一本16開的書,厚得像塊磚,書脊上手寫著「漁樵問對」四個字。
他感到奇怪,《漁樵問對》里統共就沒幾頁內容,就算全譯成白話文,再加滿註解,也不能有這麼厚。莫非眼前這位被戲稱為「賣卦哥」的怪人,真的傳承了什麼命理學大師的絕學,研究老天爺頗有心得,心得多到可以集結成一本曠世奇書?
好奇心驅使下,他把手伸向那本書。可還沒翻開,書就被趙棟樑一把抽走。
趙棟樑把書緊緊護在懷裡,嘴唇一抽一抽,像是被誰欺負了一樣委屈,「陳波,你給我聽好了,張瑾玥如果有任何事,我跟你拼了。」說完,他轉身匆匆走掉了。
趙棟樑瘦削佝僂的背影消失在值班室的門後,緊接著一陣風從門縫溜進來,把探身出桌面一半的紙張吹到半空中。陳相把它們一張一張抓住按回桌面,一頭霧水地發了一會兒愣,然後轉頭瞥了一眼張勇手錶上的時間:
12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