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半夜驚魂
<第二十一章>
他抽著煙,大手在空中一揮,說道:「俺大大小小的戰鬥參加了上百次,過生他參加過幾次戰鬥?就參加了一次,還被日本人嚇的跑了,到外地給地主家干長工去了,他那有資格干隊長」。
姚武征又遞給老李頭一支煙,老李頭把它夾在耳朵後面,姚武征接著問道:「聽說大隊長腿上有槍傷,你身上有嗎」?
這一問,把老李頭問住了。姚武徵用嘲笑的口氣說:「你每天都在吹你參加了多少場戰鬥,身上連個傷都沒有,你吹的是假的吧」。
老李頭急了,他看了幾個人一眼,語氣堅定地說:「你們懂什麼,這是,這叫……」。姚海龍覺得今天幹活特別高興,他看著姚武征在逗著老李頭在玩,他也很興奮,連忙接過老李頭的話,說:「李叔當兵十幾年,參加過上百場的大戰,身上沒有槍傷,這才是高手,不是說嗎,新兵上戰場不會打仗,傷亡的多,老兵就沒有事,老兵會聽槍聲」。
姚海龍這幾句話,說到老李頭的心裡,他抽著煙,高傲地說:「對對對,俺們老兵上戰場衝鋒,先看好前面有沒有彈坑,看好後,還得聽槍聲。然後,幾個箭步就衝到前面的坑裡爬下來,然後再看前面,那些新兵不知道這些,端著槍,不看地形,就沖了上去,他不死誰死?」。
老李頭看著這幾個年青人聽的出了神,他越發高興,也不覺的乏,站在那裡有聲有色的講道:「上戰場,還得會聽槍聲,你聽那聲音是高聲尖叫的,說明那子彈飛的很高,那沒有事,你只管衝鋒。你要是聽到「噗、噗、噗的槍聲,你可千萬別動,那子彈就打在你的周圍」
。
幾個年青人圍著老李頭,聽老李頭講打仗的事,各個都瞪大著眼睛,他們很好奇,又聽的津津有味,老李頭講的打仗,比那些個打仗電影刺激多了,比那些電影都有味。
老李頭剛講完,姚武征突然問他道:「你那時候當兵,搶過老百姓的東西嗎?搶過人家姑娘嗎」?
這十多個年青人,聽見姚武征這麼問老李頭,都高興地大笑起來。只看見老李頭站在眾人中間,聽見姚武征這麼問他,他連忙擺擺雙手說:「沒有,沒有,俺從來不干損害老百姓的事。俺有幾個老鄉,搶了老百姓的東西,他們以為別人不知道。你猜猜他們什麼下場」?
老李頭說到這裡,高興地看了幾個年青人一下,看見他們認真地聽他在講,幾個人搖了搖頭,表示猜不到。他興奮地點點頭說:「他們上了戰場,剛一抬頭就被打死了,沒有一個活的。」
、
老李頭掃視了幾個年青人一眼,用過來人的口氣說道:「記著,俺是過來人,你們以後別做壞事啊」。他說著,用手指了指天,說:「老天在上面看著呢」。
老李頭看著這些個年青人,看見姚海龍和姚武征幾個人表示不太相信,他認真的對他們說:「這是真的」。
姚武征和姚海龍他們都知道,早過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提醒老李頭,他們巴不得多休息一會兒。
老李頭看見幾個年青人不相信他的話,他摸了摸頭,說:「你們知道什麼叫急行軍嗎」?
姚武征和幾個年青人高興起來,說:「快講講,快講講」。老李頭又來了勁頭,又帶勁地講起來:「有一次,上峰命令俺們部隊,參加一場大的包圍戰,俺們一夜急行軍,跑了一百八十多里路,到了地方,俺一看」。
姚二拽坐得遠一些,,聽到老李頭跑到了地方,他緊緊地看著老李頭問道:「跑到地方你打仗了嗎」?
老李頭搖了搖頭,嘿嘿笑了幾聲,說:「俺這次聰明多了,剛到地方,俺就跑了」。姚二拽聽的入了迷,急忙問道:「你為什麼跑了呀」?
老李頭覺得他比這些年青人聰明多了,他高興地看著他們說:「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俺就比你們聰明在這裡。俺隨隊伍趕到目的地,俺嚇了一條,媽呀,這是要打大場呀。那條條的路上,沒多沒少的隊伍,都在往那裡趕,俺就知道要打大仗了。三十六計你們知道嗎」?
這十多個年青人故意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老李頭高傲起來,說:「看,俺就知道,你們不知道。你們沒有當過兵,三十六計是軍事計謀,只有像俺這樣的老兵懂得。三十六計第一條,以走為上策。這打大仗了,趕快跑罷,不然就沒命了,趁著夜色,俺就溜了」。
十多個年青人轟然大笑起來,老李頭以為他講的出色,也高興地大笑起來。
太陽已經西下,眼看就要落山了,老李頭看了一下,他們十多個人,一個下午,只平了一小塊地。他有些惱火,終於明白了過來,上了這幾個壞小子的當了,看起來,明天少不了隊長姚過生一頓臭罵。他抬頭看了看西下的夕陽,眼看天色就要黑了,他只好對這幾個臭小子吼道:「上你們的當了,臭小子,回家吧」。
第二天早上,上工的時候,老李頭和這幾個小伙子們,悄悄地站在人們的後面,隊長姚過生沒有臭罵他們,也沒有說他們。只是把其它社員派完活後,連看也不看他們十多個人一眼,經直走了。留下他們十多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辦法,只得背著鐵鍬回家去。
姚海龍剛走了幾步,張虎子從後面追上來問道:「你還去城裡嗎」?姚海龍站在那裡,無可奈何地兩手一攤,說:「隊長不給派活了,不去怎麼辦?你管我飯」?
張虎子上前拉著姚海龍說:「走吧,我管飯,前幾天剛借了麥子,有吃的,到我家吃幾天,隊長要有種,他就老別派咱們幹活」。
姚海龍站在那裡,笑著說:「是咱們太過分了,昨天下午才幹多少活,現在活不忙,隊長巴不得找個藉口,多停些人,隊裡少出些工分」。
<第二十二章>
半夜驚
張虎子和姚海龍站在那裡,望著姚武征回家的背景,平靜地說:「你看武征多高興,他巴不得隊長天天不要他幹活。他不干可以,別害的別人也幹不成活」。
姚海尤也在看著姚武征,深有感嘆地說:「人家老子月月有工資,姚武征和他媽根本不靠工分生活。咱們不行,得靠工分生活」。
張虎子聽罷,無奈地說:「人不能和人比」。
張虎子回到家,他怕他老媽張老太問他,不敢在家睡懶覺,便從大房裡,糧食屯那邊,拿了一個裝糧食的小布口袋,悄悄來到大門後面那裡,背上鐵鍬,輕輕開了門,然後又輕輕帶上門,轉身離去。
他出了村,準備趁今天不幹活,去挖些野菜。他向村東的那條大溝走去,那裡的溝沿上,野菜多。
現在,太陽已經升的老高了,三月明媚的陽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很舒服。在那邊的溝沿上,已經有幾個老年的婦女,也在那裡挖野菜,她們的筐子裡,己經挖了些。在南頭遠遠的溝沿上,張虎子看見姚二拽也在那裡挖野菜,便沿著溝沿向那裡走去。
姚二拽看見張虎子也過來,便打了一聲招呼。張虎子走到姚二拽跟前,看見姚二拽的筐子裡,差不多裝了一大把的灰條葉,他便對姚二拽說道:「灰條葉硝氣大,不能多吃,吃多了會拉肚子」。
姚二拽看了看筐子裡的灰條葉子,說:「做菜吃,沒事。姚二拽人老實,上完學後,也回隊裡勞動,和張虎子一樣,差不多天天出工。昨天的事,是個例外,他也沒往心裡去。他在家裡想著,今天總得有個事干,所以,這才出來挖野菜。
倆個人說著話,沿著大溝,慢慢走著,找著,大溝沿上,那上面的野菜卻實不少。
陽春三月,生產隊的菜地里,只有一些波菜和春蔥。韭菜還沒有長成,還不能分給社員們。人們冬天準備的白菜和蘿蔔,到現在,也吃完了,大多數的人家的家裡,只剩了咸蘿蔔,天天吃那東西,人們早吃夠了。
正好這個季節,是鮮野菜上市的季節。人們趁著下工,或者不幹活的日子,男男女女都會去挖些野菜,麥地里的麵條菜,墳頭旁和大溝沿上的灰條菜、刺蓬草的嫩尖、枸杞葉,都是好吃的野菜。哎,還忘了運氣好的話,還能在麥地的埂上,碰到剛出苗的野蒜,挖些回來,炒炒,非常的好吃。還有野波菜,那是土大黃,看上去比波菜還鮮嫩,只是葉子有毒,少吃點沒事。
還有遍地開著的黃色的小花,那是蒲公英的花。蒲公英是人們最喜歡吃的菜,把蒲公英鮮嫩的葉子弄下來洗洗,生切上一盤,只放點鹽,沖點熱油,把熱饃切開兩片,把蒲公英菜夾進去,再把饃合起來,可好吃了,敗火還軟化血管。星期天的時候,城裡好多休息的人們,也會到城外的麥地里,溝渠邊,來挖蒲公英和野菜。
現在,構樹也發芽了,用那嫩嫩的葉芽伴面,那吃上一碗,都能和吃肉有的一比。
現在,洋槐花和榆樹的榆錢,現在還沒有,還得等些時日。
張虎子和姚二拽又在一個墳頭的旁邊,找到了很多的灰條苗,倆個人小心地把那些個嫩尖摘掉,張虎子看了看布口袋子裡的野菜,對姚二拽說道:「行了,夠吃幾天菜了」。
在回來的路上,張虎子和姚二拽在另一條大溝那裡,看見在溝沿,有一棵高大的野生香椿樹,香椿樹下面的香椿芽,都被人們摘了,只有樹梢上,還有些。倆個人便小心地爬上樹,總算把香椿樹上,僅有的一些香椿芽,也摘了下來。
老油頭怎麼也沒有想到,六十多歲的他,會被隊長姚過生重用。
老油頭並不是北嶺村本村人,他姓油名達,是縣城裡西街人。長的大眼晴、大鼻子、大嘴巴,頭上還有一道刀疤。會一手燒窯的絕活。
他幹了一輩子的燒窯的活,從來沒有幹過農活。自從來到北嶺村後,幾年了,他只學會了鋤地,不會使牲口,不會犁地,不會種地,不會澆地。除了鋤地,他什麼也不會。隊長姚過生見了老油頭,有些發愁,不知道怎麼給他派活。他也愁,萬一那一天,姚過生不給他派活了,他掙不了工分,老倆口的口糧都是個事。
第一天,隊裡剛上工,老油頭和往常一樣,獨自坐在人群的外面,那個大台階那裡。他不急,他知道隊長姚過生派活,他是最後一個。老油頭坐在那裡,正閉著眼睛在迷糊,猛地,聽到隊長姚過生在叫他,他吃了一驚,睜開眼睛站起來,用手指了指自己,問道:「隊長,你叫我」?他有些不大相信。
自從下放到北嶺村後,老油頭總是最後一個被分配活的人。這幾年,他也習慣了。
隊長姚過生每次給他分配活,都非常的發愁,所以,總是把他放在最後。
老油頭站了起來,趕緊走到隊長過生面前,他緊張的有些口吃地問道:「你是,是叫我」?老油頭看見,還有那麼多的社員,沒有派活呢,怎麼可能輪到他。
姚過生把老油頭叫到身邊,然後,又對站在那裡的大夥說道:「大家都坐下吧,還得和大夥說一大會兒呢」。
等大家坐好,姚過生看著老油頭說道:「老油頭,想和你說個事」
。老油頭微笑著,看著隊長姚過生問道:「隊長能和我說什麼事」?
姚過生低頭想了一下,對老油頭說道:「本來,昨天晚上,我就想和你商量商量,開會晚了沒有去。是這樣,隊裡想開個磚窯,你下放前,是燒窯大把式,想請你決定一下能行嗎」。
<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章>
老油頭眼睛一亮,一拍大腿說道:「、成呀,我在隊裡幹活,到了那塊地里,習慣了抓把土看看。咱們南溝東沿的土最好,最適合做磚瓦。那麼好的土,做出來的磚瓦,質量肯定好。那南溝東面的崖土,還是立土,非常適合開窯」。
姚過生對老油頭說道:「去年,我就有這個心思。只怕公社批判不務正業,所以沒敢幹。前幾天,我們幾個隊幹部開了個會,決定干,能不能掙錢,心裡沒底,你是行家,這不,先問問你」。
說到老本行,老油頭來了精神,他站起來,說道:「怎麼不掙錢?你到全縣,那幾個國營磚廠問問,那一個不掙錢」。
他看見隊長姚過生在認真的聽,又接著說道:「現在,每一千塊磚的賣價,是二十八元」。他算了算說:「每塊磚是二分八厘,成本是一成,也就是二厘八,你說掙錢不?再說,隊裡缺錢,不缺土。咱們把崖頭的土賣完了,下面整巴整巴還能種地。成本和利潤的比例,就是賣一塊錢,成本只有一毛錢。這成本就是燒煤和工人的工錢。萬一燒壞了,燒成了紅磚,還能賣錢,只是每一千塊磚少賣幾塊錢。賠錢,這事在磚瓦行業沒有聽說過。誰見過賣土賠錢的」?
姚過生聽老油頭講到這裡,認真的問道:「投資能得多少錢」?
老油頭聽見姚過生問起投資,他想了想說:「有個千十元就夠了。只買一些工具,工具也用不了幾個錢,有個一百元,買瓦布、瓦罐、磚斗、瓦閘、竹條什麼都有了。對了,還得用電,得買一台二寸水泵。剩下就是買煤得幾百塊錢」。
姚過生不解地望著老油頭,說:「用水泵幹什麼」?
老油頭答道:「燒好的窯,得上水浸窯呀」。
姚過生聽罷點點頭,想了想,問老油頭道:「建窯還請把式嗎?」老油頭說道:「不用。我指揮著,窯坑咱們社員自己挖,蓋窯頂,讓瓦工老康頭蓋土坯就行了,瓦工眼光都是過硬的」。
姚過生放下心來,那天晚上,他和幾個隊幹部,在這件事情上,看來是決定對了,對第二步的打深井,有了資金的保證。只是前幾天決定的事情,還沒來的及和老油頭商量,還怕老油頭支吾不干,今天,試著提了一下,不想老油頭滿口答應,他心裡非常的高興。姚過生看見老油頭的興致很高,用商量的口氣問道:「隊裡想把窯上的事交給你來做,你看怎麼樣」?
