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沖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34章 沖獎

  如果真按照規劃建成,那嘉禾影視基地今後不說其他,單是物業租賃就是一大筆收入。

  像那些辦公大樓、美食街商鋪到時候都會租出去,然後兩座酒店劉周也考慮是自己經營還是租給其他專業的酒店企業。

  不過這畢竟只是三星級和四星級的酒店,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不像五星級酒店那樣需要非常專業的團隊,自己挖來管理團隊去經營應該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攝影棚的使用費用也是一項收入來源。

  說起來嘉禾影視基地最主要的收入本應該就是攝影棚的使用費的,攝影棚不同於影視城,很多影視城為了吸引劇組是免費給劇組使用的。

  像橫店就是如此,所有影視城對前來拍戲的劇組都是免費的,他們的收入主要是旅遊收入以及其他衍生收入。

  過來拍戲的劇組多了人就多了,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橫店賺錢的渠道,還有群演、服化道的租賃等等,也是一大筆收入。

  所以劉周給嘉禾影視基地規劃的種種,要想實現的前提就是有足夠多的人,也就是有足夠的劇組前來這裡拍戲,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想要吸引到劇組過來拍戲,最好的辦法其實也是不僅基地內的影視城免費,就算是那些先進的攝影棚也同樣對那些劇組免費。

  但攝影棚不像影視城建好之後都不需要怎麼打理,它是劇組每用一次都需要重新復原,因為劇組在攝影棚拍攝都是需要搭景的,而且相關設施也需要經常維護。

  因此攝影棚是不可能免費的,各個製片廠旗下的攝影棚也都是要收錢的。

  而且嘉禾影視基地內建造的攝影棚都非常的先進,如果都免費給劇組使用,維護費用太大了。

  在劉周的計劃里,嘉禾影視基地也像橫店那樣通過周邊來賺錢,攝影棚只要收取的費用能夠維持住不虧本就行。

  當然僅僅依靠降低攝影棚使用費肯定是不夠的,基地最吸引劇組前來的還是浙省方面政策的傾瀉以及能夠一條龍完成影視項目的便利。

  可能前期很難形成規模效應,但是別忘了嘉禾影視基地可不僅僅只是一座單一的影視基地,其背後還有一家影視巨頭。

  前期就算是嘉禾集團的自己的項目,就能夠給帶來一定的人流量。

  而且嘉禾集團每年參投的項目也有不少,安排幾個過來也沒什麼問題。

  更何況基地內的幾個大攝影棚和專業攝影棚非常方便拍攝大片,又有嘉禾特效工作室這家國內第一特效公司坐鎮。

  如果其他公司想要省錢的話,將大片放到這邊來拍攝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與此同時,劉周也計劃邀請一些好萊塢劇組前來這裡拍戲,不過好萊塢劇組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要想他們過來肯定得有利可圖。

  想在全球各地都在吸引好萊塢劇組尤其是大片劇組前來拍戲,他們的自由度比較高,會給予退稅政策,尤其是德國和紐西蘭,退稅比例很高。

  國內對此是沒有退稅政策的,但是這邊人工和消費比較便宜,攝影棚也比較先進費用還便宜,這對好萊塢劇組也算是有些許吸引力。

  要想吸引到很多好萊塢大劇組前來應該不太現實,但想來是能夠成為一些好萊塢劇組的優良選擇的。

  到時候劉周甚至準備安排頂峰娛樂的幾個項目前來這邊拍攝,也算是照顧自家生意。

  如果有好萊塢劇組前來這邊拍戲,對於影視基地的宣傳也是一大利好,現在國內對於好萊塢就是如此推崇,只要沾上好萊塢似乎就變得比較高級。

  劉周雖然對此嗤之以鼻,但是這也不是他能改變的,目前國內氛圍就是如此。

  他也不是迂腐之人,既然無法改變那也順勢而為,過個幾年好萊塢的濾鏡自然會被打破。

  其實在劉周心裡,對於嘉禾影視基地賺多賺少不是太在意,甚至不賺錢也行,只要保持收支平衡他也不會多說什麼。

  後世國內的影視城除了橫店幾乎都在虧損,嘉禾影視基地雖然和影視城有區別,但要想盈利也不是那麼容易。

  不過影視基地坐落於杭城,離橫店不遠也算是可以彼此互補,同時背後也有嘉禾集團全力支持,虧損應該也不至於。

  對於嘉禾來說,賺錢還在其次,最重要的還是深化整個集團的行業影響力。

  橫店影視城背後的徐老闆,圈內哪個人敢輕視於他?


