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嘉禾影視基地的規劃
第533章 嘉禾影視基地的規劃
時隔大半年再次來到嘉禾影視基地,感覺完全大變樣。
當初啟動儀式的時候,這個地方正在平整土地,而現在已經有不少建築了,放眼望去活脫脫一個大工地。
「張總,有哪些是已經建造好的?」
這次劉周來杭城就只是為了實地看看這邊的情況,所以非常的低調也沒通知杭城當局那邊,就只有他和張昭以及幾個集團相關部門的人。
張昭是具體負責嘉禾影視基地的,從選址開始到現在開始建造他一直都是親力親為,這裡的情況特也最為清楚。
劉周想要具體了解這邊的情況,當然得帶著他。
「目前已經建造完成的就只有兩個小攝影棚,其中一個已經改造成《華夏好聲音》的錄製場地,其他的都還在施工當中。」
「我看整個場地到處都在施工,各個建築都是一起建造的麼?」
「沒錯,為了趕時間再加上我們請的中字頭的建築公司來施工,他們有足夠的設別和人手,也有足夠的經驗不至於混亂。
所以就讓他們規劃好一起施工了,不然後年也很難全部完工。」
「時間太趕的話質量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劉總你放心,我專門從香江請了一個質檢團隊來監督各個工程的質量,質量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那就行。」劉周笑著說道,「難怪今年和明年都需要二十個億的投入,不過只要質量沒問題能夠早點完工的話,那也非常不錯,這樣的話我們很多部門也可以搬過來。」
等嘉禾影視基地徹底完工投入使用之後,嘉禾集團的嘉禾影視、嘉禾影業的製片部門和後期製作部門、嘉禾製作以及嘉禾特效工作室都將會搬遷過來。
當然像嘉禾影視、嘉禾影業的製片部門和嘉禾製作是具體幹活部門搬過來,決策機構還是放在京城的。
因為嘉禾影視基地完工之後,在這裡從立項、拍攝、後期製作、特效等等能夠一條龍完成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製作。
所以今後這裡也將會成為嘉禾的製作中心,與之相關的部門也都會搬到這邊來工作。
不過京城畢竟是內地的影視中心,除了嘉禾特效工作室是整體搬過去的之外,其他各個分公司的決策機構以及和其他非製作部門也還都留在京城。
這樣也一舉兩得,不僅能夠節約成本,徹底發揮嘉禾影視基地的功能,也能讓新浪大廈不那麼擁擠。
隨著新浪集團的發展,公司人員也越來越多,之前新浪大廈放進三家公司辦公剛剛好甚至還有點空的,但是現在已經有些擠了。
劉周去年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也安排自己旗下的周山資產管理公司再去購買一塊地皮,在建造一棟大樓。
經過近一年的選址以及協商談判,周山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和京城相關部門達成了交易,以六億五千萬左右的價格購買了一塊位於FT區近一萬平米的商業用地。
均價差不多六萬五一平,這個價格相較於新浪大廈腳下的地皮已經漲了五六倍了。
而且要知道新浪大廈可是位於朝陽區的亮馬河邊,三環內,旁邊不遠就是東交民巷,妥妥的京城核心城區。
雖然豐臺就在西城區邊上,但已經在五環邊上了,地理位置和新浪大廈完全沒有可比性,可想而知這兩年京城的地皮價格漲得多厲害。
新浪大廈的整體造價不過七八個億,但是現在你七八個億連腳下這塊地皮都買不到。
現在這棟二十八層的新浪大廈的整體價值最起碼三十個億,過幾年甚至價值百億也有可能。
而這就是地產行業的瘋狂,說實話想到這劉周都忍不住心動想要去投資房地產,太特麼賺錢了。