老油頭用手拍了拍胸脯說:「沒有問題,隊長你放心,我一定把窯上的事情辦好。我來咱們村幾年了,還沒有為隊裡出過力。今天能用上我,讓我盡這一份力好了」。
姚過生看見老油頭答應了下來,便吩咐說道:「有你這大把式答應下來,這事就成了。人員你隨便定,怎麼幹,你吩咐就行。怎麼給你記工,社員以後在窯上怎麼幹活,怎麼算工,我們開會研究一下」。
老油頭笑了,說:「一切聽你的」。
在決定干窯的第三天,老油頭聽幹活的社員說,大隊不讓干窯了,他有些擔心。第二天早上,姚過生就告訴他,讓他放心,大隊的問題解決了,讓他放心干窯就是。
今天傍晚下工的時候,老油頭看著在窯上幹活的社員走完,便把姚君虎攔住,他問姚君虎道:「隊裡有現金嗎」?姚君虎不明白老油頭的意思,問道:「有一些,咱們走著說,要買東西嗎」?
「不是」。倆個人沿南溝的路,往村里走著,老油頭對姚君虎說道:「這過完年都多日了,外省來咱們這邊窯上幹活的人,大概都準備出發。咱們是第一年開窯,得趕快定人。遲了,怕沒有好人手了。窯上的行規,人來後,就得給人家安家費。這樣,來人才能安心幹活」。
「行,得多少錢」?姚君虎問道。
老油頭想了想說:「三個磚坯工,倆個瓦坯工,最少得五個人。每個人三十元,一共得一百五十元」
。
「這麼多」?姚君虎看了一眼老油頭說:「錢有,我得給隊長說一聲」。老油頭又問道:「大隊電話能打長途嗎」?姚君虎答道:「能打」。
老油頭點點頭,說:「能打我現在就去打長途定人」。
倆人都沒有回家,在大隊部門口分手後,老油頭進大隊部電話室,打長途電話去了。姚君虎轉過大隊倉庫的牆角,進了姚過生的家。姚過生也是剛從地里回來,正在洗臉。他看見姚君虎推著自行車,背著鐵鍬進了門,抬起頭,問道:「你還沒有回到家?」不等姚君虎回答,他己經洗完了臉,說道:「進屋吧,咱們吃著飯說」。
進了屋,姚過生的老伴端上晚飯,是炒波菜、蒸紅薯,還有一個玉米面饃。她看見姚過生和姚君虎進來,忙起身讓坐。姚君虎坐在炕沿上,姚過生看他坐在那裡,便說:「你坐這裡說吧,也吃點」。
姚過生的老伴聽姚過生這麼說,連忙把那個玉米面饃分開一半,送到姚君虎手上,說:「吃塊饃,先壓壓飢」。
姚君虎接過了饃,謝過了大娘,他吃著說道:「窯己經挖了兩米多,只是回來的路上,老油頭讓準備一百五十塊錢」。
姚過生吃了一囗紅薯,聽見姚君虎這麼說,他停住了吃飯,抬頭看著姚君虎問道:「他讓準備一百五十塊錢幹什麼」?
姚君虎看著他說道:「老油頭說是,得到外省得叫五個工人,人來後,每人得給三十塊錢的安家費,老油頭說這是行規」。
姚過生沒有說話,他慢慢吃著飯,思考了一會兒,吩咐姚君虎說道:「給吧,咱們是外行。按老油頭說的辦,你讓老油頭打個借條,讓他給來人發錢就行了。現金有那麼多嗎」?
<第二十四章>
「沒有,我一會兒把信用社的存單,送到老外交家裡,讓他明天到信用社取一下」。姚君虎答道。
某省,某地。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三天了,今天又變成了雨加雪。隔著窗戶,小四望著院子裡,淅淅瀝瀝的小雨中,那點點的雪花,心中無限的愁悵。他尋思著,這都三月了,還下雪。
小四是年前臘月二十幾了,才從外省悄悄回到了他的老家。當天傍晚,是他的另一個侄兒小三,從城裡的長途汽車站接的他,又幫他在家裡,生著了火爐子才離去。
現在,小四一連幾天都沒有出門,獨自在家裡,看著雨水,和他的倆個侄兒,小二和小三,喝了幾天的酒了。
小四是六年前去的外省,在那裡,他一呆就是六年。年前的臘月二十八,他才和他的侄子小二,回到了老家。大年初一天未明,他早早的起來,大巷裡還沒有行人行走的時候,他便去他的父母的墳前,燒了紙錢。這紙錢是回老家前,在外省一個老頭子的家裡,悄悄買的。
給父母上過墳後,現在,無所事事,只和小二、小三還有兒時的幾個好友,喝喝酒,等外省叫幹活的長途電話。現在,公社還不知道他們回家,他和小二也不願意出門,只在家裡待著等活。
這過了年快一個月了,按說就到了窯上開活的時間,外省那邊,還沒有人打長途電話找他倆幹活,小四心裡覺得有些發愁。
今天有些冷,火爐子也滅了。小四便在床上找了一件單衣加在身上。床上只有一床薄薄的被子,是他另一個侄子,小三從他家拿來的。房間內,幾年沒有人住,牆上掛滿了蜘蛛網,他也沒有打掃,覺得只住幾天,沒必要打掃。
他繼續喝著酒,沒有菜,他把小二昨天給他的咸蘿蔔,切成片,每次拿起一片,就著鹹菜喝著酒。小二說好的,今天陪他喝酒,眼看都到傍晚了,還沒有看見他過來。
小四看上去有二十五六歲的年齡,在他十五歲的時侯,父親母親在半年內,相繼去世。埋了父母后,他的本家哥哥董紅亮,看他一個人在生產隊裡,幹活可憐,便把十五歲的他,帶去外省,在磚場學著倒磚坯幹活。
在本家哥哥董紅亮的幫助下,幾年的時間,小四不但學會了做磚坯掙錢,還在外省外地一帶,認識了不少的人,積累了不少的人脈。
這幾年,本家哥哥董紅亮年紀大了,不在出去干話,小四便把本家哥哥董紅亮的大兒子,董小二帶去外省。
小四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省某地一帶的窯場幹活。冬天的時候,磚場沒有活了,他便和小二去硝池那邊拉硝。一個冬天,也能掙個兩三百元。那個硝池很大,東西有幾十里長。一個冬天,最少有上萬人的臨時工在那裡拉硝。
有時侯,小四他們一個冬天只干日工,只在湖裡放放水,修修池子。人很多,有工段的工長領著他們幹活。每天能掙一塊多錢的高工資。
當小四一個人喝得迷迷糊糊的時侯,小二迎著雨雪,喘著氣跑了過來,剛進門,便連聲喊道:「小四叔,小四叔,大隊有你的長途電話,外省打來的」。沒有等到小四下床,小二己經來到房間,他收起雨傘,急急忙忙地、高興地對小四說:「外省來的長途電話,看電話的謝寬二哥說是,外省鳳城一個姓油的打來的」。
小四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酒精的作用,使他的頭腦里,這會兒一片空白,他使勁想了想,想起來了,他便對小兒說道:「老油頭,應該是他。他下放幾年了,沒有聽說過他再燒窯。這人不錯,在鳳城那一帶,他的徒弟不少。怕是給他那個徒弟介紹咱們,走,接電話去」。
大隊部電話室,電話員謝寬,他己經接了幾次的長途電話了。打長途電話的對方,說他姓油,找董小四,問還在不在村里,他回答了姓油的電話後,讓對方半小時後,再來電話。他放下電話,連忙找離大隊部近的小二,讓他告訴小四,趕快到大隊部接長途電話。
小二去找小四了,到現在還不見人來。他有些著急。
謝寬是一個五十開外年紀、熱心腸的人。年青時,也在外省闖蕩多年。現在老了,不出去了。他沒有結過婚,光棍一人,村里大隊幹部,看見他獨身一人,便讓他在大隊部接電話,掙個固定工分。
在細微的沙沙沙的雨雪聲中,董小四和董小二出現在電話室門口,謝寬剛站起來,仨個人還沒有打招呼,電話又響了,謝寬連忙拿起了電話,電話里,那邊還是找小四的,他連忙把電話給了小四。
電話卻實是老油頭打過來的。電話里,老油頭告訴小四,他所在的北嶺村,新開了一個窯,想讓小四帶五個人過去。仨個人做磚坯,倆個人做瓦坯,董小四一口答應了下來。
接完電話,董小四和董小二非常的高興,今年又有了活了。謝寬也高興地說道:「俺在旁邊也聽到了,要五個人,不錯,不錯。這老油頭,俺年青時,在那邊也聽過,沒有見過他本人。這下好了,又能出去五個人。咱們這裡人多地少,每人平均只有半畝地,只要能出去有活干,大隊巴不得都出去」。
董小四站在那裡,想了想說:「公社可不行,不讓出去」。謝寬搖了搖頭,說:「那是個形式,隊裡又沒有活干,是個人總要吃飯,總要生活,公社幹部心裡也是清楚的」。
謝寬說的這些,董小四心裡也清楚。臨了,謝寬看著董小四和董小二問道:「你倆在外省也有些年了,沒有找個家」?
董小二比董小四小七歲,不等董小四回答,董小二搶著說:「去年就有一個給小四叔提親的,只是小四叔,覺得那姑娘家裡的人,傲氣太大,看不起咱們,小四叔不願意」。
<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章>
謝寬看著董小四,董小四點點頭,謝寬覺得很可惜。他語重心長地對小四說道:「咱們在外地成個家不容易,要低頭,要受得了氣才行。咱們這裡姑娘少,找媳婦兒可難了。只有那些條件好的家,才能娶到媳婦。想招親,咱們這裡不興這個。只有鳳城那裡興招親,下次有機會了,再不敢錯過了啊」。
他看董小四站在那裡低頭不語,又提醒道:「你知道,咱們這裡有多少光棍?你倆也上二十多歲了,超過三十歲,機會就不多了」。
董小四沒有說話,他只是點點頭。謝寬也心疼這個沒有爹媽長大的孩子,他看著董小四說道:「你家的條件你是知道的,早下決心招親就是了,只有這一條出路」。
董小四不無動情地說:「謝謝二哥的提醒,俺記下了」。
謝寬又提醒董小四說:「到時候了,也給小二找個家,你倆個人在那裡也有個伴,有事了還能互相照應一下」。
電話室外,雪停了,倆人出了電話室,告別了謝寬,準備回家。大巷裡一片漆黑,看不出那是水窪,那裡是泥濘。在一個小巷口,董小二告別了他小四叔,他的家就在這個小巷內。
和董小二分手後,董小四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著,心裡想著剛才謝寬說的話;丶是呀,自己二十多歲了,多會才能成個家。鳳城那裡,招親的並不多,得碰運氣。這次去了鳳城,但願老天開眼,給他一個機會,讓他這一生有個落腳的地方,有個家」。
現在,他走到了自己的巷口,天很黑,看不清路面,有幾次都差點滑倒。他小心地慢慢走著,想著心裡的事;「要是這次去了沒有機會,要是……怕是要……」。他不敢再往下想。
摸著黑,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終於摸到了自己的家門口,打開了門,他沒有開燈,摸黑和衣倒在床上,順便拉過被子,蓋在身上。他躺在那裡,不再想結婚的事,他計算了一下時間,現在去鳳城那裡有些早,天氣還冷,去了也幹不成活,得在那裡白吃幾天飯,遲幾天去也行。轉眼他又一想;「反正在家裡沒事,還是早走吧,省得別人知道了,搶走了活」。
這一夜,他沒有喝酒,睡的很踏實。
太陽快下山的時侯,長途公共汽車終於進了鳳城汽車站,董小四昏頭昏腦地下了汽車,董小二和另外仨個同伴也依次下了車。在汽車旁邊,董小二問道:「小四叔,現在是住旅社還是去窯上」?
董小四看了看天,說:「天快黑了,住店吧。咱們也不知道北嶺村在那裡,到了旅店裡,用店裡的電話和油二哥聯糸一下」。
出了汽車站的出站口,在汽車站的廣場上,有一輛馬車停在那裡,一位老者站在旁邊,好像焦急地在等人,他來來回回地走動著,還??????時的朝汽車站的出站口看。董小四一眼便認出了是老油頭,他興奮地給董小二幾個人說:「快看,那就是接咱們的油二哥」。說著,他便高興的迎了過去。遠遠地,他便和那位老者打招呼道:「油二哥,你好」。
老油頭是昨天下午接的長途電話,電話里,董小四告知了他,說他們今天要來,並告知了行程的到站大概時間。他便立刻告知了隊長姚過生。隊長姚過生也算了算時間,應該是今天下午到。今天中午,他便派老油頭和大車把式姚福,趕著馬車,到城裡汽車站接人。
老油頭和姚福趕著馬車到了汽車站前廣場。開始,老油頭還不急,到後來,看看天就要黑了下來,還看不見小四他們坐的長途汽車來到,老油頭有些心急起來。他怕他們來不了,一遍又一遍地去汽車站內,賣票的窗囗那裡,問汽車的行程。那個女賣票員看見他心急,給他寬心說,還有一輛從外省發來的汽車沒有到,讓他耐心等一會兒。
太陽都落山了,天色開始暗了下來。老油頭更是心急如火,他又跑到汽車站內,到賣票窗囗那裡,問那個女賣票員,那姑娘看著窗口外的他,微笑著給他說:「大爺,你別急。長途汽車不是火車,誤點是常有的事。調度早問過了,班車早上就發了過來,走了一天了,應該也快到了」。
老油頭聽罷,只好又退了出來。出了候車室的大門,老油頭心裡想;丶這姑娘說的好,不用著急,我那能不著急呀。隊裡幾十號人幹了幾十天,建了新窯,又開始平場地。隊裡出錢,又讓他買了新水泵、磚斗、爐條、上煤的平車什麼的,花了一大筆錢,自己要是帶不來人,這可如何是好?要是小四他們來不了,自己還得另打長途電話,再找人。這一來二去的,麥收前,想干三窯磚的活,怕是完不成了」。
他想的心急,不由的在馬車那裡轉來轉去。趕大車的姚福看見老油頭著急的樣子,便安慰他說道:「賣票員己經說了,誤點是長有的事嗎,你別著急,再等等。你看那邊,也有那麼多的人在等著接人嗎。再說,你昨天才給他們通了電話,他們肯定來,你別急,坐車上休息一會兒」。
老油頭聽姚福的話,便坐到了車上想休息一下,不過,他坐了沒有五分鐘,他又下了車,站在那裡不停的往出站口那裡看。姚福看他著急的樣子,笑了,說:「老油哥,你別急,著急也沒有用」。
老油頭搖搖頭說:「我能不急嗎,隊長把開窯的事交給我,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動靜乾的這麼大。到頭來,我帶不來人,這算怎麼回事?你說,我還能在隊裡呆下去嗎?再說,人老了,心小了。自己也說不急,可是,由不了自己」。
姚福寬心道:「你太認真了,你幹這一行,這麼多年,認識的人不少,肯定能帶人來」。老油頭說著話,不時的往北大街那裡,汽車來的方向看。
<第二十六章>
當董小四高聲叫他油二哥的時侯,老油頭有些激動,他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連忙迎了過去,拉著董小四的手說:「好,好,好。總算把你們等來了」。說完,他和來人都拉了拉手。然後熱情地說:「都上車吧,上車吧」。
北嶺村離城不遠,二十里路。由於天黑了,公路上也沒有什麼車,姚福便把馬車趕的飛塊,大約有一個小時,馬車就到了村口。
馬車到村口那棵大槐樹下的時侯,大巷的路燈已經亮了起來。馬車拐進大巷,姚福讓馬車慢了下來,。在路上的時候,老油頭就告訴姚福,到村後,先把人送到他家。
老油頭的家,在大東巷,差不多巷底那兒,當姚福把馬車趕到老油頭家門口的時候,隊長姚過生、付隊長馬有才,還有姚君虎和老油頭的老伴,都在門口等著。等馬車一停,隊長姚過生便大聲招呼車上的人,歡迎道:「來啦,屋裡坐,屋裡坐」。
董小四他們一邊答應著,一邊紛紛跳下馬車。老油頭下了車,看見三個隊幹部都在他家等著,非常的高興。他連忙給董小四他們介紹了隊長姚過生、付隊長馬有才和姚君虎的職務。董小四有些不安,他是第一次看見村裡的幹部,親自迎接他們,他們很激動。
老油頭高興地對姚過生說道:「人帶來了,一等一的好手,他們幹這活都是五六年的行家」。
姚過生望著這幾個人,看著很壯實,他笑著說:「快讓人家進屋,坐了一天的車,夠累的」。
屋內,一張大桌子上,擺著八樣菜,還有五並高梁白酒。老油頭的老伴,高興地對老油頭和董小四他們說:「你下午剛走,隊長就派了有才和君虎過來,帶了肉和菜還有酒,還幫著借了桌子,幫著做飯,就等著你們來」。
桌子上,一碗紅燒肉,一碗虎皮豆腐、一碗豆芽炒肉絲、一碗韭菜炒粉條、方塊豬肉一碗、涼伴三絲一碗、一碗涼伴波菜粉條、一碗大火炒豆芽。姚君虎把蓋著的碗拿開,那熱菜的肉香味,馬上迷漫全屋。
幾個人落了坐,姚君虎給各位倒滿了酒,隊長姚過生站起來,端著酒說:「各位一路辛苦,這第一杯酒,我代表我們隊幹部給各位洗塵」
。他說罷,看大家把酒喝了下去。他又示意姚君虎給董小四他們倒滿了酒。
姚過生不喝酒,他看著董小四他們吃了幾口菜,他又站了起來,端起酒杯說:「我們這裡是剛開的新窯,全靠各位來幫扶,爭取旗開得勝,雙方有利,」。
董小四也端起酒杯,激動的說:「仨位幹部這麼熱情,請放心,俺們和油二哥一定把窯干好,請」。
三杯酒過後,姚過生和馬有才、姚君虎告別出來,臨出門的時侯,姚過生告訴送行的老油頭說:「睡覺的地方我找好了,在大隊部會議室睡幾天,等窯上睡覺的地方弄好了,再搬過去。我還給他們找了一個做飯的人,咱們隊的張玉萍。面和菜都準備好了,明天早上你領工人去窯上吃飯」。
送走姚過生他們,老油頭剛回屋,董小四激動地對他說道:「油二哥,俺在窯上,少說也幹了有五六年了,到了每一個地方,有幾個人能看得起下苦的人」?
