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交易
父母有我們四個子女,我排行最小。二哥比我大六歲多。因為大哥在兩三歲時生病發高燒,因那時的農村就醫非常不方便,醫治不及時,兩隻眼睛就都瞎了,父母十分傷心。
二哥出生後,父母把最多的愛給予了他,生怕他餓著冷著,什麼事都順著他,有點嬌慣。讓他養成了好玩不愛讀書的習氣,結果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干農活又不怎麼吃得消,就外出打工,先後在雲南燒磚,在重慶建築工地做小工。
父親工作的鎮食品站實行「輪換工」制度,在1994年父親提前退出工作崗位,把戶口轉到農村重新當起了農民,二哥則輪換去食品站上班。
那時的國有企業,已經是日薄西山之景了。沒幾年,二哥就被改制下崗了。
他回到農村做了兩年莊稼,日子可真過不下去啊,他有三個小孩,兩女一男,都在讀書,各種花銷又大。於是兩口子又只有去廣東磚廠里打工,頂著高溫拉磚,是非常重的力氣活,那兩年見過一次他,又黑又瘦。
2005年時,二哥的大舅子在大足縣城開了一家火鍋店,叫他夫婦去廚上工作,也學點餐飲方面的技術,才算安定了幾年。二哥的大女兒蘭蘭小時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讀書成績也差,而且還有一點調皮,在老家學校里充「大姐大」,在初二時已經沒有辦法混下去了。我就把這個傢伙接到我工作的地方,在縣職校讀完了初中。二哥覺得家裡負擔太重,反正她讀書也讀不出頭,就決定讓她一起去廣東打工,進服裝廠掙錢。
2005年,二哥夫婦從廣東回大足火鍋店裡上班。大女兒蘭蘭也一起回來,我幫她聯繫了縣城的銀峰賓館。她肯學勤快,手腳麻利,不久就成了客房部的骨幹。二哥的二女兒曼曼學習成績稍微好一些,文靜踏實。2008年中專畢業,一時在老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只有我來想辦法。那兩年石海旅遊生意做得不錯,經常都在進人。於是,她在石海旅遊公司上班做起了檢票的工作。住在我家裡,每天早出晚歸到景區上班。
可能是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到了2009年,各種生意都不好做,二哥夫婦上班的火鍋店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年初就關門大吉。他倆再一次失業,而且已經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在廣東搬磚時身體也愛過一些傷害,不可能再一次回到農村干農活或外出打工賣體力了。他一家人思來想去,決定過來投奔我。反正已經有兩個娃兒在這裡上班了,過來利用才學到的餐飲技術,搞點燒臘賣,也算一家人團聚吧。
我肯定歡迎二哥一家人過來,那樣父母也可以一起到興文來,也免得我為了孝敬父母必須跑回老家,三百多公里在那個年代也是夠得跑的。
關鍵是,我家的房子太小,自己這邊已經是五口人(加上岳母、小舅子的女兒),還有曼曼常住,蘭蘭偶爾過來同曼曼一起擠一張小床,八十多平米的房子已經沒有空間了。
他們一家人就租了房子在環城路正南小學邊上,2009年的熱天舉家搬來。二哥兩夫婦每天下午在二校門口(小地名:箭道子)擺燒臘攤維持生計,離我上班的縣政府很近。自從二哥來了後,我家裡就沒有吃過其它地方的燒臘了,肯定是親兄弟,要紮起的撒。二哥的燒臘生意一開始準備主打滷鵝,我也極力促成。記得我在榮昌實習時,滷鵝可是那一帶的爆款,據說可以達到每年人均吃掉八隻鵝的水平。這個縣城裡基本上沒有滷鵝的,如果二哥能夠把重慶滷鵝在這裡打響,肯定會財源滾滾的。但是,賣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是那麼的根深蒂固,滷鵝根本賣不動,人們認為那是「發物」,容易引發老毛病,所以慎買慎吃。