不過最後想想還是算了,房地產的錢是自己認知外的錢,現在行情好能夠賺錢,之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又還回去了。
現在這樣就挺好,建兩棟大樓就行了,因為這是自己需要的,大樓的價值上漲只是附帶的,算是時代的紅利。
FT區的這塊地皮將會再建造一棟二十八層的大廈,到時候嘉禾集團和周山文學將會搬過去,然後新浪大廈就完全給新浪集團使用,也讓這棟大廈名副其實。
當然FT區的這棟大廈產權也是屬於周山資產管理公司的,大廈建成之後也是租給兩家公司使用。
然後大廈的冠名權也同樣要交錢,到時候大概率應該是嘉禾集團會拿下,畢竟嘉禾集團那時應該也是一家千億市值的大型上市公司,嘉禾大廈一聽就有面。
周山資產管理公司可是劉周的私人公司,裡面的資產都是一些固定資產,他是準備傳家的。
新浪、嘉禾雖然也是自己掌控的公司,但畢竟不是完全屬於自己,公私肯定得分清楚。
劉周的私人飛機都是以嘉禾集團的名義購買的,然後指定給集團董事局主席也就是劉周自己使用。
他這樣做還算收斂一些,如果劉周不要臉一些自己私人購買飛機然後租給公司,在讓公司指定給自己用。
這樣的話就完全是讓公司來給自己養飛機,自己只要出購買飛機的錢,其他一分錢不用出,然後私人飛機隨便用。
甚至再不要臉一點,讓公司給自己擔保貸款去買飛機,定個多少年後還款,到時候再將飛機賣掉或者直接賣給公司。
那直接就是一分錢不出,白票好幾年的私人飛機的使用權,甚至賣給公司的話,還能繼續使用。
別覺得這很誇張,有人就是這樣做的。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公司實控人就是有這樣的權力,讓所有股民以及股東為他工作生活的各種花銷買單。
當然你得帶領著公司能夠盈利,能夠讓股東和股民賺到錢,不然你都把公司搞虧損了你還這樣做,人家能噴死你。
現在劉周將嘉禾集團經營地這麼好,他那樣做完全不會有人說什麼,而且他做的也不算太過分。
不過劉周這兩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國內,私人飛機用得比較少,所以有時候也會將飛機交給公司的幾個高管使用。
他們也知道飛機具體是怎麼回事,除非時間比較急,不然也不會向劉周借用私人飛機。
現在嘉禾集團的各個業務板塊應該已經都起了,各個部門也差不多穩定下來了,人員應該也不會增加太多。
而且嘉禾還有相當一部人搬遷到杭城的嘉禾影視基地,但是周山文學的規模這幾年應該會擴張。
尤其是B站的發展,現在他已經成為全網二次元的聚集地,名氣已經越來越大了,已經吸引了多家投資公司的注意力,上門想要投資的也有不少。
所以周山文學今後幾年也將會進入告高速發展期,人員肯定會越來越高。
這樣的話,到時候FT區的那棟大廈應該是剛剛好夠用。
如果有機會或者有需要的話,劉周也可以再去建造一棟周山大廈交給周山文學使用。
「張總,帶我去轉轉吧。」
「劉總,現在很多建築都還沒有完成,現在裡面就是個大工地也沒什麼好看的,我可以結合概念圖給你介紹一下嘉禾影視基地的分部情況。」
「好吧。」
劉周想想覺得也是,裡面到處是工地自己過去也影響人家工作,他也不需要去擺拍做表面工作。
更何況這個場地也太大了,總共二十平方公里,轉一圈可能都需要一天的時間。
隨後通過張昭的介紹,劉周也算是對嘉禾影視基地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二十平方公里的地皮還是挺大,不過其中一半的地方都將用於攝影棚和嘉禾辦公大樓的建造。
嘉禾影視基地規劃了十多個攝影棚,不僅有超大攝影棚,也有用於水下拍攝等等專業的攝影棚,每個攝影棚都非常先進,能夠同時滿足超過二十個劇組同時使用。