老油頭吃下一菜,點點頭,說道:「我在窯上幹了一輩子了,對咱們下苦人好的,有,很少」。
老油頭的老伴在一旁插言道:「這個村子幹部可好呢,社員也好。聽他們的老年人經常說,他們是舜帝的後代,待人可厚道了」。
董小四他們都瞪大了眼睛,董小四問道:「二嫂,這個村子是舜帝的家」?
「不是」。老油頭喝著酒說:「這個村子,除了我們十多戶的外來戶外,全村人都姓姚」。
張玉萍按照隊長姚過生的吩咐,她今天早早的起來,先給倆個孩子做好飯,看孩子吃罷上了學。她才急忙騎上自行車,帶了個筐子,到南溝窯上,去給窯上的工人作飯。
昨天下午,姚君虎買好了灶房的用具,還磨好了面,都送到了窯上。她便生火蒸好了饃饃,把姚君虎送來的波菜也洗好了,只等工人今天來吃飯。
她騎車子到了窯上,只看見老油頭一個人在那裡,張玉萍奇怪地問老油頭道:「人呢?怎麼就你一個人」。老油頭指了指天上,說:「工人是昨天天黑才到的,累了,現在還沒有起來。有五個人,你做吧,做多點,幹活人吃的多,做好了,我去叫他們,他們在大隊會議室睡覺」。
瓦工老康頭做的宣風爐很大,做飯很快,張玉萍手腳麻利的半個小時就做好了飯。她炒著菜,對站在場地那裡的老油頭喊道:「老油哥,飯做好了,你去叫人吧」。
做好了飯,張玉萍不等人來,她便帶上筐子割草去了。她家裡還養了兩隻半大的綿羊,早上走的急,還沒有餵羊呢。她上了崖頭,那邊就是隊裡的菜地,由於菜地常澆水的緣故,菜地邊上的草,長的又大又嫩。只一會兒的功夫,她便割滿了一筐。她提著筐,趕到窯上灶房的時候,那幾個人都吃完了飯,他們幾個人在場子那邊,和老油頭在說話。她看了他們一下,便忙著洗鍋碗。忙完這一切,她又急忙忙地騎上車子,帶上那筐草,飛快地趕回去。
張玉萍的家,就在村子外,東南方向,最邊邊的一家。家的外面,就是隊裡的麥田,在她家的南邊,隔著一條出村的大路,那邊就是隊裡的麥田和打麥場。
張玉萍剛開門,那兩隻羊聽見門響,便叫了起來。她急忙把那筐草提了過去,往食槽里倒了一半,兩隻羊吃開了草,算是不叫了。她這才找了個凳子,坐下來休息。
<未完待續>
<第二十七章>
她看著羊在那裡吃草。只休息了一會兒,她又起來準備做飯,倆個孩子中午還得回家吃飯呢」。
張玉萍家是獨戶,丈夫叫姚塊塊,是個瓦工。三年前,在給隊裡修養牲口的馬房時,從房頂摔了下來,摔成了重傷,在去醫院的路上死了。留下張玉萍一個人帶著倆個孩子生活。本來言語不多的她,自從丈夫去世後,話就更少了。
每天上工,只是默默地低著頭在隊裡幹活。下工回家後,便是給孩子做飯洗衣服。隊裡按照公社的統一規定,補助了張玉萍三千六百五十個工分,二百斤麥子,算是對姚塊塊的意外死亡賠償。
張玉萍算是一個標準的美少婦,高高勻稱的身材,白淨的瓜子臉,明亮的大眼睛,齊耳的短髮。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們家是隊裡的分紅戶,她穿的很時興。
她穿的衣服都是定做的,春天穿的是女兵軍便裝樣式的一身,夏天穿的是,的確良料子做的淺色的短袖,秋冬穿的便是條絨布料做的衣服了,在全隊的少婦中,她是最會打扮、也是一位漂亮的少婦。
自從丈夫去世後,張玉萍看上去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常年的勞動,臉龐也被太陽曬的黝黑了,沒有了光澤。雙手粗糙,人也消瘦了許多。她的穿著也變的簡單樸素,常年總是穿著那幾件舊衣服,不過總是乾淨整潔。
每天,天蒙蒙亮,張玉萍就得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餵羊,叫醒孩子上學。隊裡的鐘聲響了,她還要出工。回來還要做飯,晚上,勞動了一天的她,還要洗衣服,打掃家裡的衛生。
她沒有公公婆婆,剛結婚的第二年,她的婆婆只看了她剛出生的大女兒一眼,便去世了。第二年,公公去世時,她的兒子還沒有出生。
勞動和生活的壓力,使得張玉萍看上去很焦悴,她的娘家父母親心疼她,在丈夫去世的第二年,便勸她找一個男人,但是,被她拒絕了。她告訴父母親,她很愛她的丈去,她要給他守寡三年。
去年,她的老父親過來,把她原來養豬的地方,修改修改,弄成了一個羊圈,又給她買了兩隻小綿羊,讓她下工時,割點草喂喂羊,把羊養大了賣錢,也算家裡的一點額外的收入。
隊長姚過生看見姚塊塊,是在他的任內出的事,總覺得欠張玉萍一點什麼,他看見窯辦了起來,便讓張玉萍去窯上給工人做飯。這個活兒輕快些,也自由,他覺得算是給了張玉萍一點額外的補償。
今天是第一天在窯上做飯,張玉萍沒有在家裡多停留。她給倆個孩子做好了午飯,怕涼了,又把飯蓋在鍋里,這才去窯上給工人做飯。
在窯場那裡,老油頭在看著董小四他們,在認真的用鐵鍬,平磚坯的台子。他看見張玉萍又來做午飯,便笑著說道:「玉萍還早呢,中午是兩點吃飯」。
「中午吃什麼呀」。張玉萍己經把車子騎到磚場那裡,她停下車子問老油頭道。老油頭看著她說:「麵條吧,什麼樣的麵條都行。他們愛吃麵條,你每天中午都做麵條,簡單,吃了還耐飽」。
張玉萍在宣風爐上放好鍋,現在,水還沒有開,她便站在灶房門前,看那仨個小伙子在平磚坯地基。
董小四他們仨個人,在那裡細心的在平磚坯用的地基,這得要平的平平正正才行。天熱的緣故,他便把上身穿的中山服脫掉,只穿了一件單衣在那裡幹活。
張玉萍看見最邊上的一個場地上,一個健壯結實的二十多歲的小伙子,脫去外套,只穿了一件單衣在那裡幹活,他長的身材均稱。張玉萍看著他,心裡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心動的感覺,她覺的自己的臉上有些發熱,她強使自己振定了下來,不敢再看。便轉身回到灶房內,想坐在案板前切菜,卻怎麼也靜不下心來。不由的又出了灶房的門,站在原來的地方,看向那個小伙子,不由的脫囗問站在旁邊的老油頭道:「這個小伙子叫什麼名子,幹活這麼麻利」。
老油頭正在看著董小四在平地基,他對董小四幹過的活,非常的滿意。他聽見張玉萍在問他,回頭對張玉萍說道:「他叫小四,這幾個人中,我認識他最早,幹活可快呢,人還正直熱情」。張玉萍漫不經心地「哦」了一聲,眼睛卻直直地看著董小四,她的心裡,似有一種在那裡見過的感覺。
張玉萍做好了午飯,是油潑麵。那幾個幹活的人還沒有來,她便坐在灶房外的陰涼處休息。
她中午不急著回家,倆個孩子放學回家,吃完飯,會把鍋碗洗乾淨。灶房內有個小鬧鐘,當時針指向兩點的時候,那幾個幹活的工人才過來。其中就有張玉萍剛認識的董小四,另外一老一少倆個人,從灶房東面的一個小房子裡也過來,那個年齡大點的,看上去有四十多歲,小的看上去,有十八九歲的樣子。
他們幾個人過來,看見鍋里的麵條,立刻高興了起來,每個人盛了一大碗。張玉萍看見那個叫小四的小伙子,盛了大半碗的麵條,端過來送給她,說道:「大姐,你也吃一碗」。
張玉萍的臉唰地一下紅了起來,慌忙擺手說道:「你吃吧,你吃吧,我等一會兒」。好在她坐在灶房外的陰涼那裡,那幾個人沒有看見他的臉。
董小四端著碗,看見張玉萍臉上有些發紅,急促不安的樣子,心裡有些好笑;`這個做飯的女人,沒有出過門,見過世面,和生人說句話都臉紅」。當下,他不在說什麼,自己吃了起來。
等董小四他們吃完飯以後,張玉萍回到灶房裡,看見鍋里還有少半碗的面,剛好夠她吃,她便胡亂地把那小半碗麵條吃完。她剛洗完鍋碗,老油頭便過來看她。
<第二十八章>
張玉萍連忙問道:「老油哥,剛才怎麼不見你吃飯」?老油頭站在灶房門口那裡,說:「這裡沒有我的飯,我得回家吃飯。剛才我走的時候,忘了給你說一聲,他們每天的吃飯時間是;早上九點,中午兩點,下午就是天黑。剛才,隊長過生看見我說,沒有面、油、菜了,提前告訴我和君虎都行」。說完,老油頭說要到窯頂上看看,就走了。
張玉萍回頭看了看那個小鬧鐘,現在才三點。她想;丶離天黑還早呢,下午還能割些草'。想到這裡,她便給火爐上蓋了些煤,那煤有煙,黃色的煙嗆得她有些上不來氣。
菜地那裡,有好些女人在種菜,在管種菜的老王頭的指指點點下,在種些什麼。張玉萍離的遠,也聽不清老王頭在講些什麼。她割著草,想起現在,陽曆三月都過了一半了,應該是種瓜點豆的時候了。她想著,得趕快回去,也在自己的大門外那裡,樹行下面種些菜。想到這裡,她看了看手錶,現在剛四點,現在回家就能種上。這塊手錶是丈夫在世的時候,給他買的,這是她的念想。她想著,急忙又割了幾把草,把筐子裝滿。
傍晚,等窯上的工人們吃完了飯,張玉萍洗完鍋碗回家的時候,大巷裡的路燈都亮了起來。她摸黑回到家,倆個孩子大概是困了,早早都睡了覺。她關好大門,在羊圈那裡看了看,倆個孩子已經給羊添了草,現在,兩隻羊吃飽了,站在圈門那裡望著她。
她在廚房裡開了燈,看見鍋洗涮的乾乾淨淨的,剩的飯,用碗蓋在小桌子上。她看著這一切,有些心累,眼淚流了下來;丶孩子這麼懂事,要是丈夫在的話,孩子就不用幹這些了』。
勞累了一天,張玉萍躺在炕上,怎麼也睡不著。她回頭看看微弱的光線下,倆個孩子睡的正香。
黑暗中,她望著頂棚出神。她心裡覺的奇怪,那個叫小四的小伙子的身影,怎麼老在眼前晃動。她橫下心不去想他,可是不行。她翻了個身,望著窗外銀白色的月光,月光下,是那樣的安靜。
現在,她乾脆放下心中那一點點的不安,仔細地想那小伙子的樣子;丶他看上去有個二十五六歲的樣子,面目白淨,看不出是一個常年在太陽下勞動的人他那雙眼睛看上去是多麼的迷人,讓人和他對視一下,就被迷住了。他的身體有多結實。中午,還給她盛飯'。想到這裡,她呯′然心動了;他多會體貼人'。
她躺在那裡,覺得臉上熱辣辣的,她在黑暗中笑了;丶我是不是喜歡上了他'?她望著窗外,又自暗笑道:丶人家才二十多歲,比自己差不多小了七八歲,喜歡也是白喜歡,沒有指望的事′。她嘆了口氣,又翻了個身,臉朝牆躺著,不看那窗外姣潔的月光,她還是睡不著,這一夜,她失眠了。
日子就是這樣,不緊不慢地走過,張玉萍在窯上做飯,也有半個月了。她每天就是從家裡到窯上那裡,做完飯,然後是割點草,回家餵羊,給孩子做飯。
有時侯,她做完了飯,不急著回家,她會呆呆地坐在灶房旁,那個有陰涼的地方,看那仨個年青人在做磚坯。那一老一少做瓦坯的人,在磚坯場的那邊,離灶房遠些,她從來沒有去看過,她的心不在那裡。
董小四的場子在最北邊,距離灶房最近,中間那個做磚坯的小伙子,是個瘦高個子,她現在知道他叫董小二。最南邊那個做磚坯的小伙子,她知道了她叫衛洪亮,有老婆,還有仨個孩子,她還知道了衛洪亮的第三個孩子是個小子。那倆個做瓦坯的人,張玉萍也從他們的口中,知道了是父子倆人,還知道了做瓦坯活輕,掙錢還比做磚坯多。他們還會在吃飯的時候,講些男女之間的那些事。開始的時侯,還會避著她。現在,他們和她熟了,也不在避她了。有時候,他們之間,還會說笑著、做些下流的動作,她裝作沒有看見。
現在,董小四叔侄倆人,還有那個做瓦坯的、叫狗旦的小伙子,見了她,姐長姐短的,叫的好親熱,只有洪亮和那個中年男人,狗旦的父親,不多和她講話。
每天天還未明,還是滿天星星的時侯,董小四他們就都起來開始幹活。清早涼快些,幹活不熱。再說時間也有限,得在十點前幹完做磚坯的活。中午還得靠太陽曬坯,曬個五成乾的時侯、下午就能收磚坯。早上乾的遲了,中午曬不好,下午就收的遲,晚上就要加班收了。
太陽剛露頭的時候,董小四停了手中的活,他看了看那堆泥,已經挖了快一半了。他停下喝了些水,想休息一下,現在,全身上下都是汗水,衣服都濕透了。他看看四周沒有人,便把濕衣服都脫了下來,只穿了一件褲頭。這才覺得涼快些。
