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六韜-文韜-國務》-學習談話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王詢問太公道:「我想知道治國的根本道理。如果想讓君主受百姓愛戴,百姓安居樂業,應該怎麼做呢?」(想了解的核心內容讓君主受百姓愛戴、百姓安居樂業)

  太公答道:「只需要愛護百姓就行了。

  文王問道:「應該怎麼去愛護百姓呢?」(這兩句是根據上下文進行常規問答)

  太公回答說:「要對百姓有利,不要對他們施加傷害;安撫成全百姓的家業,不要加以毀敗。使百姓能夠生存下來而不被無緣無故的殺害,給予百姓實惠而不掠奪侵占他們的利益,使百姓安樂而不要讓他們蒙受痛苦,讓百姓高高興興而不要激起他們憤怒。」(本段是抽象的概念)

  文王說:「想請您再解釋一下其中的道理。」(接著問,想了解具體該怎麼做)

  太公說:「百姓不失去工作,對他們就是有利的;不耽誤耕種收穫,就是促成了百姓的事情;減省刑罰,就是保護了百姓的生存;減輕賦稅,就是給老百姓實惠;少修建宮室台榭,百姓就高興;官吏清廉不苛捐雜稅,就是讓百姓喜悅。相反,使百姓失去工作,就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耽誤農時,就是損壞百姓的事情;百姓無罪而妄加懲罰,就是殺害他們;橫徵暴斂,就是對百姓的掠奪;大興土木修建宮室台榭而疲勞民力,就會增加百姓的痛苦;官吏貪污苛擾,就會激起百姓的憤怒。所以,善於治國的君主,統馭百姓像父母愛護子女,兄長愛護弟妹那樣,看到他們饑寒就為他們憂慮,看到他們勞苦就為他們悲痛,對他們施行賞罰就像自己身受賞罰,向他們徵收賦稅如同奪取自己的財物。這些就是愛護百姓的道理。」(這裡詳細介紹了該怎麼做對百姓有利)

  讀書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把自己帶入進去,比如帶入文王我們該怎麼問,帶入太公該怎麼回答。帶入管理者,可以了解治理國家,善待百姓的道理。帶入百姓,我們應該怎樣被對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