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馬世琪並不急於回答,趨至畫前,細細觀賞,看了筆意,又看題識、印鑑,當看到一顆鮮紅的鑑賞印後,不禁快活地大叫:「此畫大有來歷,你看它一經顧權鑑賞,頓時身價百倍,只是令人費解的是顧老伯為何糊塗至此?真是莫名其妙啊!」
金阜西一聽到顧權的名字,不禁肅然起敬:「怎麼?仁兄認識顧老前輩?他可是當今畫苑的領袖之一呵!」
馬世琪若有所思地答道:「老入家是我好友顧雨亭的父親,我每次來京都是要拜訪的……」
吳楓聽了兩人的對話,兩眼發亮,毫不掩飾地問道:「這畫能賣大價錢!」
馬世琪沒有回答,突然感到此畫定有蹊蹺,要不,顧老伯決不會把這樣一幅畫拿出來公諸於世,拿自己的聲譽開玩笑。想到這裡,他認為無論如何不能讓它流落民間,於是打算買下這幅畫。當下喊過來店老闆,問道:「老伯!這幅畫,要價多少?」
這丹辰齋的老闆姓黃,身穿絨春長袍,一派斯文的樣子。他剛才還向金、吳二人不厭其煩地敘說這畫如何如何好,希望他倆能夠買下,可見他倆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索性扔下他倆,轉身進屋忙別的去了。及至兩人口若懸河地賣弄爭辯,招引了不少看客擠過來湊熱鬧,後來又來了一個氣勢不凡的少年參加進去,就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後,他們之間的談話被他聽了個一字不漏,始知這畫的價值在這裡,心中暗暗高興。此時,見少年果然過來問價,一臉急迫的樣子心知機會來了,反倒不著急了。他摸了摸通紅的鼻子,連連抽吸,又掏出一方素白手帕,捂著鼻子,裝摸作樣地捺了兩下,然後小心折好藏入衣袋,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這幅呵?一百兩。」
吳楓聽了不滿地嚷道:「喂!你這老闆,是怎麼作買賣的?剛才還攆著要賣我們二十兩呢,我們沒稀罕要,怎麼才過一會兒,你就漲了八十兩?」
黃老闆捋著稀疏的黃鬍鬚,故作高深地輕笑道:「剛才是剛才,現在是現在。貨賣識家嘛!況且文物這種東西本無定價,全憑買賣兩家的心情和趣味而定。說句不知輕重的話,那就是嘴巴頭上口氣罷了……」
「你……你……」吳楓氣得要衝過去和老闆論理,被金阜西攔住了。黃老闆早把這些看在眼裡,因為心裡壓根兒瞧不起他們,所以並不理會,繼續對馬世琪口若懸河地賣弄:「……先生!你看!那些裝裱精美的立軸,一定不敢問津吧?其實所值有限,而八大山人那幅隧心所欲的點染,你定以為是塗鴉之作吧?其實不然,它價值連城;而鄭板橋的那兩根竹子,你說我多少錢肯賣?」
馬世琪無心聽他的生意經,一抱拳道:「老伯!一百兩就一百兩,這畫,我要啦!只是身上所帶銀兩不夠,煩請您給留下。萬萬不要賣出,我這就回客店,取銀子來拿畫。」
黃老闆喜出望外。「先生!請您放心,我這就把畫摘下來,一定給您留著。」說罷喚出小徒弟,當面就用長竿將畫挑下,卷好,送進屋裡。馬世琪見狀,連連稱謝,轉身走了。
馬世琪剛走,金阜西就把吳楓拉到一邊:「吳賢弟!這幅畫,我們應該買下來。它的價值,你現在總該清楚了吧?」