他回頭看了看,腳下的那堆做磚坯用的泥,心中盤算了一下,九點吃飯以前,差不多就能幹完,能多休息一個小時。他點著了一支煙,抽著煙,他看了看煙合上的字,那上面是一群綿羊在草原上吃草,只有兩個字:羊群。這種煙,是他昨晚,在村裡的分銷店裡買的,九分錢一合,他覺的不貴,就是沒有勁。他吸著煙,心裡想著,沒有老家的煙好,槓,有勁。村裡的代銷店裡,還有黃金葉煙和金鐘煙多樣,只是每合得兩毛六分錢,他捨不得抽,太貴。
他又開始幹起來,熟練地彎下腰,兩手從泥堆邊,從上往下挖起一塊泥,使勁「啪」的一聲,把泥拍進磚斗里,然後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地重複前次的動作,拍完泥,然後用竹子做的掛泥板,雙手握著,在那磚斗上使勁一拉,便把多餘的泥拉了下來,再把多餘的泥扔回泥堆上。
<末完待續
>
第二十九章
雙手端起磚斗,小跑到場子那裡,挨著剛才倒的泥磚,算好距離,猛地一扣,五個泥磚,便從那磚斗里拍出來。他又小跑回去,把磚斗放在專用的架子上,又開始重複幹起來。
董小二和衛洪亮使用的是三連斗,只有董小四使用的是五連斗,他力氣大。
張玉萍在家裡看了看手錶,八點了,到了該做飯的時間,她急忙拿了筐子和鐮刀,鎖好了門,騎上車子便向窯上那裡奔去,這輛永久牌自行車是她結婚時候買的,騎了這麼多年,只是舊了些,還很好騎,質量很不錯的。
磚場那裡,董小四隻穿了一件褲頭,滿頭大汗地在那裡幹活,張玉萍剛進窯場就看見了,一下子,她的臉就紅了,她連忙看向另一邊,心中如有一隻小兔子似的,在亂跳。她不敢再看董小四第二眼,急忙把自行車騎到了灶房那裡,便動手做起飯來。
窯上的灶房,都是臨時性的,低矮還小,裡面只放了一個案板,就占了大半間的地方。蓋房的時候,又在外面搭建了一個棚子,在下面砌了一個宣風爐。
今天天氣熱,張玉萍來的時候,只穿了一件的確良布做的單衣,仍然熱的滿臉是汗。她把尺八鍋放在火爐上,又加了些水,然後把饃饃也放好,蓋好鍋蓋。這才回到灶房裡,在案板上切起菜來。
在案板前面的牆上,有一個四個磚砌成的方方的小窗,透過小窗,張玉萍一邊切著菜,一邊就能看見董小四在幹活。她一邊不停地在切菜,一邊不時的抬頭看一眼外面的董小四,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對異性的渴望。
她切著菜,心裡想,丈夫去世三年了,她從來沒有想過男女之間的事,也沒有想過別的男人。自從在窯上做飯以來,這半個月,一閒下來,就想男女之間那些事兒。昨天晚上,又是一整夜沒有睡好覺。她想著,心裡暗道:丶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感覺,由不得自己吧'。
張玉萍做好了飯,沒有等到九點,她就拿上筐子走了,她不敢再看見董小四光著膀子在幹活的身影,便從另一邊走了。
董小四終於挖完了最後的一塊泥,他隔著自己架好的磚坯,沖那邊的董小二喊道:「二牙子,完了嗎」?那一邊,董小二一邊幹著手中的活,一邊沖磚坯架這邊喊道:「快了,只剩五六鬥了」。
董小四做的磚坯,己經架起了很高,董小二根本看不見董小四。他只聽見董小四又問他道:「洪亮呢?」
董小二隔著另一邊,他做的磚坯也架的很高的磚坯,看了一眼,大聲地對董小四說道:「看不見,大概也快完了吧」。董小四聽小二這麼一說,便大聲道:「俺先洗去了」。說完,他拿上磚斗,到那邊水坑那裡去。
在瓦坯房的旁邊,專門挖了一個大水坑,就是供他們幹完話,洗澡和洗磚斗和瓦布用的。當下,董小四把磚斗扔進了水裡,然後他也下了水,水有些涼,他先洗了澡,然後又用毛刷洗乾淨了磚斗,放在太陽下晾曬著,這才洗了腳上來。
等董小二和衛洪亮洗完,來到灶房的時候,董小四己經吃完了飯,躺在他們睡覺的房子那裡,正躺在哪裡抽菸休息。低矮的房子裡,沒有床,只用干磚坯磊了個炕,上面有隊裡新買的蘆席,他們就睡在上面。
董小二和衛洪亮也吃完了飯,仨個人躺在那個磚坯做的炕上,董小四給他倆人每人扔了一支煙,問道:「今天能做多少」?衛洪亮一邊吸著煙,回答董小四說道:「不多,和昨天一樣」。他說著話,顯得很累。他到底比董小四和董小二大幾歲,沒有倆人的精力。他今年才剛過三十歲,仨個人再沒有說話,睡了起來。
中午,張玉萍做好了飯,她站在灶房的棚子那裡,望了望磚場那邊,一個人也沒有,只有滿滿的三場地黑色的磚坯。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冒著熱氣。她今天穿了一件粉紅色的的確良布做的單衣,又用香皂洗了手臉,身上留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她的頭髮上,夾著一個飄亮的發夾。這是她三年前就買的,非常的好看。丈夫去世後,她把它放在衣櫃裡,三年了,從來沒有拿出來戴過。她還從家裡帶來一面小小的圓鏡子,就放在案板前面,那個小方窗戶那裡,切菜的時候,會在鏡子裡時不時的看看自己,有時候,她還會對鏡子裡的自己笑笑,真美。
現在,是他們午睡的時間,兩點鐘吃完飯,下午他們的活還多呢,張玉萍想著這些。她又回到灶房裡,坐在案板旁的那個高凳子上,望著小方窗那裡,那面小鏡子裡的少婦出神。鏡子裡,那個美麗的自己,又恢復了往日美麗的臉龐,不見了往日的愁容。胸前,那兩個地方,高高的隆起,使人有一種渴望的非分之想。她笑了,心裡想道:丶臭美′。
正想著,灶房外面響起自行車的聲音。張玉萍出來一看,是姚君虎送韭菜過來,還帶來了一大塊豬肉,看上去有五六斤重。張玉萍迎了過去,姚君虎看著張玉萍笑著說:「大嫂今天好美」。張玉萍高興的眼睛都在笑,說:「是嗎?你嘴真甜,我胡亂收拾一下罷了」。
在灶房裡,姚君虎看著張玉萍放下菜和肉,又讓她寫了條子,這才騎上自行車走了。送走姚君虎,張玉萍把肉放在盆里,倒上水,把肉泡著,然後,便坐在案板那裡整理韭菜,想著剛才姚君虎說的話,心裡非常的高興,她覺得自己年青了幾歲。
小四睡了一覺醒來,到灶房那裡看了看鬧鐘,一點多了,他喊醒了董小二和衛洪亮,還有做瓦坯的父子倆,也過來吃飯。董小二眼睛好使,進了灶房,便看到了案板下面,盆子裡的肉,高興的大聲嚷道:「有肉啦,今天晚上咱們喝酒」。幾個人朝案板下面看了看,衛洪亮也高興地說:「今晚喝酒」。
第三十章
兩點多太陽,是一天中最熱的。董小四彎著腰,在大太陽下,開始拾場子裡的磚坯,他試著拾了幾個磚坯,覺的軟硬剛好。他便快速的拾起來。只幹了一會兒,那汗水便順著腿,流到腳上,那沒穿鞋的光腳,在身後地上,留下了兩行濕濕的腳印。
董小四每天能做五千的磚坯,差不多得一個小時才能拾起來。然後還得橫立著,放成整齊的一行一行的。
現在,他己經拾完了磚坯,開始彎著腰,在使勁用磚斗拍打那一行行的磚坯。他不時地站直了腰,長出幾口氣,然後又繼續拍打。
當拍打完立面後,董小四休息了一下,他喝了些水,用放在旁邊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和身上的汗水。這才開始拾起旁邊放著的竹板,開始拍打磚坯的兩頭,這活兒,輕鬆多了,不用彎腰,他只斜著身子,快速地拍打著磚坯的兩頭。只聽得場子裡,傳來了啪啪啪的打擊的聲音。
當他打完最後一塊磚坯的時候,那一行行的磚坯,變成了整整齊齊的長方體。當他站直腰的時侯,他覺的腰有些疼。他渾身上下的汗水,濕的就像剛從水坑裡出來一樣,全是汗水。連那件小小的大褲頭,也被汗水濕的像剛從水裡洗出來一樣。
董小四從灶房的水桶里,舀了一小盆涼水,一口氣全喝了下去,這才覺的舒服多了。他看了一眼放在案板上的鬧鐘,時針指向三點。他想著,今天乾的快些,能多休息一會兒。
他返回磚場那裡,在一塊磚坯那裡,找著煙和火柴,他從煙合里摸出一支煙,點著了煙,聽見董小二和衛洪亮,還在那裡拍打磚坯。做瓦坯那裡,傳來了父子倆人在那裡,克瓦坯的聲音,聲音非常的脆。
董小四的場子的另一頭那裡,有個不大的構樹,構樹下,是一片不大的陰涼。他便坐在那裡抽菸休息,等著董小二和衛洪亮拍打完磚坯,然後,仨個人再去崖頭上面,合作放土,準備明天的泥土。
傍晚,大巷路燈亮起來的時候,董小四還沒有把磚坯上架完。董小二從村子裡的代銷店,買了五瓶高梁白酒回來,衛洪亮幫著董小四,才把磚坯上完架。倆個人在水坑那裡洗完全身的時候,董小二和做瓦坯的狗旦父子倆人,早坐在灶房門前的桌子那裡,等著他倆。
這會兒,一大盆熱氣騰騰的豬肉,就放在桌子中間,五個人吃飯的碗筷也擺放整齊。
那個桌子,就是用建窯剩下的磚,方方正正地擺放了五層,算是一個吃飯的桌子,這個桌子,也只有在吃晚飯的時候能用用。
酒是美好的東西,五個人喝著酒,講些男女之間的那些事和笑話,然後大口的吃著肉。
窯上只有一根照明的電桿,在那昏黃的電燈的照明下,幾個人坐在那裡,差不多一個多小吋後,每人面前放著的一瓶白酒,都喝光了。肉也吃光,連盆里最後的幾口肉湯,董小二也喝了下去,這才有些微醉地站起來,準備去睡覺。
董小四站了起來,他摸了摸汗濕的褲頭,覺得有些難受。他看見他們進了睡覺的地方,便獨自走向水坑那裡,四下里看了看沒有人,他便把褲頭也脫了下來,赤條條的在水坑邊,把褲頭洗了洗,就晾在水坑旁邊的晾衣繩上,明天早上幹活還得穿呢。
董小四躺在被子上,這會兒,剛才下肚的一斤高梁酒,現在,發揮了作用。他閉著眼睛,睡不著覺,耳也老是嗚嗚響著,似那火車的奔鳴的聲音,又似那飛機的轟轟的聲音,頭覺得又疼又愁悵。
他還有些清醒,翻了一個身,臉朝房門外,看著寧靜的窯場和崖頭上的天空。這會兒,月亮才初升起來,蒙朦朧朧的,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酒精的作用,使他消除了一天的勞累,卻使他半睡半醒的更難受:「這是那裡呢」?
他想了好大一會兒,才想起來;丶唔,這不是老家,是在北嶺村的窯上,是在這裡幹活,這是住在窯上低矮的房子裡′。
他閉著眼睛,想好好的睡覺,明天還要幹活呢。可是,卻不行,亂七八糟的念頭,在頭腦里翻騰著。漸漸的,謝寬二哥的話,使他清楚地又想起來;丶一個男人,最大的事,是得有個家。家就是有女人,有孩子才叫家。有了家,生活才有希望,幹事才有奔頭′。
黑暗的房子內,董小四苦笑了一下,他覺得自己的臉上,笑的有些生硬。他用手摸了一下,熱的有些發燒的臉,想道:丶家、女人、那裡去找呢?謝寬二哥,你也在鳳城混了幾十年,不也是沒有找著家,找著女人嗎′?他冷笑了一下,剛想翻身。那邊,董小二在那裡說起胡話來,他只好躺在那裡靜靜的不動,繼續想著心裡的事;丶別要求過高,是個女人就行′。他怎麼也想不起這是誰說的話。
後半夜了,仨個人睡的低矮的房子裡,才傳出了均勻的呼吸聲。
中午,張玉萍在窯上早早做好了午飯,她給董小四交待了一聲,說是下午想去娘家一躺,讓他把吃剩下的飯菜蓋好。董小四答應了一聲,目送著張玉萍走了很遠,才低著頭,繼續幹活。
張玉萍騎上自行車出了門,剛想走,站在那裡想想,還是給父母親買點什麼吧。所以,她又返回村子裡,在村子中央的代銷店那裡,下了自行車,急忙忙地買了一合點心就走,這是她老媽最愛吃的。
她的娘家就在東嶺村,很近,往東只有二里路。她買了點心沒有回家,出了北門,直接往東去。路上沒有行人,她騎的飛快,下午,她還得趕在學生放學前回家,還得給孩子
未完待續
<第二十一章>
他抽著煙,大手在空中一揮,說道:「俺大大小小的戰鬥參加了上百次,過生他參加過幾次戰鬥?就參加了一次,還被日本人嚇的跑了,到外地給地主家干長工去了,他那有資格干隊長」。
姚武征又遞給老李頭一支煙,老李頭把它夾在耳朵後面,姚武征接著問道:「聽說大隊長腿上有槍傷,你身上有嗎」?
