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山村的童年時光(二)
上學之後我發現上學很有意思,我認識了4個小夥伴,每天都一起玩遊戲,玩的遊戲很多,有點不知道怎麼形容了,總之每天很快樂。早上來跑個操,上午四節課,一節語文一節數學剩下兩節課寫作業,一個班裡面就6個學生,所以一上午就課上完了作業寫完了老師都批改了。因為我們學前班和一年級共用一個教室和教師,所以下午給一年級上課的時候,我們學前班的就被打發到操場上「劃生字」,主要是鞏固早上學習的內容,下午三節課,我們一般一節課就掌握了,剩下的兩節課就可以隨便玩了。下午三節課結束後,有半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這段時間同學們都是玩遊戲,之後四點半左右大家就是各回各家了。
放學回家之後,我會幫助哥哥掃羊圈,後面哥哥三年級之後經常以自己要寫作業為理由,讓我和妹妹去掃羊圈,當時還傻傻的以為哥哥很忙,後來知道了是因為懶,不過我也樂的自己幹活,受父母誇獎,妹妹大概也是一樣。一般都是我掃羊糞成一堆,然後妹妹幫著用簸萁裝到尿素塑膠袋子中,然後由我來背,當時我6歲,妹妹4歲多一點,所以背起來很吃力,每次都少裝點,多背幾次,或者喊哥哥來背。母親要忙著給羊準備拌料,所以我和妹妹忙完這個也會去幫母親。因為不同的羊需要餵不同的飼料,這個飼料主要是玉米粒、糠、水和家裡的剩飯攪拌後形成的。之後傍晚爸爸放羊回來,尤其冬天,山裡面光禿禿的全是黃土,所以山羊在山裡面吃了一天吃不上啥草,還是很餓,很對山羊都瘦骨嶙峋,而且冬天母羊會下羊羔,所以會對母羊加餐餵料,以保證它們平安下崽。說到小羊羔,我最喜歡了,山羊的小羊羔小時候超級可愛,而且非常萌,剛下的小羊羔白天都是在家裡的羊圈,等它們三個月之後才可以和大羊一樣每天進山覓食。所以小羊羔早上可以吃點奶,白天母羊不在,小羊羔就非常餓,我一進羊圈,小羊羔就全圍上來了,我伸出手指,小羊羔就會咀嚼當做吃奶,經常去羊圈小羊羔就熟悉了,就會很親昵,小羊羔都非常可愛,全身白色的、黑色的、褐色的、青色的、黑白相間的,都很令人憐愛,我特別喜歡中午吃完飯去羊圈玩一會,抱著小羊羔,大概30多個,每個都起名字,很有意思很可愛。但是小羊羔三個月之後就不可愛了,因為要進山吃草所以渾身很髒,長大我就不喜歡了,就這樣,從小我就喜新厭舊。
晚上餵完羊之後,一般還有兩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有些母羊不認自己下的小羊羔,小羊羔吃奶的時候母羊會用頭頂來推開小羊羔,所以父親需要抓住母羊,我來抱著小羊羔讓它吃上奶;第二件事是冬天很多山羊身上會有蚤子,所以需要自己配置那種殺蟲藥來給山羊全身擦一遍,父親負責抓羊,我來負責抹藥。我和父親做這兩件事的時候,母親會做飯,哥哥妹妹會寫作業,之後就是吃飯時間了,奶奶要到廚房來吃,我們就一塊吃;奶奶不想過來,我就端過去,和奶奶一起吃,當然奶奶的飯一般比我們這邊豐盛些,因為父母非常孝順,奶奶要是剩下飯之後我們兄妹三人還可以吃點。吃完飯之後就是學習時間了,父母會檢查哥哥的作業做完了嗎,同時也會考我們兄妹三人今天學的咋樣,語文就考生字,寫個拼音填詞語,數學就出加減乘除,根據我們每天學習的內容。哥哥很看運氣,有時候錯好幾個,有時候全對;妹妹也差不多,但我幾乎都全對,所以每天幾乎都是誇我和妹妹,批評哥哥,不過哥哥是老油條了,習慣了,會辯解哪個沒學哪個算半個對,也是其樂無窮。晚上學習完就八點多了,一般就是睡覺了,但是我三年級之後我家買了彩電,學得好父母會獎勵看半集電視劇,到九點後就休息了。
提到電視機,也是很有趣。我家剛開始沒有電視機,我二伯家有一台彩電,所以一到周末我們兄妹三人就跑到我二伯家看電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部電視劇叫《雪花女神龍》,當時覺得怎麼有這麼酷的女生和那麼帥的男生。我有時候中午上課前還跑到二伯家看電視,因為二伯家就在學校旁邊,每次都厚臉皮去看。後來就這樣,我父母沒辦法了,2008年,就買了個新彩電,還偷偷買的,給我們三個一個驚喜,當時我們高興壞了。我記得很深刻,那天請我堂哥幫忙轉「電視鍋」來接收頻道,彩電出現畫面的那一刻,高興極了,記得很多台都播《喜羊羊和灰太狼》,「別看我是一隻羊」快樂的前奏,「我一定會回來的」的結束語,愛看極了。不過父母怕我們沉迷於電視,就規定了周一到周五中午和晚上可以看半小時,周末寫完作業可以多看些。我自律性特別差,很容易沉迷於某些東西,幸虧父母的督促,不然我估計連大學都考不上。
