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他這是污衊!污衊!
「那人叫楊景明,大家都叫他楊老師。」
「他跟已去的周老闆感情很好,之前是廠里的二把手。前些年,他從金山經營里出現得少了,只留了股份參與分紅。現在不擔任職位。他退了之後,進高中當了老師,阿和跟周硼都是他的學生。」
楊景明是個老師,這點誰都知道。
趙可頌看了看老劉,他也知道。
聽蔡曉福的意思,楊景明和金山,不單是老員工和前東家的關係,目前仍關係匪淺。
在小趙的印象里,從來沒人提過楊景明曾經在金山銅業工作這件事,楊景明接受詢問時著重強調的同樣是自己的老師身份。
「大概二十年前吧,周老闆從他家老爺子手裡接過公司時,青谷縣還在鳳凰山市轄下,礦場還是公家的。沒過幾年,銅業要轉私,周老闆傾家蕩產拿下了這塊地的開採權。一開始,銅業規模既不像現在這麼大,又面臨著很多打壓,日子並不好過。金山能走到今天,楊景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時,全國開始推進城市化建設。礦藏開採作為密切相關的一環,進行得如火如荼。經過勘測,全國上下出現了許多大型礦藏,人手緊缺。開採過半的青谷銅業進入了轉私程序。
周青谷天價拍賣下了青谷銅業後,鳳凰山市里有關係戶要強行入股。準確地說,那些人是要打著入股的名頭強占礦場。趕不走,轟不掉。他們找人來鬧,請市里領導來視察,礦場老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停工。時間一長,大家被折騰得夠嗆,越來越多的人勸周青谷接受。
這時,楊景明請來了探測隊,探測隊發現了新的寶地——金山名下的銅儲藏量相當可觀。
這個可觀程度很妙,既未可觀到周青谷要把金山還給公家,又足以讓楊景明說動了不少人為金山撐腰。更妙的是,青谷縣借著這股東風,成了青谷市。
——如此一來,青谷的市政班子級別雖然比鳳凰山市低了半級,匯報關係卻沒有了,不擔心來自上級領導的壓力,青谷市做事自然少了許多掣肘。
在這之後,金山銅業的擴張得到了大力支持,規模直接翻了兩番。
可以說,楊景明是金山的大功臣。即便離開,依然地位特殊的大功臣。
「需要幫忙的時候,我找了楊老師。」蔡曉福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他跟周硼的死有關係吧。害死我兒子的那些本地人跟他也有關係吧……」
從說楊景明開始,小趙的思緒便不在蔡曉福身上了。
楊景明,楊景明。至今為止,他們只知道他是老師,桃李滿天下,多年前跟周青谷共事過,聲名正派。十幾年前的青谷轉私秘辛、楊景明在礦場內部中的隱秘地位,這些陳年舊事,沒有一樣記錄在案,只有蔡曉福這樣的老人才略微知情。他們不說,小趙和老劉根本無從知曉。
原本在三個嫌疑人中,楊景明最沒有動機弄周硼。
然而,蔡曉福的遭遇和今天這番話,分明表明楊景明與金山集團淵源頗深。
他對金山的感情,恐怕十分深厚。
也許深厚到無法忍受周硼抹黑金山吧,趙可頌想。
楊景明既是銅業功臣,又是人脈深交際廣的老師,優秀的學子占滿了青谷這座小城。銅業老人,能量大、手段深、隱匿於無形,每一點,他都占了。
只是……
小趙扭頭看了看老劉。他面不改色,張口跟對面的蔡曉福說話。他怎麼能這麼平靜?
接下來他們要怎麼辦?
醫院拒不配合,青谷鎮排外,證據不足,上級機關的批文一直下不來。他和老劉這個草台班子處處碰壁。他們被逼得回到三個嫌疑人身上。
以蔡中和慘死為契口,蔡曉福主動找上來,終於把周硼案的迷霧吹散了一點。
如今,嫌疑最重的自然是楊景明。他既是學校的骨幹老師,又是銅業的功臣。最重要的是他曾在青谷縣升格一事裡穿針引線。
這個人的能量大,難道只因為他是老師或是銅業老人?
再往後走,誰知道還有什麼鬼?
查案不易,小趙嘆氣。
說不好,他最後得打道回府求老趙收留了。
等他回過神來,老劉已經問到蔡曉福指使朱洪盜礦的部分了。
果然,蔡曉福的臉憋紅了,連連否認:「他這是污衊!污衊!我收了人家的賄賂不假。因為這件事被人戳脊梁骨,被人舉報,被人利用,我沒話說,我鬼迷心竅,我活該。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心甘情願。但我也不會承認我沒做過的事!
