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真相
子熙睜開眼,看著洪大全滿臉的皺紋、花白的鬍鬚和一臉的慈愛,他的淚再次無聲落下:「爺,是我害死了爹娘、劉叔劉嬸兒,還有二嬸和弟弟妹妹,我其實最該死。」
洪大全用粗糙的大手摸摸他的下巴,感覺刺都拔完了,這才坐在他身邊:「最該死的是鬼子!他跑到咱家來,殺咱親人,欺負咱女人,最該殺的是他們!十六歲,已經是大人了,哭唧唧的沒用,你要拿起槍,跟著老馮老單他們去打鬼子!替你爹娘報仇!」
看著老人堅定的眼神,子熙慢慢坐起身來。
對呀,以前一直想著回家、回家,現在,家沒有了,那就不回家了,留下來當一名游擊隊員,打鬼子,替親人們報仇!
「我現在就去找隊長政委!」子熙向著隊部跑去。
從板栗林到隊部,有近四十分鐘的路程。
這一路,穆子熙的腦中飛快地把他近十六年的人生做了一次回顧,痛徹心扉的還是爹娘對他的愛,叔嬸兒們慈愛的笑臉。
不行!我得下山!得一趟回家,我必須得到他們的墳前去磕頭,不然,我永遠過不去這個坎兒。
還有臘月,二叔,他們去哪兒了?
我得回家啊!
離隊部老遠,他就看見幾個人圍著妮子拉拉扯扯的,心知一定是出什麼事兒了,他恨不能生出翅膀飛過去。
看見子熙,妮子掙脫秀秀拉她的手跑過來,一臉的淚:子珉跟著老鄧下山了,誰也攔不住,誰攔,他就用刀抵住自己的脖子。
子熙一摸口袋,糟糕,自己隨身帶著的刀子不見了。
政委讓子熙姐弟不要著急,楊金龍尾隨著下山了,不會有事兒的。
子珉聽見鄧亞鵬在外面和大家道別,說鬼子既然撤了,他就回去了,茶葉店也得開門做生意。
他本來還想如何找藉口在山上再呆幾天,看穆子熙是不是能打聽出上飛雲嶺的另一條路。
結果得知穆家被滅了門,穆子熙絕對沒心思再去找什麼路了。
他盤算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去大邑找自己的上級,免得被山田這個無能之輩屈死。
隊長帶著十幾名隊員去訓練場了,政委親自把老鄧送到摩雲梯前面,指著摩雲梯兩邊堆積的石頭說:「照顧好自己,別擔心我們,你看,鬼子到了摩雲梯就算是離閻王殿不遠了!」
摩雲梯本就難走,人從上面向下推落滾石,那簡直就是沒給登梯人留活路啊,在摩雲梯上用石頭,可比子彈的殺傷力巨大的多。
鄧亞鵬皮笑肉不笑地點頭:「對對,那,我就放心了。」
「鄧叔,我去送送你!」說話的,是穆子珉。
比起穆子熙的陽光帥氣狂放,這個穆子珉給人的印象是內向瘦弱,還有著憂鬱的眼神,老鄧還真沒怎麼和他打過交道。
他突然從政委身後跑出來送自己,老鄧意外地看著政委。
政委一把抓住子珉的胳膊:「就送到這兒吧,老鄧不久還會來的。」
可是,子珉卻泥鰍般從政委手裡滑脫,站到了老鄧身邊。
他們的腳下便是摩雲梯,政委怕受到驚嚇的子珉摔倒,沒有靠近,只是笑著說:「子珉,聽話,你要是想下山,過兩天讓你金龍哥帶著你下山。」
隨後追過來的妮子焦急地對著子珉打手勢,嘴裡「啊啊啊」地。
子珉也打手勢,看樣子是讓妮子回去,不要跟著他。
政委問子珉:「你到底要幹什麼?是真的送老鄧一程,還是一去就不再回來了?」
