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 莫紹槐
建陽奶奶的喪事,在吵吵鬧鬧中總算是辦完了。
大林的爺爺莫紹槐,不知道是不是被建陽奶奶喪事的亂鬨鬨觸動,他早上起來,連睦城飯店都沒有去,一直坐在房間門前的連廊下,看著外面的天井發呆。
中午的時候,老莫回來,莫紹槐和老莫說:「要麼,把我那副壽材漆漆好。」
老莫心裡咯噔一下,問:「什麼意思?」
莫紹槐笑了笑說:「總是要準備起來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不要亂講。」老莫罵了一句。
莫紹槐的壽材,早就做好了,還是下面生產大隊,給桑水珠送來的柏木,是上等的做壽材的好木料。莫紹槐看著這一堆的柏木就愛不釋手,堆在天井裡,他早上走過去摸摸看看,晚上又走過去摸摸看看,嘴裡不停地喃喃,真是好木料啊。
本來,桑水珠是想給國愛香一起打一副的,沒想到她剛和國愛香提起,國愛香就嗆她一句:
「你是想咒我死?」
頭斜著,眼歪著,嘴巴下嘴唇努出來,包住了上嘴唇,一副閻王老子來我也不怕的樣子。
桑水珠只能作罷。
這一拖拉機的柏木,最後是請了兩個木匠師傅到家裡,給莫紹槐打了一副壽材,還給她自己的娘打了一副,剩下的,打了四張板凳和一張雙林的毛毛凳。
給她媽媽打的那副壽材,打好之後,她弟弟來拖走了。給莫紹槐打的這副,做了個木頭的架子,就架在天井的角落裡,上面蒙了塑料布和油毛氈,陰乾在那裡,都已經快兩年了。
桑水珠回家,老莫把這事和她說,桑水珠想想,嘆了口氣:
「爸爸這是有心事了,也好,我叫個漆匠給他漆漆好吧,這樣他心也不要吊在那裡。」
老莫點點頭。
桑水珠還要和老莫商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她和老莫說,家裡的菜地要麼借給別人種算了,讓爸爸不要太吃力。
老莫說好。
今年開春之後,莫紹槐常常就感覺到氣悶頭暈,讓他去醫院,他又不肯去,總是說坐坐就好,要麼就是睡一覺就好。桑水珠知道,他是捨不得錢。
那時候去醫院看病,即使是像老莫和桑水珠這樣有單位的,到了醫院,也要自己先貼錢。看完病之後,再拿著醫藥費的單據,去請領導批,再去找財務報銷。
很多人家,口袋空空,是連貼的這個錢也沒有,自己心裡有數,什麼疼都忍著,不要到醫院去觸這個霉頭。碰到那種效益不好的單位,你看完病,醫藥費幾年也報不了都很正常。
莫紹槐沒有工作,是個農民,農民生病了,除了到大隊部的赤腳醫生那裡打打青黴素,吃點草頭藥,就沒有其他的辦法,要是去醫院,那醫藥費就完全要自己承擔。
誰都捨不得花錢去醫院,很多人也根本沒有這個錢。農民一年忙到頭,要到年底分紅才能分到一點錢,而對一個病人來說,身體不好,他的工分肯定不高,到了年底,分到的糧食會比人家少很多,能拿到手的錢,也少得可憐,有些甚至還要倒貼。
像大頭的同學詹國標家裡,他爸爸是家裡的正勞力,他一病倒,家裡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沒有了,馬上下頓接不上上頓,加上還要買藥吃,這一個病人,就把他們一家都拖倒。
大多數人生病了,要是草頭藥吃不好,就在家裡拖著,小病拖成大病,最終臥床不起,就這樣在家裡走了也就走了,沒有說什麼送醫院搶救一說,死在醫院病床上的人也很少。
莫紹槐頭暈得最厲害的時候,桑水珠強迫著他,讓老莫用自行車把他馱去醫院,桑水珠也在後面跟著去。
