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惜別
三天之後,這種似是而非的離愁別緒,終是塵埃落定。
這一晚,離村半月有餘的巴巷回村,他連身上的獵弓和斬竹刀都沒卸下,興沖沖地跑到浣碧的小屋。彼時穆茲、明老還有浣碧和聶雲凡,正在屋裡吃晚飯,但見巴巷一臉興奮地衝進來,抓起桌上的「竹兒仙」咕嘟咕嘟灌了幾口,一抹撒到胸襟的酒漬,露出那兩排好看的白牙。
穆茲看在眼中,馬上知其來意,起身來到屋門處,警惕地四周望了望,在確認羅擎並不在近前後,小心翼翼地關了門,向巴巷點了點頭。
「聶兄弟,我打聽到你二叔的動向啦!」巴巷有力地拍了拍聶雲凡的肩膀,原來穆茲一直沒有忘記聶雲凡的事,趁著春暖雪融,特意派巴巷出村打探,結果山路難行,再加上圖烏村地處偏遠,想獲得些有用的情報更是不易,如此半月,巴巷終是覓得了半點消息,於是快馬加鞭地飛趕回村,迫不及待地想要告知聶雲凡這個好消息。
「我拜託了易市鎮長,開春交易時務必幫忙留心京州袁將軍動向,可巧的是,他目前正在天河關帶兵休整,而天河關……天河關正是咱們距離咱們圖烏村最近的濱海港口啊!」
說罷,巴巷看了看門邊的穆茲,又看了看在坐的明老,明老聞言,捋著鬍鬚呵呵笑了起來,「那真是天佑聶小兄弟,老夫不日出海,途中一站正是這京州天河關啊!」
於是明老拿出海圖招了招手,示意聶雲凡過來。穆茲和巴巷湊過去,三人開始計議出海計劃,反倒是聶雲凡,聽罷怔在那裡,發了好久的呆。
「原來,真的就要離開了啊……」聶雲凡沖穆茲三人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然後又環顧起這間他住了近半年的木屋,那麼的樸素、純粹,又那麼的讓人心生親近,不忍離開。環視一周,最後目光落在了身邊的小丫頭身上:浣碧低著頭,桌上的飯菜沒吃幾口,沉默著。
幾乎一夜無眠,聶雲凡聽著窗外輕微的風聲,心緒此起彼伏,輾轉反側。隔壁的小床上,隱隱能聽到微小的啜泣聲。
是日傍晚,穆茲和明老拿著海圖從岬角回來,告知聶雲凡次日即可破冰出海,且可以帶著他走海路,由明老護送一路至京州天河關,聶雲凡笑了笑,向穆茲和明老鞠躬表示感謝,可沒人知道,此時的他內心是多麼的複雜。
羅擎本是反對,因為他是受了師傅之命,將聶雲凡安全地守在圖烏村。可是聽到明老說最終會在京州天河關進港停泊,而這裡,正是他師傅的所在地,於是沒什麼心機的他,也就直直地同意了。
就這樣,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就在眼前,原來離別,竟是這麼倉促。
一旁的浣碧,悄悄地紅了眼睛。
在圖烏村的最後一夜,聶雲凡再次沒有合眼,而是在這個小屋子裡轉了又轉,東摸摸西碰碰,就像一個即將遠行的孩子,對家最後的留戀。忽然回頭,發現浣碧正紅著眼睛,兩人四目相對,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這一夜,也是聶雲凡和浣碧這一輩子裡,對話最多的一夜。
瑩瑩的燭火之下,兩個小小的身影並排坐在屋門口,講述著各自的心事,仿佛又回到了幾個月前,溟陽山深處的竹林里。