子珉堅決地說:「我要回家去,看我爹娘!」
「可以,穆子珉!你們姐弟三個本就是上山避難的!來去自由!何況,我們的飛雲嶺,上山不易下山隨便!但是,你就算要下山,是不是得和你哥姐一起下山,是不是得等確定安全了再回去?否則,你們就是在要白白送死,七條生命,那血流的還不夠多嗎!」
老鄧可不想帶著這個病孩子下山,他更怕政委會要求他把穆子珉安全送回家。
於是,他頗不耐煩地說:「我還有急事,先走了,你們再商量!」
穆子珉抓住他的衣角,在他耳邊低低說了一句話,老鄧立刻石化當場。
政委沒聽見穆子珉說得是什麼,卻見他從兜里拿出一把刀,刀鋒對著自己的脖子:「我得命是你們救的,今天我就是要下山,不然,我就死在這兒!」
楊金龍輕拍政委的後背,用眼神告訴他:你們走,我來應付他。
政委他們只好拉著妮子上山,妮子當然不肯,政委告訴她:「摩雲梯的路實在難走,咱們再這樣逼他,他跳崖的可能都有,金龍會勸他回來的。」
妮子含淚看看子珉,他卻昂著頭,絲毫不為姐姐的淚眼所感動。
子熙黯然地低下頭:「子珉應該恨死我了。」
這個性格飛揚的少年,此刻周身都被烏雲籠罩著。
猛然,他抬起頭:「我也要下山!」
政委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死,這穆家的孩子怎麼都是犟種啊,那個病懨懨的穆子珉我都管不住,這個長著八百個心眼子的穆子熙就更難駕馭了。
看出政委想苦口婆心勸自己,子熙說:「我得回家給爹娘磕頭,這個誰也攔不住我!」
說完,他深深地嘆氣:「我得回家看看我爹娘的錢還在不在,鄙人張下個月就該來了,我要用錢買他的槍,我必須用自己買的槍為我爹娘報仇!政委,您放心,磕完頭拿著錢我一定會回來的!」
今天是哥嫂的二七,晚飯後穆曦獨自去十字路口替他們燒了紙。
回到家,兩個女兒正圍著爸爸在吃糕點。
快開學了,今晚陳奕夫學校的教師們聚餐。
回來的路上,他給女兒們買了糕點。
看見妻子回來,陳奕夫拉著她:「你來。」
臥室的桌子上放著一瓶酒:莊一清酒。
穆曦的臉色登時變了:「買它幹什麼!」
莊一酒莊是日本人開的,來大邑五六年了,中國人不喜歡喝日本人的清酒,寡淡無味。
穆家的酒一直是大邑及周邊縣市居民的最愛。
經營莊一酒莊的人在鬼子占領大邑前都夾著尾巴做生意,自從鬼子來後,大邑城裡銷售、宴請、家用的酒一律得是莊一的。
賣酒的店主們就把莊一的酒擺在顯眼處,穆家等國產酒放在倉庫,果酒賣出去幾十瓶,才能賣出一瓶莊一的酒。
「你嘗嘗!」陳奕夫打開酒,遞到妻子面前。
撲鼻的酒香,這味道,實在再熟悉不過,因為,這是穆家酒坊的酒啊。
穆曦疑惑地看看酒瓶:「莊一的酒瓶,怎麼裝著咱家的酒?」
「我們今天老師聚餐,大家都在議論說莊一的酒現在上了新的品種,銷路很好,味道堪比穆家酒,咱家的酒我一喝就能喝出來,所以,回來的路上我去店裡看看,莊一的酒現在確實暢銷。」陳奕夫看著妻子:「你明白為什麼鬼子要滅掉穆家,還把酒坊里的酒全部拉走了吧?」
「就因為穆家的酒銷路好,他們就枉殺了我們穆家七口人嗎!」穆曦瞪著眼睛,淚水一滴一滴地落下。