這一問,把老李頭問住了。姚武徵用嘲笑的口氣說:「你每天都在吹你參加了多少場戰鬥,身上連個傷都沒有,你吹的是假的吧」。
老李頭急了,他看了幾個人一眼,語氣堅定地說:「你們懂什麼,這是,這叫……」。姚海龍覺得今天幹活特別高興,他看著姚武征在逗著老李頭在玩,他也很興奮,連忙接過老李頭的話,說:「李叔當兵十幾年,參加過上百場的大戰,身上沒有槍傷,這才是高手,不是說嗎,新兵上戰場不會打仗,傷亡的多,老兵就沒有事,老兵會聽槍聲」。
姚海龍這幾句話,說到老李頭的心裡,他抽著煙,高傲地說:「對對對,俺們老兵上戰場衝鋒,先看好前面有沒有彈坑,看好後,還得聽槍聲。然後,幾個箭步就衝到前面的坑裡爬下來,然後再看前面,那些新兵不知道這些,端著槍,不看地形,就沖了上去,他不死誰死?」。
老李頭看著這幾個年青人聽的出了神,他越發高興,也不覺的乏,站在那裡有聲有色的講道:「上戰場,還得會聽槍聲,你聽那聲音是高聲尖叫的,說明那子彈飛的很高,那沒有事,你只管衝鋒。你要是聽到「噗、噗、噗的槍聲,你可千萬別動,那子彈就打在你的周圍」
。
幾個年青人圍著老李頭,聽老李頭講打仗的事,各個都瞪大著眼睛,他們很好奇,又聽的津津有味,老李頭講的打仗,比那些個打仗電影刺激多了,比那些電影都有味。
老李頭剛講完,姚武征突然問他道:「你那時候當兵,搶過老百姓的東西嗎?搶過人家姑娘嗎」?
這十多個年青人,聽見姚武征這麼問老李頭,都高興地大笑起來。只看見老李頭站在眾人中間,聽見姚武征這麼問他,他連忙擺擺雙手說:「沒有,沒有,俺從來不干損害老百姓的事。俺有幾個老鄉,搶了老百姓的東西,他們以為別人不知道。你猜猜他們什麼下場」?
老李頭說到這裡,高興地看了幾個年青人一下,看見他們認真地聽他在講,幾個人搖了搖頭,表示猜不到。他興奮地點點頭說:「他們上了戰場,剛一抬頭就被打死了,沒有一個活的。」
、
老李頭掃視了幾個年青人一眼,用過來人的口氣說道:「記著,俺是過來人,你們以後別做壞事啊」。他說著,用手指了指天,說:「老天在上面看著呢」。
老李頭看著這些個年青人,看見姚海龍和姚武征幾個人表示不太相信,他認真的對他們說:「這是真的」。
姚武征和姚海龍他們都知道,早過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提醒老李頭,他們巴不得多休息一會兒。
老李頭看見幾個年青人不相信他的話,他摸了摸頭,說:「你們知道什麼叫急行軍嗎」?
姚武征和幾個年青人高興起來,說:「快講講,快講講」。老李頭又來了勁頭,又帶勁地講起來:「有一次,上峰命令俺們部隊,參加一場大的包圍戰,俺們一夜急行軍,跑了一百八十多里路,到了地方,俺一看」。
姚二拽坐得遠一些,,聽到老李頭跑到了地方,他緊緊地看著老李頭問道:「跑到地方你打仗了嗎」?
老李頭搖了搖頭,嘿嘿笑了幾聲,說:「俺這次聰明多了,剛到地方,俺就跑了」。姚二拽聽的入了迷,急忙問道:「你為什麼跑了呀」?
老李頭覺得他比這些年青人聰明多了,他高興地看著他們說:「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俺就比你們聰明在這裡。俺隨隊伍趕到目的地,俺嚇了一條,媽呀,這是要打大場呀。那條條的路上,沒多沒少的隊伍,都在往那裡趕,俺就知道要打大仗了。三十六計你們知道嗎」?
這十多個年青人故意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老李頭高傲起來,說:「看,俺就知道,你們不知道。你們沒有當過兵,三十六計是軍事計謀,只有像俺這樣的老兵懂得。三十六計第一條,以走為上策。這打大仗了,趕快跑罷,不然就沒命了,趁著夜色,俺就溜了」。
十多個年青人轟然大笑起來,老李頭以為他講的出色,也高興地大笑起來。
太陽已經西下,眼看就要落山了,老李頭看了一下,他們十多個人,一個下午,只平了一小塊地。他有些惱火,終於明白了過來,上了這幾個壞小子的當了,看起來,明天少不了隊長姚過生一頓臭罵。他抬頭看了看西下的夕陽,眼看天色就要黑了,他只好對這幾個臭小子吼道:「上你們的當了,臭小子,回家吧」。
第二天早上,上工的時候,老李頭和這幾個小伙子們,悄悄地站在人們的後面,隊長姚過生沒有臭罵他們,也沒有說他們。只是把其它社員派完活後,連看也不看他們十多個人一眼,經直走了。留下他們十多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辦法,只得背著鐵鍬回家去。
姚海龍剛走了幾步,張虎子從後面追上來問道:「你還去城裡嗎」?姚海龍站在那裡,無可奈何地兩手一攤,說:「隊長不給派活了,不去怎麼辦?你管我飯」?
張虎子上前拉著姚海龍說:「走吧,我管飯,前幾天剛借了麥子,有吃的,到我家吃幾天,隊長要有種,他就老別派咱們幹活」。
姚海龍站在那裡,笑著說:「是咱們太過分了,昨天下午才幹多少活,現在活不忙,隊長巴不得找個藉口,多停些人,隊裡少出些工分」。
<第二十二章>
半夜驚
張虎子和姚海龍站在那裡,望著姚武征回家的背景,平靜地說:「你看武征多高興,他巴不得隊長天天不要他幹活。他不干可以,別害的別人也幹不成活」。
姚海尤也在看著姚武征,深有感嘆地說:「人家老子月月有工資,姚武征和他媽根本不靠工分生活。咱們不行,得靠工分生活」。
張虎子聽罷,無奈地說:「人不能和人比」。
張虎子回到家,他怕他老媽張老太問他,不敢在家睡懶覺,便從大房裡,糧食屯那邊,拿了一個裝糧食的小布口袋,悄悄來到大門後面那裡,背上鐵鍬,輕輕開了門,然後又輕輕帶上門,轉身離去。
他出了村,準備趁今天不幹活,去挖些野菜。他向村東的那條大溝走去,那裡的溝沿上,野菜多。
現在,太陽已經升的老高了,三月明媚的陽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很舒服。在那邊的溝沿上,已經有幾個老年的婦女,也在那裡挖野菜,她們的筐子裡,己經挖了些。在南頭遠遠的溝沿上,張虎子看見姚二拽也在那裡挖野菜,便沿著溝沿向那裡走去。
姚二拽看見張虎子也過來,便打了一聲招呼。張虎子走到姚二拽跟前,看見姚二拽的筐子裡,差不多裝了一大把的灰條葉,他便對姚二拽說道:「灰條葉硝氣大,不能多吃,吃多了會拉肚子」。
姚二拽看了看筐子裡的灰條葉子,說:「做菜吃,沒事。姚二拽人老實,上完學後,也回隊裡勞動,和張虎子一樣,差不多天天出工。昨天的事,是個例外,他也沒往心裡去。他在家裡想著,今天總得有個事干,所以,這才出來挖野菜。
倆個人說著話,沿著大溝,慢慢走著,找著,大溝沿上,那上面的野菜卻實不少。
陽春三月,生產隊的菜地里,只有一些波菜和春蔥。韭菜還沒有長成,還不能分給社員們。人們冬天準備的白菜和蘿蔔,到現在,也吃完了,大多數的人家的家裡,只剩了咸蘿蔔,天天吃那東西,人們早吃夠了。
正好這個季節,是鮮野菜上市的季節。人們趁著下工,或者不幹活的日子,男男女女都會去挖些野菜,麥地里的麵條菜,墳頭旁和大溝沿上的灰條菜、刺蓬草的嫩尖、枸杞葉,都是好吃的野菜。哎,還忘了運氣好的話,還能在麥地的埂上,碰到剛出苗的野蒜,挖些回來,炒炒,非常的好吃。還有野波菜,那是土大黃,看上去比波菜還鮮嫩,只是葉子有毒,少吃點沒事。
還有遍地開著的黃色的小花,那是蒲公英的花。蒲公英是人們最喜歡吃的菜,把蒲公英鮮嫩的葉子弄下來洗洗,生切上一盤,只放點鹽,沖點熱油,把熱饃切開兩片,把蒲公英菜夾進去,再把饃合起來,可好吃了,敗火還軟化血管。星期天的時候,城裡好多休息的人們,也會到城外的麥地里,溝渠邊,來挖蒲公英和野菜。
現在,構樹也發芽了,用那嫩嫩的葉芽伴面,那吃上一碗,都能和吃肉有的一比。
現在,洋槐花和榆樹的榆錢,現在還沒有,還得等些時日。
張虎子和姚二拽又在一個墳頭的旁邊,找到了很多的灰條苗,倆個人小心地把那些個嫩尖摘掉,張虎子看了看布口袋子裡的野菜,對姚二拽說道:「行了,夠吃幾天菜了」。
在回來的路上,張虎子和姚二拽在另一條大溝那裡,看見在溝沿,有一棵高大的野生香椿樹,香椿樹下面的香椿芽,都被人們摘了,只有樹梢上,還有些。倆個人便小心地爬上樹,總算把香椿樹上,僅有的一些香椿芽,也摘了下來。
老油頭怎麼也沒有想到,六十多歲的他,會被隊長姚過生重用。
老油頭並不是北嶺村本村人,他姓油名達,是縣城裡西街人。長的大眼晴、大鼻子、大嘴巴,頭上還有一道刀疤。會一手燒窯的絕活。
他幹了一輩子的燒窯的活,從來沒有幹過農活。自從來到北嶺村後,幾年了,他只學會了鋤地,不會使牲口,不會犁地,不會種地,不會澆地。除了鋤地,他什麼也不會。隊長姚過生見了老油頭,有些發愁,不知道怎麼給他派活。他也愁,萬一那一天,姚過生不給他派活了,他掙不了工分,老倆口的口糧都是個事。
第一天,隊裡剛上工,老油頭和往常一樣,獨自坐在人群的外面,那個大台階那裡。他不急,他知道隊長姚過生派活,他是最後一個。老油頭坐在那裡,正閉著眼睛在迷糊,猛地,聽到隊長姚過生在叫他,他吃了一驚,睜開眼睛站起來,用手指了指自己,問道:「隊長,你叫我」?他有些不大相信。
自從下放到北嶺村後,老油頭總是最後一個被分配活的人。這幾年,他也習慣了。
隊長姚過生每次給他分配活,都非常的發愁,所以,總是把他放在最後。
老油頭站了起來,趕緊走到隊長過生面前,他緊張的有些口吃地問道:「你是,是叫我」?老油頭看見,還有那麼多的社員,沒有派活呢,怎麼可能輪到他。
姚過生把老油頭叫到身邊,然後,又對站在那裡的大夥說道:「大家都坐下吧,還得和大夥說一大會兒呢」。
等大家坐好,姚過生看著老油頭說道:「老油頭,想和你說個事」
。老油頭微笑著,看著隊長姚過生問道:「隊長能和我說什麼事」?
姚過生低頭想了一下,對老油頭說道:「本來,昨天晚上,我就想和你商量商量,開會晚了沒有去。是這樣,隊裡想開個磚窯,你下放前,是燒窯大把式,想請你決定一下能行嗎」。
<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章>
老油頭眼睛一亮,一拍大腿說道:「、成呀,我在隊裡幹活,到了那塊地里,習慣了抓把土看看。咱們南溝東沿的土最好,最適合做磚瓦。那麼好的土,做出來的磚瓦,質量肯定好。那南溝東面的崖土,還是立土,非常適合開窯」。
姚過生對老油頭說道:「去年,我就有這個心思。只怕公社批判不務正業,所以沒敢幹。前幾天,我們幾個隊幹部開了個會,決定干,能不能掙錢,心裡沒底,你是行家,這不,先問問你」。
說到老本行,老油頭來了精神,他站起來,說道:「怎麼不掙錢?你到全縣,那幾個國營磚廠問問,那一個不掙錢」。
他看見隊長姚過生在認真的聽,又接著說道:「現在,每一千塊磚的賣價,是二十八元」。他算了算說:「每塊磚是二分八厘,成本是一成,也就是二厘八,你說掙錢不?再說,隊裡缺錢,不缺土。咱們把崖頭的土賣完了,下面整巴整巴還能種地。成本和利潤的比例,就是賣一塊錢,成本只有一毛錢。這成本就是燒煤和工人的工錢。萬一燒壞了,燒成了紅磚,還能賣錢,只是每一千塊磚少賣幾塊錢。賠錢,這事在磚瓦行業沒有聽說過。誰見過賣土賠錢的」?
姚過生聽老油頭講到這裡,認真的問道:「投資能得多少錢」?
老油頭聽見姚過生問起投資,他想了想說:「有個千十元就夠了。只買一些工具,工具也用不了幾個錢,有個一百元,買瓦布、瓦罐、磚斗、瓦閘、竹條什麼都有了。對了,還得用電,得買一台二寸水泵。剩下就是買煤得幾百塊錢」。
姚過生不解地望著老油頭,說:「用水泵幹什麼」?
老油頭答道:「燒好的窯,得上水浸窯呀」。
姚過生聽罷點點頭,想了想,問老油頭道:「建窯還請把式嗎?」老油頭說道:「不用。我指揮著,窯坑咱們社員自己挖,蓋窯頂,讓瓦工老康頭蓋土坯就行了,瓦工眼光都是過硬的」。
姚過生放下心來,那天晚上,他和幾個隊幹部,在這件事情上,看來是決定對了,對第二步的打深井,有了資金的保證。只是前幾天決定的事情,還沒來的及和老油頭商量,還怕老油頭支吾不干,今天,試著提了一下,不想老油頭滿口答應,他心裡非常的高興。姚過生看見老油頭的興致很高,用商量的口氣問道:「隊裡想把窯上的事交給你來做,你看怎麼樣」?