每天早上,起床後洗把臉拿著饃饃去學校,饃饃就是早餐,也是乾糧,餓了的時候還是覺得非常好吃的。冬天上學難受且有趣,北方的冬天非常冷,記憶中好像手腳很凍。冬天上學很有趣,我是我們學校去的最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一來離學校近,二來起得早,天還未亮就去學校。到學校後敲老師辦公室兼宿舍的房門,要到開教室的門,把所有年級的教室門打開,就是幾間連著的小平房。冬天教室是火爐取暖,每個教室都有一個爐子,過一會校長就好給每個教室來撿點著的碳,再加點驢糞,就把爐子點著了。我們村當時都是騾子和驢來犁地播種,所以干驢糞蛋不缺,每個班都會讓一些學生拿一些。後續其他同學來之後,爐子差不多就著的很旺,因為學生少,老師讓學生會著爐子坐一圈來上課。因為我們種土豆,所以會拿很多土豆,在爐子上考一些,下課可以當早餐吃。
小時候我們學校很有趣,因為是山村小學,天高皇帝遠,教育局管不到,所以有很多趣事。聽說我上學之前是周五下午上兩節課放假;我當時在校時每周上四天半,周五中午就放假;我五年級之後轉到一個鄉鎮小學繼續上學,所以聽我妹妹說她們一周上四天,周四下午就放假,上學直接上四休三。我在校時,只要是下雨下雪或者預計要下雨下雪,學校就放假,因為第三個村子的學生來不了,又冷又遠又危險。還有就是我們學校寒暑假沒有假期作業,一二年級有那個寒暑假作業,但是要收錢,後來很多家長不願意,所以二年級之後假期就沒作業了。最煩的是寒暑假一放就是90多天,假期無聊的我特別想上學,還可以和小夥伴一塊玩。
寒暑假因為沒有假期作業,所以我父親就給我們兄妹三人提出了要求,每天背一首唐詩宋詞,背誦並且理解大致意思,同時每天寫一篇日記,寫今天做了啥、學了啥,把字寫整齊,順便練練字。古詩我爸放羊回來會查,盯著背誦,我記得背了不少,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因為這是那本書的第一首。日記內容每天都差不多,大概就是早上起來幹了啥活,中午幹了啥,下午幹了啥,傍晚做了啥,一天感覺如何之類的。尤其說明,我哥的「斑斑劣跡」,他日記寫了一行半,不到30字,然後我母親問今天日記寫了嗎,他說寫了,我母親讓他讀,我母親不識字,他硬生生的一行半讀了兩分鐘,令我母親很疑惑,晚上我爸爸回來讓我哥重新讀日記,就露餡了,又被批評怎麼能弄虛作假。
放學回家之後,我會幫助哥哥掃羊圈,後面哥哥三年級之後經常以自己要寫作業為理由,讓我和妹妹去掃羊圈,當時還傻傻的以為哥哥很忙,後來知道了是因為懶,不過我也樂的自己幹活,受父母誇獎,妹妹大概也是一樣。一般都是我掃羊糞成一堆,然後妹妹幫著用簸萁裝到尿素塑膠袋子中,然後由我來背,當時我6歲,妹妹4歲多一點,所以背起來很吃力,每次都少裝點,多背幾次,或者喊哥哥來背。母親要忙著給羊準備拌料,所以我和妹妹忙完這個也會去幫母親。因為不同的羊需要餵不同的飼料,這個飼料主要是玉米粒、糠、水和家裡的剩飯攪拌後形成的。之後傍晚爸爸放羊回來,尤其冬天,山裡面光禿禿的全是黃土,所以山羊在山裡面吃了一天吃不上啥草,還是很餓,很對山羊都瘦骨嶙峋,而且冬天母羊會下羊羔,所以會對母羊加餐餵料,以保證它們平安下崽。說到小羊羔,我最喜歡了,山羊的小羊羔小時候超級可愛,而且非常萌,剛下的小羊羔白天都是在家裡的羊圈,等它們三個月之後才可以和大羊一樣每天進山覓食。所以小羊羔早上可以吃點奶,白天母羊不在,小羊羔就非常餓,我一進羊圈,小羊羔就全圍上來了,我伸出手指,小羊羔就會咀嚼當做吃奶,經常去羊圈小羊羔就熟悉了,就會很親昵,小羊羔都非常可愛,全身白色的、黑色的、褐色的、青色的、黑白相間的,都很令人憐愛,我特別喜歡中午吃完飯去羊圈玩一會,抱著小羊羔,大概30多個,每個都起名字,很有意思很可愛。但是小羊羔三個月之後就不可愛了,因為要進山吃草所以渾身很髒,長大我就不喜歡了,就這樣,從小我就喜新厭舊。
