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聽媽媽說,大哥在三歲時,因為生了病,老家又缺醫少藥,沒有及時治療,不幸就成了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

  命運就是如此無常,竟然在大哥年幼之時就給予了如此沉重的打擊。在暗無天日的日子裡,大哥從十歲左右開始,師從兩公里外一個本家「八字先生」學習算命手藝。在我的記憶里,他是每天一邊用力地搖著煮飯的鼓風機,一邊大聲地背誦著從老師那裡學來的子丑寅卯那些神秘的符號。他的聲音是那麼虔誠,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著他的不屈不撓。而那台鼓風機,也像是他的夥伴,伴隨著他的背誦聲,發出呼呼的聲響。那一聲聲有節奏的鼓風機聲,仿佛與他的背誦聲交織成了一曲獨特的生命樂章。

  十六歲時,大哥就學成出師,開始闖蕩江湖。他以算命為生,完全能夠自食其力。他沒有因為自身的殘疾而自怨自艾,相反,他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著。

  大哥有著超常人的記憶力。我們院子附近一公里範圍內,哪裡有房屋,哪裡有溝坎,哪裡是田,哪裡是路,他都記得一清二楚,他可以不用人牽,行動自如。他通過聽收音機里的評書,用心背了下來。每年的熱天裡,院子裡二三十個人晚上乘涼時,就請他講《楊家將》《封神演義》那些,當時大家覺得非常精彩過癮。

  大哥基本上能夠做所有的家務活,宰豬草,煮飯,餵豬,洗碗,洗衣服;甚至,在大集體時代,一大早上就起床來,和二哥一起去山坡上撿狗屎來賣給生產隊做肥料。在農忙的時間,大哥就不出去算命,我們一家人就分工協作一段時間。比如秋收打穀子,從1981年田土到戶以後到我工作之前,都是這樣分工的:我和媽媽負責割穀子,父親和二哥負責用力在打鬥的斗架上打落,然後一起跳回家去,姐姐負責在院壩里曬穀子,大哥就負責煮飯。他煮的飯真心不錯。那時我家裡還不錯吃淨米飯,要加一半的紅苕。大哥把紅苕切的很細,吃起來沒有那麼難吃。下飯的多數時間都是泡羅卜,大哥也切成細細的絲,放上豆瓣用點兒油煎好,送飯的很。現在我都想得起那個味道,滿口生津。我想,如果那時每天有肉,大哥肯定也會弄出更加美味來。可惜,只能隔兩天吃一點兒臘肉。

  大哥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卻有著強烈的求知慾。他經常通過聽收音機、與他人交流等方式,不斷地豐富著自己的知識。這樣,他就成了我們村裡的百事通,大到國際問題,小到農業生產他多多少少都曉得。只要有人找他聊天,他就可以說個不停!

  大哥雖然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他離開老家到城鎮裡算命時,接觸到了外面的人物以後,就明白了讀書可以改變我們這樣的農村娃兒的命運的道理。他就鼓勵姐姐和我用心讀書,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好好讀書,考上學校,才能出去工作,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當時,父親覺得讀書在農村沒有多大用處,家裡也沒有什麼收入,在初中畢業沒有考上中專學校時,就不大同意我和姐姐再去補習了。

  大哥非常理解農村父母的艱辛,就主動承擔了一部分我們的學費和生活費。他的那幾個錢,可是來的太不容易啊。給人家算個命,就只是幾毛錢。我現在都記得,他經常在趕場天去老家附近的幾個場鎮幫人算命,來回都是步行。晴天還好,下雨天常常是淋得如落湯雞一樣。如果是長時間下雨那個時節,回來滿腿是稀泥巴,甚至背上,頭髮上都粘上了泥漿。暑熱天時,連續走兩個多小時左右的路回家,渾身被汗水濕透,他的臉上曬的通紅通紅的。他每次趕場算命回來,都是下午兩點左右,卻不捨得花一毛錢吃點東西,餓著肚子回家來吃冷飯菜。卻要花幾分錢,給弟弟妹妹買幾個糖果回來。

  在大哥的支持下,姐姐先我三年考上了中專。我在刻苦補習兩年初中後,也如願以償考上了全省重點中專。實現了人生的重大轉折,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老天有眼,大哥通過自己的辛勤奔波,逐漸有了比較好的收入,娶了老婆,生了兩個兒子,還在縣城買了一套商品房。在村里,算得上是行實的人了,大家都尊稱他為「羅先生」。

  在我工作幾年以後,停薪留職在璧山縣做服裝生意的那一年,大哥在重慶醫學院附屬醫院袁家崗附近的出租房裡,卻遭遇了不幸,被人投毒而死。那時的他,年僅三十六歲,算命的手藝已經達到爐火純青,正處於人生的壯年,事業的巔峰。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讓我們一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當我得知大哥被投毒的消息時,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憤怒和悲痛。我不知道是誰如此殘忍,竟然對一個善良的盲人下此毒手。我恨不得立刻找到兇手,把他碎屍萬段,為大哥報仇雪恨!直到2009年,大哥的命案才得以告破,兩個兇手罪有應得進了監獄。大哥的在天之靈終於可以得到一點兒安慰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大哥永遠在我們一家人的心裡活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