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四書五經,書法精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間匆匆,白駒過隙。

  冬去春來。

  沈叔公在黑水河畔那二畝薄田,今年已經由趙老爺家的佃戶接手,播種稻穀,長出一片幼嫩翠綠的新芽。

  二月中旬。

  夜。

  沈家老屋。

  沈言揉了下稍感酸脹的眼睛,映著一點燭火,聚精會神地記憶手中這一卷《易經》。

  「臨。」

  「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凶。」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

  這部儒家經典,乍看之下,似乎滿篇都是卜筮算命之說,其實在字裡行間,卻是蘊含著上古先賢對於事態變化、人生哲理的感悟。

  部分內容,較為晦澀艱深。

  沈言對其的掌握,也稍遜於四書五經中的其他幾部。

  【經學《易經》(入門)】

  【進度:(196/200)】

  【效用:書讀百遍,才氣自生。】

  不經意地看了一眼自身墨色面板,少年略帶疲憊地嘆了口氣。

  對比之下:

  【經學《論語》(小成)】

  【進度:(8/500)】

  【效用:讀書有成,可以背誦,才氣有所進益。】

  四書五經,也就是考科舉必須要掌握的九部經典里,其中八部已經被沈言肝到小成。

  為此,這月余時光里。

  他除了偶爾抄書、射獵,以維持生計,其他絕大多數時間,都被少年瘋狂投入到這九部書中。

  直至今日,最後,也是最難理解的一部《易經》,對沈言來說,也即將小有所成!

  搖了搖頭,重新打起精神。

  沈言再度將目光,聚焦在書卷上:

  「觀。」

  「盥(guan)而不薦,有孚顒(yong)若......」

  直至一縷春風,吹皺少年眼前的書頁。

  沈言心有所感,隨著眉心識海處璽印輕顫,他看向虛空中勾勒出來的墨色面板:

  【經學《易經》(小成)】

  【進度:(0/500)】

  成了!

  四書五經,終於就在今日,盡數小成!

  沈言心中暢快,情不自禁地握了握拳。

  須知道。

  龍場縣的童生試,定在今年的二月二十三日。

  如今已是二月中旬,他沈某人能將四書五經,肝到通通小成,可以背誦,那想要通過縣試,就更多了一份分量十足的保障!

  不過。

  沈言還未來得及細看,《易經》小成之後呈現出來的效用。

  眉心識海處,璽印震動,其上浩然清氣海潮般激盪!

  大片墨色文字顯現出來。

  《論語》、《孟子》、《詩經》、《尚書》......

  沈言肝至小成的四書五經,種種信息,在少年眼前,如星羅棋布,陳列開來,宛如排兵布陣!

  旋即。

  虛空中似有旋渦,將這大片的墨色,一併吞噬。

  轉眼間。

  在沈言面前,又有幾行泛起淡淡光澤,頗為神異,氣勢淵渟岳峙的暗金文字顯現:

  【經學《四書五經》(小成)】

  【進度:(101/4500)】

  【效用:熟知經典,倒背如流,才氣天成,過目不忘。】

  這是......

  稍加端詳,沈言若有所思:

  看起來,我的四書五經,在全部小成之後,居然發生了融合,最終形成的效用,還這般強大!

  少年閉上眼睛。

  他一時興起,在內心深處,不斷嘗試著背誦經典。


  而無論順序,倒序,從哪裡起頭,到何處結尾,這九部儒家經典,對沈言來說,背誦起來,已然毫無難度。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爛熟於心,倒背如流!

  非但如此。

  沈言驀地睜眼,點點清光在他的雙眸中泛起。

  四書五經小成後,少年胸中才氣,也陡然間增加了一截。

  清濛濛的才氣,粗如線香,長度卻已經接近寸許。

  才氣一寸,可入九品。

  沈言距此,也不過只剩下一步之遙!

  除此之外。

  經學融合,突破小成後。

  他還可以隨時消耗胸中才氣,加持頭腦,即便才氣不多、時間有限,卻也能夠讓自己在這一時三刻之間,成為可以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不世奇才。

  效果何其了得!

  反覆呼吸吐納,按捺住心中激動的心情後。

  沈言微微抬頭,看向窗外那一輪如冰般清白皎潔的明月。

  心中猶然思量:

  我的經學造詣,已然不低,應對以「貼文」,說白了就是默寫填空為主的考試,基本不成問題。

  不過,聽孫老先生所說,童生試的主考官,也就是本縣縣令,喜愛書法。

  至於我的書法,也有小成水平,這足以入眼,卻不一定能讓本縣縣令一眼觀之,就見獵心喜,以至為我網開一面、降低通過標準。

  想要做到有備無患......

  少年點點頭的同時,嘴角微微上挑: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考前這幾天,再把書法技藝,也肝到更高層次!

  ......

