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暗流涌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半晌再無人答話,冰冷的氣氛凍結了周遭的空氣。

  「諸君以為如何?」

  盛帝打破了沉默。

  大殿裡眾人放佛鬆了一口氣,溫度也升高了些許。

  「臣以為匈奴大軍此次南下必然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趁此時北靖王曹忠過世,朔州群龍無首,人心紛擾之時發兵,定然想取得不菲的成果。與其讓匈奴入境,戰火在我邊疆國土引燃,不若就此匈奴兵馬未動之時開府庫以財寶賄之。彼有所獲,定然不復南下矣。」司徒王旭建言。

  盛帝雙目猛然睜開,一道刺目凌厲的眼神直射王旭。

  未及盛帝開言,司空周洋猛然呵斥:

  「混帳東西!虧你枉為大魏國司徒,高官厚祿卻不思報國,反而臨戰退縮。匈奴貪得無厭,未戰而奉之以金臬,只會增加其士氣,暴漲其貪婪,如何能止戰!」

  「雖然如此,但現實問題卻不得不考慮。現今朔方軍群龍無首,江南士卒久不經戰陣,貿然開展,只會平白無故使軍隊百姓遭難。身為社稷之臣,我們不得不為天下蒼生著想。」奉常衛中年開口。

  「周愛卿以為如何?」盛帝緩緩開言。

  「臣以為此戰必應。朔州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誠然為西北門戶。若此地不守,匈奴鐵騎踏破城闕,則中原不復為大魏國所有。」

  「當務之急,陛下應八百里加急冊封北靖王曹忠世子曹翼承襲王位,安定朔州人心,另選派得力幹將飛馬馳援朔州。陛下則應保證一應軍需物資供給,君臣勠力同心,則朔州之危可解。」

  周無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愛卿何不舉薦一人前往?」

  「臣以為鎮南將軍王中流可擔此重任。」

  「臣願替陛下分憂。」王中流出班說道。

  盛帝似乎來了精神,由臥姿改為端坐。他盯著王中流看了一會兒,那眼神似乎對王中流很感興趣,讓人捉摸不透。半晌過後,盛帝開口:

  「王將軍可知此戰兇險,關乎國家安危啊!」

  「臣定當不辱使命,得勝凱旋!」

  「好!中流不愧為鎮南將軍。朕今日提拔你為征北將軍,擇日登壇拜將,整軍出發。」

  「陛下,雖然如此,臣有一請。」

  「王將軍但講無妨。」波瀾不驚的語氣。

  「陛下,朔州境況此時非比尋常,少王爺年幼,臣恐戰端一起,將帥不合,恐於軍不利。臣請便宜之權。」

  「准了。朔州軍由你節制,少王爺權領朔州財政大權。望老將軍常記與朕馳騁疆場,籌劃軍機之故事,勿負朕願,勿負大魏啊!」

  周無忌看看盛帝,又看看王中流。

  「來人,取朕青鋒劍!」

  盛帝持劍步於王中流面前。

  「愛卿,此劍與你我是舊相識了。當年你在燕山與敵將周文通周旋時,朕親自為你壓陣。你奪其劍,俘其人,邀朕觀刑,親自用此劍斬殺周文通。後你將此寶劍進獻於朕,朕常自賞玩,老將軍之神勇猶在眼前。現在,北疆生變,朕將此劍復賜將軍,予將軍生殺大權,見此劍猶朕親臨。」

  「謝陛下。臣敢不竭股肱之力以為社稷計!」

  周無忌看著君臣二人和睦的局面,腦海中浮現出當年燕山王叛變的消息。大魏立國不久,先帝駕崩,盛帝即位,朝局不穩。異性王周文通勾結匈奴於燕山歃血為盟,起兵謀反。時年盛帝也不過二十又五,血氣方剛,親提一旅之師奔赴前線疆場,與王中流聯手平叛。君臣二人配合即為默契,盛帝也在此戰中表現出了難得的軍事天才與少年老成,僅一戰便擊潰燕山軍隊。在清剿叛軍的途中又生擒燕山王周文通。不得不承認盛帝手段很辣,周文通甚至沒有再次踏足京師,就被盛帝於陣前斬殺。

  回想起來,此戰也確實兇險。其時盛帝初立,於內人心不穩,於外叛軍猖獗。盛帝聖心果決,御駕親征。這本來是朝中反對勢力極好的發動政變的機會,但任誰也沒有想到這位青年天子手段不尋常至此。在朝中異勢還未來得及作出動作的時候,前線捷報已然傳達,王中流班師回朝。慌亂之中以前宰相黎瑋為首的反對派匆忙發動政變,妄圖殊死一搏。正當他們擁立中山王曹當陽時,早已布置妥當的禁宮十二衛卻如擺設一般任由王中流帶著一眾悍勇的西北軍闖入大殿。在黎瑋驚魂未定之際,從西北軍中緩緩走出一人,大喝禁衛軍拿下反賊。等黎瑋一眾人等反應過來時,已經淪為階下之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