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的破圈對戲曲「雙創」的影響
摘要
新時代以來,在「雙創」等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加持下,各行業積極通過跨界結合等創新模式,完成自身的「破圈」,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新龍門客棧》「破圈」的過程與隨之而來的經濟、文化等多層面的影響,成為2023年下半年在戲曲行業內,乃至於文藝範圍內討論的重要議題。
《新龍門客棧》的「破圈」讓戲曲從業人士看到了在青年群體獲得受眾的可能與希望,其『破圈』的模式也具有可研究性,部分運營模式也存在可複製性,但在嘗試「批量」複製成功的同時,思考《新龍門客棧》在戲曲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擁有怎樣的意義,為我們提供了怎樣的新思路,又帶來了怎樣的隱患,成為了我們青年戲曲從業人需要思考的又一課題。
本文通過作者對有關『新龍門客棧』的相關短視頻、演員、評論區的深入研究,從不同維度展開個人對於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破圈給「雙創」帶來的思考,淺析做好「雙創」的基礎,以及《新龍門客棧》創新模式的利與弊。
關鍵詞
戲曲跨界融合「雙創」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龍門客棧》守正創新
正文
一、戲曲應從守正與傳承的基礎上尋創新
1、戲曲「雙創」的前提是守好正
要堅持「守正創新」,「守正」為先、「創新」在後。正所謂『九層之台,起於累土』,戲曲想 要做好「雙創」,首先離不開傳承。無論是技藝還是精神,老一輩藝術家們有很多優點值得 當代戲曲從業者們學習。
越劇不同派別,唱腔各有特色,無論是融會貫通,還是專攻一家,基本功、傳統老戲都 是不可或缺的沉澱。
新戲可能紅極一時,但是在時間的沉澱與歷史的考驗中,未必能夠成為經典。吸引新觀 眾的同時,也絕對不能拋棄老觀眾,守好經典劇目的「本」,才能老樹生新芽,發展出符合 時代的新戲。
2、《新龍門客棧》的演員「爆火出圈」離不開良好的傳承做基礎
《新龍門客棧》的幾組演員,分別來自各地的專業越劇院團,基本功紮實,能夠演好傳 統劇目的同時,對新編戲進行了嘗試。
如《新龍門客棧》中飾演賈延的陳麗君,在杭州亞運會期間,為來訪使團表演《梁山伯 與祝英台(文旅融合版)》,並帶經典劇目出國門。
能演好新編戲,更能演好經典劇目。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些都是對於戲曲演員 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龍門客棧》幾組演員共同呈現給觀眾的認知。也是以陳麗君為代表 的一眾演員們「吸粉」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戲曲的創新離不開對於「歷史」的挖掘
1、《新龍門客棧》的環境式是創新,也是古今傳承
『戲從溫州來』的溫州越劇團在11月於正乙祠的講座中提到,「環境式」其實算不上是創 新,其實是對於宋代「勾欄瓦舍」的一種繼承與現代展現。
小劇場也好、沉浸式也罷,以及近年來戲台上反覆變化的規矩,我們不難看出,戲曲界 的「時尚」也是一個輪迴。戲曲從業者們不斷從前人手裡挖掘符合時代需求的內容,跟隨市 場變化不斷謀「新」。
三、戲曲的「雙創」要勇敢擁抱時代,跨界結合
1、《新龍門客棧》從網際網路短視頻「出圈」
「跨界」是文藝界老生常談的話題。《新龍門客棧》的爆火出圈並不是從線下演出開始的,反而是其在網際網路的影響力,轉化為了劇場演出的營收。
從營銷號提出「中國的寶冢劇團」一詞開始,有關於陳麗君等越劇演員在網際網路短視頻平台的搜索量、播放量極具增長。
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到,眾多戲劇院團與著名戲曲演員入駐抖音、B站、快手、視頻號 等短視頻平台,展開直播,發布短視頻。藉助短視頻平台大數據的計算,精準投送到相關 人群,並根據受眾「興趣」,從越劇到更多劇種,從陳麗君到李雲霄、李霄雯等一系列《新 龍門客棧》演員。
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以及演員展開的積極互動,《新龍門客棧》的宣傳工作不同於大多 數「創新」劇目,只通過劇院團官方帳號、相關戲院售票進行宣傳,成功達成了宣傳成本低, 宣傳範圍廣的宣傳效果,為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建立了基礎。
四、《新龍門客棧》爆火,對戲曲「雙創」發展方向引領作用的利與弊
1、《新龍門客棧》有效推動戲曲「破圈」,可借鑑性強
近年來,觀眾市場對「強體驗感」提出了新要求,「環境式」的觀演關係,乃至於台上台 下的互動,都使觀眾更有參與感,更貼近觀眾,滿足了市場需求。