  人家坐擁橫店,不僅成為影視行業的一方大佬,而且還進入影視行業上下游,上成立影視公司介入製片領域,下布局院線產業。

  後面形成的橫店影視集團也是圈內的一大山頭,因為位於浙省,和阿狸影業關係非常密切。

  嘉禾倒不至於要通過影視基地來擴散影響力,嘉禾目前本身就是一方巨頭。

  影視基地對於嘉禾最重要的作用還是徹底完善嘉禾集團的影視生態,讓集團內的各個業務板塊再配合新浪的相關業務形成閉環。

  最後再把主題樂園搞好,那就真正算是完美了。

  劉周在杭城待了三天,雖然基地內的各項建築都還在建造當中,但他還是花了三天時間去了解。

  三月三日,劉周和張昭等人一起返回京城。

  飛機上,劉周對張昭說道:

  「張總,雖然影視基地還沒建好,但我覺得嘉禾主題樂園也要開始籌備起來了,這方面的投資不會比影視基地小,前期籌備可能也需要兩三年。」

  「好的,我看萬噠最近幾年在搞主題樂園項目,到時候我去考察考察,畢竟這一塊我們也沒什麼經驗。」

  「不要,就算要考察也不要去萬噠,他們的主題樂園可不是和影視配套的,而是和旅遊配套的,也就是因為這兩年他們在影視產業發力了才添加了一些影視元素。

  而且真正說起來他們這其實搞的是地產項目,我們的主題樂園可是以影視為主題,是影視產業的延生。

  所以你就算要去考察也應該去考察迪士尼或者環球影城,最好還是環球影城,迪士尼有太多在全球範圍內都有影響力的版權,今後應該沒有哪家公司能夠複製迪士尼的成功。

  我們嘉禾主題樂園的理想學習目標應該是環球影城,而且這也需要集整個集團之力去打造。」

  「劉總,這樣的話我們也得需要多開發有影響力的影視版權。」

  「沒錯,《鬼吹燈》就是重點了,它是我們擁有的為數不多的能夠入駐主題樂園的版權。」

  說到這張昭嘆了口氣道:

  「《火星救援》有點可惜了,如果將火星基地放到主題樂園應該是非常不錯的,現在火星基地在敦煌,嚴重影響了它的吸引力。」

  聽到張昭這話,劉周也不由嘆氣道:

  「沒辦法,當時也沒有太好的選擇,敦煌的火星基地本來就是以建造的拍攝場地改建的,不過從這兩年開始,西北游已經漸漸火熱起來,到時候情況會更好一些。

  而且我覺得到時候也可以在影視樂園內重新打造一個火星基地,雖然少了些許噱頭,但應該也能吸引到不少遊客。」

  《火星救援》作為國內第一部科幻大片,再加上當時上映的時候又是蹭了神七發射的熱度,所以這部電影在國內的影響力極大。

  為了更加真實地還原火星地貌,劉周在敦煌選擇的拍攝場地上投入良多,也花了不少心思。

  所以為了利益最大化,也將當初的拍攝場地改建成了火星基地,讓其成為了一個火星主題的遊樂園。

  火星基地剛營業的時候,因為電影的原因遊客還是挺多的。

  不過劉周還是低估了地理位置的影響力,當電影熱度漸漸平息之後,火星基地就漸漸有點冷清了。

  劉周本以為火星基地位於敦煌這個西北著名旅遊城市可以吸引不少遊客,但現在敦煌都很少遊客過來。

  這幾年國內旅遊市場漸漸繁榮起來了,但是遊客的選擇更多的還是國內一些著名的經典和大城市。

  西北這邊的旅遊熱潮還沒那麼快興盛起來。

  所以一陣熱度過去之後,火星基地就冷清下來了,去年還出現了虧損。

  如果將之放在沿海城市的話,憑藉《火星救援》的熱度和新穎的娛樂設施,火星基地肯定也能火起來的。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這幾年火星基地在西北旅遊景點中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

