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好大喜功 (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轉眼來到第四天。上午,尉遲鳴敲開調查組臨時辦公室的門,放下三袋樣品米後,介紹道:「這是今年稻穀磨出來的米。」

  巴掌大小的透明塑膠袋上分別貼著標籤:吉粳88,吉粳509,稻花香。三袋樣品米的明顯特徵,就是堊白點多。而且,稻花香還有許多深淺不一的黃粒兒。

  之前調查組在網上查詢堊白點多的原因,主要是水稻生長期短,有效積溫不足,稻穀沒能充分合成蛋白質,從而澱粉化為稻米上的白點。接著,尉遲鳴又放下四小袋稻穀,然後取出一小疊檢測單放在辦公桌上。李明瞥了一眼,發現蓋章單位是縣糧油質量監督檢驗站。

  等尉遲鳴離開調查組辦公室,李明拿起檢測單查看具體內容後遞給柳軍,問道:「這可信嗎?」

  柳軍接過來,看完後建議:「要不,我們再測一次。」

  「有必要,」李明贊同,接著又說,「檢測結果直接決定稻穀的等級以及售價,將會影響建農公司今年的收入水平。」然後又問,「找哪兒的檢測機構?」

  「建中集團今年在A市種植水稻人盡皆知,收成情況糧食圈子也都了解。而且,糧販子肯定知道建農公司在賣稻穀,他們上報建中集團審批的材料中,列示了4個買家的報價。」柳軍分析。

  「我們在A市當地檢測,可能還是這個結果。」李明推測。

  臨近中午,三個人還在商討合適的稻穀檢測地。無論繼續北上去哈爾冰,還是南下往東去大連,調查時間和調查費用都會增加。好處是環境條件與A市相似,檢測結果更接近實際情況。

  李明建議請示陶總意見,緊接著就給陶總發簡訊介紹當時的情況。很快,陶總打來電話問清情況後,建議將稻穀樣品帶回新安檢測。

  推辭了尹紅一起去吃中午飯的邀請,三人直到中午12點半才離開辦公室。

  匆匆吃過午飯,三人便叫上一輛計程車,計劃在周圍村莊調查土地流轉的價格。柳軍拿著地圖,鎖定建農公司流轉土地所在的四個村,按調查組事前規劃好的路線,告訴司機方向和目的地。

  進入農村地區,柳軍和黃暉碰到路人就下車去攀談,了解土地流轉的細節和價格。一路上李明記錄了十來條價格信息,每公頃約8000元的水平,確實遠低於建農公司土地流轉合同11000元至14000元的成本。

  三人返回市區的路上還去了萬江米業加工廠,建農公司儲運部的主管周勝在那裡常駐辦公。

  一見面,柳軍就稱呼對方周哥。寒暄過後,周勝領著三人參觀萬江加工廠的庫區,柳軍問道:「建農公司在萬江有多少噸稻穀?」

  「5000多噸。」

  「具體數據是怎麼來的呢?」

  「秋收的時候,一輛輛運輸車拉著稻穀來過磅,卸貨後空車再過磅,兩個數據的差額,就是和運輸公司的結算重量。」

  「和運輸公司的結算重量,就是倉庫里稻穀的最終重量?」

  「還不是,入庫的稻子還要扣除水分和雜質的重量。」

  「怎麼扣法?」

  「按國家標準來扣。」

  「具體怎麼操作呢?」

  「一車稻穀運過來,檢驗員首先取樣測出含水率和含雜率,然後對照國家標準規定的含水率和含雜率進行扣除。」

  「然後就作為帳面數?」

  「是的。」

  「建農公司的稻穀已經烘乾了吧。」李明指著兩個庫區詢問。

  「是的,烘乾過了。」

  柳軍想起汪洋在舉報信里提到,尉遲鳴推薦不符合資質要求的萬江投標並中標,而萬江也確實沒有晾曬場地與烘乾塔,稻穀又被拖到10公里外的另一加工廠晾曬和烘乾,然後問道:「稻穀烘乾後還要過磅稱重嗎?」