一次相遇,一次離別,如此相似的場景,卻是如此不同的心境。聶雲凡輕輕撫了撫浣碧的小腦袋,淚水在眼中不斷地打轉。而浣碧,早已哭成了淚人。她哽咽著,緩緩地從右耳上,把那串精緻的銀飾耳環取了下來,放到聶雲凡的手裡。
「聶公子,請你收下它……」
聶雲凡終於忍不住落淚,輕輕抱了抱身旁的小丫頭。
「丫頭,我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看你。」
臨行這一天,全村的人都來到了岬角下,他們望著聶雲凡,就如同望著自家即將離開村子的孩子一樣,一些婦人低著頭,悄悄地抹著眼淚。巴巷和巴鐸分別和聶雲凡狠狠地抱了抱,穆茲從懷中取出一個竹匣,一柄雙管竹笛,還有一些盤纏。
「大叔沒什麼可送的,竹匣中的匕首,護你一路平安,雙管竹笛,想村子了就吹上一曲,一點盤纏,可夠你在天河關找到你二叔,路上有明老在,他出海經驗豐富,會護著你的。小子,一路保重了!有時間,便回來看看我們!」
穆茲還是習慣性地咬著菸斗,將這些物事一股腦地交在聶雲凡手中,大手拍了拍聶雲凡的肩膀。聶雲凡雙眼含淚,狠狠地點了點頭。他舉目四望,唯獨沒見著的,便是一早就消失了蹤跡的浣碧。
船上的號子聲響起,出航在即,聶雲凡、羅擎同明老上了船。終於,二十三艘大大小小的船隻撞擊著破碎的冰層,緩緩駛離了圖烏村的海岸。
聶雲凡站在船尾,圖烏村和眾人在他的視線中越來越小,最終化為地平線上一道淺淺的影子,消失不見。聶雲凡向著圖烏村的方向揮了揮手,取出了雙管長笛,吹起了那首不甚熟練的,海角離歌。
「若春光舊時,能不憶伊人?」
「再見了,圖烏村,再見了,大家,再見了,小丫頭……」
海濤夾雜著碎冰輕輕拍打著礁石,寂寞得如同悄然融化的雪。
岬角之上,一個小小的身影望著海船漸漸離開。
「若春光舊時,能不憶伊人?」
「再見了,聶公子……」
夕陽之下,無限傷感。
這一晚,離村半月有餘的巴巷回村,他連身上的獵弓和斬竹刀都沒卸下,興沖沖地跑到浣碧的小屋。彼時穆茲、明老還有浣碧和聶雲凡,正在屋裡吃晚飯,但見巴巷一臉興奮地衝進來,抓起桌上的「竹兒仙」咕嘟咕嘟灌了幾口,一抹撒到胸襟的酒漬,露出那兩排好看的白牙。
穆茲看在眼中,馬上知其來意,起身來到屋門處,警惕地四周望了望,在確認羅擎並不在近前後,小心翼翼地關了門,向巴巷點了點頭。
「聶兄弟,我打聽到你二叔的動向啦!」巴巷有力地拍了拍聶雲凡的肩膀,原來穆茲一直沒有忘記聶雲凡的事,趁著春暖雪融,特意派巴巷出村打探,結果山路難行,再加上圖烏村地處偏遠,想獲得些有用的情報更是不易,如此半月,巴巷終是覓得了半點消息,於是快馬加鞭地飛趕回村,迫不及待地想要告知聶雲凡這個好消息。
「我拜託了易市鎮長,開春交易時務必幫忙留心京州袁將軍動向,可巧的是,他目前正在天河關帶兵休整,而天河關……天河關正是咱們距離咱們圖烏村最近的濱海港口啊!」
說罷,巴巷看了看門邊的穆茲,又看了看在坐的明老,明老聞言,捋著鬍鬚呵呵笑了起來,「那真是天佑聶小兄弟,老夫不日出海,途中一站正是這京州天河關啊!」
於是明老拿出海圖招了招手,示意聶雲凡過來。穆茲和巴巷湊過去,三人開始計議出海計劃,反倒是聶雲凡,聽罷怔在那裡,發了好久的呆。
「原來,真的就要離開了啊……」聶雲凡沖穆茲三人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然後又環顧起這間他住了近半年的木屋,那麼的樸素、純粹,又那麼的讓人心生親近,不忍離開。環視一周,最後目光落在了身邊的小丫頭身上:浣碧低著頭,桌上的飯菜沒吃幾口,沉默著。
