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趙文瓊聯繫的媒體公司是從南京過來的,吳慧倩來到村委會時,媒體公司的人已經在辦公室了。為首的是個頭髮挑染成亞麻色的女生,正是主播「柳林村花」,薛芳華正在和她聊天。她屬於第一眼就美得驚心動魄的那種女人,葡萄似的眼睛又大又黑,長長得睫毛,鼻子筆挺,皮膚雖然不算很白,但如綢緞般細膩光滑,一頭黑髮濃密又亮澤,她長得的確不像南方女兒一樣裊娜和惹人憐愛,她美得堂堂正正,膽大無忌,薛芳華和她相比,面相多少就顯得有些清冷和孤高。
「你好,我叫蔣碧雲。」她大大方方地伸出手,「碧綠的碧,雲彩的雲。」
「薛芳華,芳華歲月的芳華。」
「你的名字真好聽。」
「彼此彼此。」
兩人對視一眼,看到蔣碧雲明媚的笑容,薛芳華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蔣碧雲是個直爽性子,也不跟兩人嘮家常,直接把直播設備和攝影師都帶了過來,並要求先看兩人之前的直播畫面,她一邊看一邊嘆氣,目光鎖定在了薛芳華身上,薛芳華被看得有點尷尬,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子:「我拍得不好嗎?」
「你以前沒有當過模特吧?」蔣碧雲直截了當地問道,紀敏在旁邊開口道:「人家可是上海回來的大學霸,回家休息時來兼職,哪裡當過模特。」
趙文瓊抬肘捅了一下他的腰,示意他趕緊閉嘴,別再說風涼話。薛芳華倒是坦然道:「確實沒有,我平時都不怎麼拍照,這次也是趕鴨子上架。」
「怪不得,其實你長得好,但面對鏡頭太僵硬了,拍出來不上相,動作也很單調。現在的農村為了帶貨,主播實在是太多了,鏡頭和直播內容至少要有一個亮點,能在開頭十秒鐘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引導他們點進商品的圖片詳情頁。你們開了抖音帳號了嗎?」
「沒有,但我有開小紅書和b站帳號——」
「抖音是下沉市場,面對的客戶群更加廣泛,b站的商業化程度做得沒有抖音好,現在長視頻已經不流行了,除非你在b站上剪輯絨花的製作過程或者微電影,但b站漲粉慢。」蔣碧雲伸出塗著亮片裝飾的指甲,指著計劃書上的後一欄,「這個計劃書我也看過了,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完全行不通。」
「我在這方面是外行,希望你們能指導一下。」薛芳華並不避諱,「我不是干直播的,很多東西也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如果有什麼需要改進的,或者需要我做的,我一定會盡力配合。」
「好,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蔣碧雲直接站了起來,拍了拍手,「我把我的團隊帶來啦。」
蔣碧雲是四川人,只讀過職高就獨自來到杭州,趕上電商的風口當了網紅,最多的時候一天直播十四個小時,十來個網紅店鋪爭著請她當模特。她的性子爽利潑辣,指甲和嘴唇上都塗得紅亮,一開口就是劈里啪啦跟放鞭炮似的,薛芳華沒想到她的效率這麼高,這才知道直播不是一個攝影師加一個模特就能完成的工作,從布景到打光都有專業要求。蔣碧雲提前寫了腳本,換上古裝,她原本就生得明艷大氣,頭髮一綰,立刻就像從古時候穿越來的美人,站在樹下目露哀愁地望著樹上含苞的花朵,思念著夢中情人,按照她的要求,趙文瓊也被抓來客串了一把少年公子,故事雖然是才子佳人的老套劇情,但兩人的形象好,感情也十分飽滿,拍出來的效果確實很吸粉,薛芳華看了以後也覺得比之前自己拍的那個版本好多了。
吳慧倩沒有參演,但劉芸再次出境,扮演了兩人的女兒。看到女兒的笑臉,她才把煩心事拋到了腦後,只笑吟吟地看著劉芸。她從薛家帶來了製作絨花的材料,坐在旁邊接著做昨天未完成的一朵菊花。經過數日的努力,她的花朵已經做得像模像樣了。在眾人的忙碌下,一個上午很快就結束了。
