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乾元詩會
三日後,京城皇宮大殿上,參加詩會的眾人早早的就來到這裡等候皇帝。
不多時,皇帝便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陛下,臣,禮部尚書房東盛,有事啟奏。」
「講。」
「是。陛下,今年參加乾元詩會的英年才俊,全部到齊,只等陛下宣布何時開始。」
說罷,房東盛便退回到群臣當中。
「好,那麼朕現在宣布,眾人待至晌午,移駕春秋殿,詩會便由那時開始。」
說罷,眾人退朝,大殿之上只留下了皇帝和大監兩人。
「沈監,你老看本王演的如何?」
「王爺的演技,真是越發精進了。不過倒是有一點破綻。」
「哦?這個破綻如何講啊?」
元知涯,大乾皇帝三皇兄,陵川王,京城彩戲堂幕後老闆。酷愛戲曲,早年曾拜過名伶學戲,後有所成,開辦了京城最大的戲院,彩戲堂。
「大監最好說出個一二三來,不然本王可過不去了。」
元知涯說道。
「王爺不必著急,我說的破綻就是老奴與王爺對話時候,王爺所說的本王。王爺,老奴雖然不通戲曲,卻也知道,扮演之人應當要入戲。所以在沒有出大殿之前,應當慎重啊。」
大監沈春風說道。
「原來如此。哎呀,大監謹慎了。目下朝堂之上已無人,不妨事。」
說罷,元知涯便起身,從後殿出去了。
春秋殿非常大,裡面供奉了大乾七十一帝的牌位。下人已經將殿外布置完畢,靜靜的等待著眾人的來臨。
時間很快就到了晌午,詩會現場,皇帝的座位在最前列,其餘大臣,名流,修士各在兩側排開。兩側最遠處,便是一些工人,商販在那裡站著觀看。皇帝對面的不遠處,就是一處小型的擂台,台上有兩把交椅,每每上去兩人的,勝者在上,敗者下台。
在元知涯扮演的皇帝陛下宣布開始後,各家青年才俊便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一起身,自我介紹,
「在下歲月皇朝帝女,武玲月,兵家三品斬境修士。」
「在下宋秋池,來自青平書院,如今二品仁德境。」
「宋秋池,如我記得不錯,他好像是帝師之子,青平夫子首徒?」
「什麼叫好像,那就是故人之子。」
「嗯,好!不愧為夫子首徒,就是謙虛啊。」
台下有大臣小聲議論道。
「在下東方神起,歲月皇朝國師之子,山嶽夫子首徒,儒教二品仁德境,人稱儒教猛虎,此番前來,只為擊敗各位以此名動天下。當然,我也可以被各位擊敗,前提是你們能做到,尤其是來自青平書院的麒麟才子,宋師兄。」
「好狂的小子,我喜歡!文人墨客就應該有此風度。」
刑部尚書直言道。
殊不知,他這句話被傳到外場變成了什麼樣子。
「什麼?搞礦的小子,那我等會得結交一下啊。」
外場的商販興致勃勃的說道。
「在下元小真,大乾皇室代表。」
此時一位看著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說道。
「什么元小真?我怎麼不知道皇室里有這號人物呢?」
聽到大乾皇室代表自我介紹,部分大臣和名流議論紛紛,表示根本沒聽皇帝提起過。
元小真心中暗道:「唉,可惜了,不然朕其實也想編個高調點的身份。不過此番朕又換了個名字他們應該猜不到,這所謂的元小真就是朕了吧?」
「鎮江王,皇室當真有這號人物?不會是混子吧?」
龍象騎統領問道。
「應當是有,你等會兒可以問問首輔大人。」
鎮江王回應道。
「在下苗婷玉,來自人宗,如今是儒教三品,格物。」
「在下九曜,兵家四品養爐。」
「在下慧心,佛教三品不動。」
「在下……」