陳奕夫將妻子摟在懷裡,輕輕撫摸著她的後背:「知道兄嫂因何而死,我們就該想著如何讓他們死而瞑目了。我們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穆子熙和趙鋼翻牆進入穆家大院。
一進院,子熙的腿就開始抖,舌根發酸。
趙鋼的手抄在他腋下:「別被自己的情緒打倒,快干正事兒。」
穆德存的大額存單和大洋都不見了,父母房間還算整齊,應該不是鬼子把錢翻走的。
他去自己房間,搬開那一堆軍事兵器書刊,拿出床底下的木箱子。
箱子裡裝的都是他兒時的玩具。
從箱子底部,拿出一個木盒子。
木盒子裡整整齊齊碼放的都是一封十個的銀元,一共二十封。
還有一個紅綢布包,裡面是四個龍鳳金鐲子。
「這是娘攢的體己錢,你爹不知道。這四個鐲子,是將來給妮子和你們三個未來媳婦的。這大洋,是給你們四個的,一個人五十塊,手裡有私房錢,回來看你爹時買點好點心,哄你爹高興!」鄭巧讓子熙幫自己藏這些東西時說。
子熙把紅綢布包緊貼在心口,似乎這樣,就能感受到娘的氣息。
他把大洋一股腦放進趙鋼的包袱里,抹去眼淚:「咱得去見見酒坊師傅,我不知道爹娘埋在哪兒。」
看見子熙,酒坊師傅居然像個孩子,哭了。
難過了一陣子,他讓妻子去叫來了九叔公。
當著九叔公的面,他從冬天取暖用的灶坑裡拿出一個髒包袱:「這裡面是147塊大洋,你二叔走前留下的,酒坊工人開了工資後,還剩下這麼多,你都拿走吧。」
子熙把包袱包好,依舊還給師傅:「既然二叔留下給你們,你們還留著用,我,得去看看我爹娘。」
師傅對跪在墳前的子熙說:「你爹娘死的第二天,來了個外鄉人,說是山東來的,打聽當年你娘從碼頭帶回來的一雙兒女,我沒和他說實話。幾天後臘月回來過,磕過頭後就走了,我讓他帶些錢走他不要,說走前帶的有錢,問他去哪兒他也不說。你姑父也來了,把酒坊里的東西都封存了,你家的院門鑰匙交給我保管,再三交代萬一你們回來了,一定要去大邑找他。後來,又來了個人,也來墳前磕頭,說是你們的朋友,替你們來看看爹娘,我讓他把你們爹娘的遺物帶走了......」
子熙猜,第一個來的人也許是子珉的爹,妮子的叔叔。
臘月去大邑找自己姐弟三個,以地娘的性格肯定會讓他最少帶幾十塊大洋,因為娘常說「窮家富路。」
最後一個,是楊金龍。
洪大全用粗糙的大手摸摸他的下巴,感覺刺都拔完了,這才坐在他身邊:「最該死的是鬼子!他跑到咱家來,殺咱親人,欺負咱女人,最該殺的是他們!十六歲,已經是大人了,哭唧唧的沒用,你要拿起槍,跟著老馮老單他們去打鬼子!替你爹娘報仇!」
看著老人堅定的眼神,子熙慢慢坐起身來。
對呀,以前一直想著回家、回家,現在,家沒有了,那就不回家了,留下來當一名游擊隊員,打鬼子,替親人們報仇!
「我現在就去找隊長政委!」子熙向著隊部跑去。
從板栗林到隊部,有近四十分鐘的路程。
這一路,穆子熙的腦中飛快地把他近十六年的人生做了一次回顧,痛徹心扉的還是爹娘對他的愛,叔嬸兒們慈愛的笑臉。
不行!我得下山!得一趟回家,我必須得到他們的墳前去磕頭,不然,我永遠過不去這個坎兒。
還有臘月,二叔,他們去哪兒了?
我得回家啊!