老油頭用手拍了拍胸脯說:「沒有問題,隊長你放心,我一定把窯上的事情辦好。我來咱們村幾年了,還沒有為隊裡出過力。今天能用上我,讓我盡這一份力好了」。
姚過生看見老油頭答應了下來,便吩咐說道:「有你這大把式答應下來,這事就成了。人員你隨便定,怎麼幹,你吩咐就行。怎麼給你記工,社員以後在窯上怎麼幹活,怎麼算工,我們開會研究一下」。
老油頭笑了,說:「一切聽你的」。
在決定干窯的第三天,老油頭聽幹活的社員說,大隊不讓干窯了,他有些擔心。第二天早上,姚過生就告訴他,讓他放心,大隊的問題解決了,讓他放心干窯就是。
今天傍晚下工的時候,老油頭看著在窯上幹活的社員走完,便把姚君虎攔住,他問姚君虎道:「隊裡有現金嗎」?姚君虎不明白老油頭的意思,問道:「有一些,咱們走著說,要買東西嗎」?
「不是」。倆個人沿南溝的路,往村里走著,老油頭對姚君虎說道:「這過完年都多日了,外省來咱們這邊窯上幹活的人,大概都準備出發。咱們是第一年開窯,得趕快定人。遲了,怕沒有好人手了。窯上的行規,人來後,就得給人家安家費。這樣,來人才能安心幹活」。
「行,得多少錢」?姚君虎問道。
老油頭想了想說:「三個磚坯工,倆個瓦坯工,最少得五個人。每個人三十元,一共得一百五十元」
。
「這麼多」?姚君虎看了一眼老油頭說:「錢有,我得給隊長說一聲」。老油頭又問道:「大隊電話能打長途嗎」?姚君虎答道:「能打」。
老油頭點點頭,說:「能打我現在就去打長途定人」。
倆人都沒有回家,在大隊部門口分手後,老油頭進大隊部電話室,打長途電話去了。姚君虎轉過大隊倉庫的牆角,進了姚過生的家。姚過生也是剛從地里回來,正在洗臉。他看見姚君虎推著自行車,背著鐵鍬進了門,抬起頭,問道:「你還沒有回到家?」不等姚君虎回答,他己經洗完了臉,說道:「進屋吧,咱們吃著飯說」。
進了屋,姚過生的老伴端上晚飯,是炒波菜、蒸紅薯,還有一個玉米面饃。她看見姚過生和姚君虎進來,忙起身讓坐。姚君虎坐在炕沿上,姚過生看他坐在那裡,便說:「你坐這裡說吧,也吃點」。
姚過生的老伴聽姚過生這麼說,連忙把那個玉米面饃分開一半,送到姚君虎手上,說:「吃塊饃,先壓壓飢」。
姚君虎接過了饃,謝過了大娘,他吃著說道:「窯己經挖了兩米多,只是回來的路上,老油頭讓準備一百五十塊錢」。
姚過生吃了一囗紅薯,聽見姚君虎這麼說,他停住了吃飯,抬頭看著姚君虎問道:「他讓準備一百五十塊錢幹什麼」?
姚君虎看著他說道:「老油頭說是,得到外省得叫五個工人,人來後,每人得給三十塊錢的安家費,老油頭說這是行規」。
姚過生沒有說話,他慢慢吃著飯,思考了一會兒,吩咐姚君虎說道:「給吧,咱們是外行。按老油頭說的辦,你讓老油頭打個借條,讓他給來人發錢就行了。現金有那麼多嗎」?
<第二十四章>
「沒有,我一會兒把信用社的存單,送到老外交家裡,讓他明天到信用社取一下」。姚君虎答道。
某省,某地。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三天了,今天又變成了雨加雪。隔著窗戶,小四望著院子裡,淅淅瀝瀝的小雨中,那點點的雪花,心中無限的愁悵。他尋思著,這都三月了,還下雪。
小四是年前臘月二十幾了,才從外省悄悄回到了他的老家。當天傍晚,是他的另一個侄兒小三,從城裡的長途汽車站接的他,又幫他在家裡,生著了火爐子才離去。
現在,小四一連幾天都沒有出門,獨自在家裡,看著雨水,和他的倆個侄兒,小二和小三,喝了幾天的酒了。
小四是六年前去的外省,在那裡,他一呆就是六年。年前的臘月二十八,他才和他的侄子小二,回到了老家。大年初一天未明,他早早的起來,大巷裡還沒有行人行走的時候,他便去他的父母的墳前,燒了紙錢。這紙錢是回老家前,在外省一個老頭子的家裡,悄悄買的。
給父母上過墳後,現在,無所事事,只和小二、小三還有兒時的幾個好友,喝喝酒,等外省叫幹活的長途電話。現在,公社還不知道他們回家,他和小二也不願意出門,只在家裡待著等活。
這過了年快一個月了,按說就到了窯上開活的時間,外省那邊,還沒有人打長途電話找他倆幹活,小四心裡覺得有些發愁。
今天有些冷,火爐子也滅了。小四便在床上找了一件單衣加在身上。床上只有一床薄薄的被子,是他另一個侄子,小三從他家拿來的。房間內,幾年沒有人住,牆上掛滿了蜘蛛網,他也沒有打掃,覺得只住幾天,沒必要打掃。
他繼續喝著酒,沒有菜,他把小二昨天給他的咸蘿蔔,切成片,每次拿起一片,就著鹹菜喝著酒。小二說好的,今天陪他喝酒,眼看都到傍晚了,還沒有看見他過來。
小四看上去有二十五六歲的年齡,在他十五歲的時侯,父親母親在半年內,相繼去世。埋了父母后,他的本家哥哥董紅亮,看他一個人在生產隊裡,幹活可憐,便把十五歲的他,帶去外省,在磚場學著倒磚坯幹活。
在本家哥哥董紅亮的幫助下,幾年的時間,小四不但學會了做磚坯掙錢,還在外省外地一帶,認識了不少的人,積累了不少的人脈。
這幾年,本家哥哥董紅亮年紀大了,不在出去干話,小四便把本家哥哥董紅亮的大兒子,董小二帶去外省。
小四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省某地一帶的窯場幹活。冬天的時候,磚場沒有活了,他便和小二去硝池那邊拉硝。一個冬天,也能掙個兩三百元。那個硝池很大,東西有幾十里長。一個冬天,最少有上萬人的臨時工在那裡拉硝。
有時侯,小四他們一個冬天只干日工,只在湖裡放放水,修修池子。人很多,有工段的工長領著他們幹活。每天能掙一塊多錢的高工資。
當小四一個人喝得迷迷糊糊的時侯,小二迎著雨雪,喘著氣跑了過來,剛進門,便連聲喊道:「小四叔,小四叔,大隊有你的長途電話,外省打來的」。沒有等到小四下床,小二己經來到房間,他收起雨傘,急急忙忙地、高興地對小四說:「外省來的長途電話,看電話的謝寬二哥說是,外省鳳城一個姓油的打來的」。
小四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酒精的作用,使他的頭腦里,這會兒一片空白,他使勁想了想,想起來了,他便對小兒說道:「老油頭,應該是他。他下放幾年了,沒有聽說過他再燒窯。這人不錯,在鳳城那一帶,他的徒弟不少。怕是給他那個徒弟介紹咱們,走,接電話去」。
大隊部電話室,電話員謝寬,他己經接了幾次的長途電話了。打長途電話的對方,說他姓油,找董小四,問還在不在村里,他回答了姓油的電話後,讓對方半小時後,再來電話。他放下電話,連忙找離大隊部近的小二,讓他告訴小四,趕快到大隊部接長途電話。
小二去找小四了,到現在還不見人來。他有些著急。
謝寬是一個五十開外年紀、熱心腸的人。年青時,也在外省闖蕩多年。現在老了,不出去了。他沒有結過婚,光棍一人,村里大隊幹部,看見他獨身一人,便讓他在大隊部接電話,掙個固定工分。
在細微的沙沙沙的雨雪聲中,董小四和董小二出現在電話室門口,謝寬剛站起來,仨個人還沒有打招呼,電話又響了,謝寬連忙拿起了電話,電話里,那邊還是找小四的,他連忙把電話給了小四。
電話卻實是老油頭打過來的。電話里,老油頭告訴小四,他所在的北嶺村,新開了一個窯,想讓小四帶五個人過去。仨個人做磚坯,倆個人做瓦坯,董小四一口答應了下來。
接完電話,董小四和董小二非常的高興,今年又有了活了。謝寬也高興地說道:「俺在旁邊也聽到了,要五個人,不錯,不錯。這老油頭,俺年青時,在那邊也聽過,沒有見過他本人。這下好了,又能出去五個人。咱們這裡人多地少,每人平均只有半畝地,只要能出去有活干,大隊巴不得都出去」。
董小四站在那裡,想了想說:「公社可不行,不讓出去」。謝寬搖了搖頭,說:「那是個形式,隊裡又沒有活干,是個人總要吃飯,總要生活,公社幹部心裡也是清楚的」。
謝寬說的這些,董小四心裡也清楚。臨了,謝寬看著董小四和董小二問道:「你倆在外省也有些年了,沒有找個家」?
董小二比董小四小七歲,不等董小四回答,董小二搶著說:「去年就有一個給小四叔提親的,只是小四叔,覺得那姑娘家裡的人,傲氣太大,看不起咱們,小四叔不願意」。
<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章>
謝寬看著董小四,董小四點點頭,謝寬覺得很可惜。他語重心長地對小四說道:「咱們在外地成個家不容易,要低頭,要受得了氣才行。咱們這裡姑娘少,找媳婦兒可難了。只有那些條件好的家,才能娶到媳婦。想招親,咱們這裡不興這個。只有鳳城那裡興招親,下次有機會了,再不敢錯過了啊」。
他看董小四站在那裡低頭不語,又提醒道:「你知道,咱們這裡有多少光棍?你倆也上二十多歲了,超過三十歲,機會就不多了」。
董小四沒有說話,他只是點點頭。謝寬也心疼這個沒有爹媽長大的孩子,他看著董小四說道:「你家的條件你是知道的,早下決心招親就是了,只有這一條出路」。
董小四不無動情地說:「謝謝二哥的提醒,俺記下了」。
謝寬又提醒董小四說:「到時候了,也給小二找個家,你倆個人在那裡也有個伴,有事了還能互相照應一下」。
電話室外,雪停了,倆人出了電話室,告別了謝寬,準備回家。大巷裡一片漆黑,看不出那是水窪,那裡是泥濘。在一個小巷口,董小二告別了他小四叔,他的家就在這個小巷內。
和董小二分手後,董小四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著,心裡想著剛才謝寬說的話;丶是呀,自己二十多歲了,多會才能成個家。鳳城那裡,招親的並不多,得碰運氣。這次去了鳳城,但願老天開眼,給他一個機會,讓他這一生有個落腳的地方,有個家」。
現在,他走到了自己的巷口,天很黑,看不清路面,有幾次都差點滑倒。他小心地慢慢走著,想著心裡的事;「要是這次去了沒有機會,要是……怕是要……」。他不敢再往下想。
摸著黑,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終於摸到了自己的家門口,打開了門,他沒有開燈,摸黑和衣倒在床上,順便拉過被子,蓋在身上。他躺在那裡,不再想結婚的事,他計算了一下時間,現在去鳳城那裡有些早,天氣還冷,去了也幹不成活,得在那裡白吃幾天飯,遲幾天去也行。轉眼他又一想;「反正在家裡沒事,還是早走吧,省得別人知道了,搶走了活」。
這一夜,他沒有喝酒,睡的很踏實。
太陽快下山的時侯,長途公共汽車終於進了鳳城汽車站,董小四昏頭昏腦地下了汽車,董小二和另外仨個同伴也依次下了車。在汽車旁邊,董小二問道:「小四叔,現在是住旅社還是去窯上」?
董小四看了看天,說:「天快黑了,住店吧。咱們也不知道北嶺村在那裡,到了旅店裡,用店裡的電話和油二哥聯糸一下」。
出了汽車站的出站口,在汽車站的廣場上,有一輛馬車停在那裡,一位老者站在旁邊,好像焦急地在等人,他來來回回地走動著,還??????時的朝汽車站的出站口看。董小四一眼便認出了是老油頭,他興奮地給董小二幾個人說:「快看,那就是接咱們的油二哥」。說著,他便高興的迎了過去。遠遠地,他便和那位老者打招呼道:「油二哥,你好」。
老油頭是昨天下午接的長途電話,電話里,董小四告知了他,說他們今天要來,並告知了行程的到站大概時間。他便立刻告知了隊長姚過生。隊長姚過生也算了算時間,應該是今天下午到。今天中午,他便派老油頭和大車把式姚福,趕著馬車,到城裡汽車站接人。
老油頭和姚福趕著馬車到了汽車站前廣場。開始,老油頭還不急,到後來,看看天就要黑了下來,還看不見小四他們坐的長途汽車來到,老油頭有些心急起來。他怕他們來不了,一遍又一遍地去汽車站內,賣票的窗囗那裡,問汽車的行程。那個女賣票員看見他心急,給他寬心說,還有一輛從外省發來的汽車沒有到,讓他耐心等一會兒。
太陽都落山了,天色開始暗了下來。老油頭更是心急如火,他又跑到汽車站內,到賣票窗囗那裡,問那個女賣票員,那姑娘看著窗口外的他,微笑著給他說:「大爺,你別急。長途汽車不是火車,誤點是常有的事。調度早問過了,班車早上就發了過來,走了一天了,應該也快到了」。
老油頭聽罷,只好又退了出來。出了候車室的大門,老油頭心裡想;丶這姑娘說的好,不用著急,我那能不著急呀。隊裡幾十號人幹了幾十天,建了新窯,又開始平場地。隊裡出錢,又讓他買了新水泵、磚斗、爐條、上煤的平車什麼的,花了一大筆錢,自己要是帶不來人,這可如何是好?要是小四他們來不了,自己還得另打長途電話,再找人。這一來二去的,麥收前,想干三窯磚的活,怕是完不成了」。
他想的心急,不由的在馬車那裡轉來轉去。趕大車的姚福看見老油頭著急的樣子,便安慰他說道:「賣票員己經說了,誤點是長有的事嗎,你別著急,再等等。你看那邊,也有那麼多的人在等著接人嗎。再說,你昨天才給他們通了電話,他們肯定來,你別急,坐車上休息一會兒」。
老油頭聽姚福的話,便坐到了車上想休息一下,不過,他坐了沒有五分鐘,他又下了車,站在那裡不停的往出站口那裡看。姚福看他著急的樣子,笑了,說:「老油哥,你別急,著急也沒有用」。
老油頭搖搖頭說:「我能不急嗎,隊長把開窯的事交給我,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動靜乾的這麼大。到頭來,我帶不來人,這算怎麼回事?你說,我還能在隊裡呆下去嗎?再說,人老了,心小了。自己也說不急,可是,由不了自己」。
姚福寬心道:「你太認真了,你幹這一行,這麼多年,認識的人不少,肯定能帶人來」。老油頭說著話,不時的往北大街那裡,汽車來的方向看。
<第二十六章>
當董小四高聲叫他油二哥的時侯,老油頭有些激動,他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連忙迎了過去,拉著董小四的手說:「好,好,好。總算把你們等來了」。說完,他和來人都拉了拉手。然後熱情地說:「都上車吧,上車吧」。
北嶺村離城不遠,二十里路。由於天黑了,公路上也沒有什麼車,姚福便把馬車趕的飛塊,大約有一個小時,馬車就到了村口。
馬車到村口那棵大槐樹下的時侯,大巷的路燈已經亮了起來。馬車拐進大巷,姚福讓馬車慢了下來,。在路上的時候,老油頭就告訴姚福,到村後,先把人送到他家。
老油頭的家,在大東巷,差不多巷底那兒,當姚福把馬車趕到老油頭家門口的時候,隊長姚過生、付隊長馬有才,還有姚君虎和老油頭的老伴,都在門口等著。等馬車一停,隊長姚過生便大聲招呼車上的人,歡迎道:「來啦,屋裡坐,屋裡坐」。
董小四他們一邊答應著,一邊紛紛跳下馬車。老油頭下了車,看見三個隊幹部都在他家等著,非常的高興。他連忙給董小四他們介紹了隊長姚過生、付隊長馬有才和姚君虎的職務。董小四有些不安,他是第一次看見村裡的幹部,親自迎接他們,他們很激動。
老油頭高興地對姚過生說道:「人帶來了,一等一的好手,他們幹這活都是五六年的行家」。
姚過生望著這幾個人,看著很壯實,他笑著說:「快讓人家進屋,坐了一天的車,夠累的」。
屋內,一張大桌子上,擺著八樣菜,還有五並高梁白酒。老油頭的老伴,高興地對老油頭和董小四他們說:「你下午剛走,隊長就派了有才和君虎過來,帶了肉和菜還有酒,還幫著借了桌子,幫著做飯,就等著你們來」。
桌子上,一碗紅燒肉,一碗虎皮豆腐、一碗豆芽炒肉絲、一碗韭菜炒粉條、方塊豬肉一碗、涼伴三絲一碗、一碗涼伴波菜粉條、一碗大火炒豆芽。姚君虎把蓋著的碗拿開,那熱菜的肉香味,馬上迷漫全屋。
幾個人落了坐,姚君虎給各位倒滿了酒,隊長姚過生站起來,端著酒說:「各位一路辛苦,這第一杯酒,我代表我們隊幹部給各位洗塵」
。他說罷,看大家把酒喝了下去。他又示意姚君虎給董小四他們倒滿了酒。
姚過生不喝酒,他看著董小四他們吃了幾口菜,他又站了起來,端起酒杯說:「我們這裡是剛開的新窯,全靠各位來幫扶,爭取旗開得勝,雙方有利,」。
董小四也端起酒杯,激動的說:「仨位幹部這麼熱情,請放心,俺們和油二哥一定把窯干好,請」。
三杯酒過後,姚過生和馬有才、姚君虎告別出來,臨出門的時侯,姚過生告訴送行的老油頭說:「睡覺的地方我找好了,在大隊部會議室睡幾天,等窯上睡覺的地方弄好了,再搬過去。我還給他們找了一個做飯的人,咱們隊的張玉萍。面和菜都準備好了,明天早上你領工人去窯上吃飯」。
送走姚過生他們,老油頭剛回屋,董小四激動地對他說道:「油二哥,俺在窯上,少說也幹了有五六年了,到了每一個地方,有幾個人能看得起下苦的人」?