吳楓頹喪地說:「這我知道,只是太窩囊,剛才廿兩我們沒要,這會兒,一百兩啦,我們反倒搶著去買,別的不說,該死的黃老闆就得笑我們腦袋大!」
金阜西笑道:「一百兩?你以為老東西會賣給你?」
吳楓張大了嘴巴:「難道要給他一百五十兩?」
「一百五十兩能弄到手就不錯了,「金阜西咬著吳楓的耳朵說,「你可要知道,畫到手,我保你賺個兩倍三倍的。」
「能嗎?」吳楓有點不信。
「你放心,包在我身上!」金阜西又附在他的耳朵上咬了一陣。吳楓樂了。兩人轉身進屋找到了黃老闆。
金阜西滿臉賠笑地沖黃老闆一抱拳:「老伯!有一事和您商量,我們倆想買下剛才那幅畫。
黃老闆嘿嘿笑了:「你二位怎麼回事?剛才為了發發利市,趕著要你們買,你們都不買,這會兒人家買下了,你們又來撬行。想想看,我會賣給你們嗎?做買賣的就講這信義二字。」
吳楓道:「我們多給銀子還不行嗎?給你一百二十兩!」
黃老闆微微搖頭。
金阜西對吳楓道:「咱們就來實的吧!給他一百五十兩!」
黃老闆仍是搖頭不止。
吳楓眼睛都紅了:「再添三十,一百八啦!這總可以了吧?」
黃老闆心裡暗笑,還是不為所動地搖頭。
金阜西豎起二指,吼道:「二百!」然後不等對方答應,就雙手顫抖地從衣服里掏出銀票,塞在黃老闆的手裡,同時朝吳楓努了努嘴。吳楓會意,二話沒說,進到櫃檯里就把那畫拽過來,緊緊抱在懷裡。
黃老闆此時心裡像喝了蜂蜜,臉上卻裝出無可奈何的苦笑來,衝著他倆打個手勢,好像是在說:「這麼好的畫,本不想賣,沒法子,遇到了你們這樣死皮賴臉的人,唉!等會兒,人家來提畫,我可怎麼辦呢?」
金阜西和吳楓如願以償,興沖沖地離開了丹辰齋,誰知這兩個傢伙要打什麼鬼主意呢?
要留清白在人間
其實馬世瑛決非等閒之輩,乃江南名士。文章蓋天下,有不可一世之概,只因生不逢時,平生坎坷。三年前應鄉舉試,闈中試題為淵淵其淵一句。他欲求爭勝於人,不肯輕易落筆,至次日尚未成一字。時已放牌,他遂題一詩於卷首:「淵淵其淵實難題,悶煞江南馬世琪,一紙白卷交於你,他年再試取第一。」題畢揚長而去。以馬氏之才豈有不能作此題者?所以不敢輕易落筆,乃是胸中已有不肯作第二人之想,故而寧可不作。
當年顧權未進京時,與馬世琪之父是刎頸之交的結拜弟兄。老畫家非常喜歡這個聰敏好學的孩子,曾誇讚說:「此子胸中有書數千卷,將來必成名家,惜我等年老,不然可拭目以待。」父一輩子一輩,如今馬世琪與顧雨亭,也像老輩一樣結成了深厚的友誼。他此次進京,又來應試。三年前繳了自卷,使他憋足了勁,發誓此次定奪榜首。進京後,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臨考還有一些日子,這天早起,就信步來到了琉璃廠,他每次來京都把到這裡訪書觀畫視為人生一大樂事。這回,他又逐家瀏覽,看有什麼可買的奇書和令人矚目的字畫。正巧,走到丹辰齋門口,趕上兩個似懂非懂的假行家在那兒評頭論足,結果出了笑話,就忍不住善意地插了兩句。等他細看題識,意外地發現了顧老伯的鑑賞印,心中一驚,想老人家這是怎麼啦?竟會出如此笑話?肯定有人從中作了手腳,事情緊迫,不容多想,為了不使這幅偽作流落民間,他當下也不講價,就決定替顧老伯先買下畫,讓老闆無論如何留住,他三步井窿兩步跑回客棧,取了銀子,趕到丹辰齋,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喘吁吁在把裝銀子的包袱往櫃檯上一放,直瞪瞪地盯著老闆,一疊聲地催道:「老伯!快!快把畫給我!」