趙文瓊去村委會的食堂拿了午飯過來,蔣碧雲正坐在邊上剪輯視頻,薛芳華正在旁邊看著她,她們兩人雖然長相各有不同,薛芳華一身書卷氣,蔣碧雲長得明艷大氣,但兩人在一起低語的畫面意外的和諧,他不禁微笑起來。
「我們現在是以錄播為主,但以後還是要以主播為主,因此主播的表現力是非常重要的。」蔣碧雲解釋道,「我們要賣的是絨花,對接的受眾客戶群僅限於漢服受眾群,但如果你們想把絨花當作事業來做的話,這個客戶群是不夠的。」
「那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你有沒有考慮把它做成一些日常的裝飾品?比如在包包上裝飾絨花,或者在髮夾上裝飾花朵,讓它們融入日常生活當中,而不是只有穿漢服的時候才能佩戴它。」蔣碧雲問道,「現在你們有多少庫存品?我能去參觀你們的工作室嗎?」
「也不多。」薛芳華的耳根有點紅,「目前只有我外婆一個人在做,招了兩個徒弟在幫忙,其中一個就是慧倩姐。」
吳慧倩聽不到兩人的話,薛芳華便走到她面前,蔣碧雲仔細看了看她托在手中的花朵,搖了搖頭,放下攝像機,不可置信地看著她:「就這點人,流量起來了以後貨源怎麼辦?絨花不是機械化流水線產品,一天可以量產好幾百個,兩三天才能做一個,到時候發不了貨,會嚴重影響客戶體驗。」
「我當然知道這一點,但現在外婆做的絨花都堆積在倉庫里,只有先把這批貨物賣出去以後,村里人看到有利可圖才會加入我們。」薛芳華嘆了口氣。蔣碧雲被噎了一下,值得說:「你要想清楚,這也不是馬上可以學會的手工活。」
「如果我們收到了足夠的訂單,能不能預售?」
「可以,但預售期太長的話不行,客戶會紛紛退款,你開的是新店,這第一批客戶和評論極其重要,會影響店鋪的信用。」
薛芳華點了點頭,仍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看著直播間的觀看人數不斷上升,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流量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蔣碧雲過來看了看,指出她們的產品介紹頁面也做得太過簡陋,只用手機拍攝了絨花的圖片,和同類產品無法形成對照,很難吸引客人點進詳情,並親自上陣拍攝了幾張古裝絨花美人圖,果然比原來光禿禿的頁面要好看很多了。
「開淘寶店也是一門學問,現在電商市場已經飽和,店家多如牛毛,要怎麼樣吸引客戶,怎麼讓平台引流,把你們的店鋪推送到首頁,才能被更多人看到,平台是有相應的推送機制的。」蔣碧雲解釋道,「而且為了把你的店鋪和同類店鋪區分開來,你還需要一個故事。
「故事?」薛芳華陷入了沉思,蔣碧雲聳了聳肩:「對,比如像李子柒能火爆起來,就是因為她背後的團隊對她的形象定位準確,輸入了創業故事,精準對標目標受眾,絨花不同於一般的電商,你要靠這個賺錢,就要打響你的個人IP。」
薛芳華下意識地想反駁,指出自己不靠這個賺錢,但突然意識到自從事業走上正軌,她已經在絨花上花費了太多的心思,最近她一直在反覆修改產品介紹,搜集相關資料,想著如何把它營銷推廣出去。蔣碧雲是玲瓏心肝,看出她面帶猶豫,便聰明地轉移了話題,只聊起絨花對應的妝容的問題,又提出她在村里還要停留一陣,可以拍攝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片子。
「當地特色?」
「對啊,比起這種千篇一律的靜態模特照片,觀眾更喜歡有情節,有自己特色的片子,比如微電影,像什麼杜十娘啦,遊園驚夢啦,不都是發生在揚州的故事嗎?如果能對傳統故事進行改編,讓它更適應當代的風土,可以對宣傳絨花起到良好的效果。」