  後日天明。

  晨曦漸露,東方泛白。

  龍場縣南街。

  「砰砰砰!」

  沈言昨日抄了一卷有餘的《楊文貞公文選集》,今個又來拍集賢堂書坊門上的木板:

  「孫老先生,今日不開門嗎?」

  「最近都不開門。」

  抄書鋪內,傳出孫老掌柜略顯沉悶的聲音:

  「這幾日我有些別的事情,小沈,你且安心備考......」

  「是。」

  沈言無奈點頭。

  文房四寶皆價格不菲,沒了孫老先生這邊、公私兩便的好事,就只能去書院蹭點筆墨紙張了。

  ......

  到了下午時分。

  書院裡。

  今日授課的還是那位四書堂長,張子謙張先生。

  沈言一邊聽其人誦讀講解《大學》,一邊把這位張先生口中所言,一字不差地謄寫在紙上。

  直至天色將晚,張子謙閉目養神,不再多言。

  少年抖了抖手腕。

  兩日來的筆耕不輟,每寫下一二百字,便有所進益。

  此刻他的書法水平,已然大為精進。

  正當沈言再度提筆,蘸飽墨汁,準備一鼓作氣,再做突破時——

  忽的。

  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自講堂外傳來。

  緊接著。

  一道身材高大,氣質詼諧,身穿圓領青袍的身影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卻是一整天不曾露面的高明揚。

  高大少爺興沖沖地跑進門來:

  「見過張先生!」

  隨即,他面向眾人,擦了把汗:

  「我剛從本縣署禮房回來,今年咱們書院裡,有多少報名縣試的?」

  縣試即是童生試。

  沈言落筆不停,頭也不抬地回道:

  「有我。」

  與此同時,另有一位白身學子張口,半開玩笑地說:

  「依《大盛律》,童生考試需五人互結保單,以防有人作弊,今年書院裡,恰好有五人報名,若是少了一個,還要叫我等頭疼!」


  高明揚聽著,點了點頭:

  「你們幾位的保人,都找好了沒有?」

  按照慣例,參加縣試的考生,都需要請一位本縣秀才,做保舉人,確保其不假冒戶籍、不隱匿喪情、不請替身,不用假名、身家清白、不是賤戶賤籍、本人也不曾作案犯科。

  這一流程,稱為「認保」。

  「正要請高君亮高兄!」

  先前那位學子忙不迭地抱拳拱手。

  「那好。」

  高明揚頷首,儼然一副早有準備的樣子:

  「我來當你們五位的保舉人,必然出不了差錯!」

  在場的書院弟子們,一時鬨笑。

  沈言也隨其他幾名待考學子,道了聲「謝謝高兄」。

  「誒,沈兄好靜心啊。」

  高明揚眼珠微轉,帶著滿臉賊兮兮的笑容走過來:

  「這個時候,還能心無旁騖地練字?」

  這位儒家九品、得中秀才的年輕學子,來到沈言身旁,只看一眼,笑容便凝固在臉上,繼而瞳孔放大,嘴巴微微張開。

  在他的視線中:

  沈言深深吸了口氣,接著推開堆積在桌案上的雜物。

  鋪平一張新紙,姿態隨意,行雲流水般在大片空白處揮筆寫下四個大字——

  「良師益友!」

  「君亮兄,這幾個字便贈與你,如何?」

  少年看了他一眼。

  高明揚喉嚨顫抖了幾下:

  「臥槽!」

  「......」

  粗鄙之語一出,講堂內頓時寂靜了片刻。

  等到眾人反應過來,黃澈忍不住率先開口道:

  「高君亮,聆聽聖人之道的場所,怎能做出這般言語!再者說,沈兄的一片赤誠之心,即便文字上......」

  「說的就是沈兄的文字!」

  高明揚猛地拍了下桌案,出言打斷黃澈那長篇大論的同時,也將眾多學子的目光,匯聚到自己身上:

  「諸位,你們都來看,然後捫心自問,在哪裡還見過這樣的好字?」

  「啊?」

  書院弟子們來了興致,紛紛圍攏過來。

  沈言面上,微微含笑。

  些許墨色在少年眼中掠過:

  【技藝:書法(精通)】

  【進度:(0/2000)】

  【效用:筆法皆精,意境皆成,顏筋柳骨,鳳舞龍飛,下筆遒勁有力,文字神韻天生。】

  書法突破精通後,自他筆下,書寫出來的文字,已然自帶一分或雄渾、或嚴謹、或瀟灑、或飄逸的神韻。

  即便要稱一聲,整個黔中行省的書法第一,問題也是不大。

  君不見。

  諸多書院弟子,紛紛目瞪口呆:

  「臥槽!」

  「好字!」

  「絕妙的好字啊!」

  「君亮兄,當次保舉人就能得這樣一幅好字,你賺大了啊!」

  「難道不是沈兄技藝高超?」

  「......」

  而不遠處,張子謙張先生以手撫胸,心中默嘆:

  誠然如老師所說,錐在囊中,脫穎而出。

  月余時間便能學通四書五經,還有餘力,練出這樣一筆世間罕有的書法,不正是一位天生文曲星該有的樣子?

  此前我急功近利地試探,倒是有幾分淺薄了......

  只是不知道,便是為了我清溪學派,老師,為何還不早早現身,與這位天生文曲星,結下師生情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