沒有辦法,二哥又被迫轉到本地人的喜好上來,依照本地那些燒臘攤的品種來做。可是,這也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競爭白熱化的生意,好多人已經經營了幾年甚至十幾年,客戶的忠誠度很高。所以,一年下來,二哥也只能慘澹經營,沒什麼錢掙。二嫂就不高興了,覺得這樣一年下來,還不如自己在廣東服裝廠去打工,不管多少,年底能攢幾個。她堅決還要出去打工,不想耗在燒臘生意上了。
於是,老母親從老家給來,每天幫二哥打下手,二嫂則一個人到重慶去找工作。的確,我自己也守過服裝門市,生意不好讓人十分難過,那個造孽兮兮的感覺,沒經過的人是體會不出來的。
我每天下班時,都要去二哥的燒臘攤子上站一會,基本上都是看到他一臉愁苦的樣子。特別是冬天,別人都回到了溫暖的家裡吃晚飯了,他也要在刺骨的寒風裡守到晚上八點過,期待晚歸的人能買一點燒臘。就算這樣,二哥都生意仍然起色不大。在2010年的下半年,他已經動搖了,同我談過兩三次,準備放棄燒臘生意,還是出去賣體力打工穩當點。而且,他的兒子羅毅哥又有病了,醫生說必須要儘快手術,手術可能要花好幾萬塊錢。一天晚上我去他們的住處,勸他要堅持,生意是慢慢習起來的,才做一年還看不出效果。如果出去打工,身體吃虧,老了自己難受。二哥聽紅無語,沉默了許久許久。過了兩天,老母親才悄悄對我說,二哥遇到困擾了,要我一定幫助他。原來是二嫂給他最後通牒,要麼回去重慶一起打工掙錢,給毅哥治病,要麼就離婚,她不管這個家了,她已經受夠了。
可憐的二哥,進退兩難,又不好向我說起。我非常理解他,決定一定要幫他一把。我抽了兩天時間,專程回了一趟重慶,找到二嫂談了一次。自她進門以來,我同她很少說話,也沒什麼可說的。這次,談了一個多小時,聽她哭訴了生活的壓力和痛楚,我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如果王自己有很多財富,就可以幫助一大家人過上好一點的生活,可是我也只能上班領工資,養家餬口而已。我對二嫂表達了對一大家人的歉意,請她回來,我承諾幫她找一份工作。還要全力幫助二哥把燒臘生意做起來,如果兒子治病硬是缺錢,我可以出面幫助著籌集,反正不會耽擱治病的。二嫂也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而且她從內心也是捨不得這個家和親人的。在2011年的上半年,她回了在秦媽火鍋店上班,一直做到2015年他們一家人離開興文。
這樣,他們一家人終於渡過了可能分崩離析的最危險時刻,我一直在內心裡說,二哥是親骨肉,任何時候都應該幫他一把,而且要盡最大努力。
可是,2011年底我開始任B鎮鎮長,卻第一次拒絕了二哥找我幫忙的請求,而且是那麼堅決,沒有一點兒兄弟感情的樣子。
那是在2012年初時,二哥在一天晚上過來家裡找我,說有個人在約他做事,可以掙大錢,但是要我支持才得行。我說親兄弟,當然支持。二哥說那個人說的,你現在當鎮長,手頭的工程項目多的很,只要肯幫忙,每年把幾個大一點的項目拿給他們做,比如說修村道公路這些,他就可以同我二哥合作,每年收入上百萬,哪裡用得著瓜兮兮的天天守著那個小燒臘攤呢?
的確,那個人說的沒錯,B鎮是個大鎮,每年的建設投入比較大,光農村公路都不下於一千萬元。按當時的遊戲規則,按其他地方的玩法,如果我願意去操作,那種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讓他名正言順地拿到工程,再讓二哥從中分杯羹。那個人也給我二哥舉出了真實的例子,說我可以參照執行,也出不了什麼事兒的。
「他有他的道理,我有我的原則,你也應該有你的底線!」
我嚴肅地對二哥說,別人當官怎麼做我管不了,但是我自己摸著良心說,絕對不會拿著權力欺負人,拿著權力去做交易,拿著權力去賺不義之財!