「今年詩會來的才子佳人頗多,感謝大家支持我儒教盛會,當然這也是我文道盛會。話不多說,這凜冬已逝,初春才至,我們便以冬和春為題,考教一下大家。今年前三甲的獎品有所變動。首甲和二甲各多了一樣東西,至於是什麼?就由你們來揭示吧。」
人宗祭酒說罷,東方神起便先人一步,來到了擂台上的交椅旁,坐了下來。
下一刻,帝女武玲月也登台坐了下來。
女帝後發先至,首先沾墨動筆。東方神起卻是看著,沒有動作。
「問君春風何處來,君指初芽默不聲。我悟生機潛暗夜,春心已在土中存。」
這是玲月帝女以春為題所做的詩,祭酒將詩卷交給各位大師,請他們品鑑。
「好一個我悟生機潛暗夜,於人生路上也可有啟發。」
「是啊。有時看似身落低谷,卻不知福報將至啊。」
「嗯,不錯,將春寄於春生初芽,破土而發。」
「不錯啊。帝女有兩下子。」東方神起說道。
只見,他神情自若,筆起筆落,不到一刻,詩便做好了。
「紛紛玉屑落瑤台,天地蒼茫一色裁。萬籟無聲銀世界,且看瓊蕊報春來!」
「這是我東方神起做的詩還請各位品鑑。」
東方神起不等祭酒,自己就將詩詞念給各位大師。
「前句玉屑做雪,後句蕊報春來,好詩。一詩點冬,春雙題。不錯。」一名學宮祭酒說道。
看到詩的效果還不錯,大多數人都表示讚嘆,東方神起才坐了下去。
這時在台下,宋亭西不知何時混了進來。他來到宋秋池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秋池,發表一下意見唄。每次這種人多的地方,你就不願多說,我知你信奉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可是你也要知道,該說還是得說啊。」
和宋秋池耳語完後,宋亭西來到另一側,大聲說道:「我覺得那個狂小子的詩不如這位姑娘的。那小子的詩浮於表面,沒有那麼深刻,不好,不好。」
「大哥。」宋秋池在不遠處喊道。並眼神示意他溜了。
「嗯?我記得,我詩會從開始並沒有看到過閣下啊?不過不重要了。閣下既然要評我東方神起的詩,那就報上名來,也好指教於我。若是默默無名之輩可不配評我的詩。」
東方神起說道。
「別,我對詩詞的造詣不高……」
沒等宋亭西說完,東方神起就打斷道:「既然不懂詩,即便你是有名之輩,也不配評價。還是快些走吧。要是再在這搗亂,就算我本人不追究,陛下也要追究你擾亂公共秩序了。」
「陛下,要不你管管。」大監說道。
「多好的戲啊。大監多慮了,小孩子吵鬧而已,又無甚大事,看戲為重,不管。」陵川王扮演的皇帝說道。
「唉,堂堂東方大族出來的弟子,山嶽夫子首徒,居然話都不讓人講完。可惜了,可惜了。」
宋亭西見狀,轉身剛要走,就被東方神起叫住了。
「好,你且說完。」
東方神起回應道。
「我暫且先不發表意見。有人比我更想評價。秋池,你來說說看。」
說罷,宋亭西便看向宋秋池,用手比劃著名,一副要救命的樣子。
「既然是宋師兄,那我就不說什麼了。不過宋師兄,你若要想評價,那就直說。何必找人搗亂。」東方神起暗諷道。
「你的詩,就如家兄所言,浮於表面,雖有華麗辭藻,卻不深刻。我認為這姑娘的後兩句詩,可稱經典。我悟生機潛暗夜,春心已在土中存。生機潛藏於暗夜,春來深埋於土中,只得時機一到便可萬物生發。猶如我大乾當年開國之戰,黎明早已埋藏於黑暗之中,眾人齊心,光明薈聚。此詩更可以警醒那些所謂身在低谷的人,看看自己是否真的無能為力,真的已經走上絕路。於修行上而言,於做事而言,同樣有道理。這是我的淺薄之建。」
宋秋池說完之後,便坐了下去。
「嗯,言之有理,不卑不亢,有首輔之姿。」