「你是咱們學著那些工作室,錄個微電影之類的?」紀敏勾住他的肩膀,伸出一根手指戳著他的臉,壞笑道,「比如演一個青春版遊園驚夢,女主角是我們的模特薛大學霸,男主角嘛,就委屈趙大帥哥友情出演了,再增加一些狗血的情節,肯定比帶著孩子在桃樹下玩耍收視率高。」
「你在做什麼白日夢?」趙文瓊不耐煩地推開他的臉,「你知道拍一部微電影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嗎?就咱們村連湊齊演員都難,而沒有專業攝影設備和跟拍的攝影師,即使微電影拍出來也沒有人看。」
「不,我覺得碧雲說得有道理。」薛芳華沉吟道,「就像文瓊之前說過的,需要先讓村民看到推廣絨花有利可圖,他們才會積極參與,因此現階段營銷比技術本身更重要。絨花本身就是個小眾市場,我們不僅要精準對齊受眾,還要讓我們的絨花在市場上的一堆同質化產品中脫穎而出。」
「陶阿婆本身的技藝就很好了,還能怎麼改進呢?」
「要改進的不是技藝,無論她的技術再好,在消費者看來和其他的絨花沒有區別,我們的絨花就賣不出去。剛才碧雲提醒了我,或許我們需要一個更新穎的,更引人入勝的故事來包裝產品。」
薛芳華畢竟曾在投行工作過,雖然對市場營銷是外行,但對客戶心理的把握十分精準,「絨花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岌岌無名,直到一部清宮劇的熱播才走入大眾的視野,只要看過這部劇的人,再看到絨花就會想起美麗溫柔的皇后,這個故事賦予了它獨一無二的屬性,我們也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你該不會打算自己重寫一部清宮劇吧?」蔣碧雲愕然看著她,「我想到的只是普通的微電影,劇本也會比較簡單。」
「這倒沒有,目前我只有一個思路,具體怎麼操作還需要大家一起考慮。」薛芳華坦然道。她畢竟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了,自然也會考慮到趙文瓊提到的問題。但在她看來,物質上的問題是最好解決的,難處在於他們沒有足夠的演員。絨花是純手工活,如果要大量製作,就需要村民的充分參與,考慮到從外面聘請演員的成本,也是邀請村民在農閒之餘參與更方便。
「你好,我叫蔣碧雲。」她大大方方地伸出手,「碧綠的碧,雲彩的雲。」
「薛芳華,芳華歲月的芳華。」
「你的名字真好聽。」
「彼此彼此。」
兩人對視一眼,看到蔣碧雲明媚的笑容,薛芳華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蔣碧雲是個直爽性子,也不跟兩人嘮家常,直接把直播設備和攝影師都帶了過來,並要求先看兩人之前的直播畫面,她一邊看一邊嘆氣,目光鎖定在了薛芳華身上,薛芳華被看得有點尷尬,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子:「我拍得不好嗎?」
「你以前沒有當過模特吧?」蔣碧雲直截了當地問道,紀敏在旁邊開口道:「人家可是上海回來的大學霸,回家休息時來兼職,哪裡當過模特。」
趙文瓊抬肘捅了一下他的腰,示意他趕緊閉嘴,別再說風涼話。薛芳華倒是坦然道:「確實沒有,我平時都不怎麼拍照,這次也是趕鴨子上架。」
「怪不得,其實你長得好,但面對鏡頭太僵硬了,拍出來不上相,動作也很單調。現在的農村為了帶貨,主播實在是太多了,鏡頭和直播內容至少要有一個亮點,能在開頭十秒鐘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引導他們點進商品的圖片詳情頁。你們開了抖音帳號了嗎?」
「沒有,但我有開小紅書和b站帳號——」
「抖音是下沉市場,面對的客戶群更加廣泛,b站的商業化程度做得沒有抖音好,現在長視頻已經不流行了,除非你在b站上剪輯絨花的製作過程或者微電影,但b站漲粉慢。」蔣碧雲伸出塗著亮片裝飾的指甲,指著計劃書上的後一欄,「這個計劃書我也看過了,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完全行不通。」