老油頭吃下一菜,點點頭,說道:「我在窯上幹了一輩子了,對咱們下苦人好的,有,很少」。
老油頭的老伴在一旁插言道:「這個村子幹部可好呢,社員也好。聽他們的老年人經常說,他們是舜帝的後代,待人可厚道了」。
董小四他們都瞪大了眼睛,董小四問道:「二嫂,這個村子是舜帝的家」?
「不是」。老油頭喝著酒說:「這個村子,除了我們十多戶的外來戶外,全村人都姓姚」。
張玉萍按照隊長姚過生的吩咐,她今天早早的起來,先給倆個孩子做好飯,看孩子吃罷上了學。她才急忙騎上自行車,帶了個筐子,到南溝窯上,去給窯上的工人作飯。
昨天下午,姚君虎買好了灶房的用具,還磨好了面,都送到了窯上。她便生火蒸好了饃饃,把姚君虎送來的波菜也洗好了,只等工人今天來吃飯。
她騎車子到了窯上,只看見老油頭一個人在那裡,張玉萍奇怪地問老油頭道:「人呢?怎麼就你一個人」。老油頭指了指天上,說:「工人是昨天天黑才到的,累了,現在還沒有起來。有五個人,你做吧,做多點,幹活人吃的多,做好了,我去叫他們,他們在大隊會議室睡覺」。
瓦工老康頭做的宣風爐很大,做飯很快,張玉萍手腳麻利的半個小時就做好了飯。她炒著菜,對站在場地那裡的老油頭喊道:「老油哥,飯做好了,你去叫人吧」。
做好了飯,張玉萍不等人來,她便帶上筐子割草去了。她家裡還養了兩隻半大的綿羊,早上走的急,還沒有餵羊呢。她上了崖頭,那邊就是隊裡的菜地,由於菜地常澆水的緣故,菜地邊上的草,長的又大又嫩。只一會兒的功夫,她便割滿了一筐。她提著筐,趕到窯上灶房的時候,那幾個人都吃完了飯,他們幾個人在場子那邊,和老油頭在說話。她看了他們一下,便忙著洗鍋碗。忙完這一切,她又急忙忙地騎上車子,帶上那筐草,飛快地趕回去。
張玉萍的家,就在村子外,東南方向,最邊邊的一家。家的外面,就是隊裡的麥田,在她家的南邊,隔著一條出村的大路,那邊就是隊裡的麥田和打麥場。
張玉萍剛開門,那兩隻羊聽見門響,便叫了起來。她急忙把那筐草提了過去,往食槽里倒了一半,兩隻羊吃開了草,算是不叫了。她這才找了個凳子,坐下來休息。
<未完待續>
<第二十七章>
她看著羊在那裡吃草。只休息了一會兒,她又起來準備做飯,倆個孩子中午還得回家吃飯呢」。
張玉萍家是獨戶,丈夫叫姚塊塊,是個瓦工。三年前,在給隊裡修養牲口的馬房時,從房頂摔了下來,摔成了重傷,在去醫院的路上死了。留下張玉萍一個人帶著倆個孩子生活。本來言語不多的她,自從丈夫去世後,話就更少了。
每天上工,只是默默地低著頭在隊裡幹活。下工回家後,便是給孩子做飯洗衣服。隊裡按照公社的統一規定,補助了張玉萍三千六百五十個工分,二百斤麥子,算是對姚塊塊的意外死亡賠償。
張玉萍算是一個標準的美少婦,高高勻稱的身材,白淨的瓜子臉,明亮的大眼睛,齊耳的短髮。丈夫在世的時候,她們家是隊裡的分紅戶,她穿的很時興。
她穿的衣服都是定做的,春天穿的是女兵軍便裝樣式的一身,夏天穿的是,的確良料子做的淺色的短袖,秋冬穿的便是條絨布料做的衣服了,在全隊的少婦中,她是最會打扮、也是一位漂亮的少婦。
自從丈夫去世後,張玉萍看上去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常年的勞動,臉龐也被太陽曬的黝黑了,沒有了光澤。雙手粗糙,人也消瘦了許多。她的穿著也變的簡單樸素,常年總是穿著那幾件舊衣服,不過總是乾淨整潔。
每天,天蒙蒙亮,張玉萍就得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餵羊,叫醒孩子上學。隊裡的鐘聲響了,她還要出工。回來還要做飯,晚上,勞動了一天的她,還要洗衣服,打掃家裡的衛生。
她沒有公公婆婆,剛結婚的第二年,她的婆婆只看了她剛出生的大女兒一眼,便去世了。第二年,公公去世時,她的兒子還沒有出生。
勞動和生活的壓力,使得張玉萍看上去很焦悴,她的娘家父母親心疼她,在丈夫去世的第二年,便勸她找一個男人,但是,被她拒絕了。她告訴父母親,她很愛她的丈去,她要給他守寡三年。
去年,她的老父親過來,把她原來養豬的地方,修改修改,弄成了一個羊圈,又給她買了兩隻小綿羊,讓她下工時,割點草喂喂羊,把羊養大了賣錢,也算家裡的一點額外的收入。
隊長姚過生看見姚塊塊,是在他的任內出的事,總覺得欠張玉萍一點什麼,他看見窯辦了起來,便讓張玉萍去窯上給工人做飯。這個活兒輕快些,也自由,他覺得算是給了張玉萍一點額外的補償。
今天是第一天在窯上做飯,張玉萍沒有在家裡多停留。她給倆個孩子做好了午飯,怕涼了,又把飯蓋在鍋里,這才去窯上給工人做飯。
在窯場那裡,老油頭在看著董小四他們,在認真的用鐵鍬,平磚坯的台子。他看見張玉萍又來做午飯,便笑著說道:「玉萍還早呢,中午是兩點吃飯」。
「中午吃什麼呀」。張玉萍己經把車子騎到磚場那裡,她停下車子問老油頭道。老油頭看著她說:「麵條吧,什麼樣的麵條都行。他們愛吃麵條,你每天中午都做麵條,簡單,吃了還耐飽」。
張玉萍在宣風爐上放好鍋,現在,水還沒有開,她便站在灶房門前,看那仨個小伙子在平磚坯地基。
董小四他們仨個人,在那裡細心的在平磚坯用的地基,這得要平的平平正正才行。天熱的緣故,他便把上身穿的中山服脫掉,只穿了一件單衣在那裡幹活。
張玉萍看見最邊上的一個場地上,一個健壯結實的二十多歲的小伙子,脫去外套,只穿了一件單衣在那裡幹活,他長的身材均稱。張玉萍看著他,心裡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心動的感覺,她覺的自己的臉上有些發熱,她強使自己振定了下來,不敢再看。便轉身回到灶房內,想坐在案板前切菜,卻怎麼也靜不下心來。不由的又出了灶房的門,站在原來的地方,看向那個小伙子,不由的脫囗問站在旁邊的老油頭道:「這個小伙子叫什麼名子,幹活這麼麻利」。
老油頭正在看著董小四在平地基,他對董小四幹過的活,非常的滿意。他聽見張玉萍在問他,回頭對張玉萍說道:「他叫小四,這幾個人中,我認識他最早,幹活可快呢,人還正直熱情」。張玉萍漫不經心地「哦」了一聲,眼睛卻直直地看著董小四,她的心裡,似有一種在那裡見過的感覺。
張玉萍做好了午飯,是油潑麵。那幾個幹活的人還沒有來,她便坐在灶房外的陰涼處休息。
她中午不急著回家,倆個孩子放學回家,吃完飯,會把鍋碗洗乾淨。灶房內有個小鬧鐘,當時針指向兩點的時候,那幾個幹活的工人才過來。其中就有張玉萍剛認識的董小四,另外一老一少倆個人,從灶房東面的一個小房子裡也過來,那個年齡大點的,看上去有四十多歲,小的看上去,有十八九歲的樣子。
他們幾個人過來,看見鍋里的麵條,立刻高興了起來,每個人盛了一大碗。張玉萍看見那個叫小四的小伙子,盛了大半碗的麵條,端過來送給她,說道:「大姐,你也吃一碗」。
張玉萍的臉唰地一下紅了起來,慌忙擺手說道:「你吃吧,你吃吧,我等一會兒」。好在她坐在灶房外的陰涼那裡,那幾個人沒有看見他的臉。
董小四端著碗,看見張玉萍臉上有些發紅,急促不安的樣子,心裡有些好笑;`這個做飯的女人,沒有出過門,見過世面,和生人說句話都臉紅」。當下,他不在說什麼,自己吃了起來。
等董小四他們吃完飯以後,張玉萍回到灶房裡,看見鍋里還有少半碗的面,剛好夠她吃,她便胡亂地把那小半碗麵條吃完。她剛洗完鍋碗,老油頭便過來看她。
<第二十八章>
張玉萍連忙問道:「老油哥,剛才怎麼不見你吃飯」?老油頭站在灶房門口那裡,說:「這裡沒有我的飯,我得回家吃飯。剛才我走的時候,忘了給你說一聲,他們每天的吃飯時間是;早上九點,中午兩點,下午就是天黑。剛才,隊長過生看見我說,沒有面、油、菜了,提前告訴我和君虎都行」。說完,老油頭說要到窯頂上看看,就走了。
張玉萍回頭看了看那個小鬧鐘,現在才三點。她想;丶離天黑還早呢,下午還能割些草'。想到這裡,她便給火爐上蓋了些煤,那煤有煙,黃色的煙嗆得她有些上不來氣。
菜地那裡,有好些女人在種菜,在管種菜的老王頭的指指點點下,在種些什麼。張玉萍離的遠,也聽不清老王頭在講些什麼。她割著草,想起現在,陽曆三月都過了一半了,應該是種瓜點豆的時候了。她想著,得趕快回去,也在自己的大門外那裡,樹行下面種些菜。想到這裡,她看了看手錶,現在剛四點,現在回家就能種上。這塊手錶是丈夫在世的時候,給他買的,這是她的念想。她想著,急忙又割了幾把草,把筐子裝滿。
傍晚,等窯上的工人們吃完了飯,張玉萍洗完鍋碗回家的時候,大巷裡的路燈都亮了起來。她摸黑回到家,倆個孩子大概是困了,早早都睡了覺。她關好大門,在羊圈那裡看了看,倆個孩子已經給羊添了草,現在,兩隻羊吃飽了,站在圈門那裡望著她。
她在廚房裡開了燈,看見鍋洗涮的乾乾淨淨的,剩的飯,用碗蓋在小桌子上。她看著這一切,有些心累,眼淚流了下來;丶孩子這麼懂事,要是丈夫在的話,孩子就不用幹這些了』。
勞累了一天,張玉萍躺在炕上,怎麼也睡不著。她回頭看看微弱的光線下,倆個孩子睡的正香。
黑暗中,她望著頂棚出神。她心裡覺的奇怪,那個叫小四的小伙子的身影,怎麼老在眼前晃動。她橫下心不去想他,可是不行。她翻了個身,望著窗外銀白色的月光,月光下,是那樣的安靜。
現在,她乾脆放下心中那一點點的不安,仔細地想那小伙子的樣子;丶他看上去有個二十五六歲的樣子,面目白淨,看不出是一個常年在太陽下勞動的人他那雙眼睛看上去是多麼的迷人,讓人和他對視一下,就被迷住了。他的身體有多結實。中午,還給她盛飯'。想到這裡,她呯′然心動了;他多會體貼人'。
她躺在那裡,覺得臉上熱辣辣的,她在黑暗中笑了;丶我是不是喜歡上了他'?她望著窗外,又自暗笑道:丶人家才二十多歲,比自己差不多小了七八歲,喜歡也是白喜歡,沒有指望的事′。她嘆了口氣,又翻了個身,臉朝牆躺著,不看那窗外姣潔的月光,她還是睡不著,這一夜,她失眠了。
日子就是這樣,不緊不慢地走過,張玉萍在窯上做飯,也有半個月了。她每天就是從家裡到窯上那裡,做完飯,然後是割點草,回家餵羊,給孩子做飯。
有時侯,她做完了飯,不急著回家,她會呆呆地坐在灶房旁,那個有陰涼的地方,看那仨個年青人在做磚坯。那一老一少做瓦坯的人,在磚坯場的那邊,離灶房遠些,她從來沒有去看過,她的心不在那裡。
董小四的場子在最北邊,距離灶房最近,中間那個做磚坯的小伙子,是個瘦高個子,她現在知道他叫董小二。最南邊那個做磚坯的小伙子,她知道了她叫衛洪亮,有老婆,還有仨個孩子,她還知道了衛洪亮的第三個孩子是個小子。那倆個做瓦坯的人,張玉萍也從他們的口中,知道了是父子倆人,還知道了做瓦坯活輕,掙錢還比做磚坯多。他們還會在吃飯的時候,講些男女之間的那些事。開始的時侯,還會避著她。現在,他們和她熟了,也不在避她了。有時候,他們之間,還會說笑著、做些下流的動作,她裝作沒有看見。
現在,董小四叔侄倆人,還有那個做瓦坯的、叫狗旦的小伙子,見了她,姐長姐短的,叫的好親熱,只有洪亮和那個中年男人,狗旦的父親,不多和她講話。
每天天還未明,還是滿天星星的時侯,董小四他們就都起來開始幹活。清早涼快些,幹活不熱。再說時間也有限,得在十點前幹完做磚坯的活。中午還得靠太陽曬坯,曬個五成乾的時侯、下午就能收磚坯。早上乾的遲了,中午曬不好,下午就收的遲,晚上就要加班收了。
太陽剛露頭的時候,董小四停了手中的活,他看了看那堆泥,已經挖了快一半了。他停下喝了些水,想休息一下,現在,全身上下都是汗水,衣服都濕透了。他看看四周沒有人,便把濕衣服都脫了下來,只穿了一件褲頭。這才覺得涼快些。