針對演員的個人特色,進行針對性營銷和發展,有利於更好的展現戲曲創新的內容。
用戲曲的形式,展現觀眾喜聞樂見的故事,環環緊扣、節奏鮮明的故事內容符合當今觀眾 對於情感宣洩的需求,比傳統老戲的人物設定更加貼近觀眾的三觀和審美需求。
2、《新龍門客棧》的破圈模式,底層邏輯是粉絲經濟,可能對戲曲傳播起到負面影響
我們不難發現,在《新龍門客棧》的破圈過程中,確有出現「只追人,不愛戲」的現象, 飯圈經濟進入戲曲行業,不同於愛戲追角兒的粉絲經濟,可救戲曲與「創新難」的一時危難, 卻未必不會因為「偶像轉行,粉絲隨行」,造成戲曲行業的萬劫不復。
如何讓觀眾粉戲曲,而非粉劇目,愛角兒演的戲,而非單純的愛角兒,應當是戲曲「雙 創」再吸收《新龍門客棧》成功經驗的同時,都要考慮到的問題。這一點上,作者曾有幸與 BJ曲劇團團長諮詢,團長計劃將「角兒」與「粉絲經濟」分開進行。這種方法確實可行,但 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粉絲經濟」帶來的經濟與名譽的雙重滿足,必然會動搖成「角兒」的心 態,如何取捨一位演員適合何種營銷模式,也是戲曲在隨時代發展進行「雙創」的過程中, 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所在。
3、《新龍門客棧》的爆火與經濟收益,可能對戲曲從業人員造成的雙重心裡影響
4、《新龍門客棧》的「重劇情,不重思想」偏離戲曲本身的價值與意義
戲曲自古有「高台教化」的作用,無論是楊家將系列,對家國情懷的抒發,或者是才子 佳人的故事,對過去時代封建禮教、包辦婚姻的批判,與追求自由的「時代叛逆」先驅精神, 亦或是隨時代發展,不斷湧現的優秀戲曲作品。「精神」內核,一直是戲曲所追求和表現的 重要內容。作為文藝作品,戲曲追求限於時代,也先於時代的「精神」指引,在戲曲中探討 時代問題,與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大多數優秀戲曲作品一以貫之的。
《新龍門客棧》重劇情而不重思想,雖然符合觀眾對於舞台故事性的要求,但從長久來 看,難免損失戲曲的時代價值,使戲曲從「文藝」、「非遺傳承」淪為「娛樂工具」,偏離戲曲 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也意味著戲曲的「雙創」走向了市場導向的極端。
理性看待《新龍門客棧》的破圈,不以複製的姿態展開戲曲「雙創」的工作,取其運營模 式與市場導向的精華,同時要強調對戲曲本身價值與意義的重視,才能夠真正做好戲曲「雙 創」。
新時代以來,在「雙創」等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加持下,各行業積極通過跨界結合等創新模式,完成自身的「破圈」,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新龍門客棧》「破圈」的過程與隨之而來的經濟、文化等多層面的影響,成為2023年下半年在戲曲行業內,乃至於文藝範圍內討論的重要議題。
《新龍門客棧》的「破圈」讓戲曲從業人士看到了在青年群體獲得受眾的可能與希望,其『破圈』的模式也具有可研究性,部分運營模式也存在可複製性,但在嘗試「批量」複製成功的同時,思考《新龍門客棧》在戲曲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擁有怎樣的意義,為我們提供了怎樣的新思路,又帶來了怎樣的隱患,成為了我們青年戲曲從業人需要思考的又一課題。
本文通過作者對有關『新龍門客棧』的相關短視頻、演員、評論區的深入研究,從不同維度展開個人對於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破圈給「雙創」帶來的思考,淺析做好「雙創」的基礎,以及《新龍門客棧》創新模式的利與弊。
關鍵詞
戲曲跨界融合「雙創」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龍門客棧》守正創新
正文
一、戲曲應從守正與傳承的基礎上尋創新
1、戲曲「雙創」的前提是守好正
要堅持「守正創新」,「守正」為先、「創新」在後。正所謂『九層之台,起於累土』,戲曲想 要做好「雙創」,首先離不開傳承。無論是技藝還是精神,老一輩藝術家們有很多優點值得 當代戲曲從業者們學習。
越劇不同派別,唱腔各有特色,無論是融會貫通,還是專攻一家,基本功、傳統老戲都 是不可或缺的沉澱。
新戲可能紅極一時,但是在時間的沉澱與歷史的考驗中,未必能夠成為經典。吸引新觀 眾的同時,也絕對不能拋棄老觀眾,守好經典劇目的「本」,才能老樹生新芽,發展出符合 時代的新戲。
2、《新龍門客棧》的演員「爆火出圈」離不開良好的傳承做基礎
《新龍門客棧》的幾組演員,分別來自各地的專業越劇院團,基本功紮實,能夠演好傳 統劇目的同時,對新編戲進行了嘗試。
如《新龍門客棧》中飾演賈延的陳麗君,在杭州亞運會期間,為來訪使團表演《梁山伯 與祝英台(文旅融合版)》,並帶經典劇目出國門。
