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管不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鎮長!」

  2012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值班,正在辦公室里伏案處理文件,一個碩大的黑影大聲嚷嚷著,從門口走了進來。

  「你必須馬上跟我去現場看看!

  「隔壁竹加工廠修路時,把我家屋後陽溝堵起了,現在房子就被水淹了,必須要賠我的損失,不然老子要把廠門給他狗日的封了!」

  我抬頭一看,是一個五大三粗、濃眉大眼的中年男人,滿面怒氣沖沖,有點兇巴巴的。

  那天,整個鎮政府大院裡,除了四個值班的,沒有其他人。二樓上就我一間辦公室里有人,顯得異常安靜,天上不緊不慢地下著雨,他這一陣吼,恰如一陣雷鳴,讓我心裡不禁驚了一大跳。

  我馬上請他坐下來說話,他卻非常生硬地說,「不坐」,態度十分不友好地隔著辦公桌站在我的對面,像對待仇人一樣,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

  「帥哥,你這個事情,應該先找村上幹部協調處理哈。如果村上處理不好,報到鎮上,我們專門有群工辦負責幫你們調解的。」

  我微笑以答。

  中年男人卻又以近乎咆哮的口氣吵起來:

  「我才不找村幹部呢,他們都是吃狗油的,屁事管不到,我就要找你這個一鎮之長,你才管得到事!」

  聽他這麼一說,我心裡有一種悲從中來的感受。

  老百姓說這樣的話,說明我們有一些幹部不理事,不管事,群眾根本不信任他們。

  從情感上講,我十分理解他這樣「一竿子捅到天」,遇事就直接找鎮長的舉動。甚至,我也有反過來「一竿子插到底」,馬上去現場處理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的衝動。

  但是,我記得三國歷史中諸葛亮先生事必躬親,「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教訓,讓我按捺住了情感上的衝動。

  我開始理性地思考,要如何應答與處理這類事情,以後可能如此「和尚敲木魚——多多多」的問題。

  腦筋急轉彎,靈光就乍現,我頭腦中旋即閃出一個有價值的歷史故事。

  好像說的是歷史上,一個公認很厲害的宰相,一天在京城街上遇到一起陳屍街頭的命案,他卻不聞不問,讓隨從趕緊一起離開;另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頭耕牛倒在地上,卻下轎仔細察看,並馬上下命令,安排做好對全國耕牛的防疫問題。

  他這樣的舉動,讓下屬感到大惑不解。事後,宰相說出自己的理由,讓人心悅誠服。他認為,京城殺死了一個人,就只是一件刑事案子而已,由地方官員去依律處置就可以了;而春耕在即,如果耕牛生病了,不能有效控制,大面積傳染而死,莊稼種不下去,很多老百姓就沒有飯吃,豈不天下大亂;所以,殺死人的事兒,他可以置之不理,這個時候死牛的問題卻要高度重視,一管到底。

  他這是一種多麼睿智的領導藝術!

  該管的要主動管,不該管的則不要多管閒事,要由該管的人去處理。如果不分層級,不論輕重,事事都想眉毛鬍子一把抓,那可是當不好領導的。

  「請你不要這樣衝動,好不好?

  「對我們的村幹部,請不要一棍子打死。雖然少部份村幹部有些服務工作沒有做好,或者能力欠缺一點,但大部分還是不錯的。大家都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你來當個村長支書,說不定別人對你的意見還更多更大,你又將是什麼感受嘛?」

  他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我這個鎮長面對他的怒氣卻一直和顏悅色,一點官氣也沒有。

  他這才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緊繃著的臉上的肉,松馳了下來了,眼神也柔和多了,對我的勸告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我接著說:

  「同志哥哥,如果按你今天的邏輯,你反映的這件事情,我也管不到,你自己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他聽我這麼一說,嘴巴張開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一句話來了。我遞一杯茶水給他,讓他先喝兩口,不著急,慢慢講。

  「對不起,鎮長,我不會說話。但我的事真的急死人,全家人都罵我,說當時竹加工廠修路時我不應該答應!我要怎麼辦嘛?你要給我做主啊!我一定聽你的!」

  「那就好嘛,你先去找村幹部反映情況,請他們先幫你處理。我一會兒叫辦公室值班的同志也給村上說一聲,請他們抓緊協調。如果村上沒有解決問題,我們鎮上再出面處理。請你相信,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總會處理得好的。這就是一個鄰里糾紛嘛,死不了人的,互諒互讓不就協商好了嗎?你自己一定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去違法影響竹加工廠的正常生產,那樣會得不償失的哈。」


  我們就這樣一番對話,中年男子居然乖乖地回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我問了一下那個村的幹部,得知他與竹加工廠的糾紛,當天上午就在村上的調解下達成一致。以後雙方握手言和,相安無事了。

  曾經有一位任過多年鎮長的朋友給我說:你當鎮長要記住,一進辦公室最好就先把門關上,否則來找你的雞毛蒜皮的事多不勝數,沒法干其他正事!

  他說的絕對是經驗之談,那樣做,鎮長肯定要少好多麻煩事兒。

  但是,我卻一直不以為然,反其道而行之。五年多的鎮長任期里,只要我在辦公室,大門永遠是開著的。而且我的手機號碼也是公開的,全鎮成千上萬的群眾都有我的電話號碼,我也在通訊錄里存下了上千的普通群眾的電話號碼,加了他們微信好友。

  我認為,只要我們幹部自己行得端坐得正,發自內心地為人民群眾服好務,多理解他們的難處,以真心同他們交朋友,有什麼理由怕他們到辦公室來找麻煩,或者打電話來騷擾。只要全鎮的幹部隊伍有過硬的能力和務實的作風,鎮村組三級幹部都把自己的事情抓在手上落在實處,領導班子成員都能夠各司其職管好分管的工作,真正來找主要領導麻煩的事兒就會越來越少的。

  我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寫在這本書里?

  就是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領導者只做該做的事」的理念。

  一名真正稱職的領導者,一定不能夠為了沽名釣譽,「端公吃了道士錢」。也就是,他動不動就去把下屬的工作攬過來做了。那樣的結果,是費力不討好,累死人還挨罵。這也是,古今中外層級制官僚系統能夠很好地治理社會的一種科學方法,凡為領導者都應當謹記慎行。

  當然,緊急情況是可以例外的。比如有一次,我了解到鎮上兩個姓陳的堂兄弟之間,因為孩子的刑事案子而引發矛盾,劍拔弩張,快要出人命了!

  我趕緊放下其他工作,接連三次赴他家裡做調和,並且多方協調司法機關,最終化解了一場危機,挽救了兩個家庭。

  而我離開鎮上後不久後,就在S村發生了因為二千來塊錢的小糾紛,卻升級為惡性案件,導致三死一重傷的事情,讓人痛心疾首啊!!!我想,當時知道苗頭的幹部是沒有處理好的!

  遇到事情,如何來決斷和把握,這就需要領導者自己的智慧和敏感。我相信,我們絕大多數的領導者,只要用心去體會和積累,都是能夠把握得恰如其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