「我沒偷公司的礦。我不認識什麼叫朱洪的。你讓他來,我們當面對質!」
說到後面,蔡曉福激動地站起來,打翻了面前的水,濺了老劉一身。
老劉臉色分毫未變,從記錄本里抽出一張金山銅業基金會的營業執照副本,指著法人一欄問:「那你的名字怎麼會在這裡。」
蔡曉福第一反應是:「這是什麼?」
他仔細地看了看紙,弄清上面寫了什麼後,疑惑了:「基金會?好像是有這麼個東西。跟盜礦有什麼關係?」
「回答問題。」
老劉嚴肅的表情讓小趙迷糊了,劉萬里現在還覺得蔡曉福跟朱洪盜礦有關係?
蔡曉福再仔細地看了看紙,想了一會兒:「這個基金會是周老闆建的,礦里每年向基金會撥款,目的是基金會向礦上經濟條件困難的家庭發放,讓鎮上居民受益。不過,周老闆不愛做出風頭的事情,才問能不能掛我的名字。我覺得是好事,就答應了。怎麼了?」
老劉說:「什麼時候?」
「有十幾年了吧,那還是基金會成立時候的事。不是看到這張紙,我已經忘了這回事。」
忘了?老劉說:「你不參與基金會的日常運作?」
蔡曉福說:「不能說完全不參與。比起周老闆,我對鎮上生活困難的家庭更熟,他時不時會找我了解情況。」
老劉這時說:「這個基金會不是用來援助鎮上居民的。基金會一直和盜礦的朱洪有資金往來,還為死了的盜礦遺屬家人提供撫養基金。你怎麼解釋?」
「不可能!」蔡曉福不假思索地說,「我家對門,當家人死得早,留下丁太太和她女兒,家裡沒有進項,多虧了他們得到了基金會的幫扶。她們孤兒寡母日子才能稍微鬆快一點。羅蝶燕上大學的學費都由基金會支付。而且,你說殺周硼,銅業自己的基金會怎麼會為殺周硼的人提供資金?」
老劉說:「這得你告訴我了。近半年來,基金會每月給林振亮的家人撥款。」
聽到這裡,蔡曉福仍然一臉疑惑。
老劉接著說:「林振亮是殺害周硼的人,也是蔡中和的病人。很多人作證,林振亮跟蔡中和很熟,而林振亮殺死周硼後自殺,基金會為他家人的帳戶里又打了一筆錢。」
看上去不大聰明的蔡曉福竟聽明白了劉萬里的言外之意,連忙澄清:「不關我的事。基金會的事情,不歸我管。只有定每年的資助名單時,周老闆偶爾會問問我要不要加上誰,除此之外,我沒有接觸過基金會。周老闆走後,周硼沒找過我,我以為基金會停了。」
「發款審批,也不經你?」
「當然不經,錢又不是我的。周老闆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這字不是你簽的?」朱洪給了蔡曉福簽字的憑據,老劉此時拿出來了。
蔡曉福否認,說他簽字從來很謹慎,沒見過這個。至於基金會的其他事情,蔡曉福一問三不知。
小趙和老劉出來後,看了一眼蔡曉福的報案記錄,簽名的確不大像朱洪審批單的簽名。
老劉和小趙去蔡家取了受賄的舉報材料,又請蔡中和的母親找了一些有蔡曉福字跡的文件,以做更詳細的比對。臨走錢,她問起丈夫和孩子的下落。
「蔡曉福在警局配合調查。蔡中和的下落……」
小趙支吾到一半,老劉接著說:「蔡中和出車禍死了,蔡曉福這段時間會留在警局。我們建議你這段時間搬到新鎮,等待我們的消息。這也是蔡曉福的意思。」
末了,他補充了一句:「請暫時不要跟任何人提起蔡中和的事。」
最後,他們對金山銅業涉事的司機進行問詢,這些人並沒有殺害蔡中和的故意。
至於襲擊蔡中和的那群人,他們對襲擊、毆打蔡中和的事實供認不諱,打他的原因卻是
「他就不該醫那個兇手。讓他早死了多好,他早點死,小周老闆也不會死。」
聽到這樣的說辭,劉萬里破天荒地笑了。只是那笑有點瘮人,看得人腦後涼颼颼。
趙可頌也愣了好久,合著這群人掐斷了周硼之死唯一靠譜的線索,是為了周硼抱不平?