此時陵川王扮演的皇帝開口了。
此話一出,眾人靜默無聲。
陵川王心中暗道:「壞了,把真實想法說出來了,這場戲不會就要結束了吧。」
「你懂什麼?平時上學夠累了,做首詩還要有深刻的哲理?那我還寫什麼詩啊。」東方神起笑著說道。
「小子,你以為作詩是什麼?你以為為什麼要做詩?如果作詩真的如你那樣說的那樣,那古時出一個大詩人就不會那麼難了。若是有感就發,無需校正,不需考察,那詩人就不配,也不許有名頭。那你如何名動天下呢?作詩並非要教育,而是要言之有物。詩詞歌賦,無非就是說話。你不要小看說話,正因為你可以這樣,所以才要你提那些『無法開口』的人說話。」首輔開口說道。
「對!首輔大人高見。接下來,我就剛才你說的無名之輩和不懂詩詞的人發發聲。東方神起,你說你此來是為名動天下,可是你第一步就錯了。你說無名之輩和不懂詩詞的人不配評價你的詩,可是你要出的名卻是從這大部分人的口中說出來。將來街頭巷尾所傳之說,主力也是群人。傳說傳說,你以為何也?你說他們如果不配,那你何談名動天下的『天下』二字?」
「你!」
「再說了,你的詩早晚是要人看的。你有不聽他們評價的權利,卻不能阻止他們發聲。如果他們真的是亂說,你心中也不會真的存有芥蒂。除非他們是說中了。我話講完,東方神起你怎麼看。」
宋亭西說罷,反問東方神起怎麼看。
「宋師之子個個不凡,宋亭西說的對啊。我大乾子民,不應只有那些英雄,那些官員;應該還有工坊的工人,田間的農人,應是包羅萬象的。哪怕是罪惡之徒,若去他國作惡,我大乾也應該承認而非推脫。」
坐在一旁的元小真,心中這樣想道。
「首輔大人,在下受教了。至於你,你是宋亭西吧?我早就聽過你的名號,是才聽到宋師兄稱呼你為家兄。我就知道了。你說的不無道理,回去後我會好好想想的。」
說罷,東方神起便下了台去。
台旁那幾個學宮評詩的祭酒,不禁汗顏。
不多時,皇帝便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陛下,臣,禮部尚書房東盛,有事啟奏。」
「講。」
「是。陛下,今年參加乾元詩會的英年才俊,全部到齊,只等陛下宣布何時開始。」
說罷,房東盛便退回到群臣當中。
「好,那麼朕現在宣布,眾人待至晌午,移駕春秋殿,詩會便由那時開始。」
說罷,眾人退朝,大殿之上只留下了皇帝和大監兩人。
「沈監,你老看本王演的如何?」
「王爺的演技,真是越發精進了。不過倒是有一點破綻。」
「哦?這個破綻如何講啊?」
元知涯,大乾皇帝三皇兄,陵川王,京城彩戲堂幕後老闆。酷愛戲曲,早年曾拜過名伶學戲,後有所成,開辦了京城最大的戲院,彩戲堂。
「大監最好說出個一二三來,不然本王可過不去了。」
元知涯說道。
「王爺不必著急,我說的破綻就是老奴與王爺對話時候,王爺所說的本王。王爺,老奴雖然不通戲曲,卻也知道,扮演之人應當要入戲。所以在沒有出大殿之前,應當慎重啊。」
大監沈春風說道。
「原來如此。哎呀,大監謹慎了。目下朝堂之上已無人,不妨事。」
說罷,元知涯便起身,從後殿出去了。
春秋殿非常大,裡面供奉了大乾七十一帝的牌位。下人已經將殿外布置完畢,靜靜的等待著眾人的來臨。
時間很快就到了晌午,詩會現場,皇帝的座位在最前列,其餘大臣,名流,修士各在兩側排開。兩側最遠處,便是一些工人,商販在那裡站著觀看。皇帝對面的不遠處,就是一處小型的擂台,台上有兩把交椅,每每上去兩人的,勝者在上,敗者下台。
在元知涯扮演的皇帝陛下宣布開始後,各家青年才俊便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一起身,自我介紹,