離隊部老遠,他就看見幾個人圍著妮子拉拉扯扯的,心知一定是出什麼事兒了,他恨不能生出翅膀飛過去。
看見子熙,妮子掙脫秀秀拉她的手跑過來,一臉的淚:子珉跟著老鄧下山了,誰也攔不住,誰攔,他就用刀抵住自己的脖子。
子熙一摸口袋,糟糕,自己隨身帶著的刀子不見了。
政委讓子熙姐弟不要著急,楊金龍尾隨著下山了,不會有事兒的。
子珉聽見鄧亞鵬在外面和大家道別,說鬼子既然撤了,他就回去了,茶葉店也得開門做生意。
他本來還想如何找藉口在山上再呆幾天,看穆子熙是不是能打聽出上飛雲嶺的另一條路。
結果得知穆家被滅了門,穆子熙絕對沒心思再去找什麼路了。
他盤算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去大邑找自己的上級,免得被山田這個無能之輩屈死。
隊長帶著十幾名隊員去訓練場了,政委親自把老鄧送到摩雲梯前面,指著摩雲梯兩邊堆積的石頭說:「照顧好自己,別擔心我們,你看,鬼子到了摩雲梯就算是離閻王殿不遠了!」
摩雲梯本就難走,人從上面向下推落滾石,那簡直就是沒給登梯人留活路啊,在摩雲梯上用石頭,可比子彈的殺傷力巨大的多。
鄧亞鵬皮笑肉不笑地點頭:「對對,那,我就放心了。」
「鄧叔,我去送送你!」說話的,是穆子珉。
比起穆子熙的陽光帥氣狂放,這個穆子珉給人的印象是內向瘦弱,還有著憂鬱的眼神,老鄧還真沒怎麼和他打過交道。
他突然從政委身後跑出來送自己,老鄧意外地看著政委。
政委一把抓住子珉的胳膊:「就送到這兒吧,老鄧不久還會來的。」
可是,子珉卻泥鰍般從政委手裡滑脫,站到了老鄧身邊。
他們的腳下便是摩雲梯,政委怕受到驚嚇的子珉摔倒,沒有靠近,只是笑著說:「子珉,聽話,你要是想下山,過兩天讓你金龍哥帶著你下山。」
隨後追過來的妮子焦急地對著子珉打手勢,嘴裡「啊啊啊」地。
子珉也打手勢,看樣子是讓妮子回去,不要跟著他。
政委問子珉:「你到底要幹什麼?是真的送老鄧一程,還是一去就不再回來了?」
子珉堅決地說:「我要回家去,看我爹娘!」
「可以,穆子珉!你們姐弟三個本就是上山避難的!來去自由!何況,我們的飛雲嶺,上山不易下山隨便!但是,你就算要下山,是不是得和你哥姐一起下山,是不是得等確定安全了再回去?否則,你們就是在要白白送死,七條生命,那血流的還不夠多嗎!」
老鄧可不想帶著這個病孩子下山,他更怕政委會要求他把穆子珉安全送回家。
於是,他頗不耐煩地說:「我還有急事,先走了,你們再商量!」
穆子珉抓住他的衣角,在他耳邊低低說了一句話,老鄧立刻石化當場。
政委沒聽見穆子珉說得是什麼,卻見他從兜里拿出一把刀,刀鋒對著自己的脖子:「我得命是你們救的,今天我就是要下山,不然,我就死在這兒!」
楊金龍輕拍政委的後背,用眼神告訴他:你們走,我來應付他。
政委他們只好拉著妮子上山,妮子當然不肯,政委告訴她:「摩雲梯的路實在難走,咱們再這樣逼他,他跳崖的可能都有,金龍會勸他回來的。」
妮子含淚看看子珉,他卻昂著頭,絲毫不為姐姐的淚眼所感動。
子熙黯然地低下頭:「子珉應該恨死我了。」
這個性格飛揚的少年,此刻周身都被烏雲籠罩著。
猛然,他抬起頭:「我也要下山!」
政委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死,這穆家的孩子怎麼都是犟種啊,那個病懨懨的穆子珉我都管不住,這個長著八百個心眼子的穆子熙就更難駕馭了。
看出政委想苦口婆心勸自己,子熙說:「我得回家給爹娘磕頭,這個誰也攔不住我!」
說完,他深深地嘆氣:「我得回家看看我爹娘的錢還在不在,鄙人張下個月就該來了,我要用錢買他的槍,我必須用自己買的槍為我爹娘報仇!政委,您放心,磕完頭拿著錢我一定會回來的!」