除了攝影棚外,建有兩棟十二層高的辦公大廈,除了嘉禾自己使用外,浙省光電在這邊也有一個辦事處,可以直接進行電影電視劇的立項備案甚至是審核。
以前這方面的權力都是屬於光電總菊的,就在去年上面正式出台了相關文件,為了促進國內影視行業的發展,將這部分權利下放只省級光電部門。
這樣做確實給劇組省了很多事,不用一股腦地往京城裡跑,極大提高了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製作效率。
嘉禾影視基地作為杭城打造影視文化名城的重點項目,當然有更多政策的傾斜。
不僅有相關稅收的優惠措施,同時也派出了浙省光電的辦事處,這樣真正實現了一條龍,就在基地內就能完成從項目立項到待放映的全部環節。
除了嘉禾影視基地,浙省光電的派發辦事處還有一個,就是在橫店。
橫店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影視城,已經徹底形成了規模效應,到後面全國各大影視城都虧損的時候,橫店還能盈利。
因為它不僅各個朝代或者年代的影視城比較齊全,同時相關配套也是最齊全的,所以很多劇組為了省事,幾乎都是前往橫店拍戲。
而嘉禾影視基地也不會和橫店產生衝突,畢竟前者是攝影棚搭景拍攝,而後者一般是用於實景拍攝。
甚至橫店的一些配套還能反哺一部分給嘉禾影視基地,畢竟橫店離杭城也不是很遠,最起碼像群演問題就能夠解決。
這兩棟大樓除了嘉禾自己用外,就只會出租給特效公司。
在嘉禾的計劃里,將會把嘉禾影視基地打造成國內的特效中心。
因為前來嘉禾影視基地拍攝的電影電視劇,大部分都會用到特效,不然也不需要在攝影棚搭景。
所以劉周將嘉禾特效工作室完全搬遷到了這裡,除此之外嘉禾也會邀請國內其他特效公司前來這裡。
讓這裡形成規模效應,不僅有利於彼此之間的交流,也能降低電影電視劇的特效製作成本。
現在國內的特效公司不多,實力最強的就是嘉禾特效工作室,遙遙領先於國內的同行,都已經開始去好萊塢搶飯吃了。
不過今後國內的特效市場挺大的,畢竟今後是古偶仙俠劇的天下,幾乎都要用到特效。
到時候肯定會冒出不少特效公司,如果嘉禾影視基地能夠形成規模效應的話,今後都不需要嘉禾去邀請他們應該也會過來。
那兩棟大廈的其中一棟就是給特效公司準備的,到時候場地如果不夠的話還可以再建,反正也預留了空間。
當然這辦公樓只能出租不能買賣,不然影視基地就不是一個影視項目,而是一個地產項目了。
除了攝影棚以外,另一半地方就比較雜了。
按照規劃,將會建造一家四星級酒店和一家三星級酒店,這是方便過來這裡拍戲的劇組住宿的。
除此之外,也還有將建造一個中小型的影視城,其中包括各個朝代的特色建築、街道以及園林,還有一個小型的民國城。
像那種大型的王朝宮殿就沒建造了,畢竟不遠的橫店就有一比一復原的各個朝代的宮殿。
嘉禾影視基地內的這個影視城最主要是為了解決劇組基本的拍攝需求,不然劇組因為一點景就轉場比較麻煩。
除了影視城外,還將建造一座十二層的辦公樓,這棟樓是專門出租給其他影視公司當辦事處的。
這棟辦公樓面對的客戶主要還是那些大影視公司,因為他們的項目比較多,說不定將會長期呆在這。
有一個辦事處也能方便很多,像唐人劇組幾乎都是待在橫店,所以他們在橫店就有一座白樓,在圈內非常出名。
其實除了唐人,像華藝、光線還有博納在橫店都有辦事處,不過不像唐人那樣直接建一棟四層小樓。
然後還建造了一條美食街,是解決劇組人員打牙祭的,雖然劇組會提供盒飯,酒店也有餐廳,但小吃街絕對會受歡迎。
最後還有一個區域就是群演管理以及其他像服裝、化妝、道具、設備租賃等配套管理部門的辦公地點。
整體規劃下來井井有條,因為地方足夠大也不會顯得很擁擠,甚至綠化也做得不錯,畢竟旅遊收入也是一大利潤來源。