晚上餵完羊之後,一般還有兩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有些母羊不認自己下的小羊羔,小羊羔吃奶的時候母羊會用頭頂來推開小羊羔,所以父親需要抓住母羊,我來抱著小羊羔讓它吃上奶;第二件事是冬天很多山羊身上會有蚤子,所以需要自己配置那種殺蟲藥來給山羊全身擦一遍,父親負責抓羊,我來負責抹藥。我和父親做這兩件事的時候,母親會做飯,哥哥妹妹會寫作業,之後就是吃飯時間了,奶奶要到廚房來吃,我們就一塊吃;奶奶不想過來,我就端過去,和奶奶一起吃,當然奶奶的飯一般比我們這邊豐盛些,因為父母非常孝順,奶奶要是剩下飯之後我們兄妹三人還可以吃點。吃完飯之後就是學習時間了,父母會檢查哥哥的作業做完了嗎,同時也會考我們兄妹三人今天學的咋樣,語文就考生字,寫個拼音填詞語,數學就出加減乘除,根據我們每天學習的內容。哥哥很看運氣,有時候錯好幾個,有時候全對;妹妹也差不多,但我幾乎都全對,所以每天幾乎都是誇我和妹妹,批評哥哥,不過哥哥是老油條了,習慣了,會辯解哪個沒學哪個算半個對,也是其樂無窮。晚上學習完就八點多了,一般就是睡覺了,但是我三年級之後我家買了彩電,學得好父母會獎勵看半集電視劇,到九點後就休息了。
提到電視機,也是很有趣。我家剛開始沒有電視機,我二伯家有一台彩電,所以一到周末我們兄妹三人就跑到我二伯家看電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部電視劇叫《雪花女神龍》,當時覺得怎麼有這麼酷的女生和那麼帥的男生。我有時候中午上課前還跑到二伯家看電視,因為二伯家就在學校旁邊,每次都厚臉皮去看。後來就這樣,我父母沒辦法了,2008年,就買了個新彩電,還偷偷買的,給我們三個一個驚喜,當時我們高興壞了。我記得很深刻,那天請我堂哥幫忙轉「電視鍋」來接收頻道,彩電出現畫面的那一刻,高興極了,記得很多台都播《喜羊羊和灰太狼》,「別看我是一隻羊」快樂的前奏,「我一定會回來的」的結束語,愛看極了。不過父母怕我們沉迷於電視,就規定了周一到周五中午和晚上可以看半小時,周末寫完作業可以多看些。我自律性特別差,很容易沉迷於某些東西,幸虧父母的督促,不然我估計連大學都考不上。
每天早上,起床後洗把臉拿著饃饃去學校,饃饃就是早餐,也是乾糧,餓了的時候還是覺得非常好吃的。冬天上學難受且有趣,北方的冬天非常冷,記憶中好像手腳很凍。冬天上學很有趣,我是我們學校去的最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一來離學校近,二來起得早,天還未亮就去學校。到學校後敲老師辦公室兼宿舍的房門,要到開教室的門,把所有年級的教室門打開,就是幾間連著的小平房。冬天教室是火爐取暖,每個教室都有一個爐子,過一會校長就好給每個教室來撿點著的碳,再加點驢糞,就把爐子點著了。我們村當時都是騾子和驢來犁地播種,所以干驢糞蛋不缺,每個班都會讓一些學生拿一些。後續其他同學來之後,爐子差不多就著的很旺,因為學生少,老師讓學生會著爐子坐一圈來上課。因為我們種土豆,所以會拿很多土豆,在爐子上考一些,下課可以當早餐吃。
小時候我們學校很有趣,因為是山村小學,天高皇帝遠,教育局管不到,所以有很多趣事。聽說我上學之前是周五下午上兩節課放假;我當時在校時每周上四天半,周五中午就放假;我五年級之後轉到一個鄉鎮小學繼續上學,所以聽我妹妹說她們一周上四天,周四下午就放假,上學直接上四休三。我在校時,只要是下雨下雪或者預計要下雨下雪,學校就放假,因為第三個村子的學生來不了,又冷又遠又危險。還有就是我們學校寒暑假沒有假期作業,一二年級有那個寒暑假作業,但是要收錢,後來很多家長不願意,所以二年級之後假期就沒作業了。最煩的是寒暑假一放就是90多天,假期無聊的我特別想上學,還可以和小夥伴一塊玩。
寒暑假因為沒有假期作業,所以我父親就給我們兄妹三人提出了要求,每天背一首唐詩宋詞,背誦並且理解大致意思,同時每天寫一篇日記,寫今天做了啥、學了啥,把字寫整齊,順便練練字。古詩我爸放羊回來會查,盯著背誦,我記得背了不少,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因為這是那本書的第一首。日記內容每天都差不多,大概就是早上起來幹了啥活,中午幹了啥,下午幹了啥,傍晚做了啥,一天感覺如何之類的。尤其說明,我哥的「斑斑劣跡」,他日記寫了一行半,不到30字,然後我母親問今天日記寫了嗎,他說寫了,我母親讓他讀,我母親不識字,他硬生生的一行半讀了兩分鐘,令我母親很疑惑,晚上我爸爸回來讓我哥重新讀日記,就露餡了,又被批評怎麼能弄虛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