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考察
第532章 考察
嘉禾集團內部對於《鬼吹燈》有著一系列的計劃,而其第一部改編電影則是至關重要的一部。
因為這關係著後續計劃能不能展開的問題。
如果《鬼吹燈》的第一部改編電影撲街了,就算是這本書賣得再好也沒用,只能止步於此了。
所以劉周和嘉禾對於《尋龍訣》的重視程度比之《畫皮2》更甚,後者幾乎就是一錘子買賣了,而前者則關乎著後續幾十個億的價值。
因此對於徐可自動請纓想要擔任這部電影的導演,劉周是求之不得。
原時空雖然烏爾善將《尋龍訣》拍得挺不錯的,拿下了十多億的票房,口碑也挺不錯的,算是給《鬼吹燈》系列的電影改編開了個好頭。
不過後來因為版權的爭議問題,本以為《尋龍訣》是開始沒想到確實巔峰,後面特麼全拍成網大了。
但現在的烏爾善還沒經過《畫皮2》的洗禮,劉周可不敢將《尋龍訣》交給他,就算是他已經有了拍攝《畫皮2》的經驗,劉周也不太放心。
相較於烏爾善,還是徐可更讓人放心一些,畢竟這可是關乎幾十個億的大買賣。
劉周覺得就算原時空如果《尋龍訣》的出品方知道《鬼吹燈》系列的價值,肯定也不太敢將《尋龍訣》的導演交給烏爾善。
他們不像劉周那樣擁有這幾年的上帝視角,所以他們製作《尋龍訣》肯定就是將其當做一部小說改編電影來看待。
雖然也挺重視的,請來了當時內地的頂級男星陳昆、黃博還有舒其,但肯定是抱著一種嘗試的心態。
而不是像嘉禾那樣,電影還沒立項,後面圍繞《鬼吹燈》就已經制定了一系列計劃了。
所以對於《尋龍訣》,劉周和嘉禾都是不容有失的,烏爾善雖然也挺有才華的,但是徐可還是更讓人放心。
不僅如此,為了保證《尋龍訣》的萬無一失,除了導演徐可外,嘉禾影業總裁陳果富也將會擔任這部電影的製片人。
自從升職擔任嘉禾影業總裁以來,陳果富已經不會再親自擔任某一部電影的製片人了,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公司的管理上,最多就是在一些重點項目上掛個總製片人的名,具體事情他是不管的。
而這次陳果富再次親臨一線,具體參與一部電影的籌備和拍攝,可想而知他對《尋龍訣》的重視,畢竟作為集團的最高管理層之一,他是非常清楚這部電影的價值的。
由陳果富加徐可的組合,再加上劉葉、劉藝菲和黃博的主演陣容,配置直接拉滿。
甚至劉周都曾考慮過自己親自上陣來擔任《尋龍訣》的導演,但是考慮到自己有其他的安排,而且對於這種帶有點古典魔幻色彩的電影,他未必就比徐可做地更好。
所以他才沒有強行上,就算他很多粉絲都希望他來執導,他還是沒有將導演的位置交給了徐可。
不過雖然他沒去擔任導演,但劇本是他親自操刀的。
對於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最忌諱的就是魔改劇情、魔改人設以及情節注水。
水劇情這一點更多的是出現在改編電視劇中,電影倒很少,畢竟一部電影最多就兩個小時,劇情根本沒時間去水。
電影改編反而要擔心的是在短短兩個小時內塞進去太多內容,這樣到時候會弄得整部電影很亂。
但魔改劇情和魔改人設就經常發生了,後世網文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浪潮興起的時候,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
鬥氣化馬這樣的情節土豆自己看了也很無語。
不過沒辦法,改編電視劇他根本參與不進去,所以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斗破蒼穹》的真人電視劇被群嘲。
劉周也擔心《鬼吹燈》的劇本其他人來改編的話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儘管最後他會審核,但省得麻煩還不如自己親自來撰寫劇本。
現在《尋龍訣》已經正式立項,陳果富開啟了籌備工作,徐可在拍攝《龍門飛甲》之餘也會兼顧這邊。