什麼玩意兒?
「他跟已去的周老闆感情很好,之前是廠里的二把手。前些年,他從金山經營里出現得少了,只留了股份參與分紅。現在不擔任職位。他退了之後,進高中當了老師,阿和跟周硼都是他的學生。」
楊景明是個老師,這點誰都知道。
趙可頌看了看老劉,他也知道。
聽蔡曉福的意思,楊景明和金山,不單是老員工和前東家的關係,目前仍關係匪淺。
在小趙的印象里,從來沒人提過楊景明曾經在金山銅業工作這件事,楊景明接受詢問時著重強調的同樣是自己的老師身份。
「大概二十年前吧,周老闆從他家老爺子手裡接過公司時,青谷縣還在鳳凰山市轄下,礦場還是公家的。沒過幾年,銅業要轉私,周老闆傾家蕩產拿下了這塊地的開採權。一開始,銅業規模既不像現在這麼大,又面臨著很多打壓,日子並不好過。金山能走到今天,楊景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時,全國開始推進城市化建設。礦藏開採作為密切相關的一環,進行得如火如荼。經過勘測,全國上下出現了許多大型礦藏,人手緊缺。開採過半的青谷銅業進入了轉私程序。
周青谷天價拍賣下了青谷銅業後,鳳凰山市里有關係戶要強行入股。準確地說,那些人是要打著入股的名頭強占礦場。趕不走,轟不掉。他們找人來鬧,請市里領導來視察,礦場老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停工。時間一長,大家被折騰得夠嗆,越來越多的人勸周青谷接受。
這時,楊景明請來了探測隊,探測隊發現了新的寶地——金山名下的銅儲藏量相當可觀。
這個可觀程度很妙,既未可觀到周青谷要把金山還給公家,又足以讓楊景明說動了不少人為金山撐腰。更妙的是,青谷縣借著這股東風,成了青谷市。
——如此一來,青谷的市政班子級別雖然比鳳凰山市低了半級,匯報關係卻沒有了,不擔心來自上級領導的壓力,青谷市做事自然少了許多掣肘。
在這之後,金山銅業的擴張得到了大力支持,規模直接翻了兩番。
可以說,楊景明是金山的大功臣。即便離開,依然地位特殊的大功臣。
「需要幫忙的時候,我找了楊老師。」蔡曉福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他跟周硼的死有關係吧。害死我兒子的那些本地人跟他也有關係吧……」
從說楊景明開始,小趙的思緒便不在蔡曉福身上了。
楊景明,楊景明。至今為止,他們只知道他是老師,桃李滿天下,多年前跟周青谷共事過,聲名正派。十幾年前的青谷轉私秘辛、楊景明在礦場內部中的隱秘地位,這些陳年舊事,沒有一樣記錄在案,只有蔡曉福這樣的老人才略微知情。他們不說,小趙和老劉根本無從知曉。
原本在三個嫌疑人中,楊景明最沒有動機弄周硼。
然而,蔡曉福的遭遇和今天這番話,分明表明楊景明與金山集團淵源頗深。
他對金山的感情,恐怕十分深厚。
也許深厚到無法忍受周硼抹黑金山吧,趙可頌想。
楊景明既是銅業功臣,又是人脈深交際廣的老師,優秀的學子占滿了青谷這座小城。銅業老人,能量大、手段深、隱匿於無形,每一點,他都占了。
只是……
小趙扭頭看了看老劉。他面不改色,張口跟對面的蔡曉福說話。他怎麼能這麼平靜?
接下來他們要怎麼辦?
醫院拒不配合,青谷鎮排外,證據不足,上級機關的批文一直下不來。他和老劉這個草台班子處處碰壁。他們被逼得回到三個嫌疑人身上。
以蔡中和慘死為契口,蔡曉福主動找上來,終於把周硼案的迷霧吹散了一點。
如今,嫌疑最重的自然是楊景明。他既是學校的骨幹老師,又是銅業的功臣。最重要的是他曾在青谷縣升格一事裡穿針引線。
這個人的能量大,難道只因為他是老師或是銅業老人?
再往後走,誰知道還有什麼鬼?
查案不易,小趙嘆氣。
說不好,他最後得打道回府求老趙收留了。
等他回過神來,老劉已經問到蔡曉福指使朱洪盜礦的部分了。
果然,蔡曉福的臉憋紅了,連連否認:「他這是污衊!污衊!我收了人家的賄賂不假。因為這件事被人戳脊梁骨,被人舉報,被人利用,我沒話說,我鬼迷心竅,我活該。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心甘情願。但我也不會承認我沒做過的事!