(本章完)
時隔大半年再次來到嘉禾影視基地,感覺完全大變樣。
當初啟動儀式的時候,這個地方正在平整土地,而現在已經有不少建築了,放眼望去活脫脫一個大工地。
「張總,有哪些是已經建造好的?」
這次劉周來杭城就只是為了實地看看這邊的情況,所以非常的低調也沒通知杭城當局那邊,就只有他和張昭以及幾個集團相關部門的人。
張昭是具體負責嘉禾影視基地的,從選址開始到現在開始建造他一直都是親力親為,這裡的情況特也最為清楚。
劉周想要具體了解這邊的情況,當然得帶著他。
「目前已經建造完成的就只有兩個小攝影棚,其中一個已經改造成《華夏好聲音》的錄製場地,其他的都還在施工當中。」
「我看整個場地到處都在施工,各個建築都是一起建造的麼?」
「沒錯,為了趕時間再加上我們請的中字頭的建築公司來施工,他們有足夠的設別和人手,也有足夠的經驗不至於混亂。
所以就讓他們規劃好一起施工了,不然後年也很難全部完工。」
「時間太趕的話質量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劉總你放心,我專門從香江請了一個質檢團隊來監督各個工程的質量,質量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那就行。」劉周笑著說道,「難怪今年和明年都需要二十個億的投入,不過只要質量沒問題能夠早點完工的話,那也非常不錯,這樣的話我們很多部門也可以搬過來。」
等嘉禾影視基地徹底完工投入使用之後,嘉禾集團的嘉禾影視、嘉禾影業的製片部門和後期製作部門、嘉禾製作以及嘉禾特效工作室都將會搬遷過來。
當然像嘉禾影視、嘉禾影業的製片部門和嘉禾製作是具體幹活部門搬過來,決策機構還是放在京城的。
因為嘉禾影視基地完工之後,在這裡從立項、拍攝、後期製作、特效等等能夠一條龍完成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製作。
所以今後這裡也將會成為嘉禾的製作中心,與之相關的部門也都會搬到這邊來工作。
不過京城畢竟是內地的影視中心,除了嘉禾特效工作室是整體搬過去的之外,其他各個分公司的決策機構以及和其他非製作部門也還都留在京城。
這樣也一舉兩得,不僅能夠節約成本,徹底發揮嘉禾影視基地的功能,也能讓新浪大廈不那麼擁擠。
隨著新浪集團的發展,公司人員也越來越多,之前新浪大廈放進三家公司辦公剛剛好甚至還有點空的,但是現在已經有些擠了。
劉周去年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也安排自己旗下的周山資產管理公司再去購買一塊地皮,在建造一棟大樓。
經過近一年的選址以及協商談判,周山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和京城相關部門達成了交易,以六億五千萬左右的價格購買了一塊位於FT區近一萬平米的商業用地。
均價差不多六萬五一平,這個價格相較於新浪大廈腳下的地皮已經漲了五六倍了。
而且要知道新浪大廈可是位於朝陽區的亮馬河邊,三環內,旁邊不遠就是東交民巷,妥妥的京城核心城區。
雖然豐臺就在西城區邊上,但已經在五環邊上了,地理位置和新浪大廈完全沒有可比性,可想而知這兩年京城的地皮價格漲得多厲害。
新浪大廈的整體造價不過七八個億,但是現在你七八個億連腳下這塊地皮都買不到。
現在這棟二十八層的新浪大廈的整體價值最起碼三十個億,過幾年甚至價值百億也有可能。
而這就是地產行業的瘋狂,說實話想到這劉周都忍不住心動想要去投資房地產,太特麼賺錢了。
不過最後想想還是算了,房地產的錢是自己認知外的錢,現在行情好能夠賺錢,之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又還回去了。