《龍門飛甲》還有一個多月就能殺青了,這部電影更重要的還是後期製作,到時候徐可會立馬加入到《尋龍訣》這個項目。
按照大致的規劃,《尋龍訣》將會在七月份開機,拍攝時間大概在三個月左右。
《尋龍訣》殺青之後時間也剛好來到十月份,《龍門飛甲》也正好進入大規模宣傳時期,電影今年賀歲檔就要上映了。
而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尋龍訣》將會在明年的暑期檔上映,而《畫皮2》則應該會定檔明年的國慶檔。
除了這兩部備受矚目的電影,另一部公布的港片《寒戰》同樣也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現在港片雖然沒落了,但是偶爾也還是能夠湧現出一兩部比較優質的電影的。
尤其是嘉禾出品的港片更是如此,劉周拍攝的《新世界》就不說了,後面的《門徒》、《竊聽風雲》還有《葉問》都是票房口碑佳作。
而這些電影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嘉禾都比較重視,給予的資源都遠超一般的港片。
後面也都證明,這些電影都沒有讓人失望。
現在《寒戰》無疑也是嘉禾比較重視的香江電影,甚至在開拍前就已經開始造勢了,更是將其和《畫皮2》和《尋龍訣》這兩部大熱影片放在一起。
出於對於嘉禾的信任,也讓不少人都《寒戰》也期待起來,特別是一些港片愛好者更是如此,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優質的港片實在太少了。
沒電影看的時候,他們一直在重溫以前的香江電影,但是這麼久了,《英雄本色》都已經看了七八遍了。
相對於《畫皮2》和《尋龍訣》將演員陣容都已經確定好了,《寒戰》目前僅僅只是立項了而已。
不過港片的籌備和拍攝一般都很快,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效,所以製作完成的時間比前兩部快多了。
劉周可不會讓《寒戰》像原時空那樣為了噱頭去轉制3D,以3D電影的名義去宣傳。
說實話,當時的製片方不知道是不是真覺得觀眾像傻子一樣很好騙,像《寒戰》這樣的警匪電影3D效果幾乎沒有,稍微對3D有些了解的都不會去看3D版的《寒戰》。
所以《寒戰》也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將電影拍好就行,這部電影的質量委實不錯,算是新世紀之後難得的優質電影。
演員應該還是會邀請梁佳輝和郭天王,他們兩人的演繹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是兩人爭執的那個鏡頭,算是《無間道》之後為數不多的經典鏡頭。
不過這部電影劉周就不怎麼關心了,雖然是嘉禾比較重視的項目,但是還達不到他關心的程度。
而就在外界因為嘉禾的相關項目議論紛紛的時候,嘉禾的幾位高層在那次會議之後一直處於忙碌之中,就算是劉周也不例外。
會後的半個多月他一直坐鎮新浪大廈,處理著新浪集團和嘉禾集團的相關事務,以及親自深入了解兩家公司具體的情況。
不是說開了一次會,從各個分公司的總經理口中了解了一些情況就萬事大吉了。
那了解的只是結果,公司的具體經營情況、詳細的發展規劃都是需要花時間去了解的。
除了嘉禾集團外,新浪集團同樣也召開了一次類似的高層會議。
劉周最近兩年不僅沒多少時間去關注嘉禾集團,新浪集團也差不多。
不過新浪集團稍微更好一點的就是它已經上市很多年了,公司整體比較穩定。
而且在劉周執掌新浪集團之後,早就已經確定了公司的主營業務,之後只需要按照計劃經營即可。
並且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觸角,劉周早在兩年前就在年度會議上做了安排,就是按照後世某音上的路子走。
今日頭條這個應用已經開發完成了目前正在最後的檢測,預計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正式上線。
除此之外,像新浪微博、新浪視頻以及酷狗音樂等移動端的應用早已經開發完成,安裝量都已經有不少了。