金阜西一聽到顧權的名字,不禁肅然起敬:「怎麼?仁兄認識顧老前輩?他可是當今畫苑的領袖之一呵!」
馬世琪若有所思地答道:「老入家是我好友顧雨亭的父親,我每次來京都是要拜訪的……」
吳楓聽了兩人的對話,兩眼發亮,毫不掩飾地問道:「這畫能賣大價錢!」
馬世琪沒有回答,突然感到此畫定有蹊蹺,要不,顧老伯決不會把這樣一幅畫拿出來公諸於世,拿自己的聲譽開玩笑。想到這裡,他認為無論如何不能讓它流落民間,於是打算買下這幅畫。當下喊過來店老闆,問道:「老伯!這幅畫,要價多少?」
這丹辰齋的老闆姓黃,身穿絨春長袍,一派斯文的樣子。他剛才還向金、吳二人不厭其煩地敘說這畫如何如何好,希望他倆能夠買下,可見他倆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索性扔下他倆,轉身進屋忙別的去了。及至兩人口若懸河地賣弄爭辯,招引了不少看客擠過來湊熱鬧,後來又來了一個氣勢不凡的少年參加進去,就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後,他們之間的談話被他聽了個一字不漏,始知這畫的價值在這裡,心中暗暗高興。此時,見少年果然過來問價,一臉急迫的樣子心知機會來了,反倒不著急了。他摸了摸通紅的鼻子,連連抽吸,又掏出一方素白手帕,捂著鼻子,裝摸作樣地捺了兩下,然後小心折好藏入衣袋,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這幅呵?一百兩。」
吳楓聽了不滿地嚷道:「喂!你這老闆,是怎麼作買賣的?剛才還攆著要賣我們二十兩呢,我們沒稀罕要,怎麼才過一會兒,你就漲了八十兩?」
黃老闆捋著稀疏的黃鬍鬚,故作高深地輕笑道:「剛才是剛才,現在是現在。貨賣識家嘛!況且文物這種東西本無定價,全憑買賣兩家的心情和趣味而定。說句不知輕重的話,那就是嘴巴頭上口氣罷了……」
「你……你……」吳楓氣得要衝過去和老闆論理,被金阜西攔住了。黃老闆早把這些看在眼裡,因為心裡壓根兒瞧不起他們,所以並不理會,繼續對馬世琪口若懸河地賣弄:「……先生!你看!那些裝裱精美的立軸,一定不敢問津吧?其實所值有限,而八大山人那幅隧心所欲的點染,你定以為是塗鴉之作吧?其實不然,它價值連城;而鄭板橋的那兩根竹子,你說我多少錢肯賣?」
馬世琪無心聽他的生意經,一抱拳道:「老伯!一百兩就一百兩,這畫,我要啦!只是身上所帶銀兩不夠,煩請您給留下。萬萬不要賣出,我這就回客店,取銀子來拿畫。」
黃老闆喜出望外。「先生!請您放心,我這就把畫摘下來,一定給您留著。」說罷喚出小徒弟,當面就用長竿將畫挑下,卷好,送進屋裡。馬世琪見狀,連連稱謝,轉身走了。
馬世琪剛走,金阜西就把吳楓拉到一邊:「吳賢弟!這幅畫,我們應該買下來。它的價值,你現在總該清楚了吧?」
吳楓頹喪地說:「這我知道,只是太窩囊,剛才廿兩我們沒要,這會兒,一百兩啦,我們反倒搶著去買,別的不說,該死的黃老闆就得笑我們腦袋大!」
金阜西笑道:「一百兩?你以為老東西會賣給你?」
吳楓張大了嘴巴:「難道要給他一百五十兩?」