現在這樣就挺好,建兩棟大樓就行了,因為這是自己需要的,大樓的價值上漲只是附帶的,算是時代的紅利。
FT區的這塊地皮將會再建造一棟二十八層的大廈,到時候嘉禾集團和周山文學將會搬過去,然後新浪大廈就完全給新浪集團使用,也讓這棟大廈名副其實。
當然FT區的這棟大廈產權也是屬於周山資產管理公司的,大廈建成之後也是租給兩家公司使用。
然後大廈的冠名權也同樣要交錢,到時候大概率應該是嘉禾集團會拿下,畢竟嘉禾集團那時應該也是一家千億市值的大型上市公司,嘉禾大廈一聽就有面。
周山資產管理公司可是劉周的私人公司,裡面的資產都是一些固定資產,他是準備傳家的。
新浪、嘉禾雖然也是自己掌控的公司,但畢竟不是完全屬於自己,公私肯定得分清楚。
劉周的私人飛機都是以嘉禾集團的名義購買的,然後指定給集團董事局主席也就是劉周自己使用。
他這樣做還算收斂一些,如果劉周不要臉一些自己私人購買飛機然後租給公司,在讓公司指定給自己用。
這樣的話就完全是讓公司來給自己養飛機,自己只要出購買飛機的錢,其他一分錢不用出,然後私人飛機隨便用。
甚至再不要臉一點,讓公司給自己擔保貸款去買飛機,定個多少年後還款,到時候再將飛機賣掉或者直接賣給公司。
那直接就是一分錢不出,白票好幾年的私人飛機的使用權,甚至賣給公司的話,還能繼續使用。
別覺得這很誇張,有人就是這樣做的。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公司實控人就是有這樣的權力,讓所有股民以及股東為他工作生活的各種花銷買單。
當然你得帶領著公司能夠盈利,能夠讓股東和股民賺到錢,不然你都把公司搞虧損了你還這樣做,人家能噴死你。
現在劉周將嘉禾集團經營地這麼好,他那樣做完全不會有人說什麼,而且他做的也不算太過分。
不過劉周這兩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國內,私人飛機用得比較少,所以有時候也會將飛機交給公司的幾個高管使用。
他們也知道飛機具體是怎麼回事,除非時間比較急,不然也不會向劉周借用私人飛機。
現在嘉禾集團的各個業務板塊應該已經都起了,各個部門也差不多穩定下來了,人員應該也不會增加太多。
而且嘉禾還有相當一部人搬遷到杭城的嘉禾影視基地,但是周山文學的規模這幾年應該會擴張。
尤其是B站的發展,現在他已經成為全網二次元的聚集地,名氣已經越來越大了,已經吸引了多家投資公司的注意力,上門想要投資的也有不少。
所以周山文學今後幾年也將會進入告高速發展期,人員肯定會越來越高。
這樣的話,到時候FT區的那棟大廈應該是剛剛好夠用。
如果有機會或者有需要的話,劉周也可以再去建造一棟周山大廈交給周山文學使用。
「張總,帶我去轉轉吧。」
「劉總,現在很多建築都還沒有完成,現在裡面就是個大工地也沒什麼好看的,我可以結合概念圖給你介紹一下嘉禾影視基地的分部情況。」
「好吧。」
劉周想想覺得也是,裡面到處是工地自己過去也影響人家工作,他也不需要去擺拍做表面工作。
更何況這個場地也太大了,總共二十平方公里,轉一圈可能都需要一天的時間。
隨後通過張昭的介紹,劉周也算是對嘉禾影視基地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二十平方公里的地皮還是挺大,不過其中一半的地方都將用於攝影棚和嘉禾辦公大樓的建造。
嘉禾影視基地規劃了十多個攝影棚,不僅有超大攝影棚,也有用於水下拍攝等等專業的攝影棚,每個攝影棚都非常先進,能夠同時滿足超過二十個劇組同時使用。
除了攝影棚外,建有兩棟十二層高的辦公大廈,除了嘉禾自己使用外,浙省光電在這邊也有一個辦事處,可以直接進行電影電視劇的立項備案甚至是審核。