所以新浪集團目前也沒什麼大事,各個部門都在按照規劃深化各自的業務。
而且在新浪集團有鍾儷芳這個劉周的心腹坐鎮,作為高級副總裁,掌管著新浪集團的、行政財務、人事以及法務。
雖然不涉及具體業務,但她也是新浪集團當之無愧的的第三人,僅次於董事長劉周和總裁曹國韋。
在去年底,王岩正式卸任新浪總裁職務,然後由曹國韋接任。
本來王岩在2005年就會被段勇基給踢走的,但因為劉周橫插了一腳拿下了新浪。
作為對王岩支持他的回報,也為了安撫人心,劉周留住了王岩然後讓他一直擔任新浪總裁至去年底。
王岩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在他的管理下,新浪集團將劉周安排下去的規劃完成地很好。
當了五年的新浪總裁似乎也讓他有些厭倦了,同時劉周也覺得他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嗅覺沒那麼靈敏。
所以似乎在雙方都有意的情況下,王岩也向劉周遞交了辭呈。
劉周也沒有搞什麼挽留的把戲,彼此有些心照不宣,所以他直接批准了。
其實對於王岩來說,來新浪集團任職只是他自己對於人生的一種嘗試。
他出身名門,小時候都是和錢.老生活在一個大院的,所以他的選擇有很多。
在新浪待了這麼久,也沒有發生中途被人掃地出門的丟臉事件,再加上他覺得在擔任新浪總裁期間,成績也算是不錯的。
所以讓他感覺繼續待在新浪有些乏味了,沒有多少挑戰性。
而對於王岩想要離開的意向,說實話劉周是鬆了口氣的。
他的能力確實不錯,但是劉周感覺卻是守成有與而開拓不足。
後面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競爭將會非常激烈,新浪走某音的道路,將會和企鵝集團進行全面的競爭。
企鵝可是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三座大山之一,真正的龐然大物,新浪集團的實力雖然也不差,但是和企鵝集團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要帶領新浪集團和企鵝集團展開競爭,劉周真擔心王岩可能頂不住。
所以與其等到那時候不得不換掉他,他現在主動想辭職對彼此之間都保留了一份體面和香火情。
相對來說他的繼任者曹國韋性格就堅韌許多,他是真正從底層憑藉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爬上來的。
原時空他在取得段勇基的信任擔任新浪總裁之後,不僅一手開發出了博客和微博業務,不至於讓新浪掉隊。
後面更是一舉頂翻了段勇基,掌控了新浪集團,而且他還以MBO的方式收購了新浪集團超過百分之十的股份,成為新浪集團的大股東。
這也意味著新浪徹底結束了一盤散沙的情況,正式進入曹國韋時代,也讓新浪曹的江湖稱呼開始流傳開來。
不過因為曹國韋畢竟不是新浪的創始人,而且拿下新浪的時間也相對較晚,所以他新浪曹的名聲遠遠不如企鵝馬、傑克馬、網藝丁以及搜狐張。
他們幾個可都是各自公司的符號,而在大家的心目中,曹國韋之於新浪可沒有這樣的地位。
但曹國韋做的種種,無不彰顯出他的出色能力。
而且經過這五六年的共事,劉周對於他的能力也有比較了解,所以在王岩辭職之後,也正式將其扶正。
從今年開始,新浪集團也正式進入曹國韋掌舵時代。
在京城像白領一樣上了半個多月的班之後,三月分的第一天劉周也啟程前往杭城,實地考察一下嘉禾影視基地的建造情況。
自從啟動儀式之後他就沒去看過,這個項目畢竟是嘉禾集團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不去看看也說不過去。
此時關於嘉禾相關項目的議論已經平息,畢竟在娛樂圈每天都有新聞,一個熱點除非是大熱不然很難持續很久,一周就頂天了。
到了流量時代和短視頻時代,每天都有熱點,就算是破圈的新聞熱度也很難維持多久。
劉周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低調地來到了杭城。