「在下歲月皇朝帝女,武玲月,兵家三品斬境修士。」
「在下宋秋池,來自青平書院,如今二品仁德境。」
「宋秋池,如我記得不錯,他好像是帝師之子,青平夫子首徒?」
「什麼叫好像,那就是故人之子。」
「嗯,好!不愧為夫子首徒,就是謙虛啊。」
台下有大臣小聲議論道。
「在下東方神起,歲月皇朝國師之子,山嶽夫子首徒,儒教二品仁德境,人稱儒教猛虎,此番前來,只為擊敗各位以此名動天下。當然,我也可以被各位擊敗,前提是你們能做到,尤其是來自青平書院的麒麟才子,宋師兄。」
「好狂的小子,我喜歡!文人墨客就應該有此風度。」
刑部尚書直言道。
殊不知,他這句話被傳到外場變成了什麼樣子。
「什麼?搞礦的小子,那我等會得結交一下啊。」
外場的商販興致勃勃的說道。
「在下元小真,大乾皇室代表。」
此時一位看著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說道。
「什么元小真?我怎麼不知道皇室里有這號人物呢?」
聽到大乾皇室代表自我介紹,部分大臣和名流議論紛紛,表示根本沒聽皇帝提起過。
元小真心中暗道:「唉,可惜了,不然朕其實也想編個高調點的身份。不過此番朕又換了個名字他們應該猜不到,這所謂的元小真就是朕了吧?」
「鎮江王,皇室當真有這號人物?不會是混子吧?」
龍象騎統領問道。
「應當是有,你等會兒可以問問首輔大人。」
鎮江王回應道。
「在下苗婷玉,來自人宗,如今是儒教三品,格物。」
「在下九曜,兵家四品養爐。」
「在下慧心,佛教三品不動。」
「在下……」
「今年詩會來的才子佳人頗多,感謝大家支持我儒教盛會,當然這也是我文道盛會。話不多說,這凜冬已逝,初春才至,我們便以冬和春為題,考教一下大家。今年前三甲的獎品有所變動。首甲和二甲各多了一樣東西,至於是什麼?就由你們來揭示吧。」
人宗祭酒說罷,東方神起便先人一步,來到了擂台上的交椅旁,坐了下來。
下一刻,帝女武玲月也登台坐了下來。
女帝後發先至,首先沾墨動筆。東方神起卻是看著,沒有動作。
「問君春風何處來,君指初芽默不聲。我悟生機潛暗夜,春心已在土中存。」
這是玲月帝女以春為題所做的詩,祭酒將詩卷交給各位大師,請他們品鑑。
「好一個我悟生機潛暗夜,於人生路上也可有啟發。」
「是啊。有時看似身落低谷,卻不知福報將至啊。」
「嗯,不錯,將春寄於春生初芽,破土而發。」
「不錯啊。帝女有兩下子。」東方神起說道。
只見,他神情自若,筆起筆落,不到一刻,詩便做好了。
「紛紛玉屑落瑤台,天地蒼茫一色裁。萬籟無聲銀世界,且看瓊蕊報春來!」
「這是我東方神起做的詩還請各位品鑑。」
東方神起不等祭酒,自己就將詩詞念給各位大師。
「前句玉屑做雪,後句蕊報春來,好詩。一詩點冬,春雙題。不錯。」一名學宮祭酒說道。
看到詩的效果還不錯,大多數人都表示讚嘆,東方神起才坐了下去。
這時在台下,宋亭西不知何時混了進來。他來到宋秋池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秋池,發表一下意見唄。每次這種人多的地方,你就不願多說,我知你信奉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可是你也要知道,該說還是得說啊。」
和宋秋池耳語完後,宋亭西來到另一側,大聲說道:「我覺得那個狂小子的詩不如這位姑娘的。那小子的詩浮於表面,沒有那麼深刻,不好,不好。」
「大哥。」宋秋池在不遠處喊道。並眼神示意他溜了。