以前這方面的權力都是屬於光電總菊的,就在去年上面正式出台了相關文件,為了促進國內影視行業的發展,將這部分權利下放只省級光電部門。
這樣做確實給劇組省了很多事,不用一股腦地往京城裡跑,極大提高了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製作效率。
嘉禾影視基地作為杭城打造影視文化名城的重點項目,當然有更多政策的傾斜。
不僅有相關稅收的優惠措施,同時也派出了浙省光電的辦事處,這樣真正實現了一條龍,就在基地內就能完成從項目立項到待放映的全部環節。
除了嘉禾影視基地,浙省光電的派發辦事處還有一個,就是在橫店。
橫店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影視城,已經徹底形成了規模效應,到後面全國各大影視城都虧損的時候,橫店還能盈利。
因為它不僅各個朝代或者年代的影視城比較齊全,同時相關配套也是最齊全的,所以很多劇組為了省事,幾乎都是前往橫店拍戲。
而嘉禾影視基地也不會和橫店產生衝突,畢竟前者是攝影棚搭景拍攝,而後者一般是用於實景拍攝。
甚至橫店的一些配套還能反哺一部分給嘉禾影視基地,畢竟橫店離杭城也不是很遠,最起碼像群演問題就能夠解決。
這兩棟大樓除了嘉禾自己用外,就只會出租給特效公司。
在嘉禾的計劃里,將會把嘉禾影視基地打造成國內的特效中心。
因為前來嘉禾影視基地拍攝的電影電視劇,大部分都會用到特效,不然也不需要在攝影棚搭景。
所以劉周將嘉禾特效工作室完全搬遷到了這裡,除此之外嘉禾也會邀請國內其他特效公司前來這裡。
讓這裡形成規模效應,不僅有利於彼此之間的交流,也能降低電影電視劇的特效製作成本。
現在國內的特效公司不多,實力最強的就是嘉禾特效工作室,遙遙領先於國內的同行,都已經開始去好萊塢搶飯吃了。
不過今後國內的特效市場挺大的,畢竟今後是古偶仙俠劇的天下,幾乎都要用到特效。
到時候肯定會冒出不少特效公司,如果嘉禾影視基地能夠形成規模效應的話,今後都不需要嘉禾去邀請他們應該也會過來。
那兩棟大廈的其中一棟就是給特效公司準備的,到時候場地如果不夠的話還可以再建,反正也預留了空間。
當然這辦公樓只能出租不能買賣,不然影視基地就不是一個影視項目,而是一個地產項目了。
除了攝影棚以外,另一半地方就比較雜了。
按照規劃,將會建造一家四星級酒店和一家三星級酒店,這是方便過來這裡拍戲的劇組住宿的。
除此之外,也還有將建造一個中小型的影視城,其中包括各個朝代的特色建築、街道以及園林,還有一個小型的民國城。
像那種大型的王朝宮殿就沒建造了,畢竟不遠的橫店就有一比一復原的各個朝代的宮殿。
嘉禾影視基地內的這個影視城最主要是為了解決劇組基本的拍攝需求,不然劇組因為一點景就轉場比較麻煩。
除了影視城外,還將建造一座十二層的辦公樓,這棟樓是專門出租給其他影視公司當辦事處的。
這棟辦公樓面對的客戶主要還是那些大影視公司,因為他們的項目比較多,說不定將會長期呆在這。
有一個辦事處也能方便很多,像唐人劇組幾乎都是待在橫店,所以他們在橫店就有一座白樓,在圈內非常出名。
其實除了唐人,像華藝、光線還有博納在橫店都有辦事處,不過不像唐人那樣直接建一棟四層小樓。
然後還建造了一條美食街,是解決劇組人員打牙祭的,雖然劇組會提供盒飯,酒店也有餐廳,但小吃街絕對會受歡迎。
最後還有一個區域就是群演管理以及其他像服裝、化妝、道具、設備租賃等配套管理部門的辦公地點。
整體規劃下來井井有條,因為地方足夠大也不會顯得很擁擠,甚至綠化也做得不錯,畢竟旅遊收入也是一大利潤來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