  「沒有再稱了。」

  「烘乾過程稻穀沒有損耗?」李明疑惑。

  「在入庫時已經扣掉了。」

  「怎麼扣的?」柳軍又問。

  「國標里的含水率和含雜率是指烘乾後的稻穀標準?」李明猜測。

  「對,是的。」

  「那入庫稱重、檢測單據都有嗎?」柳軍問。

  「有的,都已經拿回公司了。」

  「烘乾過程還有單據記錄嗎?」李明追問。


  「只有入庫時的稱重和檢測單據。」周勝沒有直接回答。

  離開萬江前,李明問:「我們取點稻穀帶回去,可以嗎?」周勝點頭同意,然後轉身去辦公室取來透明樣品袋遞給李明。接過硬戳戳的密封袋時,李明戴著絨線手套也感受到了噼啪的靜電。在3號庫區和5號庫區,三個人分別隨機抽取了吉粳509稻穀和吉粳88稻穀的樣品,還順便裝了一袋稻花香樣品。

  儘管是在乾冷的倉庫里,靠近稻花香谷堆時,仍能聞到一股霉味兒,柳軍望著相隔不到三五米的吉粳509谷堆,又問:「這稻花香的霉氣兒會傳染給隔壁的好稻穀嗎?」

  沒想到被問這個問題,周勝愣了一下,說道:「現在應該不會。」

  「春天溫度升高濕氣加重的時候呢?」李明追問。

  「應該也不會。那會兒稻子應該賣掉了。」

  「但願吧。」黃暉說道。

  柳軍將三袋樣品裝進電腦背包後,三人坐上計程車離開了萬江。

  下午4點,太陽西沉,餘暉清冷,茫茫雪原漸漸變得模糊。

  想起舉報信上還說尉遲鳴在A市達豐米業工作期間,曾經因為攜收糧款潛逃而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柳軍伸頭向前,對坐在副駕駛位的李明說道:「我們現在去達豐廠吧,可能後面時間不夠用。」

  李明點點頭,對司機說:「師傅,知道達豐米業那個加工廠吧。」

  「哪個位置?」司機跟了三人一下午,略顯疲憊地問道。

  「孤店鎮紅尾村的。」黃暉回答。

  計程車在雪地里開得很慢,大約二十分鐘後,停在了一個廠子門口。天色漸暗,只見兩扇碩大的鐵門緊閉,門頭正中央高高地掛著一盞昏黃的燈。三人商量後,柳軍和李明下去詢問,黃暉留在車上。

  走近大鐵門,李明發現其中一扇開有一人多高的小門,小門上有鐵環。柳軍用鐵環敲擊鐵門,等了一會兒沒有人來。李明轉身向計程車里的黃暉按手示意。一陣尖厲的喇叭聲過後,柳軍用力敲擊鐵門。過了一會兒,兩人聽見有腳步聲靠近,嘎吱一聲小門打開,現出一個高大的身影,看上去小門不夠他進出,只聽他瓮聲瓮氣地問道:「找誰啊?」

  柳軍急忙湊上前去應道:「哥,打聽個事兒。」

  身影低頭邁出小門,又問:「你們是誰啊?」昏黃的燈光下,對方的面孔依舊模糊,大約是個五十來歲的男人。

  「我們有稻穀,想找加工廠磨成米。」李明趕緊說道。

  男人聽出兩人的外地口音,質疑道:「你們稻穀在哪兒?」

  「就在A市。」李明答道。

  「我們找一個叫老尉的人,別人推薦我們到這兒來找他加工大米」。柳軍趕緊補充。

  「老尉?」男人轉身朝門內大聲問道:「這兒有叫老尉的嗎?」兩人聽到裡面回答沒有,李明又說:「應該是個叫尉遲鳴的人,在你們這兒上班,負責收糧的。」

  「有叫尉遲鳴的嗎?」男人又轉身朝門內大聲問道,裡面傳來不知道。

  「廠長在嗎?」柳軍又問。

  男人抬手指向暮色沉沉的天空,努努嘴說道:「這個點早回去了。」

  「給個聯繫電話吧。」李明請求。

  「網上都有,回去上網查吧。」男人低頭,往後一步退回門內,接著抬手關上了小門。

  兩人轉身走回計程車,失望地拉開車門坐進去。在越發深沉的暮色中,計程車駛向市區。

  手機收到消息發出的滴滴聲,打破了車廂內的沉靜。李明正打盹兒,隱約聽到黃暉對著柳軍小聲耳語,說汪洋今晚可以和調查組面談,然後他們又告訴司機新的目的地。

  駛進市中心時,天空中飄著零星的雪花,路上車輛稀少,行人寥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