  不同於敦煌的歷史文化,火星基地的火星和太空主題可謂風格迥異,在西北景點中算是極具特色。

  現在西北旅遊熱已經開始熱起來了,今後火星基地應該也可以扭虧為盈,但大概賺不了多少錢。

  本可以賺大錢的項目因為在大西北而只能小賺,確實有些可惜。

  現在火星基地已經有些影響力了,將之搬遷到沿海地區也不太現實,而且已經錯失剛開始的第一波熱度了,也錯過了最好擴大影響力的機會。


  但等到嘉禾影視樂園開始建造的時候,可以再搞一個火星主題,將火星基地複製過來,面積可以不用這麼大,將那邊的設施和玩法搬過來就行了。

  到時候有其他有熱度主題的帶動,憑藉火星主題特色應該也能吸引到一些遊客,《火星救援》的影響力還是有一些的。

  「那等沒那麼忙的時候,年中其去一趟北美,具體看看環球影城是怎麼運營的。」

  「到時候提前讓愛德華茲聯繫一下環球,對於考察的請求他們應該不會拒絕。」

  「好的劉總。」張昭腦海中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不由說道:「華納的人前兩天聯繫我們,說是要和我們談合作,而且希望你能夠出席。」

  「那應該是之前和他們達成的口頭協議,我答應和華納一起合作拍一部電影,之前因為拍攝《星際穿越》和《唐山大地震》給耽誤了。

  既然他們現在找過來了那就和他們確定時間吧,到時候通知我就行,本來我也準備下個月前往好萊塢和他們商談這件事情。」

  這次和華納的合作確實早就說好的,他也準備用這部電影嘗試衝擊一下奧斯卡。

  之前頂峰娛樂成功運作了《拆彈部隊》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也算是有些沖奧心得了。

  這次在加上華納,要想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比較困難也需要點運氣,但是提名應該沒問題的。

  就算是拿到最佳導提名,應該也能引起一定的轟動,對於劉周導演的職業來說,也算是一個加分項。

  劉周不奢求第一次沖奧就能拿獎,畢竟他是個華夏人,就算拍的是好萊塢電影也會被好萊塢電影人戴著有色眼鏡來回審視。

  不過多來兩次然後運作好就沒問題了,南韓電影人可是鋪墊了一二十年。

  劉周最希望的還是希望能夠帶著一部華語電影去沖獎,如果能夠成功的話,就算老謀子在歐洲三大拿到再多獎項,在歷史地位上他也很難再壓自己一頭了。

  畢竟當初陳詩人憑藉一座金棕櫚就能夠和榮譽等身的老謀子平起平坐,甚至隱隱還要壓他一頭。

  現在劉周的地位其實已經和老謀子的差不多了,但是因為他海外獲獎比較少,再加上老謀子還導演了京城奧運會開幕式這一轟動世界的盛會。

  更不要說他的資歷比老謀子低多了,就算他在票房上獨領風騷,又將國內硬核科幻電影給帶起來了,但大家還是覺得他相比於老謀子稍微遜色一點。

  雖說這方面的榮譽對於劉周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但是他確實挺看重導演這一身份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既然成為了一個導演,他也希望能夠取得一定的成績和榮譽。

  現在國內的所有導演,公認的首推他和老謀子,既然如此劉周當然想要去爭一下這個歷史第一。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依靠在歐洲多拿幾個獎項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而且比數量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要想真正讓人信服,還是要比質量,而最有分量的獎項無疑就是奧斯卡。

  今後劉周的中心也將會更多放在沖獎上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