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狂徒張三初顯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甲仗庫的守衛軍卒,全都急急忙忙去救火。

  章杉趁此機會,趕緊起身,提著高衙內和富安的頭顱,大步跑到酸棗門前。

  隨後再次調虎離山,高喊道:「上頭有命,酸棗門守城禁軍,全部去甲仗庫救火。」

  此時把守城門的士兵,已經被眼前的爆炸,嚇的不知所措。

  他們見過官家放煙火,但沒見過這麼大號的。

  守城的禁軍都頭,和凌振素來交好,他聽到命令後,帶著大部人馬去救火,只留下四人把守城門,

  等對方大部隊走遠,章杉趁人不備,把幾個守門禁軍打翻在地。

  隨後他推開城門,一個助跑跳了上去。

  把兩個大好頭顱,懸在了酸棗門的城門樓子下面。

  接著又把事先準備好的綢布掛好,只見上面用鮮血寫道:

  狗賊高俅奸嬸娘,

  得子高坎性好淫。

  更有富安甘為犬,

  逼奸人婦惡名著。

  今有替天行道者,

  割其賊首燒東京。

  章杉看著這一幕,品鑑一番又覺得不太滿意,差了個落款。

  隨後他蘸著未乾透的鮮血,在綢布最下方寫道:殺人者,張三郎。

  章杉滿意的點點頭,跳下城門喃喃自語道:「既然頂了你的身份,那以後,這個世上便只有張三。」

  ……

  城外,李四和韓斌作為接應後手,正悄悄躲在密林中。

  兩人都是第一次做這等大事,不由得萬分緊張。

  剛開始,他們看到南城的火光,只覺得章杉膽大包天,連太學和國子監都敢燒。

  隨後又察覺宮城附近有火勢,二人不由心驚膽戰。

  當樊樓被燒之後,城門便已緊急關閉,他們緊張不已,生怕章杉那邊出差池。

  但過了沒一會,又看到西城的火光,作為本地土著,韓斌知道那裡是重臣宅邸。

  兩人此刻只覺快意上涌,恨那火勢不夠大。

  為了緩解緊張心情,韓斌主動開口問道:「李四兄弟,你和那張三兄弟,都是開封府人士?平日裡怎麼沒聽過你們的大名?」

  在他想像中,章杉應該是頗有名望之人。

  李四笑了笑說道:「哥哥有所不知,我們三人雖祖籍東京,卻整日廝混玩耍,只被旁人喚作潑皮,所以沒聽過我等,也並不稀奇。」

  韓斌以為他是謙虛,不由感慨道:「是俺孤陋寡聞,張三兄弟如此好漢,我居然不曾……」

  「轟隆~」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被震耳的巨響打斷。

  抬頭望去,只見不遠處火光沖天。

  看方向,正是那酸棗門附近。

  隨後他們在政和四年的夜晚,看到一朵蘑菇雲,自東京城上空緩緩升起。

  兩人被驚的目瞪口呆,不由面面相覷。

  韓斌結結巴巴道:「這是甲仗庫被燒了?兄弟,你說實話,那張三哥哥,真的只是個潑皮?」

  不自覺間,年長几歲的韓斌,已經換了稱呼。

  李四咽口唾沫,苦笑道:「最起碼三天前還是個潑皮。」

  張三這邊,出城後脫下衣甲,拿好防身手弩,跨刀扛槍,吹著口哨開心離去。

  真男人從不回頭看爆炸,對於今夜做下的驚天大案,他認為這只是個開始。

  以後的大宋各地,將會經常出現這一幕。

  ……

  白五花看著遠處的蘑菇雲,嘴角不停抽搐。

  滕白鷺冷汗直流,只覺得自己這個開封府尹是當到頭了。

  而內侍押班王建,則在爆炸發生的第一時間,便先行告辭回了宮裡。

  「秉府尹大人,太學東牆發現有一處刻字,內容為:重文抑武,亡國之策。」

  開封府的當案孔目孫定,快步前來稟報,他本在家中休息,硬是被拉來當值。

  滕白鷺聞言說道:「派人守著,等提點刑獄司來人,你帶上幾個衙役,先跟老夫去城北看看。」


  一行人沿著朱雀門,走上御街,前往著火的甲仗庫。

  中途遇到徐寧,得知了殿帥府也被人放了火。另有蔡京等重臣,全部去了延福宮,商議今夜的惡性事件。

  在路過樊樓時,孫定靈機一動,快走幾步,沿著失火的地方查看,果然發現了新的刻字。

  滕府尹和白五花對視一眼,只覺無比棘手,他們讓衙役先守住現場,其他人繼續趕往酸棗門。

  到了延福宮附近,孫定再次停下腳步,沿著宮牆尋找。

  這次看清刻字內容後,他嚇的愣是沒敢念出來。

  只好把兩位上官叫來一看,然後連白五花都感到害怕了。

  到底何方狂徒,怎會恁般膽大。

  太學的重文抑武,最多得罪文臣。

  樊樓的耽於享樂,無非惹怒貴人。

  但這句玩物喪志,不似人君,可是會讓官家破防的。

  眾人心亂如麻,一路行至殿帥府,這下沒用去找,便看到了大門上的禍國殃民幾個字。

  滕白鷺此刻已經麻木了,他現在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脫身,而是怎麼保命了。

  白五花內心狂跳的同時,又暗自竊喜:「鬧吧,使勁鬧,事情搞的越大,恢復探事司的可能就越大。」

  「從太學,到樊樓,到宮城,到殿帥府,最後到酸棗門,沿著中軸線,從南到北,這狂徒到底是什麼意圖?」

  孫定皺眉沉思,眼神中充滿不解。

  作為開封府當案孔目,他為人耿直,十分好善,只要是情有可原的犯人,一定會想辦法周全,因此被人喚作「孫佛兒」。

  當初林沖被陷害,持利刃入白虎堂,本是即日處決的罪過。

  能刺配滄州,便是承了孫定的情。

  雖因此惡了殿帥府,但好在有滕府尹護著,後來也沒被過多追究。

  對於今天放火的這個狂徒,孫定雖然認可他的刻字,卻不認可他的行為,這是擺明了不把官府放眼裡。

  就這麼一路想著,眾人來到了甲仗庫外。

  隔老遠已經能看到這裡的慘狀,外牆都被震塌,幾百名士卒正慌忙滅火。

  孫定沿著大門四處看,這次卻沒找到刻字。

  正疑惑不解時,目光卻瞟到了城門處,只見:

  一襲白布,隨風飄搖展罪行。

  兩顆人頭,死不瞑目懸門洞。

  血字相訴,殺人義士張三郎。

  替天行道,不義惡賊有人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