(本章完)
嘉禾集團內部對於《鬼吹燈》有著一系列的計劃,而其第一部改編電影則是至關重要的一部。
因為這關係著後續計劃能不能展開的問題。
如果《鬼吹燈》的第一部改編電影撲街了,就算是這本書賣得再好也沒用,只能止步於此了。
所以劉周和嘉禾對於《尋龍訣》的重視程度比之《畫皮2》更甚,後者幾乎就是一錘子買賣了,而前者則關乎著後續幾十個億的價值。
因此對於徐可自動請纓想要擔任這部電影的導演,劉周是求之不得。
原時空雖然烏爾善將《尋龍訣》拍得挺不錯的,拿下了十多億的票房,口碑也挺不錯的,算是給《鬼吹燈》系列的電影改編開了個好頭。
不過後來因為版權的爭議問題,本以為《尋龍訣》是開始沒想到確實巔峰,後面特麼全拍成網大了。
但現在的烏爾善還沒經過《畫皮2》的洗禮,劉周可不敢將《尋龍訣》交給他,就算是他已經有了拍攝《畫皮2》的經驗,劉周也不太放心。
相較於烏爾善,還是徐可更讓人放心一些,畢竟這可是關乎幾十個億的大買賣。
劉周覺得就算原時空如果《尋龍訣》的出品方知道《鬼吹燈》系列的價值,肯定也不太敢將《尋龍訣》的導演交給烏爾善。
他們不像劉周那樣擁有這幾年的上帝視角,所以他們製作《尋龍訣》肯定就是將其當做一部小說改編電影來看待。
雖然也挺重視的,請來了當時內地的頂級男星陳昆、黃博還有舒其,但肯定是抱著一種嘗試的心態。
而不是像嘉禾那樣,電影還沒立項,後面圍繞《鬼吹燈》就已經制定了一系列計劃了。
所以對於《尋龍訣》,劉周和嘉禾都是不容有失的,烏爾善雖然也挺有才華的,但是徐可還是更讓人放心。
不僅如此,為了保證《尋龍訣》的萬無一失,除了導演徐可外,嘉禾影業總裁陳果富也將會擔任這部電影的製片人。
自從升職擔任嘉禾影業總裁以來,陳果富已經不會再親自擔任某一部電影的製片人了,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公司的管理上,最多就是在一些重點項目上掛個總製片人的名,具體事情他是不管的。
而這次陳果富再次親臨一線,具體參與一部電影的籌備和拍攝,可想而知他對《尋龍訣》的重視,畢竟作為集團的最高管理層之一,他是非常清楚這部電影的價值的。
由陳果富加徐可的組合,再加上劉葉、劉藝菲和黃博的主演陣容,配置直接拉滿。
甚至劉周都曾考慮過自己親自上陣來擔任《尋龍訣》的導演,但是考慮到自己有其他的安排,而且對於這種帶有點古典魔幻色彩的電影,他未必就比徐可做地更好。
所以他才沒有強行上,就算他很多粉絲都希望他來執導,他還是沒有將導演的位置交給了徐可。
不過雖然他沒去擔任導演,但劇本是他親自操刀的。
對於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最忌諱的就是魔改劇情、魔改人設以及情節注水。
水劇情這一點更多的是出現在改編電視劇中,電影倒很少,畢竟一部電影最多就兩個小時,劇情根本沒時間去水。
電影改編反而要擔心的是在短短兩個小時內塞進去太多內容,這樣到時候會弄得整部電影很亂。
但魔改劇情和魔改人設就經常發生了,後世網文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浪潮興起的時候,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
鬥氣化馬這樣的情節土豆自己看了也很無語。
不過沒辦法,改編電視劇他根本參與不進去,所以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斗破蒼穹》的真人電視劇被群嘲。
劉周也擔心《鬼吹燈》的劇本其他人來改編的話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儘管最後他會審核,但省得麻煩還不如自己親自來撰寫劇本。
現在《尋龍訣》已經正式立項,陳果富開啟了籌備工作,徐可在拍攝《龍門飛甲》之餘也會兼顧這邊。
《龍門飛甲》還有一個多月就能殺青了,這部電影更重要的還是後期製作,到時候徐可會立馬加入到《尋龍訣》這個項目。
