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滿城風雨
知政三年臘月,北靖王曹忠薨。
朔州境內流言四起,人心惶惶,都說漠北王廷大軍集結,匈奴南下之意昭然若揭。百姓紛紛舉家南歸,大街上隨時可見扶老攜幼、拖家帶口之人,肉眼可見朔州治所朔方人家一戶戶變少,甚至連大漠孤煙直的景色也不經常得見了。都說匈奴鐵騎勇猛如虎,殘忍似狼,各個人頭馬面獠牙外露,連人帶馬鋼甲加身,連環首大刀砍上去也只依稀看得見數點火星。然而沒有誰真正看見,傳說像洪水去後蝗蟲過境,飛快由南至北,自東而西蔓延中原全境。
京師櫟陽景色與朔州大不相同。街市繁忙,人人笑臉相迎。喜氣洋洋的景色仿佛年節近在咫尺,繁華處雜耍、戲曲花樣繁多,就連跪地乞食的乞丐也高貴了許多,眉宇間滿是京畿重地,天子腳下的傲然,仿佛施捨的銀錢是他們應得的報酬,而冷眼旁觀則是對其凜然不可侵犯人格的讚賞。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組成了櫟陽獨有的交響樂。這是一片淨土,是人間天堂,世外的紛爭與此地毫無關聯,人們評論最多的是街市上哪家酒肆的烈酒,哪座青樓的花魁。黑夜將至的狂風暴雨是另一個故事,不屬於這片安樂祥和的淨土。
好在朝堂之上的緊張氛圍預示著公卿之家知道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沒有人敢說話,盛帝曹羈道於龍椅臥坐,龍目半合,神色怡然,龍袍松松垮垮垂落在地上,與此時大殿內的緊張氣氛絲毫不搭。沒有人知道盛帝此時的心理活動,而大魏國久經盛世,武將不經戰陣,軍隊積弱已久卻是人盡皆知。邊地的留言不是沒有道理的,朝廷的間諜機構黑水台早已探明漠北有大量人員調動的地方,東南西北四大部軍隊已然開拔,而四大部匈奴首領則齊聚匈奴王廷,大有舉國南侵之勢。
「陛下。」
大殿之上忽然有人發聲。
眾人靜立不動,聽聲音就知道,是司馬周無忌。
盛帝臥坐不動。
「陛下,現今匈奴不臣,邊境紛擾,黑水台探明漠北以集結四十萬鐵騎,兵分四路直指朔州。北靖王病逝,朔州群龍無首,如不早下決斷,朔州告破,則中原八百里再無險可守,京畿危矣。」
「是啊,陛下,請早做決斷!」
群臣紛紛附和。
盛帝依然不動,群臣開始懷疑當今天子是否已經入睡。
「陛下!」
周無忌加重了語氣。
盛帝這才緩緩睜開眼睛。
「周無忌,你名字起的好啊,當真無忌!」
盛帝語帶笑意,慵慵懶懶卻不乏威嚴,甚至有一股凜然的寒意直透心底。
「臣不敢。」
周無忌回應。語調不卑不亢,既無施壓也不諂媚,你甚至無法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一絲感情。
任誰都知道,周無忌能這樣坦然自若是有原因的。天下九州,尚書周無忌獨占六州。皇權再大,卻也無法在此半壁江山造成多大的影響力。都說功高鎮主,當今天子曹羈道不是沒有打過周無忌的主意,然而周無忌表現得太過完美,任誰都無法從其行為中挑出絲毫不臣的行為。大魏境內提起周無忌,都是異口同聲的忠貞體國,大公無私。久而久之,盛帝也就不再起削地打壓的念頭而聽之任之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於是,大魏國形成了君臣分庭抗禮的現狀,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平衡。君權所攝為冀、豫、朔三州,以周無忌為代表的世家大族則實控兗、青、徐、揚、涼、交六州。在此之外,又有一隻最特別的力量,那就是曹忠據守的朔州。大魏國以此為據點,大興土木營造工事抗擊北方匈奴,這裡常年駐紮著大魏國最精銳的三十五萬軍隊,統稱朔州軍。加之曹忠為宗室王,所以與君權走得很近,和世家大族也若即若離。而此次漠北事發,是周無忌在朔州安排自己人手最好的機會,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猜測他會抓住時機。而盛帝也絕對不會讓如此龐大的一支力量由宗室以外之人執掌。