「我在這方面是外行,希望你們能指導一下。」薛芳華並不避諱,「我不是干直播的,很多東西也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如果有什麼需要改進的,或者需要我做的,我一定會盡力配合。」
「好,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蔣碧雲直接站了起來,拍了拍手,「我把我的團隊帶來啦。」
蔣碧雲是四川人,只讀過職高就獨自來到杭州,趕上電商的風口當了網紅,最多的時候一天直播十四個小時,十來個網紅店鋪爭著請她當模特。她的性子爽利潑辣,指甲和嘴唇上都塗得紅亮,一開口就是劈里啪啦跟放鞭炮似的,薛芳華沒想到她的效率這麼高,這才知道直播不是一個攝影師加一個模特就能完成的工作,從布景到打光都有專業要求。蔣碧雲提前寫了腳本,換上古裝,她原本就生得明艷大氣,頭髮一綰,立刻就像從古時候穿越來的美人,站在樹下目露哀愁地望著樹上含苞的花朵,思念著夢中情人,按照她的要求,趙文瓊也被抓來客串了一把少年公子,故事雖然是才子佳人的老套劇情,但兩人的形象好,感情也十分飽滿,拍出來的效果確實很吸粉,薛芳華看了以後也覺得比之前自己拍的那個版本好多了。
吳慧倩沒有參演,但劉芸再次出境,扮演了兩人的女兒。看到女兒的笑臉,她才把煩心事拋到了腦後,只笑吟吟地看著劉芸。她從薛家帶來了製作絨花的材料,坐在旁邊接著做昨天未完成的一朵菊花。經過數日的努力,她的花朵已經做得像模像樣了。在眾人的忙碌下,一個上午很快就結束了。
趙文瓊去村委會的食堂拿了午飯過來,蔣碧雲正坐在邊上剪輯視頻,薛芳華正在旁邊看著她,她們兩人雖然長相各有不同,薛芳華一身書卷氣,蔣碧雲長得明艷大氣,但兩人在一起低語的畫面意外的和諧,他不禁微笑起來。
「我們現在是以錄播為主,但以後還是要以主播為主,因此主播的表現力是非常重要的。」蔣碧雲解釋道,「我們要賣的是絨花,對接的受眾客戶群僅限於漢服受眾群,但如果你們想把絨花當作事業來做的話,這個客戶群是不夠的。」
「那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你有沒有考慮把它做成一些日常的裝飾品?比如在包包上裝飾絨花,或者在髮夾上裝飾花朵,讓它們融入日常生活當中,而不是只有穿漢服的時候才能佩戴它。」蔣碧雲問道,「現在你們有多少庫存品?我能去參觀你們的工作室嗎?」
「也不多。」薛芳華的耳根有點紅,「目前只有我外婆一個人在做,招了兩個徒弟在幫忙,其中一個就是慧倩姐。」
吳慧倩聽不到兩人的話,薛芳華便走到她面前,蔣碧雲仔細看了看她托在手中的花朵,搖了搖頭,放下攝像機,不可置信地看著她:「就這點人,流量起來了以後貨源怎麼辦?絨花不是機械化流水線產品,一天可以量產好幾百個,兩三天才能做一個,到時候發不了貨,會嚴重影響客戶體驗。」
「我當然知道這一點,但現在外婆做的絨花都堆積在倉庫里,只有先把這批貨物賣出去以後,村里人看到有利可圖才會加入我們。」薛芳華嘆了口氣。蔣碧雲被噎了一下,值得說:「你要想清楚,這也不是馬上可以學會的手工活。」
「如果我們收到了足夠的訂單,能不能預售?」
「可以,但預售期太長的話不行,客戶會紛紛退款,你開的是新店,這第一批客戶和評論極其重要,會影響店鋪的信用。」
薛芳華點了點頭,仍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看著直播間的觀看人數不斷上升,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流量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蔣碧雲過來看了看,指出她們的產品介紹頁面也做得太過簡陋,只用手機拍攝了絨花的圖片,和同類產品無法形成對照,很難吸引客人點進詳情,並親自上陣拍攝了幾張古裝絨花美人圖,果然比原來光禿禿的頁面要好看很多了。