「一百五十兩能弄到手就不錯了,「金阜西咬著吳楓的耳朵說,「你可要知道,畫到手,我保你賺個兩倍三倍的。」
「能嗎?」吳楓有點不信。
「你放心,包在我身上!」金阜西又附在他的耳朵上咬了一陣。吳楓樂了。兩人轉身進屋找到了黃老闆。
金阜西滿臉賠笑地沖黃老闆一抱拳:「老伯!有一事和您商量,我們倆想買下剛才那幅畫。
黃老闆嘿嘿笑了:「你二位怎麼回事?剛才為了發發利市,趕著要你們買,你們都不買,這會兒人家買下了,你們又來撬行。想想看,我會賣給你們嗎?做買賣的就講這信義二字。」
吳楓道:「我們多給銀子還不行嗎?給你一百二十兩!」
黃老闆微微搖頭。
金阜西對吳楓道:「咱們就來實的吧!給他一百五十兩!」
黃老闆仍是搖頭不止。
吳楓眼睛都紅了:「再添三十,一百八啦!這總可以了吧?」
黃老闆心裡暗笑,還是不為所動地搖頭。
金阜西豎起二指,吼道:「二百!」然後不等對方答應,就雙手顫抖地從衣服里掏出銀票,塞在黃老闆的手裡,同時朝吳楓努了努嘴。吳楓會意,二話沒說,進到櫃檯里就把那畫拽過來,緊緊抱在懷裡。
黃老闆此時心裡像喝了蜂蜜,臉上卻裝出無可奈何的苦笑來,衝著他倆打個手勢,好像是在說:「這麼好的畫,本不想賣,沒法子,遇到了你們這樣死皮賴臉的人,唉!等會兒,人家來提畫,我可怎麼辦呢?」
金阜西和吳楓如願以償,興沖沖地離開了丹辰齋,誰知這兩個傢伙要打什麼鬼主意呢?
要留清白在人間
其實馬世瑛決非等閒之輩,乃江南名士。文章蓋天下,有不可一世之概,只因生不逢時,平生坎坷。三年前應鄉舉試,闈中試題為淵淵其淵一句。他欲求爭勝於人,不肯輕易落筆,至次日尚未成一字。時已放牌,他遂題一詩於卷首:「淵淵其淵實難題,悶煞江南馬世琪,一紙白卷交於你,他年再試取第一。」題畢揚長而去。以馬氏之才豈有不能作此題者?所以不敢輕易落筆,乃是胸中已有不肯作第二人之想,故而寧可不作。
當年顧權未進京時,與馬世琪之父是刎頸之交的結拜弟兄。老畫家非常喜歡這個聰敏好學的孩子,曾誇讚說:「此子胸中有書數千卷,將來必成名家,惜我等年老,不然可拭目以待。」父一輩子一輩,如今馬世琪與顧雨亭,也像老輩一樣結成了深厚的友誼。他此次進京,又來應試。三年前繳了自卷,使他憋足了勁,發誓此次定奪榜首。進京後,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臨考還有一些日子,這天早起,就信步來到了琉璃廠,他每次來京都把到這裡訪書觀畫視為人生一大樂事。這回,他又逐家瀏覽,看有什麼可買的奇書和令人矚目的字畫。正巧,走到丹辰齋門口,趕上兩個似懂非懂的假行家在那兒評頭論足,結果出了笑話,就忍不住善意地插了兩句。等他細看題識,意外地發現了顧老伯的鑑賞印,心中一驚,想老人家這是怎麼啦?竟會出如此笑話?肯定有人從中作了手腳,事情緊迫,不容多想,為了不使這幅偽作流落民間,他當下也不講價,就決定替顧老伯先買下畫,讓老闆無論如何留住,他三步井窿兩步跑回客棧,取了銀子,趕到丹辰齋,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喘吁吁在把裝銀子的包袱往櫃檯上一放,直瞪瞪地盯著老闆,一疊聲地催道:「老伯!快!快把畫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