「嗯?我記得,我詩會從開始並沒有看到過閣下啊?不過不重要了。閣下既然要評我東方神起的詩,那就報上名來,也好指教於我。若是默默無名之輩可不配評我的詩。」
東方神起說道。
「別,我對詩詞的造詣不高……」
沒等宋亭西說完,東方神起就打斷道:「既然不懂詩,即便你是有名之輩,也不配評價。還是快些走吧。要是再在這搗亂,就算我本人不追究,陛下也要追究你擾亂公共秩序了。」
「陛下,要不你管管。」大監說道。
「多好的戲啊。大監多慮了,小孩子吵鬧而已,又無甚大事,看戲為重,不管。」陵川王扮演的皇帝說道。
「唉,堂堂東方大族出來的弟子,山嶽夫子首徒,居然話都不讓人講完。可惜了,可惜了。」
宋亭西見狀,轉身剛要走,就被東方神起叫住了。
「好,你且說完。」
東方神起回應道。
「我暫且先不發表意見。有人比我更想評價。秋池,你來說說看。」
說罷,宋亭西便看向宋秋池,用手比劃著名,一副要救命的樣子。
「既然是宋師兄,那我就不說什麼了。不過宋師兄,你若要想評價,那就直說。何必找人搗亂。」東方神起暗諷道。
「你的詩,就如家兄所言,浮於表面,雖有華麗辭藻,卻不深刻。我認為這姑娘的後兩句詩,可稱經典。我悟生機潛暗夜,春心已在土中存。生機潛藏於暗夜,春來深埋於土中,只得時機一到便可萬物生發。猶如我大乾當年開國之戰,黎明早已埋藏於黑暗之中,眾人齊心,光明薈聚。此詩更可以警醒那些所謂身在低谷的人,看看自己是否真的無能為力,真的已經走上絕路。於修行上而言,於做事而言,同樣有道理。這是我的淺薄之建。」
宋秋池說完之後,便坐了下去。
「嗯,言之有理,不卑不亢,有首輔之姿。」
此時陵川王扮演的皇帝開口了。
此話一出,眾人靜默無聲。
陵川王心中暗道:「壞了,把真實想法說出來了,這場戲不會就要結束了吧。」
「你懂什麼?平時上學夠累了,做首詩還要有深刻的哲理?那我還寫什麼詩啊。」東方神起笑著說道。
「小子,你以為作詩是什麼?你以為為什麼要做詩?如果作詩真的如你那樣說的那樣,那古時出一個大詩人就不會那麼難了。若是有感就發,無需校正,不需考察,那詩人就不配,也不許有名頭。那你如何名動天下呢?作詩並非要教育,而是要言之有物。詩詞歌賦,無非就是說話。你不要小看說話,正因為你可以這樣,所以才要你提那些『無法開口』的人說話。」首輔開口說道。
「對!首輔大人高見。接下來,我就剛才你說的無名之輩和不懂詩詞的人發發聲。東方神起,你說你此來是為名動天下,可是你第一步就錯了。你說無名之輩和不懂詩詞的人不配評價你的詩,可是你要出的名卻是從這大部分人的口中說出來。將來街頭巷尾所傳之說,主力也是群人。傳說傳說,你以為何也?你說他們如果不配,那你何談名動天下的『天下』二字?」
「你!」
「再說了,你的詩早晚是要人看的。你有不聽他們評價的權利,卻不能阻止他們發聲。如果他們真的是亂說,你心中也不會真的存有芥蒂。除非他們是說中了。我話講完,東方神起你怎麼看。」
宋亭西說罷,反問東方神起怎麼看。
「宋師之子個個不凡,宋亭西說的對啊。我大乾子民,不應只有那些英雄,那些官員;應該還有工坊的工人,田間的農人,應是包羅萬象的。哪怕是罪惡之徒,若去他國作惡,我大乾也應該承認而非推脫。」
坐在一旁的元小真,心中這樣想道。
「首輔大人,在下受教了。至於你,你是宋亭西吧?我早就聽過你的名號,是才聽到宋師兄稱呼你為家兄。我就知道了。你說的不無道理,回去後我會好好想想的。」
說罷,東方神起便下了台去。
台旁那幾個學宮評詩的祭酒,不禁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