你是我的親哥哥,什麼忙我都可以幫,但是這種想通過我手中的權力來掙錢的忙永遠都會幫,不管我做多大官!我不想自我標榜有多麼崇高而純潔的思想,但是那是我真實的想法。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摸著良心做事,都應該恪守自己內心正確的原則,不為一時一事的利益所迷亂。即使一些人十分聰明,從中鑽營了很多名利,我也一點不羨慕,甚至有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真實感覺。
憑我在任縣監察局副局長對招投標法律法規的實操與研究,憑我對中國法律的精通(2006年就一次性考過了國家司法考試),憑我對各級政策的熟悉,可以完全達到把項目天衣無縫地操作給二哥的合伙人做,而不給自己留下任何後患的地步。但那會讓我良心不安,那就意味著我在以權欺人,以智瞞天,唯利是圖。
我記得在讀初中時的一件事兒。那時,鄰家很討厭,仗著家裡幾個兒子牛高馬大,經常欺負我們幾家娃兒比較小的。一個表現就是在,田裡的穀子要成熟時,基本上大家都會自覺地把自家餵的鴨子關在圈裡養,不放出去吃別人家的穀子。而鄰家卻經常在這時候不關鴨子,放到我家田裡糟蹋我家的莊稼,來儘快養肥他家的鴨子。
我媽媽招呼了好多次,他家裝聾作啞就是不理。我們一家人關起門來罵過很多次,也沒有辦法,他們家是惡人,好幾家都被打過,我們不敢太惹他了。
一天上午,復仇的時機終於來了。我們一家人在田裡扯毛稗子,那一群可惡的鴨子又鑽進我家田裡,而且如他主人家一樣,對我們一家人視而不見,伸出脖子就肆無忌憚地偷吃快要成熟的谷穗。我們氣不打一處來,合力追打這些鴨子,其中一隻被我按在水中,我還用腳狠狠地踩上去,它陷進泥里了,它一會兒就死掉了,真是出了一口惡氣啊!下午收工時,家裡人把那隻死鴨子摳出來,放在背兜里裝上毛稗子草一起背回家。晚上,這些鴨子就成為了我們家桌上的唯一一道葷菜。說實話,那個年頭的我們,肉食可是從來沒有吃夠過啊!雞鴨這些小牲口更是少有吃過,一年就過年才得打打牙祭。
但是,我那天晚上卻只吃白飯和鹹菜,一塊鴨肉也沒有拈。家人都說鴨肉好吃,而且說這隻死瘟鴨子早該死了。家裡人吃它我也不反對,但是我自己內心覺得,我不應該吃,我就不想吃,再香再餓再誘惑人,我也不吃!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樸素的良心和原則操守。
二哥知道我的性格,也就從此沒有再提類似的事,凡是有人知道他是我親哥哥,找他說B鎮上的事,他也都一概拒絕,他曉得我不會幫這種忙的。
過了兩年,B鎮一個村的三職幹部都被縣紀委立案調查,而且都受到了嚴重的紀律處分。原因就是在一條二公里的村公路建設中幫助他人中標,然後三人一共收了五萬元的好處費。當我去縣紀委接他們出來的時候,心裡十分難過。心想,如果我早前能夠把我二哥這件事講給他們聽一聽,可能他們就不一定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吧。
我又想,哎,好在他們沒有當鎮長,不然可能早就蹲監獄去了吧!
二哥出生後,父母把最多的愛給予了他,生怕他餓著冷著,什麼事都順著他,有點嬌慣。讓他養成了好玩不愛讀書的習氣,結果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干農活又不怎麼吃得消,就外出打工,先後在雲南燒磚,在重慶建築工地做小工。
父親工作的鎮食品站實行「輪換工」制度,在1994年父親提前退出工作崗位,把戶口轉到農村重新當起了農民,二哥則輪換去食品站上班。
那時的國有企業,已經是日薄西山之景了。沒幾年,二哥就被改制下崗了。
他回到農村做了兩年莊稼,日子可真過不下去啊,他有三個小孩,兩女一男,都在讀書,各種花銷又大。於是兩口子又只有去廣東磚廠里打工,頂著高溫拉磚,是非常重的力氣活,那兩年見過一次他,又黑又瘦。
2005年時,二哥的大舅子在大足縣城開了一家火鍋店,叫他夫婦去廚上工作,也學點餐飲方面的技術,才算安定了幾年。二哥的大女兒蘭蘭小時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讀書成績也差,而且還有一點調皮,在老家學校里充「大姐大」,在初二時已經沒有辦法混下去了。我就把這個傢伙接到我工作的地方,在縣職校讀完了初中。二哥覺得家裡負擔太重,反正她讀書也讀不出頭,就決定讓她一起去廣東打工,進服裝廠掙錢。
2005年,二哥夫婦從廣東回大足火鍋店裡上班。大女兒蘭蘭也一起回來,我幫她聯繫了縣城的銀峰賓館。她肯學勤快,手腳麻利,不久就成了客房部的骨幹。二哥的二女兒曼曼學習成績稍微好一些,文靜踏實。2008年中專畢業,一時在老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只有我來想辦法。那兩年石海旅遊生意做得不錯,經常都在進人。於是,她在石海旅遊公司上班做起了檢票的工作。住在我家裡,每天早出晚歸到景區上班。