他回頭看了看,腳下的那堆做磚坯用的泥,心中盤算了一下,九點吃飯以前,差不多就能幹完,能多休息一個小時。他點著了一支煙,抽著煙,他看了看煙合上的字,那上面是一群綿羊在草原上吃草,只有兩個字:羊群。這種煙,是他昨晚,在村裡的分銷店裡買的,九分錢一合,他覺的不貴,就是沒有勁。他吸著煙,心裡想著,沒有老家的煙好,槓,有勁。村裡的代銷店裡,還有黃金葉煙和金鐘煙多樣,只是每合得兩毛六分錢,他捨不得抽,太貴。
他又開始幹起來,熟練地彎下腰,兩手從泥堆邊,從上往下挖起一塊泥,使勁「啪」的一聲,把泥拍進磚斗里,然後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地重複前次的動作,拍完泥,然後用竹子做的掛泥板,雙手握著,在那磚斗上使勁一拉,便把多餘的泥拉了下來,再把多餘的泥扔回泥堆上。
<末完待續
>
第二十九章
雙手端起磚斗,小跑到場子那裡,挨著剛才倒的泥磚,算好距離,猛地一扣,五個泥磚,便從那磚斗里拍出來。他又小跑回去,把磚斗放在專用的架子上,又開始重複幹起來。
董小二和衛洪亮使用的是三連斗,只有董小四使用的是五連斗,他力氣大。
張玉萍在家裡看了看手錶,八點了,到了該做飯的時間,她急忙拿了筐子和鐮刀,鎖好了門,騎上車子便向窯上那裡奔去,這輛永久牌自行車是她結婚時候買的,騎了這麼多年,只是舊了些,還很好騎,質量很不錯的。
磚場那裡,董小四隻穿了一件褲頭,滿頭大汗地在那裡幹活,張玉萍剛進窯場就看見了,一下子,她的臉就紅了,她連忙看向另一邊,心中如有一隻小兔子似的,在亂跳。她不敢再看董小四第二眼,急忙把自行車騎到了灶房那裡,便動手做起飯來。
窯上的灶房,都是臨時性的,低矮還小,裡面只放了一個案板,就占了大半間的地方。蓋房的時候,又在外面搭建了一個棚子,在下面砌了一個宣風爐。
今天天氣熱,張玉萍來的時候,只穿了一件的確良布做的單衣,仍然熱的滿臉是汗。她把尺八鍋放在火爐上,又加了些水,然後把饃饃也放好,蓋好鍋蓋。這才回到灶房裡,在案板上切起菜來。
在案板前面的牆上,有一個四個磚砌成的方方的小窗,透過小窗,張玉萍一邊切著菜,一邊就能看見董小四在幹活。她一邊不停地在切菜,一邊不時的抬頭看一眼外面的董小四,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對異性的渴望。
她切著菜,心裡想,丈夫去世三年了,她從來沒有想過男女之間的事,也沒有想過別的男人。自從在窯上做飯以來,這半個月,一閒下來,就想男女之間那些事兒。昨天晚上,又是一整夜沒有睡好覺。她想著,心裡暗道:丶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感覺,由不得自己吧'。
張玉萍做好了飯,沒有等到九點,她就拿上筐子走了,她不敢再看見董小四光著膀子在幹活的身影,便從另一邊走了。
董小四終於挖完了最後的一塊泥,他隔著自己架好的磚坯,沖那邊的董小二喊道:「二牙子,完了嗎」?那一邊,董小二一邊幹著手中的活,一邊沖磚坯架這邊喊道:「快了,只剩五六鬥了」。
董小四做的磚坯,己經架起了很高,董小二根本看不見董小四。他只聽見董小四又問他道:「洪亮呢?」
董小二隔著另一邊,他做的磚坯也架的很高的磚坯,看了一眼,大聲地對董小四說道:「看不見,大概也快完了吧」。董小四聽小二這麼一說,便大聲道:「俺先洗去了」。說完,他拿上磚斗,到那邊水坑那裡去。
在瓦坯房的旁邊,專門挖了一個大水坑,就是供他們幹完話,洗澡和洗磚斗和瓦布用的。當下,董小四把磚斗扔進了水裡,然後他也下了水,水有些涼,他先洗了澡,然後又用毛刷洗乾淨了磚斗,放在太陽下晾曬著,這才洗了腳上來。
等董小二和衛洪亮洗完,來到灶房的時候,董小四己經吃完了飯,躺在他們睡覺的房子那裡,正躺在哪裡抽菸休息。低矮的房子裡,沒有床,只用干磚坯磊了個炕,上面有隊裡新買的蘆席,他們就睡在上面。
董小二和衛洪亮也吃完了飯,仨個人躺在那個磚坯做的炕上,董小四給他倆人每人扔了一支煙,問道:「今天能做多少」?衛洪亮一邊吸著煙,回答董小四說道:「不多,和昨天一樣」。他說著話,顯得很累。他到底比董小四和董小二大幾歲,沒有倆人的精力。他今年才剛過三十歲,仨個人再沒有說話,睡了起來。
中午,張玉萍做好了飯,她站在灶房的棚子那裡,望了望磚場那邊,一個人也沒有,只有滿滿的三場地黑色的磚坯。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冒著熱氣。她今天穿了一件粉紅色的的確良布做的單衣,又用香皂洗了手臉,身上留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她的頭髮上,夾著一個飄亮的發夾。這是她三年前就買的,非常的好看。丈夫去世後,她把它放在衣櫃裡,三年了,從來沒有拿出來戴過。她還從家裡帶來一面小小的圓鏡子,就放在案板前面,那個小方窗戶那裡,切菜的時候,會在鏡子裡時不時的看看自己,有時候,她還會對鏡子裡的自己笑笑,真美。
現在,是他們午睡的時間,兩點鐘吃完飯,下午他們的活還多呢,張玉萍想著這些。她又回到灶房裡,坐在案板旁的那個高凳子上,望著小方窗那裡,那面小鏡子裡的少婦出神。鏡子裡,那個美麗的自己,又恢復了往日美麗的臉龐,不見了往日的愁容。胸前,那兩個地方,高高的隆起,使人有一種渴望的非分之想。她笑了,心裡想道:丶臭美′。
正想著,灶房外面響起自行車的聲音。張玉萍出來一看,是姚君虎送韭菜過來,還帶來了一大塊豬肉,看上去有五六斤重。張玉萍迎了過去,姚君虎看著張玉萍笑著說:「大嫂今天好美」。張玉萍高興的眼睛都在笑,說:「是嗎?你嘴真甜,我胡亂收拾一下罷了」。
在灶房裡,姚君虎看著張玉萍放下菜和肉,又讓她寫了條子,這才騎上自行車走了。送走姚君虎,張玉萍把肉放在盆里,倒上水,把肉泡著,然後,便坐在案板那裡整理韭菜,想著剛才姚君虎說的話,心裡非常的高興,她覺得自己年青了幾歲。
小四睡了一覺醒來,到灶房那裡看了看鬧鐘,一點多了,他喊醒了董小二和衛洪亮,還有做瓦坯的父子倆,也過來吃飯。董小二眼睛好使,進了灶房,便看到了案板下面,盆子裡的肉,高興的大聲嚷道:「有肉啦,今天晚上咱們喝酒」。幾個人朝案板下面看了看,衛洪亮也高興地說:「今晚喝酒」。
第三十章
兩點多太陽,是一天中最熱的。董小四彎著腰,在大太陽下,開始拾場子裡的磚坯,他試著拾了幾個磚坯,覺的軟硬剛好。他便快速的拾起來。只幹了一會兒,那汗水便順著腿,流到腳上,那沒穿鞋的光腳,在身後地上,留下了兩行濕濕的腳印。
董小四每天能做五千的磚坯,差不多得一個小時才能拾起來。然後還得橫立著,放成整齊的一行一行的。
現在,他己經拾完了磚坯,開始彎著腰,在使勁用磚斗拍打那一行行的磚坯。他不時地站直了腰,長出幾口氣,然後又繼續拍打。
當拍打完立面後,董小四休息了一下,他喝了些水,用放在旁邊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和身上的汗水。這才開始拾起旁邊放著的竹板,開始拍打磚坯的兩頭,這活兒,輕鬆多了,不用彎腰,他只斜著身子,快速地拍打著磚坯的兩頭。只聽得場子裡,傳來了啪啪啪的打擊的聲音。
當他打完最後一塊磚坯的時候,那一行行的磚坯,變成了整整齊齊的長方體。當他站直腰的時侯,他覺的腰有些疼。他渾身上下的汗水,濕的就像剛從水坑裡出來一樣,全是汗水。連那件小小的大褲頭,也被汗水濕的像剛從水裡洗出來一樣。
董小四從灶房的水桶里,舀了一小盆涼水,一口氣全喝了下去,這才覺的舒服多了。他看了一眼放在案板上的鬧鐘,時針指向三點。他想著,今天乾的快些,能多休息一會兒。
他返回磚場那裡,在一塊磚坯那裡,找著煙和火柴,他從煙合里摸出一支煙,點著了煙,聽見董小二和衛洪亮,還在那裡拍打磚坯。做瓦坯那裡,傳來了父子倆人在那裡,克瓦坯的聲音,聲音非常的脆。
董小四的場子的另一頭那裡,有個不大的構樹,構樹下,是一片不大的陰涼。他便坐在那裡抽菸休息,等著董小二和衛洪亮拍打完磚坯,然後,仨個人再去崖頭上面,合作放土,準備明天的泥土。
傍晚,大巷路燈亮起來的時候,董小四還沒有把磚坯上架完。董小二從村子裡的代銷店,買了五瓶高梁白酒回來,衛洪亮幫著董小四,才把磚坯上完架。倆個人在水坑那裡洗完全身的時候,董小二和做瓦坯的狗旦父子倆人,早坐在灶房門前的桌子那裡,等著他倆。
這會兒,一大盆熱氣騰騰的豬肉,就放在桌子中間,五個人吃飯的碗筷也擺放整齊。
那個桌子,就是用建窯剩下的磚,方方正正地擺放了五層,算是一個吃飯的桌子,這個桌子,也只有在吃晚飯的時候能用用。
酒是美好的東西,五個人喝著酒,講些男女之間的那些事和笑話,然後大口的吃著肉。
窯上只有一根照明的電桿,在那昏黃的電燈的照明下,幾個人坐在那裡,差不多一個多小吋後,每人面前放著的一瓶白酒,都喝光了。肉也吃光,連盆里最後的幾口肉湯,董小二也喝了下去,這才有些微醉地站起來,準備去睡覺。
董小四站了起來,他摸了摸汗濕的褲頭,覺得有些難受。他看見他們進了睡覺的地方,便獨自走向水坑那裡,四下里看了看沒有人,他便把褲頭也脫了下來,赤條條的在水坑邊,把褲頭洗了洗,就晾在水坑旁邊的晾衣繩上,明天早上幹活還得穿呢。
董小四躺在被子上,這會兒,剛才下肚的一斤高梁酒,現在,發揮了作用。他閉著眼睛,睡不著覺,耳也老是嗚嗚響著,似那火車的奔鳴的聲音,又似那飛機的轟轟的聲音,頭覺得又疼又愁悵。
他還有些清醒,翻了一個身,臉朝房門外,看著寧靜的窯場和崖頭上的天空。這會兒,月亮才初升起來,蒙朦朧朧的,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酒精的作用,使他消除了一天的勞累,卻使他半睡半醒的更難受:「這是那裡呢」?
他想了好大一會兒,才想起來;丶唔,這不是老家,是在北嶺村的窯上,是在這裡幹活,這是住在窯上低矮的房子裡′。
他閉著眼睛,想好好的睡覺,明天還要幹活呢。可是,卻不行,亂七八糟的念頭,在頭腦里翻騰著。漸漸的,謝寬二哥的話,使他清楚地又想起來;丶一個男人,最大的事,是得有個家。家就是有女人,有孩子才叫家。有了家,生活才有希望,幹事才有奔頭′。
黑暗的房子內,董小四苦笑了一下,他覺得自己的臉上,笑的有些生硬。他用手摸了一下,熱的有些發燒的臉,想道:丶家、女人、那裡去找呢?謝寬二哥,你也在鳳城混了幾十年,不也是沒有找著家,找著女人嗎′?他冷笑了一下,剛想翻身。那邊,董小二在那裡說起胡話來,他只好躺在那裡靜靜的不動,繼續想著心裡的事;丶別要求過高,是個女人就行′。他怎麼也想不起這是誰說的話。
後半夜了,仨個人睡的低矮的房子裡,才傳出了均勻的呼吸聲。
中午,張玉萍在窯上早早做好了午飯,她給董小四交待了一聲,說是下午想去娘家一躺,讓他把吃剩下的飯菜蓋好。董小四答應了一聲,目送著張玉萍走了很遠,才低著頭,繼續幹活。
張玉萍騎上自行車出了門,剛想走,站在那裡想想,還是給父母親買點什麼吧。所以,她又返回村子裡,在村子中央的代銷店那裡,下了自行車,急忙忙地買了一合點心就走,這是她老媽最愛吃的。
她的娘家就在東嶺村,很近,往東只有二里路。她買了點心沒有回家,出了北門,直接往東去。路上沒有行人,她騎的飛快,下午,她還得趕在學生放學前回家,還得給孩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