不過那時的醫院也是阿彌陀佛,醫生一個個都來歷不明,很多是上了一個月的赤腳醫生培訓班,就來醫院上班,然後就靠著自己慢慢摸索,慢慢積累經驗的,檢查的手段也簡單,不過是溫度計量量,聽筒聽聽,聽不聽得出什麼,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們對付所有病人的三件寶,就是青黴素、阿司匹林和紅藥水紫藥水。
去了兩次醫院,打了一次青黴素,開了一次三魚牌正痛片,醫生就讓莫紹槐回家,問到底是什麼病,醫生也語焉不詳。
回到家裡,莫紹槐還是頭暈,老莫想到了,這醫院的醫生,一個個還不如許昉,許昉雖然只是生產大隊的赤腳醫生,但他好歹在南京醫科大學讀過。
老莫把許昉叫過來,許昉給莫紹槐檢查之後,把老莫和桑水珠叫到一邊,和他們說,老伯應該是高血壓。
老莫和桑水珠一聽高血壓,人都快暈過去,高血壓在當時屬於不治之症,攤上了高血壓,就像現在得了什麼肺腺癌和白血病差不多。
這還不是當時高血壓的人不多,而是很多人頭暈頭痛,根本就不會去醫院,就算得了高血壓,自己也不知道。
老莫問許昉,有沒有什麼辦法。許昉搖了搖頭,他說,除非送到大城市的大醫院去。
這個想都不用想,哪裡可能去得起。
再問有沒有辦法可以緩解,許昉說:「去藥店買點頭痛粉吃吃,這個可以緩解症狀。」
許昉還和他們說,想血壓不高,主要還是靠養,讓老伯不要太吃力,多休息。
因此之故,桑水珠想起來,要把家裡的菜地,借給別人去種,讓莫紹槐不要再去種菜賣菜了。
老莫他們家人多,分來的自留地有很大一塊,可以種很多品種的菜。莫紹槐解放前就是菜農,他對種菜有經驗,他把各種蔬菜的成熟期交叉安排好,隔兩三天,他就要去菜地收一次菜,上街賣一次菜。
每天天還沒亮,莫紹槐就起來了,他把雞籠打開,把蟈蟈放出來。蟈蟈是他們家的母雞,這隻母雞的年紀很大了,還是桑水珠生雙林的那一年,莫紹槐抲來的十幾隻小雞當中的一隻。
莫紹槐從檐下,拿出疊在一起的兩隻毛竹編的簸箕,分開,在一隻簸箕里放進一把鐮刀和一桿桿秤。
這個時候,蟈蟈就會走到另外一隻簸箕里,臥著。莫紹槐拿起一根兩頭帶鏈子帶鉤的扁擔,鉤起簸箕擔在肩膀上。走到堂前,跨過兩進堂前中間的門檻,走到大門那裡,取下門閂,開門走出去,再把門給虛掩上。
莫紹槐做所有這些事情的時候,那扁擔一直都在肩上,不會滑落下來。
走到門外的高磡上,莫紹槐抬頭看看,頭頂稀疏的星星還掛著,高磡下昏黃的路燈還亮著。空氣里瀰漫著一層淡淡的薄霧,這也是整個睦城將醒未醒,最困也是最安靜的時候。
莫紹槐挑著擔子走下台階,這個時候,臥在簸箕里的蟈蟈站起來,蟈蟈蟈蟈地自言自語著,又好像是在和莫紹槐說著悄悄話,莫紹槐知道它,他把扁擔斜了斜,一隻簸箕落了地,蟈蟈走出簸箕,走在了總府后街的水泥路上。
莫紹槐挑著擔子往前走,蟈蟈一直跟在他身後,蟈蟈蟈蟈地自言自語。莫紹槐走過斜對面,許昉建陽他們家的那個台門,走過華平他們家的台階,走過睦城鎮委的大門口,走過老周他們家的那扇黑漆大門,繼續往前走。
他走過向陽紅小學和對面的井,走過耶穌教堂,走過門頭有「徐宅」兩個字的石頭台門,走過龍山大隊的加工廠,這裡是碾米和碾麥粉,加工年糕和米粉的地方。
走過收購站的後門繼續往前走,走過老的環衛所辦公室,桑水珠最早在這裡當出納。走過通往區校和睦城林場的那條路,走過勘測隊的宿舍區,走到了中山廳,總府后街也就已經走到頭,再往前是片菜地。
在這裡,莫紹槐會碰到環衛所的工人,中山廳是他們在總府后街,停下糞車倒糞的第一站。兩名環衛工人也看到莫紹槐,和跟著他的那隻母雞,他們和莫紹槐打著招呼:
「老伯,去菜地了?」
莫紹槐也會和他們打招呼:「開工了?」
莫紹槐擔著擔子左轉,走一段路之後右轉,繼續往前,從詹國標他們家的那幢破房子前面走過去,一直走,就走到了環衛所的出糞口,環衛所的大門在邊上的一條路進去。這裡已經停滿了來買糞的獨輪車。