「開淘寶店也是一門學問,現在電商市場已經飽和,店家多如牛毛,要怎麼樣吸引客戶,怎麼讓平台引流,把你們的店鋪推送到首頁,才能被更多人看到,平台是有相應的推送機制的。」蔣碧雲解釋道,「而且為了把你的店鋪和同類店鋪區分開來,你還需要一個故事。
「故事?」薛芳華陷入了沉思,蔣碧雲聳了聳肩:「對,比如像李子柒能火爆起來,就是因為她背後的團隊對她的形象定位準確,輸入了創業故事,精準對標目標受眾,絨花不同於一般的電商,你要靠這個賺錢,就要打響你的個人IP。」
薛芳華下意識地想反駁,指出自己不靠這個賺錢,但突然意識到自從事業走上正軌,她已經在絨花上花費了太多的心思,最近她一直在反覆修改產品介紹,搜集相關資料,想著如何把它營銷推廣出去。蔣碧雲是玲瓏心肝,看出她面帶猶豫,便聰明地轉移了話題,只聊起絨花對應的妝容的問題,又提出她在村里還要停留一陣,可以拍攝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片子。
「當地特色?」
「對啊,比起這種千篇一律的靜態模特照片,觀眾更喜歡有情節,有自己特色的片子,比如微電影,像什麼杜十娘啦,遊園驚夢啦,不都是發生在揚州的故事嗎?如果能對傳統故事進行改編,讓它更適應當代的風土,可以對宣傳絨花起到良好的效果。」
「你是咱們學著那些工作室,錄個微電影之類的?」紀敏勾住他的肩膀,伸出一根手指戳著他的臉,壞笑道,「比如演一個青春版遊園驚夢,女主角是我們的模特薛大學霸,男主角嘛,就委屈趙大帥哥友情出演了,再增加一些狗血的情節,肯定比帶著孩子在桃樹下玩耍收視率高。」
「你在做什麼白日夢?」趙文瓊不耐煩地推開他的臉,「你知道拍一部微電影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嗎?就咱們村連湊齊演員都難,而沒有專業攝影設備和跟拍的攝影師,即使微電影拍出來也沒有人看。」
「不,我覺得碧雲說得有道理。」薛芳華沉吟道,「就像文瓊之前說過的,需要先讓村民看到推廣絨花有利可圖,他們才會積極參與,因此現階段營銷比技術本身更重要。絨花本身就是個小眾市場,我們不僅要精準對齊受眾,還要讓我們的絨花在市場上的一堆同質化產品中脫穎而出。」
「陶阿婆本身的技藝就很好了,還能怎麼改進呢?」
「要改進的不是技藝,無論她的技術再好,在消費者看來和其他的絨花沒有區別,我們的絨花就賣不出去。剛才碧雲提醒了我,或許我們需要一個更新穎的,更引人入勝的故事來包裝產品。」
薛芳華畢竟曾在投行工作過,雖然對市場營銷是外行,但對客戶心理的把握十分精準,「絨花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岌岌無名,直到一部清宮劇的熱播才走入大眾的視野,只要看過這部劇的人,再看到絨花就會想起美麗溫柔的皇后,這個故事賦予了它獨一無二的屬性,我們也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你該不會打算自己重寫一部清宮劇吧?」蔣碧雲愕然看著她,「我想到的只是普通的微電影,劇本也會比較簡單。」
「這倒沒有,目前我只有一個思路,具體怎麼操作還需要大家一起考慮。」薛芳華坦然道。她畢竟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了,自然也會考慮到趙文瓊提到的問題。但在她看來,物質上的問題是最好解決的,難處在於他們沒有足夠的演員。絨花是純手工活,如果要大量製作,就需要村民的充分參與,考慮到從外面聘請演員的成本,也是邀請村民在農閒之餘參與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