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藏兵洞中聊未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高俅入睡之時,二十里外的安仁山上,張三已伸著懶腰醒來。

  不知是昨夜太過奔波,還是爆炸衝擊導致,他和李四韓斌匯合後,居然直接躺在馬車上睡了過去。

  這一睡便是兩個多時辰,再醒來時已天光大亮,此刻正身處安仁山的藏兵洞中。

  還好有張教頭和韓蒼這兩位持重之人,不僅安排好了臨時居所,還派兩個兒子騎馬去遠處買了糧。

  張三就著鹹菜,喝下林娘子熬的稀粥,打了個飽嗝,隨後開始在藏兵洞溜達起來。

  所謂藏兵洞,類似地堡暗道,遠看瞧不出端倪,走進洞內方知曉裡面的玄奧。

  一個洞連著一個洞,全部修在山裡,既不潮濕,也不漏雨,可謂別有一番天地。

  若是在此埋伏,只需急行軍一個時辰,便能兵臨東京城下。

  張三對這地方越看越喜歡,尤其是進山的路,最狹窄處,僅能容三人並排,一側是峭壁,另一側是懸崖。

  他興致上頭,做指點江山狀:「在此處占山為王,只要百十位好手,便能硬抗一萬大軍。」

  李四王五從旁附和,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連韓家兄弟三人,也生出同樣想法來。

  張教頭聞言,卻哈哈一笑,道:「賢侄莫非忘了,此處靠近開封府,你今日立山寨,明日便有禁軍來剿。官家和相公們,這點臉面還是要的。」

  韓蒼在一旁點點頭,同樣指著狹窄山路,說:「到時候,不論是火箭覆蓋,還是造砲車扔火球,只需半日,便能攻克此山。當然,我說的是西軍打法,至於東京禁軍,老夫不予置評。」

  兩個老人的話,讓幾個年輕後生不由一愣。

  尤其是張三,仔細思索了下,覺得甚有道理,頓時有些慚愧,是自己小覷了這個時代的人。

  想到這裡,他抱拳道:「長見識了,多謝兩位長者提點。」

  張教頭擺擺手:「賢侄客套了,像你這般英雄義氣之人,老夫平生未見,氣力身手自不消說,計策使的也是出神入化。」

  他在菜園裝暈時,聽到了張三和高衙內、富安兩人的對話,那時他才反應過來,對方為了救自己一家,居然已經提前打入了敵人內部。

  韓蒼從旁附和:「小老兒托大,也喚你一聲賢侄,俺年輕時曾在老種經略相公帳下,見過不少勇武之人,但像你這樣有勇有謀的,屈指可數。」

  張三謙虛的拱拱手,說道:「韓老丈居然是西軍出身,怪不得談起退敵之策頗有章法。」

  韓蒼擺擺手,不以為意道:「要說打仗,還得是西軍。東京城的禁軍屬實堪憂,好兵也要猛將來帶,如今的禁軍將領,沒幾個能上場作戰的。」

  張三暗中撇撇嘴,對這番話的頭一句不以為然。

  西軍在和西夏的常年作戰中,的確摸索出一套針對騎兵的合適戰法,並全面壓制住西夏軍隊,使其日漸衰落。

  但面對金兵時,便和禁軍沒了差別,都是同樣拉胯,表現的極為遜色,歸根結底,還是朝廷重文抑武導致的,軍隊沒有作戰的意志力。

  張三席地而坐,張口問道:「如今咱們流落至此,兩位老丈可有什麼建議?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張三充分發揮民主,倡導大家踴躍發言。

  張教頭想了想,率先說道:「此處藏兵洞適合暫避,卻不是長久之計,僅糧草一項,便是大問題。」

  韓蒼點頭應和:「張教頭說的對,老夫覺得應該派兩人騎馬下山,一人負責籌措吃食,一人在山下遊蕩偵查,發覺不對,便用響箭作為信號,以通知山上的人做準備。」

  張教頭頷首道:「韓兄的建議不錯,等風聲過去,咱們可以考慮找個安全之處落腳,老夫小有家資,可以經商為生。」

  對張教頭的說法,張三不置可否,他把目光看向韓蒼,問道:「韓老丈對以後作何打算?」

  韓蒼眼神玩味道:「賢侄幫我韓家報了血海深仇,我們爺四個無以為報,只願追隨於你,如此可好?」

  張三哈哈一笑:「那我若是落草為寇,你們還願意跟著我嗎?」

  「我的三個兒子,老大擅長制甲,老二長於鑄兵,老三精通做弩,至於小老兒本人,一身打造床弩、砲車的本事,正愁賣給哪個識貨的。」

  「你若是上山落草,那我父子四人,也樂得當個賊頭。」韓蒼的話擲地有聲,引的三個兒子躍躍欲試,想對著張三納頭便拜。


  他昨夜孤身斷後的無畏,以及火燒東京的壯舉,已經徹底征服了這兄弟三人。

  張三清咳一聲,起身拍拍屁股,朗聲道:「我割了高衙內的頭,掛在了城門樓子下面,放火燒了太學、樊樓、延福宮、殿帥府、甲仗庫。」

  「我刻字給官家留言,說他重文抑武,罵他不似人君,韓老丈你說,我做了這麼多,卻只為當個山大王,會不會有些虧?」

  張三從李四手中接過一碗水,繼續說道:「追不追隨的,以後再說,但如今的境況,我覺得大家應當擰成一股繩。」

  韓蒼聞言起身,正了正衣衫,拱手道:「小老兒攜犬子三人,願聽公子差遣,刀山火海,不在話下。」

  韓斌,韓琦,韓文三兄弟,隨著自家老父,一起朝著張三拱手。

  李四和王五對視一眼,暗恨自己遲鈍,晚了人家一步。

  「小弟同哥哥自幼為伴,以前你說了算,以後還是你說了算。」

  「俺也聽哥哥的,讓俺幹啥就幹啥,殺人都能幹。」

  李四王五的表態,倒是讓張教頭有些坐蠟,忙不迭起身道:「我們一家,全靠貴師徒才能脫離虎口,自當是以賢侄為首,但我這女兒……」

  他的話沒說完,便被張三抬手打斷。

  「張教頭多慮,我當初許諾,要把令千金送至林教頭處,便不會言而無信,等風聲過去,咱們先往滄州牢城,等見了林教頭,再論日後事。」

  「哦,還有件事要如實相告,我和那魯智深並無師徒之實,當初為了取信於恁,這才出此下策,還望見諒則個。」

  張三說完,拱手作揖,露出一臉真摯笑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