很多人都去過他們家,認識莫紹槐是小桑的公公,他們和他打招呼,他也和他們打招呼。從隨便哪輛裝有稻草的獨輪車上,抽出一把稻草,舉起來和人家說:
「借一點。」
對方笑笑:「稻草,拿就是。」
睦城人問人要東西,不會說要,也不會說討,習慣的都是說借,這個借,大家都知道是有借無回,也沒想到它會回,就是客氣。
桑水珠站在鍋灶前炒菜,拿起醬油瓶,發現瓶子已經空了,去打醬油來不及,就會叫:
「細妹,去肉肉奶奶那裡借點醬油。」
細妹就會跑開去,跑到肉肉奶奶那裡,拿著醬油瓶回來,站在那裡等著,桑水珠用好了,細妹又會拿著醬油瓶,跑過去還給肉肉奶奶,桑水珠在後面叫:
「別跑,別跑,醬油瓶打掉。」
細妹邊跑邊給自己辯解:「肉肉奶奶也在燒菜,她等著醬油用。」
農民們獨輪車上放著稻草,是因為等會車上糞桶裝滿糞,他們要把抓一小把稻草在手上繞繞,然後放在糞上面,這樣推著獨輪車走的時候,糞桶里的糞不會漾出來。
莫紹槐要這一把稻草,是等會到菜地,割了菜,他要用這稻草把菜捆成一把一把,然後碼在簸箕里。
農民們看著莫紹槐挑著擔走過去,看到那隻老母雞,像一隻狗一樣跟在莫紹槐的後面,搖頭晃腦,蟈蟈蟈蟈地叫著,都笑起來,說,小桑家的這隻母雞,也是稀罕。
莫紹槐繼續往前走,沿著一道斜坡,上了一個高磡,就看到睦城醫院的圍牆了,再沿著一道斜坡,下了這個高磡,就到了他們家的菜地,他們家的菜地在睦城醫院病房的圍牆外面。
睦城醫院剛解放的時候,是ZJ省第三康復醫院,收治戰爭中受傷的官兵,醫院的病房區面積很大,都是一幢幢的平房,一條長廊連著,有十幾進。
莫紹槐有時候走到這裡,能聽到從圍牆裡傳出來的哭聲,就知道,有一個人,終於沒熬過這個夜晚,已經走了,莫紹槐站在那裡,看看頭頂的天空,嘆一口氣。
到了菜地,莫紹槐把肩上的擔子放下,蟈蟈這個時候已經走到菜地里,去找蟲子吃。
大林的爺爺莫紹槐,不知道是不是被建陽奶奶喪事的亂鬨鬨觸動,他早上起來,連睦城飯店都沒有去,一直坐在房間門前的連廊下,看著外面的天井發呆。
中午的時候,老莫回來,莫紹槐和老莫說:「要麼,把我那副壽材漆漆好。」
老莫心裡咯噔一下,問:「什麼意思?」
莫紹槐笑了笑說:「總是要準備起來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不要亂講。」老莫罵了一句。
莫紹槐的壽材,早就做好了,還是下面生產大隊,給桑水珠送來的柏木,是上等的做壽材的好木料。莫紹槐看著這一堆的柏木就愛不釋手,堆在天井裡,他早上走過去摸摸看看,晚上又走過去摸摸看看,嘴裡不停地喃喃,真是好木料啊。
本來,桑水珠是想給國愛香一起打一副的,沒想到她剛和國愛香提起,國愛香就嗆她一句:
「你是想咒我死?」
頭斜著,眼歪著,嘴巴下嘴唇努出來,包住了上嘴唇,一副閻王老子來我也不怕的樣子。
桑水珠只能作罷。
這一拖拉機的柏木,最後是請了兩個木匠師傅到家裡,給莫紹槐打了一副壽材,還給她自己的娘打了一副,剩下的,打了四張板凳和一張雙林的毛毛凳。
給她媽媽打的那副壽材,打好之後,她弟弟來拖走了。給莫紹槐打的這副,做了個木頭的架子,就架在天井的角落裡,上面蒙了塑料布和油毛氈,陰乾在那裡,都已經快兩年了。
桑水珠回家,老莫把這事和她說,桑水珠想想,嘆了口氣:
「爸爸這是有心事了,也好,我叫個漆匠給他漆漆好吧,這樣他心也不要吊在那裡。」
老莫點點頭。
桑水珠還要和老莫商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她和老莫說,家裡的菜地要麼借給別人種算了,讓爸爸不要太吃力。
老莫說好。