「我沒偷公司的礦。我不認識什麼叫朱洪的。你讓他來,我們當面對質!」
說到後面,蔡曉福激動地站起來,打翻了面前的水,濺了老劉一身。
老劉臉色分毫未變,從記錄本里抽出一張金山銅業基金會的營業執照副本,指著法人一欄問:「那你的名字怎麼會在這裡。」
蔡曉福第一反應是:「這是什麼?」
他仔細地看了看紙,弄清上面寫了什麼後,疑惑了:「基金會?好像是有這麼個東西。跟盜礦有什麼關係?」
「回答問題。」
老劉嚴肅的表情讓小趙迷糊了,劉萬里現在還覺得蔡曉福跟朱洪盜礦有關係?
蔡曉福再仔細地看了看紙,想了一會兒:「這個基金會是周老闆建的,礦里每年向基金會撥款,目的是基金會向礦上經濟條件困難的家庭發放,讓鎮上居民受益。不過,周老闆不愛做出風頭的事情,才問能不能掛我的名字。我覺得是好事,就答應了。怎麼了?」
老劉說:「什麼時候?」
「有十幾年了吧,那還是基金會成立時候的事。不是看到這張紙,我已經忘了這回事。」
忘了?老劉說:「你不參與基金會的日常運作?」
蔡曉福說:「不能說完全不參與。比起周老闆,我對鎮上生活困難的家庭更熟,他時不時會找我了解情況。」
老劉這時說:「這個基金會不是用來援助鎮上居民的。基金會一直和盜礦的朱洪有資金往來,還為死了的盜礦遺屬家人提供撫養基金。你怎麼解釋?」
「不可能!」蔡曉福不假思索地說,「我家對門,當家人死得早,留下丁太太和她女兒,家裡沒有進項,多虧了他們得到了基金會的幫扶。她們孤兒寡母日子才能稍微鬆快一點。羅蝶燕上大學的學費都由基金會支付。而且,你說殺周硼,銅業自己的基金會怎麼會為殺周硼的人提供資金?」
老劉說:「這得你告訴我了。近半年來,基金會每月給林振亮的家人撥款。」
聽到這裡,蔡曉福仍然一臉疑惑。
老劉接著說:「林振亮是殺害周硼的人,也是蔡中和的病人。很多人作證,林振亮跟蔡中和很熟,而林振亮殺死周硼後自殺,基金會為他家人的帳戶里又打了一筆錢。」
看上去不大聰明的蔡曉福竟聽明白了劉萬里的言外之意,連忙澄清:「不關我的事。基金會的事情,不歸我管。只有定每年的資助名單時,周老闆偶爾會問問我要不要加上誰,除此之外,我沒有接觸過基金會。周老闆走後,周硼沒找過我,我以為基金會停了。」
「發款審批,也不經你?」
「當然不經,錢又不是我的。周老闆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這字不是你簽的?」朱洪給了蔡曉福簽字的憑據,老劉此時拿出來了。
蔡曉福否認,說他簽字從來很謹慎,沒見過這個。至於基金會的其他事情,蔡曉福一問三不知。
小趙和老劉出來後,看了一眼蔡曉福的報案記錄,簽名的確不大像朱洪審批單的簽名。
老劉和小趙去蔡家取了受賄的舉報材料,又請蔡中和的母親找了一些有蔡曉福字跡的文件,以做更詳細的比對。臨走錢,她問起丈夫和孩子的下落。
「蔡曉福在警局配合調查。蔡中和的下落……」
小趙支吾到一半,老劉接著說:「蔡中和出車禍死了,蔡曉福這段時間會留在警局。我們建議你這段時間搬到新鎮,等待我們的消息。這也是蔡曉福的意思。」
末了,他補充了一句:「請暫時不要跟任何人提起蔡中和的事。」
最後,他們對金山銅業涉事的司機進行問詢,這些人並沒有殺害蔡中和的故意。
至於襲擊蔡中和的那群人,他們對襲擊、毆打蔡中和的事實供認不諱,打他的原因卻是
「他就不該醫那個兇手。讓他早死了多好,他早點死,小周老闆也不會死。」
聽到這樣的說辭,劉萬里破天荒地笑了。只是那笑有點瘮人,看得人腦後涼颼颼。
趙可頌也愣了好久,合著這群人掐斷了周硼之死唯一靠譜的線索,是為了周硼抱不平?
什麼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