能演好新編戲,更能演好經典劇目。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些都是對於戲曲演員 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龍門客棧》幾組演員共同呈現給觀眾的認知。也是以陳麗君為代表 的一眾演員們「吸粉」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戲曲的創新離不開對於「歷史」的挖掘
1、《新龍門客棧》的環境式是創新,也是古今傳承
『戲從溫州來』的溫州越劇團在11月於正乙祠的講座中提到,「環境式」其實算不上是創 新,其實是對於宋代「勾欄瓦舍」的一種繼承與現代展現。
小劇場也好、沉浸式也罷,以及近年來戲台上反覆變化的規矩,我們不難看出,戲曲界 的「時尚」也是一個輪迴。戲曲從業者們不斷從前人手裡挖掘符合時代需求的內容,跟隨市 場變化不斷謀「新」。
三、戲曲的「雙創」要勇敢擁抱時代,跨界結合
1、《新龍門客棧》從網際網路短視頻「出圈」
「跨界」是文藝界老生常談的話題。《新龍門客棧》的爆火出圈並不是從線下演出開始的,反而是其在網際網路的影響力,轉化為了劇場演出的營收。
從營銷號提出「中國的寶冢劇團」一詞開始,有關於陳麗君等越劇演員在網際網路短視頻平台的搜索量、播放量極具增長。
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到,眾多戲劇院團與著名戲曲演員入駐抖音、B站、快手、視頻號 等短視頻平台,展開直播,發布短視頻。藉助短視頻平台大數據的計算,精準投送到相關 人群,並根據受眾「興趣」,從越劇到更多劇種,從陳麗君到李雲霄、李霄雯等一系列《新 龍門客棧》演員。
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以及演員展開的積極互動,《新龍門客棧》的宣傳工作不同於大多 數「創新」劇目,只通過劇院團官方帳號、相關戲院售票進行宣傳,成功達成了宣傳成本低, 宣傳範圍廣的宣傳效果,為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建立了基礎。
四、《新龍門客棧》爆火,對戲曲「雙創」發展方向引領作用的利與弊
1、《新龍門客棧》有效推動戲曲「破圈」,可借鑑性強
近年來,觀眾市場對「強體驗感」提出了新要求,「環境式」的觀演關係,乃至於台上台 下的互動,都使觀眾更有參與感,更貼近觀眾,滿足了市場需求。
針對演員的個人特色,進行針對性營銷和發展,有利於更好的展現戲曲創新的內容。
用戲曲的形式,展現觀眾喜聞樂見的故事,環環緊扣、節奏鮮明的故事內容符合當今觀眾 對於情感宣洩的需求,比傳統老戲的人物設定更加貼近觀眾的三觀和審美需求。
2、《新龍門客棧》的破圈模式,底層邏輯是粉絲經濟,可能對戲曲傳播起到負面影響
我們不難發現,在《新龍門客棧》的破圈過程中,確有出現「只追人,不愛戲」的現象, 飯圈經濟進入戲曲行業,不同於愛戲追角兒的粉絲經濟,可救戲曲與「創新難」的一時危難, 卻未必不會因為「偶像轉行,粉絲隨行」,造成戲曲行業的萬劫不復。
如何讓觀眾粉戲曲,而非粉劇目,愛角兒演的戲,而非單純的愛角兒,應當是戲曲「雙 創」再吸收《新龍門客棧》成功經驗的同時,都要考慮到的問題。這一點上,作者曾有幸與 BJ曲劇團團長諮詢,團長計劃將「角兒」與「粉絲經濟」分開進行。這種方法確實可行,但 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粉絲經濟」帶來的經濟與名譽的雙重滿足,必然會動搖成「角兒」的心 態,如何取捨一位演員適合何種營銷模式,也是戲曲在隨時代發展進行「雙創」的過程中, 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所在。
3、《新龍門客棧》的爆火與經濟收益,可能對戲曲從業人員造成的雙重心裡影響
4、《新龍門客棧》的「重劇情,不重思想」偏離戲曲本身的價值與意義
戲曲自古有「高台教化」的作用,無論是楊家將系列,對家國情懷的抒發,或者是才子 佳人的故事,對過去時代封建禮教、包辦婚姻的批判,與追求自由的「時代叛逆」先驅精神, 亦或是隨時代發展,不斷湧現的優秀戲曲作品。「精神」內核,一直是戲曲所追求和表現的 重要內容。作為文藝作品,戲曲追求限於時代,也先於時代的「精神」指引,在戲曲中探討 時代問題,與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大多數優秀戲曲作品一以貫之的。
《新龍門客棧》重劇情而不重思想,雖然符合觀眾對於舞台故事性的要求,但從長久來 看,難免損失戲曲的時代價值,使戲曲從「文藝」、「非遺傳承」淪為「娛樂工具」,偏離戲曲 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也意味著戲曲的「雙創」走向了市場導向的極端。
理性看待《新龍門客棧》的破圈,不以複製的姿態展開戲曲「雙創」的工作,取其運營模 式與市場導向的精華,同時要強調對戲曲本身價值與意義的重視,才能夠真正做好戲曲「雙 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