今年開春之後,莫紹槐常常就感覺到氣悶頭暈,讓他去醫院,他又不肯去,總是說坐坐就好,要麼就是睡一覺就好。桑水珠知道,他是捨不得錢。
那時候去醫院看病,即使是像老莫和桑水珠這樣有單位的,到了醫院,也要自己先貼錢。看完病之後,再拿著醫藥費的單據,去請領導批,再去找財務報銷。
很多人家,口袋空空,是連貼的這個錢也沒有,自己心裡有數,什麼疼都忍著,不要到醫院去觸這個霉頭。碰到那種效益不好的單位,你看完病,醫藥費幾年也報不了都很正常。
莫紹槐沒有工作,是個農民,農民生病了,除了到大隊部的赤腳醫生那裡打打青黴素,吃點草頭藥,就沒有其他的辦法,要是去醫院,那醫藥費就完全要自己承擔。
誰都捨不得花錢去醫院,很多人也根本沒有這個錢。農民一年忙到頭,要到年底分紅才能分到一點錢,而對一個病人來說,身體不好,他的工分肯定不高,到了年底,分到的糧食會比人家少很多,能拿到手的錢,也少得可憐,有些甚至還要倒貼。
像大頭的同學詹國標家裡,他爸爸是家裡的正勞力,他一病倒,家裡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沒有了,馬上下頓接不上上頓,加上還要買藥吃,這一個病人,就把他們一家都拖倒。
大多數人生病了,要是草頭藥吃不好,就在家裡拖著,小病拖成大病,最終臥床不起,就這樣在家裡走了也就走了,沒有說什麼送醫院搶救一說,死在醫院病床上的人也很少。
莫紹槐頭暈得最厲害的時候,桑水珠強迫著他,讓老莫用自行車把他馱去醫院,桑水珠也在後面跟著去。
不過那時的醫院也是阿彌陀佛,醫生一個個都來歷不明,很多是上了一個月的赤腳醫生培訓班,就來醫院上班,然後就靠著自己慢慢摸索,慢慢積累經驗的,檢查的手段也簡單,不過是溫度計量量,聽筒聽聽,聽不聽得出什麼,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們對付所有病人的三件寶,就是青黴素、阿司匹林和紅藥水紫藥水。
去了兩次醫院,打了一次青黴素,開了一次三魚牌正痛片,醫生就讓莫紹槐回家,問到底是什麼病,醫生也語焉不詳。
回到家裡,莫紹槐還是頭暈,老莫想到了,這醫院的醫生,一個個還不如許昉,許昉雖然只是生產大隊的赤腳醫生,但他好歹在南京醫科大學讀過。
老莫把許昉叫過來,許昉給莫紹槐檢查之後,把老莫和桑水珠叫到一邊,和他們說,老伯應該是高血壓。
老莫和桑水珠一聽高血壓,人都快暈過去,高血壓在當時屬於不治之症,攤上了高血壓,就像現在得了什麼肺腺癌和白血病差不多。
這還不是當時高血壓的人不多,而是很多人頭暈頭痛,根本就不會去醫院,就算得了高血壓,自己也不知道。
老莫問許昉,有沒有什麼辦法。許昉搖了搖頭,他說,除非送到大城市的大醫院去。
這個想都不用想,哪裡可能去得起。
再問有沒有辦法可以緩解,許昉說:「去藥店買點頭痛粉吃吃,這個可以緩解症狀。」
許昉還和他們說,想血壓不高,主要還是靠養,讓老伯不要太吃力,多休息。
因此之故,桑水珠想起來,要把家裡的菜地,借給別人去種,讓莫紹槐不要再去種菜賣菜了。
老莫他們家人多,分來的自留地有很大一塊,可以種很多品種的菜。莫紹槐解放前就是菜農,他對種菜有經驗,他把各種蔬菜的成熟期交叉安排好,隔兩三天,他就要去菜地收一次菜,上街賣一次菜。
每天天還沒亮,莫紹槐就起來了,他把雞籠打開,把蟈蟈放出來。蟈蟈是他們家的母雞,這隻母雞的年紀很大了,還是桑水珠生雙林的那一年,莫紹槐抲來的十幾隻小雞當中的一隻。
莫紹槐從檐下,拿出疊在一起的兩隻毛竹編的簸箕,分開,在一隻簸箕里放進一把鐮刀和一桿桿秤。
這個時候,蟈蟈就會走到另外一隻簸箕里,臥著。莫紹槐拿起一根兩頭帶鏈子帶鉤的扁擔,鉤起簸箕擔在肩膀上。走到堂前,跨過兩進堂前中間的門檻,走到大門那裡,取下門閂,開門走出去,再把門給虛掩上。