今天是哥嫂的二七,晚飯後穆曦獨自去十字路口替他們燒了紙。
回到家,兩個女兒正圍著爸爸在吃糕點。
快開學了,今晚陳奕夫學校的教師們聚餐。
回來的路上,他給女兒們買了糕點。
看見妻子回來,陳奕夫拉著她:「你來。」
臥室的桌子上放著一瓶酒:莊一清酒。
穆曦的臉色登時變了:「買它幹什麼!」
莊一酒莊是日本人開的,來大邑五六年了,中國人不喜歡喝日本人的清酒,寡淡無味。
穆家的酒一直是大邑及周邊縣市居民的最愛。
經營莊一酒莊的人在鬼子占領大邑前都夾著尾巴做生意,自從鬼子來後,大邑城裡銷售、宴請、家用的酒一律得是莊一的。
賣酒的店主們就把莊一的酒擺在顯眼處,穆家等國產酒放在倉庫,果酒賣出去幾十瓶,才能賣出一瓶莊一的酒。
「你嘗嘗!」陳奕夫打開酒,遞到妻子面前。
撲鼻的酒香,這味道,實在再熟悉不過,因為,這是穆家酒坊的酒啊。
穆曦疑惑地看看酒瓶:「莊一的酒瓶,怎麼裝著咱家的酒?」
「我們今天老師聚餐,大家都在議論說莊一的酒現在上了新的品種,銷路很好,味道堪比穆家酒,咱家的酒我一喝就能喝出來,所以,回來的路上我去店裡看看,莊一的酒現在確實暢銷。」陳奕夫看著妻子:「你明白為什麼鬼子要滅掉穆家,還把酒坊里的酒全部拉走了吧?」
「就因為穆家的酒銷路好,他們就枉殺了我們穆家七口人嗎!」穆曦瞪著眼睛,淚水一滴一滴地落下。
陳奕夫將妻子摟在懷裡,輕輕撫摸著她的後背:「知道兄嫂因何而死,我們就該想著如何讓他們死而瞑目了。我們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穆子熙和趙鋼翻牆進入穆家大院。
一進院,子熙的腿就開始抖,舌根發酸。
趙鋼的手抄在他腋下:「別被自己的情緒打倒,快干正事兒。」
穆德存的大額存單和大洋都不見了,父母房間還算整齊,應該不是鬼子把錢翻走的。
他去自己房間,搬開那一堆軍事兵器書刊,拿出床底下的木箱子。
箱子裡裝的都是他兒時的玩具。
從箱子底部,拿出一個木盒子。
木盒子裡整整齊齊碼放的都是一封十個的銀元,一共二十封。
還有一個紅綢布包,裡面是四個龍鳳金鐲子。
「這是娘攢的體己錢,你爹不知道。這四個鐲子,是將來給妮子和你們三個未來媳婦的。這大洋,是給你們四個的,一個人五十塊,手裡有私房錢,回來看你爹時買點好點心,哄你爹高興!」鄭巧讓子熙幫自己藏這些東西時說。
子熙把紅綢布包緊貼在心口,似乎這樣,就能感受到娘的氣息。
他把大洋一股腦放進趙鋼的包袱里,抹去眼淚:「咱得去見見酒坊師傅,我不知道爹娘埋在哪兒。」
看見子熙,酒坊師傅居然像個孩子,哭了。
難過了一陣子,他讓妻子去叫來了九叔公。
當著九叔公的面,他從冬天取暖用的灶坑裡拿出一個髒包袱:「這裡面是147塊大洋,你二叔走前留下的,酒坊工人開了工資後,還剩下這麼多,你都拿走吧。」
子熙把包袱包好,依舊還給師傅:「既然二叔留下給你們,你們還留著用,我,得去看看我爹娘。」
師傅對跪在墳前的子熙說:「你爹娘死的第二天,來了個外鄉人,說是山東來的,打聽當年你娘從碼頭帶回來的一雙兒女,我沒和他說實話。幾天後臘月回來過,磕過頭後就走了,我讓他帶些錢走他不要,說走前帶的有錢,問他去哪兒他也不說。你姑父也來了,把酒坊里的東西都封存了,你家的院門鑰匙交給我保管,再三交代萬一你們回來了,一定要去大邑找他。後來,又來了個人,也來墳前磕頭,說是你們的朋友,替你們來看看爹娘,我讓他把你們爹娘的遺物帶走了......」
子熙猜,第一個來的人也許是子珉的爹,妮子的叔叔。
臘月去大邑找自己姐弟三個,以地娘的性格肯定會讓他最少帶幾十塊大洋,因為娘常說「窮家富路。」
最後一個,是楊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