可能是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到了2009年,各種生意都不好做,二哥夫婦上班的火鍋店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年初就關門大吉。他倆再一次失業,而且已經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在廣東搬磚時身體也愛過一些傷害,不可能再一次回到農村干農活或外出打工賣體力了。他一家人思來想去,決定過來投奔我。反正已經有兩個娃兒在這裡上班了,過來利用才學到的餐飲技術,搞點燒臘賣,也算一家人團聚吧。
我肯定歡迎二哥一家人過來,那樣父母也可以一起到興文來,也免得我為了孝敬父母必須跑回老家,三百多公里在那個年代也是夠得跑的。
關鍵是,我家的房子太小,自己這邊已經是五口人(加上岳母、小舅子的女兒),還有曼曼常住,蘭蘭偶爾過來同曼曼一起擠一張小床,八十多平米的房子已經沒有空間了。
他們一家人就租了房子在環城路正南小學邊上,2009年的熱天舉家搬來。二哥兩夫婦每天下午在二校門口(小地名:箭道子)擺燒臘攤維持生計,離我上班的縣政府很近。自從二哥來了後,我家裡就沒有吃過其它地方的燒臘了,肯定是親兄弟,要紮起的撒。二哥的燒臘生意一開始準備主打滷鵝,我也極力促成。記得我在榮昌實習時,滷鵝可是那一帶的爆款,據說可以達到每年人均吃掉八隻鵝的水平。這個縣城裡基本上沒有滷鵝的,如果二哥能夠把重慶滷鵝在這裡打響,肯定會財源滾滾的。但是,賣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是那麼的根深蒂固,滷鵝根本賣不動,人們認為那是「發物」,容易引發老毛病,所以慎買慎吃。沒有辦法,二哥又被迫轉到本地人的喜好上來,依照本地那些燒臘攤的品種來做。可是,這也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競爭白熱化的生意,好多人已經經營了幾年甚至十幾年,客戶的忠誠度很高。所以,一年下來,二哥也只能慘澹經營,沒什麼錢掙。二嫂就不高興了,覺得這樣一年下來,還不如自己在廣東服裝廠去打工,不管多少,年底能攢幾個。她堅決還要出去打工,不想耗在燒臘生意上了。
於是,老母親從老家給來,每天幫二哥打下手,二嫂則一個人到重慶去找工作。的確,我自己也守過服裝門市,生意不好讓人十分難過,那個造孽兮兮的感覺,沒經過的人是體會不出來的。
我每天下班時,都要去二哥的燒臘攤子上站一會,基本上都是看到他一臉愁苦的樣子。特別是冬天,別人都回到了溫暖的家裡吃晚飯了,他也要在刺骨的寒風裡守到晚上八點過,期待晚歸的人能買一點燒臘。就算這樣,二哥都生意仍然起色不大。在2010年的下半年,他已經動搖了,同我談過兩三次,準備放棄燒臘生意,還是出去賣體力打工穩當點。而且,他的兒子羅毅哥又有病了,醫生說必須要儘快手術,手術可能要花好幾萬塊錢。一天晚上我去他們的住處,勸他要堅持,生意是慢慢習起來的,才做一年還看不出效果。如果出去打工,身體吃虧,老了自己難受。二哥聽紅無語,沉默了許久許久。過了兩天,老母親才悄悄對我說,二哥遇到困擾了,要我一定幫助他。原來是二嫂給他最後通牒,要麼回去重慶一起打工掙錢,給毅哥治病,要麼就離婚,她不管這個家了,她已經受夠了。
可憐的二哥,進退兩難,又不好向我說起。我非常理解他,決定一定要幫他一把。我抽了兩天時間,專程回了一趟重慶,找到二嫂談了一次。自她進門以來,我同她很少說話,也沒什麼可說的。這次,談了一個多小時,聽她哭訴了生活的壓力和痛楚,我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如果王自己有很多財富,就可以幫助一大家人過上好一點的生活,可是我也只能上班領工資,養家餬口而已。我對二嫂表達了對一大家人的歉意,請她回來,我承諾幫她找一份工作。還要全力幫助二哥把燒臘生意做起來,如果兒子治病硬是缺錢,我可以出面幫助著籌集,反正不會耽擱治病的。二嫂也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而且她從內心也是捨不得這個家和親人的。在2011年的上半年,她回了在秦媽火鍋店上班,一直做到2015年他們一家人離開興文。
這樣,他們一家人終於渡過了可能分崩離析的最危險時刻,我一直在內心裡說,二哥是親骨肉,任何時候都應該幫他一把,而且要盡最大努力。
可是,2011年底我開始任B鎮鎮長,卻第一次拒絕了二哥找我幫忙的請求,而且是那麼堅決,沒有一點兒兄弟感情的樣子。
那是在2012年初時,二哥在一天晚上過來家裡找我,說有個人在約他做事,可以掙大錢,但是要我支持才得行。我說親兄弟,當然支持。二哥說那個人說的,你現在當鎮長,手頭的工程項目多的很,只要肯幫忙,每年把幾個大一點的項目拿給他們做,比如說修村道公路這些,他就可以同我二哥合作,每年收入上百萬,哪裡用得著瓜兮兮的天天守著那個小燒臘攤呢?