莫紹槐做所有這些事情的時候,那扁擔一直都在肩上,不會滑落下來。
走到門外的高磡上,莫紹槐抬頭看看,頭頂稀疏的星星還掛著,高磡下昏黃的路燈還亮著。空氣里瀰漫著一層淡淡的薄霧,這也是整個睦城將醒未醒,最困也是最安靜的時候。
莫紹槐挑著擔子走下台階,這個時候,臥在簸箕里的蟈蟈站起來,蟈蟈蟈蟈地自言自語著,又好像是在和莫紹槐說著悄悄話,莫紹槐知道它,他把扁擔斜了斜,一隻簸箕落了地,蟈蟈走出簸箕,走在了總府后街的水泥路上。
莫紹槐挑著擔子往前走,蟈蟈一直跟在他身後,蟈蟈蟈蟈地自言自語。莫紹槐走過斜對面,許昉建陽他們家的那個台門,走過華平他們家的台階,走過睦城鎮委的大門口,走過老周他們家的那扇黑漆大門,繼續往前走。
他走過向陽紅小學和對面的井,走過耶穌教堂,走過門頭有「徐宅」兩個字的石頭台門,走過龍山大隊的加工廠,這裡是碾米和碾麥粉,加工年糕和米粉的地方。
走過收購站的後門繼續往前走,走過老的環衛所辦公室,桑水珠最早在這裡當出納。走過通往區校和睦城林場的那條路,走過勘測隊的宿舍區,走到了中山廳,總府后街也就已經走到頭,再往前是片菜地。
在這裡,莫紹槐會碰到環衛所的工人,中山廳是他們在總府后街,停下糞車倒糞的第一站。兩名環衛工人也看到莫紹槐,和跟著他的那隻母雞,他們和莫紹槐打著招呼:
「老伯,去菜地了?」
莫紹槐也會和他們打招呼:「開工了?」
莫紹槐擔著擔子左轉,走一段路之後右轉,繼續往前,從詹國標他們家的那幢破房子前面走過去,一直走,就走到了環衛所的出糞口,環衛所的大門在邊上的一條路進去。這裡已經停滿了來買糞的獨輪車。
很多人都去過他們家,認識莫紹槐是小桑的公公,他們和他打招呼,他也和他們打招呼。從隨便哪輛裝有稻草的獨輪車上,抽出一把稻草,舉起來和人家說:
「借一點。」
對方笑笑:「稻草,拿就是。」
睦城人問人要東西,不會說要,也不會說討,習慣的都是說借,這個借,大家都知道是有借無回,也沒想到它會回,就是客氣。
桑水珠站在鍋灶前炒菜,拿起醬油瓶,發現瓶子已經空了,去打醬油來不及,就會叫:
「細妹,去肉肉奶奶那裡借點醬油。」
細妹就會跑開去,跑到肉肉奶奶那裡,拿著醬油瓶回來,站在那裡等著,桑水珠用好了,細妹又會拿著醬油瓶,跑過去還給肉肉奶奶,桑水珠在後面叫:
「別跑,別跑,醬油瓶打掉。」
細妹邊跑邊給自己辯解:「肉肉奶奶也在燒菜,她等著醬油用。」
農民們獨輪車上放著稻草,是因為等會車上糞桶裝滿糞,他們要把抓一小把稻草在手上繞繞,然後放在糞上面,這樣推著獨輪車走的時候,糞桶里的糞不會漾出來。
莫紹槐要這一把稻草,是等會到菜地,割了菜,他要用這稻草把菜捆成一把一把,然後碼在簸箕里。
農民們看著莫紹槐挑著擔走過去,看到那隻老母雞,像一隻狗一樣跟在莫紹槐的後面,搖頭晃腦,蟈蟈蟈蟈地叫著,都笑起來,說,小桑家的這隻母雞,也是稀罕。
莫紹槐繼續往前走,沿著一道斜坡,上了一個高磡,就看到睦城醫院的圍牆了,再沿著一道斜坡,下了這個高磡,就到了他們家的菜地,他們家的菜地在睦城醫院病房的圍牆外面。
睦城醫院剛解放的時候,是ZJ省第三康復醫院,收治戰爭中受傷的官兵,醫院的病房區面積很大,都是一幢幢的平房,一條長廊連著,有十幾進。
莫紹槐有時候走到這裡,能聽到從圍牆裡傳出來的哭聲,就知道,有一個人,終於沒熬過這個夜晚,已經走了,莫紹槐站在那裡,看看頭頂的天空,嘆一口氣。
到了菜地,莫紹槐把肩上的擔子放下,蟈蟈這個時候已經走到菜地里,去找蟲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