按照大致的規劃,《尋龍訣》將會在七月份開機,拍攝時間大概在三個月左右。
《尋龍訣》殺青之後時間也剛好來到十月份,《龍門飛甲》也正好進入大規模宣傳時期,電影今年賀歲檔就要上映了。
而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尋龍訣》將會在明年的暑期檔上映,而《畫皮2》則應該會定檔明年的國慶檔。
除了這兩部備受矚目的電影,另一部公布的港片《寒戰》同樣也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現在港片雖然沒落了,但是偶爾也還是能夠湧現出一兩部比較優質的電影的。
尤其是嘉禾出品的港片更是如此,劉周拍攝的《新世界》就不說了,後面的《門徒》、《竊聽風雲》還有《葉問》都是票房口碑佳作。
而這些電影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嘉禾都比較重視,給予的資源都遠超一般的港片。
後面也都證明,這些電影都沒有讓人失望。
現在《寒戰》無疑也是嘉禾比較重視的香江電影,甚至在開拍前就已經開始造勢了,更是將其和《畫皮2》和《尋龍訣》這兩部大熱影片放在一起。
出於對於嘉禾的信任,也讓不少人都《寒戰》也期待起來,特別是一些港片愛好者更是如此,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優質的港片實在太少了。
沒電影看的時候,他們一直在重溫以前的香江電影,但是這麼久了,《英雄本色》都已經看了七八遍了。
相對於《畫皮2》和《尋龍訣》將演員陣容都已經確定好了,《寒戰》目前僅僅只是立項了而已。
不過港片的籌備和拍攝一般都很快,這部電影也沒什麼特效,所以製作完成的時間比前兩部快多了。
劉周可不會讓《寒戰》像原時空那樣為了噱頭去轉制3D,以3D電影的名義去宣傳。
說實話,當時的製片方不知道是不是真覺得觀眾像傻子一樣很好騙,像《寒戰》這樣的警匪電影3D效果幾乎沒有,稍微對3D有些了解的都不會去看3D版的《寒戰》。
所以《寒戰》也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將電影拍好就行,這部電影的質量委實不錯,算是新世紀之後難得的優質電影。
演員應該還是會邀請梁佳輝和郭天王,他們兩人的演繹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是兩人爭執的那個鏡頭,算是《無間道》之後為數不多的經典鏡頭。
不過這部電影劉周就不怎麼關心了,雖然是嘉禾比較重視的項目,但是還達不到他關心的程度。
而就在外界因為嘉禾的相關項目議論紛紛的時候,嘉禾的幾位高層在那次會議之後一直處於忙碌之中,就算是劉周也不例外。
會後的半個多月他一直坐鎮新浪大廈,處理著新浪集團和嘉禾集團的相關事務,以及親自深入了解兩家公司具體的情況。
不是說開了一次會,從各個分公司的總經理口中了解了一些情況就萬事大吉了。
那了解的只是結果,公司的具體經營情況、詳細的發展規劃都是需要花時間去了解的。
除了嘉禾集團外,新浪集團同樣也召開了一次類似的高層會議。
劉周最近兩年不僅沒多少時間去關注嘉禾集團,新浪集團也差不多。
不過新浪集團稍微更好一點的就是它已經上市很多年了,公司整體比較穩定。
而且在劉周執掌新浪集團之後,早就已經確定了公司的主營業務,之後只需要按照計劃經營即可。
並且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觸角,劉周早在兩年前就在年度會議上做了安排,就是按照後世某音上的路子走。
今日頭條這個應用已經開發完成了目前正在最後的檢測,預計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正式上線。
除此之外,像新浪微博、新浪視頻以及酷狗音樂等移動端的應用早已經開發完成,安裝量都已經有不少了。
所以新浪集團目前也沒什麼大事,各個部門都在按照規劃深化各自的業務。