氣氛更加微妙了起來。
朔州境內流言四起,人心惶惶,都說漠北王廷大軍集結,匈奴南下之意昭然若揭。百姓紛紛舉家南歸,大街上隨時可見扶老攜幼、拖家帶口之人,肉眼可見朔州治所朔方人家一戶戶變少,甚至連大漠孤煙直的景色也不經常得見了。都說匈奴鐵騎勇猛如虎,殘忍似狼,各個人頭馬面獠牙外露,連人帶馬鋼甲加身,連環首大刀砍上去也只依稀看得見數點火星。然而沒有誰真正看見,傳說像洪水去後蝗蟲過境,飛快由南至北,自東而西蔓延中原全境。
京師櫟陽景色與朔州大不相同。街市繁忙,人人笑臉相迎。喜氣洋洋的景色仿佛年節近在咫尺,繁華處雜耍、戲曲花樣繁多,就連跪地乞食的乞丐也高貴了許多,眉宇間滿是京畿重地,天子腳下的傲然,仿佛施捨的銀錢是他們應得的報酬,而冷眼旁觀則是對其凜然不可侵犯人格的讚賞。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組成了櫟陽獨有的交響樂。這是一片淨土,是人間天堂,世外的紛爭與此地毫無關聯,人們評論最多的是街市上哪家酒肆的烈酒,哪座青樓的花魁。黑夜將至的狂風暴雨是另一個故事,不屬於這片安樂祥和的淨土。
好在朝堂之上的緊張氛圍預示著公卿之家知道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沒有人敢說話,盛帝曹羈道於龍椅臥坐,龍目半合,神色怡然,龍袍松松垮垮垂落在地上,與此時大殿內的緊張氣氛絲毫不搭。沒有人知道盛帝此時的心理活動,而大魏國久經盛世,武將不經戰陣,軍隊積弱已久卻是人盡皆知。邊地的留言不是沒有道理的,朝廷的間諜機構黑水台早已探明漠北有大量人員調動的地方,東南西北四大部軍隊已然開拔,而四大部匈奴首領則齊聚匈奴王廷,大有舉國南侵之勢。
「陛下。」
大殿之上忽然有人發聲。
眾人靜立不動,聽聲音就知道,是司馬周無忌。
盛帝臥坐不動。
「陛下,現今匈奴不臣,邊境紛擾,黑水台探明漠北以集結四十萬鐵騎,兵分四路直指朔州。北靖王病逝,朔州群龍無首,如不早下決斷,朔州告破,則中原八百里再無險可守,京畿危矣。」
「是啊,陛下,請早做決斷!」
群臣紛紛附和。
盛帝依然不動,群臣開始懷疑當今天子是否已經入睡。
「陛下!」
周無忌加重了語氣。
盛帝這才緩緩睜開眼睛。
「周無忌,你名字起的好啊,當真無忌!」
盛帝語帶笑意,慵慵懶懶卻不乏威嚴,甚至有一股凜然的寒意直透心底。
「臣不敢。」
周無忌回應。語調不卑不亢,既無施壓也不諂媚,你甚至無法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一絲感情。
任誰都知道,周無忌能這樣坦然自若是有原因的。天下九州,尚書周無忌獨占六州。皇權再大,卻也無法在此半壁江山造成多大的影響力。都說功高鎮主,當今天子曹羈道不是沒有打過周無忌的主意,然而周無忌表現得太過完美,任誰都無法從其行為中挑出絲毫不臣的行為。大魏境內提起周無忌,都是異口同聲的忠貞體國,大公無私。久而久之,盛帝也就不再起削地打壓的念頭而聽之任之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於是,大魏國形成了君臣分庭抗禮的現狀,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平衡。君權所攝為冀、豫、朔三州,以周無忌為代表的世家大族則實控兗、青、徐、揚、涼、交六州。在此之外,又有一隻最特別的力量,那就是曹忠據守的朔州。大魏國以此為據點,大興土木營造工事抗擊北方匈奴,這裡常年駐紮著大魏國最精銳的三十五萬軍隊,統稱朔州軍。加之曹忠為宗室王,所以與君權走得很近,和世家大族也若即若離。而此次漠北事發,是周無忌在朔州安排自己人手最好的機會,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猜測他會抓住時機。而盛帝也絕對不會讓如此龐大的一支力量由宗室以外之人執掌。
氣氛更加微妙了起來。