幾乎一夜無眠,聶雲凡聽著窗外輕微的風聲,心緒此起彼伏,輾轉反側。隔壁的小床上,隱隱能聽到微小的啜泣聲。
是日傍晚,穆茲和明老拿著海圖從岬角回來,告知聶雲凡次日即可破冰出海,且可以帶著他走海路,由明老護送一路至京州天河關,聶雲凡笑了笑,向穆茲和明老鞠躬表示感謝,可沒人知道,此時的他內心是多麼的複雜。
羅擎本是反對,因為他是受了師傅之命,將聶雲凡安全地守在圖烏村。可是聽到明老說最終會在京州天河關進港停泊,而這裡,正是他師傅的所在地,於是沒什麼心機的他,也就直直地同意了。
就這樣,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就在眼前,原來離別,竟是這麼倉促。
一旁的浣碧,悄悄地紅了眼睛。
在圖烏村的最後一夜,聶雲凡再次沒有合眼,而是在這個小屋子裡轉了又轉,東摸摸西碰碰,就像一個即將遠行的孩子,對家最後的留戀。忽然回頭,發現浣碧正紅著眼睛,兩人四目相對,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這一夜,也是聶雲凡和浣碧這一輩子裡,對話最多的一夜。
瑩瑩的燭火之下,兩個小小的身影並排坐在屋門口,講述著各自的心事,仿佛又回到了幾個月前,溟陽山深處的竹林里。
一次相遇,一次離別,如此相似的場景,卻是如此不同的心境。聶雲凡輕輕撫了撫浣碧的小腦袋,淚水在眼中不斷地打轉。而浣碧,早已哭成了淚人。她哽咽著,緩緩地從右耳上,把那串精緻的銀飾耳環取了下來,放到聶雲凡的手裡。
「聶公子,請你收下它……」
聶雲凡終於忍不住落淚,輕輕抱了抱身旁的小丫頭。
「丫頭,我會回來的,一定會回來看你。」
臨行這一天,全村的人都來到了岬角下,他們望著聶雲凡,就如同望著自家即將離開村子的孩子一樣,一些婦人低著頭,悄悄地抹著眼淚。巴巷和巴鐸分別和聶雲凡狠狠地抱了抱,穆茲從懷中取出一個竹匣,一柄雙管竹笛,還有一些盤纏。
「大叔沒什麼可送的,竹匣中的匕首,護你一路平安,雙管竹笛,想村子了就吹上一曲,一點盤纏,可夠你在天河關找到你二叔,路上有明老在,他出海經驗豐富,會護著你的。小子,一路保重了!有時間,便回來看看我們!」
穆茲還是習慣性地咬著菸斗,將這些物事一股腦地交在聶雲凡手中,大手拍了拍聶雲凡的肩膀。聶雲凡雙眼含淚,狠狠地點了點頭。他舉目四望,唯獨沒見著的,便是一早就消失了蹤跡的浣碧。
船上的號子聲響起,出航在即,聶雲凡、羅擎同明老上了船。終於,二十三艘大大小小的船隻撞擊著破碎的冰層,緩緩駛離了圖烏村的海岸。
聶雲凡站在船尾,圖烏村和眾人在他的視線中越來越小,最終化為地平線上一道淺淺的影子,消失不見。聶雲凡向著圖烏村的方向揮了揮手,取出了雙管長笛,吹起了那首不甚熟練的,海角離歌。
「若春光舊時,能不憶伊人?」
「再見了,圖烏村,再見了,大家,再見了,小丫頭……」
海濤夾雜著碎冰輕輕拍打著礁石,寂寞得如同悄然融化的雪。
岬角之上,一個小小的身影望著海船漸漸離開。
「若春光舊時,能不憶伊人?」
「再見了,聶公子……」
夕陽之下,無限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