而且在新浪集團有鍾儷芳這個劉周的心腹坐鎮,作為高級副總裁,掌管著新浪集團的、行政財務、人事以及法務。
雖然不涉及具體業務,但她也是新浪集團當之無愧的的第三人,僅次於董事長劉周和總裁曹國韋。
在去年底,王岩正式卸任新浪總裁職務,然後由曹國韋接任。
本來王岩在2005年就會被段勇基給踢走的,但因為劉周橫插了一腳拿下了新浪。
作為對王岩支持他的回報,也為了安撫人心,劉周留住了王岩然後讓他一直擔任新浪總裁至去年底。
王岩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在他的管理下,新浪集團將劉周安排下去的規劃完成地很好。
當了五年的新浪總裁似乎也讓他有些厭倦了,同時劉周也覺得他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嗅覺沒那麼靈敏。
所以似乎在雙方都有意的情況下,王岩也向劉周遞交了辭呈。
劉周也沒有搞什麼挽留的把戲,彼此有些心照不宣,所以他直接批准了。
其實對於王岩來說,來新浪集團任職只是他自己對於人生的一種嘗試。
他出身名門,小時候都是和錢.老生活在一個大院的,所以他的選擇有很多。
在新浪待了這麼久,也沒有發生中途被人掃地出門的丟臉事件,再加上他覺得在擔任新浪總裁期間,成績也算是不錯的。
所以讓他感覺繼續待在新浪有些乏味了,沒有多少挑戰性。
而對於王岩想要離開的意向,說實話劉周是鬆了口氣的。
他的能力確實不錯,但是劉周感覺卻是守成有與而開拓不足。
後面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競爭將會非常激烈,新浪走某音的道路,將會和企鵝集團進行全面的競爭。
企鵝可是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三座大山之一,真正的龐然大物,新浪集團的實力雖然也不差,但是和企鵝集團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要帶領新浪集團和企鵝集團展開競爭,劉周真擔心王岩可能頂不住。
所以與其等到那時候不得不換掉他,他現在主動想辭職對彼此之間都保留了一份體面和香火情。
相對來說他的繼任者曹國韋性格就堅韌許多,他是真正從底層憑藉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爬上來的。
原時空他在取得段勇基的信任擔任新浪總裁之後,不僅一手開發出了博客和微博業務,不至於讓新浪掉隊。
後面更是一舉頂翻了段勇基,掌控了新浪集團,而且他還以MBO的方式收購了新浪集團超過百分之十的股份,成為新浪集團的大股東。
這也意味著新浪徹底結束了一盤散沙的情況,正式進入曹國韋時代,也讓新浪曹的江湖稱呼開始流傳開來。
不過因為曹國韋畢竟不是新浪的創始人,而且拿下新浪的時間也相對較晚,所以他新浪曹的名聲遠遠不如企鵝馬、傑克馬、網藝丁以及搜狐張。
他們幾個可都是各自公司的符號,而在大家的心目中,曹國韋之於新浪可沒有這樣的地位。
但曹國韋做的種種,無不彰顯出他的出色能力。
而且經過這五六年的共事,劉周對於他的能力也有比較了解,所以在王岩辭職之後,也正式將其扶正。
從今年開始,新浪集團也正式進入曹國韋掌舵時代。
在京城像白領一樣上了半個多月的班之後,三月分的第一天劉周也啟程前往杭城,實地考察一下嘉禾影視基地的建造情況。
自從啟動儀式之後他就沒去看過,這個項目畢竟是嘉禾集團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不去看看也說不過去。
此時關於嘉禾相關項目的議論已經平息,畢竟在娛樂圈每天都有新聞,一個熱點除非是大熱不然很難持續很久,一周就頂天了。
到了流量時代和短視頻時代,每天都有熱點,就算是破圈的新聞熱度也很難維持多久。
劉周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低調地來到了杭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