的確,那個人說的沒錯,B鎮是個大鎮,每年的建設投入比較大,光農村公路都不下於一千萬元。按當時的遊戲規則,按其他地方的玩法,如果我願意去操作,那種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讓他名正言順地拿到工程,再讓二哥從中分杯羹。那個人也給我二哥舉出了真實的例子,說我可以參照執行,也出不了什麼事兒的。
「他有他的道理,我有我的原則,你也應該有你的底線!」
我嚴肅地對二哥說,別人當官怎麼做我管不了,但是我自己摸著良心說,絕對不會拿著權力欺負人,拿著權力去做交易,拿著權力去賺不義之財!
你是我的親哥哥,什麼忙我都可以幫,但是這種想通過我手中的權力來掙錢的忙永遠都會幫,不管我做多大官!我不想自我標榜有多麼崇高而純潔的思想,但是那是我真實的想法。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摸著良心做事,都應該恪守自己內心正確的原則,不為一時一事的利益所迷亂。即使一些人十分聰明,從中鑽營了很多名利,我也一點不羨慕,甚至有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真實感覺。
憑我在任縣監察局副局長對招投標法律法規的實操與研究,憑我對中國法律的精通(2006年就一次性考過了國家司法考試),憑我對各級政策的熟悉,可以完全達到把項目天衣無縫地操作給二哥的合伙人做,而不給自己留下任何後患的地步。但那會讓我良心不安,那就意味著我在以權欺人,以智瞞天,唯利是圖。
我記得在讀初中時的一件事兒。那時,鄰家很討厭,仗著家裡幾個兒子牛高馬大,經常欺負我們幾家娃兒比較小的。一個表現就是在,田裡的穀子要成熟時,基本上大家都會自覺地把自家餵的鴨子關在圈裡養,不放出去吃別人家的穀子。而鄰家卻經常在這時候不關鴨子,放到我家田裡糟蹋我家的莊稼,來儘快養肥他家的鴨子。
我媽媽招呼了好多次,他家裝聾作啞就是不理。我們一家人關起門來罵過很多次,也沒有辦法,他們家是惡人,好幾家都被打過,我們不敢太惹他了。
一天上午,復仇的時機終於來了。我們一家人在田裡扯毛稗子,那一群可惡的鴨子又鑽進我家田裡,而且如他主人家一樣,對我們一家人視而不見,伸出脖子就肆無忌憚地偷吃快要成熟的谷穗。我們氣不打一處來,合力追打這些鴨子,其中一隻被我按在水中,我還用腳狠狠地踩上去,它陷進泥里了,它一會兒就死掉了,真是出了一口惡氣啊!下午收工時,家裡人把那隻死鴨子摳出來,放在背兜里裝上毛稗子草一起背回家。晚上,這些鴨子就成為了我們家桌上的唯一一道葷菜。說實話,那個年頭的我們,肉食可是從來沒有吃夠過啊!雞鴨這些小牲口更是少有吃過,一年就過年才得打打牙祭。
但是,我那天晚上卻只吃白飯和鹹菜,一塊鴨肉也沒有拈。家人都說鴨肉好吃,而且說這隻死瘟鴨子早該死了。家裡人吃它我也不反對,但是我自己內心覺得,我不應該吃,我就不想吃,再香再餓再誘惑人,我也不吃!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樸素的良心和原則操守。
二哥知道我的性格,也就從此沒有再提類似的事,凡是有人知道他是我親哥哥,找他說B鎮上的事,他也都一概拒絕,他曉得我不會幫這種忙的。
過了兩年,B鎮一個村的三職幹部都被縣紀委立案調查,而且都受到了嚴重的紀律處分。原因就是在一條二公里的村公路建設中幫助他人中標,然後三人一共收了五萬元的好處費。當我去縣紀委接他們出來的時候,心裡十分難過。心想,如果我早前能夠把我二哥這件事講給他們聽一聽,可能他們就不一定會犯這樣的錯誤了吧。
我又想,哎,好在他們沒有當鎮長,不然可能早就蹲監獄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